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初,巨赞回到了当初的出家之地灵隐寺。先后担任杭州市及浙江省佛教会秘书长。在此其间,他撰写了《灵隐小
志》,第二年出版,非常受欢迎。灵隐寺自古以来,有这么多的高僧与高士,如果不写点什么,那就太对不起前人了。按他的原话说就 是:“东晋开山迭经兴废,千六百载,名德如林。永明大慧之禅修,赞宁契嵩之著作,道标皎然之吟咏,道济守益之神奇,或传佛祖之心 灯,或示迷徒以正轨,功在圣教,矩*(*:上“萑”下“又”) 常存,不有所书,将同忘祖。” 《灵隐小志》到了1980 年再版。巨赞为 了弘扬佛法,培养佛法后继人才,与若瓢、会觉等人开办了“武林佛学院”。 初由会觉、枯木担任会长之职,后因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学院经费十分困难,几近倒闭的边缘,巨赞临危受命,在杭州各大寺院来回奔 走,筹措经费。巨赞主张学员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面。他说:“文化知识好比水,佛学知识好比船,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否 则,陆地行舟,寸步难行!”
1948 年底,武林佛学院因经费来源断绝,被迫停学,学员四散而去。巨赞此时于香港、台湾、澳门之间奔波,这期间,他先后会见了李济
深、沈钧儒、章伯钊、郭沫若、赵朴初等旧友。1949 年4 月份,巨赞到了北平,作了一个多月的调查,和周叔迦居士一起商讨,以北京市 佛教同仁名义上书毛泽东主席,提出改革佛教的方案。并得到毛主席的亲笔复信,让他与政务院的李维汉联系。
1949 年9 月21 日,巨赞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应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至此,他结束了飘飘泊泊的云水生涯, 在北京定居下来,致力于佛教界的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先后担任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现代佛学社》主编、中国佛教 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秘书长等。但在反右斗争中,巨赞受尽屈辱,被打成右派。在“文革”期间,被关押七年。1975年出狱,写有 《出狱书感》: 不婚不宦情如洗,独来独往无所求。
收拾乾坤归眼底,一肩担却古今愁。 巨赞对自身的遭遇并不介意,但对好友田汉死于“文革”痛心疾首。他曾于1942年与田汉会见于桂林,还赠诗给田汉,诗曰:
崎岖山下路,恻怛佛家情。
对镜憎华发,年来白几茎。
田汉平反之后,巨赞颇为伤感,亲撰悼诗云:
靴声橐橐忆当年,慷慨陈词猛着鞭。
南国剧场聆夜话,祝融峰顶设斋筵。
北来常作书房客,迟到方知厄逆连。
往事萦思剩一恸,于今昭雪尚凄然。
[ 本帖最后由 当念心真念念真 于 2010-4-28 17: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