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54|回复: 1

[说说布施网] 人有二十难(三)弃命必死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8 编辑

  弃命必死难   证严法师著述   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忙忙碌碌;一般的人,你若问他:“你在忙什么?”他会说:“为了生活而忙呀!”   生,就是生存;活,就是要活命。总之,人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生命;身外之物要他舍去,都已经不易了,何况要舍去生命?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生的二十难中有“弃命必死难”。   凡夫怎堪生离死别   明知会牺牲生命,而仍然义无反顾地舍去性命,确实很难办到。生、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这道理大家也都能了解,但是临命终时,也都难以舍弃。   在医院常可看到第三期、第四期的癌症病患,尽管医生已经诊断证实了病情,但是却很难决定是否要告诉患者,甚至要经过一番考虑后,才决定是否要对病患的家属说明病情;家属知道以后,也常会惊天动地为之心碎,知道自己亲爱的人,生命已近残烛,家属要隐藏自己的伤痛,还要劝慰病人……。   别说是病患的家属,就以我而言,有时看到重病的患者,或垂死的病人,我也不忍心说:“放下吧!你安心地去!”这句话谁有勇气说呢?因为要人们放弃生命,谈何容易。   行者为法忘躯成就道业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家,这件事对他就不难了。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诚地跪在佛前,请求佛陀让他到最南端、最野蛮的区域去弘法。   佛陀对他说:“弘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弘法必须难忍能忍,你有这分生忍、法忍的毅力吗?”   弥多罗尼子回答说:“我既然身入佛门,就要把生命奉献给众生,生命都愿意舍了,还有什么生忍、法忍不能忍呢?”   佛陀说:“有这种精神很好,但是南方野蛮的人,他们根本就不讲道理,你去弘法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呢?”   弥多罗尼子说:“我可以用渐近的方式,不断地说服他们。”   佛又问道:“如果他们不但不接受,还要反抗你,那你要如何?”   弟子回答说:“假使他们反抗,我必须忍受一切来克服。”   佛陀再问:“如果他们对你破口大骂呢?”   弟子说:“我要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只是骂我,而未打我。”   “假使他们动手打你呢?”   “那我更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只以拳头打我,还没有动刀拿棍来伤害我。”   佛陀又问:“如果他们真的拿刀棍伤你呢?”   弟子回答:“我仍然要很感激他们,因为只伤到我的皮肉,没伤到我的生命。”   佛陀更进一步逼问:“如果他们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弟子依旧回答:“我还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才有种种的苦。我既已听闻佛陀的教法,体会了真理,然后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众生,为众生而牺牲、为法殉道而弃命,那我的生命已得到尊严的解脱。所以,我要感谢他们完成我的菩萨道业。”   像这样这才是所谓的宗教家!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心里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超越生死发挥人身功能   一般的社会大众,有些平时看起来像是勇夫,威风凛凛,对财富、名利不餍足地追求;社会若有什么问题,他们就很敏感,带头起哄示威、抗议,但遇到危险时,他们又逃之夭夭。唯有宗教家愿意以和平方式舍身取义、赴汤蹈火;真正超越生命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人生自古谁无死”,自古以来没有任何生命能保住长生不死。医院中末期病患的眷属恐怕病人知道病况,而病人虽心知肚明却故意逃避,但最后还是会死啊!既然生命都有尽头,我们为何不在这个生命的历程中,好好发挥它的功能呢?   宗教的信仰者,须有超越生命的情操,好好利用生命的功能。虽然佛陀说:“弃命必死难”,但我们应善用这段生命功能,即使是舍身命为众生也在所不惜。纵然是难,也不为难,这叫做“难能可贵”。
发表于 2010-2-1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8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0:39 , Processed in 2.70098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