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9|回复: 0

第六课201809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索达吉堪布上师弟子规讲解》


  思考题
  23、师长叫一个人时,如果他不在旁边,你应该怎么做?这种小小的行为能反应出什么?
  24、在长辈、老师面前,应当杜绝什么样的傲慢之举?对于这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25、当今时代,人们心理与行为有了巨大变化,有些古代传统不一定适合,这时候该怎么办?对师长表达恭敬时,关键要把握什么原则?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为什么很重要?请说说你自己的体会。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弟子规》主要是小孩子学的,作为出家人,作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也许觉得太浅了。但如果你受过这种教育,去了解一下古人的思想、礼节和行为,对度化众生、饶益有情必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对你与人沟通交往及心理成长,也会有所利益和帮助。
  这里虽没有宣讲甚深中观,也没有揭示光明如来藏的本体,更没有无上大圆满直指心性的甚深窍诀,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若想生存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对有些道理不得不了知。了知了,对今生来世只有帮助,没有危害。
  这一点我非常清楚。因为传讲之前,我自己先读了一遍,又给三四个有缘眷属讲了一遍,正是觉得有意义,才开始广泛弘扬的。弥勒菩萨说过:任何语言,如果符合经教且能对治烦恼,就应像佛语那样恭敬顶戴。
  对很多智者和学者而言,以后通过这种方式来随顺众生、帮助众生,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对甚深中观或无上密法的境界有所领悟,但有些众生的根基比较钝,不依靠一些其他道理,也不一定能摄受他们。因此,这次学习《弟子规》,若是佛教徒,可结合佛教道理让他了解;若是非佛教徒,则应令其在传统文化的领域中寻找真理,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此对他个人和社会都有利。
  下面继续讲: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长辈叫人时,自己听见了应及时回应,并帮着去呼唤人。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应当回来禀告长辈,并进一步询问,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的事情。
  也许有人觉得:“《弟子规》没什么可学的!你看,长辈叫,我就代他答应;人不在,我就替他做,再没有更深的东西了。”
  确实,这个字面意思比较简单,但你能否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时时助人为乐,对长辈不离恭敬心?这还有待于观察。遗憾的是,这么小的一个行为,现在人也很难做到。比如,我打电话或用其他方式找一个人,他可能不情愿地应一句:“嗯,什么事呀?”找他本人都这么冷淡,不是找他的话,恐怕更不理不睬了。尤其是现在的小孩,根本没有这种观念,你若叫一个孩子,他又不在,别的孩子绝不会替他转告,更不会帮他做事。可见,简单的事也并不好做。
  其实从有些行为上,能体现出更深层的东西。譬如打电话,大人不在家,是小孩接的,从他接电话的态度,就能看出这家人的素质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倘若他对你很恭敬、很尊重:“我爸妈不在,也许过一会儿回来。假如您有急事,我可以代为转告。”这是有教养的表现。如果说一声“他不在”,“啪”一声把电话挂了,那就很没有教养了。倘若从小养成这种习惯,长大后就会体现在他的行为上,只要不牵涉到他个人,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伸出援手。这一点,看看现在的社会就知道--即便是临近饿死、快要崩溃的人倒在身边,许多人依然漠不关心、置之不理。这是为什么?就是从小没有受过道德教育。
  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行为看作是小事。尤其对大乘佛教徒而言,别人的事,其实就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迷了路,或者在找人,这时你应主动地引导他、帮他找。若能如此,说明你有利他之心,因为这小小的行为,就是无条件自愿助人的善心体现。
  因此,本应善待一切众生的佛教徒,对身边的人更要关心。而这种关心,自然也会有所回报。《法华经》云:“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对凡是有生命的有情,若不分种族、不分群体让他获得快乐满足,尽心尽力地爱护他,则会得到一切众生的欢喜与爱敬。
  当然,为他人做事,不能怀有图报之心,也不是为了在人前表现。现在社会上,有身份的领导、上师才有人恭敬,而无依无靠的可怜人,不管在哪里,都少有人眷顾。所以,我们应不分地位、不分权势,以恭敬心来帮助所有众生,若能这样,必定会得到佛法的利益。印光法师也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不过,说总是比较简单,你们听也一样,听课的时候觉得:“是啊,以后不管别人怎么样,我都要恭敬对待、一视同仁。”可当遇到关系不好或毫不相干的人时,要诚心帮他比登天还难。但不管怎样,大乘的原则就是没有任何分别,只要有生命的,就应该平等帮助。这是我们的目标,至于能否达到,还要看个人的修行。
  有些人在短短时间里,就能提起心力做到;而有些人因前世罪业深重、习气深厚,再加上今生的智慧、对治比较薄弱,听闻佛法、依止善知识的时间再长,恐怕也很困难。就像昨天讲的阿育王时代那位比丘,出家六十年了,连一个偈颂也不会讲。有些道友就是如此,来学院很多年了,不要说修行,跟别人交往的能力都很差,虽然听的是最甚深、最殊胜的法,但修行始终上不去;而有些人来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两年或几个月,很多境界却已纷然呈现,行为也有日新月异的变化,究其原因,就是他能够提起心力,对善法具有强烈的意乐。
  我们每学一部法,都要尽量用于生活中,不要停在理论上、书本上。像这句“人不在,己即到”,表面看来很简单,谁都懂,甚至有些人想:“堪布不要讲了,不要耽误我的时间,我还要念咒语、修加行。”但实际上,你能不能真正做到呢?也许你认为:“反正别人又不找我,没提我的名字,我干嘛瞎操心!”所以,即使是大人,是修行人,对此也很难行持。
  总之,《弟子规》的道理看似浅显,但做起来时,每一个都比较难--我是有这种感觉。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名讳,《事师五十颂》中也说,对上师不能直呼其名,须冠以“最尊贵的”、“尊敬的”等敬语。同时在尊长面前,也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从而藐视长辈。
  “称尊长,勿呼名”:我们在日常行为中,随时对尊长要有恭敬心。如果没有恭敬心,按佛教的观点,就会障碍智慧的生起。释迦牟尼佛在未成就之前,与陈如等五人在尼连禅河苦行六年,之后前往菩提伽耶的金刚座,途中享用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后于金刚座示现大彻大悟。当时陈如等人对佛陀舍弃苦行、享用饮食十分不满,他们说:“乔达摩是放逸者、破戒者、不如理行持禅定者……”接着就前往鹿野苑了。释迦牟尼佛成就后,四十九天没有讲法,梵天等请法之后,才开口宣说。正准备初转法轮时,却没有适合的所化众生,本来两个外道根基不错,但已不在人世了。佛陀观察前世因缘,了知陈如等五人正是所化,为把这甘露般的境界传给有缘众生,佛陀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五人远远地看见佛陀,就共同商定,佛陀来了不要理他。但佛陀的到来,就像阳光映蔽群星一样,令他们不由自主违背了内部的誓言。他们直呼佛陀的名字,语气态度仍有失恭敬:“具寿乔达摩,你是不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佛陀说:“你们不应用’具寿‘来称呼佛陀,否则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智慧。佛陀是三界导师,具有无碍的智慧与慈悲,所以你们理应恭敬。”听了佛陀的话,五人马上改变了态度,对佛生起恭敬心祈求传法。此时千佛的法座突然现前,释迦牟尼佛向前三佛的法座顶礼后,自己坐在第四个上面,其他的也就消失了。之后佛陀转了四谛法轮,这五人和八万天子都获得了圣者果位。
  从这个缘起上看,在佛教中,对上师应当恭敬,不能直接称呼其名。这一点,小乘大乘、汉传藏传都有各自的传统。比如,汉传佛教称呼法师的名讳时,会说“上成下劳法师”等等。以前有个人写我的名字时,写成“上索中达下吉”--他的因明学得不错,我的名字是三个字,他就把中间那个字加了个“中”,这也是一种尊称吧。可现在的世间人都直呼名字,对老师不在乎,对父母也没大没小,这样非常不好。对老师就应尊敬地称呼“蔡老师”、“范老师”,否则,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你没有修养。
  “对尊长,勿见能”:在长辈或上师面前,千万不可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大肆宣扬自己的功德。有些人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一半都是讲自己的经历,对此华智仁波切说过:人家没问你的经历,就不必处处自我宣传。
  以前,我在一个县城里见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学生成了县委书记,地位远远超过老师。十几年没见了,一见面,他对老师很不恭敬,不但直呼其名,还不停地自我炫耀。老师有点不高兴,因为这毕竟是他的学生,懂礼节的人,再怎么也不该直呼师名,不该在老师面前宣扬自己。而在佛门,古代尊师重道的传统礼节,如今依然保持完好,言行举止相合于古人,行为点点滴滴都如理如法,这对今生来世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说到宣扬自己,春秋时期齐国有个相国晏婴,他的车夫就喜欢在大庭广众中招摇,驾车的时候傲气冲天、神气活现。他的妻子很懂礼,见此情景,对他说:“你看我们相国,有那么好的修养和学问,但始终谦恭有礼、毫不张扬。你不过是一个车夫,一点学问都没有,却天天趾高气扬、洋洋自得,你有什么好炫耀的?”他听后深感惭愧,自此以后,变得谦逊谨慎起来。晏婴对车夫的变化感到奇怪,追问之下,对他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后来推荐他做了大夫。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若常常自我炫耀,尤其在老师、长辈或一些严厉对境面前,宣扬自己如何出色,是不符合道德修养的。因为这种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傲慢,而在世间,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傲慢。对于傲慢,不仅佛教中有很多教言,《礼记》中也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傲慢的念头不可滋长,邪恶的欲望不能放纵,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满,享乐的行为要适可而止。
  所以,我们平时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很容易自以为是。其实,真正对众生有利的唯有大乘佛子,但大乘佛子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说自己如何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境界很高,没有“自我”的执着和念头,在他看来,付出与奉献理所当然,自己是众生的仆人,仆人为主人做事天经地义,有什么可值得宣扬的?
  此外,对尊长说话也要用最恭敬的词。藏语中就有一些敬语,如吃、走、睡、行,都有专门的恭敬用语,用上这些就能体现出对别人的尊敬。这在拉萨一带做得不错,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了。而在汉地,古人对长辈说话也多用“请”,但如今,只有在一些星级宾馆或大餐厅,才听得到“您请坐”、“您请吃”,在其他场合里,“请”字几乎销声匿迹了。“请”字用得越少,说明人的素质越差,对秉持传统礼节越不重视。汉人如果自己都不重视老祖宗的传统,而让这些礼节在社会人群中消失,这是非常悲哀的。
  当然,藏地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藏人取名本来都有意义,或与自然界有关,或与传统文化有关,或与吉祥、佛法、成就有关,总之名字都有一定的象征。可是现在,很多人去学西方和汉地,随便取一个,不伦不类的。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良好的传统,对此应该继承并发扬,没有必要放弃。汉地也是同样,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原本非常好,但对新一代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行为上已经没有了,若再继续下去,估计过不了几代,所有的礼节都会隐没,确实很可惜!
  因此,当前许多有志之士,正在全力以赴地挽救民族文化,以免它受到更大的冲击。其实这也是每个人的责任。虽说我们不一定有多大的能力,能在大范围中进行弘扬,但每个人身边有很多孩子,只要力所能及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传递给他们,也会有非常大的利益。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主动上前去行礼问候。长辈有什么吩咐就依教奉行,没有吩咐就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或许有人认为这多此一举:“你看,遇到老师时,他没离开之前还要傻傻地等着,多浪费时间啊!没有必要。”确实,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人像太阳下的蚂蚁一样忙碌奔波,不如古人那样悠闲自在,这样做可能会有不同感觉,似乎也有改变的必要。在佛教中,佛陀制定戒律时也说,可根据时间、地点、当地习俗来修改一些细则。而今经过多年的演变,人的心理与行为已有了巨大变化,故也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想法。
  但从整体上看,对长辈的尊敬还是非常有必要。虽然世间人对老师的态度已经变了,但在佛门,这些传统一直存在,而且保持得很好。一个佛教徒遇到了上师,不打招呼而扭头就走的,几乎没有。有些人可能是近视看不清,上师都走过去了,才如梦初醒:“噢,是上师!”然后戴上眼镜看一看。除了这种情况,一般来讲,不恭敬的很少。
  可现在的世间人,见父母师长根本不打招呼,更不用说上前恭敬问讯了。其实,这些行为是人的本分,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对父母的“孝”与对兄弟的“悌”,是“仁”的根本,是做人的基础。所以,恭敬不是做给人看的,也不是为了得什么利益。
  在古代,人们不好炫耀,重视隐藏学问、韬光养晦,但他们的道德修养,却往往能从外在的“有表色”--表情、言语、眼神、行为中流露出来。例如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以懂礼貌着称。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鞠躬行礼。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欣赏了很长时间。子路就一直躬身站着,不敢动,等孔子发现他时,他身体已酸麻得失去知觉了。孔子很高兴,称赞道:“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弟子!”
  然而时至今时今日,这种行为已经没有了。那天我到智悲学校去,说:“你们应该学会恭敬,不能像古人那样弯腰问询也不要紧,但对老师、长辈和出家人,至少要打招呼。”若能这样做,别人心里也很舒服。就像下飞机时,空中小姐微笑着说:“再见,请慢走。”这么几句话,并不是什么大的付出,但让人听了以后,确实感到很温暖。
  当然,对师长恭敬时,也要观察他的意乐。比如对我来讲,有些道友过于恭敬也不舒服。以前讲《事师五十颂》时说过,路上遇到我了,打个招呼就可以,但站在旁边一直恭送,我就不喜欢。《金刚藏庄严续》中有个教证说:拜见上师后,不能背对着离开,要面朝上师往后退。原来有个居士离开时一直退退退,可是还没有退到门口,自己就倒下去了……其实这很符合密续教义,但人与人不同,太恭敬了我不习惯,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有人弯下腰表示恭敬,我就特别不好意思。还有些人路上只要看见我,马上扑下去磕大头,我一见就赶快躲开,他磕完一看,人早就没影了,旁人也不知道他向谁磕,还以为是磕大头去拉萨的呢!其实,《事师五十颂》里说过:“能令师喜皆当为,师不喜事悉断除。”令上师欢喜之事,要尽力去做,而上师不喜之事皆应远离。所以,凡事要根据情况决定。
  总之,古人的传统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人人能对师长如是恭敬,那么试想,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反之,假如人人都不能行持,又会变成什么情形?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路上碰到长辈,根本不知恭敬问询,甚至还会瞪他一眼。所以,人心道德越来越沦丧、越来越败坏了,这种倾向一定要注意!
  刚才讲了走路时遇到长辈的礼节,下面讲骑马: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如果骑马或乘车时遇到了长辈,不能视若无睹地径直驰过,一定要下车跟长辈问讯,恭敬地站于一旁让长辈先过。即使他已走过去了,也要目送他离开百步以外,或直到看不见为止,自己才可以乘着坐骑离开。
  有些人认为:“当今时代,在大城市里,此举完全没有必要。”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平时遇到老师,不管你是坐车、骑马,还是走路,都不能不闻不问,连个招呼也不打,应该看到老师就恭敬对待。当然,也不能老师刚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离开,还应当目送老师走远。
  古人特别讲究“目送”,这是很重要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要走的时候,你在门口或楼梯口目送他离去,他心里会很舒服;否则,他前脚刚走,你后脚就把门“砰”一声关上,好像巴不得他离开一样,客人心里肯定不痛快。如果一直目送着他,嘴里也说:“慢走啊,有空再来玩!”那他也觉得:“主人这么欢迎我,以后有机会我要报答他。”一路上,心里会一直回荡着这一切。
  所以,人与人之间确实需要这些礼节。现在人对知识有强烈的希求,却忽略了基本的人际交往,包括有些修行人,待人接物方面很不够。古人对朋友、师长非常有礼,李白的诗中就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年李白送一个朋友,一直目送他的孤舟渐行渐远,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时他还站在岸边,只见滚滚的江水向天边流去。诗中描写了李白对朋友真挚的留恋。而这位朋友,可能也是站在船头望着李白,一直不停地挥手,慢慢地,最后连人影也看不到了……
  可现在人不是这样:客人坐车准备离开时,主人关车门会夹住他的脚或衣服,好像急不可待地想他快走;或者,客人刚上了车,回头想打个招呼,主人早就回去了。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为。古人常讲:“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若不注意待人的态度,渐渐地,自己也不会受到别人尊敬。
  表面上看,路上遇到师长要下车,等他离开百步以外才可以走,好像是多余的事情,在大城市里也难以做到。但这确实是很好的传统,即使实在做不到,心中也要存有一分恭敬。
  恭敬其实极为重要。宋代有两位学者很出名,他们分别是程颢、程颐。最初杨时与游酢在程颢门下求学,程颢离世后,二人又结伴到程颐那里去。那天正好大雪纷飞,他们冒雪到了那儿,发现程颐正在午睡,他们不敢打扰,就在门外站着等候。当程颐醒来时,打开门一看,他们两人已经成了雪人,脚下的雪积了一尺多厚。从他们的行为中,程颐看到了对师长的恭敬和求学的热情,因而将自己毕生的知识倾囊相授。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程门立雪”.
  作为出家人,我们虽然已舍弃了俗世,但遇到以前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仍要懂得尊敬。去年我遇到一位小学代课老师,他知识不高,当我表示尊敬时,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不管怎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我一个字、一个偈颂的也是老师,也值得我终身尊敬。还有一次,我和慈诚罗珠堪布去县城给一家人念经,那家有位50岁的妇女,慈诚罗珠堪布见到她,说:“您是我的老师。”她当场惊呆了,说不出话来,有些不敢置信。据说,她以前在小学给堪布教过书。
  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出家人,如果你以前的老师信佛,今后可以给他一点加持品;如果不信佛,我们也要默默祈愿:愿他今生来世获得快乐。有这么一颗尊敬的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千万不要觉得:“我很了不起,老师没有什么地位,应该向我磕头。”现在很多人有这种行为,这是不对的!
  要获得世间知识,就应该恭敬老师;那么,要获得更甚深的佛法境界,就应该恭敬上师。关于如何恭敬依止上师,《事师五十颂》、《如意宝藏论》、《大圆满心性休息》等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我在此不作赘述,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去翻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0:57 , Processed in 0.12183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