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84|回复: 1

佛说众苦诸经集第一二二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说众苦诸经集录》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生令是所生。痛不可贪意不用。令是为可。令是为欲。令是为意。不得从欲。断有贤者人为求思想。亦念不可。不用意。不可有。是意生。令是意生者。思想求不用不可意不可为欲。是意用可。可意为令我是意当用。当可不得。从是得断。有是贤者人。有更用可。可意设有是意生所。是更已生用可。可意令是常不离。是欲不当断。设有贤者人。生是思想念爱可意欲。得为是欲生。令是思想念生欲可意欲。得令是常坚勿相离。令是愿莫断。所求不得是亦苦。是故说。亦从是因缘故说。本为五阴苦是故复说令从是法是法非常厄病为坏疾败老不坚不信欲转离为是故本五阴苦。过世贤者同是苦谛。未来世贤者亦是苦谛现在世贤者亦是苦谛。是无有异不倒不惑。如有谛如是如应贤者谛。贤者谛贤者是谛知见解得应。如是谛觉。是故名为贤者谛。何等为贤者苦习。贤者谛。或人贤者六自入身。相爱彼所爱着近。往是为习。如自身外身亦尔。识更知行哀有。贤者人为六持爱。一为地二为水三为火四为风五为空六为识。彼所爱着相近往发。是为习。如是何应。若人在儿子亦妻从使御者田地舍宅坐肆卧具。便息为爱着近更发往求。当知是爱习为。苦习贤者谛。过世贤者时亦是爱习。为苦习贤者习。未来世时亦是爱习。为苦习贤者习。今现世时亦是爱习。为苦习贤者习。如是不异如有不倒不惑。真谛正如有贤者谛。...(第0594部~佛说四谛经一卷)


...从不着已得道观解脱意。所精进所方便所出所住止所敷所喜不毁灭念正摄止。是名为正直方便。是名为道德谛。  
  何等为贤者直正念。若贤者道德弟子苦为念苦习为念习尽为念尽道为念道相念从念。念念不忘。少言念不离。是名为正直念。亦观持宿命。亦从得道行念世间行不可悔摄止度世无为寂然止见一德无所著如解脱意观念想念。从念念念不忘少言念不离。是名为直正念。是名为道德谛。  
  何等为贤者直正定。若贤者道德弟子苦为念苦习为念习尽为念尽道为念道。意止故不动不走。已摄止故意念在一。是名为直正定。亦观持宿命。亦从得解意念见世间行悔摄止度世无为见可如得无所著从解脱因缘意向观所意止正安一不惑不走摄止念定在二念。是名为正直定。是名为道德谛。过世贤者亦是苦尽受贤者谛。后世未来时亦从是受行贤者谛。今现世时亦从是受行灭苦贤者谛。如是不异如有不失不惑。真谛如本如有德道德谛贤者是谛更见得应解脱是故为苦尽。从是行名为道德谛。从后敛说。  
  苦苦习尽亦见道佛所说行无有量。  
  舍利曰说如是。比丘受行。  

...(第0594部~佛说四谛经一卷)


...念尽道为念道。意止故不动不走。已摄止故意念在一。是名为直正定。亦观持宿命。亦从得解意念见世间行悔摄止度世无为见可如得无所著从解脱因缘意向观所意止正安一不惑不走摄止念定在二念。是名为正直定。是名为道德谛。过世贤者亦是苦尽受贤者谛。后世未来时亦从是受行贤者谛。今现世时亦从是受行灭苦贤者谛。如是不异如有不失不惑。真谛如本如有德道德谛贤者是谛更见得应解脱是故为苦尽。从是行名为道德谛。从后敛说。  
  苦苦习尽亦见道佛所说行无有量。  
  舍利曰说如是。比丘受行。  

...(第0594部~佛说四谛经一卷)


...辟支佛。作房舍以施与招提僧者得福多。谓居士鞞蓝大富婆罗门作如是施。施与阎浮提凡夫人。至作房舍已施与招提僧。不如以清净意作三自归佛法及比丘僧受其戒此得福多。谓居士鞞蓝大富婆罗门作如是大施。施与阎浮提凡夫人至以清净行三自归佛法及比丘僧受其戒。不如于一切众生行于慈至[(殼-一)/牛]牛顷此得福多。谓居士鞞蓝大富婆罗门作如是施与阎浮提凡夫人。至谓于一切众生分别行慈。下至[(殼-一)/牛]牛顷。谓一切行无常苦空无我。思惟念者下至弹指顷此得福多。汝居士作如是念。彼居士鞞蓝大富婆罗门异耶。莫作是念我即是。彼名鞞蓝大富婆罗门。如是居士。自住于饶益及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于世间。以义以乐安隐天及人。如是为说法。未至竟尽。未至竟无垢。未至竟梵行。未至竟行梵行。彼故未脱生老病死忧戚不乐。我说未脱苦。此居士。今如来出世间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今自为故为他故。为多人故。愍世间故。以义以乐安隐天及人。我今为说法。至竟尽至竟无垢至竟梵行。至竟行梵行。今以得脱生老病死忧戚不乐苦。我说已离苦。佛如是说。居士须达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第0602部~佛说须达经一卷)


...念我即是。彼名鞞蓝大富婆罗门。如是居士。自住于饶益及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于世间。以义以乐安隐天及人。如是为说法。未至竟尽。未至竟无垢。未至竟梵行。未至竟行梵行。彼故未脱生老病死忧戚不乐。我说未脱苦。此居士。今如来出世间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今自为故为他故。为多人故。愍世间故。以义以乐安隐天及人。我今为说法。至竟尽至竟无垢至竟梵行。至竟行梵行。今以得脱生老病死忧戚不乐苦。我说已离苦。佛如是说。居士须达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第0602部~佛说须达经一卷)


...


  

佛说应法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拘类法治处。彼时佛告诸比丘。谓今此世间。如是淫。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但不爱不念法败坏。爱法念增。彼如是淫。如是欲。如是爱。如是乐。如是喜。而令不善法转增。爱善法转减。我法甚深。难见难觉难了难知。如是我法甚深。难见难觉难了难知。而令今不爱善法减。爱善法增。与此四法相应。世间有此。云何为四。有与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有法与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有法与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有法与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云何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或有一自乐欢喜行于杀。因杀以为乐以为喜。彼喜彼欢喜。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邪见以为喜以为乐。此如是身乐意乐。不善为不善。亦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云何法与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或有一自苦行不乐行。弃于杀因弃杀。以为苦以为不喜。彼自行苦不喜行。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弃舍邪见。为等见以为苦。以为不喜。如是身行苦意行苦善为善。成神通至等道。与涅槃相应。与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云何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或有一自行苦自不喜行于杀。因杀故以为苦以为不喜。彼自苦自行不喜。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邪见有不乐有不喜。如是身行苦意行苦。不善受不善。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云何法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或有...(第0609部~佛说应法经一卷)


...。现在苦后受苦报。有法与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云何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或有一自乐欢喜行于杀。因杀以为乐以为喜。彼喜彼欢喜。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邪见以为喜以为乐。此如是身乐意乐。不善为不善。亦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云何法与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或有一自苦行不乐行。弃于杀因弃杀。以为苦以为不喜。彼自行苦不喜行。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弃舍邪见。为等见以为苦。以为不喜。如是身行苦意行苦善为善。成神通至等道。与涅槃相应。与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云何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或有一自行苦自不喜行于杀。因杀故以为苦以为不喜。彼自苦自行不喜。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邪见有不乐有不喜。如是身行苦意行苦。不善受不善。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云何法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或有一自行乐自行喜弃于杀。因弃杀以为乐以为喜。彼喜彼乐。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弃舍离因弃舍离邪。以为乐以为喜。如是身乐行意乐行。行善为善。成神通至等道。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谓彼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非是慧慧者说。不知如真。与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彼如是不知如真。彼行不弃。彼行不弃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法转减。犹若阿摩尼药。色具足香具足味具...(第0609部~佛说应法经一卷)


...为不喜。彼自苦自行不喜。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因邪见有不乐有不喜。如是身行苦意行苦。不善受不善。不成神通不至等道。不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云何法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或有一自行乐自行喜弃于杀。因弃杀以为乐以为喜。彼喜彼乐。不与取淫欲行妄言至邪见。弃舍离因弃舍离邪。以为乐以为喜。如是身乐行意乐行。行善为善。成神通至等道。与涅槃相应。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乐报。谓彼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非是慧慧者说。不知如真。与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彼如是不知如真。彼行不弃。彼行不弃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法转减。犹若阿摩尼药。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彼杂于毒。有人有患便饮之。彼饮可口。饮时不住咽。饮已变。为非药。如是与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非智慧无慧故。不知如真。与此法相应。现在乐后受苦报。彼不知如真。彼行不弃。彼行不弃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法乐法转减。此法非智慧。谓应此法。现在苦后受乐报。非智慧非智慧。不知如真。与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乐报。彼不知如真。亦不行彼弃舍彼。不行弃舍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喜法转减。此法非智慧。彼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非智慧非智慧。与此法相应。现在苦后受苦报。不知如真。彼行不弃。彼行不弃者。不爱不乐法转增。爱法乐法转减。犹若大小便杂毒已。有人有病而取饮之。彼饮时咽苦不下及臭无味。饮时坏咽。饮已变为非药。如是应此法。现在苦后受苦报。不知如真。谓应此...(第0609部~佛说应法经一卷)


...  第0630部~五蕴皆空经一卷         
   
  
   小乘阿含部·第0630部   
五蕴皆空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五蕴皆空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当知。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次苾刍。于汝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是无常。白言大德。色是无常。佛言。色既无常。此即是苦。或苦苦。坏苦。行苦。然我声闻。多闻弟子。执有我不。色即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不。不尔世尊。应知受想行识。常与无常。亦复如是。凡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悉皆无我。汝等当知。应以正智而善观察。如是所有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悉应如前正智观察。若我声闻圣弟子众。观此五取蕴。知无有我及以我所。如是观已。即知世间。无能取所取。亦非转变。但由自悟而证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第0630部~五蕴皆空经一卷)


...。身如白玉。动身赞偈。身毛孔中。出大莲华。百千比丘。在莲华上。声万种音。过于己身。百千万倍。因是渐渐息其憍慢。智者复应教于行者。谛观幢端。见于幢端。颇梨明镜。诸比丘等。恃声憍慢。心不净者。化为罗刹。出大恶声。火从口出。复有夜叉。从四方来。拔舌取心。置于幢端。其心战掉。号哭叫唤如醉象吼。或复细声。如毗舍阇吟。因是复见诸美音声。如人叫唤。称己父母。骂詈无道。因是厌离。耳不乐闻。生厌离想。智者应当教观八苦。如八苦观说。告舍利弗。汝好受此治歌呗偈赞法。慎莫忘失。时舍利弗。及阿难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治水大猛盛因是得下  
  复次舍利弗。若有四众。入水三昧。遍体水出。不见身心。犹如大海。出定时。饮食不甘。患心下热。水脉增动。患下不止。当疾治之。治之法者。想一金翅鸟。比丘乘上。于大海中。游行无畏。诸龙罗刹。皆悉惊走。鸟取龙食。龙畏怖故。吸水都尽。化为四蛇。金翅鸟王。口衔四蛇。比丘坐上。求水不得。金翅鸟...(第0643部~治禅病秘要法经二卷)


...已解。诸根已定生死已断。不复转于五道也。轮即止。于是佛告诸比丘。世间有二事堕边行。行道弟子舍家者。终身不当与从事。何等二。一为念在贪欲无清净志。二为猗着身爱不能精进。是故退边行。不得值佛道德具人。若此比丘不念贪欲着身爱行。可得受中。如来最正觉得眼得慧。从两边度自致泥洹。何谓受中。谓受八直之道。一曰正见。二曰正思。三曰正言。四曰正行。五曰正命。六曰正治。七曰正志。八曰正定。若诸比丘本末闻道。当已知甚苦为真谛。已一心受眼受禅思受慧见觉所念令意解。当知甚苦习尽为真谛。已受眼观禅思慧见觉所念令意解。如是尽真谛。何谓为苦。谓生老苦病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所爱别苦求不得苦。要从五阴受盛为苦。何谓苦习。谓从爱故而令复有乐性。不离在在贪喜。欲爱色爱不色之爱。是习为苦。何谓苦尽。谓觉从爱复有所乐。淫念不受。不念无余无淫。舍之无复禅。如是为习尽。何谓苦习尽欲受道。谓受行八直道。正见正思正言正行正命正治正志正定。是为苦习尽受道真谛也。  
  又是比丘苦为真谛。苦由习为真谛。苦习尽为真谛。苦习尽欲受道为真谛。若本在昔未闻是法者。当受眼观禅行受慧见受觉念令意得解。若令在斯未闻是四谛法者。当受道眼受禅思受慧觉令意行解。若诸在彼不得闻是四谛法者。亦当受眼受禅受慧受觉令意得解。是为四谛三转合十二事。知而未净者吾不与也。一切世间诸天人民若梵若魔沙门梵志。自...(第0653部~转法轮经一卷)


...为真谛。已一心受眼受禅思受慧见觉所念令意解。当知甚苦习尽为真谛。已受眼观禅思慧见觉所念令意解。如是尽真谛。何谓为苦。谓生老苦病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所爱别苦求不得苦。要从五阴受盛为苦。何谓苦习。谓从爱故而令复有乐性。不离在在贪喜。欲爱色爱不色之爱。是习为苦。何谓苦尽。谓觉从爱复有所乐。淫念不受。不念无余无淫。舍之无复禅。如是为习尽。何谓苦习尽欲受道。谓受行八直道。正见正思正言正行正命正治正志正定。是为苦习尽受道真谛也。  
  又是比丘苦为真谛。苦由习为真谛。苦习尽为真谛。苦习尽欲受道为真谛。若本在昔未闻是法者。当受眼观禅行受慧见受觉念令意得解。若令在斯未闻是四谛法者。当受道眼受禅思受慧觉令意行解。若诸在彼不得闻是四谛法者。亦当受眼受禅受慧受觉令意得解。是为四谛三转合十二事。知而未净者吾不与也。一切世间诸天人民若梵若魔沙门梵志。自知证已受行戒定慧解度知见成。是为四极。是生后不复有。长离世间无复忧患。佛说是时。贤者阿若拘邻等及八千垓天。皆远尘离垢诸法眼生。其千比丘漏尽意解...(第0653部~转法轮经一卷)


...鸟走兽。竞来食之。天龙鬼神。帝王人民。贫富贵贱。无免此患。太子长叹。而说颂曰。  
  观见老病死  太子心长叹
  人生无常在  吾身亦当然
  是身为死物  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  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  从痴爱久长
  自此受苦乐  身死神不丧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止不受死  
  于是太子。回车还宫。愍念众生有老病死苦恼大患。忧思不食。王问其仆。太子出游。宁有乐乎。即答王言。逢见死人。遂致不乐。数年小差。复欲游观。严驾出北城门。天复化作沙门。法服持钵。行步安详。目不离前。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答曰。沙门也。何等为沙门。盖闻沙门之为道也。舍家妻子。捐弃爱欲。断绝六情。守戒无为。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一心之道。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声色不能污。荣位不能屈。难动如地。已免忧苦。存亡自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说偈言。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痛哉有此苦  生老病死患
  精神还入罪  经历诸勤苦
  今当灭诸苦  生老病死除
  不复与爱会  永令得灭度  
  于是太子。即回车还。斋思不食。王问其仆。太子又出。意岂乐乎。仆言。行见沙门。倍更忧思。不向饮食。王闻大怒。举手自击。前敕修道。复令太子辄见不祥。罪应刑戮。即召群臣。各使建议。设何方术。当令太子不出学道。有...(第0660部~修行本起经二卷)


...太子出游。宁有乐乎。即答王言。逢见死人。遂致不乐。数年小差。复欲游观。严驾出北城门。天复化作沙门。法服持钵。行步安详。目不离前。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答曰。沙门也。何等为沙门。盖闻沙门之为道也。舍家妻子。捐弃爱欲。断绝六情。守戒无为。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一心之道。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声色不能污。荣位不能屈。难动如地。已免忧苦。存亡自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说偈言。  
  痛哉有此苦  生老病死患
  精神还入罪  经历诸勤苦
  今当灭诸苦  生老病死除
  不复与爱会  永令得灭度  
  于是太子。即回车还。斋思不食。王问其仆。太子又出。意岂乐乎。仆言。行见沙门。倍更忧思。不向饮食。王闻大怒。举手自击。前敕修道。复令太子辄见不祥。罪应刑戮。即召群臣。各使建议。设何方术。当令太子不出学道。有一臣言。宜令太子监农种殖。役其意思。使不念道。便以农器犁牛千具仆从。大小相率上田令监课之。太子坐阎浮树下。见耕者垦壤出虫。天复化令牛领兴坏...(第0660部~修行本起经二卷)


...大小。追出而观。于今未还。于是王与群臣。出诣道士。遥见太子光相殊妙。便问太子。是何神乎。太子答言。吾非神也。若非神者。从何国来。何所姓族。太子报言。吾出香山之东雪山之北。国名迦维。父名白净。母名摩耶。瓶沙问言。将非悉达乎。答言。是也。惊起礼足。太子生多奇异形相炳着。当君四天下为转轮圣王。四海颙颙冀神宝至。何弃天位。自投山薮。必有异见。愿闻其志。太子答言。以吾所见。天地人物。出生有死剧痛有三。老病死苦。不可得离。身为苦器。忧畏无量。若在尊宠。则有憍逸。贪求快意。天下被患。此吾所厌故欲入山。诸耆长曰。夫老病死。自世之常。何独预忧。乃弃美号。隐遁潜居。以劳其形。不亦难耶。于是太子。即说颂言。  
  如令人在胎不为不净
  如令在净不为不净污
  如令苦不为多无有数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人老形不若干变
  如令善行者不为恶行
  如令爱别离不为苦痛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病瘦无复有大畏
  如令后世无有诸恶对
  如令堕地狱无有苦痛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年少形不变坏者
  如令所不可不以着心
  如令死至时无有众畏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愚痴不以为厚冥
  如令嗔恚不为强怨家
  如令五乐心不为染恶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不与诸痴人共居
...(第0660部~修行本起经二卷)


...曰。夫老病死。自世之常。何独预忧。乃弃美号。隐遁潜居。以劳其形。不亦难耶。于是太子。即说颂言。  
  如令人在胎不为不净
  如令在净不为不净污
  如令苦不为多无有数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人老形不若干变
  如令善行者不为恶行
  如令爱别离不为苦痛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病瘦无复有大畏
  如令后世无有诸恶对
  如令堕地狱无有苦痛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年少形不变坏者
  如令所不可不以着心
  如令死至时无有众畏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愚痴不以为厚冥
  如令嗔恚不为强怨家
  如令五乐心不为染恶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不与诸痴人共居
  如令众痴法自远离人
  如令诸痴人无有思想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诸恶种不若干辈
...(第0660部~修行本起经二卷)


...曰。此为何人。其仆曰。老人也。何如为老。对曰。年耆根熟。形变色衰。饮食不化。气力虚微。坐起苦极。余命无几。故谓之老。太子曰。有何乐哉。日月流迈。时变岁移。物生于春。秋冬悴枯。老至如电。身安足恃。回车而还。愍念人生丁壮不久。有老有病。其痛难忍。吾不能久居天下婴此苦也。又忧不食。王悔令出。复增五百妓女。以娱乐之。  
  数年小差。复欲出游。王曰。汝每出观。还辄不乐。唯忧消瘦。又出何为。太子曰。念彼苦耳。年大当差。王敕国中。莫使老病诸不洁净在道侧也。  
  太子驾乘。出西城门。天帝复化作死人。室家男女。持幡随车。啼哭送之。太子又问。此为何人。其仆曰。死人也。何如为死。曰死者尽也。寿有长短。福尽命终。气绝神逝。形骸消索。故谓之死。人物一统无生不终。  
  太子曰。夫死痛矣。精神剧矣。生当有此老病死苦。莫不热中。迫而就之。不亦苦乎。吾见死者。形坏体化。而神不灭。随行善恶。祸福自追。富贵无常。身为危城。是故圣人。常以身为患。而愚者保之。至死无厌。吾不能复以死受生。往来五道。劳我精神。回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忧不能食。王益不乐。曰国是汝有。当理人物。何为远虑。以自疲苦。复增五百妓女。以娱乐之。  
  太子至年十七。王为纳妃。简阅国中名女数千。无可意者。最后一女。名曰瞿夷。端正好洁。天下第一。贤才过人。礼义备举。是则宿...(第0661部~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


...啼哭送之。太子又问。此为何人。其仆曰。死人也。何如为死。曰死者尽也。寿有长短。福尽命终。气绝神逝。形骸消索。故谓之死。人物一统无生不终。  
  太子曰。夫死痛矣。精神剧矣。生当有此老病死苦。莫不热中。迫而就之。不亦苦乎。吾见死者。形坏体化。而神不灭。随行善恶。祸福自追。富贵无常。身为危城。是故圣人。常以身为患。而愚者保之。至死无厌。吾不能复以死受生。往来五道。劳我精神。回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忧不能食。王益不乐。曰国是汝有。当理人物。何为远虑。以自疲苦。复增五百妓女。以娱乐之。  
  太子至年十七。王为纳妃。简阅国中名女数千。无可意者。最后一女。名曰瞿夷。端正好洁。天下第一。贤才过人。礼义备举。是则宿命卖华女也。女子虽纳。久而不接。妇人之情欲。有附近之意。太子曰。常得好华。置我中间。共视之。宁好乎。瞿夷即具好华。又欲近之。太子曰。却此华有汁。污瘀床席。久后复曰。得好白氎。置我中间。两人观之不亦好乎。妇即具[疊*毛]。又有近意。太子曰。却汝有...(第0661部~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


...所思惟。即便敕于耶输陀罗。耶输陀罗。闻王敕已。心怀惭愧。默然而住行止坐卧。不离太子。时王复增诸妙妓女。以娱乐之。  
  尔时太子年至十九。心自思惟。我今正是出家之时。而便往至于父王所。威仪庠序。犹如帝释。往诣梵天。傍臣见已。而白王言。太子今者来大王所。王闻此言。忧喜交集。太子既至。头面作礼。尔时父王。即便抱之。而敕令坐。太子坐已。白父王言。恩爱集会。必有别离。唯愿听我出家学道。一切众生。爱别离苦。皆使解脱。愿必垂许。不见留难。时白净王。闻太子语。心大苦痛。犹如金刚摧破于山。举身战掉。不安本座。执太子手。不复能言。啼泣流泪。嘘唏哽咽。如是良久。微声而言。汝今宜应息出家意。所以者何。年既少壮。国未有嗣。而便委我。曾不回顾。尔时太子。既见父王流泪不许。还归所止。思惟出家。愁忧不乐。  
  尔时迦毗罗旆兜国。诸大相师。占知太子。若不出家。过七日后。得转轮王位。王四天下。七宝自至。各以所知。往白王言。释迦种姓。于此方兴。王闻是语。心生欢喜。即敕诸臣并...(第0662部~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


...惛卧如故。车匿即便牵马而来。太子徐前。而语车匿及以揵陟。一切恩爱。会当别离。世间之事。易可果遂。出家因缘。甚难成就。车匿闻已。默然无言。于是揵陟。不复喷鸣。尔时太子。见明相出。放身光明。彻照十方。师子吼言。过去诸佛。出家之法。我今亦然。于是诸天。捧马四足。并接车匿。释提桓因。执盖随从。诸天即便令城北门。自然而开。不使有声。太子于是从门而出。虚空诸天赞叹随从。尔时太子。又师子吼。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若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复不能转于法轮。要不还与父王相见。若当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摩诃波阇波提及耶输陀罗。当于太子说此誓时。虚空诸天。赞言善哉。斯言必果。至于天晓。所行道路。已三踰阇那。时诸天众。既从太子。至此处已。所为事毕。忽然不现。  
  尔时太子。次行至彼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太子见此园林。寂静无诸諠闹。心生欢喜。诸根悦豫。即便下马。抚背而言。所难为事。汝作已毕。又语车匿。马行骏疾。如金翅鸟王。汝恒随从。不离我侧世间之人。或有善心。而形不随。或运形力。而心不称。汝今心形皆悉无违。又世间人。处富贵者。竞随奉事。我既舍国。来此林中。唯汝一人。独能随我。甚为希有。我今既已至闲静处。汝便可与揵陟俱还宫也。尔时车匿。闻此语已。悲号啼泣。迷闷躃地。不能自胜。于是揵陟。既闻被...(第0662部~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21:16 , Processed in 0.15677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