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87|回复: 6

[事迹传记] 生起欢喜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念经文的人,虽然他诵的内容是佛陀的教法,但他念诵的行为未必是佛法。所以举例说,有四个人在念经。第一个人念经的动机,为的是证得圆满的佛果——为能度脱所有轮转中的众生离苦,使得他们成就菩提,所以要断除内心一切的颠倒、圆满证悟一切的功德。基于这个发心,该人诵经的行为就成为他为一切有情而证得佛果的因。

另外有一个人,诵经的动机不在于为众生成佛,而是为了自己能够了生脱死,所以他诵经的行为不会成为成佛的因,而是成为个人脱离轮回的因。第三个人也在念经,不过他发的心既不是为了一切有情而要成佛果,也不是为了自己能了生脱死。他追求的是来生能生到善趣、有钱、获得长寿等下辈子的安乐。因此,他念经的行为不会变成证得佛果或了生脱死的因,只会变成来生安乐的因。

至于第四个人,他诵经仅仅是为此世的安乐,像这辈子有权势、好声望、长寿、健康。他没有想到其他众生,只想到自己、自己的安乐。因此,他的念经不是佛法。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的心是不善的,是对此世安乐的贪著。这是一个不善的念头。这个执著的念头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心,马上就看得出来——它使得我们的心流不安。这也就是烦恼的定义:让个人心相续烦扰不安的因素。所以贪著此世安乐的念头一生起,就会产生影响。它是不善的,结果,把念经的行为转化成恶业。即使诵的内容是佛陀的教法,念诵的行为不见得变成圣法。像在这种情形之下,念经的行为成为不善业,而且它的果报是苦的。

因此有一次,阿底峡尊者的译者——启请阿底峡尊者把清净的佛法弘传于西藏,乃至于世界的观音的化身种敦巴——问阿底峡尊者,由于贪著此世而造作的行为会有怎样的果报。当时阿底峡尊者回答说,是堕落到地狱、饿鬼道或畜生道。至于因嗔恨或无明所造作的业,就更不用说。这些都告诉我们如何修行。最好的发心是为众生成佛的念头,接著是想出离生死的念头,最低限度清净的发心则指追求来生安乐的心。行为必须有其中一个动机,才算佛法,行为的果报才得安乐。从这点就可以知道「法」是什么,是怎么修的。

由此看来,任何一种行为,不单是念经,包括吃饭、睡觉、工作等等,若是出自对此世安乐的贪著,就不可能变成法。它本身以及它的果报都只是世间的、生死的,而一个行为的果报只要是苦的,这行为便是不善。举例来说,你一辈子坐禅,观察你的觉受,观照你的心。如果这样做的动机只是为了此世的安乐——为了获得权力、成为有名的禅师、得到财富、健康、长寿——,就像刚刚所说的,仅仅是追求这辈子的安乐,那你坐禅等等,统统都变成恶业,而不是圣法。即使你一个人在山洞里闭关,不跟人有任何往来,禁食、苦修、静坐,但都是因为贪著此世的安乐,希望自己成名等等,你这辈子就白费了。你不只是虚度此生,而且更进一步,所作的;是恶业,是堕落三恶道的因。

在此我想引龙树菩萨的一段话。龙树说过,因贪、嗔、痴所造作的业是不善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它,地狱、饿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众生都来自它;而所有因无贪、无嗔、无痴而造作的行为是善的,人间、天界、净土等善趣的众生则都来自它。可见,我们众生的痛苦与安乐都来自我们的行为,而这些业又要看发的是什么心、持的是什么态度。所以编写《上师供养》这部能在五浊恶世,短短一生即可成佛的大乘无上瑜伽密续法的班禅却吉坚赞曾指出,修行要以发心为首。因此,想知道如何修行,这就是第一个应明白的要点。

所以我建议你早上醒起时,第一件事应该是发一个清净的心,发利益一切有情的菩提心。简单地来讲,你先心想:「从我生下来到现在,所幸我还没有死。这是多大的善缘!今天我仍然有这暇满的人身能够修习慈悲佛陀教授的圣法,可以度脱生死里每一道的痛苦,可以了脱轮回所有的问题,达到安乐——由善业(法)而来的此世安乐、由善业(法)而来的来世安乐、由法而来的解脱、究竟安乐、以及由法而的能救度一切有情的佛果。这是多么幸运!」

生起欢喜心后,要进一步思惟:「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一个人能获得安乐,也不在于能够解决我一个人的问题。我人生的意义在于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尤其是得到佛果的究竟大乐。总之,让我的生命对其他众生有帮助,使得其他众生获得安乐,为众生服务,才是我生的意义。因此我要为利他而过此生。不管我身、语、意造什么善业,都是为众生而造的。」

这样一来,一天二十四小时,所作所为,包括睡觉、工作等,只要是以利他为出发点,一切都成为法,而且是法中为了一切众生证得佛果的无上因。意思是说,我所做的都变成一切有情安乐的因,因为我的行为发自要饶益一切有情的菩提心。
发表于 2010-5-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大总是比福报小好,但如何用福报?最好是念念为慈悲众生,为众生早日出离六道,早日入究竟涅槃而动,其心不着,也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实在达不到,也应戒忌用力,不失静慧的生心。否则,就是有福报,反而得“福报穷”的果报。



                                                                                                            --------------选自回师《也谈布施》
发表于 2010-5-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5-2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愿一切众生皆修了义出世间法布施。
愿一切众生皆得了义出世间法供养。
愿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
愿佛陀正法长住,楞严不灭。(这里的楞严指《楞严经》)
发表于 2010-5-2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大修行者对淫欲心唯一的方法并不是压它,而是戒忌用力至无力可用,照破它,心住佛位不着它。

             -----------回师《戒淫》居山真如寺
发表于 2010-5-2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布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5:15 , Processed in 0.31183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