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648|回复: 10

[说说布施网] 一个发财的绝好办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佛法理财不是我们平常想象的那样,股票亏损时就到庙子里烧一柱香,乞求佛祖保佑连拉十个涨停板。   很多青年人会产生疑问,我没有资本创业,无财可发,以如何理财呢?其实佛佗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中阿含经》告诉我们:“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佛陀教育我们,要想广聚财富,必须平时养成储蓄的习惯,有了收入,一定要主动分出一部分累积下来,犹如蜜蜂勤勉地在花丛中穿梭采集花蜜,点滴储藏,酝酿成蜜,过了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有理财的资本了。此说与罗伯特·清崎的在《穷爸爸富爸爸》里的财商培训课内容不谋而合。因为,储蓄,永远是理财之母。   佛陀在《杂阿含经》里面用一首偈语说:“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意思是说:假如你每年有十万元的收入,你应该拿出四万元来经营事业;两万元作为家庭生活所需;两万元储蓄以应不时之需;剩余之两万元用以布施,回馈社会,救济贫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我们今天所谓的中产阶级。   对于普通人比较合适且可行的理财手段当属《善生经》中的四分法,一分为饮食;一分为田业;一分为贮藏,以应急所需要;一分给予耕作旁而生,其它放着,为我们生利息。此种结构与现在流行的个人理财的投资及消费组合如出一辙。可以说佛陀开示的这种投资组合,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稳妥的黄金架构,是通向金融自由的王者之路。这种投资组合既简单易行又颠扑不破,既考虑到了效益最大化,同时又做到了风险最小化,既关注到了现实生活质量,又兼顾了未来的的增值机会,妙不可言。   在《大宝积经》中,佛陀以波斯匿王为例,告诉我们财富处理的方法。对于富有到不须为生活计算的人,他处理的方法是分作三份,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三分之一用来奉献给国家作为资源。我们可见今天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巴菲特以及华人首富李嘉诚等人的巨额捐赠,基本契合此法,已是理财的最高境界了,千金散尽,散而不散。   佛在《法华经》中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在《维摩经》中也说,真正的学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大宝积经》中也说:“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封邑,非不如法。”从这几部最重要的经典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初步确证,佛陀从来都未曾反对过入世创业投资理财,甚至反而把这一切治生产业视作极好的修道法门。据此我们足可以正视听明真伪,以佛陀的智能正视理财。   佛陀时代有一名婆罗门教的青年问佛陀说:“佛陀呀!如何而得现法安乐呢?”佛陀就跟他开示说:“要得到现法安乐,必须要具足四项方法,第一、方便具足。第二、守护具足。第三、善知识具足。第四、正命具足。”佛陀所说的“守护具足”,意思就是说财产的保存,佛陀在这里强调的是你既要会赚钱,也要会理财,更要会守业,而“正命具足”,则进一步说不要浪费,不滥用财物,同时亦不可过于节省吝啬。唯其如此才能够获得现法安乐。由此可知,佛陀并不反对现法安乐,认为这是学道的资粮,同时也可见其对理财的重视程度。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云。 转
发表于 2010-1-1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发表于 2010-1-1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发表于 2010-1-10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发表于 2010-1-1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发表于 2010-1-1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写得太好了, 还包括比例
发表于 2010-1-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发表于 2010-1-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发表于 2010-1-1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发表于 2010-1-1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5:57 编辑

四万元来经营事业;两万元作为家庭生活所需;两万元储蓄以应不时之需;剩余之两万元用以布施,回馈社会,救济贫乏。 比例很好。 只是现代人,负担重,生活成本挺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2 15:54 , Processed in 3.47039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