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22|回复: 0

[大德开示] 了解中医理论 不做当代医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上所述,做为中医大夫或学中医的人们,千万不能走偏,形成中医西化,丢掉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分析的基本原理,不能丢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精髓,而全搬西医仪器诊断结论,或仪器观察到的现象数据来代替本质看病、下药,因为这不是真的,许多病症的误导和上当都是由此造成的。过去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有科学头脑和思维的人,眼见到的现象,也不一定为实,眼见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到西边落下,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经过分析,发现是错觉,其实是地球绕太阳转,可是就是这个“眼见”却持续了多少个世纪才更正过来。记得曾报导过天空某某地区出现过三个太阳、五个太阳,但今天谁也不会再相信这些眼见的现象是真的,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在作怪。天体宏观世界尚且如此,何况人体微观世界,岂能用现象代替本质,用化验测定的临时数据来定病的轻重生死。况且还有人为和环境因素在里面影响数据变化,如化验测试前叫患者先憋尿,或空腹不吃饭,饿肚子等等。人们有没有想到憋尿伤及膀胱、肾脏,空腹有时会产生肠胃不适及头晕,这些因素在测试数据上的影响考虑过吗?另外医疗仪器电压、电流、温度大小变化,医疗人员水平手法高低,这些都是隐藏误差的因素。另外,正像医学专业人员所说的那样,“分离一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把带有病原的血、尿、便、痰液等标本放到一种培养基上给一定温度,就可以培养出来,然后放到显微镜下看一看,就能知道是哪种细菌或者病毒所致,培养基是由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各种营养料配制而成的,有需要更加苛刻的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摘自健康报 2003 年 4 月 14 日),以上种种,还不包括某些挣黑心钱的大夫“小题大做”。例如正像报刊揭露的那样:“你总不能从病人兜里把钱抢走,通过化验检查让病人掏钱,病人不会有任何疑义,何况医生告诉病人这个指标正常,那个指标合格时,病人还会很高兴呢!病人虽然都知道做个 CT 检查很贵,但经过医生对 CT 这种仪器的过分渲染,病人往往会对它有一种神秘感,所以当医生让牙疼患者做个 CT 时,病人也不会拒绝,即使有的病人感到医院对自己是‘小题大做 ’也是无可奈何"  。"通常 CT 平扫一次 400 元,要是医生说看不清楚需要打药,费用就变成了 2000 元,仅这种药就需要 1000 元,所以最终倒霉的还是病人,至于中医大夫,要么就大量开药,有时最大药壶都装不下,样数多达几十味,毫无 "君臣佐使" 配比之义,要么就给你熬成现成多天的,(原则上讲,对于中药汤剂和吃米饭一样,都是现吃现做,不允许存放多日,或加防腐剂)。患者问方子,“保秘”,故做玄虚,“祖传”啦,“秘方”啦等等,真实目的就是误导和欺骗患者。其实方子没有秘密,哪味药也不是万能的, 医理才是真的。在学中医的道路上,初步学医的人有可能认为是药治病,就到处找药,发现药,什么黄瓜籽补钙了,鱼胆治病了,蚂蚁、蜻蜓补肾了,吃飞禽走兽肉、喝龟血长寿了,学一段发现药不治病,是方子治病,尤如花椒不能吃,豆油不能喝,组成方子就香了一样, 所以就千方百计去找“秘方”,其实也不是方子治病而是道理治病。辨证分析道理治病,再进一步讲就是灵感和悟性,这些都是来源于人的正确思想和对理论的不断追求与研究,也就是说,不懈的努力。所以这里哪有“秘方”“保秘”可言。   
   做为一个真正相信中医和精通中医的人,都要从真正理论出发,进一步讲,就是要从“黄帝内经”理论出发,不能单纯靠秘方、祖传和某味药去治病,这也是医德的展现,这也正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抓药看病,开方也看病,患者真要是有困难没钱,就给他想个没钱的办法,关键是把病的来龙去脉、理论讲清楚。我们说专家也好,教授也好,不论职称高低,名声大小,他学中医和从事中医的首先目的就是用中医中药治好和保存自己与家人,之后才能谈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或积德行善,古人讲,自己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平素遇病“打点滴、吃西药”,经常给自己亲人家属吃降压片、心痛定,却给患者开中药治血压、心脏病,那就是说, 中医中药在他自己心中都没有底,治病只是自己一个赚钱的手段。就此可以说,这样的中医大夫在客观上即坑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因为自己的身体、性命也没有保障。就此,不懂医理、盲目就医、不精读医书、盲目行医所造成的伤害和死亡数不胜数。
   回想五十年代,科学没有现在发达,仪器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这么多,但患血栓、脑出血,半身不遂的人也很少见到。记得那时一个居民组若能有一个半身不遂“走路歪歪扭扭”的人,整个半趟街都会知道,在农村几十里地都会传遍,这说明少见而惊奇,人怎么这么走路,不可思议。而今天各单位,各楼区,到外可见,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吃的食物、粮食上化肥了,有人说空气污染了,但根本原因不在这里,原因很简单,许多生灵,大到走兽飞禽如麻雀、野兔、蛇蟒等,小到昆虫、蚊蝇都生活在同一世界里,哪个都身体健全,没有见到大批行走不便和飞不起来,细分析起来,就是不懂中医理论,盲目乱治、乱用药品的结果。那时各家各户,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经常出现突然晕倒,口眼歪斜或人事不醒的以及头眩麻木情况,当时由于所谓医疗条件,家庭、经济条件,及交通不方便等原因,很少马上打车往医院急救,小家小户的应急方法就是不乱动,马上熬碗热汤如姜汤,或热粥饮上,随后苏醒过来,再扶炕上好好休息一下,这就好比长征路上晕倒了,给口水也能睁眼睛缓解一样,在中医理论看来属于虚脱症。平素劳累过度或生气、上火,情绪不顺交织一起,超出人承受范围。当然那时若能灌点对症中药,或人参汤,香油加姜汁等效果会更佳,这样就避免了出现半身不遂后遗症,(如果这些抢救方法治不过来的话,那么到医院也不见得就治过来,说明身体已不给抢救时间了,这种做法是建立在食物比药物更少副作用的理论上)现在人们就不然,一见晕倒或口眼歪斜,找车,打的士往医院就送,先是 CT ,后是拍片,再是化验,点滴,在这里人们为什么不分析一下原因呢,查一查近两天,生活起居及情绪有何违背生活规律的地方呢?常言道无因不得病,无病不死人。我们说这种情况非累即气,或累气交加,或长期乱服伤体的各类药品所致。当人晕倒之后,人的身体和各器官,特别是脑部却将瞬息变化,这时马上做各种检查有可能出现所谓的脑出血,脑梗塞,血栓塞等,这有如身体其它部分一样,瞬间出汗,自然消失一般,这都是整体失调造成的,当务之急应用对症中药大补气血,如条件不允许或来不及, 应忌乱动,马上休息,静待其变,有如砍柴,或急走晕过去一样,过一会自行缓解过来就好了,随后你再该补,该治,该找大夫都为时不晚(在这里并不是反对你上医院,找专家做 CT ,主要是提醒你要考虑全面一些),此时如慌神,错走一步,盲目挂上吊瓶,任意扩张血管,耗散体质,都尤如雪上加霜,攻伐失度,必然留下后遗症。我们说血栓症,死于症者少,死于医者多,所以我们在《中医理论谈当代医误*血栓不养血之误》中说:“由于身体长期不佳,一旦生气上火,加上劳累过度突然晕倒,或手脚麻木或口眼歪斜,这本属虚脱症,理应大补气血,气旺血通, 而误认血管堵塞用扩张化瘀药,有的虽表面好转,容易造成后遗症,终生不愈”。如果人们能弄清这些道理,也许今天世上血栓就不会到处可见。另外,我们还告诉大家,身体是非常讲理的,有人突然休克或半身不遂或脑出血,除了少数是“急事触发”,大部分特别是上了年纪之人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素都有头疼、头眩特别是高血压症状,这就是说脑早已供血不足失去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和条件,而人们把身体平时的警告当作耳旁风,马虎对待,用降压片、心痛定等伤体质的药去对付,所以有这种做法的人得脑出血和脑血栓是必然的,只是早晚。因为身体已到了承受的边缘。所以我们在《中医理论谈当代医误*高血压依赖降压药之误》中指出,“血压本是标尺,由人的体质好坏决定,所以忽高忽低,不提高体质增加气血,去恢复血压,而依赖降压药,终不见天日”。
  
  我们再看一下糖尿病,它的症状开始就是口干、尿频、乏力,这是伤津耗血,造成的疲乏症,中医叫消渴症,对此中医古人讲,“真火衰而真水竭,则不能上输于肺,而肺反欲借救于水矣。不能中养于胃,而胃反欲借助救于食矣,不能下调膀胱,而膀胱反欲扰动于精府矣,于是引饮无度,多食肌虚,小便如膏,皆水火之不能相济乃至此,急宜壮火之主以镇阳光,用生脉散蒸化其源,此大法也,而尤恐寒水不能上达,立斋以大料六味,纳肉桂一两,盖水中之火,使蒸动而上布,所渴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而后甘霖沛遍,生气盈宇矣,何必分肺消、隔消、肾消,纷纷求治为哉”(摘自清*怀远《医彻*消症》,古人这段糖尿病的论述,无论就因就理就用药,真可以说是清透彻底,再清楚不过。依此法治疗下药自然可愈,世上也不会有那些糖尿病终年服药的不治之症。可是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人们放弃了辨证,讲化验不讲肝肾失调。讲细胞不讲宏观调控,讲微观观察;不讲是否劳累生气的七情所伤,外感所侵害,而讲胰导,讲遗传,我们在《懂点辩证法,不做医盲》文章中曾讲过,“从宏观角度讲,胰导素也好,白细胞,红细胞也好,以及血中各种成份元素等等,它们只能比做是社会中的一个家庭,无数个家庭才能组成一个社会,无数个细胞组成一个人体,中医把糖尿病叫做三消症,是从整体、从战略全局着眼,是从宏观角度看问题,认为内脏失调造成病态。现代一些医学讲糖尿病是胰导功能被破坏,这是从微观角度和局部看问题,但没有整体,哪有局部,‘没有国家的强盛,哪有一家一户的温饱’。我们说胰导也得靠气血创造,也得靠心肾领导,也得靠五脏六腑的滋润和协调,那么假如一个人整体都不行,气血也不旺盛(面黄肌瘦,吃不得吃,睡不得睡)还测什么胰导素的好坏?”综上所述,告诉我们理论的正确与否是关系到许多病症的轻重好坏的关键所在,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反对大家用仪器看病和去做各种先进仪器测试检查,而是要提醒大家,对于仪器和化验所测试出来的数据和疾病,不能完全当真的看,要问个为什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身体不是机器,而是瞬息万变的生命之体。糖尿病,高血压,血栓症,道理是这样,其它病也是这样,不能靠仪器的结论,象心脏病,什么心肌肥大了,瓣膜关闭不严了,冠状动脉粗细等等,这都是表面现象,现代医学把心脏分成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塞,早搏等,但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心血不足,即使因生气,惊吓而得时间一长,也就必然耗心血,特别是心绞痛,有时汗流直淌,这在中医就叫心抽,严重时就属于真心痛,,遇此情况本应大补气血,大量鹿角胶,人参香油等补品,(有时稍加芳香、行滞药物)用上,立竿见影,马上缓解,说明此时心脏极度供血不足,正在告急,尤如京城告急一样刻不容缓,可人们不这么理解和看问题,这个“救心丸”,那个“化瘀片”,或冠心苏合丸等芳香耗气药,犯一次用一次,越用越频,成天身揣救心丸,走哪服哪,这些药都是在特定病症下,救急开窍之用,对于长年体虚之人,根本就没有长服之理,这样久而久之,必死无疑,因为身体已给你无数次机会,你也明白吃了这些药不见好,因为越吃越勤,越吃量越大,这就叫加重,可干嘛不问为什么呢,为什么不醒悟呢?所以有些心脏病的死亡,也不是突然,也不是不理解,而是定了的事,骗什么也不能骗身体,心肌明明缺血,你不去补心血,而去用药兴奋、化瘀,难怪身体最后算总帐,至于什么“心脏搭桥”换瓣膜,安脑泵,换脾,摘胆,换肾等,这都是些破坏性治疗,特别是心脏搭桥,支架,换心脏瓣膜,它标志着这个人从此得终生依赖溶栓药物。有人说当时不这么动手术抢救已经没命了,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以前干啥了,我们常讲,“水不来先筑坝,宜未雨而稠缪,勿临渴而掘井”,身体是讲理的,决不能一下就撩倒吧,有人说以前也没断了治,这就是说,由于理论不对,是越治越重,医之过呀,平时我们常说,勿饮过量之酒,那么也不允许常服依赖伤体之药,总吃降压片,总吃化瘀片,总吃救心丸。有的还把速效感冒片,龙胆泻肝丸当常服药,这些都不是常服的健康之药,根本就不允许也没有常服之理,常服必受其害。现在一些药品在说书上已明显写出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禁忌字样,如刺激肝肾,引起呕吐、皮肤瘙痒等,可是服者,却不以为然,这不是自找加重和死亡吗?这些都是最终非走向手术不可的原因所在,我们在《中医理论当代医误*手术乱换器官之误》中指出,“人体是生命,不是死的机器,各个器官,却包含生长和枯萎两个发展方向,就好比一个人瘦的皮包骨,还可以再胖起来一样,就看你给它创造什么条件,做换肾,换心脏瓣膜,摘脾,脉管炎截肢及换股骨头手术都是破坏性治疗,至于拿人造的“死材料”去换 虽然衰败但还尚有生命的各个器官,必成终生残疾”,所以人们在每当要做手术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避免一步失足,造成千古恨。
  
  身体各部位都是一样,那么各种病道理也都是一样,所以中医用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字来概括它,称“人是一小天,宇宙是一大天,天道运行,日月星辰,春夏秋冬规律不乱,人体也呈规律变化,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也是不允许胡来,这就是中医宏观调控,辨证施治的理论根本所在。所以用中医诊断看病,用药是循着天地自然规律办事,提倡对中医理论的更多了解,使人们少走各种弯路。在这里也许有许多人会说,你提倡中医理论,中医哪有西医来的快,其实中医根本就不慢,反而在许多方面都比其它医术快的多,例如感冒,血栓,胃脘疼,美尼尔眩晕症等急性发作病,它显示的更迅速,更彻底,但其中有的病,从医理上是不允许快,如感冒发烧,点滴上去,马上退烧,但药力一过又烧上来,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认为发烧是身体素质和病邪搏斗的一个反映,是身体调整的过程,这就好比锅烧红了,不允许一飘凉水下去,而是只能用开水,或自然降温,否则就炸,容易引起血球突变。临床上许多白血病、心肌炎、胸积水、类风湿都是感冒处理不当而得。不讲因果关系而乱测各处数据“罗列罪名”造成世上不少冤鬼,医理真是价值千金,不可不懂。所以不要小瞧一个小小感冒,医圣张仲景为此而作伤寒论,清代众多医家做温病论述,可我们许多患者,包括医务工作者却很轻视,有的感觉体温稍高连起码的物理降温也不用或自身调整也不等,点滴、抗生素就用上,这里有多少是该用的,又有多少是不该用的,又有多少盲目滥用的呢?打这针不退烧,换一种针再打,再不退,再换,当换什么针也不退时,就去查心脏,查肾脏,验血球,象发现美洲新大陆似的,啊,心肌炎吧,糖尿病吧,肾小球肾炎吧,再查尿毒症吧,你给打了这么多的消炎针,什么脏腑能避免受其害,身体岂能允许你这顿折腾,最后象如获至宝似的,确诊“心肌炎、糖尿病”等所谓终身病回家,这有多冤,这就是感冒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后患。中医讲本和标的关系,先得病为本后得病为标,颠倒本和标的关系就是当前这些如“心肌炎、糖尿病、心脏病”等疑难病的根本所在,也就是今天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根本所在,也是丢弃辨证分析理论,只信任仪器测试数据的弊病所在。为什么有些新的病毒如艾滋病、非典等一出现,用抗生素无效,这就是告诉我们在伤及体质上,抗生素帮了倒忙,也是它们破坏身体的同伙和祸根,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专员马克*麦克莱伦曾提出说,“不单在美国,在全世界抗生素耐药性都是一个日趋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耐药菌株数量的增长已超过新药问世的速度。如不采取措施,现在能轻松应付的一般感染,将来可能使我们束手无策”。(摘自《健康报 2003 年 4 月 8 日》)马克*麦克莱伦的这段警告,应该引起人们高度警惕和重视,让我们仔细看一下当今的治疗世界,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糖药形成皮肤瘙痒和损伤不易愈和,高血压常服降压药形成依赖性,血压居高不下,至于心脏病,脑血栓由于长期服用损伤体质药形成综合症,体质的不断下降,导致一次又一次复发,一次比一次重,有的一瘸一拐,竟要伴随终生,什么坚强的汉子都要撩倒,真是残酷已极。以上理论的分析和病例的展现,再一次告诉我们,不懂点中医道理是不行的。当什么盲也不能当医盲,我们今天在这里反反复复强调中医理论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要叫几千年祖先留下的治病养生理论精华延续下去,特别是在广大民众中流传,叫更多的世人了解她、精通她、利用她,做为一个真正医生,行医的目的并不是希望患者总吃他的药,这也正像一副对联所写的那样“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常言道,谁也不愿扶拐棍走路,再好的医生也不能跟患者一辈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所有人都应明白,只有医理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生命的保障。当然了解中医理论、学习中医理论、掌握中医理论也难,也不难,贵在肯学,陆士谔在《医学南针》自序中讲“习医之难,百倍他业,非才识学兼到之士不能也”,而陈修园作《医学实在易》妙在浅而易知,妙在从难而得其所以易,在这上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如世人所说,“十年打坐,不如一时顿悟”,这就是要告诉和鼓励有志者在学医的道路上不要望而生畏,而让某些“故作玄虚”的庸医所蒙蔽。  
  
  几千年来,中医理论,以她“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博物,近取诸身,天地人,无所不包的广阔胸怀,以集脏象学,运气学,养生学,哲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心理学,季候,风水,历法,阴阳,五行于一体的绝世学说,立足于世,又引无数个名人志士为其著说作解,组成了今天医海沧田,珍贵医学知识宝库,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医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前当世界其它医学还是一张白纸时,她已在世上光彩夺目了,可惜的是今天却没有领导世界医学潮流,也没有引起全民族潮水般的狂热追求。相反却给某些人留下了中医慢、中医不能治急症、中草药脏、不卫生、落后等怪论,真是天大的误解,民族的悲哀,人类的损失。中医哪里是这个样子,浩海的中医古籍里有什么理论找不到,什么方子找不到,什么疑难杂症没有论述到,甚至伤科手术都有过记载,连华佗都能做开颅手术。古书不多看,理论不多学,张口中医不能,闭口中医落后。难怪有些老中医家庭子女没有继承下来,其原因是自己本身都在用西药,关健时候去打针,开方抓中药是给别人用的,内幕只有子女清楚,怎能叫子女从心灵深处置信呢?在西方的许多国家完全用西医、西药治病的家庭占大多数,几乎百分之百,可是在古老中医的故乡,今天却很难看到完全用中医不依赖西医、西药看病的家庭,这不能说这是完全正常,不能说这是明智的选择,难道真是中医理论落后吗?《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有权威的一本书,也是称为中医始祖,可是谁能解释,在几千年之前还在没有形成解剖学这门学科时,她就清晰地描述了人体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学,医学,物候学等西方在近代和当代兴起的学科对人的发现论述更精深全面,其中许多内容,甚至西方现代科学至今还不能完整地作出正确解释;谁能理解在几千年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甚至世界医学还是一片荒原的时候,把经络、穴位描述的比仪器还准确,并结合干支与日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针灸的“子午流注”法则。
  
   在这里,我们倡导大家仔细熟读一下《黄帝内经》这本前古之作,他会帮助你从医盲中解脱出来,给重新认识中医、认识人生、认识疾病、认识身体及生存一个满意回答。也为自己在适应自然生存中,安上一双坚强的翅膀,自由翱翔。  
  
  第三部分 走出人类“认识”的误区
  绪言
  人得病并不怕,就怕盲目就医,走入"误区"。这里指首先是认识上的误区,包括不能正确分析、对待生活、检查、用药、打针等等,其实有时候,人本身根本就没那么多、那么重的病,都是错误认识导致错误做法以及乱诊乱看、乱用药造成的各种后果,有的简直是悲悲惨惨、触目惊心,所以希望人们通过理论的了解、学习后,遇病遇事能保持清醒头脑,用"中医"这个经过几千年人类锤炼出的精华武器。正确对待身体和疾病,走出各种误区,保持好自身健康,步入长寿行列。
 
   正确认识大夫第一
   大夫治病、患者求医,这是一个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探讨的过程,不允许存在欺诈和误导行为,急病人之所急,怜病人之所怜,这是医德的显露,为索取钱财而伤残患者身体是造孽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真正能治好病的大夫,特别是中医大夫,他首先要能调治自己身体、治自己的病,治自己家属和亲朋的病,俗话说己所不欲,莫施于人。自己还每天吃着降压片、冠心丸,而给别人开中药治血压、心脏病,那就是假的,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能力和资格看病,那就不要先当医生,应先虚心、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古人学习,向书本中的知识请教。另外,身体是个整体,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对于大夫更不能说,专治什么不顾其余。"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体现于万病之中,它会告诉我们引起病灶的根源是什么,以上这些才是鉴别大夫的标准。
    
   顺应自然认识第二
   人身是一小天,宇宙是一大天,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受大自然的阳光、土地、空气、雨露而生存,这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人就应该顺应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大自然就淘汰你。自然界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也是这样。人体有两个新陈代谢通道,用以和自然界沟通,一是“七窍”,二是周身皮肤的毛细血孔,七窍好理解,而毛细血孔却容易忽视,它是人体最外的屏障,好比国家边防口岸,又如住家的门户,夏季暖和时,家家开窗敞门,而立冬就要经常闭门;夜间更要关门闭户。人身皮肤的毛细血孔就好比千万个住家的门户,所以也要遵循夏季敞门,冬季闭户,夜里关门上锁的规律,当开不开,当闭不闭,这就有可能造成失汗漏风,筋骨疼痛,外患顿生的事情发生。所以说冬季伤寒外感从皮毛入,夏季温邪,从口鼻入,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做为一个人要在冬季里及夜间不要轻易散汗透风,夏季里不要冷热不均地饮食,以免伤及肠胃。
  
   科学认识人体第三
   现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开始讲“纳米技术”。就是说把观察测试的精密度发展到十几亿分之一。那么用“纳米”观点来看待人体的话,每个毛细血孔就是一个大城门,整个人体,往小说,比国土还辽阔,往大讲,好比宇宙那么宏大。难怪古人早就提出人体是一小天,宇宙是一大天的理论。看来古人早已走在现在人们认识的前面。所以说,毛细血孔这个“城门”能否正常按时按规律开闭是保障人体内部“居民”(即血球细胞),“安居乐业”的关键所在。否则营卫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疾病即生,“国将不宁”。现在有些人却看不到这一点,老在血管和皮肤上下“功夫”,今天打个窟窿,明天钻个眼,他就不怕“城墙倒塌”?中医为什么讲穴位针炙,穴位就相当于人体这片国土上的馆驿和客栈。它告诉人们中医的针炙和乱打针在认识人体上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正确认识理解外感病邪与人体营卫的关系第四
   人体皮肤的各个毛细血孔,就象人体这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城门一样,又可以比做千百住家的门户。它是自然界各种气质和病毒进入人体的必经之路之一,城门不能总闭,窗户和门也不能总不开。在夏季里家家很少关门闭户,病毒也很少作用于此,因为大部分取道于七窍,所以夏季里伤寒xing感冒较少,而肠胃xing感冒却容易发生。这也好比住家夏天很少受冷受冻,而屋内受潮,腐烂却容易常见。
  
   如果人们非要违背自然规律,在冬季里,开自己毛细血孔这个门户,出汗受风,就有如严冬季节非要开窗开门,必然造成屋内锅碗瓢盆上冻一样,造成病邪入体了。这就是我们常说冬季外感症状了。病邪从毛孔体表乘虚而入容易,但退出却困难,因为毛孔这个门户也和住户一样不像夏季经常开窗敞门,所以原道来不能原道走,必然取道于七窍的嗓子和鼻子。这就好比从门进来的,非要从墙上走出,不合理法,必然出现咳嗽、鼻塞或流涕症状发生,以及嗓子疼,所以对于伤风感冒,必须开毛孔之门,解表驱邪才是正治,这也是中医治疗外感与西医用打点滴、消炎针治疗外感的真正区别所在。
  
  为什么有些外感处理不当会转化成心肌炎、白血病、出酮体变成糖尿病,都是人为之过,所以古人曾提出”果系伤寒(风寒感冒)若无良医、幸莫用药,盖此病死于病者少,而死于医者多,惟宜密室避风,勿食粥饭米粒,谨静自守,只以姜汁、热酒或姜茶等类与饮,待七日传遍经络,虽不服药,亦自然全愈。古云:伤寒不药得中医,正此谓也,”(《验方新编·伤寒》)。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冬季里虽然各家关门闭户,但不等于永不出入,不等于不倒垃圾,有时也还要适当开窗开门,透透空气,否则室内就要垃圾成堆,空气闷浊,人体也是这样,人体为什么冬季爱生痰,就是”毛细门户”不象夏季经常“开窗开门”,而痰就是人体凝集的垃圾,这些都是好东西转化的。所以中医讲,遇病适当解表,就是要避免病邪单从七窍出,减轻七窍的过重负担,开放毛孔门户,减少湿痰内生。
  
   正确理解人体卫生第五
   卫生不卫生,不能单理解成细菌问题,在当今世界有时化学消毒、污染比微生物细菌伤害于人还要高多少倍。所以经常用化学物品,如各种杀菌剂、洗涤剂、高锰酸钾、敌敌畏来洗手,洗碗碟,各种对人体有危害的染发精,美容霜类化妆品,通过发髻和皮肤进入人体对人生命都将构成威胁,以及把墙壁的泥土用化学手段制造的各种纤维物品装饰起来,由装潢不卫生造成的死亡不在少数,这也叫“现代病”。人不可不粘土。“阳光、土地、空气”人类生存三要素,一日一时不可少,农家肥虽然又脏又臭,“不卫生”,但化肥农药不见得就真卫生,睡土炕固然落后,但睡“席梦思”也不见得先进时髦,如果再加上经常吃点素类药,打点抗生素针。那才是真正不卫生了。从字义上讲,也就是不卫护生命,对此人们应该三思。
    
   正确认识理解人体生命第六
   人体是个生命,不是机器,她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变化,肢解和分离,每个部分都会造成该部分生命的终结和丧失,真要是手术,如跌打损伤,那也是要通过手术来修补该部伤残,使其愈合成长为目的。这也是古今中外手术的真正概念和原始意义,与现在摘胆、脾切除、换心脏、肾脏移植、摘子宫有本质的区别,至于那些什么血管里有杂质了,堵了通一通,或放出来过滤一下,再放进去等等更是违背生命道理的,我们能把树根挖出来洗一下,再埋上吗?能把树叶摘下再安上吗,拿所谓的“股骨头”坏死讲,就像某些医院片子所说的“坏死”,它起码也会有百分之几的生命存在,总比你拿人造材料代替强,因为人造的是百分之百死物。
  
   正确理解人体内外两个世界第七
   人体内部和外部是两个世界,我们不能用我们外部的感观来盲目推论内部的情况和变化,尽管仪器再高深精密,窥测体内所得到的数据现象结论也不见得是真的,在人体内部,没有外部的空气、温度、风化等条件,就好像人们离开地球进入宇宙感受不同一样,所以什么结石,肌瘤,血管堵塞,以及血管变窄变细,都并非如此。就拿胎儿来讲,一天不离开母体,一天不哭不喊,如果一旦落地,马上就哭喊吃奶,仅仅一内一外就是两个世界,两个表现,所以我们常说结石不是石头,因为在体内没有风化条件,一见空气立刻就凝固,虽然几秒几分时间就有天大变化,所以人们诊断出什么瘤、结石、癌细胞,风湿因子等不要悲伤、失望、恐惧,要明白人体内体外不是一个世界,这里面有认识的偏差。
  
   正确认识仪器诊病误导第八
   目前单凭仪器测试诊断导致无数患者陷入绝境和丧生的不在少数,例如我经常听说或从某报刊上看到,某人特别是学生,由于劳累过度产生休克或某关节剧痛,经医院科学仪器化验手段查出“白血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随后就东查西看,从市到省,甚至到京城,请教授专家确诊,随之放、化疗截肢等把人置于死地而不顾,其实这种“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所谓务实精神是 “形而上学盲目从医”的观点作怪。因为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时变化都在千分之一秒上,所以我们通过仪器暂时看到的、测到的癌细胞了,肿瘤了,一不代表永久性,二不代表真实性,它脱离了许多因果关系。如因劳累过度,血就乏,气血细胞就改变,因为生气,气就逆,气逆郁就生,随之血就瘀,瘤就长,这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对人体各部的数据、穴位、真气运行的探测认识,高深莫测,不是凭几个死仪器和感观就可以轻易下结论的,有的至今还是自然之迷,因为人体是个生命,生命就有无数个变化。就如一粒松子,看似简单,吃不够一口,可谁能否认你吃掉的竟然是未来一棵参天大树,所以仪器的诊断必须结合正确的辨证分析,它只能当现象看、当标看,通过现象找它引发的本质。这样也就不再害怕什么肿瘤癌细胞了,也就不会再盲目去杀肿瘤癌细胞,导致人体素质下降而推向死亡了。
  
   再论仪器化验误导诊病第九
   现在用“CT”、“B超”等先进仪器化验诊病已蔚然成风(据说甘肃某医院从德国贷款1000多万欧元购买德国设备还称为中医现代化,检测费昂贵,医院创收靠它,升级评估靠它,其结果一是误导患者,二是增加患者的消费负担),有病去查,无病也查,年轻人去查,小孩去查,老弱病残也去查,还有的把测试器搬到家来,把测压计带到手上,把观测心脏的仪器背在身上,这叫二十四小时观测,这意思就是说24小时都应“晴空万里”,有一点“乌云遮日”,“风吹草动”,都视为有病。简直成了测病狂,古人讲,人分三六九等,有老少之分,地区之差,哪有统一标准。古人讲,年长求之于腑,年少求之于经,年壮求之于脏。欧洲人眼珠是灰的,中国人眼珠是黑的,能用统一标准查谁是谁非吗?完全用死的仪器去测动态中的有生命活力的人,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祖先留给了我们许多测量工具,如尺,称及天平、放大镜等,但这是量静止物品的,也就是说量“死物”的。如桌椅板凳之类,今天尺寸多少,明天还是多少,变化不会太大,如果对于活物、活动的物体,也只能代表当时当刻、当时地点、当事人所测的结论,过一时一刻都会作废,如生长的树木,庄稼,活动的鸡鸭鹅狗等,一天一变,一分钟一变,而今天用仪器去测有生命的人体,单纯不加分析的,做为得病,诊病,治病的依据,这就犯了“盲人摸象”、“刻舟求剑”之错。今天的许多癌症诊断,白血病诊断,及什么“脑积水”、“肾囊肿”,正是不求原因的仪器诊视之误,水动舟移,还能跳水捞剑吗?愿人们三思。
  
   正确认识血液流动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第十
   我们经常听说或看到人们用打点滴或扩张血管药来溶栓和清理血管,说血管里存在杂质,造成粘稠,其实血管特别是婴儿的血管是个天然纯洁的场所,真有所谓杂质也是人们乱注射加进去的,因为人是个生命机体,所有血管壁和血液都是有生命的,血液在人体中每天不断的流动、新生和死亡,这就叫新陈代谢,血管壁靠吸收血液中的营养来自身建设,它们的生命活力都来源于人体的五脏六腑兴旺指挥和领导,那些人造的药水即不能和血相比,也无法代替血,进一步讲,应保持血液王国的纯洁性,不能当垃圾桶,什么都往里放。
  
   正确认识打点滴和口服药的区别第十一
   许多人有病,首先想到点滴,不论什么病如感冒、头晕、呕吐、恶心、高血压、心脏病等,甚至包括跌打损伤,近些年打点滴都成了首选治疗手段,而点滴药液的成份,消炎占大部分,有的还含有抗生素,这就造成了人体素质的急剧下降,人们就没有仔细考虑打点滴和口服药并不是一回事,也不是省事和费事的区别,药从口入,通过肠胃吸收这是个生物转化工程,就好比虫子从鸡嘴里进去从尾部变成鸡蛋一样,并不是像人们天真地理解或用机械手段就可以达到的那么简单,生物转化工程至今还是人们研究的课题,至今还看不到哪个科学家能用物品人工合成猪羊肉和鸡蛋,那怎么能设想从血管注射和口服中药是一回事。
  
   中草药提纯改变物性“西化”第十二
   中草药治病,汤,丸,散,膏,丹,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秀治病传统和精华,看似简单、易用,但它意理深奥,包罗了天、地、人合一,五运六气、四气五味、五行生克、药物归经等特点;把药物的部位、颜色与作用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对中药炮制中的手段炮、煨、炒、烘、炙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些都一再告诉人们,中药治病不能单纯理解成象西药那样含有什么成份治病,更不能异想天开地像西药那样,提取什么成份来替代原始本物,那它就丧失中药的原始本性,也就不再是中药,这叫中药西化。尤如玉米经过提取成乙醇一样,不能说它还具备玉米的原始食用本性。所以说中药只有汤、丸、散、膏、丹这几种传统剂型,除此之外都会丧失中药本性,称之为“西化”。
  
   中医西化偏离中医轨道第十三
   “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是中华民族历来看病的手段,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历来是中医遵循的理论和原则,可是今天的一些中医大夫也都用起了听诊器、血压计这些西医东西,还有的用起了“CT”、“B超”等“高科技”,甚至某些所谓中医药硕士、博士生都并非在中医药领域里继续深造,正像专家提出的那样,“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加强与提高,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要求仪器实验,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因此不少中医硕士博士甚至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临床看病,多数难以成为真正的中医。这不是在培养中医人才,实际是在西化中医,改造中医,消灭中医。
  
   长期依赖各种伤体之药认识第十四
   有些人血压一高就吃“降压片”,心脏一难受就吃“心痛定”、“冠心丸”之类,至于什么“维脑路通”、“丹参片”等,成年累月的吃,得到什么了呢,没看到哪个人把头发吃黑了,把视力吃好了,而得到的一是依赖性,二是综合症增加,因为这些药不是养生药没有常服的道理,只能对症下药,也是临时权宜之计,而长期患高血压、心脏病是素质的下降,气血的不足,必须大补气血。而强行降压、兴奋、芳香、耗气、扩张都是不允许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03:13 , Processed in 0.38666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