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62|回复: 0

[说说布施网] 当一滴永不干涸的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6 编辑

  我常说:「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能为人群付出,就是有价值的生命;若只是为了私己小爱,蒙蔽良知、放弃良知而让时日空过,就是空洞、乏味的生命。   有力量救助别人 比被救更幸福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在于心灵的踏实。希望人人都能学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的心怀──哪个地方的众生有苦难,就能发挥慈悲心去救护。唯有大多数人肯付出行动助人,凝聚充分的大爱,才能在道德日渐沦丧的今天,发挥安定社会的力量。   有很多人对慈济从事国际赈灾,仍存有一些成见。每当有人问:「师父,慈济一直在救国外,怎么不救臺湾?」我就会回答:「阿弥陀佛,不要说救臺湾。臺湾平平安安的,为什么要救呢?我们有力量去救助外国,不是比被救更好吗?」再说,慈济真的都没有救臺湾吗?只要哪个县市发生灾难,慈济人往往很快就抵达现场,协助救援工作。   慈济多年来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承受最大的压力是大陆赈灾工作。但是佛教精神讲求众生平等,为了尊重生命、促进两岸和谐,我们不能不做。而且,慈济除了给予灾民物资的协助之外,更带去大爱精神的种子。例如:慈济有一次去大陆勘灾,一位厅长第一天和慈济人分开用餐;后来陪着慈济人四处勘灾,看到灾民处境艰困,就不忍心再吃大鱼大肉,也和慈济人一起吃素。   可见,真诚的关怀可以带动爱的循环。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我们努力播下一颗颗大爱的种子,用心耕耘、灌溉,将来大爱必能成荫。   大爱扩及天地万物   宗教的情操和大爱是不分种族、地域的,这也是基本的人道精神。有许多事情都是因为泛政治化,才会变得很复杂。如果能纯粹站在人性之爱的立场去想,付出大爱而无所求,一切就会很单纯。   尊重生命,不只是尊重人的生命,也要尊重万物、爱惜资源。最近几年来,全球各地的气候都显得十分异常,不是热浪袭人,便是旱象连连、洪涝不断。有些学者专家指出这是「圣婴现象」,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因为人类不懂得惜福、浪费资源,破坏地球生态所引发的灾难?   祖先为我们开垦了这片土地,开发了许多资源,我们这一代却任意浪费地球资源,不懂得维护自然。看看现在的交通就知道──以前的人外出,大都靠着双脚走路;再远一点就骑脚踏车,一来可以健身,二来没有空气污染的问题。反观现在,三、两步距离就要搭车,车子排放出来的废气便造成空气污染。   此外,各种污水的排放,让河川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更形恶化。有山林的滥垦、滥伐,未做好水土保持,一有豪雨便形成土石流──轻者造成交通中断,重则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地球的资源有限,我们应该为后代的子孙惜福爱物,才能提供他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不要把下一代的资源都用完了。希望人人从自身做起,时时做环保,用爱自己的心去爱每一件物品,彻底发挥物品的功能,而不是随意抛弃。如此减少资源的消耗,就是爱护我们的地球。   我每年都有三个愿望:一愿人心净化,二愿社会祥和,三愿天下无灾难。但是,只有一个人发愿是不够的。有一句话说:「粒米成箩,滴水成河。」米粒虽小,慢慢储积也能积成一箩筐;将点滴雨水匯集起来,终能成为一条大河。希望大家都能当一滴「永不干涸的水」,时时付出良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22:25 , Processed in 1.00282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