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20|回复: 1

转帖:重庆潼南定明山摩岩造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潼南定明山摩岩造像

  定明山位于潼南县城西北1.5公里,海拔266.8米,居涪江南岸。由松林山北出,东接书院坡,西连石燕沟。山下,盘绕如虬龙之虎溪自西北往东横过山前,与从西北蜿蜒曲折而来的涪江交汇后,沿山脚向东南潺湲流逝。顺流而下经县城可直达重庆。山之侧,自山脚直达山顶依岩叠建有七重飞檐之大佛殿,其左右建有观音殿、玉皇殿、鉴亭等木结构古建筑群,俗统称“大佛寺”。寺西百余米,辟有乡村公路与山顶潼南至遂宁之省道干线相接。

  定明山亦称南山、又称壁山。沿江逶迤之山势,实际为狭长带状之Ⅱ级基座阶地。临江一面岩壁陡峭,高耸削立,基岩裸露,一般露出高度为15至20米,岩层顶部甚是广平。摩岩造像群便雕琢在Ⅱ级阶地前缘长达公里许之基岩上,遗存有始于隋、盛于唐、宋,继于明清、迄至民国延续时间长达1400多年之佛、道教摩岩造像。其间还遗留下身居显赫地位之官吏所撰写之碑文以及历代文人学士为记趣揽胜而书刻的题咏,计87通;造像记、题记31则;字体各异之楹联21副;有记录历代水文、重大灾害之题刻5则。其摩岩造像之历史为重庆市最早者,亦属四川早期佛、道教造像地区之一。

  定明山摩岩造像、今仍按古时之称谓,以大佛之级村公路为界划分为东岩和西岩2处。东、西2岩相距500余米,其造像之龛号皆分别自东往西编列。东岩,自大佛寺右侧百余米处之鹰岩起至麻雀岩止,编为1-27号,造像220尊;西岩,在大佛寺西里许,俗名岩洞湾,又称千佛岩,其造像颇多,雕嵌玲珑,编为1-99号,造像708尊。

  定明山摩岩造像群共计126龛,928尊,其中除有被尊之为“关帝”、“关圣人”的塑像1龛3尊和1龛官人形像之外,其余最多者为佛教造像,达113龛735尊,次为道教造像,计11龛187尊。今择要介绍如下。

  1、东岩造像实况

  1号 高2.4米、宽1.55米,呈立长方形,碑顶刹二角,碑座阴刻赑屃○42,侧身卧地,背页石碑。碑身刻文,通12行,仅存每行为首之2字,余皆剥层消失。碑额分两层雕刻,上层中部凿高0.25米、宽0.21米、深0.06米的壶门式壁龛,中一佛头饰高肉髻,内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左手放于左膝,右手施“说法印”,屈肘上指。龛两侧名阴刻一径0.12米之圆轮,轮外绕以云朵。左侧圆轮中刻一鸟,《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绶鸟”,显然此圆轮为太阳,中间为“绶鸟”,或称“金鸟”。右侧圆轮中刻有桂树,树下一兔执杵作舂捣状,显然此轮为月亮。与此类似之题材还见于敦煌莫高窟和四川巴中摩岩造像中,其旁题为“指日月像”。下层,并列6个小龛,均为高0.29米、宽0.19米的立长方形,龛中各佛衣饰大致相同,手印各异,结跏坐仰莲。龛间有少许间隔作龛楣,每龛之左楣皆竖刻榜题,自左至右依次为“南无过去毗婆尸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舍浮佛”、“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释迦牟尼佛”。

  此摩岩七佛碑所列的七佛名号及次第与《大悲经》不合,而与《药王经》所载相同。此龛多采用阴线雕刻之手法,佛身衣褶间以凸纹,线条流畅、衣纹简略,从造像风格看,似为晚唐作品。

  5号 高3.75米,宽2.5米,深0.6米,立长方形,顶呈半圆形,龛壁呈弧形,高浮雕太乙救苦天尊,高3.05米,头戴莲花形绾发金冠,面形长圆,内着长裙,穿通肩外衣,腰束带,左手托碗,右手已毁,足着方头靴,踏于二仰莲上,存饰金之痕迹,衣纹对称,衣褶厚重,显南宋之风。龛左楣阴刻挂匾一方,额为覆莲叶,座为盛开之莲花,仅“太乙救苦尊……述律□□直存道书”数字可辨识。

  6号 高3.4米,宽3.8米,深0.82米,呈凸字形,中凿关羽,头戴乌纱,身着铠甲,腰束革带,斜披战炮,左手按大腿,右直屈肘,手已毁,足着靴,端坐高台。关平捧印,周仓握刀,皆着靴穿袍,分立左右。3像皆胸平腹鼓,衣纹对称,线条呆板,存饰金痕迹。龛左侧存“培修黄罗帐庙宇序”,序曰:“吾乡定明山东壁有古迹黄罗帐,塑祀救苦天尊像,显应无方,不知创自何代。至国朝咸丰庚申(公元1860年)贼乱蒙,关帝庇荫,蜀川人民保全。五月十三日,庙后悬崖从空坠石如刀,森然而立,讵非圣帝之灵、太平之兆哉?厥后重新庙宇,始建圣帝像与天尊并祀”。由款得知关羽像凿成于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

  8号 高0.97米,宽0.66米,深0.4米,龛顶呈弧形,龛外周阴刻舟形尖顶龛楣,全高1.85米,宽1.1米。中刻天尊,面长圆,较清瘦,头挽高髻,覆巾,巾之两端曲折下迭齐肩,半袒胸,着长裙,胸前结带,外穿双领通肩大衣,双手结印,结跏坐于仰覆莲台之上。莲下为半圆形束腰座,座雕刻花束,两侧对称刻2蹲狮,狮尾直竖,侧身面外。左壁1男侍,着道履,袖手立于仰莲上;右壁1女侍,头挽双髻,面目清秀,半袒舒胸,内着长裙,外穿广袖通肩大衣,足登方头履,面露微笑,袖手侍立。3像头部至肩皆减地凹凿呈圆形“头光”状。其造像较清癯,衣纹多采用阴刻手法,下垂之衣领则借用贴泥条式之手法以圆润之凸纹雕刻而成。

  龛外下部分两层阴刻众弟子像。上层中部刻1天尊,著圆形头光,背有柳叶形身光,结跏坐莲台,其两侧分刻弟子像,左侧排列稀疏,仅刻4像,右刻7像;下层左侧刻10像,右侧刻14位清信女之姓名,未曾刻像。所刻之像皆覆巾束髻,脑后之巾带下垂至肩,身着短褐衣裤,系礻韦,足着长靴,除天尊左右之弟子双手捧物外,余皆双手合掌,侧身恭立,作顶礼状。像侧刻记为“弟子王峰”、“弟子张谁”、“弟子王贵”、“弟子曾养”、“弟子王详”、“弟子杨赞”、“弟子仙口”等;未曾刻像者记其姓氏为“清信女杨七娘”、“清信女杨玉娘”、“清信女谢帝”、“清信女张向”、“清信女曾辞”等。

  龛左楣下部另刻一信女,身材高桃,头覆巾,着长裙,双手持带梗莲花举于腹前,像之上方刻“清信女庞霍”5字。其裙褶飘拂,质地细软,与其他弟子信女之服饰及所刻位置均明显不同,体现出贵贱之别。龛左上方存造像记1则“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三月廿日作天尊象/弟子杨佛赞造敬记”。计2行,20字,字径不等。

  10号 高1.35米,宽1.15米,深0.4米,龛顶呈弧形,龛外阴刻舟形尖顶楣,全高1.9米、宽1.7米,正壁一天尊结跏坐长方形法坛,衣纹低垂台下,左右各立1侍者,服饰皆与8号龛同。天尊背后两侧减地平雕2胁侍,面方圆,着双领通肩外衣,衣衾于腹前结带。坛下中部刻博山炉、炉左右各1蹲狮,狮尾直竖,左狮面向外,右狮头反顾。龛下部两侧刻2力士。龛外左壁上方阴刻2行弟子像,刻幅长1.9米,宽0.55米,每行刻弟子30余人,其中部上方刻有“记此大吉”4字。

  10号 与8号龛平行,仅相距0.7米,在两龛底部之平行线上凿有大小相同的3个小圆孔,推测为造龛搭架之用。8、9、10三龛,其形制、风络,雕凿手法均同,当为同时所造。

  11号 高2.28米,宽1.82米,为摩岩画像碑,碑座用半浮雕手法刻2赑屃,皆缩头屈爪,各背负1画像碑。碑身高1.6米,宽0.95米,中部刻两圈同心圆,径0.71米,左碑之圆轮中刻一像,头饰高髻,圆脸,耳下垂,袒胸垂乳,双手结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台上,莲中四周云雾缭绕。右碑圆轮中之刻像与左碑同,碑之左上方可见刻记,但刻纹较浅,多已湮灭,仅可识“舆安邑碑铭夫凿造……”8字,径1.5厘米。碑之中部亦存立书1行,径4厘米,被人凿毁,仅可辨“五月生□□中□天人”几字。碑额由四龙盘曲缠绕成“M”形,龙角较细长,角端较圆,无明显分叉,须髯飘拂,身躯浑圆,背鳞排列规整适度,腹甲细密。在龙身相连成两个半圆的凹进处刻有一尖顶楣浅龛,龛中小像已毁。二碑额之正中各有一浅浮雕人首蛇身像,其尾部卷曲,双手向上卷成圆弧形,各举一圆形物。右碑者其身刻有斜向条状纹,左碑者其身无纹饰。

  整幅画像多用阴线刻成,刻纹匀称秀静,潇洒飘逸,轮廓清晰。龛左侧上方竖刻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作”6字。径7厘米。

  14号 高18.43米,宽12.2米,深10米,摩岩凿造一大型弥勒佛,大佛头饰螺髻,面型长方,双目下视,略露微笑,左手抚膝,右手伸指仰掌置腹前,着双领下垂外衣,跣足端坐,通体饰金,高18.43米。窟外右侧之石壁存有“皇宋遂宁县创造石佛记”摩岩碑1通。碑高2.7米,宽1.78米,额篆书一行,字高0.25米,宽0.15米。碑文为正楷竖书,字径0.055米,第1行首题“遂宁县石佛记”6字次3行,行字不等,顺次为31、30、24字;正文计15行,首行22字,第4行37字,末行33字,余行36字;文后赋七言诗一首,22句,排为6行,末行14字,余行28字;款署3行,行字不等,依次为23、17、11字。兹照录于次:

  敷文阁直学士○43、左中奉大夫○44、潼川府路○45兵

  马都钤辖○46,泸南沿边安抚使○47、知泸州军/州

  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使、文安县开国伯,○48

  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49冯楫○50撰。/左朝清

  大夫、太府少卿、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赵沂书

  并篆。/

  遂宁府外邑曰遂宁,出郭二里有南山,山有院,旧号“南禅”。/本朝治平年中(公元1064-1067年),赐额“定明院”。有岩面江,古来有石镌大像,自顶至鼻,不知何代开凿,俗呼为“大/佛”。头后有池,靖康丙午(公元1126年),池内忽生瑞莲。是岁有道者王了知,自潼川中江来化邑人,命工展开/佛身,令与顶相称。身高八丈,耳、目、鼻、口、手、足、花座,悉皆称是。越明年,丁未(公元1127年)大水,水流巨木至岩/下,遂得以为大殿。并虚处杰阁,阁才建一层,了知于乙卯年(公元1135年)倏尔去世,寺僧德修继之,并依德修/舍缘,道者蒲智用协力增建佛阁,通为5层,尽用琉璃以覆护百尺像。辛未(公元1151年),复入细磨砻,佛像/宛如塑出。主僧德修于绍兴壬申(公元1152年)仲春远来泸南,告予:“佛已成,阁已就,惟缺严饰”,化予妆銮,予/遂舍俸以金彩妆饰。妆成佛如金山,处于琉璃阁中,金碧争光,晃跃天际,、遐迩具瞻,咸叹希有,/复求记其始末。予曰:吾蜀嘉阳大像(乐山大佛)名闻天下,此像亦其次矣,舍此则无有也。而此像之设,倚/山面江,在市之南,据路之傍,实舟车往来之冲,邑人游观之地。未开之前,有瑞莲以启端;既凿/之后,流水木而建阁;颇有灵应,正遐迩求之所。于是,居者求福,行者求安,耕者求丰,蚕者求/熟,无官求官,无子求子,病者乞愈,产者免难,旱则祷雨,涝则祈晴,无不如意。况复使人人睹相/生善,一瞻一礼,从此进修,如《法华径》所谓:“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古人于此镌像,岂徒然哉!后人复成其志,令瞻睹而发/一善心者,究竟成菩提而后已,利益安有既也。“予既为记创造之岁月,复击之以赞云:/

  路傍石佛几百尺,巍然晃耀如金山。

  往来无不获瞻睹,合十指掌敬慈颜。

  睹相生起一善心,从此进修超人间。

  佛与众生同一性,从生学佛初不难。

  今因见佛便学佛,一念休歇即涅盘。

  古人造此岂无意,后人继成古人志。

  今古皆同此个心,此心便具佛悲智。

  悲智既具即是佛,镌出佛像普开示。

  要使遐迩观见人,悉皆成佛志乃遂。

  是像利益畴可量,书尽海墨莫能记。

  我赞大地一尘兮,愿扬此像同无际。

  修造道者王了知、蒲智用、智事僧智明,知

  阁净信大师德修,/前住持赐紫沙门光俨,住持传法沙门惠寿。/乙酉(公元1165年)乾道改元中秋日刊石。

  24号 高2.05米,宽2米,深0.1米。减地浮雕佛塔两座。塔为3层,下导为梯形,2层方形,开佩形窗,顶层正面开壶门式壁龛,一佛结跏趺坐,两手相叠,衣纹简略而圆滑。塔檐挑出,叠涩3重,塔盖为四角攒尖顶。塔刹呈莲蕾形。从其风格判断,似为宋刻。

  2、西岩造像实况、

  2号 长2.6米,高1.65米,深1.5米,平顶,窟顶三方垂帷幕。沿三方洞壁凿造10佛,正壁6尊,皆结跏坐,或莲台,或须弥座,或须弥座上再覆莲台。左壁自口向里依次刻1力士,2佛像,其外侧1佛右脚盘于座上,左脚下垂踏莲。右壁与左壁对称,佛皆结跏坐。龛中佛像或持物,或捧珠,或结印,衣纹多垂座下。刻凿精致,打磨细腻,刀法圆润,佛头皆被毁坏。左壁洞口处存一题记,多风化泯灭,仅可辨“……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身……”。

  7号 长1.15米,高1.12米,深1.1米,刻老君像,面方圆,颌下5绺长须垂胸,戴道冠,腰系带,右手持帚,左手抚膝,着履,端坐长方形法坛。左右侍立女官,头着幞巾,著圆形头光。左右壁刻侍奉人2.龛外左侧刻少者1,手持物不可辨;右侧刻长须瞪目,左手持剑,右手托珠于肩之老者1.龛下刻1卧狮。龛外左右壁叠重三层刻供奉人,每层侍立8人。

  8号 长1.45米,高01.28米,深1.3米,老君着斜领袍服,面宽平,头戴塔形冠,腰束带,双手捧“卦”,著圆形头光,顶垂宝盖。龛左壁立价侍者6人,分3重;右壁立7人,亦列3重。龛外左右各有1力士,1手握拳,1手提绳,两相对称。龛下刻1卧狮,龛外刻供奉人,每重4人,左壁1重,右壁2重。此两龛系道家造像,从其风格判断,似为明代所刻。

  18号 长1.22米,高1.25米,深0.5米,造1佛、2弟子、2菩萨、2力士像。弥勒佛端坐须弥座上,有舟形身光,顶悬宝盖。菩萨有圆头光。造像毁坏严重。龛右壁有题记,多已毁,仅可辨“永为供养……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五月……弥勒□一龛。”

  19号 长0.32米,高0.65米,深0.05米。一立像,身躯修长,著长裙,有柳叶形头光,毁坏严重。龛顶楣上部有题记“……遂州长江县人去年……”余皆漫漶不可识。

  21号 长0.4米,高0.5米,深0.5米,药师佛结跏坐须弥座上,有身光,头已毁。龛左有题记“敬造药师佛一身”。其下存“黄洪氏”3字,似后刻。

  31号 高0.9米,宽0.56米。摩岩刻“清心碑”1通。碑额2条螭龙,螭头侧向两侧,螭身缠绕呈弧形,螭脚粗壮有力,碑额中部凿1小龛,结跏坐1小佛。碑身早年题刻“敬造清心碑一所,……嘉二十六乙已……里王□□往合州……”几字,余皆漫灭。碑面已被后代改凿,造一著长袍、腰束带、佩剑,着靴,不知名的浮雕像,右手反于背,左手上举,头已毁。

  33号 长1.43米,高1.34米,深0.3米,造三世佛。左为未来佛弥勒,斜披袈裟,偏袒右肩,袒胸,左手抚膝,右手握衣带,端坐于叠涩3重的长方形高台,双脚自然下垂,各踏一莲,莲左右荷叶侧曲,莲蕾待放;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袒胸,着双领下垂外衣,左手抚脚踝,右手中食二指直竖,余指曲,结跏趺坐于段弥座上,衣纹垂于座下;右为过去佛迦叶,着通肩袈裟,结跏坐于须弥座上,依纹垂座下,线条圆滑,呈弧形。龛两侧立力士,头着盔,身著袍,足穿靴,左手双手持鞭。右者左手扶腰带,右手握杵。龛下中部刻2卧狮,左狮张口,右狮口闭,尾卷曲于背,皆兀目圆睁,前爪伏地,后腿蹬立,肥壮雄健。释迦座上存造像记1则“敬造三世佛三身,右弟子唐辅,愿平安永为供养。大中七年(公元853年)十二月十二日记。”

  36号 长1.4米,高1.7米,深0.8米。龛外浮雕1座单檐佛塔,塔左右各1力士,著袍、束带,着靴,左手提物,右手举鞭。塔内正壁刻1佛、2弟子、2菩萨,身后以墨绘火焰纹身、头光。左右壁各描画一供养人,颜色大多裉落。就塔之形制判断,此龛似为唐代所刻。

  51号 长1.9米,高2米,深0.6米。分5层雕刻,最下一层中段刻武士6人,着甲胄,持兵器,姿态各异。两侧分刻妇女3人,着长裙,拂广袖。第二层中段刻妇女8人。其左侧刻半跪状2人,侍立1人,右侧刻半跪状2人。第三层中部站立韦陀,身着甲胄,双手胸前按杵。韦陀左右各刻9人,或着尖领长袍,或戴冠,或髡首光头,或袒胸露腹,斜倚石壁,或双手合掌,或两手捧物,或游戏坐,或正襟危坐,姿态各异,形神生动,雕琢细微。第四层中间,佛头覆幞巾,内着齐胸长裙,袒胸,腰束带,穿双领下垂外衣,罩肩帔,结跏趺坐椭圆形束腰台座,施“法界定印”。佛两侧刻菩提树。左侧为观音,左脚跷立,盘右脚而坐,左手托瓶,右手扶膝。右侧为大势至,盘左脚,右脚跷立,双手托扶带梗莲蕾1枝。菩萨衣饰与佛同,身后亦有巨叶形身光,该层左右各刻侍奉者3人,头戴冠,合十跪坐。第五层,左右各刻弟子、侍奉者5人,下排2人,戴冠,长衣广袖,双手托物。上排3人,或髡首光头,或戴僧帽,着袈裟,双手合十。各层之间刻凸形带状卷云,二至五层之造像皆立云层之上。经二层以云彩分隔为4段;第三层又以韦陀和云彩亦分隔为4段。龛外两侧刻力士,戴冠,头后2翅直竖,衣纹厚重。此龛人物众多,造型生动,雕刻细腻,为宋刻之佳作。

  67号 长1.32米,高1.5米,深1米,弧形顶。阿弥陀佛双手托珠结跏坐须弥座,座上层刻覆莲。左右2弟子双手合十,站于莲台,有圆形头光。左壁观音饰璎珞,戴宝冠,着双领下垂外衣,露小臂,戴腕钏,披帛从两手腕飘拂下垂,左手托瓶,右手握瓶颈,左脚下垂踏莲,右脚盘于须弥座上。右壁世至(亦写作势至),左脚盘于须弥座上,右脚自然下垂踏莲,双手持一枝带梗莲蕾,璎珞环绕,下垂至膝。3像皆有圆形头光,外饰桃形火焰纹,衣褶圆滑对称,纷垂座下,龛下部左右各1力士,着对襟短衣,腰系短裙,足穿长靴,一手伸5指过头顶,一手按龛沿,肌肉丰满,衣带飘拂。龛周饰卷草。龛左壁外侧存造像记1则“遂州遂宁县归义乡百姓鲁殷并妻……佑平安于当县南龛敬造救苦阿弥陀佛一身观音世至二身……(金)罡○52一对二身弟子一对二身右弟子……年正月廿……斋表庆毕永为供养……。”

  69号 长0.8米,高0.75米,深0.6米,正壁阿弥陀佛结跏坐须弥座,有舟形头光。左右侍立2弟子、2菩萨,有柳叶形头光,跣足站莲台,与佛并排而立。龛外刻单檐佛塔,左右门楣下部各浮雕1力士,左者著长裙、腰束带,穿长靴,左手举短剑,右手持一物,分腿站于鹿背。右者裙齐大腿,左手持戟,右手撑腰,站牛背,作奔驰状。洞壁右侧题“□表庆毕,永为供养,大中七年(公元853年)岁次癸酉九月十八日设。”

  76号 长0.5米,高0.7米,深0.15米。阿弥陀佛,高肉髻,面相方圆,留络腮胡,上唇蓄八字胡,褒衣博带,左手托钵,右手下垂持锡杖,跣足立莲台,项有桃形头光。龛外右壁凿一供奉人。龛左楣有造像记“……陀佛一身,永为供养。大中七年(公元853年)八月二十九日”。

  79号 长1.4米,高1.3米,深0.5米。观音戴宝冠,两侧垂增生,内着齐胸和长裙,外穿双领下垂外衣,袒胸,腰束带,有颈饰、戴玉佩、系缨络,左手下垂提一物,右手弯曲,跣足站莲台,有火焰纹身光,龛顶垂宝盖,两侧2飞天双手托盘,盘中盛果品,衣带飘拂,颇具动感。龛下刻2狮,尾卷于背,面向龛外,前肢伏地,后腿蹬立,有雄壮强健之势。龛周刻卷草纹饰。龛右壁有刻记“遂州遂宁县□□□□,为女四娘□/在安居草市被贼□恐,与女造/救苦观世音菩萨一身,愿林与/女□□罗高父子百年保首,贼盗/不侵,灾障消除,富贵不改,今蒙成就,/敬养大庆,永为供养。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五月三日”。该则刻记,六行竖书,自左至右竖行识读。

  80号 与79号同。龛右侧有记“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二月八日,弟子郑林永为供养,敬造救苦观世音菩萨一身。”

  82号 长0.86米,高0.9米,深0.25米,正壁药师琉璃光佛,褒衣博带,双手抚膝,结跏坐须弥座,衣纹垂于座下,有圆形头光,顶垂宝盖。2弟子双手捧物,侍立佛左右。左右壁各1菩萨,戴高冠,内着裙,披帛自右肩垂下而横过膝部,绕右腰而下垂,左手提数珠,跣足站莲台,有柳叶形头光。龛下沿正中刻花瓶,供有花束,其两侧刻2卧狮。龛侧刻2力士。龛周刻卷草。龛左楣有刻记一则“敬造药师琉璃光佛一身,□□□兄弟□□蒙□□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四月……”。

  99号 长1.06米,高0.94米,深0.2米,分两层雕刻,上层刻3佛,内穿僧祗支,外着袈裟,著圆形头光。同坐一长方形高台。左者善跏坐,双手下垂抚膝。中者亦善跏坐,左手曲于腰,右手托一物。右者左脚下垂踏一莲,右脚盘于座,手已毁。下层中部刻1螭碑,碑两侧侍立2供奉人,戴高冠,腰系带。边沿各刻1力士。此龛3像扁平,身躯修长,与唐风相异,但螭碑之形制却与千佛岩中唐代所刻“清心碑”相同。其龛刻年代应与唐相近。

  潼南定明山摩岩造像,据明确的造像记得知,其始于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盛于唐元和13年(公元818年)至唐大中12年(公元858年)间,承于北宋,继于明清,晚至民国,延续时间长达1345年之久。故潼南谓为宗教造像之胜地亦宜。

  定明山摩岩造像,其所造之龛刻多为佛教题材,道家造像则较少。其内容多为佛、菩萨、弟子、造像碑、佛塔以及道家之天尊、老君等。佛,又多造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三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三世佛(过去佛迦叶诸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诸佛)、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及十佛、十二佛、千佛等。又以造药师琉璃光佛者为最多,次为弥勒佛。菩萨单独成龛者,多为救苦观世音菩萨,地藏则次之,与佛同龛之菩萨多造观音与势至。刻凿之形制多为长方形、立长方形、方形或“回”字形双层楣龛、亦有大型之佛窟清时又出现“凸”字形龛。龛顶及龛壁或平或呈弧形。龛中造像自1尊至60余尊不等。

  定明山摩岩造像中,年代最早者为东岩之8至11号4龛隋代道家造像,龛顶龛壁皆呈弧形,龛外刻尖顶舟形龛楣。“弟子”、“清信女”皆刻于龛外,无疑是封建等级制在石刻艺术中之再现。龛中造像清癯,衣纹多阴刻作垂直线条,下垂之衣领采用贴泥条式之手法,以圆润凸纹表现出来。龛下部两侧皆对称凿2狮,狮尾直竖,前肢蹬立,昂首踞坐,肥壮有力。此时之宗教造像已注重到人物情感之刻划,如东岩第8号龛之女侍者显系少女,其亭亭玉立、脉脉含情之风姿,栩栩如生。彼虽置身于宗教龛刻之中,但全无宗教之意味。

  凿龛最多者为唐代。唐之造像、力士、供奉人亦刻在龛外,或龛下凿一台面,台前刻香炉与供养人。有的龛外还刻造出单檐佛塔或有有反翘的屋宇,龛楣或龛壁多刻有造像记。龛楣常饰卷草、连珠纹,或缠枝卷叶纹。龛顶垂帷幕、悬宝盖,两侧又常见手捧果盘之飞天。龛中的人和物安排,常在佛之两侧侍立2弟子,或合十,或捧物;菩萨则居左右两壁,或立或坐。菩萨与佛同排者亦有出现,如西岩第66号龛,其与佛之区别,除衣饰、头饰之外,仅在于一站一坐姿态不同而已。佛,多坐须弥座,或须弥座上再覆莲台,或坐束腰圆座,或束腰仰覆莲座,或束腰方座,或带梗莲花座,式样繁多。唐之佛像多丰满圆润,衣纹流畅,衣垂座下,呈“U”字形襞褶。菩萨体长腰细,肥硕匀称,戴宝冠、著长裙,裙带轻飘,衣料细软,薄如蝉翼,透露肌肤,并戴项圈、腕钏等装饰,璎珞常下垂过膝,神情肃穆恭顺。佛、菩萨多自项上起圆形头光,常浅刻二同心圆,内圈刻莲花纹或光芒纹,外圈饰火焰纹。身光多为柳叶形或舟形。龛下部常刻有2卧狮,狮尾反于背,甚为雄健强壮;所刻之力士,肌肉发达,给人以万夫莫敌之感。唐之造像,工艺精致,装饰华丽,线条圆滑,给人以真切温泽之感。于此可见,当时之雕刻艺术家已注意到人物体形美之表现。

  宋代之龛刻,衣纹多强调对称,折褶厚重,龛楣无纹饰,佛、菩萨之项光多为椭圆形或巨叶形,供奉人多出现在龛中。此时之龛刻造像已无唐时之豪华气派。

  明清时期之龛刻,明显较唐代减少,其造像更讲究纹饰对称,衣纹皱折处较宋时稍薄,且欠圆滑,但人物体态以至衣饰等刻纹,大多更趋装饰性,显得非常呆板、缺乏生活气息。

  民国时期的造像,多数比例失调,刻纹呆板、琢工拙劣,反映出石刻技艺已日趋下降。

  定明山摩岩造像群,并非统一计划镌造而成。于千佛岩造像中就多处出现打破或凿除前代之龛刻而重新开凿新龛的现象,可见当时之镌造者,亦非地地道道之宗教信仰者,唯依照捐资者之意愿,置“佛威”于脑后,以毁古像凿新像而已。其捐资造像者,有的多人同造一龛,而更多的则是一家独造成龛,因财力所限,而显得规模不大,且题材重复。凿于隋大业6年(公元610年)的东岩第8号小龛,长宽还不及1米,其捐资者就达36人。多为平民,甚至竞有出资甚少,因而仅有留其名,而未镌其像之“清信女”14人。

  纵观定明山造像龛刻中之纪年题刻,其镌画浅细,字体不工,亦多别字,因多出于石工之手。唐时,常称“龛”“身”,而不称“区”、“尊”,造像记之末尾多云:“敬养大度,永为供养”,“设斋表庆毕,永为供养”,佛龛凿成,常设斋庆贺,亦为当时之风气。出资造像者,从达官贵人至平民,社会各阶层人物均有。千佛岩中第34号龛即为遂州青石县录事刘文出资造像,身高18.43米的石胎金身大佛,其所贴之黄金需两公斤余,全由身任泸州沿边安抚使冯楫独力承担。其镌龛之目的,不外平“祈祷平安”、愿“百年保首,盗贼不侵、灾障消除,富贵不改”,“繁衍子孙”,“眷属安康”。千佛岩第76号龛之刻记称:“为女四娘□在安居草市被贼□恐与女造救苦观世音菩萨一身。”可见,唐代盛世,社会亦不安定,致使民无宁日,人们常造“救苦观世音菩萨”来“祈祷平安”,此为唐时多造观音菩萨缘由之一乎?

  唐宋之时,造像极盛,与当时统治者之倡导,各级官吏之笃信以及广大庶民之膜拜不可分割也。

  (姜孝云·潼南文史资料)

发表于 2018-10-1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20:13 , Processed in 0.10705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