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97|回复: 1

转帖:李克强总理来到大昭寺 问了这两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3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fjnet.com/shishi/nr/201807/t20180728_261471.htm

佛教在线拉萨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李克强总理7月26日来到拉萨市大昭寺,看望慰问西藏宗教界人士。在立于大昭寺门外、拥有1200年历史的唐蕃会盟碑前,游客们纷纷围拢到总理身边。

李克强问大家:“你们知道这块碑是什么碑吗?”

游客们高声回答:“唐蕃会盟碑!”

李克强又问:“你们知道这个多少年了吗?”

游客们回答道:“一千多年了。”

李克强大声说:“对,这块碑已经在这里屹立千年了,希望各民族大团结就像唐蕃会盟碑一样,屹立千年、坚如磐石。”



李克强总理在拉萨大昭寺看望慰问西藏宗教界人士

李克强向西藏广大宗教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他说,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圣殿,同时见证了汉藏和亲、民族团结的光辉历史。希望西藏广大宗教界爱国人士要以历辈高僧大德为榜样,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作出有益贡献,促进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祝愿大家精修得道、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李克强总理在拉萨市大昭寺

当日,李克强先后参观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铜制鎏金像、法王松赞干布殿等。拉萨市大昭寺始建于653年,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寺庙建筑。

那么,李克强总理此次专门提及的唐蕃会盟碑究竟是为何而立?何时所立?又有何历史意义呢?

据悉,公元821年,吐蕃派使臣向唐请求和盟。公元822年在拉萨设盟坛,吐蕃与唐第八次会盟。唐大理卿刘元鼎,吐蕃最高僧官钵阐布参加会盟并诵誓约。公元823年立“甥舅会盟碑”。这就是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背后的故事

唐蕃会盟碑为何在历史上又被称为“甥舅会盟碑”?背后的故事颇为有趣。

关于这段历史,恰白·次旦平措先生等所著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有生动描写。书中介绍,公元704年,吐蕃第四代赞普赤德祖赞继位后,也派官员到长安去请求联姻,经过长期的努力,唐中宗皇帝终于答应将金城公主嫁给他。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这次联姻,是继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之后的又一次藏汉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关于藏汉之间的甥舅关系,有许多有意思的传说。一说是金城公主生了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被那囊妃抱去抚养,并不承认是金城公主的孩子,为此两位公主发生了争执。到了王子周岁庆宴的时候,赤德祖赞将那囊家的人和来自内地的汉族亲友都请了来,说:“孩子一岁了,还没有舅舅,今天就让他自己认认舅舅吧。”说着亲了亲王子,在他手里放了一杯斟满的酒,说:“孩子,要想得到真正的母亲,就得先认出真正的舅舅,去认吧。”

这样一来,那囊家的人和汉族的吃宴亲友们一下紧张起来。那囊家的人深深懂得这一点:今天的王子是将来的王,失去王子就会动摇他们的权力和威望。于是,有的拿着给孩子的斗篷,有的拿着五颜六色的玩具,举向王子:“到舅舅怀中来!到舅舅怀中来!”七嘴八舌,嚷成一团。汉族的亲友这边也不冷清,他们看着公主忧伤的面孔,也忍不住伸出双手叫着孩子:“来!来!来!舅舅怀里来!”

王子举起酒杯斜睨着那囊家的人,说:“我赤松德赞是汉家的好外甥,那囊家的人怎能当舅舅!”说着把酒杯放在汉族亲友手中,投在汉族“舅舅”怀中。

金城公主见了,高兴得满面滚着热泪,她把王子紧紧抱在怀里,叫着:“孩子!孩子!”

这个汉族的外甥就是吐蕃王朝的第五位赞普赤松德赞。



唐蕃会盟碑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关于甥舅关系可以见诸文字的是赤德祖赞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奏章,里面写道:“……外甥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和同为一家”,这样的话,后来刻在了唐蕃会盟碑上。

在那段时间,唐蕃一方面互派使者献供,不断和谈调解,一方面派兵争夺边界,多次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到唐穆宗继位后,经双方多次接触,为长期和解,决定“刻日月于巨石”,写甥舅会盟碑。据历史记载,从公元706年到822年,吐蕃和唐朝之间的会盟达八次之多。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会盟碑,记载的是第八次会盟的盟文。

公元821年,第八代赞普赤热巴巾派使臣论纳罗向唐请盟,当年9月会盟于长安西郊。公元822年在拉萨设盟台,吐蕃最高僧官钵阐布参加会盟并诵誓约:

“大蕃神圣赞普赤祖德赞与大唐文武惠德皇帝,商量社稷如一统,立此大约盟约。……神圣赞普墀松赞(松赞干布)与唐主太宗文武孝皇帝通聘和亲,于贞观之岁娶文成公主。后神圣赞普赤祖德赞与唐主圣文显武皇帝重结旧好,景龙之岁,复迎金城公主,永崇甥舅之好,何日忘之?父王赞普赤德松赞陛下,睿智天成,教兴政举,受王恩慈者,岂有内外之隔?遍及八方矣!四方万国皆来盟来享,况唐国谊属近亲,地接比邻,甥舅商量和协,欲社稷如一统,与唐主神圣文武皇帝结大和盟约,……”



李克强总理:希望各民族大团结就像唐蕃会盟碑一样,屹立千年坚如磐石

公元823年立碑,唐朝使臣太仆寺少卿杜载等参加落成典礼。此碑高342厘米,宽82厘米,厚32厘米。碑阳及两侧以汉藏两种文字刻载着盟誓全文,以及唐蕃会盟使臣的姓名、职位。碑阴以藏文刻载着唐蕃友好关系史及长庆元年在长安、二年在逻些(拉萨)两地盟誓的意义。盟文载称“今社稷山川如一,为此大和。然甥舅相好之义,善信每须传达,彼此驿骑,一任长相往来,依循旧路,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以东,大唐祗; 清水县以西,大蕃供应。须合甥舅亲近之礼,使其两界烟尘不扬,罔闻寇盗之名,后无惊恐之患。封人撤备,乡土俱安,如斯乐业之恩,垂诸万代,称美之声,遍于日月所照矣。”

《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曾刊载著名藏学家王尧先生所著的《唐蕃会盟碑疏释》,王先生对唐蕃会盟碑的西侧文字、北侧官名(蕃官)、南侧官名(唐官)、东侧译文以及所涉及的名物进行了详细疏释。

历史记载,此碑立后,唐蕃之间的纷争,从此宣告结束。

“甥舅会盟碑”碑文历述蕃唐双方和亲“永崇甥舅之好”的历史:“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

时光漫漫,石碑虽饱经风霜,但它所代表的深刻意义与深远影响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故事一样,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牢不可分的历史见证。

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发表于 2018-10-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19:15 , Processed in 0.14666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