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21|回复: 0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转帖:我们能否生生世世不让恶因现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4 2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圖|網路







文|海雲繼夢和上





1

善缘愈多  善果就愈容易成就


“因”是否有办法确定“缘”怎么起作用?

没办法!



所以人生应谨记:

一、不造来世因。过去因已经造了,这暂且不管,今生绝不再造恶缘,这部份得自己去留意。



譬如投资事业,别找风险太高的,且切忌贪心,否则恶缘可能就出现。



其次,损友少交,多接近良师益友,如此恶缘便会远离,恶因自然难以现前。



二、要广结善缘。不管善因强或弱,善缘愈多,善果就愈容易成就。



我们从这里慢慢去体会世间法所教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吃鱼、钓鱼都是小恶,但若恶因很重,它就现前了;



莫因善小而不为,假若善因已经在那边等了,一点点善缘,果报当即现前。何时何地会得回报?不知道!但经常助人而不求果报,那就对了。



虽然助人只是一个很小善因缘,但你过去的善因若是很强,善缘只要一点点,立刻便接上去了,善果马上兑现。



“善因”假如现在没有成立,将来也会成立。同样的,“恶因”现在未成立,将来未必不成立。我们能否生生世世都很谨慎不让恶因现前?恐怕很难吧!



世尊往昔为童子时与族人放池水抓鱼群,世尊当时只是在旁观看,并且敲了鱼王的头三下。鱼王经百千劫,脱畜类而身为琉璃王,由于释迦族曾在琉璃王尚为鱼王时欺负他,所以他成为琉璃王后,便誓愿消灭释迦族以雪其恨。



世尊知道后,曾在兵道三阻王师,劝他尽释前嫌。琉璃王三次回师,最后终因心有不甘而第四度出兵,世尊知恶业难消,因此不再阻挡。



琉璃王所带领的军队即当时的鱼群,捕鱼的村人就是现在的释迦族,而那位童子就是佛陀的前世,他虽未捕鱼,却也因为敲了鱼头而头痛三天。这是过去造的恶因,“因”小,但“缘”很强,所以他在那时候头很痛。



世尊的过去生并未留意到这一点,所以未将此一恶因除掉。





2

学佛人该怎么攘除恶因呢?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学佛人该怎么攘除恶因呢?



忏悔!



忏悔有两个工作:



一是“后不复造”,过去的恶因已经造了,没办法,至少今后不再犯,此属消极面;



二是“恒守净戒”,守净戒可以增加福德。这两者交融在一起,会产生一股正面的力量。



忏悔通常包含两部份:



一是别忏,一为总忏。



别忏是个别忏悔,又叫事忏。个个人所反省到的,或看到别人做的,皆属个别事相。譬如自己做了坏事,针对此事来忏悔;



看到人家做坏事,想想自己过去生也可能作过同类的事,只是如今进步了,不做那些坏事,所以这部份也要忏悔。这是别忏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认为“我才不可能做那些坏事”,要知道,往昔的你一定曾经住过地狱,当过饿鬼或畜生,可见也会造过同样的业。



那些业虽然报尽了,可能还有某些余报未到,只因恶缘未至,可是恶因毕竟尚未除尽啊!所以看到外面显现那些造恶的现象,就要自我忏悔。



总忏又称理忏,亦即针对“全部的”,譬如烧杀掳掠的情况,你可能认为自己不曾当过强盗,既非李自成、张献忠,也非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哪可能做出烧杀掳掠的事?告诉你,以前你可能确实做过贼头,只是现在不知而已。不管如何,我们都从此处做个理上总忏。








3

因、缘当中的关键  就在我们的定力修为上




前几年美国发生的戴维教派狂热事件,放火把小孩烧掉了。



你说:“我才不可能做这种事!”可是那事相现前让你看到,就表示你过去具有此因,否则那个事相不会现前,即便发生了,你也不会知道。



现在满街都是色情广告,心性清净的人即便看到了,也只是瞄一眼就过去了,心境不至于产生太大的涟漪或污染,但对世间凡夫来说,可能会促使他产生某种行动。



由此可知,因、缘当中的关键,就在我们的定力修为上,而忏悔则是一项主要且重要的工作。过去因怎么形成,我们现在不知,但现在的缘不要让它现前,未来的因也不要种。



当今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忏悔”,此一修法即〈三十七道品〉之第二行品“四正勤”:



一、为除断已生之恶而勤精进;

二、为使未生之恶不生而勤精进;

三、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进;

四、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而勤精进。



过去造的恶业要尽量消除,未造的业不造;

未造的善要赶快做,已做的善要赶快增长。



这种心境就是所谓的忏悔,四正勤即是正确的精进。



善恶之间就由此来分辨。



因、缘本身有没有相关连?一定有!但一般人矇昧不知,故云:“因不知缘,缘不知因”。



整个法界里这些都相关,好比“水就湿、火就燥”一样,火一定向干燥之处走,水一定往湿处流,这“干”和“湿”乃是缘,“火”和“水”乃是因。



火和水,它干与湿是知道的,但我们为何不知道呢?那是智慧啊!因、缘之间有这样一种状况。





-海雲繼夢和上《菩薩問明品講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14:26 , Processed in 0.21349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