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015|回复: 22

[大德开示] 净空法师法语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附身的鬼是爸爸 1 《金刚经》上,诸位还记不记得,有一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忍辱仙人,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以前的一段故事。 2 释迦牟尼佛往昔修菩萨道,在山洞里面修忍辱波罗蜜,作忍辱仙人。暴君歌利王遇到了他,把他凌迟处死。 3 “好,你忍辱!我拿刀一块一块把你的肉割下来,看你能不能忍?”割了之后,歌利王还问他:“你生不生气?”忍辱仙人说:“我没有嗔恚心。” 4 忍辱仙人他能忍受,不但没有报复的念头,一念怨恨的意念都没有,这是忍辱波罗蜜圆满的现象! 5 忍辱仙人没有嗔恚心,一直到肉被割完,他都没有嗔恚心。最后,忍辱仙人还说:“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 6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第一个度的就是憍陈如。歌利王就是憍陈如的前世,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前的忍辱仙人。释迦牟尼佛讲话算话,决定不打妄语,成佛后果然第一个度他! 7 忍辱波罗蜜不好修,但是非修不可,不修不能成就。《金刚经》上一再强调“一切法得成于忍”,这很重要! 8 一定要修忍辱!对人要忍,对事要忍,对修行也要忍,不忍不能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饮食是一种享受,现在是很糟糕 1 我们现在吃的东西,不但是食物,连饮水都愈来愈不健康,真是佛在三千年前在《无量寿经》所说的,现在人是饮苦食毒。 2 现在的人很可怜,过的不是健康的生活,我们所喝的饮料是苦水,所吃的都是毒。现在的蔬菜、稻米都有问题,我们吃的肉食就更不必说了,这些动物吃的都是化学饲料,所以人吃了怎么不长病? 3 现在的素食,实在讲,稍微好一点,可是吃了还是很麻烦。人活在世间多可怜,这种情形很不容易改变,为什么?这些年来,人类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 4 使用这些化学东西,使土壤都有毒,凡是土壤里生的植物,统统都带着这些剧毒,这怎么办?连树木花果,它都生在大地上,大地有毒的时候,就没有一样东西没有毒。 5 现在的水都受到污染,水族也都带有毒性,人生活在现在这个环境里头,饮食是一大问题,所以奇奇怪怪的病就愈来愈多。这些怪病从哪来的?这是人类自己造的,自己要承受这个报应,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6 现在人饲养的这些猪、这些家畜,都在吃抗生素,都在吃荷尔蒙。听说现在人养的猪只要六个月、鸡只要六个星期、鸭子只要十几天,就长得很大了,就可以拿去卖了。 7 这些饲养的动物,它的生活不正常,我们没有以人道来对待它,就把它杀了!我们晓得,这些动物也有感情,你杀害它,它在嗔恨的时候,身上全是毒素,所以吃肉的人什么样的怪病都有,原因就在此地。 8 在过去,我们佛门里面不吃众生肉,可是有些鸡蛋,没有公鸡交配的蛋,它没有生命,这个可以吃。可是,我们到养鸡场里面一看,就不敢吃了。 9 在养鸡场,那些生蛋的母鸡,是没有交配的,统统是用抗生素、化学饲料来喂养;换句话说,它生的蛋一定有问题。你吃了以后,你得这些怪病,你都不晓得病因从哪来。所以我们现在对蛋,不管它有没有孵,一概都不吃。 10 在从前说到吃,鱼大概没什么问题,现在知道了,现在江河海水都被污染了,这鱼不能吃了。你要吃可以,你得要付出代价,付出生命的代价。 11 癌症现象今天这么多,从哪来的?所谓病从口入,吃出来的。现在人是饮苦食毒,我们所吃的、所喝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干净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可靠的。 12 佛在经上形容娑婆世界的众生饮苦食毒,我在年轻时候读到这些经文,还怀疑,释迦牟尼佛说的话是不错,但是太过分了一点,可是今天来看,佛这句话我同意,佛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完全正确! 13 在过去,饮食是一种享受,现在是很糟糕,佛经上说,现在的众生是饮苦食毒,可见得现在人真的是没有福报! 14 生长在这个时代,众生没有福报,饮食都不是健康的。现在虽然有人卖有机蔬菜,可是不见得是真的,现在骗人的事情太多了。 15 今天这个社会,卖饮食的欺骗人,卖药的也欺骗人,太可怕了!在古时候,欺骗人的事情有,可是饮食不会骗人,医药不能骗人,现在人不懂这个道理。 16 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人人都有病,不但生理上有病,心理上的病更严重,我们晓得这是果报——过去、今生造作一切不善业的果报。 17 这个时代,生态染污非常严重,可是要知道,比生态染污还要严重的是人心染污,什么原因?心染污就有无量无边的灾难。 18 在这个灾难频繁的时代,我们唯一的生路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自己害自己 1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琉璃王发兵侵略释迦牟尼佛的迦毘罗卫国。迦毘罗卫国没有能力抵抗,这个国被他灭了,里面的人民全被他杀了。 2 当时像舍利弗、目犍连,实际上他们都是古佛再来,他们同台唱这场戏,他们也装着像我们一般人民一样,有气愤、有报复。 3 他们向佛陀请教,要怎样保护这些人民免除这个灾难。世尊就说,这是定业,佛也没有办法改变众生的定业,释迦族必须要受这个果报。 4 佛讲这段事情的起因。在过去生中,释迦族是一群渔夫,打鱼的,是这么个行业。当时有个很大的池塘,这里面鱼很多,释迦族把池塘的水放掉,把池塘的鱼一网打尽,统统杀了吃掉。 5 世尊说现在的琉璃王他们这群人,就是当年那个鱼塘的鱼,这一世他们得人身。释迦族那些渔夫也不错,也建立一个小国。多生多劫后,琉璃王他们这个怨恨还没有忘,他来报复,把释迦族灭掉了。 6 这是释迦族跟琉璃王这一族在多生多劫之前结下的冤仇,业因是在前世。前世你消灭他,这一生他消灭你,冤冤相报。佛法讲三世因果报应,你今生杀他,他来生杀你,冤仇愈结愈深,生生世世,永远没完没了。 7 释迦族遭琉璃王毁灭,这桩事情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必修的功课,就是不跟一切人结怨。无论别人侮辱你也好,障碍你也好,找你麻烦也好,都不能有冤仇。 8 所以学佛决定不跟人结怨,别人对我们有过不去的地方,千万不要放在心里!放在心里,这是一个大障碍,不但你道业不能成就,往生净土没有办法,就是对于六道轮回,你也不能得三善道。是谁害你?是你自己害自己。这是我们学佛人要深深警惕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济公为什么开戒 1 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佛大慈大悲,教给我们离苦得乐,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我们修净土的人,称阿弥陀佛为本师,称自己为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所以我们跟佛是师生关系。 2 因此佛法不是迷信,佛法是教育,唯有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唯有智慧,我们才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3 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经权互用。 “经”就是我们讲正面的,“权”是讲反面的,正面、反面它可以互相配合着用,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教你开悟。 4 譬如说,佛法有三大纲领,这个三大纲领就是戒、定、慧,称之为三学。戒律非常重要,然而,如果你过分执着在戒律里面,死在戒律里面,那又错了。 5 诸位同修知道,在宋朝出现了一位出家人,济公长老。济公长老用的什么?用权,他不用经。道宣律师用的是经,规规矩矩、正正当当的,非常严肃地表现出家人的威仪。济公长老是随随便便的,疯疯癫癫的,不像个出家人。他们二人都是高僧! 6 有许多学佛人,见到戒律很严的人,他很尊敬,愿意跟他学;另有一些人,看到戒律严肃的人,他就敬而远之,不肯跟他学了。于是乎菩萨就示现各式各样的形相态度,表现在世间。菩萨他示现某种身份、某个形相,是为了度某一类的众生,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7 你看看“济公传”,济公长老有他一套的做法。为什么?他度的是另一种人。当时的达官贵人,一脑袋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叫他们把那个东西都丢掉来学佛,他们不可能做到,这样他们就没机会学佛,于是乎他怎么办?他条条戒都开了。 8 开戒不是破戒,开戒的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给众生有闻法的机缘,给众生有入佛门的机会,让众生能够礼敬三宝,亲近佛法。“学佛不难,我也可以学”,这样,他就度了许许多多众生,这就是所谓“经权互用,大慈大悲”!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这样的人不堕三途 1 我们这个世间行业里头,有人从事于杀生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不好,为什么?造杀生的罪业,果报必定堕地狱。一生造作杀生的罪业,他的果报必定是先堕地狱,罪受满了变畜生还债,这个事情不能不信。 2 我们世间人觉得那个肉好吃,你今天吃它半斤,你来生要还它八两。佛法里面因果讲得非常透彻,“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互相酬偿、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非常残酷! 3 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世间人因为贪欲,所以才造杀业。要知道,被杀的众生决定有怨恨,这个怨恨很难消除,于是造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冤报总是一世比一世惨烈。所以我们处世待人接物,应当处处忍让,千万不能与众生结怨。 4 菩萨六度第三条就是忍辱,忍辱决定有好处。我们受了人家的欺负、侮辱,不必怨恨,冷静地去想想,他来害我,为什么不害别人?必定是我们过去生中有过节。 5 他来害我,我心里明白,这是我受报,我们的帐正好到这里就结了。心开意解,这个结化解了,没有怨恨心,我来生也不报复他,他也不再找我麻烦,帐了了,这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 6 如果受别人侮辱、陷害,心还不平,还怀恨在心,这就是恶的种子、恶的业因,将来遇到缘,就是遇到适当的机会,决定报复。这个报复绝对不会报复得恰到好处,总是过头,生生世世都过头一点,累积的时劫久了,那就不得了! 7 那个时候的果报,受害不是一个人,会连带许多的众生。譬如,由怨结引发的战争,两个人的怨恨,可是引发这个战争,千千万万人遭受生命财产的这种祸端,这个罪过就重。那个时候,果报在无间地狱。所以因缘果报辗转累积,非常可怕! 8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心地就能够平坦。能够忍辱,无论人家怎么陷害我们,就是被人害死也不怨恨,这个帐就结了,来生决定生到善处,不会生到恶道。“嗔恚堕地狱,贪欲变饿鬼,愚痴堕畜生”,心里清楚明白,帐了了,欢欢喜喜还了,这样的人不堕三途!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欢喜接受,帐就了了 1 有许多人心善、行善,对人没有丝毫恶念,可是常常有人来障碍,来找麻烦,什么原因?我们晓得,那是宿世的业因。 2 要晓得,冤亲债主有现前的,还有过去世的。我们生生世世,业障累积得太重,得罪的众生太多!不说别的,没有学佛的时候,我们杀生吃肉,这就不得了,你跟多少众生结了冤仇? 3 学佛的人,遇到冤亲债主来找麻烦,心里头没有嗔恚心,没有报复心,欢喜接受,帐就了了。晓得是自己对不起别人,以一念真诚善心,每天把念佛功德回向给他们,什么样的怨结都化了。 4 学佛的人,要遵守一个大原则:不与一切人结怨。别人欺负我也好,欺骗我也好,陷害我也好,一切都随它去,不把这些事情记在心里,我们的心才清净。我们常常念阿弥陀佛,过几天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还要跟这些人一般见识,那极乐世界去不成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作演员要不要背因果 1 一般人造业,在身口意三业当中,以口业造得最多、最重。为什么口业会造得最多、最重?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不知不觉,一天到晚都会犯,这是习气太深! 2 绮语,可以说,在这四种口业里面最普遍。今天的电视、电影、戏剧、歌舞、小说,叫人邪思、邪念的,叫人干这个的,这都属于绮语。 3 现代一般讲的“现代的艺术”,说实实在在的话,美其名为“为艺术而艺术”,尽干的是“绮语”,这是造罪业,果报都在地狱。 4 中国古时候的艺术不一样,它要对社会负责任。古时候的文艺作品,内容都是五伦八德,它所表扬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所以它变成社会大众的教育。 5 我中国自古以来,教育并不发达,学校非常少,老百姓那么多,都那么善良,他从哪里学来的?听戏学来的,听说书学来的。古时候的艺术,引导社会向正面走,这个功德无量。 6 现代不一样了,诸位仔细去看,中国、外国的这些所谓大明星都不得好死,这叫花报;果报,就更不必说了,来生都三途去了。 7 什么原因?他所演的这些东西,几乎都是色情、暴力,都是杀盗淫妄,都是妄语、两舌、绮语,他在社会上不知戕害了多少人的心性,这个罪业造得重,他不能没有责任。在这方面,演员有责任,编剧有责任,导演有责任。 8 我当年在台北讲经的时候,距离我们讲堂不远是世新专科学校,学校有影剧科系,一些同学来听经之后,问我:“将来作演员要不要背因果?”我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佛经讲得很清楚。”他们就改科系,不念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回向众生、回向法界 1 众生,有有形的众生,还有无形的众生,谚语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那是无形众生。无形众生,比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2 诸佛菩萨,我们肉眼看不到;天地鬼神、妖魔鬼怪,我们也看不到。这些众生里面,有善也有恶,数量不知道有多少,无量无边。 3 有形、无形的众生,跟我们都有缘分。无量劫来,我们跟他们都有关系,这里面的关系,世尊给我们讲,关系再复杂,不外乎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你要是把这人世间看穿了,就这么回事情。 4 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不仅父子是四种缘,夫妻也是,亲戚朋友都是,那就比较淡一点了,统统都是的。这是佛把人世间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了。如果没有缘,那真是“相见而不相识”,所以叫陌生人。 5 我们要怎样处理恶缘?佛教我们要化解,“解冤释结”,怨要化解。再跟诸位说,恩也要化解,为什么?恩爱一不谨慎,就会变成冤家。感情会变,所以不要认为恩爱是好事情,你看哪个冤家最初不都是恩爱,后来都变成了冤家的? 6 感情是迷,变幻无常,所以说所有的情结都要用智慧把它化开。智慧出自于真诚心,真诚是无私,决定没有占有、控制的念头。诸位要知道,所有的恶业,都是希望占有,都是希望控制,这不是智慧。 7 你有真实智慧,你就决定没有控制别人、没有占有别人的念头,与一切人往来,你就不会跟人结怨了。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冤亲债主无论是有形、无形,我们就知道怎样处理。自己一定要住在甚深高度智慧之中,《无量寿经》上教我们“住真实慧”,就是这个意思。 8 我们要用真实智慧来处理问题,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对有形的众生如是,对无形的众生也如是。我们要将自己修积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回向法界,与一切众生共享,叫大家都欢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止语不说话,这很容易成就 1 修行人,你看很多修行功夫得力,他用什么方法?止语。 2 止语是什么?不议,不说。人只要不说话,他就不会起心动念,妄想就减少,道心就增长。 3 进念佛堂统统止语,只有一句佛号,不可以说任何话,也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这是规矩。 4 你念你的佛,什么人都不打招呼,这不是没有礼貌,这是真正尊重,真正如法。 5 止语可以让自己心清净,为什么?你不跟别人说话,人家不跟你说话,心就慢慢定下来了。 6 念佛堂里不但要止语,进去之后,要万缘放下,一心专念。进念佛堂,一句闲话都不说,一个杂念都不生,你的心怎么会不清净? 7 止语,不说话,见人问个讯,合掌问个讯,一句话没有,心容易定。进念佛堂,既然身心世界放下了,还有什么事情?没事了。 8 离开念佛堂之后,在道场里面,不是重要的事情,尽可能少说话,这个重要。 9 不该说的决定不说,该说的最好也不说,一句弥陀念到底。止语,你的心是定的,你的功夫会得力。 10 如果杂心闲话,肯定把你的功夫破坏掉。念佛功夫能不能成就,秘诀就在此。 11 佛家修行讲求止语。你看念佛堂止语,禅堂止语,讲堂虽然不挂“止语”牌子,也是以尽量不说话为妙。 12 十方一切诸佛赞叹的念佛堂,是什么样的念佛堂?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了一句阿弥陀佛,大众在一起共修的,没有一句闲话,没有一个杂念。 13 进念佛堂,一定要放下身心世界,你还有事,你还有杂念,你还没有放下,你怎么能得一心、你怎么能得功夫成片? 14 现在念佛,说老实话,在一般念佛堂不能成就,为什么?你的六根会受外面境界影响,你会看这个人不如法,那个人你看到不舒服,你心是浮动的,你心不是定的。 15 净宗道场如果真正要想成就,最重要的是止语。净土念佛堂里面止语,这很有道理,这止语不仅仅在佛七当中要这样做,平时就要学,这对于自己的道业绝对有好处。 16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我们止语不说话,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想的是阿弥陀佛,念的是阿弥陀佛,这很容易成就。 17 我劝导大家,你要不能万缘放下,最好不要到念佛堂去,为什么?到那个地方去,你去扰乱人家的磁场,破坏了别人的道心,那有罪过。 18 真正念佛堂,决定没有杂心闲话,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什么原因?说杂心闲话,你修行所有的功德都从口里漏失,你的这一生就完了,你说多可怕!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3:02 编辑

将来你运衰的时候,怎么办 1 现在被附身的人很多,我常常遇到,这是说明什么?我们过去今生造作的恶业太多,有意无意得罪一些众生,得罪了一些鬼神。 2 我们走运的时候,所谓鸿运高照,这些冤亲债主不敢沾你边;到你运衰了,他就来了!所以凡是被冤亲债主惹上身的,都是运气不好,他们的相貌很难看,脸色都灰土土的。 3 可是来了怎么办?多少人来找我求我帮忙,我告诉他,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能结怨,一定要善待,跟他谈条件不能够厌恶。鬼神附在人身上,说老实话,他也不好过,彼此双方都痛苦。 4 明白了事实真相,我们念佛诵经给他回向。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也劝他跟我们一起诵经念佛,一起求生西方净土,永脱六道轮回,这个他能接受。 5 我们学佛的人晓得,冤仇不是一生的,而是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所以我们要诚心诚意忏悔,以后决定不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尤其要记住的是:坚持十善业,坚持五戒,决定不杀生。他杀我可以,我绝不伤害他。为什么说他杀害我可以?他迷惑颠倒,他还没有觉悟。 6 我已经明白、已经搞清楚了,他杀我不杀别人,过去当中一定有怨结,这一生我被他杀了,我不恨他,我不报复,帐就了了、结了。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明白,人有没有生死?没有!哪有生死?舍身受身,只是在六道、在十法界,换个身体,换个生活环境罢了。 7 人能有慈心、有善心,愈换就愈好,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不会有贪生怕死的念头,你看生死就像换衣服一样!脱了这件肮脏的衣服,就好像死了;再穿上一件干净的新衣服,那就又生了!就这么回事,哪有生死? 8 人生无常,人生苦短,诸佛菩萨、古圣先贤都提醒我们要注重来世。所以要记住,决定不能造恶业,什么是恶业?损人利己。这个事情决定不能做,因为造这些业,不但这一生有障碍,你生生世世都会有障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04:23 , Processed in 4.41201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