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02|回复: 3

[佛化生活] 《妙法蓮華经》的文字魅力一滴二滴三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妙法蓮華经》是宇宙中最大的宝库,里面包含的内涵非人心所能完全理解,穷极我一生的精力,也是只能品味出其中的一丝一毫,里面的智慧比大海还深厚,我随机翻开这部经书,看见了三句话,我只从文字上用自己浅薄的智商去写出几句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而经中比这三句经典精华万倍的语句比比皆是。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中的一句: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这句最触动我灵魂的是那个诣字,阅读此无上的经典,我的脑海中就会自动的出现一幅幅永恒不衰的瑰丽画面,当无数身上散发着无穷光明的相貌庄严圆满的菩萨们乘坐着各种颜色各种光明散发出无穷香气的莲花一起从大海里涌现出来布满虚空的时候,那是何等壮丽震撼人灵魂的场面啊,而这些千载都难得一见其中任何一位的菩萨们一起涌现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诣灵鹫山,去拜见宇宙和时空中无比尊贵的人——佛陀。一个诣字充满了动感,有了菩萨们在天空飞翔的庄严场景,充满了自信感,因为只有修行到了非常高的境界的菩萨才能在莲华上有随心所诣飞行的能力,充满了使命感,那就是去拜见伟大的佛陀聆听佛陀的教诲,充满了自豪感,因为那就好比皇帝下圣旨召见各路诸侯和新科状元金榜题名进京面圣的喜悦心情,充满了尊重感,只有佛陀的召唤才可以用这个诣字,这个诣字有莲华低头偏下飞行的意思,因为只有去面见佛陀,菩萨们乘坐的莲华才会低头飞,这种姿势表达了对佛陀永恒的尊敬,充满了打破时空的永恒感,因为从海涌出本身就有了打破时空和业障限制的能量迸发,能圆满的飞行到灵鹫山,那一路上必定每位菩萨都战胜了自己的重重业障,所以这有超越时空的纪念意义。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见了菩萨们的衣襟和莲华在风中留下的永恒的妙香和划破蓝天闪烁出的五彩光芒,他们好像蜜蜂投向百花一样集中飞向佛陀的所在地,也好像是佛陀微微动了一个想念他们的念头就把他们从在大海辛勤修炼如日夜写作业不得休息的孩子一样忽然听见了放假的消息一样兴奋的被解放了出来,瞬间就被带到了他们日夜思念的慈父佛陀的身旁。所以这个诣字一字至少包含万字,一字就散发出无穷的能量和光明。
持品第十三中的一句:于时世尊告乔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这句话里面也包含了无尽的含义,虽然佛陀出于三界了,但是却一直把我们众生当成他的亲儿子的,所以佛说的每句话都对我们饱含了深情,很多不了解佛的人会认为佛出家了是无情的,但是一旦读了这部经书就知道了佛陀对我们众生的感情即使是虚空粉碎,此情都不会散去,佛陀可怜我们众生流下的泪水,比银河还广大,从这句表面带有责备色彩的话里就能体味出来,一个告字就表达了佛陀对从小抚育他长大的姨母乔昙弥无限的深情和敬爱,同时也有了正式和庄重的意味,好比一个无比尊贵的人当上了皇帝后,回到他儿时玩过的小村庄,看见了儿时的玩伴,这时他就秉退保镖们,换上俗人的衣服,亲切的以老百姓的语气和他的老朋友打招呼,所以就用告字,同时告字还有老师耐心的为笨笨的学生细致的讲述作业的情景,同时也有放下一切架子以亲人的姿态互相交流的意思,最生动让人落泪的是这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意思就是你为什么用忧伤悲哀的神态长久的注视着伟大无比的佛陀我呢,为什么呢,而在佛陀这样问的时候他心里是知道答案的,但是他还是像慈悲的父母哄哭闹的孩子一样去问他的姨母,我个人的理解在佛教里众生面对无比慈悲和完美的佛陀如果面上露出了忧色这是非常造业和不礼貌的行为,乃至我们对佛像露出了这样的表情都是不对的,因为佛陀完美的面貌是会让所有的众生一见就心生欢喜的,因为佛为了修出这样完美的外貌都是无数亿万年的付出亿万次的生命的代价才换来的,特别是他的姨夫还长久的用这样的表情注视着伟大的佛陀,这是非常不礼貌不理智的,这里透露出了女人太重视亲情和软弱的本性。虽然佛的姨母犯了这样的错误,但是佛是最慈悲的,他知道他的姨母的所有念头和未来,他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忘记身份的去注视他,用乞求的眼神弱者的眼神乞求他,所以佛在这样问她的时候就已经原谅了她,特别是佛深深的想起了小时候的一幕幕姨母对他的疼爱,但是佛是佛陀,是所有众生的佛陀,他必须告诉众生所有最有用的道理,所以在他看见他的姨母作出了这样“错误”的表情后,他特意问了这一句饱含深情的话,因为他知道这眼神背后包含的浓浓亲情和如慈母对远离家门的游子的日夜思念,也知道他的姨母内心对成佛的无比向往和自己成佛的不自信和对他的依恋,同时佛也要破了众生的忧和色这二个错误的妄想,对事物的忧到什么时候都是错误的消极的带来烦恼的情绪,佛教育我们无论遇见什么困难都要心如止水,用理智去战胜他们,用慈悲心欢喜心去转化他们,而佛姨母露出的忧本身就包含了对自己和对佛陀的不自信,所以是错误的,合情不合理的,所以佛陀特意说了这个忧字,色字代表表情,这也是佛教育我们要破除的,佛让我们不要有色相,要看到一切色都是空的本质,同时只有放弃了对色这种妄想的执着,人自身心中的如来本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佛特意提了这个色字。这句话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我的个人理解如有谬误诚恳希望佛菩萨和众生们原谅。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中的一句: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这句话触动我的是那个业字,佛的寿命不像我们凡人用年表示,而是用劫表示,一个劫里,我们众生都是亿死亿生,但是佛在无数劫的时间里寿命都是无尽的,所以佛的寿命是无法思考的,只能用不可思议表示。这样长远的寿命是如何修来的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佛一样拥有这样久远的寿命呢,因为我们修的业不够,这个业有业绩业障作业事业等等无量的事情,业绩,一段时间努力工作和付出才能换来一定的业绩,而想修到佛无量的寿命。那就得付出无量的业绩,去建功立业为众生服务,而且长久的这样做才算了有足够的业绩。业障,所有的众生之所以还未成佛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业力障碍着,只有长久的把这些业障修练去除掉才能逐渐拥有了佛的寿命,这些业包括了一切贪嗔痴慢杀盗淫妄酒等恶业和恶念,而且得长久的把这些习气修掉,才能获得无量的寿命,所以成佛是无数劫努力换来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让我们踏实的修行吧。作业,每天的修行,每世的修行都好象写作业一样,长久去完成作业,才能修来无量劫的寿命,而且作业要天天写,天天用学生的心态去写,每天不写完就不能去玩耍,内心要有愧疚感,有对不起伟大导师佛陀的愧疚感和对不起父母的惭愧感。事业,把帮助众生成佛作为自己永恒的事业去做,而且长久的这样去做这最有意义的事业。那样才会达到佛的境界和获得和佛一样长久的寿命。所以法华经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包含了无数的意义的,都包含了无尽的慈悲和能量智慧的。
因为我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我只能浅显的表达下自己对这三句话的文字上的魅力的三滴理解,而真正经中的深厚妙意只有每个人自己亲自去阅读才能理解。用二句话结束我的文章:三滴法华水,熄灭地狱火,三千烦恼焰,三句得清凉。
转载
发表于 2010-5-2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为何心动生念?缘生缘灭,心动的缘分到了。动无对错,错在因何而动。 六道凡夫,因情而生相,为或大或小自己的得失生妄心而动,当破之,则应发“度尽一切众生”之愿,后念念不离此愿,事事不离此愿。哈哈,天堂地狱,杀人放生等,无不是为此愿而动,也就是将念念为自己的得失妄心变化为念念不离“度尽一切众生”。



                                                                                                                             ---------选自回师《论‘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5:20 , Processed in 0.60487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