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印
宽霖老和尚化缘周讫,舍报西归,于兹十度春秋矣。缅怀老和尚修颀的身影,慈祥的面容,宛然如昨,仿佛清风明月犹在传意。回顾“文化大革命”以后,汉地佛教界恢复“传戒”活动“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大事因缘,老和尚乃是重要人物之一,这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神州大地,万物复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新贯彻和执行。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于1980年12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作为四川方面的佛教代表,宽霖老和尚和遍能法师、超明法师、永光法师、竺霞法师以及比丘尼隆莲法师等,晋京参加会议。
宽霖老和尚等诸位大德,首先来到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与原已在京的故旧法尊法师、正果法师、明真法师及观空法师诸位相聚。因为“文革”浩劫,大家不但二十多年中没能见面,甚至连彼此之间的通讯都不可能。在这期间,大家天各一方,饱受磨难,都曾经以为今世今生再也不能见面了。而如今一旦相见,真正是恍若隔世重逢,大家彼此的那种兴奋、那种激动,面对这宛如梦中的现实,都打内心中燃烧起对未来的希望,此情此景是言语无能形容的。法尊法师此时尚正在翻译藏文中有关《因明》的论典,遇此胜会,遂搁笔与大家做几乎是通宵彻夜的畅叙,因欣喜至极,于翌晨无疾而寂。
第四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于1980年12月末如期闭幕。藉全国佛教代表会议法轮再转的东风,趁诸方大德同聚京城的现成条件,在荣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支持下,由驻会副会长正果法师会同宽霖老和尚等诸位大德共同策划,恢复中断了二十二年(1958—下980)之久的汉地佛教的传戒活动。
这时,设立在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学院刚刚恢复三个月,新招收的学僧39人,按规定都已经拜师剃度。遵照中国佛学院办学宗旨,须是培养爱国爱教、具有较高水平佛学造诣、学修并重的合格僧才,则必须遵依佛教“以戒为师”的优良传统,传授以“比丘僧戒”为主体的三坛戒法。所以,这次传戒的主要对象,便是中国佛学院新入学的学僧,另外还有几位随喜“补戒”者。于传授比丘戒的前三日,由正果法师为诸学僧授沙弥十戒。诸学僧受过比丘戒以后,又由正果法师授菩萨戒。 传比丘戒的地点在广济寺。这里存有石砌的完好无损的比丘戒坛,坛上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传戒的时间,即结界登坛秉受比丘戒的时间是1980年12月31日至1981年1月1日。
得戒和尚为时臻九十高龄的净严长老(河南)。羯摩阿阇黎即为宽霖老和尚(四川)。教授阿阇黎为正果法师(北京)。尊证阿阇黎为超明法师(湖北)、遍能法师(四川)、茗山法师(江苏)、永光法师(四川)、净如法师(山西)、竺霞法师(四川)和惟因法师(广东)。引礼由传印、佛源法师等担任。 法尊法师精研律学,尤精西藏流传的说一切有部律典。这次传戒便用法师生前所编的《传苾芻戒仪轨》。
如所周知,比丘戒法的得戒,端在秉“白四羯摩”。受戒者在登坛之前,已由教授阿阇黎验查过三衣钵具,悉皆具足,并教授受持法式,审问过“十三重难”和“十六轻遮”;然后登坛,于十师座前,更由羯摩阿阁黎正式覆审受戒者资质无误,然后向和尚、尊证师启白受戒者(每坛三人)的审查结果。其词曰:“大德僧伽听!此某甲(沙弥三人法名)从邬波驮耶(亲教师,即得戒和尚)某甲(净严长老)求受近圆(比丘具足戒), (此沙弥三人)是丈夫(男性),年满二十,三衣钵具。某甲(沙弥三人法名)自言遍净,无诸障法。此某甲(沙弥三人法名)今从僧伽(坛上十师)乞受近圆,某甲为邬波驮耶(上净下严律师为和尚)。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某甲(沙弥三人)授近圆(具足戒),某甲(上净下严律师)为邬波驮耶(亲教师,即和尚),白如是。”
羯摩阿阁黎如是宣布一遍,作白成就,然后秉宣羯摩,词语同前,只是将白词的末后一句改作“若诸具寿(指尊证阿阁黎)听与某甲(三沙弥法名)授近圆(具足戒),某甲为邬波驮耶(上净下严律师为和尚)者默然,若不许者,说。”此是初番羯摩,第二遍、第三遍亦如是秉宣,末后结曰: “僧伽已与某甲(三沙弥)授近圆(具足戒)某甲为邬波驮耶(上净下严律师为和尚)竟,僧伽已听许,由其默然故,我今(是事)如是持。” 这样告白一次,秉羯摩三次,谓之“白四羯摩”,梵语羯摩,意即决定成就,用现代语言说,便是“表决”。白四羯摩的作法方式是我佛门众法(四人比丘以上僧团,谓之“众法”)法事中最隆重、最严肃、最高规格的表决,正当此时,便是受戒者获得“戒体”而得戒的时刻。依佛教诲,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次序不容紊乱,所以要记录每坛三人的得戒时刻。其一坛三人当中,亦分为坛首者和第二、第三人的次序。
在传戒的法事活动中,羯摩阿阇黎实为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次广济寺传戒,宽霖老和尚荣膺此职,只听得老和尚法音嘹哓,词语明晰,清越抑扬,使四十七人获得清净戒体,使僧命脉不绝,使佛种不断,此实非寻常小缘。坛场虽然局于广济寺,按我佛教理念,这不仅是普遍于华夏九州大地,更是穷彻于十方法界的大事因缘。这一大事因缘,系之于羯摩阿阁黎的宽霖老和尚。老和尚圆寂十周年,我们纪念老和尚,这是我们永久不能忘记的大事因缘。
——摘自《空林佛教》2009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