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3|回复: 1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周泳杉老师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十二集》

儒释道教育专题讲座—弟子规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八集)  2010/5/28  台湾台北县汐止市拱北殿  档名:55-026-0008



  法师,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午安!上一节课我们谈到了「出则弟」,也了解到礼的重要性。礼是自卑而尊人,也是我们开发智慧的第一个步骤;换句话说,要开发智慧,要成就圣人,第一步一定是学礼。没有学礼,我们讲「不学礼,无以立」。大家知道这个立,立在哪里?立在道上。不要说在人际关系没办法立,道都立不住。孔老夫子「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那个立就是指的这个,不学礼没有办法达到这个境界。而我们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什么?根,树木的根已经怎么样?扎得非常的深了。就是不是只有长出根而已,而且那个根还能牢牢的抓住这个地,再怎么样的台风都吹它不倒,这叫「三十而立」,就是他已经不动摇了。

  末学真的了解到,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来学儒,我们可能学了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达到立的这个程度,可能都没有办法。为什么?我们诱惑太多了,这个时代诱惑太多了。所以就了解到这个礼的重要性。其实如果大家涉猎,我们在这里三教合一,大家涉猎佛法的话,就了解到礼的这个地位,儒家的礼就是佛家的戒。戒是佛行,礼是儒行,就是一个圣人的行持他的表现就是礼。所以《礼经》里讲到的,「礼者,天地之序也」,它是天地的顺序,不是谁规定的,它是自性流露的,明明德流露出来的行为就是如此。我们现在的明德没有开发,在凡夫的地位就是借着模仿圣贤人的行为,让我们由外而内的内化我们、改造我们的这颗心,由外而内,这是学礼。

  所以下面我们要谈「谨而信」的谨,讲的就是什么?礼的行为规范。这里我们丙三就把「谨」跟「信」合成一条,就是「行谨言信」。谨,讲的是行为;信,讲的是言语,当然是偏重讲言语。后来我们看到「信」篇的时候,我们又会认识到,信不仅仅是言语而已,信还是更深刻的讲到是信心。什么是信心?信明德,我本来就有;信「人之初,性本善」,我本来就是。换句话说,圣人有,我也没有少一分。在圣人明德没有多一分,在我们凡人的地位明德没有少一分,甚至于小人他的明德也没少一分,要信这个。「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圣人本性本善,我自己?我也是本性本善,任何人,就算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也是本性本善的。信就信这个,而一个人真信了这个,他还会不会堕落?他就不甘堕落。我们讲,相反的,自甘堕落为什么?因为他不信,他不相信我能够这么样殊胜的成就,所以这个做不到。

  不但相信自己,我们相信一切人都有。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肯做教育?为什么肯接受教育?他不想糟蹋自己的明德,他也不想糟蹋别人的明德。所以我们「谨」跟「信」,其实慢慢的就已经在怎么样?诱导我们往进阶的方向,就是修道的方向,在走。你看「入则孝,出则弟」,现在要怎么样?要跨出去,慢慢的要跨出去。所以这一章开始特别的就把礼讲出来,因为学习礼是学习圣人的第一步,它是知止,走「知止而后有定」的那个脉络下来。

  「谨」,我们分成六条。这六条末学跟大家说明也是纲领,不是说六条就包括所有,不是,它是纲领。哪六条?丁一是「习礼导行」,下面的一层是戊,戊一、戊二,乃至于到戊六。当然这是末学的心得报告,是不是就分这六条?其实不一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去分,这只是一个分类的问题。为什么分类?帮助大家学习,比较有脉络的学习。我们先看第一大类「作息常轨」,这就是一个礼仪的习惯,所以第一个讲到作息。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这是「惜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是「卫生」。其实这两条互为表里,为什么?都是对身命的珍惜,对身命的爱护。第一条我们看,惜时。我们要了解到人一生最积极的事是什么?这有普遍性,人一生最积极的就是什么?出生之后没有一刻他停下来说我不向死亡奔跑的,没有一刻,他一生下来就一直往坟墓在跑,而且跑的速度很快。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东西都可以不珍惜,时间不可以不珍惜。再来,人生这么长的路,什么药都可以吃,后悔的药不要吃。为什么后悔?后悔就是早知道,千金难买早知道,因为光阴怎么样?一去不复返。

  末学对这个有很深刻的一个经验,就是有一次在我们讲座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朋友他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跟末学交流。他问末学,如何才能克服死亡的恐惧?末学就问大家,请问各位学长,你从小到大有认识过一个人没死的吗?你朋友当中,或是你听过的有没有一个人没死的?他们都摇头,没有,从来没有认识过这样的人。既然说人都要死,末学就说,我们就要对一件事情要百分之百的信心,什么事情?我一定会死,对这件事情你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你说我去投资股票会赚钱,你有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没有。你说我干这一行、干这个生意我一定会赚大钱,你有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没有人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对不对?你说我做这件事情百分之百一定成功吗?没有人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可是对于死这件事情我们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我一定会死,大家有没有信心?有。既然你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你应该把努力放在哪里?你都把努力放在那些你没有把握的,完全没有信心的地方,那你叫明智的选择吗?你股票不一定会赚,你天天去努力股票有意义吗?而你知道你百分之百会死,结果我们天天不去思考死亡的问题,我们天天不去努力说我会死,会死之后我什么都带不走,我股票即使让我赚多少我都带不走,那为什么不去努力带得走的?所以你看,对于『老易至,惜此时』怎么样?我们一点警觉性都没有。

  你看民国初年一代高僧印光祖师,这个老人他是先儒而后佛,由儒入佛。老人家在晚年的时候给他这些亲近的信徒们的教诲是什么?把「死」贴在额头上。什么时候会死?不是十年后,也不是明天,我立刻就要死了,我们珍惜光阴的态度就出来了。在《千字文》里面讲,「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就是给你一公尺长的和氏璧,那已经很宝贵了,千金难买,那叫做富可敌国,他说尺璧非宝,一公尺那么大的璧玉都不算是宝,可是每一寸的光阴都要珍惜,比那个还要宝贵。这是什么?这是识货人讲的话,他识货,他不识货不会讲出这么深刻的话,我们承认确实是这个样子。

  结果这个问题讲完之后,隔天用餐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跑来跟末学讲,他说昨天听您讲的这个问题,内心当中起了很大的震撼。末学也很惊讶,为什么别人听起来都很平常,为什么他会很震撼?他接下来的话把末学给震撼了。他说我是一个癌症患者,我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寿命。为什么这个话他听进去?因为他知道他的时间已经不久了,他听进去了。一般的人说,我还有二十年、我还有三十年、我还有五十年,确实您讲得也很有道理,可是打包起来,我三十年后再来想。三十年后,末学告诉大家,不可靠。为什么?明天都不可靠。所以我们就了解到这句话重要,真正把「死」字贴在额头上,我们确实就会去思考什么是带得走的。而我这一生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搞那些带不走的,搞那些我都没有百分之百信心的东西,那何必?用所有的心思放在我带得走的,放在我百分之百确定的这件事情上面,要跟这个事情做一个了结,这就对了,这个态度就十分正确。而且一定不会吃后悔的药,后悔的药就跟它无缘了,绝缘了,这是真的。

  再来卫生,我们看『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个跟前面互为表里,我们要保护自己,至少在卫生上保护自己。为什么?这个身体还没有解决我们最重要的生死问题之前,死不得,还是要保护它。怎么保护?卫生。卫生的核心是什么?卫性,末学告诉大家是卫性,卫生是皮肤、是表,骨髓是卫性,就是长养慈悲心,卫性。清楚这个之后,你看念头就知道,他为什么只提这两句?这是一个代表而已,认识的深度要深,所以有自有他,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这两条我们就知道作息。下一个是仪表的规矩。第一个谈「穿戴」: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个穿戴十分的要紧,为什么?一个人「诚于中,形于外」,穿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什么?尊重对方,所以一定要穿戴得非常的得体。古人童蒙养正就教到了这里,在古人的童蒙养正当中,强调一个孩子他要做到三紧,松紧的紧,三紧。哪三紧?第一个头紧,第二个腰紧,第三个脚紧,叫三紧。头紧是什么意思?头发要绑好,古人留长头发,要把它绑好,头要紧。再来,腰要紧,因为古人的衣服都是宽松的,从哪里束住?从腰部束住,那个大带把它绑紧。第三个脚要紧,靴子穿起来要用鞋带或者是绑腿把靴子绑紧,做什么用?看起来有精神。如果我们这三个地方都松松垮垮的,这个人穿得再名牌的、贵重的,他都没有精神。就我刚刚跟大家说到,现在孩子因为头发留得很长,他又不修剪,然后又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很没精神。他没精神表现出来就是他的学习一定有问题,「诚于中,形于外」。所以这个三紧,穿戴这一条讲的就是三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讲的就是这个。为什么?有精神。就像一个人春天的那种气息一样,他的生命力是怎么样?很旺盛,非常的旺盛,这是穿戴。

  下面讲「置藏」,『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一条规矩重要。我们一般对于《弟子规》为什么会忽略?就是没有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其实事实上《弟子规》的重要性,从我们初学儒到我们成就圣人一天都没有离开。这是末学跟大家讲的都是实话,不是说我童蒙养正这科我学完了,学完了舍掉,舍掉我再学另外一科,不能舍掉,末学告诉大家不能舍掉。你说你没有舍掉你怎么提升?末学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像爬楼梯一样,爬楼梯,大家你看,右脚踏上第一个台阶,第一个台阶踏稳了之后,左脚要怎么样?再踏上第二个台阶的时候左脚就要把第一个台阶怎么样?舍掉,舍而无舍。你说我左脚不想舍,那你第二个台阶就跨不上去,意思是这个意思,它不是真的把它舍掉,它还怎么样?那个基础还在,它没有离开。他从爬完这道楼梯的时候,第一个楼梯都没有离开,可是他提升了。离开的时候,离开提升不了,离开立刻就从楼梯摔下来,从头开始,不是这个意思。所以「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从初发心学习到达圣人的果位圆满,这一条都没离开,才知道它的什么?它的重要性。所以规矩重要,定位,你看「定」字重要,我们读文章或者读诗,都要读什么?诗眼,眼是眼睛的眼,最重要的那个字把它找出来,那个「定」字是最重要的。

  在宋朝的时候,欧阳修他晚年的时候,他曾经到一个寺庙里面去拜访一位高僧。他在拜访这位高僧的时候,就问到高僧一个问题。大家要晓得,古代的这些僧人确实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真的都有资格当大众的老师。你看欧阳修,唐宋八大家,这么样有名气的一个读书人,他到了寺庙里面还要跟僧人请教,你就晓得这些僧人都不是一般的凡俗之众,他是真有资格当我们的老师。他跟他请教什么?他说,在古人读书都了解到历史,读到很多的历史记载,他说很多的有修为的人,儒道释都有,不是只有佛家的,儒也有,道也有。这么多有修为的人,他们往往听到有什么?坐脱立亡,什么叫坐脱立亡?就是这一刻还跟我们在谈笑风生,下一刻说,对不起,我要走了,然后他一坐,他就走了,很潇洒。就是完全看不出来这个人有病,他没有生病,他就像身体里面有某个开关,他把它关掉了,关掉就走了,很自在、很潇洒,一坐下去就解脱了。再来,站在那里跟大家讲,我要走了,告个假,站着就走了,也有立亡,坐脱立亡的。他说有很多这种记载,解脱得很自在。

  大家了解到,解脱得很自在重不重要?末学有一次到了香港,一个朋友开车载我们,结果在路上末学就感觉到香港人做什么事都很快,速度都很快,车辆、行人在走路,各方面都很快,就顺口说了一句话,这位学长,香港好像节奏都很快?这位学长很有智慧,他不经意的就告诉末学,他说,没错,香港人什么都快,就只有一样很慢。末学就很有兴趣,问他哪一样?他说,死得很慢,都在医院里面拖,拖好几年,他说只有死很慢,什么都快,只有死很慢。我们想想看,这是不是我们的生涯规划?没有人要做这样的生涯规划。你看这个学长讲到一个重点,如果我们天天都是这样忙来忙去的很快,我们可能在为我们将来拖得很慢做准备。大家要会算。

  所以欧阳修问老僧,怎么古人那么潇洒?老僧就跟他讲,「古人念念定静,临终安得乱;今人念念散乱,临终安得定静」,了不起!他讲完这句话之后,欧阳修确实不简单,他是读书人,他的领悟力也很高,立刻就跪下去,佩服!你看他讲到重点了,临终那样的定静,什么时候准备?现在要不要准备?现在要准备!现在不准备,临终必然手忙脚乱。怎么准备?「置冠服,有定位」,你看这个重要!我说这一条我们忽略了,为什么忽略?没理解它的影响力,没有理解。我们真理解了,我们做不做?做,怎么能不做?所以古人「动物归原」,这是雪庐老人教我们,任何的物品只要一动,我把它从甲地拿到乙地,用完之后一定归原,再拿回甲地,动物一定归原,「忙时先上帐」,这是老人家常常说的两句话。古代的,不要说读书人,连做生意的人都懂这个道理。现在不要讲做生意的人,连读书人都不知道。因此这条重要,这是什么?仪表规矩。你看从这个规矩就内化成一个人的什么?生活态度,而这个生活态度决定他一生命运的走向,还有他生涯的规划。下面是「衣食正范」。第一个「约衣」,就是就衣服这方面来说: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条也重要,为什么重要?从哪里看出来它重要?末学告诉大家,这是末学的内人跟末学反应的。有一次内人要去买裤子,结果去了很久没回来,回来之后末学就很好奇,妳怎么去那么久?她告诉末学买不到,买不到象样的裤子可以穿,不是那里破一块,就是那里少一块,要不然就是腰没有办法穿的,她找不到,找了很久。末学告诉大家一个经验,就是有一次末学跟内人也是坐捷运,坐捷运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坐着,有一个年轻人站在我们的前面,因为没有位子,结果末学就在笑。下车的时候内人就问末学说,你笑什么?你刚刚在笑什么?因为那个女孩子她那个裤子穿得很低,她的裤管折了一迭起来,我就跟我太太说,她如果能够把裤管那条布把它遮到这里,那该有多好,我说这个衣服设计错了,它多的那一块正好补到腰这一块就完美了。我内人就在笑说,你落伍了。确实我们真的落伍了。

  但是落伍不代表退步,落伍有时候是进步。末学跟大家讲为什么?因为穿那种衣服很危险,危险在哪里?末学告诉大家,人体最重要的两个穴道,就是肚脐跟肚脐后面的这个穴道,一个叫命门穴,一个叫神阙穴,这两个穴道是要遮起来的,现在人把它露出来灌风,她老了之后怎么办?不要讲老,她中年的时候她就知道了,她所有的毛病都出来了,中年的时候,你看何苦?为什么跟自己过不去?大家就了解到,『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什么是循分,什么是称家?就是得体,就是符合我们的身分。我们是学生的身分,就穿学生应该穿的服装;我们是老师的身分,我们就穿老师应该穿的服装;我们是公务人员的身分,我们就穿公务人员应该穿的服装,你看得体,「上循分,下称家」。这是就衣服来讲。下面是就饮食来讲的: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这是「正说」,下面特取,特别从饮食当中挑出一条来怎么样?来说明。为什么要挑这一条?因为这一条重要,这一条影响大,哪一条?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这条重要,特别取出来。我们先来看『对饮食,勿拣择』,这一条我们现在人也做不好,也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古代人怎么做的?这是末学从雪庐老人宣讲的「常礼举要」讲记里面读到的。老人家就说他小时候,因为他是清朝末年出生的,小时候,他说家里规矩很严格,而且老人家煮菜都有什么?都有规律,就是什么时候出什么样的菜,就吃什么样的菜,吃当地当季的这种。所以他说他小时候最不喜欢吃的两道菜,第一个是什么?是金瓜,金瓜他不喜欢吃;再来,小白菜炒饭,这个他不喜欢吃。他说小时候还很坦白,只要吃金瓜,他说我不喜欢吃。可是讲了这句话,那就有得看了。为什么?本来两天应该换的,金瓜可能出两天,两天就应该换的,老人家都很有规律,这句话一出来,这下好了,一连给你吃四天,你不喜欢吃,四天都吃这个。他说小白菜炒饭,他这个印象最深刻,他说因为不小心讲了出来,讲了好几次,结果一连吃了十天的小白菜炒饭。他说老人做的,你不吃你就得饿着,你就饿着,没有消夜的,也没有零食,你自己想办法。吃不吃?吃,能拣择吗?没办法拣择。教育,讲老实话,教育的原理原则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你看我们现在不吃了,不吃还要怎样?爷爷奶奶还要拜托,爸爸妈妈还要拜托,还要谈条件。大家晓得,你看孩子很好教,都是我们自己怎么样?不懂得原理原则。你看就像这个方法就好,你不吃,不吃收起来,也没有消夜,冰箱里面也没有东西,自己想办法。这个不是残忍,这个是什么?这个是智慧,这是真爱。

  下一句,『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为什么把这一句特别提出来?因为这一句的危害特别大,而且严重性特别深。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喝酒这件事情特别的容易误事。我们今天来的时候还谈到,我们有一位谢医师还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他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去义诊,他们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就是大陆的这些少数民族,他们虽然已经穷到了底,可是有一个东西还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就是酒,喝酒。而这喝酒很害人,末学告诉大家,大禹王在问政的过程当中,有一个人叫做仪狄,他就酿了好酒给禹王喝,大禹王就讲了一句话,他喝了这酒很好喝,可是他就讲了一句话,他说后世必定有因为这酒而亡国的。而讲了这句话之后,就疏远了这个酿酒的人,疏远了他不再跟他亲近。这叫「禹王恶旨酒」,厌恶美酒,为什么?你看他讲到重点,一定有因为这个而亡国的。

  确实,后来因为酒而亡国的不知道有多少,这个历史的教训。他的子孙,没有传几代,就发生了这个事情,结果他的子孙因为好玩乐,所以被篡位了。然后五个兄弟就作了「五子之歌」,里面有一首就讲,他说有几条,我们的皇祖,我们的大禹王,祖先,就已经给我们做了借镜,「内作色荒」,这第一条,「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就是五条。第一条「内作色荒」,好色,在宫廷里面好色;「外作禽荒」,打猎,外面喜欢打猎,禽荒,禽兽的禽,荒唐的荒,外作禽荒;「甘酒」,喜欢美酒;「嗜音」,喜欢靡靡之音,嗜好的嗜,嗜音;「峻宇雕墙」,就是很奢侈的宫殿,这五条,不要全犯,他说「有一于此」,只要有一条,「未或不亡」,没有不亡国的。你看我们古人确实谨慎,而且他的眼光怎么样?眼光非常的敏锐,见微知着。

  你看商纣王用了一根象牙的筷子,旁边的贤臣就知道他要亡国了,就看到那一根象牙筷子就知道他要亡国了。为什么?你看你用象牙的筷子,你吃的是什么?你能吃青菜萝卜吗?当然是吃山珍海味。相传纣王吃的是什么?吃到没有得吃,吃婴儿的肉,大家就要了解。再来,他吃得这么样丰盛,他能在茅蓬里面吃吗?他一定是盖奢侈的宫殿,而这些都是怎么来的?人民的血汗钱。他见微知着。

  因此饮酒这件事情重要,影响太大了。而在我们的现代,大家了解到,以前酒是管制的,公卖的,现在酒到处都买得到。而在现代还要把这个东西再扩大,不但是酒,还扩大成什么?烟,还有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大家就了解到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这个末学也是听人家说的,没有去求证,就是说好像有一个学校,是女校高职,说全班居然有三分之二的同学都染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为了买本帖涉嫌刑事犯罪类广告,见者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举报!她们要去赚钱,三分之二的女同学都到那种不正当的场所去陪酒、赚钱,同学拉同学,一个拉一个。这个怎么?这个东西重要,这个是亡国灭种的东西。所以从哪里开始做起?还是我们要学《弟子规》。所以这一条「特戒」,特别提出来告诫。但是酒并不是说都是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酒本身,讲老实话它是药用得很多。你看医学的医字,下面是酉字,为什么?因为古代很多的药都是用酒来当药引,这个是特别的一种开缘,我们知道就好。下面: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这个是什么?「接物正则」。当然我们下面是「待人针规」,就是待人处事接物的规矩。而这个物也是人,跟一切的人接触,第一条就是修身。换句话说,就是把别人放在心里,心里真的有别人。怎么做?第一条「宽缓」,你看『缓揭帘,勿有声』,告诉我们什么?大原则就是缓,缓就对了,不要急躁。这一条重要,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要一急,就出毛病,只要一急躁就出问题,「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一条重要。所以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提醒自己什么?缓,提醒自己缓。放大到大事的时候,他就有什么?他就稳重,这个人就稳重,不会慌了方寸。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这是谦跟诚,你看,「执虚器,如执盈」是谦虚的态度,「入虚室,如有人」,这个是诚恳的、真诚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中庸》里面讲的「慎独」,君子一定慎其独也。这个是在东汉的时代有个人叫杨震,杨震他官做得很大,有一次有一个地方官叫做王密,拿了黄金要来贿赂他,选择什么时候?选择黑暗的时候,天很黑的时候,到杨震家去拜访。拜访的时候,他就把这黄金拿出来,这是下官一点点对您老人家的孝敬。结果杨震就说,这个我不能要。这没关系,没人知道,这么晚了,我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不要紧,你收下。他说怎么会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结果这个「四知」就被他杨家的子孙传下来。后来我们看到有的建筑,古代的三合院的建筑,上面就写了三个字,叫「四知堂」,你就知道这户人家是姓杨的。「四知堂」,就是他祖先的那种德行,「入虚室,如有人」的德行庇荫了他的子孙。你看他的子孙在家里进进出出的,抬头一看都是四知,他敢自欺吗?他敢骗人吗?你看教育这样就下去。

  再来,古代还有个人叫做赵阅道,赵阅道他每一天都做一样功课,什么功课?晚上的时候他就烧三炷香,把他一天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巨细靡遗的报告给上天。他说我不敢告诉上天的事情,我就不敢做,「不敢告者,即不敢为」。这是什么?慎独,也是什么?「入虚室,如有人」。你看修养自己修养到这个程度,他会去害人吗?他会去骗人吗?他连自己都不想欺骗,他不会去骗人,他不会去害人。所以这一条重要。

  再来,『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平和」,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平和之气就从这里练出来的。孔子讲说,教我们怎么学仁,他说「无终食之间违仁」,终是始终的终,就是一个纟部再一个冬天的冬,无终食之间违仁。什么叫终食?就是一顿饭的时间,一顿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爱之心,那个心都没离开,都把别人放在心上,一刻都没有离开,不是以自我为中心,都是以他人为中心。「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是什么意思?仓促之间,颠沛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换句话说,无终食之间违仁,一顿饭是指什么时候?平时,平常的时候;造次指的是什么?临时;颠沛指的是危时,危险的时候。你看这三个层次,大家思考一下,从很平常到什么?临时,到什么?危险的时候,那个程度愈来愈怎么样?愈来愈紧。

  他告诉我们什么?孔老夫子告诉我们什么?危险的那个时候,正念要提得起来,他的功夫在什么时候下?无终食之间违仁,平时,平时下这个功夫,他临时才能提得起来,再来,千钧一发的时刻才能提得起来。所以我们平时提得起来吗?我们有没有片刻离开仁爱之心,那就要什么?观察我们这一刻内心的起心动念,我们有没有自私的心起来了,有没有高下的心起来了,有没有嫌弃的心起来了,这些我们都要观察。然后「不敢告者,即不敢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这我们前面说过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最后这一条,是接物正则的第二,「防染」。他除了修养自己之外,因为他跟人事接触一定会受到影响,所以他要防止污染,我们讲防非止恶。怎么防止?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问题来了,斗闹场在哪里?我们现在靠的两条线就把斗闹场引到我们家里来了,哪两条线?电视线、网络线。斗闹场在家里,所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大家就知道怎么样做了。要落实这一条,我们家里那两条线最好赶快把它剪掉,否则怎么样?做不到。我们会把无远弗届的斗闹场统统浓缩到我们家的客厅、我们家的寝室里面,这样子污染就非常严重。这几条我们特别要注意,如果我们真正明白它的影响性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敢怎么样?轻忽,那就了解到《弟子规》真不简单,它不容易,没有从平时这样练,我们临时,还有危险的时候,要提起来,我们提不起来。

  我们今天时间正好也到了,下一次我们就从这里接着跟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05:29 , Processed in 0.12089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