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24|回复: 11

[说说布施网] [请问求助]:出家前,是否要捐光一切家产?(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一个关于戒律的问题,末学现在父母健在,我在北京,家里拥有一套住房私产,我是独生子女,未婚,假如以后父母去逝,家中只有我一个人。 末学考虑他们都去逝后出家。但是,我要问的是,如果出家,是否要把现有的房子,和我所有的财产全部捐光? 我所担心的是,如果我把房和钱全捐光了,到时,假如,如果适应不了出家的坏境,到时,我将没有任何退路。 佛还听许女众还俗一回,但是,如果那时还俗,将无法在这世界上生存。 况且,我还有一个希望,如果寺院生活不能适应,是否可以邀几个出家女众同修在父母留下的房中共修。一心一意依照净空老法师光盘修行,以我的剩余财产,供养自已和这些同样出家的姐妹?这也是一种选择。 但是,如果将房和钱全捐光的话,一切退路将不会存在。 我所要问的是,是否要在发心出家前,有戒律规定,要将家中一切全部捐光? 末学在此,真诚祈请诸前辈慈悲解答。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2-2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我觉得应该不用吧。应该先安置好父母亲人,如果担心还会退转,最好想清楚了再去出家。前面有位师兄回帖非常好,可以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0-2-2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无论在家出家,都应该供养父母。父母恩难报!如果父母死后,所有的财产都是你的,你再将所有钱财全部用来布施才可。如果是你父母的,最好不要。 另外出家需发菩提心发菩萨心,为普渡众生而出家,如果只是为了自已了脱生死,不管是求什么,只为自已的话都是小乘佛法。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沙披身难!娑婆世界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名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若真的了知十二因缘法的真相,必然会求出解脱,斩断生死根本。 所以我认为如果父母不反对,最好不要结婚。因缘具足最好出家。出家是需有很大的福报才能够出家的。 对于那些肯削掉三千万烦恼丝的比丘尼们,我心中由衷的敬佩她们,羡慕她们。她们摆脱了烦恼,获得了清净与自由。 如今我的我,不羡慕美丽,不羡慕权贵,不羡慕富贵,唯独羡慕那些肯削发为尼,身着素装的比丘尼们。那是一种大智慧,而我相差甚远矣。 《花落莲成》书中法师对宝莲说现在的男众信佛的越来越少,而女众越来越多。未来弘扬佛法的任务需要比丘尼来弘法了。一时间我豁然开朗。我皈依三宝时就是黑龙江的一位女法师灌顶的,当时我看到女法师有些失望。因为一直以来以为男身可能修行更能成就。女身不易成就。最近刚刚读过《金刚经》中说,是法平等,无以高下。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名阿耨多罗多貌三菩提。而我却在男身女身上面加以分别。这不是分别心又是什么。我相信女身是一样可以修成正果的。书中的宝莲不正是如此吗? 师兄如果能出家我将无比赞叹!不要忘了告诉我一下噢!
发表于 2010-2-21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赞叹!
发表于 2010-2-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应该不用吧! 给家人留一些也是好的,顺应世间!
发表于 2010-2-2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出家是好事,但是修行不是只有出家一条路。师兄的考虑比较现实,但是对于修行的真义好像还有待深入。建议您在北京可以去了解一下凤凰岭的龙泉寺,还有仁爱慈善基金会。仁爱慈善基金会的义工们完全义务为慈善而付出,没有任何报酬的在做工作,他们放弃了世间人认为必不可少的钱财,而做出了利益世间的大事。这样的人是无法在世间生存吗?他们中有高级工程师,有大学讲师,有各行各业的精英,只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慈善,为了众生的需求,他们做义工,为众生不停的付出。这和您所理解的没有了房产,没有了钱财就完全无法在世间生存,好像相差太多了。‘ 个人建议师兄先把修行的真义搞清楚,把出家的意义认识清楚再做决定。 六祖坛经里讲,修行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是出家才是修行的唯一一条路。 没有大愿大心,无论出家在家,习气不除的话,不能很好修正自心的话,不是修行。
发表于 2010-2-22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是转帖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写给准备出家的居士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下俗缘,出家修行,是非常值得赞叹的,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第一步没有走好,可能就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修行,甚至还会辜负这段出家的因缘,岂不可惜?所以,有必要对发心出家的居士啰嗦几句:   一、 为什么出家   如果仅仅是因为丈夫有了外遇,或者夫妻生活不协调,或者家庭生活困难,谋生不容易,甚至债台高筑,或者在社会上惹了是非官司,想到佛门里面躲避偷安,这些原因想出家的,都不是纯正的发心出家!这种人即使出家了,不但不会弘法利生,搞不好反而会成为佛门的蛀虫!也许哪一天丈夫回心转意了,或者自己又遇到可心的人了,可能她就不再安于黄卷青灯,冷蒲孤寂的出家生活囉!也许哪一天福星高照,某位大款愿意帮她了清前债,并助他重新创业的时候,她或许又会壮志凌云,膨胀大展宏图的雄心哟!佛门不是安乐窝,不是消极避世的避风港。僧团是个大熔炉,当一个凡夫从纷繁复杂的红尘里进入僧团之后,凡夫的世俗习气就要在僧团的熔炉中锤炼净化,从凡俗的贪嗔痴升华为圣洁的慈悲、无畏的精进、和明澈的智慧,要从轮回的染缸中彻底解脱到涅槃的彼岸!所以,没有“将此身心奉尘刹”的决心,和了生脱死的终极目标,你就不可能真正放下世俗的所有尘缘,就不能够安分守己的做好一个出家人的本份,你就不会心甘情愿的荷担如来家业,传承如来的教法,你只会苟且偷安,一旦你心底的凡心又萌发,你就会令佛门蒙羞戴耻!所以,想要出家的居士自己要好好想一想,自己出家的动机是否正确?   二、出家的条件   A、必须要独身,已经结婚的首先必须要取得离婚手续,没有离婚手续或独身证明,寺庙不会接收,尼庵的尼师更是谨慎得多,怕惹是非扯皮。即使哪个大胆尼师接收你了,戒堂也不会给你授戒。B、曾经有工作的,特别是国家公务员一定要办好辞职,工作移交手续。C、有债务的,必须要还清债务,有官司的,必须要了结清楚。D、有孩子的,最好要安置妥善,女人最挂心的就是孩子,如果冒然出家,孩子今后的学业是不是能够正常完成,万一遇到个凶巴巴的后妈,你是不是放得下,这些都要考虑好,安顿好。免得今后以泪洗面,后悔不已!E、身体残疾障碍出家,患有传染病疑难病也障碍出家,太监和石女及二形人不能出家,精神不正常也障碍出家。F、犯五无间罪的障碍出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圣人、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僧尼梵行)。   三、出家为了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那么就要远离一切修道的障碍,特别是亲情的干扰,所以,最好不要在本地出家,本地的人会轻视你,很多亲朋好友会时常来叙旧聊天,会拿你以前的故事开涮,会称呼俗家的昵称,会经常讲你的亲人的近况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干扰你的心情,你就不能够安心修行还会插手世俗的家务。   四、为了修行   最好不要选择城里的寺庙,那里的香客多,收入也多,衣单费自然也比较丰厚,但是,城里的寺庙事务多,应酬多,经忏多,初出家就被这些杂务缠绕,等于从世俗之家进入了寺庙之家,还在家务中忙活,没有多少意义。再说,城里的寺庙来往的人多,形形色色的都有,在香火钱和人情应酬中长期打滚,自己俗家时候的习气很容易被激活。时间长了,除了满嘴的口头禅,可能内心的信仰反而会淡化。所以,最好选择一所偏僻点的山区小庙出家为好。虽然衣单费少了点,但修行的时间和修行条件会好得多。   五、一定要依止一位戒腊满十二年的有德行的尼师做剃度师   师父是你的法身父母,他的言行举止就是你的楷模,要侍师如侍佛,也许师父的文化没有你高,但学佛不是做学问,学佛首先就是完善人格,改善习气。学佛能否成就,关键就是你是否对传授佛法的师父像对佛一样的恭敬,和是否脚踏实地的落实到实际的修行。所以,在没有剃度之前,最好要寻找一位具德的师父,这位师父还必须是尼师。因为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第一个女子出家,就是大爱道比丘尼,她是佛陀的姨母,曾亲手把佛陀抚养大,后来要跟随佛陀出家,佛陀没有同意,她就带领了五百位释迦族的女子自己把头发剃除了,跪请佛陀允许她们出家,在阿难的再三求情之下,佛陀才制定八敬法,要她们遵守而出家。以后的出家女子都是在戒腊满十二年以上的大德比丘尼座下剃度出家。佛陀没有亲自剃度女子,也没有开许其他比丘剃度女子出家。只是女子出家后要受具足戒,就必须要在比丘僧中白四羯磨才能得戒。所以,女子出家一定要比丘尼剃度,出家后要终身奉行八敬法和比丘尼戒。这是基础,现在很多的“高僧大德”比丘,不顾佛制,剃度女子出家,首先是违背了佛陀的教诫,会给自己的真实成就带来障碍,也会给被你剃度的女子今后的修行带来隐患!修学佛法的根本是戒定慧,如果第一步的持戒都没有做好,那往后的修行都会是空中楼阁!还有很多比丘尼由于受女权思想的影响,高呼要废除八敬法,一些自以为是的比丘尼甚至还高座主法,比丘座下听训。这种公然违背佛陀教法的行为,已经没有资格作为佛弟子了,这样的行为思想不但对修行没有丝毫的利益,只会使她自己的地狱路走得更快!女子出家的很多,但修学有成的凤毛麟角啊!不可不慎哟!   阿弥陀佛,出家是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出家不是为了苟且偷安,而是要勇猛精进,为了生脱死而不懈努力。为住持佛法、传承佛法而奉献身心。对于那些能够放下尘缘,准备出家的居士菩萨们,我是由衷的赞叹,欢迎你们加入到僧团的行列中来!
发表于 2010-2-22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是转帖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1、如果您信佛、学佛,想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学习,那么您不必急着出家,因为女众僧团的集体生活是很忙碌的,个人时间并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多。 2、如果您信佛、学佛,但若需要牺牲自己的修学时间为大众做事,这一点让您有丝毫犹豫的话,您不必急着出家,因为女众僧团中老师父们非常重视“福报积累”,对沙弥尼的要求尤其如此,所以出家伊始全天做事没机会看书的日子不会少。 3、(此条极重要)如果您信佛、学佛,亦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没在女众寺庙中住过三个月以上,建议您先以净人身份在女众寺庙中带发修行至少半年再做决定。记得,是女众寺庙,不是男众寺庙,因为男女僧团之间差异还是蛮大的,而且要记得自己是净人的身份,不是客人、居士的身份。 4、如果您信佛、学佛,想为佛教做一些事情,建议您先看看能否以在家女居士的身份胜任这些事情,如果可以,您不必急着出家。因为或许出家后,您反倒因为种种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佛教做事。 5、如果您信佛、学佛,想亲近国内外的高僧大德随之学习,建议您先试着以在家女居士的身份前去求学,因为或许出家以后,种种限制会让您根本无法亲近很多大德。 6、如果您不习惯集体生活,建议您不必急着出家,因为女众僧团以集体生活为主;而且出家以后一般来说大多数时间都是囿于女性圈子里的。 7、种种原因造成知识女性出家之后,遭遇到的挫折或许比其他女性更多。这一点需要您做好高度的身心准备。 8、最后,如果您尚未学佛、信佛,仅从影事文学作品上得来一些感觉,认为出家很清净、很悠闲,可以就此躲开人世间的许多不如意事,那么建议您不必急着出家。因为出家后您需要面对更繁琐、更复杂的人事,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且在没有信仰和实证经验的情况下,素食乃至过午不食、日中一食、凌晨课诵、暑天严服等规矩可能会带给您巨大的身心困扰。建议您可以先找来一些佛学入门书籍看看,了解之后再决定是否信仰佛教,之后进入第三条。   按: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而女性出家,需要有比大丈夫气概更为宏大的愿力、毅力,以及坚韧的忍辱心和柔软心,请问您做好准备了吗?   女众出家只有一次机会,没有后悔药可吃。所以,请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再慎重决定以后要走的道路......阿弥陀佛! 再按:所以老衲一般只劝人学佛,而不劝人出家,尤其是对女性菩萨,尤其是对女性菩萨中年纪比较大的老菩萨,我更是如此!其实,女众同胞只要好好念佛,发菩提心,求生净土,那就已经等于是出家了......出生死之家才是真出家!
发表于 2010-2-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真正的大丈夫,选择修行的路是要为自己开刀,是要改变自己本身的,而不是一味把原因归结到外因上去。真正到了道场,有人事困扰,有事情困扰,有能否承担,有能否去除贪嗔痴慢疑。做好准备了吗?
发表于 2010-2-2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43 编辑

师兄,有三个建议,仅供参考。 1、身出家固然令人赞叹,心出家才真是最大的修行。 2、父母也是生生世世的缘分,今生有缘才能相聚,父母之所以情众而障碍自己,也是自己往世的时候曾经因情执而障碍他人所致。想改变这个情况,首先自己先忏悔,忏悔情执,忏悔曾经障碍他人,然后祈请佛菩萨加持。 3、要认清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着伦常道要首先完成。连佛陀当年制定戒律也强调一定要经父母准许才能出家,是因为佛陀的父亲曾经为佛陀六年的出家苦行而痛苦深邃,而由此请求。把父母孝顺好,让他们心安是最大的修行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张颖 + 1 精彩真诚的回复!感恩师兄!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8:41 , Processed in 6.46405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