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34|回复: 5

[说说布施网] 般若即逆境为道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9 编辑

  净业行人在人生的际遇中,难免会遭遇到种种逆境。于时,得有般若正观,明了苦空,不尤不怨。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逆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娑婆秽土种植西方净土因。元代妙叶大师于《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中,创立十种大碍之行。俾令行人先居障难中,而令众魔诸恶障难之境,不能侵扰障碍行人。这种心性观念上的训练,譬如黄金与烈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种大碍之行是:   第一,念身不求无病。身体无病则贪欲容易生起,贪欲生起定会破毁戒律,退失道心;了知疾病乃众缘而生,本性空幻,便不以疾病为苦恼。因此以病苦为良药。   第二,处世不求无难。世间无患难则骄奢之心定会生起,骄奢起便会欺压一切;了达患难本来虚妄,患难又何有伤害?因此以患难为解脱。   第三,体究心性不求无障碍。修心无障碍则学道易于躁进求速,心躁进踖等,必定未能证得自谓证得。解了障碍本来无根,障碍自会寂没。因此以障碍为逍遥。   第四,修行不求无魔。修行无魔则愿心不坚固,愿心不固必定没有证道而自称证道;了达魔本是虚妄,魔何能干扰?因此以群魔为法侣。   第五,谋事不求容易成就。事情容易成就则心存轻忽侮慢,志意轻慢必会夸耀我有能耐;考量事情的成败,都是随业而定,并非取决于能力大小。因此谋事以障难为安乐。   第六,人际交往不求有益于己。交往有益于己则亏欠道义,道义亏欠必会看见他人的不是;察知交情厚薄总有前因,交情亲疏乃随缘而立。因此以亏己利他之交作为资粮。   第七,接交他人不要求随顺适应自己。他人的随顺适应则容易引发自己的傲慢心,内心傲慢必定会强化我执;体悟人之处世,都在酬还宿世的业报。因此以冤家对头为园林。   第八,行善积德不要求回报。行善冀望回报则意有图谋,意有图谋必会扬名争宠;明了善德无自性,照见福德无常,并无实性,因此视布施之德为遗弃之鞋。   第九,见利不求沾分。利益沾分则痴心妄动,痴心妄动则必定妄图利益,毁损自己;了知世间利益本空,希冀厚利必定徒生烦恼,因此以疏远利益为富贵。   第十,被人欺压不求申屈喊冤。申屈喊冤则存人我之见,有人我之见必会滋生怨恨;受人冤抑能忍耐,安忍冤屈为谦德,欺压又何能伤害我。因此以受冤屈为修行的法门。   净业行人常起般若观照,便如鸭鹅入水,不受粘滞。即尘劳为佛事,转逆境为道场。若生恩爱时,当念西方净土眷属无有情爱,我是将生净土之人,宜应远离情爱;若生瞋恚心,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愿生净土的人应舍瞋恚心;若遭苦逆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没有众苦,但受诸乐;若遇乐境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的快乐,纯一无杂,无量无边。凡对境历缘,皆起般若观照,则一切时一切处,无一不是净业助行 转
发表于 2010-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9 编辑

发表于 2010-2-7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9 编辑

发表于 2010-2-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29 编辑

说的真是太好了,火虽欺金,金必成器。
发表于 2010-2-7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遭苦逆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没有众苦,但受诸乐;若遇乐境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的快乐,纯一无杂,无量无边。凡对境历缘,皆起般若观照,则一切时一切处,无一不是净业助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1:43 , Processed in 1.38174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