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076|回复: 15

[佛化生活] [转载]磕头的奥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clearlight
    很多年前,被别人带着进庙堂,看他人在叩拜,心中在想“男儿膝下有黄金,女子也一样,让我叩拜,万万不能”。

    当接受至刚至柔的佛力的加持,才认识到原来这世界真的有当代科学无法解释之神奇,由此而进入佛学殿堂,许多高僧大德阐释人生的书,使吾茅塞顿开,心结渐除,便开始了“信”。
    某次,在外面餐馆吃午饭,饭很硬,吃下去后胃不能消化,因而引发胃痛,晚饭也不能吃,第二天早饭、午饭都不能吃,肚子很饿,人虚弱的一直躺着不能起身。
    但是很奇怪的是,从来也没想到要去医院,或是吃药,中午过后,还不见好,便虚弱的起身了,鬼使神差的,去了离家不远的一座寺庙中。
    进得庙中,看许多人点燃了手中的香拜,便依样画葫芦的照样做了,实际上,那是第一次自己自发的去寺庙,老实说,上香、磕头的仪式一点都不懂。
    进得殿中,根本也不认识供奉的佛,反正看到佛像便磕三个头,老老实实的从正殿磕到偏殿,连十八罗汉的每位罗汉前都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然后就离开了寺庙,出得寺门,忽然惊讶的发现,胃痛不知何时消失了,更奇怪的是,一天没吃饭,进寺庙的时候还是虚弱的站也站不住,但现在忽然精神抖擞,一点都没有饿的感觉。这样的经历太神奇了!
    回去后便到处搜索,想找出答案,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在一家国外的佛教网站上找到一篇文章,解释了磕头所涵盖的科学性,因为人在起立,弯腰,匍匐的过程,使得内部器官得到充分的运动,对胃部的疾病尤有好处。此时,开始发现佛学中所包容的医学道理。
    师傅时常说,要精进,天天就磕二三百个头,吾总以为师傅嫌我懒,故意开玩笑,就一笑了之。
    有次去普陀山,缆车因检修没有开,只能步行上山了。吾平时好吃懒做,不运动,爬山是简直要命的事情啊。
    果然,没爬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爬十阶台阶,就要休息五分钟,山尽管不高,但台阶那么多,看来中午是赶不上寺庙的斋饭了。
    正发愁间,忽然一个意识出现:不妨三步一拜试试看。先是试了磕头,因为膝盖没套护膝,跪在石板上很痛,我便走三步后站着大礼拜,说来很奇怪,这样做来,气很顺,人也很舒服,没有累的感觉,比爬山轻松很多了,越拜越有力气。奇迹产生了,竟然不用休息,我就上山了,比身边同时爬山的人还要快,而且气不喘,终于很顺利的赶上了寺里美味的斋饭。
    又有一次,去浙江天台的赤城山游玩,那儿号称是济公法师的道场,山不高,盘旋的山路上每隔50至100米就会有佛像供奉,同行的人很多,当爬山到第一个寺庙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累的很了,我是累的看到蒲团就扑过去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看到佛像便拜,随后一路走过的那些寺庙,无论简陋,只要有佛像,便磕头。说来奇怪,越磕越轻松,只觉得身轻如燕,动作越来越快,很快就到山顶了,在山顶上闲坐了一小时,才见其他人气喘吁吁的赶上来。
    愈来愈清楚,佛门中的磕头等仪式并非是利佛,实则是利已,做到五体投地,人才学会谦卑,才能把成见的瓶子倒空,学到更多的真知,身体亦能调息、强壮,从此,每次上山拜佛,都会三步一拜,这是真正的感恩,感恩佛的援手使我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许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也许有更大的毅力能三步一磕头上山礼佛,虽然目前懒病并未除尽,但是至少在心中,对佛的真知灼见和无限能力,早已佩服的五体投地。
    去年的辟谷,是完全自发而为,从来没有此类经验,但是冥冥中一直有声音在指导我如何去做,尤其是磕头,别人吃饭我磕头,每天一百多个头磕下来,起初磕得腰酸背痛,渐渐越来越轻松,人就像一个气球,真气充盈,人愈来愈轻盈,磕头磕的欲罢不能。
    种种经历,使吾明白凡事切勿以成见的眼光看待,修行必须实证,外人看的是苦,对修行人却是乐事、美事。
    修行的目的就是超越凡人的苦乐,达到处处是乐。只要心中有信,佛就会加持吾等众生早开智慧,身心健康。
转载
发表于 2010-5-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菩提心,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叫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叫成佛之心,也叫甚深般若成就之心,也叫无相之心。
       菩提心,无法可得,如是一切法皆是得菩提心之法,故而无法可得。

       菩提心是成就的根本土地,不是种子,它可以承载一切的善法,缺之,则所修的一切善法如同于在虚空中,落不到地上。比如说修念佛禅,如果是把念佛禅比喻成一粒金刚种子的话,那么要想它开花发芽,去证到法界一相,首先必须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
       如《华严经》所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如果丢失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使修一切善法,也都是魔道。当今社会,如果有一念放逸、发泄的话,就是在学魔。为什么?因为丢失了出离心,丢失了菩提心。
       《菩萨地持经》中指出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为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且谓发菩提心有四种因缘,为正发心。尤以第四种发心——“未见法灭,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恼乱,即发菩提心”最为适用于末法时期,因见五浊恶世的众生们,不能理解佛法,而发菩提心。
       大乘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上报佛恩,何也?就是一切修行都为法界一切众生修行,而不是给自己修的。在念经、诵咒,或者抄写经书时,当内心有无穷大的感恩的心:这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为一切因缘众生的幸福而做,那么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吾法,念无念而念,行无行而行。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丢失真正的菩提心,同时也可以慢慢地破掉四相,见到真正的自己。


                                                       ------------------回家人老师文化体系   念佛禅  菩提心篇
发表于 2010-5-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感恩法布施
发表于 2010-5-1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嗡嘛呢呗美哞!
嗡嘛呢呗美哞!
嗡嘛呢呗美哞!
嗡嘛呢呗美哞!
嗡嘛呢呗美哞!
嗡嘛呢呗美哞!
嗡嘛呢呗美哞!
发表于 2010-5-1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6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16:45 , Processed in 0.29777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