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76|回复: 2

《常礼举要》讲记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4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李炳南老居士常礼举要讲记》



30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箸是筷子,匙是汤匙,举箸匙时,必请大家同举。譬如说吾是主客,主人让吾,吾不举,主客还没举箸匙,连带的其他人也还不能吃。主人让主客,主客就吃,这就是不礼貌,必请大家一起同举箸匙。
这聚餐是行礼,而不是出来吃饭,这个你得明白这个情形,饿了不要紧,饿了回家吃去。当主客要让大家,必须请大家一同举箸,拿汤匙也如此。一上菜先别吃,先敬酒,这是正式的,前面的那些都是陪衬。
从前官场中都穿了一身礼服,一起在桌子前头行大礼,行对首拜,这是真行礼,绝对不是假的。现在中华民国行鞠躬礼,你偏要磕头,那就不对了,因为礼从俗嘛。行完礼以后,主人就说:「请诸位宽衣」,或是摘帽子,或是脱衣,这时就可以随便一点。也有人说:「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坐下就在那规规矩矩的,起来必须是为了更衣才起来。
「更衣」两字,大家听明白,并不是换衣服、但也可以换衣服,上厕所小解方便也叫更衣,现在「更衣所」各处都有,你进去更衣吗,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你要拿起筷子来夹菜,只取向自己这一方的菜。假如餐桌可以旋转,主人他会先将菜转到正客前。吾给大家说,当正客的若懂局,他就赶快拿起筷子来将菜舀到碗里去,并且再将菜往别处转。有时候转到正客跟前,正客昂然不动,或可他吃了,也不理人,一直在那谈话,其他人还吃不吃,
纵使是修道,饿了就得吃,睏了就睡,这个谁不会,谁也不会~吾活到九十三岁了还不会,吾吃西餐,吾都是先看人家动手,吾才动作。吾还有一条好处,或者吾不动手,少找一些麻烦。餐桌或是圆桌或是方桌,主客拿起菜来,吾也拿起筷子,怎么吃法呢,你们大家都有学佛,念过佛经,有句话你会讲吧,「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从边吃起。
从前商人是四民之末,我们念书的是四民之首。商店吃饭的功夫,老板与掌柜的是同时吃,同一桌吃,大家一样平等。这一盘菜上去,正中间的都没有动,大家都吃边边的部分,这是商店吃饭的情形,吾见过。没有一上菜就从中间开头
31
夹的,头顶上没有了,那就太不成话了,这个大家可以学学。
各人吃各人跟前的,万不可为了吃别的菜,要搆搆不到,搆不到就站起来,这可难看极了,人家看你这个神情就想:「他好像没吃过东西,头一回出来开开眼。」总之,不可站起来向别的角器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不在盘顶上举箸,喝汤的功夫,也是不在盘顶上喝,这个不必解释。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菜一上来,你拿筷子在里头翻过来搅过去,在那调一调,这可是大毛病,现在更讲究卫生,就不应该如此了。
请客时,主人跟前又放一双筷子、一根杓子,预备这个干什么,预备给客搯菜。拿这一分特别的筷子,站起来夹菜给客人,主人站起来不要紧,并不是站起来夹给自己吃菜,而是站起来敬别人,这样是可以的。
其次,公食之器不可以用自己的箸翻搅,这个事情说出来就很难看了,一些年轻人如此也还罢了。还有些老年人嘴里还有东西吃,筷子上的东西还没干净,就又上别的盘子去取菜。唉呀~吾就不能吃啦~你怎么吃法,这个记住~自己眼前有个小碗,将眼前的几道菜搯到你的小碗,不是吃饭而是行礼,这样也干净,也不叫人讨厌,就是这么回事。
大家记住,这个很有关系。不叫人讨厌,这个全在个人,在家庭中没客人时也是这样,为什么呢,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在外头不用注意,自然而然就这样了。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你譬如用汤匙取菜取汤的功夫,要把里头的剩菜都放在碗内。
有些人喝汤,或可喝干净。有些人喝得不干净,喝不干净还带一些剩下的余汤余菜,再上盘子里去取菜取汤,讲究卫生的人,看了就受不了。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自己夹的菜,不论是放在自己跟前的碟子,或在碗里等等这一些,最好是自己把它都吃尽了,才不糟贱东西。最好是少取,总记得一个「少」字,少了当然
32
就吃得了。
有些人他好意,拿着肴菜给你,这叫多事~怎么叫多事呢,主人跟前一双干净的筷子,他那个筷子就是要夹菜敬客人,何必你多事夹菜给人,你老先生是有年纪的又长胡子,胡子看起来肮肮脏脏的,人看了就讨厌,你再夹菜敬人,人家不吃嘛对不住你,吃嘛嘴里咽不下去。咱在这里讲书不可开玩笑,要是开玩笑那就听不明白了。一个小姐给他夹菜,行;我这个老头给他夹菜,就不行。这个事故人情都得要懂。
这句「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会了吧,你自己跟前的菜肴,不论肴指的是荤的,或菜指的是素的,都不可以吃不了,而将它反回公众碗盘去,这是大毛病。实在吃不了就摆着,剩下就是了。剩下虽不好,但还有什么法子呢,你不能吃啦~只可以放在自己的碗中,不要再放回公器去,吾讲这个,礼记上都有。
十二、箸匙所取之肴菜,不得倍于他人。
这个事情吾常留神,你桌子上坐的客人,如果是一般粗野人,没有一点规矩,看了看跟吾一样,吾夹的菜就跟大家一样。这里说的是懂礼的人,怎么是懂礼的人呢,夹的菜、搯的东西,懂礼的人你把菜夹过来,还没吃上,就那个节骨眼,嘴就往外张开,油汤一滴滴的就滴开了,然后把菜吃到嘴里去,两个腮鼓出来,这个是大毛病。为什么,这个菜是大家吃的,你一个人想捞本,比别人多两倍夹在嘴里,唯恐占不到别人的便宜,两个腮子鼓鼓地,那很难看了。
很多人拿着筷子一夹这么一大团,往嘴里塞,好像内地的填鸭子,不管鸭子吃不吃,就将食物硬往它的嘴里塞,塞进去不叫他动弹,几天以后鸭子就胖了,这叫填鸭子。自己跟填鸭子一样,这是很难看的,这个记住~
我们同仁在桌上吃饭,吾可留心看,很不好看啊,总是失态呀。嘴里必得只有两三分,容易咬嚼,有人与你说话时,虽然还有菜吃在嘴里,也还可以说话。其实菜在嘴里是不能说话的,有的人同桌吃饭他不懂得,你吃了菜他还跟你说话,你嘴里菜少,若能嚼还可以说话,能够敷衍过去。若你把两腮吃的都鼓起来,话不能说,那就很难看了。他还故意开玩笑地问你一些话,你若说不出来,他就问:
33
「先生,你没听到我的问话吗,」你还能吐出菜来,说:「我跟你说吧」吗, 记住,夹菜不倍于他人。咱就算饿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宴会敷衍一场就是了,真饿就回家吃去吧~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吃的功夫要讲究,吾跟你说,这个要留心。你在斋堂里看看,受过教育的,饭菜才放到嘴里也嚼也吃,不是张着嘴「啧、啧、啧」,不是这样子的。吃菜喝汤,嘴闭着,先用牙齿与嘴唇嚼,齿唇没有关系那就更好。一些人「啧、啧」的在舌头响个不停,往下咽时,这很不像样子啦。满嘴里响,你听了笑,你笑什么,因为笑他吃相不对。笑他不对是不错,可别自己犯了这个毛病。或是吃现在的面包,可以剥开往嘴里填。
其次喝茶或喝酒,你看过唱京戏的吗,喝酒都用袖子遮起来,是唱戏的为了好看吗,你说唱戏为了好看才这样吃,其实戏上都是按照古礼编下来的,都是名人编的。怎么个遮法,你们诸位看过法师讲经,穿上袈裟坐上大座,在上头是不能吃饭,但可以喝茶。或可有人见过,有人没见过的,从前的証莲法师与现在道源法师,他们是老人啦,他们还兴丛林的这一套规矩,搭上衣服,喝茶时必须遮起来。法师讲经也是唱戏吗,不知道的事最好要问,不必在大众问,可以私下问,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嘛~
十四、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转身向后。
这两条一起说。
公共吃饭是聚餐,以不说话为原则,为什么呢,论语上有「食不言,寝不语」,这人人都念过,人人不听这一套,为什么食不言呢,为什么管的这么严,不是管得严,因为吃饭的功最好少说话,就是说话也是两个人声音低一点。若在那高谈阔论什么的,一高声说话,你在太阳下一看,一说话,嘴里有很多吐沫往外喷。你不信你看看,在桌子上一高谈阔论,菜呢就添上材料啦~所以吃饭以不说话为原则。
「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除了说话避免唾沫入公器中,还有最不像
34
话的是咳嗽。现在老年人出来吃饭的比较少,年轻的多,这有什么关系呢,总而言之,年轻的咳嗽少,从前老人,以咳嗽表明老的状态,以此倚老卖老。你看唱戏一出来的老生「嗯哼」,上来先得这一套,这是干什么呢,这表示是老生。有的咳嗽不是假咳,这个吐沫满嘴都是,有些懂局的用巾堵着嘴,但这个有时也堵不严。
吾给大家说,只要咳嗽总得要转身。吃饭要咳嗽,把身体转到后面去咳嗽,这还罢了。现在人人都知道有传染病的,谁有生病谁没生病,大家不晓得,必得回避这个,这是别叫人讨厌,这个大家记住。
西餐馆子有一块白巾,中国人吃饭,大家没见过,都有饭单。这饭单很大,有四方的,也有三角的,上面有绣花很讲究。当差的都是自己带着筷子、刀子等等,每个当差的伺候着各自的主人,古时候的行酒,那是很要面子的,毛巾等等统统是自己带着。桌子上,主人都摆着纸,现在也兴这个,摆上纸的目的就是预备你自己某些的毛病。所以出去聚餐时,带几张卫生纸预备着,倘或吃饭时,嘴巴往下滴着什么东西,弄得桌子不干净,拿个卫生纸自己擦擦。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现在讲究的是不让动物上屋里去,普通人家没有这个规矩。吾跟大家说一句,你在这里请客,荤菜里头必须有带骨的菜,西菜里也有,牛排、猪排都带着骨头。中国菜里头,现在的馆子没见过,从前都有,任何盘子必有一样排骨,大约一寸,肉在骨头上,排骨跟骨排在一块。吃的功夫,用快子夹着骨头,用嘴把肉脱出来,将骨头放在桌子上,你不能往地上一摔,主人还要替你善后呢~从前做菜没有骨头菜是不行的,因对客不恭敬。而肉靠骨附近最香,这里头还有些讲究。你要是把骨头摔在地上,狗的嗅觉最灵敏,它就上屋内吃骨头,一来一只狗这还罢了,来两只狗就打架。你看狗来了,客人就算不说,主人也不能让狗走来走去,喝斥它:「咳~狗滚出去。」这若是在普通时候说,狗滚出去是可以的,在聚餐时主人要是说:「滚出去」是叫狗滚出去,还是骂客呀,这个大家可要回避,以免发生误会。再说席上客人有穿好的,也有穿的不好,这个穿的不好的人一听滚出去,他心里就发生误会。你可不能解释说:「我不是说你呀。」你越解释越糟糕,这
35
可就要注意了。
再者「不投骨于狗」,明明看见有狗来,你的骨头也要放在桌子上,怕有另一只狗与它打架。
十七、碗中不留饭粒。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农田是人民命脉,所以农人的地位很高。
说到这,打个插,你们同学们,连旁听的同学们,来听这个事不是勉强的,有功夫必须看看中国的历史,即使听街上说书的也有好处,只是效力很少。总而言之要有个体系,读廿五史,我们没有那个时间,可是这部《通鉴》必得要看。什么叫通鉴呢,就是自古以来到现在,各代的重要点,一兴一亡注重兴亡的事迹。什么叫资治,帮助政治的。可是那一个历史不是帮助政治,吾跟你们诸位说,春秋三传以及史记这些历史,不光是兴衰存亡,天文、地方上的物产等等都记载。现在中国各省各县的省志、县志都是仿照那个,风土、人情、山川地土都记载。这个通鉴则专谈政治,政治以外就不谈,就很简单了。
这个必得多看看,第一次碰见事情是这样,下次再遇见同等事情,请问:一样不一样的办法呢,你要认为就是这个办法,那又糟糕了,天下没有一样的事情。现在的好事,大家最好学一学,不好的要戒一戒,现在你们这儿皂白不分,怎么个学法呢,现在这个事情复杂了,打开报纸,那一天不杀人,强盗杀人一天闹比一天不像话,十五年前会有这个样子吗,十五年前没这个样子,现在是这个样子。是十五年前好,还是现在好,现在人是光学文,即使学也不够熟,就算你学的够好,吾再说一句,这话以前吾是不肯讲的,现在跟大家讲一讲。有人说:「为什么你不肯讲,」现在是文化低落的时候,一步步往后退,吾再说大家,大家就更不敢学文了。孔子并不注重文,这是比较的话,为什么呢,「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听见吗,孝、弟、谨、信等等这个多做,才准你学文。孔子他那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文学在后,这个你念过论语,你都不觉悟啊~果然孝、弟、忠、信都做到了,吾跟你说,古人有这种事「久居官场无佳士」,做官做久了,好人就愈少,这吾不能细讲。下
36
句「饱读诗书有罪人」,饱读诗书却成有罪人,不如没念过书游手好闲的人,现在吾不大敢讲这个,现在大家不认识字,改圣贤书,又改佛经,自己连字都不认得就在那乱改,吾若在这里说,大家都会说:「咱不必念书,自古豪杰没念过书的多。」唉~很难~必得要看历史。
其次,吾也提倡要看京戏,吾虽然提倡,却是私下提倡,吾也没跟政府说,也不晓得再过半年,政府也提倡了,可是提倡也是白提倡,看热闹而已,看一会儿有什么用处呢,看不懂,还不如听热门音乐好,那就没办法了。
十八、不对人剔牙齿。
吃完了饭要剔牙是免不了的,但是不对人,你凡是不恭敬的事情不对着人。你譬如见了人,对着人打呵欠,对着人「嗯,嗯,」伸懒腰这个样子,对方看见这个就觉得你不礼貌。现在不这样了,什么礼貌也没有了。 从前,一碰见有人对着我们打呵欠什么的,就是今天运气不好才碰见这个,一定不吉祥,赶紧把霉气弄走了。还有一个风俗,这个茶壶嘴子不可对着人。这个事多了,这是中国迷信,现在不信这个,信洋迷信了。有了洋迷信就把中国迷信盖了去。
以上是不对人剔牙齿。
十九、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这条单指对主人而言,客人或许吃得慢,主人若先吃饱就把筷子放下来什么的,这不行~你当主人,主人先不吃啦,这那有不开窍的客人,主人都不吃了,你还在那儿吃,这什么话呢,当主人总得慢慢的吃,并且把桌上东西尽量吃完,这个好看。
二十、起席,主人逊言慢待,客称谢。
用完餐一起席的功夫,主人逊言慢待,主人先说「对不起」。也不只是说慢待了,这里「逊言慢待」的意思,是那里也招待不好,这是说客气话。洋人正好相反,对客人说:「你看吧,今天我这个菜最好。」这跟中国相反。送礼给人,中国人说:「这个东西是薄礼」,洋人说:「我这把扇子是从非洲来的,好贵唷~」我今天招待的菜是天下没有的,这是洋派的,一切都与中国反着。
37
你再看看昨天中央日报副刊上谈到那个西洋文化,就以阿根廷与英国这个事情来说,阿根廷占领了福克兰岛,英国人人少就投了降,后来英国本国发了兵,阿根廷就投降,这两面都投了降。但是中国可不是这个风气,就以张睢阳为例,大家知不知道这个人,外头几十万兵,自己败得剩十几个人就是不投降,贼兵破城,割他的舌头,杀他的头,也是不投降,这是中国的文化,跟他们的文化怎么样呢,你看历史,它们不够人格,我们还要全盘西化吗,中国再不行,在地球上也已五千年了,虽然亡国但没有亡族。如今却必得要把民族灭亡了,这个也难怪呀~国家算什么,连父母都不要了,还有什么国家呢,谈不上尽忠报国了。你看中国的张巡、岳武穆等等,洋人看他们都是傻小子,跟他们不一样。就是要我们听他们的话,全盘西化了,这就行了~共产党来了,我们全部投降共产党,日本来了,全部投降日本,谁有力量,我们就投谁,邪说横行,现在就闹成这个样子。书归正传,起席的功夫,主人先说慢待,客人也得说谢谢,双方礼尚往来,人家恭敬我,我恭敬人家。
二十一、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宴毕」,饭吃完了,主人照例的摆手绢、献茶,这个现在还得有,总而言之,必得讲卫生,这个手续省不下,手巾是免不了的。
做客的功夫,吾给诸位说,你(主人)拿着手巾来,我们可以擦擦,在这个时候,擦了别再坐在那儿,等着主人献茶,擦了脸就可以起来了。所谓「客去主人安」,主人忙着的时间已很久了,主人还得吃饭呢,我们早退也好嘛~
辰、出门
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出门离开家里,只要出来,吾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说。这个人,今天刷牙、洗脸等等,固然是卫生,而衣服就有两种作用,不光是卫生,大主意是恭敬人。譬如在家里,天气热了敞开怀,在屋里这样子不可以吗,要是来了客人,你拿着扇子、敞开怀,感觉对不起人,眼中无人啊~要明白这个。
一出门如何呢,论语有「出门如见大宾」,讲了必得能口中诵,口中诵是记问之学,能够记得住,能够说了,这个还不中用,现在连这个记问之学也没有了,
38
道听途说而已~记问之学没用处,要记问干什么呢,记问之学能够举一反三,以此类推,温故而知新,看旧的,来了新的就明白新的,还没讲就知道,那就算有所得了。
「衣冠不求华美」,衣服不在好坏,就是破了也不要紧。吾跟大家说,你要是光听这个,有了心得,再看历史,一定是两个样。要是没心得,你看历史,就是看了二十四史也没用处,你不知道它的用意在那里。就用这句话「衣冠不求华美」,古人说「捉襟露肘」,襟怕露了,赶紧拉衣服,襟一整齐了,手肘又露出来了,这又不好看,盖了这个,露出那个,可见得衣裳很破烂。
从前有一位高士叫黔娄,他死了,家里穷。拿个被子给他盖上,盖上了头,露了脚,盖了脚,露着头,怎么着也不行。有朋友出主意:「这么好,斜着一盖不就成了吗,」太太在旁边大不高兴说:「唉呀~那可不行,先生他一生正直无私,怎么死了还要叫他斜着呢~」你听听这一句便可以了。
衣服不在好坏,破烂也不要紧,破了打补钉嘛。以前穷念书的,衣裳破了这个补那个,补了又补。衣服不是要求华丽,而是要求整洁,「整」是必须要用扣子把衣服系起来,譬如夏天穿着香港衫,人家都敞着,吾是必得扣起,你叫吾敞着吾不会。
有人说:「你太落伍了~」吾跟大家说过,吾跟他们不一样,吾根本就没落伍,吾还没落伍谈不上落伍啊~他那伍,伍到什么样子,吾也不落伍,吾跟你说吧。他以为现在兴这个,衣冠整齐现在是不兴了,现在不兴的,吾就走那一条路。那一条事情对社会上有利益,吾就去干,那一条对社会上有害,吾就不干,吾不管它现在兴不兴。
现在是杀警察、抢银行、要红包,这些都兴,这个吾绝对不干。叫洋人洋爸爸,吾怎么也不干,活着吾是一个中国人,死了吾也是一个中国鬼,下生在这个地处嘛~你查中国历史,凡是念书的大家必须知道,狐狸死在远处,跑不回来,它跑不回来,怎么样子呢,东西南北它记得,它必得在那个地处,将头朝着来处,死得才瞑目。不冲着它的窝,死也不瞑目,畜生尚且如此啊~吾讲的都是实话,你去悟吧~
39
「洁」,衣服穿在身上,这身上有了汗臭气,很肮脏的,往衣上一染,衣上染了这些就要洗洗,总之要整洁,就算尽意了。
你的衣服一整洁,要是对待有学问的人,你是雅人对雅人,那是志同道合那很好,不要叫人家说你闲话。对待俗人,那没关系,俗人说你坏话、坏人说你坏话,不须要觉得羞耻,因为那些人是贼寇和小偷。我虽然穿的破烂,我卖土豆花生,一天只卖十块钱,吃饭我就吃九块,甚至于吃十块,余钱虽然没有,但还是丰富,丰富什么,道德丰富,天爵丰富~你好,你一天偷一千万,你是贼寇,谁比谁高,
吾跟你说,讲书的人,有时间就多谈几句。唱戏的穿了破烂衣裳,那叫做什么名目,那都有名字的,连小丑背上的衣裳都有名字,绝对没有这个当那个讲法的,没有这个道理,这个学问可大了。现在人改圣人的书、改佛经,唱戏的唱这么多年,就是不敢改一改剧本,戏中那件破衣服叫「富贵衣」。要是这一戏班子他不办了,他要卖,照例不能全点收,不全点收不要紧,简单检点一些富贵衣,有这件富贵衣,他才买你的,没有这件富贵衣他不要。
你看看这件破衣裳,再想想中国的教育,现在必得处处西洋化,这是自掘坟墓,根本不要了。想要中国再延续下去,必得落实中国文化。
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你到街上,长者他在前头,咱们不必向前头去,也不必多问,顶多在后头跟着。他在后头,咱们没看见,就怕我们往那边去,他往这边来,这就面对面碰到了。不过这得多少变通,譬如在乡村中、马路上等等这个地处可以使用。 编常礼举要这些东西,那个时候没汽车那个东西,现在在偏僻街上也可以如此做。正走着,看见长者,我们穿过路旁去,干什么,「趋」,跑到那边去迎着他、说句话、行行礼,敬也就是这个样子,或可在路旁站着谈话。但是在城内就是不行,来回的车辆这么近,你必得穿过路去,穿过去就碰上车,他不安心,你也不安心啊~
学什么东西,都要有实有权,没有叫你学呆呆板板地、学书呆子啊~学书呆子有什么用处,
40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上了高处去,不论上什么高处。在街上,现在都是盖着楼,你上楼就是高处。他在地面走着,你在高处喊着:「喂、喂、喂」,下头那些走路的人,会想:「你到底招呼谁,」大家都站住,疑惑大家。而且在高处和低处说话,两边也听不清楚,这个可要回避。
「登高不呼」,这一招呼,大家都疑惑了,都停了脚、叫谁呀,也弄不明白,一点也看不清楚,以上是有声之呼。
这个无声之呼,是指在高处看看,那边是什么山,这是什么水,下面是什么人,用手指着,这也疑惑人。
四、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这是指年轻的弟子,有年纪的老先生这又例外了。从前差不多都带着旱烟袋,这几年不兴了,时候变了,形成了现在的纸烟。吾跟大家说,从前这个吸烟是逍遥自在,是消遣的一种事情,并不是需要的事。吃饭是需要的事,尚且还得逍遥,逍遥自在,那太自然了。
念过书的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都得恭敬。念了礼记礼运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这街上年长的老人都是我们的长辈啊~你见他们,有这样子吗,
可是在乡间,对老人不一样。在路上走着,路又宽,人又少、见了面也不认识,你走着很疲乏,在路上吃吃烟是可以的。并且在路上碰到一般人,也可以有「点头之交」,点个头就可以了。这是从前的话,现在谈不到了。现在住公寓,邻居姓张姓王一概不知,不是这样子吗,住了多少年啦,邻居姓什么不知道,谁跟谁都没关系,什么里仁得仁,不兴这一套了。
「不嚼食物」,为什么呢,路上有灰尘,吃到嘴里会传染。总而言之,最好闭着嘴走路。咱们鼻孔有毛,人人的鼻孔都长着毛,长着毛干什么,它天然地就是一种保护性。这风一吹,你闭着嘴灰尘就往鼻子里去,鼻毛将灰尘遮闭住。其次,额头上长眉毛,又不听又不看,有那个眉毛干什么,但是头上出了汗,还得靠它挡住,上不了眼睛去。「不唱歌」,也是为了卫生的缘故~
41
五、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乘车见长者必下」,这条要活用,不是人人都有车坐,你没念过古文上「长铗归来兮出无车」,齐国孟尝君的客卿冯谖出去还没车啊,普通人随随便便地那会有车,你坐着车,在街上,不但是长者、熟人,一看到他们你的车就得停住,下来跟大家一起走。可是这个话可要听明白,在城市里不行,你坐着汽车,可别学这一套,你喊汽车、公共汽车停下来,你下车行礼,那就是书呆子。你说:「我是有本之学~」唉呀~差了~你在城市马路上,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骑什么车,都不可下车与人行礼,这个你都得变通。
「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这不是说遇见长辈、平辈要下车行礼,比你年轻的晚辈你便可以不恭敬,不恭敬是不行的。遇见晚辈,你打个招呼就可以了。
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早上出门,所以说是「夜必归家」。白天出来的时间长,晚上必得要回家。若「因事不能归时」,要是你今天出去,回不来或者是帮忙人家,某人家有婚丧嫁娶的事情,一旦请你帮忙,晚上回不来,在早上出去前,跟家里人说明白,我这个今天不回来,所以说必先告家人。这段是单指你计划不回来,所以才先告诉家人,要是你临出去前并没计划要住在别处,便谈不到事先告诉家人,这后头有讲,就不必说了。
为什么说这个话呢,这跟大家都过,为人子的,别人不关心,母亲没有不关心的,到了天晚,某人还不回来啊,说好了,等一会儿就回来,家里的老母天然的这种心,她跑到门外头在街上等着、看着,你回来了吗,你不回来,她就在那里看,那不是白看吗,白看她还是看。你看看这个吧,她也没上过学、没教她怎么会,在家里,固然父母也打也骂,爱之深责之切,越爱便越责备的过火。
街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他在外头当小偷,我们可以不管,没关系。可是一层,孔圣人管,佛也管,什么原故,普度众生~但是咱们没有那个学问,尤其是现在。
记得那一回吾说过,我们出去发生车祸,或遇到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你要到时候不回去,夜黑了也不回去,遭了麻烦,家人也不知,自己中了伤也说不出
42
话来,自己又没带身份证,警察也弄不出所以然,那就麻烦了。若出去前,有跟家人说上那里,届时家人去那个地处找你,有人说:「他来了,他已经走了」,家人就可以顺着路去追问,问不到人就问警察,少很多的麻烦。
七、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你不论看什么书,没有一条呆板板的,呆板板是你自己带上的样子,那些书都是四面八方。中国有一句话,所谓「见机而作」,而「定法不是法」,台湾也有这个话嘛~
八、不立在路上久谈。
这个可很要紧的,走到路上,来来往往的人车很多,你站在那里谈,妨碍交通。你要谈几句就可以了,不要一直谈,有序分、还有正宗分、流通分,把这一套等等讲完了,对方他有事没事呢,他等得了等不了呢,此其一。
第二呢、你谈的这一套,当然里头有秘密的话,你说:「不要紧,没有什么秘密。」吾跟你说吧,在街上谈话说:「今天晚上我不回家」,「谁看门呀,」「没人看门……」,这样就行了。只要是有心人,在你家附近住着,你家晚上又没人看门,今天晚上你家就不保险,吾跟你说吧~这还不懂得,还有别的秘密,那就太多了。
这个时局是怪事年年有,现在怪的出奇,但是也可说不怪了。怎么不怪呢,明天的报纸吾都知道了,你信不信,不用出版吾就知道。吾看明天的报纸、后天的报纸,不必再看,吾也知道了。你会说:「你也跟他们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有神通吗,」吾连鬼通也没有。报纸就是神通报纸,前通多少年,后通多少载,这个懂得不懂得,
在马路上不可久谈,在马路上即便你是站着,警察要过去干涉,警察过去干涉就不好看了。可是吾见过一件事,在家里谈完了,出了门,主人送到门口,两下子就该分手,可是客人不走又回头来和主人谈话。客人不走,主人就无法回去关门,在家里只谈五分钟出来了,在门外头站着却谈了十分钟还多。这可是吾见过的,在门外头谈话比在家还厉害。你的邻居都听见了,人家要侦探你的秘密,不用上你家查去,问问邻居或听你们的谈话就行了。凡是你家里的事情,都是你
43
自己泄漏秘密,礼记有说:「内言不出于阃」,家里的事情、屋里的话,不能出你的门限。
往后送客的功夫,送到门外,或咱们上人家去当客人,主人送出来以后,咱就可以走了。主人或可有别的事要干,别站在门口不要紧的话扯了一大套。
九、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你走在马路中间,警察也不让你走。越路时先左右看看,或可有那种车,不论马车、脚踏车,他看前面有人走,就慢慢骑过去。现在可不行,现在的摩托车、汽车、他可不管,他要硬闯,现在闹乱子的就是这两种车。你越过马路要看看,要不然为什么建天桥呢,建天桥,交通还可以不乱,这就是防范。要是不建天桥,你想要越过马路,不知要等到几时。
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吾上莲社来,吾被车子碰到,你们大家也知道,从吾身上压过去。有人或许会说:「你懂这个常礼,你怎么也被车子碰上呢,」吾给你说,我有理由??吾走到路口,吾也是这边看、那边看,看车子还远,吾走的又快,一赶到街口上,车还过不来,这没有什么关系,吾就看看没有车,吾就过来了。走过了街口,穿过了马路,进了这区公所的路口了,已进了巷道,这还有什么问题呢,又不是在马路上,吾就慢慢地上莲社来,这就是天命了,这不能讲礼记了。怎么呢,一个小毛头,骑车的能力不怎么高明,他并不是上这个巷道来,他是往别条街道去,吾在巷道中慢慢的走,他不知怎么的却进了这边,把吾撞了,撞倒了吾,他也倒在那里,这很冤枉。
吾说:「你上那里去啊,这里是民生路。」
他说:「我不上这里来,我往那边去」。
吾说:「你上那里去,怎么跑到这里来呢,」、
他说:「车子剎不住啦~」
吾说:「好啦,那不干你的事,该吾倒霉。」
可是一些看热闹的呢,他们就围上啦,他若走得慢了警察就要过来了,当然他就走不了了,他走不了吾也走不了了。吾说:「你快走,我离莲社近,还有人照顾,用不着你照顾我,两个人留在这,就倒霉。」
44
这个「不可与汽车争路」就不讲了。
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不论你走的快、走的慢,要稳重别慌张。快也好,慢也好,什么方法呢,就是走直路~譬如吾在讲台上面,要走到对面,吾的方向就直接向那边去,对着那张桌子、那个挂钟走过去。这就叫做稳重~你万不可走曲线美,万不可有这样走法~走曲线要妨碍后来的人,也妨碍眼前的人,这是步履要稳重。 「并宜张胸闭口」,这与个人的卫生有关,这个没人管你。走路的功夫,张胸是什么呢,咱人是直的,胸腑(拍拍胸腑)是这样子的,这个你们年轻可以练练。走路的功夫要闭口,不但是走路要闭口,静坐、睡眠等等一切都要闭口。空气中通常有些菌类的东西,在马路上菌类的东西更多,口一闭,这些东西即使随风流动,它也进不来,鼻子里毛孔鼻毛挡不住,闭着嘴不会有什么传染的。这个胸腑要是练了,活到吾这个年纪,你大家必有好处,你尽管多活吧,你试试。 走路脚在前头,走路当然是脚在前头,为什么说「脚在前头」呢,有了年纪,跟年轻的不一样,有了年纪,走路是头在前头。你不信,你看看有年纪的,你就会信了,你再不懂就是呆板汉、书呆子了,那只可以等你活到八十岁的时候就明白了。走路时,脚先向前,鼻闭、口目向前视,走路时眼睛看前头,眼看前头不是错,你们大家听着,为什么呢,眼看前头,两旁有什么事你可以回避,这是很要紧的。这两旁的人,假若你要没看清楚,见了面不打招呼也不要紧,总是他看你是往那直直走,他也不怪你。你要是那么东张西看的,而没与他打招呼,他会认为:「这个人看见我不理我」,以后就给你找些麻烦。
咱讲这个是活的,绝不跟程子一般,程子叫书生坐在那里,好像绑在一棵树,孔子也没这样。目要前视,这个很要紧,这个原因跟你说了。
其次四威仪的「行」,要做到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先讲卧如弓,两腿弓起来,真卧就是卧如弓。坐如钟、钟是庙里打的钟,钟放在那里不动,像一个「重」字。行如风,这风一吹要是没有别的阻挡物,直直的吹过去,要是阻挡物,它才转向。你走路,要是不随便转向,就是行如风。
十一、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45
出门在外,不光是行路,或是坐车、或者到公众地处、游览地处,有坐的位置,看见有了年纪的、身体不好的,或是老弱妇女,妇女原来比男子禀赋差,身体就软弱点,或可腹中还有个小孩,那就更不用说了,她有累赘嘛。见了这四类的人要让他们先走,让他们过去先坐,这个法律没有强规定。
在公众地处,有坐的地方,你坐下来了,没有第二个座位;就你坐的这块石头,也不是人家安的什么座位,这一块石头是你坐的,你看见他们往这里来,你起来让给他们坐,他不坐,你就随他,坐车子更不用说~这是什么呢,就是礼。凡是恭敬他人、不妨碍他人的就是礼,礼含藏着道德在内。
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咱走着路,有人问路,他不知这个地处,我们虽然也是走路的,但也不知这个地处。他认为你走的态度不慌不忙的,像本地人似的。他是彰化人,我们是台中人,他问:「先生,南屯往那里走,」他若遇见吾,吾还真不懂,吾现在还找不了去南屯的路。
你碰见了这个怎么样呢,人家不知道路,看你像台中人,问问你,你知道就详详细细的跟他说个明白,你必得讲个详细,为什么呢,你不说清楚,让他听不明白,他走错了路就耽误了半点钟或者一点钟的功夫也未可知。那么他误了事,就是误在你身上。你要是带着铅笔、本子,画个路线给那个路人那更好。虽然话要说得明白,但要简要详明几句就可以。平素说话噜嗦,开头他问南屯,你说这里还有西屯,还有北屯什么的,这叫噜嗦。人家问你南屯,你就讲南屯,要言不烦,这还不会吗,
从前古书上说,有一个博士,自己骑驴要卖驴,卖驴得结契约,当了个博士还不会写契约吗,洋洋大篇三张纸,文作完了,这上头却没有一个驴字。吾不必说别的,你想想吧~博士作的文章还错了吗,三篇大文章没有一个驴字。你卖的是驴,对方看了文章,没有一个驴字。现在的文章在报上登了,万言说完了,说了什么事情,人还不知道呢,现在人犯这毛病太大了。
人家问路于我,你要是不知道,你便说痛快话:「对不起~我是个生人,我不知道,你问问别人吧~」这个话,若含意深,意思是说,你走路的人得知问路
46
的苦处,你得体谅人。
「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上来称呼某先生某什么的,人家说了,必得道谢。这一点,现在人不觉得什么的,吾跟你说,从前人连这个肩挑、贸易、推车的一些苦力都有礼貌,推车的这些粗人,他有什么礼貌呢,他推着车子,看前面有人,他的车子快,若前面走的慢,他不会说:「快走、快走,到旁边去,让我过。」他说:「先生,借光、借光」,这个「借光」两个字,掏出辞源来查查,人家都懂得,现在人对「借光」就不懂了。
你们诸位说「借光」两字怎么讲呢,今日之下什么叫学问,言行、说话、做事都清清楚楚,就是学问,大学问就是办事,不办事没学问。把廿四史念得熟,从头背到底,倒过来再背,还是个书呆子,一点用处也没有,干什么用啊~
十三、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现在交通复杂,这种情形比较少一点,可是要上远乡和一些偏僻的地方,不能说没有,此条或可实用。
「古庙」是什么样的庙,常关着门,不是人来人往的庙,是没人管的破庙。这个庙,你一个人不能进入,两个人就可以进去,什么意思呢,吾先不讲,这边也没小注。或者今天星期五,或下星期一吾还来讲,你先讲,吾听听。这个你别查礼记去,礼记上可没有这两句。没有你讲,那说这个干什么,先问一问:为何一人不入古庙。
两人不看深井,三个人可以看吗,三个人就可以看,两人不许看。那么一个人可以看吗,一个人可看,就是不许你两个人,就是这么着,这就是要言不烦,就得这么样,改个字也不行~有人说:「佛经我都能改,这个不能改吗,」佛经你改,你入你的地狱,这个你改了,现世就倒霉,吾不说了。
十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现在这是好一点啦,不兴这个没关系。现在台湾骑马的也很少,一过桥要先下马。可是吾跟你说,一些武将终日骑着马在阵上打战,路况瞧多了,每逢念了吾这一套,唱这一句「逢桥先下马」,看见桥也赶紧下来,还是那个样子啊。其实武将不要紧,就是咱们这个普通人最须要学。
47
从前是南船北马,你听听,上南方得懂水道,在北方得懂得骑马。懂得马的情形,就知道载人的马和上阵的马不一样。上阵的马都有教训,都有训练。那马不会一放炮就跳起来,马没那种功夫,仗还能打吗,上阵的马都很镇静。行路的马就不行了,它看见水就要喝水,你这个骑马的人要是外行,它一到桥边,偏偏往桥下走、往水里跳,你老先生又不会骑马,又不会什么的,那就行了。你先下马,牵着它过桥,就不要紧。
「过渡莫争船」,上船要经过摆渡口,也不是什么大摆渡,竖一个木板当作是岸,忽然间要坐的船人多了,木板发生了毛病,就出了危险。载多少人是一定的,你要过,船夫也不让你上船。
十五、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手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在船上、车上、飞机上不能将手伸在外头。乘船的功夫,乘船的人在前头,掌舵的人在后头,他看不见你,那船在十里风下疾驶,两岸有什么障碍物,那就不一定了,你将手、头都伸出去,走到障碍物那里,头回来了,手来不及回来,碰上了那个,就很危险了。
现在吾又长了一个学问,一上车坐在车里,都坐好了,管车的小姐才吹哨子关门,这才行。坐自己的车子,才会出毛病(案:雪公手被车门夹伤一事),现在这个手握东西还好,依然还长出指甲来,还没变样。吾吃过亏,就是坐自己的车子,吾上去后,手还没进车里头,有同仁们好心好意地,在车外头把门「砰」一声关上了,吾的手被弄住了,那怎么办,吾说「唷~先别开门,吾的手被压住了,你慢慢地把门开开~」他这才开开,要是慌慌张张地那不行啊~开了门,这才将手拿出来。到了医院,没法子只好割破,将手指甲挑出来,好麻烦的一套。往后吾上车,右手跟着车门进去,坐好后,吾才叫他们关门。
这个你要小心,坐公共汽车不要紧,坐自己的车要小心,送客的他好心好意地在外头「砰」一声帮忙关门,你就倒霉。
「不得随便涕痰」,为什么呢,你在车上干这件事,警察不一定能限制你,在马路上也不能让一个警察牵着你走。但是等你的车子一开,若随便吐痰,被风一吹,后头走的人就挨上去了。唉~好了。
48
巳、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你看这些查水表、电表的,先在门口敲敲门问:「你家有人在吗,」有人他才进去查,这是应该的,不能直接上人家里去。他家里关着门,我们不能随便开。若开着门,你可以进去吗,开着门也不可以进去。他家里有什么情形,咱们也不明白,咱管咱个人。
总而言之,无论是关着门、开着门,都要在门口敲门,这是一定的规矩。你敲门啊,要轻轻地敲,不要冒冒失失,好叫人家里的人听见,这是必须的。
「主人让入方入」,看见主人,就直接进入人家家中,那就很冒失。虽然熟人常见面,也必得敲门。要是生人呢,他家里的人出来,他不认得你,与你素不认识,一定会在门口问你:「先生你贵姓,你是什么……,」必然有这一套啊。人家问你这个,你不能说:「这里说话不方便,进去说去吧~」不能这样子的。可以请求进去,有话可以不可以到里边说,先商量商量,这是礼貌。他让你进去,你就进去,不让你,也不必勉强,为什么呢,大概他家里还有他个人的私事,不愿意叫生人知道。
不论好事坏事,人家是主人,假如他家里有什么私事,看来了一个生人,怕走漏了秘密,不愿叫你知道,咱何必多管闲事找些麻烦呢,不让你进去你就不进去,他可以让你进来,你就进去。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入内是到房屋里头,不是在院子里说话。或可主人他有会客的屋子,或许没有,他家里若不方便也没办法,他约你去也得去,没有别的房间嘛。家里方便的,有会客室、有客厅的种种不同,他让你上那里去就上那里去。一看他屋里,原有客正在谈话呢,人家谈话,总是人家有事情,再约你进去,当然不可以久坐。 入门有他客,主人当先为之介绍。你是新的访客,有时你是当客人,有时你是当主人,这个是两方面地都要学。主人如何介绍,是介绍刚来的这个客人,还是介绍已坐的客人,这个都不一样,你看看情形吧。为什么不一样呢,这里头就有尊卑之别。为什么呢,礼就是不平等,讲究是老少尊卑贵贱,礼讲这个,不然你要
49
礼干什么,一律平等就不要礼了。
「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一进去人家,主人就将他介绍给坐着的这一个人。坐着的这一个人是早去的,先去的客人就算是半个主人,两相比较,后去的这个客人就纯粹是客了,不是这样子吗,若来的客人是陌生,你还没问他贵姓,在那里住,你还不明白没法介绍,只可以请坐,先介绍熟的说:「我这一位是我的老朋友姓什么、姓什么、某人」,只可如此了。
这位生客坐下来以后,再问他贵姓或是台甫怎么称呼。你得分清这个,这个都不是在一个桌子上谈话。不在一个桌子上谈话,这是怎么说的,中国人在一个桌子谈话,不认识就不能谈话了,谈话就冒昧,也不能问,必得这中间有个介绍人。这一介绍就可以谈话了,这介绍很要紧,你们大家记住这个。
不管是结婚、认识朋友,都得有个介绍,大大小小都得介绍,没介绍素昧生平,见了面就很少话,这个事情,吾讲到这里就算为止,为什么呢,话没说完,但是事情多了,你们大家自己想想事情去类推。素昧生平连认识也没有,连面也没见过就来往通信等等,这都叫做冒昧。冒昧这两个字,古人说,我跟某人没见过面是「素昧生平」,平素毫没关系,连点头之交也没有,这话你可明白。交浅尚不可言深,没交往怎么能够谈东西呢,你要吾再跟你说得澈底,吾没法说得澈底,说澈底你听不明白,又出些误会。
吾建议你,假若有这种事情吧,例如有什么文章,你做出来不论得意或不得意,要与某人商议商议,你跟某人素昧生平,你不能把这篇文章寄了去,说:「你看我这篇文章,请你给我改改」你可千万不行,这有什么关系呢,人家懂局的不会给你改,能改的人也不敢动手。若是遇到外行的人,一听叫我给他改文章,好、我改,两个不懂事的是狗咬狗,是一对不知礼的人,那就没话讲了。你的文章好还是坏,即使能改也不能动手,这个你听明白,够不上这个交情,赞叹的话也不必说。吾只说这个样子了,你想去吧~
客人可以由我主人来介绍,主人一一介绍了,双方恭敬地鞠个躬,现在是行握手礼,你得握握手。双方经过了介绍就是朋友,当然两个人握握手,这就算礼了。那么「辞出时亦如之」,临走的功夫,固然跟主人得说几句客气话,那个刚
50
才与你有经过介绍且握握手,临走时不能不理他就走,也得跟他说对不起,也得有点表示,这是人情世故啊。
有人说:「佛家不讲人情世故」,胡说八道,佛家若不会讲人情世故,那你上庙里去,怎么走、怎么见谁,都有一定的,怎么不讲人情世故呢,不讲人情世故是研究道的时候,不能拿人情世故来讲道,为什么呢,世故人情与修道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吾跟你说:「朝闻道,夕可死矣」。要闻到道就不得了了,道不是世故人情,这个礼与道没关系。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你到主人的屋里头,还有客人在,你进去后不能不坐下,坐下后那些礼貌就不必讲,因为刚讲过,也听明白。
讲了第二条,再讲第三条,讲了第三条,第二条也包括在内。编这个东西,你别看有十几条,十几条也是有次序的。就说这三条,把第三条「入内见有客」写成第一条,把第一条「在外头敲门」写成第三,行不行呢,你看行不行,写也不是容易的。可是一层,习惯成自然,不学就会了,因见的多了~
为什么不可以久坐,人家在那谈一些要紧的事情,人家怕你知道而不敢讲。你去了在那里坐着,人家有事,你却先谈,把人家的事给误了。你看看客人还不走,表示先前来的那个客人他们还有事情啊~你得开窍,快走。走了人家也好谈话。中国人讲究察言观色,眼色、动作都是谈话。眼色是什么,例如看看你,这些动作都有关系,这个都不懂,那有什么法子呢~现在书呆子就这样,咱不能光讲书,也得开开玩笑,有兴趣嘛~
吾常说今日之下,你们这些念书的,有些事从前不能谈,什么事情呢,看戏~从前的功夫,学生是不许看戏,全副精神都在书上,闲杂的事情连小说都不许看,这个你是不知道的。看小说都是偷偷看,你在家里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就是坐在那边也行。你在家里要是拿出小说来看,老人家见了面一看,就说:「看什么书啊,」一看是小说,就拿来不许看。为什么呢,看看小说还有什么关系啊,你所学的那一套又难又没兴趣,还没入进去,但是小说一看就进去了,对这有兴趣,全部的精神都在上头。你譬如看戏那更是不许,唱戏中的跑龙套,这个还有什么
51
学问啊,四个人拿着四面旗出来,在前场一站,你觉得简单,给你拿个旗上去跑跑试试。那个前台很小,上头有几十个人,刀枪剑影来回的打,看了觉得很宽。你上去试试,上去四个人就乱了,所以外行万不可自作聪明。有一回跑龙套的没跑熟,前面两个分开,后头两个又出来,手上都拿着一面旗,有人位置站得不好,后头大黄旗一出来,看着不对劲,赶紧给他使眼色,他不理这一套,大黄旗就说:「寡人使眼你不管,唉~还得寡人把你拉。」才把这家伙给凑上,所以跑龙套咱也不行。
你进屋里看着有人,你有事又不愿意第二个人知道,这怎么办呢,而那个人又不走,这也有法子,所谓「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这就行了。这个言辞权变必得学,要说:「对不起,我还有事要到那里去,我跟老兄还有几句要紧的话要说,这里有客,请到别处谈谈」,这不就行了吗,也碍不到人家,请主人到旁边,客人听不到你的谈话了。说完了,你走你的,也不必跟那位客人如何如何~他们再谈他们的,这些善巧方便是离不了的。
有人讲佛家不讲人情,这句话是胡说八道,佛法不讲人情,连人都不够,还学佛啊,人身难得怎么讲,现在可是佛法不讲人情了,怎么佛法不讲人情呢,骂人是最不好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儒家戒骂人,佛家十善业中也有戒恶口,可是现在佛学杂志有许多是骂人的,这是什么人情呢,连人事都不懂得,连杂志性质都不知,杂志是弘扬佛法不是新闻报纸,有闻必录,这都是讲不通啊~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坐着与主人正谈话时,忽然间外头来了客人,这又是一种变化。来了客人或可有事,你先来你的事情完了,「即辞出」,你就赶紧起来,说:「对不起,我还有什么事我先走」。
假如主人他的客人不怕人,主人也不愿意你走,他自然会说别走别走,我还有话要跟你说。他不愿意你走,你又说:「啊~不、不、不~我有要紧的事我先走」,你必得要走,这又不行,怎么不行呢,或可主人是故意留你,是为了拒绝另一位客人也未可知,必得权变啊~事情没有一定的,古礼是见机而作。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52
「坐立必正」,不单单是在自己家里,在人家里坐着、站着,多少要有一点端正。
「不倾听」,倾听是什么呢,聋子听不见,那可以原谅,因为他的耳朵聋听不见你讲什么,必须倾听。你既不聋,人家谈话时,你若做出倾听这个样子的,那很不礼貌。「倾听斜视」,听要对着人的脸,你又不是听不见,为什么要倾听,两个人对面谈话,眼往别处去邪看,就是「斜视」。凡是邪视,心必不正,头在这里,眼往那里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偷东西、看女人,反正是奸盗邪婬这些。
你要不信,看唱戏的功夫,小丑擦花脸他才有这些毛病,曹操不好,他是大
头对着人的脸)的看,不是邪视。后来的戏,曹操变白脸,曹操唱戏也是这样子(
了样子,穿上女人衣服,那是唱戏的故意骂曹操。
「不哗笑」,到人家里去,不能高谈阔论的这个样子,又是高声说话,又是大笑,对人不恭敬。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从前很少有这种事,这是多少年的规矩,没有带动物上堂。今日之下很多,今日之下带什么东西呢,带别的东西,吾也没见过,现在人都是玩洋狗,这是实情。狗虽然是君子,吾也喜欢狗,吾可不让狗往屋里。吾恭敬它,为什么恭敬它,为着狗主忠信。孔子主忠信,狗最忠最信,又讲信用又忠诚。吾跟大家说,吾比不了狗,狗是吾的老师,吾和它做朋友觉得很光荣,现在的洋狗也就另当别论了。人人玩洋狗,洋狗必得上朋友家去,或是牵着狗,或是抱着,不问男子或女子,你爱狗是你在家里头,你的狗上人家里去,人家里未必爱,人家屋里是客厅,没见过写着「狗厅」,这话总得讲,是狗厅还是客厅,不写狗厅也行,写动物他家,那不是变成动物园嘛~你凭着什么牵着你的狗上人家里去,还坐在人家沙发上,狗坐沙发有什么关系,狗吃的好,在家里吃面包吃牛肉,比人吃得还好,比人吃的好总而言之还是狗。狗有狗的待遇,人有人的待遇不一样。
这个你记住,别让狗上堂,或者你出来不带狗,说得还是一样事情。
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吾可以跟同学们说一句,从前是不必、不用说的话。你譬如到人家里去,光
53
有客厅,那有文书什么的,那是家里方便的,若有人家不方便的呢,睡也是在这一间,办公也在这一间,这一个房间是宿舍、餐厅、书桌。
有一种主人,一来了客人,不管看什么书、什么信,赶紧就收起来,看的书就是普通看的书,不看他就合起来,这是受教育的~没受过教育的,就一切不管地招待客人。有什么主人就有什么客人,观友而知其人~看主人桌上有一封信,你们没学过法律,人家的信,你要过来拆开看看,你查查法律上,这是犯刑事处分的~
总而言之,片纸只字在桌上摆着,我们走到那儿绝不看。你们诸位有的当公务员,现在吾是不懂了,从前当公务员各人有各人的书房。办财政与办司法的不在同一屋内,或是与办教育同一屋,各人有各人的屋子,现在大部分都是大中小公开的办公室。
不论在一个屋子,或是一个房间,吾劝你们诸位:你办你的公事,你跟他虽然办一样的公事,但他的公事我们不看。这个大家务必要学~即使他不在那里,我们也不管,绝不看。
这个事情吾跟你说,有规矩的同事看了,还马马虎虎就算了,假若同事不规矩,出去泄漏公事的秘密,泄漏有罪啊。可是这公事你也看了,你看了你没出去说,没出去说你可看了,那你就洗不清,有官司打了。人家桌上的公事,多么好的朋友也不动手,这一点大家要学明白,就是不要看。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
这个大家学着,不论你跟什么人谈话,与张三谈话你的脸就看张三,对着他。李四又跟你说话,你的脸再看李四。张三再说,你再回来,你必得这个样子的。那么张三跟你说,李四跟你说,你这样子转来转去不麻烦吗,麻烦没法子,那两个人就这个样子。你碰见懂礼的,你在那正说着,他不插嘴。现在就有不懂礼的人,这儿谈着还没说完,他就插嘴,你不敷衍他,就得罪他;他有未尽之辞还要说,你就得敷衍他,眼前人就容易得罪。
吾跟你说吧,天下事就怕眼前人,这是谚语。眼前人有什么怕呢,这个仇家都在眼前人上,街上的人仇人很少,除非是太保看着你不顺眼,那事情是很少,
54
这个要记住。你要看好对方的脸,送客行礼都得看人,吾常留心有些人送客的功夫,送到门外,眼看别处说:「再见、再见啊」,这个就得罪人了。得罪人再解释,就不如不得罪人。解释,就真正能以解释得开吗,
吾再三的说,你们诸位必须看中国历史,为什么呢,吾说「能以解释得开」这一句,在唐朝史书上有一位武将得罪文人,他是个好人得罪了坏人,皇帝出来调解。这位糊涂皇上是昏君邪正不分,调解了。这个武将倒是坦坦然,想:「皇上都跟我们解和了,那就算啦~」过了一个时间,心里就没有什么了。后来这位武将要为他的儿子与文人的女儿结婚,向文人求婚,那一位文人拒绝了。武将这才明白:「嘎~我们武人好办事,受过气就没有了,这个文人肚子里勾勾倒倒。」念的书通达了才是君子,念的书不通达就勾勾倒倒,念些书反而成小人。你们诸位想学好,看历史就有好处,就知道盛衰兴亡,该办不该办。你心里要是存着一肚子鬼头鬼脑,不看历史还好,看了历史你就成了战国策的策士了,变成勾勾倒倒的人,害人的方法进步了。学历史就是这么情形,还是在乎人。
九、将上堂,声必扬。
从前房子是大门、二门,大门一进去,一直到二门,这才是住宅。你敲了门,进了大门,二门也进了,上屋里去。这个时间很长,里头的人有时不知道外头有客来啦,屋里还有不方便的事情。你是访客,没有主人领着你,当然不进门,那更好。假若是开着门,敲门也没人应,你到这个地处就要止住,再招呼招呼,再不应,那就干脆退出来。
「声必扬」,就是你将上屋里去,这时主人也跟着,必得说几句话或放放声音,怕屋内有女子,夏天衣服不整齐,她不知道客来了,你这一说话,她就预备预备,预备不及呢,她就上里间去躲避躲避,这都是世故人情。曲礼上讲,进门的功夫,不要看这个书好、那个柜子不错、那个……,都不用这一套。现在的人不在乎这个了。
从前男人跑到人家家里去看女人,这是大坏事,不是奸就是盗。这么一进门,就说这里好、那里如何……,这个也有事啊,人家会想:你是来探路这一套吗,你看曲礼,进去人家里规规矩矩,那里也不看。
55
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你上人家家里去,门要是掩着,有主人接迎你,就不用你做主。假如没主人,也得看情形,门关你也得关。其次,你要坐在屋里或可外头还有事情,你要到外头方便方便,上外头去的功夫,你就不要多管闲事,门就让它开着。要是人家的门是关着的,你出去时,门开着,还得将它关回来;回来你还是再开门,进门时还得关。
「有后来者」,你譬如公众地处三两个人来,你第一个人进来,后头还有人,吾看过这个样子的,有人没人,他一进门便把门关着,一进来就坐下,什么事情也不管,这是不对的。人家门开着,你故意把它关起来,这都是多事。假若后头还有人,不知后头的人懂规矩不懂规矩,你可以进门在旁边将门稍为掩一掩,留一点空子,后来的人看见你等他,这是礼貌。
你只要学会「户阖亦阖」,若进门就把门关起来,后头那一个人这下就不高兴,是不要他进去的意思。门若是关着的,后头那一个不懂礼貌的话,你没关门,后头他也不管,认为:「那我管这个干什么,」那就不行了。
「阖而勿遂」,遂就是从前什么样子就还是什么样子。如犯罪有既遂犯、有未遂犯。后来的人关了,那很好,若是不关呢,你等着他们进来,这就是你的礼貌。看着他们后头的人,有没有动手关门,若他们动手了,你也不要多事。人家懂得就会关门,他们不懂,你就过去关起来。你得先开头嘛。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与主人谈话,看见主人打哈欠,或者舒伸,这都不许对着人。或者看见主人谈话时,看墙上的钟。主人看钟干什么,这个你还不明白吗,人家看钟干什么呢,有人会说:「他看钟有事,跟我有什么关系,」那就没法讲了,愈讲愈不明白。
现在人都带着手表,主人谈着谈着,看一下表,你还坐着那里,还谈哪~也有客人问主人说:「你还有事吗,」主人当然很客气说我没事。客人若还有话要说,三两句说完了就走了,这还可以。若还得一百句才说完,主人就说:「对不起~我还有事」,有些人会说:「啊,不要紧哪」,你不要紧,人家要紧。
56
世故人情不懂的人,这是最可怕的人,干什么也不行,上阵打战也得打败战。
十二、饭及眠时不访客。
大家听明白,吃饭在什么时候,大家不知道吗,吃饭时,你去访人,人家的饭还吃不吃,你来,人家一站起来招呼,招呼就无法吃饭,人家吃饭或许还要休息,还有什么事,所以吃饭的功夫不去拜访客人。
人家一天辛苦,回去要休息,还得整理整理,吃饭及睡眠这两个时候,不拜访客人。再者,早晨八点钟以前也不拜访客人,这个古时候没说。因为公务员八点钟得上班,八点钟以前人家要吃早点哪~你说:「我再早一点去」~好了,人家还没起床,你就去叫门了。再说,我们有些人早晨起床要做早课。
吾跟你说,有人在吾做早课以前来找吾,怕吾出去。吾连早课都不能做,也妨着吾吃早饭。但吾不好意思说,吾若说,人家就有话。他没念过书还罢了,他念过书,说这一句话,我就没办法了,「哎~周公一饭三吐哺,你没念过书吗,你敢慢待我吗,」那吾有什么话说呢,人家念过书,会说:「你比周公的架子还大~」吾敢说什么呢,吾就得说:「好,好,好~」这个你懂得,你就注意吧~
十三、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你在机关做事,有长官与尊长,只要是「晋谒」,你去见他,不是他来见你。他的地位是长官或是长辈,这跟朋友不一样,朋友是同等。
不问他行不行礼,你要先行礼,然后才坐下。有事要辞退时,也是到他跟前,行礼告辞。现在各庙里也是这个样子的,来去明白~
十四、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握手礼以前没有,如今变通变通。长官与尊长有在乎的,有不在乎的,不一样。譬如通达的长官,他有恭敬心,不管你官小或是晚辈,他没有架子。有的长官,你去跟他握手,他不动。鞠躬的礼大,握手的礼轻,你没鞠躬,他就假装不懂,你就难堪了吧,难堪是自找的,谁叫你不懂礼呢,
其次,你跟妇女握手,有的女人可以跟你握手,有的女子很拘束的。再不然看你不顺眼,或嫌你肮脏,也不愿伸手,你是找难堪嘛~若不与握手,他会见怪,怎么办呢,这全在见机而作,你看他伸了手,他伸了手,你还不伸手,那就不必
57
言了。要是他不伸手,你就鞠躬,行鞠躬礼还不是一样~
十五、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这个现在用得上。
你有事去拜访人,进门先问主人几点钟上班。就算是星期日不上班,你也要问:「你还有什么事吗,」人家或许星期日预备有事情要做。若不是星期日,先问人家上班的钟点。
「不可久坐闲谈」,如人家公务员八点钟上班,你还要说:「现在是七点四十分,还不到钟点嘛~」虽不到钟点,人家还要预备功课吧~人家吃了东西,还是没吃东西呢,这个都是世故人情。「不可久坐」要紧的事情赶紧说了,说了就快走。
十六、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访客不遇,就留下片子。
若你从远路来拜访他,他不在家,你还来拜访第二次吗,不能拜访第二次啊~大家听明白,远方客来只拜访一次,那怎么办呢,留下片子就行了。 若他那里挂有记事牌,你写上你的地址也可,不写你的地址也可,这里头就很难了。怎么呢,譬如你与此人的交情浅,你写地址分明是要他来回拜,对不对啊,你想想这个礼~
你不写地址呢,就不必回拜。留名片,上面有住址,就无此嫌疑。
午、会客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见先致敬」,不管客是生客、熟客,我们是主人,只要上我们家里来的,都是客。我们是主人,主人对人家得有礼貌,这个是应该的。我们上他那儿去,他没礼貌,是他没有受过教育。无论什么事情,先责备自己。先别挑人家的毛病。这就是来了客人的功夫,我们先行礼。
熟客呢,见面就不必行礼。譬如你们同学们天天见面,若见了面还必得脱帽鞠躬,此属不必~这个有通权达变,可以怎么呢,可以见了面,不必行礼。在街上走,见着了,说:「早啊~」这就叫礼貌,你先打招呼,这就行了。 这一个「道寒暄」是古时候的打招呼,寒是冷、暄是热,见了面就问:「今天好
58
吧~」虽然行礼,见面可不要呆板板,要自然~这些地处要日久天长的练习。教的人只可以介绍个大概,听的人在乎自己用~大小事都是一样。会用的人,自己用的自然。不会用的人,呆板板地,弄得叫人不舒服。
生客呢,「请姓字住址」。客人来了不认识,一见面就问贵姓,字在现在不大兴了,可是读书人到二十岁,别人格外送一别号,就叫个字。譬如先总统,姓蒋、有名,他还个字,这不是有名有字嘛。唐家郭子仪,名叫什么,字叫什么,就不知道了。他的最好朋友叫李白,李白是名,号叫太白,这不是有字嘛~古人没有不字的。例如念论语,每个人都有个名,子路是姓仲名由,字季路。现在这个时候,一切都是西洋化,不要这些了,讲求简单。
问了以后,再问住址,这预备干什么呢,预备后来通信。这是第一步,见生客。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及门先趋」,大家听明白,及门,从前有大门、二门,现在不是了。现在吾的门就在街上,住的屋门就在街上。原来让客在前走,走到看见前面是门,我们跑到前面去,干什么呢,给客开门,这叫「及门先趋」。已接近门了,先跑到头里去给客开门去~若让客人在前走,到了门口说:「您先进去~」那就不行了。上次所讲,当差的,只能在主人后头,不能在前头。晚上点着灯去接客人,说:「我在后头嘛~」书是讲,听是你啊~,总而言之,禅家讲究悟,大小事情一切都在悟~没有一条不在悟的~
先趋干什么呢,怕你不懂,下头注上一句,按文理说,这就算注解。先趋就完了嘛,还有什么话好讲呢,为什么先趋呢,有个问号,「为客启阖」,为客关门,或为客开门。
这个都得记在心里,到时候都得照办。为什么呢,这叫世故,也是人情,连这个都不懂,四库全书都念完了,也没有用处。
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怎么还要每门呢,现在你光住着,门在大街上,一开门就是房子了。可是古时候那房子不一样啊~从前都是大门、二门,都有院子,都有天井。每逢走到门,
59
就是到了屋里头,还有套房,再让你上别的屋里去。只要是往前路走的地处,就要在门口先让客,这是礼貌。
也有客人是年轻的,比你晚一辈,你也不能说我是长辈而在前头。你是长辈不错,你不是他家里的父兄,他是外人,外人就是客,上你家里来了,人家就是客~总是对客得恭敬,这是很要紧的。
每个门总要让客,客人或许怎么也不肯,也有啊~懂礼的客让个两遍,接着再让,那要让到几时啊~若必得如坐席似的,让上半点钟。让的你拉我扯、一蹲,把后头的牙碰掉了,必得那样啊~那就叫不知礼了,再一、再二三就行了。
年轻的客人,怎么样也不上前去,这个就通权达变了。譬如吾现在就碰见这样的,上吾那里去,让他到里面去,说什么他也不在前头走,那怎么办呢,接着让起来,就耽误时间,那就说:「好好好,吾给你开路」,当开路了。这一句就敷衍过去了,什么都得变通~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07:06 , Processed in 0.14322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