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81|回复: 4

[佛化生活] 学会宽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梵 悟  

    无意间看到一幅漫画,A拿了一张白纸,用一支笔在中间画了一个黑点,然后问B:「你看到了甚么?」「一个黑点罗!」B一脸不屑地回答说。A再问:「为甚么这么大一片白色你看不到,而只看到这黑色的一小点呢?」B一脸茫然。这里提出的的确是一道发人深思的问题。在生活中,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中,我们往往是把别人的小小缺点一眼就能看到,而更多的优点却视而不见。

  原因可能很多,而习惯性的自私、嫉妒心理大概也是主要的原因。为了他人的利益,看到他人的美好,往往高兴不起来,主要是我们的心胸太狭窄了。普贤菩萨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就是对治嫉妒、自私、狭窄心量的最好方法。菩萨道为甚么说难行呢?因为菩萨道的特点是完全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成就别人。佛陀教导我们要「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宽恕别人,升华自我。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也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犯错是常见的平凡,宽恕却是一种超凡。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般人说:「我恨你」,但是你恨对方,对方也许并不知情。因为不知情,他不会有任何损失,也不会有甚么负担,反倒是自己的内心,因为有「恨」而一刻也不得宁静,痛苦不已,因此,我们要了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

  唯有懂得宽恕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佛陀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那会比一个乞丐沿门乞讨还要痛苦。」

  快乐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的,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解脱,自己来超越。想要得到快乐,就不要太「过敏」;太过敏的人,对周遭的一切都太在乎、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子绑住自己一样,真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佛陀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就是训诫弟子们要大智若愚。假如,自己觉得修养没那么好,没办法轻易宽恕别人,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到不喜欢的人就远离,不要跟他亲近。「远离恶缘」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自己无法自主时,先断恶缘就是最好的办法。

  因此,快乐要先学习从宽恕别人而来,宽恕是升华自己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若能如实地运用在生活当中,那么,便能与佛法相应而不悖离了。

  广大宽恕心,是一颗无限美好、魅力四射、令人仰慕、令人崇敬的心,也是学佛必修的心、成佛应有的心。让我们大家都来修习这种心,学会宽恕别人,成为一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者!

发表于 2010-5-1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3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大宽恕心,是一颗无限美好、魅力四射、令人仰慕、令人崇敬的心,也是学佛必修的心、成佛应有的心。让我们大家都来修习这种心,学会宽恕别人,成为一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者!
发表于 2010-5-1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发表于 2010-5-1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2:38 , Processed in 0.26490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