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969|回复: 17

[原创] 动画片《弥勒菩萨的故事》制作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画片《弥勒菩萨的故事》制作手记
(本文转自华藏光明总策划容榕博客blog.alcoo.com)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藏光明经典动漫”是完全未经人为策划,顺应机缘而成的系列作品。自2003年制作了第一部佛典动画《宝箧印陀罗尼的故事》之后,从2006~2009年,我们历时3年为台湾生命电视台又制作了《地藏菩萨的故事》6集系列动画片。随着动画片在台湾逐步播出,我们的制作团队也引起台湾佛教界的关注。



    2008年1月,我收到一封来自台湾波沙山•法明寺的EMAIL,他们看过我们的动画片后,非常欣赏,希望委托我们制作一部弥勒菩萨的动画片。



    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明确预言的未来佛,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下一位成佛者,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尊菩萨。但弥勒菩萨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故事和渊源,我们平常却很少了解这方面资讯。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1996年12月皈依三宝至今已经十四年,其间修学时有时无,懒散懈怠,一直了无所成,从没得到过什么真正的境界。唯有一次,在梦中亲见一位大菩萨,就是弥勒菩萨!


        在我修完四加行的十万遍上师瑜伽之后,有一天做梦,忽然见到一张圆圆的脸和一对月牙般的笑眼,对我开释了几句修行要点。我在梦中立刻意识到,他是弥勒菩萨,心情特别激动,纳头便拜……醒来后,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在梦中仅仅见到了一张脸而已,许是我业障深重,连对方的身体、穿戴都完全看不到,而这张脸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汉地大肚笑弥勒或是藏地宝冠彩衣的弥勒相,确切的说,仅凭我看到的相,是绝对无法得出对方是弥勒菩萨的结论。但梦中的我,却醍醐灌顶般清晰确定,他,就是弥勒菩萨!


        从那时起,我冥冥自觉与弥勒菩萨缘分深厚。这次有机会制作弥勒菩萨的动画,我更认为是上天的恩赐、菩萨的加持,于是上网搜索弥勒菩萨的资料并将《弥勒菩萨上生经》仔细研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学习研究这些资料和佛经时发现,弥勒菩萨真是很有意思。根据记载,弥勒学佛的历史,比释迦牟尼资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游,爱吃穿,而重视慧学。勇猛精进,不如释迦,结果是后来者居上了。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迦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

        弥勒在《楞严经》里说:“忆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华经序品》文殊也说他“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而《弥勒菩萨上生经》里,优波离则直接向释迦牟尼佛询问,质疑弥勒菩萨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未尽诸漏的一介凡夫”,佛陀却选这样的一个人接班,授记作佛,令人难以理解。(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看到这些资料,我不由得生起一份大欢喜。我这个人,毛病多,懈怠又不能吃苦,重名利还爱玩,要想学佛成就,自己都觉得很难。但看到未来做佛的弥勒菩萨居然也曾经有上述评价,实在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原来我这种人也是有希望的,因此非常欢喜。现代人其实大多都是贪图享乐、逃避痛苦的,一说学佛修行都怕吃苦而避之不及,而弥勒菩萨的故事和法门若得到广泛宏传,是能让更多的普通人得到佛法接引,趋入解脱离苦之道的。


        当然同时也给我另一个警示——究竟的佛道是不能执着于表相去判断的,是不依时空、道德、是非、物种、文化……而存在的,所谓《金刚经》称“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似我等凡夫,未证果之前,是不能相信自己的观点和是非标准的。学佛,只能用来回观自我,是帮助觉悟的方法,而绝不能成为指责或利用他人的工具。人人因缘不同,因果不可思议,也许我们自以为是的正确,套在别人身上正是远离正道的歧途。

        连佛陀对“恶性比丘”的处理方式都是“以默摈之”,我们又何须对外境指手画脚、乱作评价?要想解脱,做好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别人好坏对错,也不能替代自己获得解脱,切切谨慎啊!

[ 本帖最后由 分享之乐 于 2010-4-19 10: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以前做《宝箧印陀罗尼的故事》时,是其他佛学修为深厚的老师写好剧本请我们制作,所以不存在对佛经理解对错的问题。后来做《地藏菩萨的故事》,可以在网络上查阅到许多法师大德对《地藏经》的白话讲解,加之我们制作的是地藏菩萨前生故事,是人间大众都容易理解的内容,所以做剧本不算很费力。但《弥勒上生经》是讲述弥勒菩萨净土——“兜率天摩尼宝宫”的情境,以及弥勒菩萨做为兜率天主的相好庄严。我手里除了一本敦煌画册之外,能做参考的资料实在不多。兜率天以及摩尼宝宫到底什么样呢?佛经里虽然有一些具体细节的描述,但却没有整体环境和结构的介绍,所有建筑和器物必须有一个关联的空间关系才能搭建三维动画的场景。我们没有禅定的功夫亲自去兜率天看一下,但也不能凭空想象随便设计。

,,我一边思考一边反复阅读佛经,分析经文对摩尼宝宫的描述。看着看着,眼前仿佛豁然开朗,显现出一个清晰的结构。于是,我用电脑做出弥勒菩萨坛城的结构和颜色示意图,再请场景设定师据此绘制具体画面,摩尼宝宫的设计稿就新鲜出炉了!


[ 本帖最后由 分享之乐 于 2010-4-19 10:38 编辑 ]
1.jpg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动画片三维动画的分量很重,而此前我们的三维动画人员实力相对薄弱。这时,在某外资游戏公司任职的靳立民主动和我联系,希望参与制作这部《弥勒菩萨上生经》。当他把弥勒菩萨三维模型制作出来时,我除了认同他优秀的技术水平之外,更感受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也是一个佛弟子,从工作能力到态度确实和我们此前聘用的其他三维动画人员完全不同。尤其不可思议的是,靳立民正在修学唯识,而弥勒菩萨是公认的唯识宗创始鼻祖。《弥勒菩萨上生经》能够如此华美逼真地呈现出来,靳立民功不可没!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前制作的佛典动漫中,《宝箧印陀罗尼的故事》全片配乐是我制作并免费提供给动画片使用的。《地藏菩萨的故事》系列动画也没有配乐的制作预算,由于篇幅长达107分钟,我实在无力自掏腰包制作如此长的原创配乐,就为《婆罗门女》创作了一首《妈妈颂》做为片尾曲免费提供给影片使用,该片其他部分的配乐都是选取别人影片的配乐剪辑使用。这种做法严格来说,在版权方面是有瑕疵的,只能说此片是完全公益、非商业前提下的权宜之计。所以在制作《弥勒菩萨上生经》时,委托方为了不侵犯他人的版权,提供了配乐制作预算。预算标准可以聘请一般水平的音乐人,但不能请到一线音乐家,而我平日相熟的大多是一线音乐人,于是我开始招聘,希望能找到价格和水平都合适的音乐人。



    音乐行业有一定的价格和技术分类,最初级的入门人士大多从“扒带”(做卡拉OK伴奏)和彩铃开始,视难度和要求不同,每首一二百或三五百元不等,但如果大批量接单,几十元一首也有可能。几十元一首看上去固然很少,但如果是高水平熟手,做得极快,一天也可以赚很多。可以说,这个行业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做过这种工作,大名鼎鼎的新世纪音乐家林海就宣称,他上音乐学院那会儿,一天可以做12首×50元=600元/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可算很赚钱了。不过,这价格多年基本没涨多少,且大部分人无法达到这种速度,一天能干两三首就不错了。



    初级工作到一定程度,其中优秀者就有可能会提升档次,得到编曲(配器)和配乐的机会,能够稳定做这类工作时,这就算正式入门成为职业音乐人了。编曲配乐价格浮动非常大,视音乐人的名气、水平、技术含量甚至服务态度……每分钟音乐从几百到几千都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配乐的技术水准高于编曲,因为编曲毕竟是为主唱旋律做衬托的绿叶,而配乐具有独立原创性,有较多创作发挥空间。配乐又分广告配乐、电视剧配乐、舞台配乐和电影配乐等。广告配乐单价高,但通常只做几十秒到一两分钟,利润虽高但量不多,且广告音乐非常零碎,无法成为完整作品,并非音乐人的最爱。电视剧配乐差别也很大,有全剧若干集打包制作的,东拼西凑价格很低;也有讲究品质的,做一套剧集下来要几十万。电影配乐整体制作标准较高,一部电影配乐少则十几二十分钟,多则七八十分钟全片铺满,价格从几万、几十万至上百万不等,完全视不同音乐制作人和制作标准而有所差异。舞台配乐有歌舞剧、话剧、舞蹈等等,技术标准和价格与电影配乐类似。电影配乐无论从制作标准、收费价格到创作发挥余地都很高,所以深受音乐人的青睐,只有业内优秀人士才有机会做电影配乐。我在2007年,有幸创作并演唱了我第一部电影配乐《十七》。博客链接本人的几首作品歌曲下载地址
发表于 2010-4-1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制作动画片,配乐是尤为重要的!动画片能否达到导演期待的最终效果,配乐作用远远超过一般影视剧。国内常见的Q版电视动画,配乐属一般电视剧档次,制作标准不算很高。但我们制作的佛典动漫,镜头运用和画面质感都是照着电影标准去设计的,加上佛典本具的庄严气质,其实要达到电影配乐的标准才行。制作《弥勒菩萨上生经》的动画配乐,只用一般水平的酬金,能否招到满意的作者,我心里还真没底。



果然,我们先后收了上百封应聘信,面试了几十个人,更有多达十人根据影片画面为我们制作测试音乐DEMO。结果这些DEMO全被阿芒导演否定了,只有一句话,音乐和画面不和谐。这些经过筛选制作DEMO的人,都是不乏才华的专业作者。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硕士毕业生,有为大明星做过编曲的音乐制作人……但他们共同的问题就是,音乐律动和画面结合无法达到完美贴合、浑然一体。他们似乎很少接触创作这种风格的音乐,做出来的DOME要么充满现代电子味,不够庄严;要么音乐风格局限,能做飘逸的气氛却撑不起宏大的场景气魄,缺乏张力。



阿芒导演一再强调,鉴于预算限制,我们不能请大师级人物来创作音乐,所以不需要音乐有多出彩、多优美,哪怕从技术角度而言非常简单都可以,只要一点,必须与画面协调吻合。可是,这样一个要求,却无一人可以做到,往往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需要很多内涵。工期有限,不能无休止招聘测试下去,阿芒把求助的眼神望向了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17:28 , Processed in 0.767156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