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31|回复: 0

[说说布施网] 人有二十难(一)贫穷布施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8 编辑

  贫穷布施难   在这片静寂的虚空中,远处却渐渐地传来悠扬的念佛声,佛号声划破了这静寂的时刻。外面是朝山的行者,里面是早课修持静坐、自我反省的闻思行者。内外融合,这些无不是道场——修行处。   修行,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自我心静、行正,便能念虑稳定。心能静、行能正均是修行的形态。世事本已多难,况为学佛者难事更多,有的是“行”难,有的是“说”难,而“心意诚敬”更难;佛陀于四十二章经的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这二十难即包括行难、言难、心意难。   布施路上多荆棘   “二十难”,其第一难是“贫穷布施难”。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门的第一条;布施是表示“爱”的方式,布施是一种“付出”,又表示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而关怀天下之人。布施两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某些人而言,做起来却不甚容易。普天之下,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角落,都无法缺少布施的运作,如果缺少布施互助的运作,那个国家社会就不是“人类”生活的社会。   学佛者,追求清净的爱,讲究付出的艺术,这便是“布施”。经文中佛陀说:“贫穷布施难”,确实是贫穷布施难。因为贫穷的人,自己资生之物已很匮乏,怎么会有余物布施?尽管很有爱心,也很愿意付出,却苦于缺少生活的物质,像这样虽有布施之心,又有何用呢?所以——贫穷布施难!   慈院曾住进来一位年轻的病人,因严重的车祸,伤到脊椎骨,全身无法动弹。医师诊察后宣布说,已无法让他恢复原来手脚灵活的功能。虽然如此,医师还是很用心地诊治,护士和义工也都很细心地照顾他、鼓励他、我也常常去看他,给予他精神上的鼓舞。他有位很好的嫂子,像妈妈一样的看护这位年轻的小叔,在周围这么多人的关怀之下,这位年轻人终于勇敢地接受事实;大家爱的布施和细心的医疗,使他恢复了信心和毅力。   他心情乐观开朗后,奇迹出现了,两只畸型的手可以动了,因此发愿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轮椅,我也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我也要当个快乐的义工!”历经无数挣扎和努力,终于能够坐上轮椅,他计划要组织一个“脊髓损伤联谊会”。因为,他深深体会到脊髓受伤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那份心灵的打击是多么痛苦;他希望组织这样的团体,由残障者鼓励残障者,让残障的人也能勇敢地面对社会人群,使每位伤残的人,仍然能和平常人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这“联谊会”于慈济社工同仁爱心协助下,已经成立了,现有的成员有一百多位。他很用心地设计一张“会讯”,每个月都各寄一份给会友。   虽然,他的手已变成畸型不灵活了,也不能写字,却不因此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他拜托复健科的医护人员,帮他想办法,经复健科同仁用爱心与耐心教他用指套。他于是带上指套,凭毅力用心学习打电脑,代替写字的功能,很困难的一字字输入电脑,极为“艰钜”地完成那张会讯。我看到他这份“会讯”,心里非常感动,很多健康的人,根本就没有心要学电脑,而他却有这份耐心与毅力!由于他热心付出,现在已有更多的会友加入“脊髓损伤联谊会”。   他看到一些会友只能整天躺着,无法翻身又无亲属照应,不禁慨叹“久病无孝子”,可是病人躺久了,会得褥疮;因此,他发愿要买能自动翻身的病床,送给需要的会友。于是在年底时,他去卖春联,想赚一些钱,但一张自动病床需几十万元,他想或许可多卖些春联,来完成这个心愿,结果他赚了一万多元,离目标还太远,又挨家挨户到人家的店里募捐,可是反应很冷淡!诸位,像他这么有心想帮助病友,但毕竟不容易!这也是“贫穷布施难”。   身心健康者,有力量行善,想做什么都可以,手脚很灵活;日常生活中,只要少吃一些、少用一些,将大家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可帮忙须救助的人;而一位脊髓损伤者,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世间有如此多的“难”,而我们能去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要及时把握、赶快去做。社会人间有诸多困难阻碍,而我们竟然在这么多困难的机率中,能毫无阻碍,更应好好把握今日,及时行善布施。莫待时迁、福尽时想要布施才真是难啊!   修行是为了突破诸多困难,修行的过程不可能都是顺境;遇到困境时应拿出毅力、信心去克服。佛陀的修行过程,也经历十几年的磨练,在其心灵上同样要经过一番彻底的挣扎,最后降伏魔军而成道。   “魔”就是障碍,学佛难免会遇到障碍;不是外来的障碍,便是自我内心的迷障。   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一是:“贫穷布施难”。顺者易、逆者难;于顺境中想做什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有钱的人发心行布施,就可马上做;有力的人想办任何事,只要付诸行动,也是很容易达成,但情况若相反,则困难重重。   顺于生死,沉沦自障   什么是顺?什么是逆?“顺于生死易、逆于生死难”。顺于生死——一般的凡夫、迷于生死——自己为何生于人间,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探究“生从何来”的道理,既然无心探究,那么天天便过着糊里糊涂、懵懵懂懂的生活,顺着社会的潮流而沉迷于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梦死,纵然他们财物富有,但要他提出点滴施舍帮助别人,做些有意义的事却不肯,或根本就没有这种机缘。   我曾听一位委员说,他有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这位朋友的财产多得不知如何计算。他问这位朋友说:“你知道慈济这个团体在做什么吗?”   朋友说:“慈济做的事,我曾听过啊!”   “那你想参加吗?”   这位富有的人说:“我已经做很多了呀!佛教讲广结善缘,我也结了很多缘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请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万多元!我不是很慷慨吗?而且每次给小姐的小费都每人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说我不慷慨,到底我哪里不慷慨呀!”   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一桌的酒席花费几千近万元,可让暗角的众生,维持多久的生活费用,破茅屋中淋雨受寒的老弱贫病、孤儿寡妇还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酒席万把块的钱,在医院中可能就会救回了一条人命,他或许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只是天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便是顺于生死的众生。像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呢?确实不少。凡夫不想追求圣贤之道,这些人都是顺于生死,迷失了良知的可怜人啊!好的事情都离他们很遥远,利益人群之事,要他们做非常难,这便是“障碍”。这种障碍都是自我的障碍,这样的人生实在是心智最贫乏的可怜人!   生大毅力,逆生死流   “逆于生死”——外在环境有阻碍,但只要自我有充分的毅力,即使再恶劣的环境都能突破。像泅水的人,懂得泳术可以逆水上游,不会游泳的人就很危险,极可能被淹没或被冲入大海而终至灭顶。   学佛就是要打破环境的困难,追求“生从何来”的道理。生从何来已不得知;更不知将来往哪里去。其实也不用一直去想这过去及未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守好当下此刻的这一念。若光想过去和未来,很容易陷于杂乱心和妄想心,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方向,和此时所站的立场,因为“差毫厘、失千里”,因此方向与立场一定要很正确。正信的佛法是世间、出世间最真确的道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有幸已能听闻佛法,应起难遇之想,要好好受用,切莫只想了脱生死,学佛是要好好的身体力行。外境重重的阻碍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练可以成就我们的耐力,一个有毅力、有充分勇气的人,绝对不会被困境所刁难,他可以随心所欲,不受外在的困难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另外,有一位委员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我今天很感动,我带了一万五千元要捐给医院,购置一张病床,是一位很‘伟大’的人托我拿来的。”   我问道:“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说:“是我们长期救助的低收入户,是一位残障的人。”   我说:“既然是我们救济的对象,为什么他还有这么多钱呢?”   委员说:“他拜托我拿钱来时,我也这么问过他,他说,慈济给他的钱(每月三千元),他每月至少节省三百元,长久累积下来已有七、八千元;过年期间隔壁邻居和亲友也接济他一些,于是就把这笔钱储存起来,总共有一万四千多元,然后这个月拿到三千元救助金时,又赶紧把它补足为一万五千元。因为,他常听到人家捐病床,心里好羡慕;所以,他一直想达成这个愿望——于慈济医院中,也有他的一分力量在里面——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当好不容易凑足这笔钱时,就很高兴地托我转交给师父。”   这事多么感人啊!既是我们济助的人,又是残障者,一个月三千元的生活费,还要留下三百元;三百元和一万五千元之间的差距,实在很遥远,必须用几年的时间才能节省下这笔钱?而他有这善愿后,不怕数目少,也不怕须长时间才能完成。大家想想,以他的环境要布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能突破这个难关。所以说,于逆境中而能突破难关,实在是不简单。   克服贪欲,有心即不难   至于“逆生死之潮流、逆生死之欲念”,这种情况的确是难上加难啊!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及毅力而不断挣扎,才能逆水上游,达到安全彼岸。修行就是修这些,不要顺着生死及凡夫心的贪念而追求享受,我们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间种种的难关,最主要是克服自己内心的贪欲;贪欲有很多种,包括财、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顺着它们,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们,却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叫“逆生死之流”。虽然很难,但对有信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并不困难,请大家要多用心,以毅力来逆生死之流,突破心与心外的诸多障碍,即使“难”,也变成不难,只要能不顺生死迷失自己,即使是贫穷困境,真想布施也并不为难啊!尤其在慈济世界中,有很多清寒人家,他们立志行善,也和富有的人一样乐于布施,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质之外,身体力行的奉献也是布施。   佛陀所说的贫穷布施难,是指一般人而言,若是学佛的人,他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进而可以发挥人生的功能;比如前面谈到的例子,那位受本会所接济的残障者,平时省吃俭用的,竟然在年底时也能够捐一张病床,他虽然很贫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难。   佛陀说“一切唯心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是唯心所成,只要有心去做,是难亦不难!   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贫婆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换了一盏油灯,如此,她一样可以燃灯供佛,可以布施。另外一位贫女,穷得只有身上穿的一件破衣服,于是把里襟剪下一块来供养佛陀……。(现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有“百衲衣”之名,后面都补了一块布,现在是补在里面,从外面看不到。)在慈济世界中,类似的故事很多,只要有心去做,即使困难,也不难办到。   对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确实是很难之事,但对于有心人则凡事都难不倒他啊! 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2:01 , Processed in 3.47113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