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72|回复: 0

[大德开示] 转帖:南怀瑾老师:现代都市人四肢不勤百病生,一定要多走!这样走好处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5 19: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汝等平时享惯物质文明,出门有自备汽车,穿吃方便,何曾用脚走过路?现在汝等在禅堂中大步前进双手摆开,多舒服自在。吃饭走路,这就是人生。乡下人半个钟头走五里路,古人一笠一草鞋,一肩扁担,不问晴雨,走尽千山万水,到处挂褡,何曾有苦?古时人身体四肢经常在动,本能充分发挥了,所以少病;而今天都市中人四肢不勤,所以百病丛生。此理不说,各位均不明白,一说均知晓。



阿弥陀佛像多半画的塑的是立像。从外型说,代表度人无休歇。立有立的样子,要像阿弥陀佛的样子,眼睛眯成一条缝。慈悲祥和,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要照这个样子用功,走着也要用功。怎么用功呢?念头坦坦然然,就这么走,比打坐都好,头要向后稍仰,眼要眯成一条缝,不要向两旁看,胳臂要摆开。尽量地摆动。头正眼正,不要放逸,莫打妄想,要象打坐时一样,坦然而住。要行而忘行,住而忘住,像阿弥陀佛一样的慈悲祥和。



你看初生的婴儿手几乎不大动的。最爱动他那两条腿子。这就是活力旺盛的表现。再看那老年人,年老力衰了,先是两腿的知觉麻木不仁,最后甚至两腿瘫痪,这是活力衰退的缘故。



过去一般禅堂的规矩,坐多行少,两腿运动量不够,所以气脉不能畅通,不能得定。同时要知道坐是禅,行也是禅,乃至语默动静,无一而非禅。一定要弄成木雕泥塑的样子才算禅吗?禅是活泼泼的。什么都不知道了,才算定吗?那是外道定,禅宗所不取。



那么,什么是禅呢?告诉你,圆明清净就是禅,不是麻木不仁,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外面一切声音动作清清楚楚,而此心灵灵明明,了无挂碍,毫无执著,一片祥和,一味的慈悲。把心放开,不要在身上搞,把心放下。



你们把外形先弄正了,内心自然慢慢也会正;外形不正,内心怎么也不会正。要像阿弥陀佛那个样子,慈悲祥和,拿眼睛照着,心中无事,行忘其所行,外形很有关系,这才是经行。像这样庄严恭谨的经行半小时,心中无事,不成道也成道了。


行住坐卧,都在修行。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来不是静吗?这一动一静之间的“这个”,要看清楚。



练腿子,身体好,一定要多走,走透了以后,筋骨会坚固,气脉可以流通,所以古德常说:“踏破草鞋,下盘才会稳固。”



《习禅录影》

-------------



大家经行不要忘记,还要像打坐时一样,要“知息入、知息出”,在知性和心息合一里行香,脚步放轻灵,如同虚空中行。行香时,身体要练习得非常轻灵自在,气脉也就容易通,不是在那里像石头人一样重重地蹬啊蹬的,那就是笨重,身体笨重就是老化。行香每走一步,身上的浊气就出去一点。



身体在动,注意呼吸,注意出气,这是第一点,记住。第二点,大家注意一下,你们听自己的的脚步声,业力的身体特别笨重,走路声特别响,“咚咚咚”,身体要轻灵,为什么脚步声会那么重?上面的浊气特别重。所以禅宗祖师大慧杲说,“你们有没有修行,在我前面走三步路我就会知道”。你看我这样一讲,你们一注意了,声音就轻得多了。大禅师指导人,眼耳鼻舌身,全都是机锋、都是学问。真的动、行是轻灵的,笨重是死的,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天地生人,顶天立地!那气脉是张开的。你看阿弥陀佛的画像是勾腰驮背的吗?是低着头的吗?现在很多禅堂的行香,低个头驮个背,像小跑步一样,把身体都搞偏了,还说是祖师的规矩,该打一万香板!他把活人变成死人一样了。哪位祖师立的这个规矩啊?是马祖还是百丈、是临济还是曹洞,是哪个祖师讲的?行香、经行就是走路,佛告诉你“端容整肃”,头正尾正,走路如灵猫捕鼠,像猫抓老鼠一样,没有声音,很快地轻轻地就过去了,轻灵得好像在虚空中飘。禅堂行香,头正尾正,不准低头,还是像打坐时一样。打坐可以低头、勾腰驮背吗?头正尾正,心念也正!



(啪!南师拍下香板,大众默然立定。)这个时候自己就体会“安那般那”,自然的呼吸,每一念都知道,不用你特别去求“知”,息入知入,息出知出,息长知长,息短知短,已经知道了,慢慢等喘息自然宁静了,息止知止,息静知静,如此调气、调息,就很容易进入这个境界。尤其在行香的时候,这一拍(师打香板),身心寂然不动,浊气下降,身心自然清净。现在不是很清净了吗?知息遍身,定久了自然“除诸身行”,忘掉身体。注意出散,一切放下,你气越闭住,越烦躁,烦恼越多。所以要观无常、观出散,就那么简单。



心要专一!威仪是自己练出来的!你们在外面行香,我坐在里面,你们一圈走过,哪个下步声音很重、哪个声音很轻,我都清楚。得定没得定,佛学里有个名称,叫得“轻安”。所以你行香轻灵、端正,一动一静之间自然达到这个境界,外形做到了,内心也做到了。坐禅、走路勾腰驮背低着头,都不像话。



《南师2007年春节开示》

-------------



如果真懂了,学会了,还去住庙子干什么?这个社会闹热的街道上就是庙子了,很清静啊,你尽管走路,好像没有事,就像在禅堂里一样。眼睛不要低视,放开身心,不要妄想,慢慢行去,这样慢慢地你的气血就清淨了,业障消除。要行如无行,走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动或不动,身体在动,心境一样的宁静,练习在生活起居行住坐卧中,随时反省内照用功。抬起头来,眼睛平视,甚至于不看,没有什么好看的,跟在座位上打坐一样的,不过有个不同,身体在动,两只手在甩动,是动中的静。

左右两手平均的甩动,如果一边的手甩得大,一边的手甩得小,就晓得自己身体内部左右的脉稍有问题;两手平均甩动,身体内部自己会治疗健康了。我常常在路上看人走,我告诉跟着我的同学:“你看前面那个人有心脏病。”“老师你怎么知道?”有心脏病的人走路,左手只甩了一半,右手甩得很厉害,这是心脏有问题。有些人腰部有问题,右手不大动的,左手甩得很快,看出腰有问题。所以很严肃地、平正、端正、慢慢地走,还保持打坐中间的心境,四面不管。



现在大城市里的人都急急忙忙要去赚钱,所以每个女孩子、男孩子背上都是弯的,背个包包挂在那里,上下班的时候急匆匆赶路,再穿个高跟鞋,每个人身体都有病。世界上的人好可怜,你看很少有一个人能端容正走的。所以诸位平常在家里,如果出去散步,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把都市山林都当成在禅堂里一样的看待。慢慢走,身体端正,五官端正,双手甩开。


(啪――,师拍下香板,大众原地止静)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动一静之间,要很深切地体会。你看刚才在走,没有动过吧!走的“动”到哪里去了?诸行无常,一切皆空。走!行如无事的走去,忘记了自己在走不在走,肩膀甩开,不是故意甩手,自然地活动,头正身正,心中无事,心中有个念头就白走了,两眼平视,摆正不看了。本事大一点,觉得不是在地面上走,在虚空中走,好像没有踏到地下不是更舒服。假使你们能天天这样行香这样走,你的心脏病啊,有什么病统统走掉了,两脚一走,什么病都给你走光了,包你健康长寿。

*****

抬起头来,目光端正,眼睛正视,不要上望也不要低视,看而不看,行云流水自然地走去。肩膀甩动,不是手,肩膀一甩动,五脏六腑气血就流通了。不是身体摇动,肩膀甩动,讲肩膀甩动你身体在摇,可见你肩膀这里机能已经不灵活了,自己把它练习灵活起来。行云流水啊,左右无人,不管了,就是我,心中无事。

不要低头,拿科学来讲,低着头把后脑神经拉得紧紧的,身体容易衰老,脑神经紧张,消耗体能又多,就不行啦!头一正,后脑摆正了,脑神经不紧张放鬆了,就健康啦!讲科学听得进,讲佛法听不进,要命的!身心要端正!

(-啪-师拍下香板,众人止静)一动一静之间,正好菩萨帮忙,这一香板之下,什么都没有,只听到雨声,此声本自宁静。观世音菩萨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就在这个时候体会一下。一切相、一切事、一切声都了了然,统统不相干。原来平常都是自找麻烦,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啊!修行说难也容易,就是这个时候、这个境界,随时都有,每个人要随时随地都有!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你只要认得了真实,从此行住坐卧中,一路保持修下去。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修行,不管在家出家,都要收拾起身心,严肃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生活规矩,做人像一个人,如此而已!做任何一件事,敬其事,儒家讲敬,什么叫敬?不是看到别人就鞠躬行礼,那个是外在的礼貌。敬,就是敬自己的内心,所以叫恭敬。
*****

肩膀甩开,头正眼正,顶天立地地慢慢行去。脑袋心里不要妄想,清净庄严自己。两个肩膀一甩动,身体内部五藏六腑自然就运动了。不要低头!居士们回家以后,每天记住还跟在禅堂里一样,每天能够坚持照这样行香,比你做什么运动都好。行,就是走;住,代表站到;坐,坐在椅子上是坐,盘腿也是坐;卧,躺在床上,每个姿势都可以修行。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随时随地都在修行修定。自己感受这样很清净,戒定慧都在其中了,这样经行也包括做了自然的运动,身心都健康了。



《南禅七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2:46 , Processed in 0.15719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