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230|回复: 3

[大德开示] 证严静思晨语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1 编辑

  『度、无常、精进』   【普渡】   普渡的意思就是解救倒悬。『普是普遍』;   『度』是从此岸度到彼岸,转为苦乐。   【三根普被】   三根普被,是指佛法可以使上、中、下根机的人同沾法益。   知识高的人,觉得佛法广博精深;知识中等的人,   觉得佛法受用无穷;知识低的人,则会觉得佛法给了他依靠   【摄为船师】   摄为船师,摄就是接受;只要有信念,肯接受佛法的教育,   佛法就像一条船,可以送我们到达解脱痛苦的彼岸。   【信能渡渊】   信能渡渊─只要有信心,即使大河也可以设法渡过;反之,   即使近在呎尺,也无法到达。   【助念佛号】   助念佛号,是安慰即将往生的人,使其心不恐惧,   心灵得安详。   【打佛七】   打佛七,是学习佛门仪规(法则)的好时机;认真听法,   将所听的法铭记在心,好好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   如此的打佛七才有功德和意义。   【平凡中的精进】   在平凡的人生中,自我约束行为、自我反省,   把好的形态表现于日常生活中,就是『精进』。   【恩田、敬田、悲田】   人要知福、惜福、在造福,成就大福田。大福田   为恩田、敬田、悲田。『恩田』是孝养父母,尊敬师长;   『敬田』是尊重佛、法、僧三宝;   『悲田』是看顾病人,救济贫困,怜悯众生。   【正报和依报】   果报有正报和依报。『依报』是众生业力相同,   共同生长在同一种族和国家;『正报』是依个人业力而定,   生长于各种不同家庭环境,形成贫与富、美与丑、   智与愚种种差别的形态。   【戏论】   空口说空话就是戏论。比如有些人口才很好,   谈起话来头头是道,法也讲的很好,但却不能拿来运用,   这就是戏论。把佛法当道理来研究,只说而不行也是戏论。   【无常误为常】   众生因为认识不清,所以把『无常』误为常、把不乐认为乐   也因心性颠倒而造作许多堕入地狱之恶业。   【朝自性的高山】   拜山应该说是朝山,朝是方向,将自我的身心、行为,   朝着一个目标、方向前进。   山表示德高如山,所以朝山并不是拜哪座山,   而是参悟自己崇高的心德,也就是─自性的高山。古德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俢。』   如能时时将朝山之心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即是『俢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1 编辑

证严静思晨语第二十七篇~广庇天下尽欢颜~ 『戒杀与护生』 【美丽的人间】 在萧瑟的冬天里,需要梅花争放,才能感觉世间的美丽; 苦难的众生,需要爱心人士的爱心及帮助, 才会感觉人情的温馨和社会的祥和。 【爱温暖了凄凉】 至诚的爱心,可以温暖人们心灵的凄凉。 【因病而贫】 贫困大都数由『病』而起,如能及时为其预防、治疗疾病, 使其再站起来为家庭担当责任,就能恢复一个家的元气。 【不杀生即是仁】 不杀生即是人,人者爱也。万法皆由爱心起, 一切善行离不开爱,因为有仁心爱念就不忍杀生害命, 进而能积极地救护一切众生。 【护生与害生】 使饥饿的人饱食,让受寒的人温暖,给生病的人就医, 对周遭见闻的人性与人道行为彼此鼓励、互相启发, 这才是正确的护生。若盲目的捉放生灵,不仅颠倒是非, 甚至会『害生』。 【放人生】 有病的人我们帮他医疗,有急难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伸出援手,这些功德比放生还要大。 【勿逆风扬尘】 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扶持照顾,才是健康的群体社会。 如果有意无意间毁人形象,无异于『逆风扬尘』, 终会被自己撒出的沙子反拂自己的脸上。 所以,毁谤他人只是徒然毁坏自己的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1 编辑

证严静思晨语第二十八篇~人生苦短~ 『这个关如何过?』 【过秒关】 人命只是在呼吸间,如能抱着过『秒关』的心态, 就会爱惜生命,珍惜人生。 【惜福行善】 能惜福的人就能行善,能行善的人比能时时快乐, 这就是幸福人生。 【时不我予】 时光总是稍纵即逝,若不把握现在趁年轻时好好努力, 等到年纪老迈时才想学习,往往就时不我予了! 【无所事事更痛苦】 人若无所事事,只想着:痛啊!苦啊! 那么时间只是平白的过去,痛苦反而更加严重。 【钻石与泥土】 若能善用智慧,集中精神与心力,把握时间当做钻石般珍惜, 精勤不懈,则世间没有不能完成的事; 若把时间当作泥土一样挥洒、好逸恶劳,将一事无成,拖累社会。 【照顾每天的言行】 人生几十年的成就,都是由每一天的言行累积而成。 所以,要照顾好每一天的言行。 【富中之贫】 富有的人若不懂的善用财富,也会被社会人群所遗弃。 其孤独与寂寞,恐怕比穷困的人还痛苦! 【贫中之贫】 贫中之贫的人,不仅物资、知识缺乏,见识也窄浅; 更有即贫且病者,心态孤僻,常常觉得自己被人遗弃....。 我们应设法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引导,才能帮助他们脱离苦难。 【贫患得,富患失】 贫者因物质匮乏而苦,富者则因心灵空虚而苦。 贫者千方百计的追求物质,所以及其烦恼; 富者则担心失去已拥有,而无法轻安自在。 【贫中之富】 有些人虽然生活贫困,却富有爱心、充满人情味, 所以感觉触目所及都是亲切和蔼的脸孔,所听到的也是; 充满人情味的声音,生活的非常快乐充实, 这就是『贫中之富』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1 编辑

证严静思晨语第二十九篇~此心即道场~ 『做人与做事』 【好事大家一起来】 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来成就。所以, 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见。 【理智与感情】 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与人相处, 则要把感情表现在理智上,如此才会事圆、理圆、人也圆。 【直心即是道场】 直心即是道场,直心即是诚实心。正直无陷曲之心, 乃是万行之本。 【入如来室,学如来行】 日常待人处世中,要秉持诚正信实的心念,不能自欺欺人, 心怀不轨。若能终生抱持『此心即是道场』的意念, 才得入如来室,学如来行。 【庄严自己,尊敬他人】 做人处世以身教为重,先净化自己的身、口、意, 才能感化他人,也能真正做到庄严自己,尊敬他人。 【一念的偏差】 人常常因一念偏差而舍弃互爱互助的人生, 变成贪求取得、争恨残害的人生。追根究柢, 都是因贪求名利、欲乐而蒙蔽自己清净的本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0:49 , Processed in 3.93996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