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64|回复: 20

萧祥剑群书治要五十讲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3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萧祥剑群书治要五十讲



第二十六讲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
——为政要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是《群书治要》里面非常重要的治国思想。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唐太宗读了《群书治要》以后,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也是他常常说的一段话,就是“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这段话我们都比较熟悉,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治国要以百姓为根本,同样治理企业也要以员工为根本。员工也能载舟也能覆舟,公司兴盛要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国家要富强要靠全体国民努力奋斗。所以作为领导者,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关注民心的向背,爱护民众。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后他本人就非常注重这一点。他登上帝位以后把爱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作为自己执政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顺应民心的开明政策。正是因为他能爱民,能采用与民生息的政策,一切以民众的利益为导向,所以使得贞观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景象,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虽然唐太宗那时实行的是君主制,他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现代的学者看来,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安定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贞观盛世”的出现和《群书治要》里面魏徵等人向太宗进谏,强调要以民为本、注重民生是很有关系的。《群书治要》里面也反复强调,为国者一定要以民为本,注重民生;无论是作为一国之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官吏,都要爱民,更要懂得恤民、富民、教民,这样才能够让天下大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熟悉经典的都知道,这是出自《尚书》中的一句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政治思想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尧舜禹的时代就提出了要以民为本,把民众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种思想,重点就是让为政者、领导者在执政的过程中,要注意顺从民心,认识人心的向背。这决定一个朝代的强弱、盛衰、存亡,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盛衰兴旺。同样我们现在经营企业,员工人心的向背也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盛衰兴旺。中国古圣先王这种民本思想,起源非常早。我们读《尚书》,里面大禹和咎繇在讨论治国之道的时候就讲过:“在知人,在安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这是讲治国核心的两条,一条是知人,一条是安人。知人就是知人善任,治理国家要能够知人善任。什么叫知人?我们讲知人者智,能够了解别人,真正认识别人这是大智慧。知人者能官人,你有这样的智慧就能够选拔恰当的官员,知道选拔什么样的人来治理百姓。怎么样知人,首先在于知己,先要了解自己。“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给予百姓利益,这是大人真正对百姓仁慈,百姓就会归顺他。“黎民怀之”,就是百姓都能够对君王、对领导者真正拥护,人心都向着这个领导。要想把国家治理好,把企业治理好,就要真正从心底去为百姓为员工着想,为企业的客户着想。
《尚书》里面记载,太康为政的时候,开始腐败,失去民心,有一次他出去打猎,被有穷国的国君后羿率领民众拦住了,不让他返回京城,从而失去帝位。太康的五位弟弟在洛水等待他回国,做了《五子之歌》。《五子之歌》里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廪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弗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讲百姓是立国的根本,根本得到稳固,国家才会安宁。老百姓人心稳定这个国家才能安宁。所以后面讲,“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做领导者的,他只是一个人,谁都可能能战胜他。做领导的最重要是要有敬畏之心,对每一个臣民对每一个百姓,都有敬畏之心,存有敬畏之心才能够赢得百姓的心。“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在民怨没有显现的时候就应该有所谋划,不能够等它明显了才警醒。这是讲真正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对百姓有敬畏之心。百姓心里有一点的怨恨,做君王的就要警醒。
如果百姓怨恨积得越来越多,这个朝廷就危险。真正懂得治国的人,懂得防范于未然,百姓有一点怨气的时候就小心戒备,消除百姓的怨气。所以下面讲:“予临兆民,廪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这是比喻,君主对待民众,兆民这是讲亿万民众,廪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这个畏惧的心情就像腐朽的绳子驾驭马车,小心谨慎畏惧到了极点。“为人上者,奈何弗敬”,作为民众的君主,作为领导者,怎么能够不时刻谨慎忧惧。所以,古代的君王都是朝乾夕惕,从早到晚都是小心翼翼。
“为君难”,孔老夫子讲,做领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时刻刻要有这种戒慎惊惧的心,能够对百姓心存敬畏,才能不骄傲,心存谨慎。“在上不骄,高而不危”,领导者要对百姓心存敬畏之心,不能反过来让百姓对领导者心存敬畏之心。现在反过来了,百姓见到领导很害怕,领导者见了下民趾高气昂,作威作福,这样的领导就有危险。
我们读圣贤的经典,才明白做领导应该怎么做,不是作威作福,要把自己放在低处。领导者身在高位,要想保住这个高位,就要懂得戒慎谨惧,把自己身架放低,才能够没有危险。
视民知治不
在《史记》里记载着商朝时期汤王的话,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视形,视民知治不。”商汤讲,人看水能够见到自己的形象,看民众的情况可以知道国家是否安定,就知道这个国家治理的情况。
如果百姓都在争夺利益,正如孟子讲,“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国家就危险了。如果百姓都是追求道德仁义,那是盛世。同样,在一个企业里面,如果员工之间都讲求利益,比每个月各自拿的奖金多少,争业绩、抢客户,表面上这个公司可能蒸蒸日上,背后其实蕴藏着很深的危机。如果企业的员工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人人都讲求仁义道德,这个企业必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所以我们做领导者,想要知道自己治理一个地方治理得怎么样,看看这个地方的民风就知道。企业家想要知道自己的企业治理得怎么样,看自己企业员工的人心就能知道。
在中国历史上,盛世明君都是勤政爱民的,真正心存危惧。当帝王不好当。清朝时期雍正皇帝,自己写了一个匾,上书“为君难”。他自己讲,为君为臣都是一件难事。做君主做大臣都是为天下来服务,都很难。雍正后面有乾隆盛世,和雍正皇帝勤政有很大关系。历史上文武周公、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都是勤政爱民的君主,也有很多著名的廉吏都是勤政爱民的。为君者能够以民为本,就能够把社会治理好。为官者能以民为本,就能把一个地方治理好。经营企业能以员工为本,就能把这个企业治理好。我们看中国历朝历代的治乱兴衰的循环,无不与这个朝代的政事有关,政事以民为本则兴,不以民为本就会衰败。
善为国者,爱民如子
要以民为本,首先是要爱民。古人讲五伦关系,五伦关系里面君道和父道是非常接近的。父亲首先慈,做父亲的要慈爱自己的孩子。天子,就是让天下人亲爱得像一家人一样,也就是为君者首先要爱护自己的臣民。
《左传》上讲:“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一个国家要兴盛,君主就要把百姓看作是自己的伤口一样,不忍触碰。为君者能够视民如伤,国家的官员能够对百姓有这样的态度,这个国家就会兴盛起来。“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土芥是泥土草芥,把百姓看得像泥土和草芥一样,随意践踏百姓,抢夺百姓的利益,这是国家的灾难。就像一个公司里面,如果企业老板把员工看作是泥土和草芥,把员工看得一文不值,这个企业很快就会有衰败的危险。孟子讲:“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你怎么样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怎么样对待你。比如如何解决官民冲突的问题,从哪里开始?就要从爱民开始。
《群书治要·汉书》里引用《洪范》里的话说:“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天子过去称君王,现在领导一个地方的领导者我们也称他为父母官,这就是要做民众的父母,方可成为天下之王。我们现在在一个地方做领导,也要当民众的父母,才能够配得上这个领导的称呼。
中国古人讲,做领导要扮演三个角色。第一个是作之亲,像父母爱孩子一样爱护百姓,这是作之亲。第二个是作之君,这是要能够成为百姓的领导,能够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能够教化百姓。第三个是作之师,是要做百姓的老师,要能够起模范带头作用,做百姓的榜样。做百姓什么样的榜样?五伦关系的榜样,自己把这个五伦关系展现出来,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义妇听,君臣有道,朋友有信都要展现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人做到了,五种关系都处理得很好。晚清的曾国藩先生,他这五种关系就处理得很好,堪称模范。在君主面前他是得力的臣子,在下属面前他是一位好领导,在兄弟面前他是一位好兄长,在孩子面前他是一位好父亲,对待朋友他是一位好朋友。我们看《曾国藩家书》,他一生真正把五伦关系落实好了,所以他能够成为一代名臣,被人称为儒家最后的圣人。他能够做到那么高的官位,不是偶然的,是他一生努力修德成就的。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位大孝子。所以我们想要做一个好的领导,怎么样来做?首先从做一个好的儿子开始。《礼记》里面讲道:“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懂得做儿子的道理之后,才懂得怎样做父亲;懂得怎样做下属,才知道怎么样做领导。
君德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一个仁字。你要守住领导者的位置,《周易》里面讲:“何以守位,曰仁。”你要有仁慈之心,要懂得爱百姓。
圣君和贤臣的对话
在《群书治要》里有一段周文王和姜太公的对话。文王问太公:“愿闻为国之道,太公曰:‘爱民。’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向太公请教治国之道,太公只说两个字,爱民。现在我们讲治企之道、治家之道不也是这两个字吗?你想把一个单位管理好,领导好,不也是这两个字吗?在企业里面你真正爱护企业的员工,你真正把爱心发出来,就能够打动你的员工。你真正要想齐家,把家庭治理好,也是这样。你真正爱护自己的子女,爱护自己的家人,他们能够感受得到,只要把这个爱做到极致,就一定能够感化人。
文王继续问,“爱民奈何?”怎么样去爱民呢?太公就说,“利而勿害”。什么是利而勿害?就是要保护民众的利益,不要损害民众的利益。简单讲就是做让民众得利的事情,不要做对民众有害的事情。什么是有利的事情,就是让民众懂得道德仁义,让他们知道趋吉避凶。古圣先王为什么这么重视道德教化,因为让百姓懂得伦理道德这是最大的利益;让百姓不要受苦;人人如果违背伦理道德,百姓的日子就苦。反过来讲,不对百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这就是残害百姓,让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成而勿败”,要成全百姓,不要破坏。这是讲要促进百姓的生产,不要破坏百姓的生产,让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生而勿杀”,生是要珍惜百姓的生命,不要用刑法杀害百姓。“与而勿夺”,要给百姓利益,不要和百姓争夺利益。孔老夫子在《孔子家语》里面讲到,当时鲁国的君主想要国家富强起来,就问孔子,我把这个税收增加一成行不行?孔子就说你要把这个税收减低,要降低赋税。孔子做了一个比喻,哪有做儿子的富有,做父亲的很穷的。反过来讲,哪有一个国家百姓很富有,而国家反而很穷困的,没有这个道理。“乐而勿苦”,乐是要让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不让百姓受苦。百姓苦不仅是在衣食上不满足,更重要的是没有受过教育,不懂得人生的真相,不懂得伦理道德。
现在我们看到,社会经济发展了,但是人们的精神财富并没有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得到增加。很多人有钱了,但是内心的苦恼反而越来越多。“喜而勿怒”,这是讲要让百姓喜悦,不要让百姓怨怒。这都是讲爱民,要想实现太公讲的这几条,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治理一个国家是如此,治理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也是这样。
就像我们做父母的,对于自己的孩子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就是要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一生懂得这些道理,懂得如何趋吉避凶,懂得做一个好人,这是最大的爱。所以古代这些圣主明君时时刻刻讲到要进行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这是真正的爱民。
太公进一步讲:“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善于治国的君主,善于领导企业的领导,他对待百姓,对待员工,对待自己的下属,就像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世间哪个人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兄长不爱护自己的弟弟?真正见到自己的子女受到饥寒,做父母的痛心呀。见到子女受苦、劳累,都会为他感到悲痛。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见到自己的子女,见到自己的亲人受苦,会感到忧虑,感到悲痛。但是见到别人我们这种怜悯心就没有了,这不是一个常人所为啊。像《弟子规》里面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对待别人的父亲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别人的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对待别人的子女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尤其是领导者,你是一个地方的领导,那你就是这个地方人的父母,你要把这个地方的人真正视为自己的亲人。在一个单位做领导,这个单位员工的家人都指望着你,我们做领导的怎么能够不时时刻刻谨慎戒惧,怎么能够不时时刻刻有这种危机感,哪里还能够在自己的下属、自己的百姓之上作威作福。所以古代这些圣王都展现给我们看,告诉我们做领导应该如何做。
尧帝是如何对待百姓的
古圣先王,他们是怎样对待百姓的?在《群书治要·说苑》里讲:“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终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
尧帝这是圣人,那个时候真正是大同之治。他心里念念不忘的是天下,而不是自己。“加志于穷民”,这是讲他真正用心去周济平民百姓。“痛万姓之罹罪”,看到百姓受苦受难自己痛心。“忧终生之不遂也”,为天下一切生灵都忧心,为万民,他真正是把天下人都作为自己的子女一样。所以看到一个百姓挨饿,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挨饿,是自己让他挨饿。是我这个做领导的没做好,我的百姓没饭吃。“有一民寒”,有一个百姓寒冷,他反思自己,自己领导没做好让百姓受冻。“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看到有一个百姓犯了罪,他反思,是自己教育失当。就像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子女犯罪,首先是反思自己,自己没有教育好。所以这些古圣先王告诉我们,做帝王,做领导,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家。
大禹的自我反省
《说苑》里讲:“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顺道使然,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禹也是圣王,他遇到一个犯罪的人,看到百姓犯罪,他就下车哭泣,就像看到自己的子女犯罪那样痛心疾首。他左右的人说这是这个犯罪的人自己不走正路,违反法律,所以才会这样,君王你何必要伤痛成这个样子。这个话很有道理,但是细细想,又没有道理。百姓犯罪责任在谁?责任在于君主啊。君主没有教化好,就像孩子犯罪,责任在谁?在父母,父母没有教化好。所以“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尧帝舜帝的时候,人都以尧帝舜帝仁爱之心为己心。大家都是一样讲求仁爱,现在我当了君王,百姓却各自以自己的私心为己心,所以我感到痛心。大禹遇到百姓犯罪,首先是反省,自己没有做好。
我们看到古代这些圣王,他们做君主,最重要的是爱民。真正有了这个爱心,你自然会把这个领导工作做好;有了这个爱心,就会有无穷的动力,你会用尽全力去努力做好领导者的工作。
君者,民之源也
《群书治要·荀子》里面讲:“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这是说,为君者是百姓思想行为的源头,百姓所作所为都是看领导者。领导者怎么做,百姓就会怎么做。领导者爱百姓,百姓就会爱护这个领导者。相反,领导者不爱百姓,不关心百姓的疾苦,百姓也就不会拥护这个领导。所以讲“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这都是比喻,水源头清澈,水流就清澈;水源头浑浊,水流就浑浊。“故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你拥有国家不能爱护人民,不能有利于人民,却希望人民亲近爱戴自己,是不可能的。就像企业,你拥有企业不能够爱护员工,不能够做有利员工的事情,却希望员工能够爱护自己、亲近自己,这也是不可能的。“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众不能够亲近爱戴领导者,而领导者希望这些民众能够为自己所用,甚至为自己牺牲性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如果民众不能为自己所用,不能够为君王牺牲性命,却企求兵力强劲,城防坚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自己兵力不强劲,城防不坚固,却企求敌人不来侵犯,是不可能的。“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敌兵已经到来,却企求国家不危险,不被削弱不被灭亡,这也是不可能的。这里从爱民讲到不爱民最终会导致国家灭亡,所以治理国家、治理企业都得要以爱民为根本,要替百姓替自己的员工着想。“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国,则莫若求其人,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也。”做君主的想要国家强大、稳固、安乐,莫若反省自己对人民的态度;要想使臣子亲附,人民团结一致,莫若反省自己政令的得失;要想政治清明,国家美好,莫若访求德才兼备的人。所以作为一国君主,爱护人民自己才能够安泰,爱惜德才兼备的人自己才会荣耀;两者都不具备,国家就会灭亡。
我们为什么要爱民?这里讲,为君者爱民而安,你自己会安全、安泰。我们爱民,爱他人,其实就是爱自己。我们自己和他人本来就是一体。为什么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仁,要有仁德,把仁作为万德之首?根本是教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体,大家互相爱护,这个世界就没有灾难;人与人之间讲求仁义道德,世界就没有冲突。你能够爱民众,民众自然就能拥护你、爱戴你。我们要想把家治好,把企业治理好,把单位治理好,希望这个国家好,就要反省自己对人民的态度,是不是做到了仁爱,是不是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把这个仁爱落实,真正爱人如己,那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圣贤的教诲就没有白学。真正把自己对亲人的那份爱扩大到每一个人,那你就和古圣先王是一样的境界。我们真正这样去做,真正落实,那你自己就是圣贤,就是君子。
我们学习《群书治要》,并不是学这些为政的知识,而是要学会真正把圣贤的这些教诲在生活中落实。《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群书治要》里面这些治国之道,同时也是在教我们修身。把这一部书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修身。修身的根本在于仁爱。领导者要爱民,我们普通人也要有爱人之心。你能够爱周围每一个人,在这一群人中,你就是无形的领导。
第二十七讲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二)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国古话常讲,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朝代、一个国家,政事治理得好,必定是因为顺应民心;治理得不好,必定是因为违背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群书治要·管子》里讲:“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事兴旺,关键在于能够顺应民心;政事衰败,社会出现乱象,根本原因在于违逆民心,所以管子在讲到应该如何来顺应民心时是这样说的:“民恶忧劳,我逸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逸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这是讲如何顺应民心,核心其实还是讲如何安民。忧劳困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希望能够获得安乐的生活,而不希望过忧愁困苦的生活。爱民首先就要顺应民心,就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所以这里讲:“民恶忧劳,我逸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人都希望不要过贫穷的生活,不愿意处在低贱的位置。作为领导者,要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贵是讲要尊重百姓,富和贵都要做到,不仅让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还要让百姓生活得有尊严。“民恶危坠,我存安之。”危坠这是讲危难,人不愿意生活在危难之中,这是人之常理,所以君主要让百姓生活在安稳的生活当中,不能够让社会发生动荡。动荡不安,最苦的是百姓。“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后代能永远传承下去,希望自己的家业能够永远传下去。所以作为领导,就要让百姓生育子嗣,对百姓进行抚养、教育,让百姓家道能够永久传下去。
如果领导者能够让百姓生活安乐,过上幸福的生活,百姓就能够为领导者承受忧劳。如果领导者真正能对百姓讲求仁德,百姓也会愿意为领导者来付出。所以“能逸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危坠”。为君者能够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能够尊重百姓,那么百姓也愿意替领导者承受这样一种哪怕贫穷困苦的生活;领导者只要能够给民众这样一种希望,民众在领导者身上能看到这样的希望,民众愿意跟着领导者吃苦。领导者能够使百姓安定,百姓就能够为领导者承受危难。像过去每一次朝代更替,为什么这些民众愿意跟着那些起义的将领、开国的君王,就是因为这些领导者不是图自己的私利,而是想让天下人都过上安定的生活。“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能够对百姓进行抚育,能够让百姓子嗣不灭绝,百姓就愿意为领导者付出。古人讲为国尽忠,古代有那么多的忠臣、那么多忠烈的将士,愿意舍小家为大家,根本在于领导者对民众有仁德,真正仁爱百姓。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顺应民心。能够顺应民心就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护,就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大家真正一心就能够把这个团队、这个企业搞好。
管子和齐桓公的对话
《管子》里面记载了一段管子和齐桓公的对话。对话指出,要把国家治理好,根本在于以民为本。
有一次齐桓公坐在席位上,管仲和隰朋两个人来见齐桓公。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君臣三人在这个朝堂上坐着就开始交流。齐桓公看到这个鸿鹄飞过,就感叹地说了一句话:“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四方无远,所欲至焉。寡人之有仲父,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壹言教寡人乎?”齐桓公得到管仲真是得到了一位真正的贤臣。所以他看到这个鸿雁也很有感慨,就讲到你看那些鸿鹄有时飞向南,有时飞向北,四方无论多远,想要到哪里就能到哪里。所以我有了管仲你这样一位贤能的臣子,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鸿鹄有羽翼一样,就像欲渡大河有船有桨一样。所以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说你可以给我什么教诲。你看,这个为君者能够向臣下请教,懂得学习,请教。所以管子就讲道:“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君主你想要称霸天下,称霸诸侯,成就大业,必须要先从事根本之事。《论语》里面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真正有智慧的人做事情懂得抓住根本,把根本做好了,枝末自然就好办了。所以桓公就讲:“敢问何谓其本?”什么是根本啊?管子就讲道:“齐国百姓,公之本也。民甚忧饥,而税敛重,民甚惧死,而刑政险;民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轻其税敛,则民不忧饥;缓其刑政,则民不惧死;举事以时,则民不伤劳。”这是管仲对齐桓公的教导。告诉君王应该如何成就大业,如何来治理国家,和他讲治国的根本。什么是根本呢?齐国的百姓就是君王你的根本。百姓是君王治国的根本,人们担忧挨饿,但是税赋沉重;人们害怕死亡,但是刑罚险苛;人们忧劳疲惫,但是国君征收税赋没有定时。这是在批评桓公的政策,不能够为民众考虑,不能够爱民。所以管仲讲到,如果你减轻赋税就不用担心百姓挨饿;刑法、刑政能够宽松,法令宽松,百姓就不怕动不动就判处死罪;国家征收赋税有时,按照时令,不随随便便给百姓增加赋税,百姓就不会感觉到疲劳。这都是讲为君者要懂得爱民,真正爱护民众。可见,贤臣治国他知道什么是治国之本。治国之本在于能够让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让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百姓就愿意为国家付出。所以桓公听了管仲的这些话,感到自己很受教育。
顺应本性,而不是习性
讲到顺应民心,是不是百姓要求什么国君就顺从?是不是员工要求什么领导者都顺从?顺应民心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要顺应的是民众的本性而不是习性。什么是习性?人爱财、色、名、食、睡,这是人生来的习性。本性是什么呢?仁、义、礼、智、信,这是人的本性。顺应民心并不是要顺从百姓满足大家的这些自私自利的欲望,而是要让百姓能够回归到道德伦理上来。百姓都希望过上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常人追求的倒未必能够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
比如追求财富,并不是要百姓一定过上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过上真正能吃饱穿暖、丰衣足食的生活,不是崇尚奢靡的生活。色也要有节制,不能够让百姓过度地纵欲。古人都讲究礼,特别制定婚姻之礼,这都是让百姓回归到正道,懂得遵守伦理道德。所以古人顺应民心,顺从民情,并不是完全顺从百姓的种种私欲,而是要顺从百姓的本性。这是我们作为领导者要认识清楚的。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人的贪心,做领导的怎么能够去顺从民众的贪心呢?
《群书治要·文子》里面就讲:“故先王之制法,因民之性而为之节文,无其性,无其资,不可使遵道也。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王为之法度,不可使向方也。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威行如神矣。因其性,即天下听从,咈其性,即法度张而不用。”这是讲古圣先贤他们如何制定治国之策。“因民之性”是讲依据百姓的本性来制定各种政策条文。“无其性”,不随顺百姓的性情。“无其资”,不关心百姓的生活保障,就不可能使百姓遵从伦理道德的规律。人之性有仁义之资,这是讲人虽然有仁义的本质,正如《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仁义的资质。但是“非圣王为之法度,不可使向方也”。如果没有圣贤,没有圣主明君为他制定相应的法度,制定礼法制度加以约束引导,就不能使人走仁义之道。所以古圣先王就制定了各种礼,教导人五伦关系,这都是让人回归到仁义的道路上来。“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威行如神矣。”百姓厌恶的行为都要禁止,以防止邪恶发生。为什么古代把这个礼看得这么重要?不符合礼的事情,就是人人厌恶的事情,这些厌恶的事情就不能让它发生。所以古代从道德教育,从各种礼,再到法令,都来禁止这些奸邪、邪恶的行为。“因其性”,即顺应人的本性,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信的本性,都有仁爱,顺应人这种天生就有的仁德,爱心。人的本性本善,这样就能够让天下人,信服君王的教导。“咈其性,即法度张而不用”,你真正能够顺应百姓的本性,能够顺应人心,让人回归本性本善,百姓都能够回归本性本善,那么法令制度虽然设置了,但可以不用。因为法律、法令、制度、刑法永远是最后一步,是百姓到了违背伦理道德之后,最后的惩罚手段。如果领导者能够顺应百姓的本性,能够把伦理道德的教化搞好,人人就不会去违背法律,都能够依法而行,都能够讲求仁义,社会自然安定和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我们前面讲到要爱护民众,要顺应民情,顺应民心。百姓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生存问题。生存问题第一个就是要让民众能够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领导者爱护百姓,以民为本,第一点就是让百姓过上稳定、安逸、富足的生活。所以《管子》里面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还有我们非常熟知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讲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先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人们衣食丰足,国家有丰富的财富,百姓就知道礼节,懂得荣辱。另外在《傅子》里面也讲到“民富则安,贫则危”。民众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就会安稳,贫困就会感觉忧虑。我们看到历朝历代,每一个王朝的末年百姓生活都很苦,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百姓因为忍受不了这种困苦的生活,才被逼来造反。中国古人都受过伦理道德的教育,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起来造反。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贤明的君王都把富民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国策。
怎么样富民?在中国古代就是要轻徭薄赋,减轻税收,少征集百姓为国家做事情,少对百姓横征暴敛。而要想达到富民,关键在于要能够公平的分配社会财富。社会财富一旦分配不公,就会引发社会矛盾。这个矛盾往往就会导致社会走向衰败。《管子》里面就讲:“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天下不愁没有财富,只是担心没有贤德的人去分配。所以,一个真正贤明的君王,贤明的领导者,要懂得怎么样分配财富。现在经营企业也是一样,领导者懂得怎么样分配财富,才能让企业的员工工作有积极性。
《论语》里面也讲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有国有家的诸侯、大夫,不担忧财富不多,而是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忧贫困,而是担忧境内不安。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平,就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有了矛盾,社会就自然不安。贫富悬殊,这是产生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
治理国家要让人感受到公平。有了这种公平,即使大家生活得苦一点,也不会有怨言。但是一旦一部分人富裕起来,而另外一部分却人生活得很贫穷,这就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贫富悬殊一拉大,民众仇富心理起来,就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治国最重要的是使民富且寿
在《孔子家语》里面,哀公问夫子,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夫子讲道:“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治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使百姓富裕而且长寿。人往往都追求三样东西:财富、健康、智慧。但一般常人最看重的是财富和健康,对于智慧并没有那么高的认识。这从当前人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到。拼命赚钱,拼命吃补品,养生,希望长寿。但是因为没有智慧,他往往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富贵、长寿。所以要想使百姓获得富贵、长寿,应该怎么做?哀公问夫子,我应该怎么样做?孔子就讲道:“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省力役”,因为古代有徭役,要减少徭役,不要老是征用百姓去为国家做事情。“薄赋敛”,这是讲降低税收,减轻赋税,那百姓就富裕了。国家不与民争利,那百姓的生活就会富裕起来。“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敦礼教”是讲要推广伦理道德的教育,人都懂得伦理道德那就能够远离惩罚,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了。“远罪疾”,疾病就不会来了。一个人的疾病和他是不是能够落实伦理道德也有很大的关系。真正落实伦理道德的教育,推广伦理道德的教育就能够让百姓远离违法犯罪,远离疾病。这样百姓不就长寿了吗?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教育,这里面有非常深的道理。
说到这里,鲁哀公他还没有明白。鲁哀公讲:“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我想按照你说的去做,减轻劳役,减轻赋税,推行伦理道德的教育,但我担心这么做的话我们国家会走向贫穷。
现在我们就有这个问题。现代企业之间讲竞争,传统文化都教“让”,不要搞竞争,教导企业这个利益不能独自享用,要多给员工利”益,多给客户利益。像《弟子规》里面讲:“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自己要取少的这一部分。取少的这一部分国家会不会贫穷,企业老板会不会贫穷?我们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可能都会有这个疑惑。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有这个自私自利的心,这个贪心没放下。贪财你就贫了。你看中国汉字,贪字和贫字多么接近。所以夫子跟哀公讲:“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国家会不会因此贫穷,只是说《诗经》里面讲到,一个执政的君子,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他的态度是和平快乐的,德行是平易近人的,像民之父母。前面我们讲到爱民,就要像父母爱孩子一样,见之劳苦则为之悲,真正像父母爱子女那样爱,爱戴自己的民众,爱戴自己的下属,爱戴自己的员工。“未有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夫子这是比喻,没听说过孩子富裕起来了而父母很贫穷的,没有这个道理。反过来讲,没有听说民众富裕国家很贫穷的。民富才能国强;百姓都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社会安定国家自然强盛。
所以在《孔子家语》里面夫子还讲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讲用度,如果百姓的用度够,做君主的用度怎么会不够。就像我们家里做父母的,如果孩子都有吃有穿,做家长的你还缺什么呢?如果百姓用度不够,君主怎么可以求得自己的用度够?做父母的如果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你怎么样求得自己得到满足呢?所以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会富足;人能够解决生存问题之后,他才能够衣食无忧;衣食无忧,他才能够真正来学习礼教。
管子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我们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并没有出现管子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生活过得好了,并没有知道这个礼节,懂得礼仪道德,有荣辱之心。关键问题是什么呢?中国古人往往是一手抓民生问题,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一手抓教育,把教育视为和让百姓吃饱穿暖一样重要。
富之教之,取信于民
百姓过上稳定的生活之后,要推广伦理道德的教育,甚至教育的工作比让百姓过上富裕稳定的生活更为重要。这不是我们自己讲的,这是夫子在《论语》里面讲到的。在《论语》里面,夫子和他的弟子冉有有一段对话,《论语》里面记载:“子适卫,冉子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是讲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夫子驾车,夫子感叹到卫国人口很多,冉有就问老师,人口多那你去治理卫国应该怎么办呢?夫子说先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之后应该怎么办?夫子讲要教育他们。所以,教育非常重要。
同样在《论语》里面,有一段子贡和夫子的对话,子贡问政,子贡去问夫子,如何来治理政事。夫子讲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这是讲粮食充足,大家生活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足兵这是国家有足够的国防力量;民信之矣,就是能够取信于民。“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这三者就是前面讲的,足食、足兵和取信于民,子贡讲如果这三者要去掉一个,先去掉哪个?夫子讲去兵。把这个兵先去掉,子贡又讲:“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这是讲去“食”和“信”,这两个哪个更重要?一个是吃饭问题,一个是信任的问题,百姓相不相信政府,相不相信国家。夫子这里讲到要去掉粮食。夫子讲了一句话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名,夫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要死,如果百姓不相信国家,那就国将不国。民众不相信国家,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君臣之间没有信任,民众不相信领导,最终会导致国家灭亡。所以,中国古人把教民视为最重要的事情。
乡间教育的重要
在《傅子》里面也谈到重视教育的重要性。除了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实施教育,尤其是这种乡间的教育。《傅子》里面讲:“笃乡闾之教,则民存知相恤,而亡知相救。存相恤而亡相救,则邻居相恃、怀土而无迁志。邻居相恃、怀土无迁志,则民必安矣。”我们希望百姓能够有安定的生活,社会安定和谐,就要重视乡间的教化。现在讲就是农村的教育,社区的教育,这种最基层的教化。如果重视这样的教化,重视这种在最底层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大家和谐相处,在社会安定的时候,大家懂得互相体恤,互相帮助,遇到危机大家能够互相救助,就不会四处迁徙。百姓能够互相依赖,人就能够怀念故土,不愿意四处迁徙,社会就一定能安定。
现在我们看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口流动非常大。这种人口流动,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社会治安,流动人口多的地方,社会秩序往往比较混乱。古人有很多治国理政的原则和方法,在今天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认真体会古人为什么这么做?古人是真正希望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而这种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不完全是用物质就能够解决的,精神非常重要。人一旦内心失掉信仰,失去道德准绳,那物质生活再富有他也会生活得非常痛苦。
治理一个地方,治理一个企业,需要能够赢得百姓的信赖,得到员工的拥护,这比经济多发达更有价值。大家真正能够对你信任,在你的领导下,经济建设、物质建设都能很快搞起来。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百姓不相信你,就像一个企业,如果员工不相信领导,那么这个企业表面上看可能很兴旺,但是这种兴旺必定不会长久。
愚公谷的故事
在《说苑》里面就记载了一个故事,讲齐桓公有一次追逐一头鹿,进到一个很远的山谷里面,看见一位老翁,就问这位老人家,说这个山谷叫什么谷啊?那个老人家回答说叫愚公谷。齐桓公就问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呢?为什么叫愚公谷?老人家回答,这都是因为我而取的名。齐桓公就问为什么因你取名叫愚公谷呢?这个老人家就跟他讲,我从前养了一头母牛,这头母牛生了一头小牛之后,我把小牛卖掉了,买了一匹马驹。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就讲,这牛是不能生马的,于是就把老人家的这个马驹给牵走了。邻居听了这件事都认为这个老人家很愚蠢,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命名为愚公谷。老人家的马驹随便被牵走,大家都认为他很愚蠢。齐桓公就讲你确实太愚蠢了,你怎么能把马驹给了这个年轻人呢?第二天齐桓公回到宫里,在上朝的时候就把这个事跟管仲讲了。齐桓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管仲是贤臣,一听说这个事,他马上反省,他说这是我的错。怎么会有人随便拉走别人的马驹呢?怎么会发生像这个老人家随便被人欺负的事呢?而这位老人家知道诉讼案件判处不会公正,所以马驹被人牵走之后也没有报官,也没有去要这个马驹。所以,让我回去好好地整顿政事吧。管仲是贤臣,他看一件事能够见微知著,一眼就知道这是因为老人家不信任政府,不相信司法公正,所以自己被欺负了也只能算了。
对上访的正确认识
从齐桓公的这个故事,我们来看看现在社会关于民众上访的问题。我们看到,现在社会有很多上访的问题。上访的人往往被很多地方的领导认为是为难政府,是刁民。但是从这些上访者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人他愿意选择上访这条路,其实是他相信政府。一个国家不要怕上访的人多,那是因为民众愿意选择诉讼上访,这是相信政府、相信国家。领导者要有这个认识,就像一个公司里面一样,员工敢于向领导反映问题,说明什么?说明员工相信领导,相信公司。所以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首先要懂得反省自己。做领导的要赢得他人的信任,要能够取信于民。所以后来孔子对齐桓公这个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教育他的学生。齐桓公是建立霸业的国君,管仲是贤臣,像他们这样的人都有把智者当成愚者的时候。那个老人家真正是愚公吗?不是,那个老人家真正有智慧。他懂得不与人争,谁要就给。他的修行很好,他不去打官司。我们学习到这,就应知道,这是教导我们不要打官司。即使是打官司胜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打官司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管仲真正是一个贤能的丞相,他能够从小事里看到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从而努力去整顿政事。
第二十八讲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三)
——时刻心存百姓
在《群书治要》的民本思想里面,非常宝贵的一点,就是讲领导者一定要知晓民情,使民情上达;而且提出,为君者一定要让民众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现在很多人讲我们中国人不讲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并不是没有民主。在《史记》里面就节录了一段周朝时召公对于周厉王的建言。这一段话对于领导者来讲非常有用,对于治理企业、治理地方、治理单位都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召公对周厉王建言讲道:“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夫民虑之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这里面讲到要充分地让百姓发表自己的意见,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不让百姓说话,堵塞百姓的嘴巴,这个后果比把河流堵住还要严重。我们知道把河流堵上,一旦决口就会有水灾,河堤一冲垮就会伤及到很多人。民众之口就如同河水一样,堵住民众的口比堵塞河水的后果还要严重。
领导者如果不让民众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也就无法了解真实的民情。就像我们教育小孩,做父母的如果一直不和小孩沟通,小孩有什么也不敢跟父母说,久而久之就会出问题。所以这里打了个比喻说,“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治水要怎么样治?要疏通河道,使水流通畅。“为民者,宣之使言”。治理百姓,要充分让百姓讲话,让百姓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发表。“故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民众有嘴巴,他有言论自由,正像大地有山河。“财用于是乎出”,人为的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大地山河,从土地里面长出来的。“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又好像大地上有高低干湿的各种各样的土地。有的土地产粮食,有的土地产棉花,有的土地产其他不同的作物以满足人的衣食。所以下面讲:“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放手让百姓讲话,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反映出来。如果你不让百姓讲话,你就无法知道政事的好坏。“夫民虑之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这是讲民众在心里想的,说在嘴上,成熟的意见便予以推行。能够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当领导的能够听取百姓的意见,成熟的意见能够推行,就会鼓励大家都积极提意见。就像一个公司,鼓励大家多提意见,如果哪一个员工的意见得到采纳,他就会更努力,他会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会努力工作。百姓也是一样。毕竟领导一个团队,领导者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能够真正让百姓发表意见,那这个领导者才会有更多的智慧。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叫“汇聚民智”,汇聚民众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让大家有能够发表意见的平台。“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你要是都不让大家说话,堵塞大家的嘴巴,那有几个人支持你?
这里是讲周厉王。周厉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专门设立专制制度,以此来与民争利,获取钱财,实行严法,百姓见面都不敢说话,都是看脸色行事。最终百姓受不了他这种统治,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周厉王只好逃跑。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古代的君王,特别重视民情能够上达,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像尧舜禹这些圣王他们都懂得这一点。《后汉书》里面杨震讲,“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尧舜的时候,“谏鼓谤木”立在朝堂的门口,大家都可以进谏、建言,百姓的意见能够上达。“殷周哲王”,殷朝周朝这些贤明的君主,“小人怨詈,则洗耳恭听”,听到百姓有怨言他就洗耳恭听。现在一般的人做领导,哪能够对百姓的怨言洗耳恭听。这些圣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之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听取民众的意见,能够让民情上达。他们这么做,是希望“所以能够达聪明,开不讳”。“达聪明”,是希望耳聪目明,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能够了解民情。“开不讳”这是讲开放言论,让民众不要有所顾忌,能够大胆说话。“博采负薪”,是广泛采纳民众的意见。即使最微贱的下民的意见他都能够采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了解百姓的情况。
就像我们经营一个企业,这个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对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不了如指掌你怎么能够做正确的决策,如何管理这个企业?做家长要对孩子了解。如果不了解他,就不能和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那你怎么教育孩子?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古人特别重视让民众发表意见,听取民意,了解民情。在现在大家都提倡民主的今天,做领导者更要能够听取民意,了解民情。
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君者要以民为本,爱民,教民,富民,听取民意,他做的所有的工作,所有的事情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利益民众。做这些不是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要能够有利于百姓。所以在《群书治要·文子》里面讲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治国有常道,根本就是要利民,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百姓服务,为天下众生服务。
《文子》里面还讲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真正是对百姓有利,不一定完全效法古人;只要措施合宜,不一定完全顺从旧俗。比如我们现在学习《群书治要》,是不是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一定要以古人做标准?古人没做过的我们就不能做?或者这个符合古人旧俗、古代的典章制度,但是未必对现代人有利。那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取有利于民。所以只要有利于民,不一定完全效法古人,不一定完全顺从旧俗。我们学习要学到根本,根本就是要学习这种利民的思想,真正全心全意为社会谋利益,真正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不仅是一个领导者应该为人民服务,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都应该为人民服务,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在为人民服务,而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人民的服务。我们要真正明白每天喝水、吃饭、行住、坐卧都是有人给我们付出,这就是有人为我们服务,而我们也应念念想的是怎样为他人,利益他人。古圣先贤,他们念念想的是天下,想着天下人的利益。我们应该明白,其实天下人和我们自己本来就是一体,你为人人,人人为你。
一切政事要以民为本
《群书治要·贾子》里面就特别强调,一切都要以民为本。“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吏以为本。”这是讲人民始终是一切政事的根本,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君主以人民为根本,官吏也是以人民为根本。所以我们作为领导者,要懂得以民为本。以民为本,你才能够得民心、得天下。要得到天下,最终得得到老百姓的心,要得到老百姓的心就是要以百姓为根本。
贾子继续讲:“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国家安危取决于什么?取决于百姓。君主的威严屈辱取决于什么?也是取决于人民和百姓。君主为什么有威严,因为君王心系天下,所以百姓敬服你。末代君王违背君道,大家都起来反抗他,最终这些君王会丧失君位,甚至丧失身家性命。为什么古人讲士农工商?士就是讲做官的读书人。古代那些做官的都是真正读圣贤书的,他们受到人的尊重。那是为什么?他们念念想的是天下国家。“君以民为威侮”,侮是讲官员违背以民为本的根本,你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违背国家的法令,贪污腐败,你最终会自取其辱。你贪心起来就会作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所以你违背这个原理原则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灾殃。人民是一切政事的根本所在,国君、领导者、官员都要以民为本。
贾子继续讲:“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不为命也。”这是讲人民百姓是一切政事的命脉,国家以人民为命脉,君主以人民为命脉,官吏以人民为命脉。国家为什么能存在?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人民。如果没有人民这个国家就没有了,有人民有百姓才有天下。君主是百姓的领导者,如果百姓没有了,那你做谁的君主?官员也是以人民百姓为命脉,没有百姓你做谁的官员。所以国以民为命,国以民为存亡。国家的存亡在于什么?在于百姓。“君以民为盲明”,这个君主是昏庸还是贤明,在于什么?在于人民,在于你如何对待人民。你爱民,治理国家以民为本,那你是贤明之君。如果你处处压榨百姓,与民为敌,你就是昏乱之君。昏乱之君就会有人来推翻你。“吏以民为贤不肖”,官吏贤能不贤能,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是不是以民为本,你违背以民为本这个原则,那么你就不是人民的官吏了。这个根基一动摇,你可能就会违法乱纪,甚至给自己带来灾祸。“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这是讲人民是国家、君主、官吏的命脉所在。
“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故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否,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社会一切功绩是谁创造的?是百姓创造的。国家要取得成就靠什么?依靠人民。君主要取得自治,要取得盛世之治靠什么?靠人民的力量。官吏要创造政绩,要靠什么?靠人民百姓。所以国家的兴衰在于人民。君主的权威强弱,你是一个盛主还是一个衰主,是一位有权势的帝王,还是一位无能的君主,这都取决于百姓,取决于百姓能不能听你的话。所以说人民百姓是一切功劳的创造者。没有百姓的支持,国家不可能兴盛;没有百姓的拥护,君主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没有百姓的支持拥护,官员不可能把一个地方治理好。所以君主要把国家治理好,官吏要想取得政绩,必须以民为本。所以贾子讲道:“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百姓虽然处在低贱的位置,但是不能够轻视。虽然愚昧,但你不能够欺骗他。“故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矣。”从古到今,凡是与民为敌的人,不管迟早人民都会取得胜利。
有一句古话讲:“万事民为先。”治理国家,要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你一旦违背这个原则,天下就很难治理好,甚至会失去天下。所以古人常常讲到,“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中国历代王朝兴衰更替,都是最好的证明。王朝能够兴起,原因是什么?得到百姓的拥护,真正替百姓着想,所以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同样,一个企业能够兴盛,是因为得到了员工的拥护,企业能够替员工着想,大家共同努力,这个企业就能做好。企业衰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不能把员工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企业会衰败。治企和治国,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自古以来这些圣祖明君都非常重视百姓。
万事以民为先
《贞观政要》里面,也记载了唐太宗自己对民本思想的认识。唐太宗能够成就“贞观之治”,和他懂得万事以民为先是有很大联系的。
在《贞观政要》里面,太宗就曾经讲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做领导的心里应念念能够替百姓着想。“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即要是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就像你把腿上的肉割掉,来满足自己,填饱肚子。最终肚子填饱了命却没了。所以百姓就这么重要。太宗还讲道:“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所以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任何一个人都要遵从于伦理道德。为君者要是违背君道,那人民就会远离你。你要是讲求道义,那有德的人都会推你为主。像过去最早三皇五帝的时代,实行禅让制。禅让制是什么?寻找最有德行的人,让他来做君主。像过去在家族里面选族长,怎么选呢?推选最有德行的人。你有德行那人家推你为主,你没有德行人家就会弃你不用。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领导者的位置,根本在于要有德行。没有德行,你坐了这个位置也可能会被民众推翻。不得民心,那你这个位置就坐不稳。所以唐太宗非常懂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以他治国一直以“民为邦本”作为治国的指导准则。贞观二年,太宗就讲道:“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做帝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一句话就要想想说出这句话对百姓有利益吗?没有利益不敢说啊。君无戏言,做领导者说话要很谨慎。《弟子规》上讲,“话说多,不如少”。做领导者不能随便,真正要说一句话,要想到能够利天下万民。如果你这句话说错了,那可能会害天下万民。
小一点说,在单位里做领导也是一样的,要能利益这个单位,利益这个企业。贞观二年的时候全国发生蝗虫灾害,太宗就讲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他讲到,百姓都以谷子为生命,跟蝗虫讲你把百姓的粮食给吃掉是害百姓。百姓有了过失在为君者一个人身上,你要是真的有灵性的话你应该来吃我的心,而不要去伤害百姓。他把捉到的几只蝗虫自己生吞了。为什么贞观初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能够达到兴盛的局面?根本在于太宗有一颗爱民之心。
到了太宗晚年,慢慢这种爱民之心就减弱了。在贞观十二年,魏徵上了非常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魏徵在奏疏里讲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批评太宗讲的这句话没有爱民之心,批评太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并且批评他的若干行为,像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诊,难得之货杂然并进,玩好之作无时而息,长傲纵欲,无事兴兵,问罪远裔。太宗晚年在治理上取得成绩之后,产生了骄奢淫逸之心,所以魏徵就警告太宗,告诉他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规劝太宗一定要牢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之道;要能够有始有终的视民如伤,爱民如子。太宗最后也是接受了魏徵的这些建言。可惜的是魏徵去世以后,真正敢于向太宗建言的臣子越来越少,所以太宗晚年还是犯了一些过失。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把“民惟邦本”这个原则忘掉了,不能像初期那样爱民如子,视民如伤。“贞观之治”之所以得以成就,和贞观君臣他们这种爱民、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正是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才成就了“贞观之治”。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唐太宗贞观君臣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目的都是希望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比如说:第一,普遍推行均田制,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大量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第二,推行租庸条法,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实行灾情减免的办法。还有前面讲到的,健全法治,推行宽松的法律,不是搞严刑,而是减少施刑;另外非常注重选择州县官员。真正爱百姓,州县的官员很重要,因为这些官员是和百姓最为接近的。这些官员选得好不好,对百姓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如果领导能够为百姓着想,百姓就能够得到福利。如果这些最基层的官员没有爱民之心,即使国家有好的政策,国家的这些惠民政策也未必能够落实到百姓头上,百姓未必能够得到这些政策的优惠,政策的益处。所以当时各州的刺史由皇帝亲自选拔。对于县令,必须由五品以上的官员推荐,非常重视地方官员的选用。同时我们知道,太宗历史上著名的释放三千宫女,把宫里面所养的宫犬全部放掉,命各地不要向皇宫进献各种奇异珍宝,禁止厚奢之风,提倡节俭。这些全部都是领导者、为君者能够替百姓着想。所以替百姓着想,自己首先做一个好的样子,给百姓做一个示范。
古圣先贤最重要的教诲是什么?还是伦理道德的教育;爱民要富民,教民,要让百姓能够有尊严,对百姓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夫子不是讲了吗?你让百姓过得富裕,让百姓生活安定,对百姓进行教育,百姓就能够远离犯罪,远离疾病,百姓能够富且寿。让百姓富且寿,那不是每一个领导者最想实现的吗?如果一个国家百姓都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都能够获得健康,获得财富,那这个社会治安就稳定了。
人最希望得到财富、健康、智慧。怎么样才能得到?最重要是进行教育,让百姓、民众都明白道理,人人都做一个讲求道德仁义的人,让社会民风转好;社会民风转好,经济肯定也能得到发展。人人都能立足自己的本业,都能勤俭节约,那社会自然就能富裕起来。《大学》里面讲,要想国家富裕,就要劳作的人多,用的少,这样国家财用就足。
我们学习《群书治要》,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古圣先王对人民的这份诚心,学习这份时时刻刻为他人、为社会、为天下着想的诚心,真正能够为天下人的利益去着想。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在这个君位上,但是古人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上开始落实,学习古人这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件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事情,我们把自身修好,进而改变自己的家庭,改变自己的单位,改变我们整个国家。
第二十九讲  重本轻末,去奢从俭(一)
——治国要以农为本
重本轻末,去奢从俭,这是古圣先王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人口众多,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农业。中国古代工商业并不发达,而是提倡百姓生活要简朴,工人制作器具提倡要实用,商人流通货物要以流通民众的生活必需品为主,反对制造奇技淫巧、奢靡之物。
从《群书治要》节录的内容来看,魏徵等人对古人这种治国的经济思想是非常认同的,也反映了魏徵等人对于太宗治国思路的一种建言。贞观时期,唐太宗也深受这种重农轻商、去奢从俭思想的影响。
重视农业的唐太宗
太宗非常重视农业,这是贞观时期他施政的一条最主要的原则。在《贞观政要》里面就曾经记载:“唯思稼穑之艰,不以珠玑为宝。”要体会农耕的不容易,农民的不容易,不要把那些奢侈的珠宝当做真正的宝物。什么是宝物?人不能够一天离开饮食,珠宝放在那里只是好看,但是不能吃,也不能用,只有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古人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的重要性。所以太宗在贞观时期对于农业特别重视,实行均田制,让大家都有田耕;勉励大家努力从事农业耕作,提倡去奢从俭;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赋税政策,而且大兴水利,大量开植荒地。这些都是重视农业,把农业作为立国之本的体现。所以,在贞观时期,基本上是年年丰收。
而且太宗非常体恤百姓的疾苦,他在《贞观政要》里面就讲道:“崇饰公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当领导的喜欢建造豪华的宫殿,喜欢各种娱乐,这是做君王想要的,但是百姓却不希望看到这样。所以,这些劳民伤财的事情不能够施加于百姓。历史记载,太宗曾经让三千宫女都回到民间,让她们都回家从事生产。根据史书的记载,为了劝勉大家努力耕作,从事农业,太宗恢复自东晋以来被废弃达数百年之久的籍田仪式,在《旧唐书·礼乐志》里面就记载到:“太宗贞观二年正月,亲祭先农”,古代先农是指神农坛,也就是祭祀神农,神农是农业的鼻祖。“躬御耒”,过去皇帝都有自己的御耒。“籍于千亩之甸……此礼久废,而今始行之,观者莫不骇跃”,这个礼仪已经几百年没有帝王把它恢复了。我们看到为君者能够重视农业,作出这样的举动,受到百姓的鼓舞和热烈欢迎,也让百姓感到朝廷对农业的重视。正是因为唐太宗从各个方面推行重农的政策,才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贞观的中后期社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史书上记载:“天下大稔,流归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这是在《资治通鉴》里面记载的,天下四处丰收,流浪的人都回到老家耕作;一斗米不过三四钱,因为丰收粮食便宜;一年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大家都能够回到自己的本业中来,不四处流蹿,违法乱纪的人也就减少了。
另外在《新唐书·食货志》里面也记载:“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贲粮。”社会一派清明,牛羊满山坡,百姓到各地都不缺乏粮食。这都是因为重视农业的结果,而太宗实施的这些重视农业的措施,可以说和《群书治要》里面古圣先王治国理政的思想,重本轻末、去奢从俭的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通过学习这部《群书治要》,深深感到中国的这些古圣先贤真是高度智慧,他们真正明白治国之道。治国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古人讲的“趋时务农,国之上务”。
吃饭问题是第一要事
古人讲:“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吃饭问题。管子讲,“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足,有饭吃了人才能够讲礼义道德。一旦没有饭吃,我们看到历朝历代,许多次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百姓没饭吃,大家饥寒交迫,最终被逼造反。所以治理一个国家,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前面我们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人干什么?教育人要务本业,大家能够勤于本业,都立足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尤其是在古代,希望大家不要追求奢靡之风,不要四处奔波,而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家乡,立足于种好自己的耕地。在《群书治要·周书》里面就讲到,务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粮食生产的事情,不仅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每一个老百姓最重要的事情。
《周书》里面讲道:“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国无兼年之食,遇天饥,百姓非其百姓也。”普通百姓没有隔年的粮食,遇到天灾妻子儿女都会失去。大夫,这是指有一定领地的人,他要是没有隔年的粮食,遇到天降灾荒,家丁、自己的妻妾、车马都会失去。国家要是没有隔年的粮食,遇到天降灾荒,百姓就不是自己的百姓了,国家可能会灭亡。这是讲要重视粮食储备。粮食从哪来呢?就是要努力耕作,从务农上来。所以在《礼记》里面就讲:“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粮食储备,这不能称得上富足。现在我们看到有的发达国家,我们认为别人很富足。但是现在人生产的这些高科技的产品,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并不能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是什么问题?粮食。所以只发展科技,不发展农业,这不叫真正的富国。没有六年的粮食储备是危急。如果连三年的粮食储备都没有,国就不称为其国了。可见古人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现在也是一样,现在科技虽然发达,但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却显得非常渺小。而一旦有灾害,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并不能填饱人的肚子。所以,重要的是要保证粮食的生产和储备。要保证粮食生产,就必须要重视农业。
治国者要以农为本
在《孔子家语》里面夫子就讲:“治国有礼,而农为本。”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什么?是要重视农业。
在《群书治要·三国志》里面也讲道:“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女不织,或受其寒。是以先王治国,唯农是务。”一个农夫不耕田就会有人因此受到饥饿,一个妇女不织布就会有人因此受到寒冷。所以先王治国一心想搞好的就是农业。我们看到现在织布已经高科技化了,农业也开始逐步实现机械化,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确实也有一些耕地荒芜没有人耕作,农村劳动力缺乏,所以这个问题确实也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的反思。为什么古人把农业看得这么重要?
在《三国志》里面还讲道:“夫财谷所生,当出于民,趋时务农,国之上务。”财富、粮食都出自于百姓。“趋时务农”,趋时是讲跟随季节,做好生产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古人常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只有把粮食种下去,到秋天才有收成。这都需要治理地方的官员重视农业。重视农业,把粮食生产抓好,这是最重要的。人人都要吃饭,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大力发展工业,即使工业搞上去了,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发生自然灾害,粮食一旦短缺,就可能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最大的危机。所以古人把农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非常有智慧的。
中国古人为什么不重视商业
古人认为,“背本趋末,乃天之大残。”“背本趋末”,“本”在古代是指农业,“末”就是指工商业,不能背离农业。放弃农业去搞工商业,这对国家、对人民都会有重大的损害。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科技不发达,都处在农耕时代,基本上靠人工来耕作,所以要大力发展农业,就要保证有足够的人从事农业耕作。要保证有足够的人来从事农业耕作,就必须要防止大家都去从事工商业,故要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为什么中国古人不重视商业,现代甚至有一些人批评我们的古人没有智慧,不懂得发展经济。实际上,这是我们对古人不太了解,不能站在古人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问题。中国历来人口众多,如果不解决农业的问题,必然会给国民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这种重农思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面,都是非常正确的治国之策。这种重农抑商的思想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今天也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只是随便批判古人重农抑商,不懂得发展经济,既说明我们缺乏历史常识,也说明我们对古人政治思想没有全面的认识。
中国历朝历代人口众多,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治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个吃饭问题,必须把农业作为立国之本。把农业作为立国之本,就不能过度发展工商业。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农业没法实现机械化操作的时候,高度发展工商业,必然会伤害到农业。
在《汉书》里面就讲道:“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一旦治理国家背离以农为本,趋向工商、淫巧之业,国家那么多人要吃饭,粮食不足,这是天下最大的灾难。奢侈浪费的风气一天比一天厉害,这是国家最大的祸患。中国古人一直教导我们,要勤劳俭朴,要节俭,不能够奢侈浪费。像我们从小就学过一首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都是教导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奢侈浪费。一旦奢侈浪费,往往会养成不好的生活作风,甚至给自己带来灾祸。这种奢侈的风气一流行,对国家也有很大的伤害。历朝历代到了乱世的时候,都是奢靡之风兴起。
国家最忧心的事
在《群书治要·崔寔政论》里面讲得更加详细。“世奢服僭,则无用之器贵,本务之业贱矣。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故农夫辍耒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生土虽皆垦乂,故地功不致,苟无力穑,焉得有年?财郁蓄而不尽出,百姓穷匮而为奸寇,是以仓廪空而囹圄实,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上下俱匮,无以相济。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可为热心者也。”
你看古人多有智慧,能够看到社会安定,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在于要重视本业。“世奢服僭”,“世奢”这是讲社会风俗奢华;“服僭”这是讲人奢侈了,个个都穿得是超出自己地位的衣服。古人穿衣乘车都有身份规定,这代表的是礼,不能越级。这是教导人要节俭、守礼。如果奢华之风一起,“则无用之器贵”,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昂贵。没有实用价值的都是指什么?珠宝、一些奢侈品。这些东西一昂贵,“本务之业贱矣”,农业反而被轻视。大家重视商业,大家都挣钱了,如果你种田,种田收入少,这样农业就被轻视了。“农桑勤而利薄”,种田很辛苦,很勤劳,天晴下雨都得在外面,做农民真正苦。做工人他不用天天日晒雨淋,而做农民天天日晒雨淋,得到的利益却很少。“工商逸而入厚”,从事工商业的人安逸收入却高,现代比如说高科技的厂房都有空调,按时作息,收入还多。
“故农夫辍耒而雕镂”,农民纷纷放弃农业,放下农具去从事各种工商、手工业。“工女投杼而刺文”,妇女放弃纺织去搞刺绣,这都是讲一旦社会兴起奢靡之风,老百姓都不愿意种地了,都愿意去干什么呢?都愿意去做这个。“躬耕者少,末作者众,生土虽皆垦义,而地功不致,苟无力穑,焉得有年?”耕地的人少了,大家都去从事工商末业,土地虽然开垦出来了,但是人用在土地耕作上面的心思不多;如果不能尽力耕作,精心收割,怎么可能有丰收的年成。如果没有丰收的年成,就有灾殃。国家没有三年的粮食储备,国非其国。一个家庭,一个企业其也是如此。“财郁蓄而不尽出,百姓穷匮而为奸寇,是以仓廪空而囹圄实,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上下俱匮,无以相济。”大力发展工商业,会造成什么样的现象呢?就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是发展工商业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里。百姓得到的钱很少,所以是“财郁蓄而不尽出,百姓穷匮而为奸寇”,百姓穷困就会去行奸为寇,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会发生。
为什么抢劫、偷盗的行为会发生?人都不愿意去干这种事,现在为什么干这个事?古人讲得好,饥寒起盗心。现在不仅是因为生活贫困的问题,而是社会奢侈之风流行,别人有的那些东西他自己没有,他这个欲望贪心一起也会去做偷盗之事。结果会怎么样呢?“仓廪空而囹圄实”,粮库里的粮食少了,监狱里的人却多了。“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上下俱匮,无以相济”,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遇到自然灾害,年成不好,粮食收成不好,就会有饿死流亡的人。最后导致国家百姓都很穷,大家不能相互接济,引发很多隐患。
所以“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可为热心者也。”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前面我们讲到的民本思想。国家的根基在于人民,没有人民就不能成为国家了。而“民以谷为命”,人民靠什么?靠粮食维持生命。“命尽则根拔”,如果没有粮食国家的根基就会动摇。“根拔则本颠”,根基动摇那国家就会危亡,国家社会就会不稳定。所以“此最国家之毒忧”,这是治国最大的忧患,最令人焦心的事情。所以为什么古人把农业看得这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是有道理的。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
现在我们看到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剩下的只有三种人,一是老人,二是妇女,三是小孩。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家种田了,所以如果这种势头不能够有效得到改善的话,可能若干年以后愿意下田种地的会寥寥无几。大量的农民工进城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城市到处拥堵,人满为患;而且给城市人口的就业也带来压力。如果这样大力地发展工商业,社会人人都崇尚奢侈,奢侈之风就会愈演愈烈;相反,愿意从事农业的人就越来越少。
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最终的结果,第一耕地可能大量流失。现在,有不少耕地已经好几年没有人耕种了。第二就是真正懂得耕种土地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很多专家想把那些大规模粮食的耕种模式带到中国来,但是也引发了很多弊端和问题。第一,大型机械化耕作,加大农药化肥的用量,对土地有很大的伤害。而且粮食农药打得过多,就会有各种农药残留,对人的健康都会有影响。国外为什么实施这种大型的耕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农民没有中国这么多。国外是缺乏人去从事农业,所以导致这样的问题。第二,国外现在有不少国家也是只重视商业,重视商业的结果就是只能导致农业越来越受到忽视,粮食的生产往往跟不上人的需求。现在全世界很多科学家都讲到,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危机就是粮食危机。粮食危机怎么样化解?落实中国古人的智慧就能化解。中国古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农业,这里面有着极高的治国智慧。我们学习《群书治要》知道,古人治国不是崇尚有多少财富,而是崇尚人人是不是有道德仁义。人人追求道德品行就会让人的贪欲得到有效的节制;人的欲望得到有效地节制,就能够保证自然资源不会枯竭。百年来,随着商业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过渡的开发,导致社会出现很多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人人追求奢靡之风。各个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却忽视农业,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无穷的掠夺,进而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环保问题。
人的贪欲一放大,最后导致人人都争夺利益,人人都互相比较,争抢名利。如果社会整体的价值观是利,那人人必争。中国古人提倡的价值观是道德礼仪,教人懂得礼让,所以社会就安定和谐。如果是人人争夺,社会就很难安定和谐。中国古人这么重视农业,其实很大程度上也维护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落实。中国古代一个家乃至一个家族,都必须落实伦理道德。这种传统农业正是中国伦理道德生长的土壤,一旦这种传统农业的模式消失,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也很难再继续。因为现代的商业和农业,根本在于教人争利,而传统的农业只是让人满足生存问题,并不引发人的贪心,而是教人节制欲望。在中国古代把人分成士、农、工、商,这么分是很有道理的,这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仁义和农业的重视。
士农工商为什么如此排列
中国古代社会把人分为士、农、工、商,这最早出现在《管子》里面。《管子》里面讲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四民也”。就是讲国家民众都是由这四种人组成的。在《群书治要》里面也多次提到士、农、工、商,并且特别指出要轻贱商人。现在经济很发达,企业家听到可能会有反感,为什么中国古人轻视商人?这里面既有历史原因,也包含着非常深远的治国智慧。士、农、工、商首先是士,什么是士?这是读书人,有德行的读书人。古代的读书人读书不是为自己求得功名利禄。真正士人是心怀天下的,能够为天下着想。古代人重德,所以把士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是农,农是什么?农民生产粮食。粮食是人之必需的,民以食为天。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做这个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把它排在第二。工是什么?是制作器具的手工业者。过去有各种手工业,生产一些日用品,以满足人日常生活的需求。手工业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来挣钱。商这是讲从事交易的人。从事交易的人,他是通过交易获得,赚取价差。把士、农、工、商按这个顺序来排这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很科学。第一个,士是有德行的读书人,古代人重视德行,所以士人最为受到重视,让有德的人处在最尊贵的地位上。如果一个社会有德的人处在社会底层,那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第二个,人要生存,要饭吃,解决吃饭问题最重要的是耕种。农民正好解决了这个耕种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理性社会,人人讲求理性。中国古人很理智,很有智慧,所以把农的位置看得很重,远远大于工和商。因为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离不开粮食,离不开农业,就像今天你要生活下去,可以不用电脑,不用电视机,可以不用逛商场,但是你必须要粮食。没有粮食没法维持生存,所以农比工商重要。工排在第三位,古代工人主要是指手工业制造者,工人制造的东西那是百姓日用的必需品。所以这个排在第三,为什么把商人排在最后面,商业是什么?在《群书治要·傅子》里面就讲到,众利之所充,积伪之所生。商业者是各种利益在里面交杂,商人的私利心最重,所以被排在最后。但我们现在看到好像颠倒过来了,现在最受崇拜的商人变成第一位了,人人都崇拜大企业家。商人社会地位最近几百年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是为什么?伦理道德教育退化。现在这个社会谁有钱谁的社会地位就高,导致两种人社会地位高。第一个是商。做生意赚了钱的大企业家,现在我们讲比尔·盖茨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梦想做世界首富。第二个是士。古代是讲有德行的读书人,古代官员都是从读书人里面选拔出来的,现在我们暂且把官员称为士。但是现在国外很多所谓民主的国家,有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这个士和商勾结在一起。比如竞选总统,首先要有商人的支持,进而导致商人和士共同来掌握这个国家的命脉。
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
在《群书治要·管子》里面就讲:“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商人一旦入掌朝政,财富就会流向上层人手中,导致社会财富越来越聚集到一小部分人手里。这是大力发展商业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商业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现在被过渡地开发,已经给地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气侯带来反常。这都是由于社会大力发展工商业,社会民众追求奢靡之风导致的。这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都是没有益处的。人类要想长远地发展,必须要学习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所以中国古人按士、农、工、商排序是很有智慧的。中国古人对后代,对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有责任心,有长远的眼光。现在这个社会全世界人都在争名逐利,很少有人去考虑人类何去何从的问题。中国的古圣先贤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人生大道,所以为了人类的发展,为了利益子孙后代,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得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把工和商排在最后,这是非常有智慧的。社会价值观如果都是让人贪欲无限放大,人类必定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极大的代价。
第三十讲  重本轻末,去奢从俭(二)
——古人如何处理工商业和农业的关系
中国古人把民众分为士、农、工、商,特别重视道德教化,重视农业,所以把士和农放在前面,把工和商放到后面。古人把商放在最后面这是非常有智慧的,并不是说我们古人不懂得经济。经济两个字最重要的意思是要经世济民,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并不是说只要有了财富就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安定的生活要有伦理道德的维护。所以古人把商放在最后的位置,这一点在《群书治要·傅子》里面讲得非常详细。
《傅子》的“商贾论”
《傅子》里面讲:“夫商贾者,所以伸盈虚而获天地之利,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其人可甚贱,而其业不可废。”“商贾”,是讲商业,商人。商业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伸盈虚而获天地之利”,伸盈虚是指调剂物品的足与不足,而获得天地之间的利益。“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流通有无,大家互相来交换,均衡四方的财物,从中得到财富。商人是什么?商人就是通过交换来赚取利润。所以“其人可甚贱”,商人的社会地位低贱,因为中国古代是重德轻利的社会,并不是说对商人有什么样的歧视,而是社会要倡导人人仰慕有德行的人,人人都能修德,人人能够把道德作为人生最高的准则。“而其业不可废”,但是商业不能没有,因为百姓每个人需要各种生活用度,所以商业不能没有。
下面《傅子》讲道:“盖众利之所充,而积伪之所生,不可不审查也。”商业是各种利益的汇聚之处,各种欺诈都从中产生。商人买卖要公平,但是商业里面往往会伴随着各种欺诈。你去买这个东西可能在甲这个地方价格便宜一些,到乙地方又贵一些;也有可能同样价钱的东西,有的质量好,有的质量差。所以在商业里面容易产生各种欺诈,所以不可不审查也。
《傅子》里又讲道:“古者民朴而化淳,上少欲而下尠伪,衣足以暖身,食足以充口,器足以给用,居足以避风雨,养以大道,而民乐其生,敦以大质,而下无逸心,日中为市,民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化淳也。”中国古代最早的商业就是大家互相交换。古代的人朴实,民风淳厚,在上位的为君者贪欲少,在下的百姓也都很老实,不会有这种伪造的行为。人人只求得衣能暖身,食可充饥,器具可供使用,住房能避风雨,并不追求奢靡,只觉得能满足简单的生活就足够了。所以要推行伦理道德的教化。“养以大道,而民乐其生”,这是讲用伦理道德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居乐业。“敦以大质,而下无逸心”,这是讲倡导淳朴的民风,让百姓能够都有美善的德行,这样的话百姓就没有放荡之心,大家都淳朴,都是好人。“日中为市,民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古代大家都是找一个地方互相交换之后,各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回去了。这里面大家都觉得很公平,不会有欺诈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化淳厚,伦理道德的教育搞得好。
下面《傅子》继续讲:“暨周世殷盛,承变极文,而重为之防。国有定制,下供常事,役赋有恒,而业不废。君臣相与,一体上下,譬之形影,官恕民忠,而恩侔父子,上不征非常之物,下不供非常之求;君不索无用之宝,民不鬻无用之货。自公侯至于皂隶、仆妾,尊卑殊礼,贵贱异等。万机运于上,百事动于下,而六合晏如者,分数定也。”这是讲周朝社会繁荣,国家殷实富足。“承变极文”,这是讲从前朝的这种变乱,到周朝极力推行礼乐教化。“而重为之防”,防范什么呢?防范奢靡之风。“国有定制”,国家有规定的制度,“下供常事”,下面也是按照规定来给国家缴纳赋税,侍奉君主。“役赋有恒,而业不废”,劳役和赋税都有规定,事业没有荒废的。这是国家重视礼乐道德伦理的教化,所以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君臣相与,一体上下”,君臣能互相协助,上下一体。“譬之形影”,就像形影不分一样。“官恕民忠,而恩侔父子”,官员对百姓宽厚,百姓也能遵从于国家,所以上下恩同父子。我们想想古人治国达到的境界,这是怎样实现的,就是伦理道德教育搞得好。为官的爱民,百姓也能尊重自己的君王,爱戴自己的君王。原因是什么呢?道德教化搞得好。
“上不征非常之物,下不供非常之求;君不索无用之宝,民不鬻无用之货。”在上位的人不征收淫巧的物品,在下面的人也不拿这些奇技淫巧、珍贵的东西去赢得在上位者的欢心。国君不索取无用的珍宝,百姓不出卖无用的货物,整个国家都能倡导实用,没有奢侈之风。“自公侯至于皂隶仆妾,尊卑殊礼,贵贱异等”,从公侯,王公大臣一直到公差、仆人一直到小妾,因为有贵贱等级的区别,大家都讲求尊卑礼仪。所以古代治理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举止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大家能安于本位。“万机运于上,百事动于下,而六合晏如者,分数定也”,国家安定和谐,国家政策运行于上,百姓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各种事物都能够正常运行,天下安定。原因在于什么?在于一切都有规矩。
下面《傅子》继续讲:“夫神农正其纲,先之以无欲,而咸安其道;周综其目,壹之以中正,而民不越法。”神农是远古的圣王,神农氏那个时候就首先端正纲纪,“先之以无欲”,自己首先倡导无欲,节制自己的欲望。“而咸安其道”,这是讲百姓都能不越轨犯法,大家都安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君者没有贪心,自己无欲就能够带动百姓。“周综其目,壹之以中正,而民不越法。”到了周朝,我们知道周公制礼作乐,制订各种条规、条文、制度,“壹之以中正”,通过公正让大家人心一致,百姓不越轨犯法。民不越法,大家都能够立足本务,都懂得敦伦积德,社会一片和谐。
“及秦乱四民而废常贱,竞逐末利而弃本业,苟合一切之风起矣。于是士树奸于朝,贾穷伪于市;臣挟邪以罔其君,子怀利以诈其父。一人唱欲而亿兆和。”秦朝实施严苛的法令,不搞伦理道德教育,天下大乱,导致乱四民,这是讲士农工商四民秩序被打乱了;“废常贱”,废弃常业,人人都“竞逐末利而弃本业”,大家都是追随工商业,大家都去经商,追逐利益,而把农业放弃。“苟合一切之风起矣”,社会逐利之风,奢靡之风起来了。这都是废本而兴起工商业导致的结果,社会兴起奢靡之风,人人追求利益,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士树奸于朝”,官吏在朝廷行奸;“贾穷伪于市”,商人在市场上弄虚作假,搞欺诈之事;“臣挟邪以罔其君”,大臣用邪恶的手段欺骗国君,最典型的就是赵高欺骗秦二世。“子怀利以诈其父”,儿子为了私利甚至会去欺骗父亲。所以这里讲“一人唱欲而亿兆和”,君主一个人一旦倡导这种私欲,百姓就会应和。所以我们看到古圣先贤为什么崇尚俭朴,就是要为百姓做一个榜样。史书里面讲到,尧舜禹都是“卑宫室,菲饮食,衣葛衣”,自己住的房子很简陋,吃的东西很简单,穿的东西都很粗糙,就是因为真正懂得一旦自己有了私欲之心,就会引发百姓都追求私欲。
《傅子》又讲道:“上逞无厌之欲,下充无极之求;都有专市之贾,邑有倾世之商。商贾富乎公室,农夫伏于陇亩而堕沟壑。上愈增无常之好以征下,下穷死而不知所归。哀夫!”“君主上逞无厌之欲”,君主贪得无厌,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下充无极之求”,下面为官的人各种各样的欲望没有穷尽。这个贪心一起,只会越来越贪婪,所以古人为什么不重在发展商业,就是看到商业让人的贪婪之心越来越放大。“都有专市之贾”,城市里有专市之贾,这是讲垄断市场的商人,搞商业垄断。“邑有倾世之商”,一个城市有财倾一世的商贩。“商贾富乎公室”,商人比王室还要富有。古人讲富可敌国,确实现在很多商人比一些小国家还要富裕。“农夫伏于陇亩而堕沟壑”,可是辛劳的农夫却饿死在荒郊野外,葬身沟壑。现在像非洲那些穷苦的地方,每天依然还有饿死的人。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天还有大量的人身处饥饿当中。所以,我们怎么能过这种穷奢极恶的生活?“上愈增无常之好以征下,下穷死而不知所归。”在上位的人欲望无穷,对百姓无限索取,百姓困死都不知往哪里逃,可悲啊。这是讲为君者,一旦他欲望的闸门打开,就会对下面无限的掠夺,这样百姓就遭殃。所以古人为什么这么重视道德教育,就是希望人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
《傅子》还讲:“且末流滥溢而本源竭,纤靡盈市而谷帛罄,其势然也。古言非典义,学士不以经心;事非田桑,农夫不以乱业;器非时用,工人不以措手;物非世资,商贾不以适市。”“末流滥溢”这是讲商业泛滥。“本源竭”,这是讲农业被破坏。“纤靡盈市”,奢侈品充满市场。“谷帛罄”,粮食和布枯竭,古代农业没有得到重视,就会导致各种无用的奢侈品到处横流,人人都追求这些奢侈品。造成这种社会形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忽视伦理道德教育。所以在古时,“古言非典义”,言谈不符合经典的道义;“学士不以经心”,读书人不学这样的经典,不用这样的经典来调整自己的心智;“事非田桑,农夫不以乱业”,不是耕田养蚕的事情,农夫不会因此而扰乱本业,大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器非时用,工人不以措手”,这个器具不是真正的实用,不能帮助人解决问题,工人就不去做它;“物非世资,商贾不以适市”,这物品不是社会需求的,商人就不把它运到市场上。不是满足人生活的必需品,商人就不卖它。士、农、工、商大家都务本业,大家都讲职业道德,所以社会安定和谐。
“农思其务,工思其用,贾思其常。是以上用足而下不匮。”读书人整天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经典里面的道理,想着圣贤的经典,圣贤的教诲。农民想着什么?想着耕作的事情。工人想着自己做的器具要实用,要能给百姓带来益处。商人想着什么呢?想着经营日常用品,而不是经营那些无用的奢侈品。这样就会怎么样呢?“上用足而下不匮”,在上面国家君主用度能满足,在下面的百姓生活也不匮乏,大家生活都能很安定。所以《傅子》讲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要真正实现社会安定,社会和谐,大家都要立足本务。
《傅子》里面继续讲道:“故壹野不如壹市;壹市不如壹朝;壹朝不如一用;一用不如上息欲;上息欲而下反真矣。不息欲于上,而欲于下之安静,此犹纵火焚林,而索原野之不凋瘁,难矣。”这是讲什么呢?“故壹野不如壹市”,壹这里是做限定的意思讲,你限定民间不如限定集市,限定集市不如限定朝廷,限定朝廷不如限定用度,限定用度不如减少在上者的欲望。现在社会大力发展经济,人人的欲望都无限地膨胀,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国家都提倡刺激消费,刺激消费就是刺激人的欲望,刺激人的欲望和古圣先贤的教诲完全背道而驰。所以古人讲:“不息欲于上,而欲于下之安静,此犹纵火焚林,而索原野之不凋瘁,难矣。”在上的人能去除欲望,节制欲望,百姓才能返璞归真。我们现在常常感叹社会民风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么纯朴了,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大家都急功尽利。要改变这种世风,在上者要能去除奢欲。如果在上者不能去除奢欲,而让大家安稳清静,民风纯朴,这就好比纵火焚烧森林,却想使原野不凋零枯败,实在太难了,怎么可能呢?
“故明君止欲而宽下,急商而缓农,贵本而贱末。朝无蔽贤之臣,市无专利之贾,国无擅山泽之民。”有智慧的君王贤臣,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宽待百姓,对商从严,急商而缓农,对农业宽松,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贵本而贱末”,本就是农业,末就是工商业。“朝无蔽贤之”,朝廷没有蒙蔽贤人的佞臣。集市中没有专利霸市的商人,国家没有擅自开发山泽的农夫。这都是伦理道德教育搞得好。
“一臣蔽贤,则上下之道壅。商贾专利,则四方之资困。民擅山泽,则兼并之路开。兼并之路开,而上以无常役下。赋一物非民所生而请于商贾,则民财暴贱。民财暴贱而非常暴贵。非常暴贵则本竭而末盈。末盈本竭而国富民安,未之有矣。”如果朝中有奸佞的臣子就会遮蔽贤臣,贤能之人就不能得到晋用。这样为君者和百姓之间就不能沟通,民情就不能上达。“商贾专利,则四方之资困”,商人垄断市场,财富大量的聚集在一小部分人手中,物资就会困乏。现在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很多富人纷纷把资产转移到别的地方。这个财富实际上不是他个人的财富,都是国家人民创造的财富,只不过是交给他个人保管而已,怎么能把这个财富私自转移到国外?所以一旦财富聚集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就会有垄断罢市的行为,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民擅山泽。则兼并之路开。”农民擅自开发山泽,开发土地,这样的话兼并土地的路子就被打开。“兼并之路开,而上以无常役”,一旦这样就不能按常规征役。“下赋一物非民所生”,这样的话百姓缴纳的赋税、物品就不是自己生产的。只能怎么样呢?“而请于商贾”,只能去商人那里购买。“则民财暴贱”,百姓只能去商人那里购买物品来缴纳国家的赋税,这样的话,农产品就会暴跌,而非常用的物品就会暴涨;非常用的物品暴涨农业就会衰竭,商人就会富裕。一旦商人富裕,农业衰败,社会财富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这样社会就不能安定,国家就不会富强。
《傅子》里面就讲:“故明君”,这是指有智慧的君主,“止欲而宽下,急商而缓农,贵本而贱末。”节制自己的欲望,也教育大家都能节制欲望。对商业从严,对农业从宽,重视农业,限制商业,通过实施这样的政策,农业自然就得到重视。
商业时代更应重视农业
同样在《群书治要·管子》里面也讲道:“故上不好本事,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可得也。”君主不重视农业,工商业就不能得到限制;工商业不能得到限制,民众就迟慢于农时,而轻视土地之力,大家去做生意了,都去赚钱了,不专心务农。“轻地利”,种田得不到多少利益,社会流行的都是奢靡之风,这样还指望田野得到充分耕种,粮库充实,这是办不到的事情。这也是教育我们,要想国家安定,粮仓充实,就要重视农业,大家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农业生产上来。
现代社会在近百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的发展确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古人的这些教诲并没有过时,即使在今天的社会还是很有道理的。重视农业,对现代人来讲也是一样的。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可以用机械来代替人工,但是毕竟还需要足够的人来从事农业生产。而且我们看到,年轻人现在都不愿意回家务农。如果不重视农业,以后愿意务农的人越来越少,懂得务农懂得农业耕种的人越来越少,这不仅对社会和谐、安定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粮食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粮食生产必须要重视。如果不重视,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出现粮食危机,那时百姓就会真正受苦。所以古人如此重视农业是很有道理的。要让农业得到重视,根本还是要推行伦理道德的教育,教育人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人务本才是大治之道
《论语》里面讲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务本。什么是治国根本?前面我们讲到,治国要以农为本。在《群书治要·潜夫论》里面就讲道:“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厄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
怎么样能富民?《潜夫论》里说,要大家从事农业,以游业为末。流动性职业,是社会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各种无业游民,或者是没有稳定职业的人,往往是社会安全的隐患。所以古人一直强调让大家都能够立足于本业。“百工者,以致用为本”,这是讲手工业劳动者,做各种用具要以实用为根本,“以巧饰为末”,不要在那些无用的修饰上下功夫。中国古人特别反对的就是一些无用的奇技淫巧。“商贾者,以通货为本”,商人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流通货物,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以鬻奇为末”,不要贩卖那些奇异珍宝,那个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人都需要的这些物品。“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以上三种人,商人、农民、工人,大家都能够守本弃末百姓就会富裕,要是大家弃本从末百姓就会贫穷。贫穷则会使人困苦忘善,人处在贫困之中,他就很难做利益他人的事,很难去积德行善。古人常讲:“饥寒起盗心。”富则乐而可教,人富裕了容易接受教化。夫子也讲到对于民众要“富之,教之”。富之就是让大家都能够守住本业,发家致富。
同样在《潜夫论》里面还讲到怎么样来使国家富强。《潜夫论》里面说:“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六畜生于时,百物取于野,此富国之本也。游业末事,以收民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此贫邦之源也。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这是讲运用天地之间的规律,用天时地利,饲养六畜收获万物。这都是讲人要务本,重视农业。大家立足于本职工作,本职的事业,这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游业末事,以收民利,此贫邦之源也”,用这种流动性的职业,像商业这种末事来攫取百姓的财力,这是国家贫困的根源。国家大力发展商业,好像能收到一定的赋税,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只会导致国家变得贫困。因为商业耗费国家资源,国家各种物质资源耗尽,表面上得到了一点钱,但是资源耗尽那会让国家真正穷困。“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忠诚谨慎这是道德的基石。“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虚伪欺诈,是败坏道德的根源。所以古人很重视伦理道德。
下面讲:“故力田所以富国也。今民去农桑,赴游业,披采众利,聚之一门,虽于私家有富,然公计,愈贫矣。”这是讲大家都能勤于农事才可富国。如果百姓纷纷放弃农业去从事工商业,攫取众人的利益,汇集于一家,这样会使得少数人家富裕,但是大多数人家更加贫穷。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农村的劳动力去发达的城市打工,一个工厂几百人,大家创造的利润最终汇集在企业家手里,如果企业家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诲,他把这个财富用在自己的家人身上,不能为社会奉献。所以现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财富聚集在一小部分人手里,民众仇富心里就会越来越严重,这就为社会安定埋下了隐患。所以《潜夫论》里面继续讲道:“百工者,所使备器也。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今工好造雕琢之器,伪饰之巧,以欺民取贿,虽于奸工有利,而国计愈病矣。”工人从事各种手工物品的制作,为的是让人们得到各种完备的器具。器具最重要的是能方便使用,以坚固结实为上。但是现在的工匠喜欢什么呢?喜欢雕琢纹饰,搞一些虚浮装饰,以此来欺骗百姓获取钱财。现在人们常常感叹,买的东西不像以前那么耐用了。原因是什么?人的心思都是在做得怎么样好看,而不是想着能够用多久。注重雕饰,纹饰,这样做虽然对于那些奸巧工匠有利,但是对国家来讲会使国家变得更贫困,因为做这个东西同样也是在耗费国家的物资。“商贾者所以通物也。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虽于淫商有得,然国计愈失矣。”商人的本质是流通货物,物品要以适用为要,又要以结实耐用为基础。这是商人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商人却竞相贩卖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货物,用供奉奢侈有害的东西来迷惑百姓,骗取百姓的钱财。这样做虽然对奸商有利,但是国家的经济会因此失衡。所以“此三者,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故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伪,困辱游业,勿使擅利,宽假本农,而宠遂学士,则民富而国平矣”。这三种人,商人、农民、工人,农民不种地了而去追求更多的钱。工匠不注重物品的结实耐用,而是崇尚雕饰,崇尚这些无用的装饰。商人不贩卖日常的物品,而是用那些奢靡无用的东西来迷惑百姓。这样做他们虽然能够得到勤力而家富的名声,但自己家里赚到钱了,是不是真的就能让自己生活变得好了,让国家变得富强了?并不是。从本质上来讲,这样做不仅有损百姓,从而导致国家贫困。过多的发展工商业,会大量耗费国家的自然资源,甚至耗费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这是从根本上使国家贫困。
所以执政者应该“明督工商,勿使淫伪”。这是讲对工商业要明确监督,要严格管控,不能过渡生产和伪造。“困辱游业”,限制流动性的职业;“勿使擅利”,不要使他们独占名利;“宽假本农”,宽待从事本业的农民;“宠遂学士”,爱护尊重有道德仁义的读书人,这样才能使民众富裕,国家太平。我们想要把这个社会治理好,把士、农、工、商四者的关系搞好。士、农、工、商大家都各务本业,读书人心想天下,努力修习德行,推广伦理道德的教育;农民能够立足于耕作,保证国家的粮食生产;工人制作使用的器具,不崇尚奇技淫巧;商人能够让国家的这些物资很好地流通,而不让那些过分奢侈、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横行于世。大家都能务本,社会自然和谐,大家生活都能富裕,国家社会自然安定太平。这种生活不仅对我们自己有利,而且对于子孙后代同样有利而且更能够保护环境,让人类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
第三十一讲  重本轻末,去奢从俭(三)
——杜绝奢靡之风,禁作奇技淫巧
古圣先王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特别注重农业,强调重本轻末,尤其是注重道德伦理的教化,要求人们做好自己的本业。人人都愿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农业得到重视,社会就不会兴起奢靡之风。中国古人有一个重要的经济思想:“杜绝奢靡,禁做淫巧。”这一点非常重要。
成由勤俭败由奢
中国古人谈到修身、齐家、治国,都强调要以节俭为本,要求不论是君王,还是民众,都要节约用度,不能崇尚奢靡之物。奢侈之风一旦流行,对社会会有很大的危险。所以古代一位诗人李商隐在诗里面就讲到:“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
社会兴盛的根本在于提倡节俭之风,社会衰败的根本在于兴起了奢靡之风。在《群书治要·崔寔政论》里面,奢靡之风对社会的危害就讲得非常详细。里面讲到:“夫人之情,莫不乐富贵荣华,美服丽饰,铿锵眩耀、芬芳嘉味者也。昼则思之、夜则梦焉,唯斯之务,无须臾不存于心,犹急水之归下、下川之赴壑。不厚为之制度,则皆侯服王食,僭至尊,逾天制矣。是故先王之御世也,必明法度,以闭民欲,崇堤防以御水害,法度替而民散乱,堤防堕而水泛溢。顷者,法度颇不稽古,而旧号网漏吞舟,故庸夫设藻梲之饰,匹竖享方丈之馔,下僭其上,尊卑无别,礼坏而莫救,法堕而不恒。斯盖有识之士所为于邑而增叹者也。律令虽有舆服制度,然断之不自其源。禁之又不密。今使列肆卖侈功,商贾鬻僭服,百工作淫器,民见可欲,不能不买。贾人之列,户蹈僭侈矣,故王政一倾,普天率土,莫不奢僭者。非家至人告,乃时势驱之使然,此则天下之患一也。”
这一段比较长,我们一句一句来学习。“夫人之情,莫不乐富贵荣华,美服丽饰,铿锵眩耀、芬芳嘉味者也。”这是讲人的习性。人都喜欢什么呢?喜欢过富贵荣华的生活。穿华丽的衣服,戴漂亮的首饰。人都希望过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古人常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一般人贪心很重。财、色、名、食、睡,样样都贪。
古人为什么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就是要节制人的贪欲。这里讲到:“昼则思之、夜则梦焉,唯斯之务,无须臾不存于心,犹急水之归下、下川之赴壑。”欲望很凶猛,朝思夜想都是想什么?想荣华富贵。古人设立礼制,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希望节制人的欲望。“不厚为之制度,则皆侯服王食,僭至尊,逾天制矣。”如果贪欲不能够节制的话,大家都希望和王侯一样讲究吃穿,甚至穿的、吃的超过皇帝,就违反了国家的法令制度。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我们讲求道德仁义礼,道德仁义礼的根本就是让我们节制欲望,如果贪欲不能节制,人就会违背伦理道德。所以圣人看到人衣食住行都有了,就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因为不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人就会和动物没有两样。
“是故先王之御世也,必明法度以闭民欲,崇堤防以御水害。”这些古圣先王怎么样治理天下呢?首先就是要明确法度。法度不仅仅是讲法律,还有礼教,伦理道德的准则。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以闭民欲”,达到人人减少欲望的目的。“崇堤防以御水害”,就好象高筑堤防防治水灾一样。
人的贪婪之心一旦起来,不能受到节制,人人都贪婪,社会就会混乱。所以下面讲到:“法度替而民散乱。堤防堕而水泛溢。顷者法度颇不稽古,而旧号网漏吞舟。故庸夫设藻梲之饰,匹竖享方丈之馔,下僭其上,尊卑无别。礼坏而莫救,法堕而不恒。”法度衰退,道德伦理都没有了,百姓就会散乱,就好象这个堤防,道德仁义礼都是节制人贪欲的堤防,这个堤防一旦被毁,就会泛滥成灾。
《群书治要》里面提到当时一些君主之国,不能参照之前的法制,如“顷者,法度颇不稽古”。《政论》里指出当时的领导者不能学习古圣先王的教诲,就导致法网破得连吞舟的大鱼都能漏掉。“庸夫设藻梲之饰”,普通人家都能够雕梁画栋。“匹竖享方丈之馔”,一般人也能够享受很高规格的满桌的美食。“下僭其上”,在下位的百姓生活很奢华,甚至超过高官,“尊卑无礼”,人没有尊卑次序,高低贵贱都没有了差别,礼仪败坏,没有人来挽救。道德教育堕落,都没有人来维持,这是讲世风奢靡,人人都崇尚这种奢华的生活,导致没有了尊卑次序,道德伦理都失去了,没有人来讲这些,所以社会一片混乱。“斯盖有识之士所为于邑而增叹者也。”有识之士为此感到悲伤,为此感到忧心。
“律令虽有舆服制度,然断之不自其源,禁之又不密。”当时虽然乘车穿衣有等级限制,但是没能得到遵行。现在社会已经都没有了。古代人对于穿衣、乘车,都有等级的限制,现在人人讲平等。这种限制是不是违背人权呢?其实并不是。古人设立这样一种等级制度,最根本的是让人能够尊崇道德伦理,懂得尊卑秩序。这是效法天地之道,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让人维持道德仁义。
可是当时的领导者、官员,对违法、违礼者不能从源头上杜绝。“今使列肆卖侈功,商贾鬻僭服,百工作淫器。”市场上都在卖奢侈的工艺品,商人随意可以出卖超越等级的服饰,手工业者做淫器,都是卖这些奇技淫巧的奢侈品。“民见可欲,不能不买”百姓的欲望不能得到节制,都随心所欲,想买就买。
“商人之家,贾人之列。户蹈僭侈矣”。商人之家,户户奢靡,“故王政一倾,普天率土,莫不奢僭者,非家至人告,乃时势驱之使然。”国家政策一旦出现偏差,普天之下都会追求这种奢侈的生活,这并不是有人到各家宣传倡导,而是社会风气使得他们这样做。所以社会兴起奢靡之风,是天下最大的祸患。人人奢侈,人人都愿意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愿意干辛苦的农活。这样农业不能得到稳固,大家生产的都是不切实用的工艺品、奢侈品。这些东西实际上来讲都是在浪费自然资源。
崇尚节俭是兴国之本
所以在《群书治要》里面反复强调治理国家要崇尚节俭,古圣先王,尧帝、舜帝、禹帝,他们都非常节俭。“卑宫室,菲饮食”。自己住的房屋非常矮小,饮食非常简单。他们都是为天下万民做勤劳俭朴的榜样。
在《群书治要·政要论》里面就讲到,“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每个王朝的末期,都是君王昏庸,追求奢侈、享乐。百姓也是追求奢靡,导致朝代灭亡。所以古圣先贤一直强调要勤俭节约。
在《群书治要·新语》中就讲到,“国不兴不事之功,家不藏不用之器。”国家干什么事都要讲求务实,家里没用的东西不要去收藏。这都是强调要兴起节俭之风。
在《群书之要·傅子》里面也讲过。“上不征非常之物,下不供非常之求;君不索无用之宝,民不鬻不用之货。”做领导的不要去征收奇异的物品,下面也不要给满足领导的额外需求。在上位的不要索取无用的珍宝,百姓也不要出卖无用的货物。要做到节俭,提倡节俭之风。
古圣先贤告诉我们最重要就是要节制人的欲望。节制人的欲望,首先要从伦理道德教育开始。让人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提高自己的德行。古人除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以外,尤其对衣服、器具的使用,列出了贵贱等级。在现代社会里面,人人追求平等,无法理解这种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实际上可以起到节制社会奢靡之风的作用,让人回到以修德为本的人生正道上来。
在《群书治要·袁子政书》里面就讲到,“夫服物不称,则贵贱无等。于是富者逾侈,贫者不及,小人乘君子之器,贾竖袭卿士之服;被文绣,佩银黄,重门而玉食,其中左右叱咄,颐指而使。是故有财者光荣,无财者卑辱,上接卿相,下雄齐民,珍宝旁流,而刑放于贿。下而法侵,能无亏乎?”
这是讲对人穿衣,使用器具不能进行限制的话,那人穿的衣服和使用的器具就会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这样就分辨不出人的贵贱等级。于是富人就会超越等级享用,贫寒的人却还达不到相应享用的标准。小人使用君子才能使用的器具,商人穿着卿士才能穿着的衣服。穿着刺绣的衣带,佩戴金银首饰,住着好房子,吃美食珍肴。对左右的人颐指气使。这是讲人有了钱,生活没有节制,如果没有这种对衣服器具的限制,那有钱人就是老大。他有钱,他可以穿好的,可以雇很多佣人。这样导致什么呢?导致有财者光荣,大家觉得有钱就荣耀,都追逐利益,没钱的人就卑下屈辱,就低贱。有钱人,“上接卿相,下雄齐民。”在上和那些官员相结交,对下面的贫民百姓就逞势作威。
“珍宝旁流”,一些珍贵的宝物到处转送,而“刑放于贿。”他们犯了错误,可通过贿赂得到释放。整个社会都是以利益,以金钱为导向,这样会导致什么呢?“下而法侵,能无亏乎?”导致法律不起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古人按照人制定的等级来穿衣服,来使用器具,是很有道理的。这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而且在《群书治要》里面也反复讲到,社会兴起奢靡之风,往往是世道开始衰落的信号。
社会风气衰败的特征
在《淮南子》里面就讲到,“衰世之俗,以其智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社会风气衰败了,从哪里可以看出呢?人变得不那么纯朴了,都开始欺诈,民风不再纯朴。“饰众无用”,雕饰重度无用的器具。“贵远方之货”,重视远方来的东西。“珍难得之财”,珍视那些难以得到的财物,不注重生活必需品的积蓄。现在我们看到,全世界都是这样,人人都“巧智诈伪”,人人喜欢奢侈品,这不就是“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吗?而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奢侈品的消费越来越厉害。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仅仅在2012年的春节,中国人在海外消费奢侈品就达到72亿美元。
所以现在一些明智的人就指出,这些奢侈品是西方人带给我们中国人的新型鸦片。中国古人一直教导自己的后世子孙,要俭以养德,过节俭的生活。这种节俭的生活,能够涵养人的德行。而过奢侈的生活,那是在削减自己的福报。古人常讲,福尽悲来,为什么教人节俭?教人节俭最重要的就是叫人懂得珍惜自己的福报,教人懂得惜福。怎么样惜福?就是珍惜粮食,穿衣吃饭,尽量的节俭。否则福享尽了往往就是福尽悲来。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一有钱,立刻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常常没有几年,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人生遇到灾祸,就过得很苦。尤其是现在人,常常放纵欲望,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首先是身体有了毛病。
我们看社会,现在为什么健康类的产品这么受欢迎,大家都讨论健康,追求健康。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大家没有了健康。不健康的根源是什么?大家不遵循伦理道德,放纵自己的欲望。古人讲,“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奢靡之风,对人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而让人产生奢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奇技淫巧,人受到物质的诱惑,导致人迷失本性。所以中国古人特别提出,要禁作奇技淫巧。
什么是奇技淫巧?就是讲那些过于奇巧,而没有实际用处的技艺和制品。现在好多高科技的东西并不是一定需要,它都是用来满足人的贪欲、虚荣心,这会让人变得更加懒惰。
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所以在《群书治要·管子》里面就讲到,“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富。”
治国当务之急是什么?就是要禁止奇巧之业。奇巧之业一被禁止,百姓就无法四处游荡求食,不能四处游荡求食,必然就会安心务农,大家从事农业,国家就富裕了。
另外在《孔子家语》里面,也讲到,治理国家有四类罪犯可以不用按照规定时间、规定的司法程序来审判。其中一类就是制作奇技淫巧的人。夫子在《孔子家语》里面讲到,“设奇伎奇器以荡上心者,杀”对于那种制作奇技淫巧迷惑君上的心智,还包括迷惑百姓的心智的人,要处以死刑。圣人为什么对做奇技淫巧的人处以如此严厉的刑罚?就是意识到这种人对社会风气有很大的破坏力。中国的古圣先贤懂得这一点。
墨子为什么不造飞机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里面,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拿木头做了飞鸟,能让它在天上飞三天三夜不落地,他有这个本事。
有人讲这可能是传说。我们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要相信圣人的话,要是不相信,那就很难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你不相信,你认为墨子这个不是真的,那四大发明你认为是不是真的呢?中国古人有这个本事,但是他不用。墨子这个技术没有传给他的弟子。我们看到有一位老教授,研究墨子,他就评论到,墨子真的很愚钝,当时他要把这个小小的木鸟,继续研究下去,没多久可能第一个上月球的就是我们中国,而不是美国。研究墨子的专家,都这么讲。
这个错了,他没有真正了解古圣先贤的存心。墨子自己做了这个东西,他自己怎么讲?他做了这个飞鸟之后,他的学生也来模仿他,也做了这样一个东西。墨子就跟他的学生讲,你这个是奇技淫巧,不是什么好的东西。你学这个还不如去给农民做一个推粮食的车。墨子为什么要这么讲?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中国古人早就看透了宇宙人生真相,看透了人性。现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感受到科技无限的发达,无限的去推广科技,最终会把人类推向绝路。
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讲过,科技是一种手段,它的功能就是服务人类的欲望。欲望如果被无限的放大,人就会违背伦理道德,被欲望掌控,社会就会彻底毁灭。现在我们对大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导致气侯发生变化,地球温室效应。现在许多有预见性的科学家讲,地球再过几十年,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中国古人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让人做奇技淫巧。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自动化的机械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他发明这个,仗打完了,没有传人就把它烧掉了。诸葛亮为什么把这个东西烧掉?墨子为什么不让他的学生学习做飞鸟?这里面都有很深刻的道理,他们明白天地之道,希望后人能够和天地共存共荣,不要无限的去发展科技。高科技的无限发展,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这种奇技淫巧,过分迷惑人心,一旦流行,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手机引发的命案
我们看到近一两年来,特别流行一款手机,很多年轻人为了得到这种手机都不择手段。有偷的,有抢的,还有人居然为了买这样的手机把自己的肾给卖掉。肾是人生命之本,把肾卖掉,就是为了买一个几千块钱的手机。还有一个女孩,为了得到这样一部手机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钱,她就和母亲吵架,结果母亲一不小心把女儿捂死。现在我们不明白,已被这种物质的欲望冲昏了头脑。而且现在还在把设计这种奇技淫巧的企业家,视为英雄,视为偶像。这都是因为没有学习伦理道德,不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邪不能区分。孟子讲到:“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做一件不义的事情,伤害一个无辜的人,即使能够得到天下,也都不去做。而现在我们看到这种奇技淫巧,女人为了买一个包可能和丈夫生气,孩子为了要一个什么东西可能跟父母吵架。这都是为什么?不懂得分辨善恶,黑白颠倒,这都是因为缺乏伦理道德的教育,人人都被物欲所蒙蔽,真心、本善显发不出来。
我们现在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可能只有当人类穷奢极欲,把地球资源耗尽了,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前,就教导人要重农轻商,去奢从俭。中国人是真正厚爱自己子孙后代的,有责任心,有长远心。圣人考虑事情长远,所以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有着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美德,这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这种美德的形成都是因为古圣先王教导人们要重农轻商,去奢从俭,现在要想化解世界各种危机和灾难,必须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里去寻找化解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人类价值观。如果照这样下去,一味的掠夺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刺激经济,把人类的欲望无尽的扩大,人类迟早会遭到灭顶之灾。
第三十二讲  偃武修文,以德怀远(一)
——谨慎用兵,不可好战
“偃武修文,以德怀远”是《群书治要》里面主要的军事和外交思想。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追求和平,以仁义道德为核心价值观的民族。中国古圣先王都不好战争。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群书治要》的时候也深有体会。
魏征等人在编辑《群书治要》时,正值贞观初年,刚刚经历了隋朝末年的战乱,百姓受战争之苦,非常需要得到安宁。所以魏征等人一直劝谏太宗要实行“偃武修文,与民生息”的政策。太宗接受了臣子的谏言,在贞观初期和中期一直都在推行“偃武修文”的政策。虽然在贞观初期突厥部落势力强大,对大唐构成很大的威胁,多次入侵大唐,太宗都是被迫采取抵抗,率领民众积极防御。打败突厥以后,国家的政策,重点就放在发展农业上,注重与民生息。结果农业连年丰收,出现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的新气象。
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部落上,太宗也非常注重通过道德教化来感化人,他采取以德怀远的策略,当时被少数民族群众称为“天可汗”,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里面是非常罕见的。
我们知道,当时唐朝文化发达,各国都来唐朝学习。这在魏征写的《群书治要序》里面就有体现。这都是因为太宗实行“偃武修文,以德怀远”的政策,得到了周边少数民族部落以及附近国家的认可,像日本、朝鲜当时都仰慕大唐。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可见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核心就在于用道德教育来影响人,感化人。
大禹感化有苗的故事
“修德怀远,以文化人。”是通过施行德政,通过伦理道德的教育,自己修德来笼络、安抚远方的部族,用恩惠,用德政去安抚边远地区的民众。中国古圣先贤,他们治国核心在于什么?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都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道德仁义。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有很多“修德怀远”的例子。
在《群书治要·尚书》里面就记载了当时大禹征伐有苗族未能成功,后来大禹听从伯益的建议,通过修习文德,而让有苗族来归顺的故事。
有苗族是蚩尤部落的后代,黄帝和蚩尤打仗之后,蚩尤被打败,然后就迁徙南方,他们是南方的部族。在舜帝的时候,有苗族叛乱,舜帝就对大禹讲,“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弗恭。侮嫚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弗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词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有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至诚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尚书》里面的文字都比较深奥难懂,能够读懂的人很少,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读不懂古圣先贤的经典,非常惭愧,真对不起我们的先人。文言文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这在世界各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大民族里面都是唯一的,古人通过文言文,保证让后代人能够读懂前代人的文字。因为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是文言文却能让文义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在中国古代,读书人都必读《四书》、《五经》、《十三经》。像《大学》里面讲的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古人读完小学那些蒙学读物,就读《四书》、《五经》。只要一生把这几本书读透,他就能够做一个好领导。像《尚书》更是教导君主和臣子如何治国的经典。《尚书》里都是君王和大臣之间的对话,里面讲的都是治国之道。这一段里面是讲舜帝的时候,有苗族叛乱,违背伦理道德,“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在这个情况下,舜帝和大禹讲,现在三苗不遵循道德,我命令你去讨伐他们。大禹于是会聚各方诸侯,在誓师大会上讲到,各位你们都要听从我的号令,这个蠢蠢欲动的三苗,昏庸,糊涂,妄自尊大,违背道义,败坏道德,侵犯君主。人人都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有德行的人都散落在民间,而追逐名利之徒反而得到重用。正直贤良的人被排斥,奸佞之徒当道。导致百姓不愿意保护自己的国土,上天给它降下灾害,“民弃弗保,天降之咎”,百姓叛乱,出现天灾人祸。“肆予以尔众士,奉词伐罪”,我现在率领你们大家奉舜帝的命令去讨伐有苗,只要“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只要大家同心尽力,必定在这次征战中获得成功。
结果过了三十天,有苗虽然被舜帝的武力所震慑,但内心还是不顺从。就像《弟子规》里讲的,“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于是大禹下属伯夷谏言:“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满招损、谦受益”,这个我们都比较熟悉,“惟德动天”,就是讲人要修习德行,人修习德行就能感动上天,无远弗届,这种感召力多远都能够达到。就是讲我们一个善念,能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科学已经证明,这个念力确实能够在一瞬间遍布世界,甚至遍布整个宇宙。圣贤人都是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他们明白一个善念,就能够遍布尽虚空遍法界。所以这里讲,“惟德动天,无远弗界,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很简单,我们看到一个杯子,你往这个杯子里面倒水,倒满了,就倒不进去了。我们看到太阳到中午就得往西斜,月亮到了十五圆了就会缺,这都是天道。“谦受益”,我们学习《周易》,《周易》六十四卦里面,惟独谦卦六爻皆吉。谦虚能够得到益处,这在《群书治要》里面讲了很多,谦虚是最好的保生之道。
此乃天道,这是天下之理,天地之道,万世万物的规律都是这样的。所以一个人骄傲自满,就会受到众人的攻击、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受人欢迎。如果能够谦卑、恭敬,你到哪里都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和帮助。我们能够谦虚、恭敬、有礼,这样的人到哪里都受人欢迎。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自然法则。至诚感人,至诚心能够感动神灵。中国古人讲,至诚感通。至诚,这是讲诚到极点,诚到极点是什么呢?清朝曾国藩先生曾讲,“一念不生谓之诚”。你没有念头,纯净,纯善,这叫至诚,至诚能够感动神灵,创造奇迹,感动天地宇宙万物。“矧兹有苗”,何况这个有苗呢?
这是讲人人都是本性本善,都可以通过道德教化来感化。所以大禹听了伯夷的话之后,采纳了伯夷的建议,把士兵撤回来,让士兵得到修整。
“帝乃诞敷文德”,舜帝于是就努力进行礼乐教化,为什么古人一直强调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最重要是教化,教人懂得伦理道德,懂得道德仁义,感化人。所以通过道德教化后,大禹是怎么说的呢?“舞干羽于两阶”。这是讲在宫殿两侧持盾牌羽具,演奏祥和的音乐,演出祈祷幸福和平的歌舞,是用道德伦理,用音乐传播善的信息,传播爱的信息。我们传播友好的信息,人的诚心能够感动天地万物。所以大禹推行这个礼乐教化七十天以后,有苗主动来归顺。你看 ,伦理道德教育的力量远远大过武力。
所以《弟子规》教导我们,“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教人怀德,教人讲道德仁义的王道文化。就是“内圣外王”,自己修行德行,而不是通过武力去让别人屈服。用武力去征讨是用霸道,我们看到,最近几百年,西方人在世界各地都采取霸道,所到之处掠夺人家的资源,把人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几千年来我们的老祖宗都是“以德怀远”,郑和下西洋到各个国家去,带去的是中华民族这种道德仁义。所以这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一个根本的区别。
兵者,不祥之器
在《群书治要》里一共节录了65部经典,但是军师典籍节录的不多。像《六韬》、《孙子兵法》、《尉缭子》、《司马法》等等,节录的内容并不是教人军事谋略。而是强调要把道德仁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提出国家不能好战,战争是在被逼不得已才能用兵。
在唐朝,贞观时期,突厥、蒙古的势力远远强于大唐,他们屡次侵犯大唐的边境。有一次,还打到了长安。当时唐太宗刚刚登基没多久,长安城内只有三万士兵。结果被颉利20万重兵包围。唐太宗能文能武,有智有谋,他亲自去和颉利谈判。最后让颉利退兵。
后来颉利又多次侵犯大唐,都被大唐打败。所以中国古人强调,我们不去侵略别人。但是别人来侵略我们,我们也不怕,有勇气把敌人打回去。我们看到过去八年抗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中国人有决心,有勇气能够保卫自己的家园。所以中国古圣先王,念念教导后世子孙,不能够好战。认为战争不是吉祥的事情,只有在被逼的情况下,受到侵略,或者是讨伐不义来造福民众。
在《群书治要·老子》里面就讲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兵者,不祥之器”,就是讲到兵戈、甲胄这些武器都是不祥的器物。这些器具都不是与人为善的。那子弹是要人命的,炸弹、核武器,那都是杀伤力非常大的武器,这“非君子之器”。不是君子的器物,君子内心只有道德仁义。不拿武力去威慑别人。
君子是要用自己的道德仁义去感化别人,“不得已而用之”。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遇到叛乱,用来自卫。“恬惔为上”,君子内心淡泊,没有贪心,不贪求别人的土地、财宝。战争是怎么样起来的?那都是贪图别人的财宝,都是因为人的贪心而起。像鸦片战争,那都是外国列强贪图侵占我们国家的资源才发生的。而圣人只有在遇到叛乱、衰败,被逼才用兵。所以“胜而不美”,即使打了胜仗,也不会觉得欢喜。如果打了胜仗,觉得很高兴,以其为美,这就是以杀人为乐。“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要是以杀人为乐,则不能够得志于天下。
我们学习《周易》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德是生养万物。杀人是违背天地之德的。以杀人为乐怎么能得志于天下呢?要知道道德仁义是符合天道的。中国古圣先王修身、齐家、治国是以天地之道为准则。人要效法天道。所以在《老子》里面讲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军队征战的地方,民生凋敝。大仗之后,必有凶年。打大仗,会有重大的军事行动,杀人,会大伤和气,必定会有灾荒之年。我们看历史就能知道,这是规律。凡是大的战役过后,这个地方几年中一定会闹灾荒。我们学习圣贤教诲真正明白,这都是因果,自然规律。
所以古人连连劝导人,不能好战。像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里面讲,“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冤枉杀人,就好象是换过来用刀子杀自己一样。
所以在历史上,凡是好战的君主,往往会给国家留下隐患。我们看西汉王朝,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落?从汉武帝开始就已经埋下了衰落的祸根。电视剧《贞观长歌》里,有一次太宗和他的儿子谈话,问儿子,汉朝是汉文帝优秀还是汉武帝优秀。太宗就讲到,文帝是汉朝最优秀的皇帝。武帝多次征战,导致百姓受苦,国力急剧下降,百姓怨声载道。
好战必亡
一个国家好战必危,这在《群书治要·典语》里面也有所引。《典语》里面讲到,“昔秦杖威用武,卒成王业。吞灭六国,帝有天下,而不斟酌唐虞以美其治。损益三代以御其世,尔乃废先圣之教,任残酷之政,阻兵行威,暴虐海内,故百姓怨毒,雄桀奋起。至于二世,社稷湮灭。非武不能取,而所守之者非也。传曰: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秦无戢兵之虑,故有自焚之祸。好战必亡,此之谓也。”
这是讲战国时期,秦国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军队强大。于是依仗军威发动战争,很快就吞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称帝于天下。但是“不斟酌唐虞以美其治。损益三代以御其世”。唐虞,这是指尧舜等古圣先王的教诲。秦朝治国独用法治,不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把古圣先王的教诲完全抛弃。“损益三代以御其世也”。不是在夏商周三代治国之道的基础上,不是用古圣先王的治国之道来治理天下,“尔乃废先圣之教”,而是把古圣先贤的教诲全部废弃。焚书坑儒,泯灭伦理道德。“用残酷之政”,运用残酷的政治,“阻兵行威”,依仗兵力炫耀武力。“暴虐海内”,对天下百姓都采取暴政,“故百姓怨毒,雄桀奋起”,所以百姓不拥护他了,到处都有人起义,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一直到秦二世社稷被湮灭,秦朝废掉古圣先王的教诲用法治,结果国家很快就灭亡了。
“非武不能取,而所守之者非也”。这是讲并不是武力不能夺取政权,而是用武力来保持政权这就错了。要用道德伦理的教化,来治理天下。古人讲,“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打天下是用武力,比较容易,但是要守天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需要领导者首先自己修好身,克服自己的各种习气、毛病为大众做榜样。在历史上,能够打天下,也能够治天下的,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是一个杰出的典范。“传曰:夫兵犹火也、不戢也,将自焚”。用兵就像是用火一样,不收敛,就会招致自焚。“秦无戢兵之虑”,秦朝的统治者得到天下之后,并不懂得收敛用兵。不能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不能恢复古圣先王的治国之道,“故有自焚之祸”。秦朝真的是刘邦、项羽灭了秦朝吗?不是,是他自己,自己毁灭自己。我们人生也是一样的,一个人走到走投无路,那是被别人逼的吗?不是,是自食其果,最终走投无路。“好战必亡,此之谓也”。好战者必然灭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忘战必危
同样,在《群书治要·典语》里面也指出,“忘战必危”。“忘战必危”是讲如果不进行积极防御,国家可能也会有危险。在《典语》里面就列举了徐偃王的例子,“徐偃王好行仁义,不修武备。楚人伐之,身死国灭。天下虽安,武不可废。况以区区之徐,处争战之世乎?忘战必危,此之谓也。汉高帝发迹泗水,龙起丰沛,仁以怀远,武以弭难,任奇纳策,遂扫秦项,被以惠泽,饰以文德,文武并作,祚流世长。此高帝之举也。”这是讲徐偃王喜欢实施仁义之政,不整治军备,楚国出兵侵犯,自己就被杀了。所以天下虽然安定,军备也不能废弃,更何况徐国这样的小国,处在你争我夺的战争时代。忘记战争,必然危险。
“汉高帝刘邦发迹于泗水,起始于沛县,文以怀远,武以弭难。”他用仁爱来安抚民众,用武力来消除危难,“任奇纳策”,任用奇士,采纳良谋,于是能够“遂扫秦项”,把秦朝灭掉,打败项羽,最终夺得天下。得到天下以后,又用文德来进行整治,“文武并作”,所以能文武结合,“祚流世长”。国家传承,朝代长久。这是汉高帝倡议治国的举措。
在史书上记载,徐偃王是西周徐国的国君,他建都泗水,讲求仁德,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就引起了周天子的疑虑,所以在后来周穆王就命令造父联合楚军去进攻徐国,徐偃王主张仁义,不肯战,所以败逃。因为他讲道德仁义,好几万百姓都跟随着他。他临终就讲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只是讲仁义道德,不注重国家的军备,不能保护自己的国民,导致这样的下场。
武备就好象我们的粮食储备,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不能讲仁义道德,就忘掉基本的保障。而且真正遇到恶人,仁义道德不能感化,那要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卫。治国和修身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你遇到恶人,如果不反抗,这也不对。
所以在《群书治要》里面古圣先王也讲到,治理国家要用文治武功,武功不是用来侵略别人,而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城池。你不能让自己的百姓受苦。所以古人讲到,国家不可好战,但也不可忘战。忘战的话就是对自己的百姓、人民不负责任。在《司马法》里面就讲到,“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春搜秋狝,振旅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国家虽然很强大,但是如果你好战的话,必定会灭亡。好战是违背天道的,违背天道,那能长久的存在吗?早晚都会被灭掉。“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虽然安定,如果忘掉战争,也一定会有危险的隐患。所以古代在天下太平时期,还是“春搜秋狝”,这是讲春秋两季还要打猎,现在讲就是进行军队操练,进行演习。“振旅治兵”,要整顿训练军队,不要忘记战争。虽然古人讲到“忘战必危”,但古人还是教导我们,既使是被逼打仗,这也是不吉祥的事情。《群书治要》里面反复讲到,一定要谨慎用兵,更不要以用兵为乐。
圣人的用兵原则
《政要论》里讲,“圣人之用兵也,将以利物,不以害物也;将以救亡,非以危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耳,然以战者危事,兵者凶器,不欲人之好用之。故制法遗后,命将出师,虽胜敌而反,犹以丧礼处之,明弗乐也。”过去的黄帝、大禹、舜帝都有带领百姓征战的经历。圣人战争是为了造福民众,并不是以此来祸害民众。前面我们讲到,大禹去征伐有苗是什么原因呢?是有苗族不讲伦理道德,违背道义。就是希望让有苗部落的百姓能够受到好的教育,能过上安定的日子。所以圣人用兵是利益百姓,而不是危害百姓。
“将以救亡,非以为存也。”是来拯救危亡,并不是用来危害生存。救亡就是国家遇到侵略,要自卫。危存就是你去侵略别人了,自身会有危险。“故不得已而用之也。”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运用。所以“战者危事,兵者凶器”。战争毕竟是危险之事,兵器毕竟都是杀人的器械。“不欲人之好用之”不希望人爱好战争。
“故圣人治法遗后”,所以圣人制定法律留给后人。说明什么呢?“命将出师,虽胜敌而反,犹以丧礼处之,明弗乐也”。将士出征,打了胜仗回来,还是要用办丧事的礼节来对待。规定不许奏乐,因为打了胜仗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打了胜仗,都会有伤亡,有伤亡,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是死于战争,实际上讲,杀人毕竟违背天道,违背仁义道德的事情。圣人真正仁爱一切,所以圣人时时刻刻都以道德仁义为存心教导人。
第三十三讲  偃武修文,以德怀远(二)
——诛暴讨乱、奉行天道
古圣先王提出不能好战,尽量不要用战争的行为来解决问题。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运用战争的手段,那就是要“诛暴讨乱、奉行天道”。
圣人是如何用兵的
在《群书治要·三略》里面就讲到圣人是如何用兵的。“圣王之用兵也,非好乐之,将以诛暴讨乱。夫以义而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荧火,临不测而挤欲坠。其克之必也。所以必优游恬淡者何?重伤人物是天道也。”圣人时时刻刻以道德仁义为怀。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兵,并不是他喜好用兵。像历史上商汤、武王,商汤灭掉夏桀,武王伐纣,不是因为他们好用兵,而是为了诛暴讨乱、为了天下苍生。
“夫以义而诛不义”,就是用正义讨伐不义,“若决江河而溉萤火”,就好像决开江河的河堤,用很大的水去浇灭微弱的火苗。用这种正义去讨伐不义,取得胜利是很简单的。 “临不测而挤欲坠”,就像在深渊的边缘去推一个将要坠落的物品,这个胜利是必然的。
“所以必优游恬淡者为何。”圣人既使这样也会犹豫不决,反复谨慎的思考。 “重伤人物”,担心战争行为会造成人和物的重大损失。
因为战争毕竟是不吉祥的事情。用兵就得死人。圣人以仁义为怀,奉行天道,所以对用兵无比的谨慎。相反,如果不是以仁义道德为前提,不是为了诛暴讨乱去用兵,这样往往就会很凶险。
五种不同的军队
在《汉书》里面就讲到,“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胜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
这是讲五种不同的军队。“义兵”是正义之师。“救乱诛暴,制止叛乱,讨伐暴君”用兵坚持正义,可以称王。像历史上,武王伐纣,商汤打败夏桀,这都是义兵。“敌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敌人来侵略我们,我们不得不去抵御。为了应敌而出兵必然会胜利。古人很有智慧,为什么当年太宗只有三万军队,被颉利二十万铁骑包围,能够取得胜利,这就是“应兵者胜”。
“争恨小故,不胜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为了一些小事争夺,怨恨,不胜愤怒,这叫忿兵。因为一时愤怒而出兵,必会失败。人愤怒就没有智慧,这个时候出兵都是意气用事,很难取得成功。太宗晚年,就有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当时,朝鲜三个部落之间发生战争,这本来是异族之间的矛盾,和唐朝没有多大关系。但太宗为了体现自己大国风范,让人去调停,结果对方没有听从太宗使者的调停,太宗很愤怒,他御驾亲征,去打高丽,结果失败了。 这就是典型的“忿兵者败”,因为一时愤怒,轻易用兵,结果失败。
“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贪图别人的土地,财宝,这叫做贪兵。因贪婪而出兵,必定失败。我们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很少去侵略别人,西方罗马帝国很强大的时候,打到中国的甘肃,结果全军覆没。像近代日本对东亚各国的侵略战争,也是贪图别人国家的利益、资源。这就是“贪兵”,因贪婪而出兵,必定破败。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依仗国家强大,自恃人口众多,想要别人害怕,这叫骄兵,古人讲,“骄兵必败”。骄傲自大,出兵必然灭亡。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很多。
这五种情况,不仅符合人情事理,更符合天地之间的规律。所以古人教导我们,凡事要以天地之道为准则。《三字经》里面讲:“三才者,天地人”。人之所以和天地称为三才 ,就是因为人讲仁义道德。人之所以高于一切动物,就是因为人懂得礼,如果人不讲仁义道德就没有礼了,那和动物无异。所以人要效法天地之道。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在《群书治要·司马法》里面就讲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治之谓正,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古圣先王都是以仁爱为根本,以正义、道义来治理天下。所以一切都是以道德仁义作为准则。“杀人安人”,杀掉坏人是为了安抚大众,这样杀人是可以的。这也是仁慈的一种体现,让人不要犯更大的过失。
在佛经里面有个故事讲到,有一位阿罗汉,他看到一个人要害商船上所有的人,阿罗汉知道这个人的动机之后,就把这个人杀掉了。阿罗汉杀掉这个人有没有罪?没有罪,他反而是帮了这个人。这个人如果害了一船的人,就会造更大的杀业,就要受更大的苦报。所以古人讲,“杀人安人,杀之可也。”这叫以杀止杀,杀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生存。
“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攻打别的国家,是为了爱护其民众,这种攻打是可以的。像历史上武王伐纣,以下犯上,以小击大。但是武王的存心是为了让天下人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武王有没有过失?没有过失。他是为了天下万民。所以“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就是为民除害,杀掉这种暴乱之君,是可以的。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用战争来消除战争,这也是可以的。像二次大战,中国、苏联、英国、法国、美国,大家联合起来对抗法西斯。这种用战争的行为来消除战争是可以的。因为这个战争是为了让天下和平。
古人处处教导我们,用兵的核心在于实施仁爱,利益天下万民。真正为此而战的仁义之师,征战必定能够获得胜利。
在《孔子家语》里面就讲到,“夫明王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是故诛其君而改其政,吊其民而不夺其财。故曰:明王之征也,犹时雨之降也,至则民悦矣。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
贤明君主讨伐敌国,必然是讨伐那些被天道废弃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君主违背伦理道德,“是故诛其君而改其政”,所以诛杀其国君,更改其政治。“吊其民而不夺其财”,怜悯其民众,而不掠夺他们的财富。古圣先王征伐,不是为了获得自己的私利,不像现在,一些国家以战争的名义去夺取别人的资源。
“故曰”,所以讲,“明王之征也,犹时雨之降也,至则民悦矣。”贤明君王的征伐,就像天降及时雨一样,大兵所到之处,都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真正的仁义之师,征伐得越广,讨伐得越远,得到百姓的拥护也越多。这就叫做“高枕于衽席之上而无忧”。
历史上“武王伐纣”,武王的军队打到东边,西边的民众就盼着武王的军队早点来。打到西边,东边的民众就期盼武王的军队早点到来。就像久旱的人希望早点下一场及时雨一样。所以战争要想取得胜利,最根本是以仁爱存心,得到民众的拥护。
政善于内,兵强于外
《群书治要》里面,魏征等人很有智慧,他们对军事谋略,也包括《孙子兵法》等各种军事经典里的用兵谋略节录的很少,指出修理好政事,得到民心,才是用兵取胜的关键。
在《政要论》里面就讲到,“夫用兵之要,在于修政。修政之要,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利之,利之之要,在于仁以爱之、义以理之也。故兵之要,在得众者,善政之谓也。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也。故政善于内,兵强于外。”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圣贤人看问题,能够看到本质。用兵的关键在于什么?关键在于整治国家的政治。整治国家政治,修理好政事关键在于什么?关键在于得民心。古人常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怎样得到民心?关键在于利民。这个“利”范围很广,不仅仅是给百姓一点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对百姓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利之之要,在于仁以爱之,义以理之。”要用仁爱来爱护百姓,用道义来教导百姓。让百姓懂得仁义道德。“故兵之要,在得众者,善政之谓也。”所以战争的关键在于得到百姓的拥护,就是要有好的政治。
周朝,最初是一个小国,周文王把这个地方搞得很好,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武王伐纣”时,民心归附,轻易就取得胜利。
“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也。”什么是善政?善政就是体恤百姓的忧苦,消除人民的忧患。简单一句讲,就是让百姓趋吉避凶,过上好日子。不实施严苛的政治,不进行横征暴敛,处处以百姓为本。“故政善于内,兵强于外。”所以对内有好的政策,把百姓治理得好,百姓愿意为国牺牲,为国奉献,对外才会有强盛的军队。在《群书治要·政要论》里面讲到,“历观古今,用兵之败,非鼓之日也。民心离散,素行豫败也。用兵之胜,非阵之朝也,民心亲附,素行豫胜也。故法天之道,履地之德,尽人之和,君臣辑穆,上下一心,盟誓不用,赏罚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奸慝于未萌,折凶邪于殊俗,此帝者之兵也,德以为卒,威以为辅,修仁义之行,行恺悌之令,辟地殖谷,国富民丰,赏罚明,约誓信,民乐为之死,将乐为之亡,师不越境,旅不涉场,而敌人稽颡,此王者之兵也。”
这是讲到用兵胜败。古人很有智慧,战争一开始,就看到了最终的胜败。“历观古今,用兵之败,非鼓之日也。”用兵的成败,不在于作战那些日子,在于什么呢?在于民心。“民心离散,素行豫败也。”如果民心离散,根据过去的行为,就可以预料到他必定会失败。同样,“用兵之胜,非阵之朝也,民心亲附,素行豫胜也。”战争获得胜利,也并不是在于临阵那些日子,而在于得到民众的拥护,根据往常的行为就预料到国家会取得胜利。古人常讲,“得民心者得天下”。
古人教导我们要“法天之道,履地之德,尽人之和,君臣辑穆,上下一心,盟誓不用,赏罚未施,消奸慝于未萌,折凶邪于殊俗,此帝者之兵也。”古人处处教我们仁义道德,让我们向天地学习。“法天之道”,要效法天道,天道无私,完全利益万物。“履地之德”,学习大地的德行,养育一切万物,因此,君子要“厚德载物”,敦厚自己的德行,承载万物。“尽人之和,君臣辑穆,上下一心”,大家都能和谐共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可以不用盟誓,不用进行赏罚。古人常讲,“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兄弟、父子不需要什么样的盟誓,不需要赏罚。能够“消奸慝于未萌”,让奸险的人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就被消除了。“折凶邪于殊俗”,凶兆妖异的现象刚刚出现,就让它夭折了。“此帝者之兵也”。这是能够称帝于天下的用兵之道,真正圣王的用兵之道,这是最高的境界,不需要用兵,就已经让天下太平。
差一点的境界是,“德以为卒,威以为辅,修仁义之行,行恺悌之令,辟地殖谷,国富民丰,赏罚明,约誓信,民乐为之死,将乐为之亡,师不越境,旅不涉场,而敌人稽颡,此王者之兵也。”这是讲对待士兵用恩德,同时用威严作为辅助。“修以仁义之行”,培养道德仁义,“行恺悌之令”,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发布军令, “辟地殖谷,国富民丰” 大家开垦荒地,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让国家富强,百姓丰足。赏罚严明,有奖有罚,“约誓信”,大家都讲信用,“民乐为之死”,百姓都愿意为国效命,“将乐为之亡”。将军都乐意为国付出。这是以德治军,“师不越境,旅不涉场”,队伍不用跨越疆界,不用到达战场,敌人就会稽颡,行跪拜礼,屈膝投降,这是王者的军队。
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才是真正最高明的用兵做法。不战而胜,才是最好的胜利。
战争取胜的根本
在《群书治要·孙卿子》里面也讲到,依靠军事谋略,作战行事,用这些方法叫术,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根本在于得到民心,施行仁德。
“临武君与荀卿,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临武君是楚国的一位将军,他和荀子两个人在赵孝成王前讨论用兵之法。赵孝王就问,什么是用兵的要领,临武君讲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动向,然后伺机行动,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先占据有利形势,这是用兵的要领。
荀子是圣贤人物,他的回答就完全不一样。荀子讲到,“不然,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战攻之本,在乎一民也。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不认可临武君的说法。他讲到什么呢?我听古人讲,用兵的根本在于统一民众的心志,得到民众的拥护。弓箭没有调好,就是善于射箭的后羿,也不能射中小的目标。马匹不协调,造父也不能把车子驾到遥远的地方。军队和百姓不能拥护你,即使是商汤武王去征战,也不能取得胜利。所以懂得使百姓归附自己赢得民心的人,才是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之道,在于得到民心。
临武君听了荀子的讲述之后,他又开始反驳,“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之者,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乎?’”
临武君反驳说,并非如此,兵家重视的是有利的形势,所实行的,是诡诈机变。要用谋略,用术。善于用兵的人,能变化迅速,神秘莫测。让敌人不知道他从哪里出动,这都是讲军事谋略。孙武和吴起都是古代特别善于用兵的人。他们用这种战术能够无敌于天下。难道一定要等待人民的归附?
临武君讲得似乎也有道理,但是,荀子讲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攻夺变诈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故以桀诈桀,犹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荀子的话和临武君完全不一样。荀子讲道,不然,我讲的是仁德之君的军队。仁德之军的军队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在天下称王的志向。能在天下称王,要靠什么?要靠道德仁义,不是靠你有多厉害。所以荀子讲到,你所看重的只是那些权术、谋略,作战形势有利,以及攻城掠地,攻夺变诈,这都是一些谋略,一些术的东西而已。但是仁德之人的军队,是不能用诡诈的手段来取胜的。那些能够被欺骗的只是一些懈怠、轻敌的军队。
生活中也是一样,你用这个小人的手段,你能骗得了那些智者吗?你一起心动念,人家就看透了。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是学里面的道,学道德仁义,而不是学一些术。很多人读古书,喜欢学谋略,学一些小人的伎俩,这些东西不能派上大的用场,对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大的帮助,根本要学天地之道,学道德仁义。所以“仁人之兵不可诈也”,仁者之师是不能用诡诈的手段战胜的。
“故以桀诈桀,犹有幸焉。”如果像夏桀这样的昏君,去欺诈夏桀这样的君主,可能会有侥幸的成功。如果像夏桀这样的昏君,想要去欺诈尧帝这样的圣君,那就好像拿鸡蛋去碰石头,用手指去搅动开水,很容易就会失败。小人还没有行动,圣人早就看在眼里了。就像我们有时候自认为很高明,其实人家不说,你起心动念,你那点心思,人家早就看透了。所以又好比投身水火当中,身入其中,自己就会被消灭、被淹没。
“故仁人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仁人的军队,大家一条心,全军协力,臣下对待君主,下级对待上级,如同儿子侍奉父亲,弟弟侍奉兄长一样。如同手臂保护大脑和眼睛,掩护胸腹一样,这是仁人的军队。
为什么臣子对待君主,下级对待上级会像儿子对父亲一样,最关键就是君爱臣,臣忠于君。所以古人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都讲道德仁义,对这样的军队,实施欺诈之术,突袭对方,这如同先惊动对方而后攻击是一样的。
临武君听荀子这么讲,彻底被荀子折服了。所以临武君曰:“善。”你说得太好了。
下面还有一段:
陈嚣问荀卿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荀卿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悦喜。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陈嚣问荀子,先生你谈论战争总是把仁义作为根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仁者爱别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义者循理”,举止动念都合理合法,符合天地之道,为什么还要打仗呢?陈嚣不解。“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凡建立军队打仗都是为了争夺利益,争夺地盘。荀卿就跟丞相讲道理,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仁德的人爱护百姓。正是由于爱护百姓,所以憎恨那些害人的人。坚持正义的人讲求道德仁义,正是因为讲求道德仁义所以憎恨那些作乱,扰乱道德仁义的人。
圣人用兵就是禁止暴力消除祸害,并不是为了争夺城池。国家养军队不是用来侵略别人,只是用来消除祸害。仁者军队驻守的地方,百姓视为神明,他们经过的地方,百姓都能受到教化。就像及时雨从天而降,受到百姓的拥护一样。近处的人喜欢他们良善,远方的人仰慕他们的德行。这都是因为讲求道德仁义,以道德仁义作为行为的根本。所以能够达到什么效果?不用进行流血战斗,远方的人都来归附。有这样的大德,影响就会遍布四海。
选择将领的标准
在《群书治要》里面,魏征等人对于如何用兵,内容节录得很少。对于治军只讲了几点。
第一是要选择将领以及将领如何对待士兵。治军最重要是选择将领。我们前面讲到,治国最重要在用人,治军最重要也是用人。治军用人就是选择军队的统率。
在《六韬》里面就讲到,“兵者,国之大器,存亡之事,命在于将也。先王之所重,故置将不可不审察也。”军队是国家的支柱,是最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大事。所以历代帝王都很重视,军队的命运掌握在为将的手里,古人设置将领都非常谨慎。而考核、审查将领,最重要的还是以德为本。不是能征善战就能被任用,最重要是要有德行。对于如何做将领,《群书治要》里面谈得最多,就是要爱护士兵,就像做领导的要爱民一样。
在《孙子》里面就讲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做将军的,真正关怀士卒,像关照婴孩一样,那么士卒就愿意不畏艰险,和将军共赴深谷;对待士卒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士兵就愿意和自己的主帅同生死共患难。这都是讲做领导的最重要是有仁德,有爱心,有仁事。所以“君仁”才能“臣忠”。
另外在《群书治要》里面魏征等还反复提到,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因为战争耗费国力,用军事行动取得胜利,不是最好的胜利。不战而胜才是最好的胜利。魏征多次提醒唐太宗不能好战,要“偃武修文,与民生息”。
在《尉缭子》里面就提到,“战再胜,当一败。”取得胜利,其实也等于是失败。“十万之师出,日费千金,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用十万人的军队打仗,一天的军费高达千金,打仗拼的就是国力,就是钱财。所以能够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胜利,要耗费多少钱财,甚至还要牺牲多少战士的生命。所以“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不用打仗取得胜利,才是最好的胜利。
同样在《孙子》里面也讲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攻攻城,战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不久也。”
战争的行动能使敌兵屈服,才是用兵中最好的。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上兵伐谋”,用谋略来讨伐。“其次伐交”,这是讲用外交手段来讨伐。“其次伐兵”,再次用军队来讨伐,“下攻攻城”,最下等的就是攻城。
“故善用兵者”,善于用兵的人,“屈人之兵而非战也”,使敌军屈服,但不是用战争的方法,“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夺得敌人的城池不是用强攻的方法。“毁人之国而不久也”。毁灭敌国,占领敌国,不是持久用兵的方法。我们看到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头目,要是能读到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就应该不会去侵略别人。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真正能让地球人共存共荣,真正能让人类在地球上长久地生存下去。
此外,在《群书治要》里面还讲到一点,率领士兵的将军不能贪爵禄贪金银。古人讲文官不爱财,武官不爱命,国家才能够兴盛。如果一个国家的文武官员贪图名利,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有危险。所以在《孙子》里面特别讲到,“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千金,内外骚动,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发兵十万,出征千里,会耗费百姓的财富,公家的开支。每天会耗费多少呢?耗费千金。“内外骚动”,打起仗来国内外会惊扰民众,百姓奔波疲惫,不能安心耕作的会有七十万家。这都是讲战争最终受苦的是百姓。“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双方互相防守,数年来只为了争夺一朝的胜利。“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如果将领只爱爵禄金银,不了解敌情的真实情况,这是最大的不仁,这样的人,“非民之将也”,不配为人之将。“非主之佐也”,不配做君主的辅臣,不能够辅佐君主。“非胜之主也”,这样的将领很难取得胜利。所以古人教导我们要放下自私自利,念念想到仁义道德,想到天下万物。只要有仁德,就能够取得胜利。
夫子讲仁者无敌,仁者的心中没有敌人。正是因为仁者心中没有敌人,所以能够真正战胜任何人。因为他心里面没有冲突,正因为无敌,所以才能够无敌于天下。中国古圣先贤在治国上,军事上,外交上,根本都是教人学习伦理道德,搞好伦理道德的教育。爱好和平,崇尚道德,是古圣先王的教导。这些教诲在任何时代都历久弥新。因为古人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真理,是道,是永恒的规律。
第三十四讲  虚心纳谏,忠言直谏(一)
——为君要善于纳谏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以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谏言而著称,魏徵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群书治要》这部书就是魏徵等臣子向太宗谏言的一部进谏之书。纳谏和进谏是古代君臣治国最常见的现象。古代君臣每天上朝,君臣对话,共商国事,臣子要敢于进谏,君主要能够虚心纳谏,国家才能成治。所以,在《群书治要》里面关于进谏和纳谏的内容有很多。可见魏徵等人花了很多心血,处处都体现了他们劝谏太宗如何治理天下的苦心。
善于纳谏的唐太宗
通过学习《群书治要》,唐太宗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他自己讲到,“纳谏则国治,杜谏则政乱”。能听取谏言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不能够听取臣下进谏的意见,就会把社会搞乱,就不能治理好国家。
同样,在一个企业里面,如果企业领导独断专行,企业的经营就很难搞好。一个人的才智是有限的,即使像唐太宗这样英明的帝王也深有体会。他讲道:“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哉?”
人要想知道自己什么模样,必须要照镜子。当领导的想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忠直、敢于进谏的下属。做君主的自以为很贤能,而做臣子的又不能匡正君主的过失,想要不走向败亡,怎么可能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改正过失。古人讲,“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改过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有过失。要懂得自我反省;做领导的,要想知道自己有过失,还需要有臣子给他指出来。所以太宗讲到“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哉?”做君主的一定要得到敢于匡正君主过失的臣子,防止君主犯错误。做领导,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如果完全靠自己一个人来做出决断,就算再努力再忙,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唐太宗提倡一定要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力量,汇聚大家的智慧。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自矜夸,自以为是。这种傲慢不能克服,就很难接受别人的直言劝谏。这个我们自己都有体会,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常常就有这样的过失。所以,唐太宗把这种“好自矜夸,护短拒谏”的行为,视为亡国之道。
在《贞观政要》里面,他曾经说:“观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之得失。忠正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历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天下兴盛,有的天下衰亡,原因就是看你能不能了解社会民情,了解社会真相。言路不畅通,耳目被人遮蔽,不知道政治的得失,忠贞的臣子不敢进言,奸佞、谄媚的臣子掌握权力,诱导君主犯下种种过失,做君主的不能知道自己的过失,所以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
同样,很多企业的失败,往往都是领导者个人不能听取下属的建议,自以为是,一意孤行,认为自己什么事都能做成。企业的失败和国家败亡的道理是一样的。
唐太宗之所以能虚心纳谏,是因为他非常善于学习古人的经验教训。唐太宗清醒地意识到,领导者身边时时刻刻有各种各样的人,并时刻受到这些人的攻击,那些奸佞的臣子时时刻刻都想攻占领导者的心智,从领导者那里得到荣宠。《资治通鉴》里面就记载了唐太宗曾说的话:“人主唯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辨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辏攻之,各求其售,以取宠禄。人主稍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
当了领导,臣子们想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取得你的欢心。有的人谄谀奉承,拍领导马屁;有的人用奸诈的手段,满足领导的一些个人嗜好、欲望,都希望从领导那里得到荣宠和俸禄。简单讲,现在的人,做了领导之后,每一个人都希望从你这里得到好处,要么是拿到工程项目,要么是解决自己的升职问题……做领导的稍一松懈,就会被这些人攻倒。一旦被这些奸邪的人攻倒,这个领导很快就有危险。
所以,唐太宗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做君王很不容易。他反复跟臣子讲:“君有过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审思,必择善而用之。”我做君王只要是有了过失,你们都要极力劝谏我。我听了你们的规劝,纵使当时不能听从,也会再三思考。如果你讲得有道理,做君主的会采纳。所以,当领导的一定要有一批敢于进谏的臣子。这样,领导犯的过失才会少。通过各种复杂的治国实践,唐太宗明白了,“国之安危,资于辅弼”,一个国家的安危就在于有没有好的臣子。
夫子讲,为政之道在于得人。作为君主要想治理好天下,重要的是得到好的辅佐人才。像文王、武王得到了姜太公,齐桓公得到了管仲,天下大治。前面我们在用人的那一部分讲得非常详细。得到人才,为君者还要虚心纳谏,为臣的则必须敢于进谏。
唐太宗特别鼓励臣子进谏。贞观十一年,他就在一道手谕里讲道:“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治也。”
做臣子的应该“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样尽到自己的忠心,自己如何替君上补过。能够补正君主德尔过失,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君主有了过失,臣子不能补正,可能就会危害到天下万民。臣子不能匡救君主的过失,天下就很难得到大治。
所以唐太宗常常对群臣讲:“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做君主的要知道自己的过失,最重要的是要有忠直、敢于进谏的臣子,能够指出君主的过失。做臣子的不能进谏,正君主的过失,那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君臣是一体,君主犯了过失,不仅危及天下,同时也会危及臣子。
唐太宗举了一个例子,讲到隋炀帝的臣子虞世基“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毋惜进言。”虞世基常谄媚隋炀帝,什么都听隋炀帝、顺从隋炀帝的,以保住自己得到官位。隋炀帝有了过失,他也不敢进言,下面农民已经到处起义了,他也不敢告诉隋炀帝。结果,隋炀帝被杀之后,虞世基也被诛杀。唐太宗告诉自己的臣子,大家要以此为鉴,吸取隋炀帝、虞世基的教训,君主灭亡,臣子也没有好的下场。唐太宗要他的臣子们,“事有得失,毋惜进言”,一定要敢于进谏。所以,我们做人臣的,也要明白为臣的道理。
正是因为唐太宗善于纳谏,而且懂得择其善者而用之,对臣下的谏言,能够兼听,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让自己少犯错误。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做到兼听,能够做到虚心纳谏,这和他特别善于学习历代帝王的经验教训是有很大关系的。
《群书治要》里面就讲了大量臣子进谏,君主纳谏的内容。有的暴君,不能听取臣子进言,最终自取灭亡;或者是偏听偏信奸佞之臣,最终君主、奸臣都没有好下场。这些,处处提醒唐太宗要虚心纳谏,广泛听取大家的建议,共同努力把国家治理好。所以“贞观之治”,没有魏徵、房玄龄这些敢于进谏的臣子,是不可能成就的。
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做领导的一定要广听谏言;不能独断专行,或者是偏信哪一两个人,否则会犯下过失,很难把团队领导好。而在一个团队里面,做下属的要能忠直进谏,补正领导者的过失。做领导的能够接受大家的意见,做下属的能够敢于提建议,这样团队单位才能兴旺起来。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做一个明智的领导,做一个明君,一定要广纳谏言,听取众人的意见。因为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很有限的。尤其是现在,我们不是圣人,即使是圣人,像尧、舜、禹、文王、武王和周公,他们都还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所以《尚书》里面讲:“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木从绳则正”,就是讲要用墨斗打上线来锯木头,才能把木头锯直。做君主的,要听从臣下的劝谏,才能成为一个圣明的君主。你什么事都不听别人的,一意孤行,独断专横,这样的君主,往往都是亡国之君、昏乱之君。
《群书治要·汉书》里面就讲道:“明主垂宽容之听,崇谏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然后百僚在位,竭忠尽谋,不惧后患。朝廷无谄谀之士,元首无失道之愆。”
这是讲圣明君王是如何治理天下的。圣明的君王往往把自己放得很低,虚心听取臣下的谏言;广开言路,让臣子都能勇于进谏,哪怕是有些臣子说话过分。“不罪狂狷之言”,不怪罪那些狂狷耿直之人说的话。这样就使得朝中百官,都能安居在位,对君主尽忠尽力,全力辅佐君主,不怕后患。这样,朝廷就不会有谄媚阿谀的人,做君主的就不会有不合道义的过失。
做君主要能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古人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做君王的也是,要有大的肚量,不能够人家一说,你就马上反对,这不是领导之道,也不是为人之道。修身是什么?修身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过失。做领导,最终也是修身,不断修正自己的过失。领导者的一个过失,往往会影响到很多层面。所以,一个领导者不仅要事事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也需要臣子敢于进谏,指出领导者的过失。这不仅有利于领导者,也有利于整个团队,整个社会。
所以,中国古代选取领导者,尤其重视领导者的德行。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德行,根本在于领导者一旦德行有了缺失,危害将是最大的。
刘邦从谏
过去,帝王都是圣人来做,早期的尧帝、舜帝、禹帝,都是圣人。后来的皇帝不是圣人了,但“后从谏则圣”,你要是能够听取臣下的劝谏,也可以成为一个圣明的君主。所以,历史上那些成就大业的君主,往往都是能够虚心纳谏的人。唐太宗就是最著名的一个榜样。汉高祖刘邦也是这样的人。刘邦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与他能够听取下属的谏言,采纳臣下的谋略也有很大关系。
项羽为什么失败?刘邦就讲,项羽只有一个谋士范增给他提建议,他还不能采纳,岂有不败的道理。其实,一个人的失败,不是别人把你打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是败给了自己。《群书治要·汉书》里面讲了刘邦善于听取臣下谏言的一个例子。这是在《张良传》里面记载的一件事。
“张良,字子房,韩人也。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峣关下军,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良曰:‘此独其将欲叛,士卒恐不从,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这是讲当时刘邦打算用两万兵力攻打秦国峣关的守军。张良就讲,现在秦军的势力还很大,我们不能轻视。听说那里的守将是一个屠夫的儿子,这样的市井小人,容易用钱财使他动摇。希望沛公派谋士郦食其携带金银财宝去收买这个守将。峣关的守将果然背叛秦朝,愿意跟沛公一道西进。为将的人就是不能贪财。秦朝的失败,也有用人的问题。这个将领,很快就被用金钱给收买了。这是张良献策给刘邦,让郦食其收买秦军的将领。收买了之后,张良又讲,这仅仅只是秦朝的将领想要反叛,这些士兵还不一定依从。所以张良就讲,倒不如趁现在敌人麻痹大意的时候袭击他们。于是刘邦听取张良的建议,带兵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这样,刘邦的军队进逼咸阳,秦王只得投降刘邦。
刘邦一进秦朝宫殿,见到各种宝物,许多宫女,就想住在那里。人的贪心这时很容易起来。刘邦的将军樊哙,规劝他没听。张良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进谏说,秦朝因为不行仁政,所以大王你才能打到这里。你打到这里,是替天下人铲除残暴,除去强贼。这个时候,你应穿素服,以缟素围之。不应该一取得胜利,就飘飘然了,应该朴素、节俭,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才能够保住胜利的果实。历史上李自成,一攻进北京城就骄奢淫逸了,他占有了吴三桂最宠爱的陈圆圆,结果导致吴三桂大怒,投靠清军打进北京城。太平天国也是如此。太平天国一成事,许多将领马上就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结果都不得善终。所以,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一旦顺从骄奢淫逸的生活,很快就会有灾难。
所以张良跟刘邦讲,我们现在才进秦都,就要立即享受安乐,那和秦始皇有什么区别?和商纣王、夏桀有什么区别?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张良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劝告。听了张良这番话,刘邦就率军队返回霸上了。刘邦若不是因为有这两个臣子的劝谏,他怎么可能会成功?
这里不仅讲到,为君的人要能够听从谏言,更重要的是做部下的要敢于劝谏。敢于劝谏挺不容易,像樊哙、张良,指出领导者的过失,可能会受到处罚,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古代这些人真正值得我们钦佩。因为古代的忠臣,常常冒着生命危险进谏。
这是讲刘邦能够听从谏言,最终得到天下。相反,做君主的要是不能听从谏言,违背正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首先自己会有灾难,第二国家会有危险。企业也是一样,当领导的如果自己行为出现错误,又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最终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这在历史上、在现代,都有很多例子。其根本原因就是领导者自以为是,不能够听取下属的谏言。
芮良夫的劝谏
历史上,因为不能听取谏言而灭国的特别多,如夏桀,商纣王。这些昏君,大抵都是偏听偏信,宠信佞臣。在《群书治要·国语》里面记载,周厉王有一个臣子,叫芮伯,也叫芮良夫。
文中写道:“厉王失道,芮伯陈诰做芮良夫解。”就是讲周厉王是一位暴君,违背君道,芮伯就上书劝谏周厉王,写了这篇《芮良夫解》。这篇文章体现了一个臣子真正的忠心。芮伯若曰:“余小臣良夫,稽首谨诰,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无远不服,无道,左右臣妾乃违,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德民仇。”
芮良夫叩首敬告,天子都是万民的父母,天下人都依靠你。“致厥道,无远不服”,你真正依道治理天下,用道德仁义礼治理天下,“无远不服”,再远的诸侯都会来归附你;“无道”,你不讲君道,违背伦理道德,违背仁义礼智信,骄奢淫逸,残害民众,“左右臣妾乃违”,你身边这些近臣、妻妾都会背叛你。这都是芮良夫劝谏自己的君王。
“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德民仇”。百姓会归附有德的人,你有德行,百姓就会拥戴你;没有德行,百姓就会仇恨你。
“兹允效于前,斯不远,商纣弗改夏桀之虐,肆我有周有家。呜呼!”前面讲的这些道理,已经被历史验证了,并不久远。所以,违背伦理道德,就会有灾殃;不推行伦理道德教育,社会就会混乱。芮良夫讲商纣不改夏桀之虐。周朝怎么来的?周朝是因为商纣王违背君道,沿袭夏桀的暴虐,实施暴政,才得了天下。武王伐纣,为什么会迅速取得胜利?因为商纣已经引起了商民的共怒,大家都希望他灭亡,所以这才有了周朝的天下。
“呜呼”,这是感叹词,哎呀,“惟尔天子,嗣文武之业,惟尔执政小子,同先王之臣,昏行罔顾,道王不若,专利作威,佐乱进祸,民将弗堪”。“惟尔天子”,现在您是天子,“嗣文武业”,继承文王、武王开辟的事业。文王、武王都是圣王,希望周厉王能效法文王、武王。但是现在您做了帝王,您的臣子“惟尔执政小子,同先王之臣”,您执政地位跟先王大臣一样,却“昏行罔顾,道王不若,专利作威,佐乱进祸”,只顾自己的利益。“昏行罔顾”,是讲行为愚昧;“道王不若”,诱导君王您,不顺从先王之法;“专利作威”,追求自私自利,作威作福;“佐乱进祸”,导致天下大乱,助长社会动乱,招引祸害,民将不堪。百姓对这些官员非常怨恨,不愿意供奉这些官员了。
“治乱信乎其行,惟王暨尔执政小子攸闻,古人求多闻以鉴戒,弗闻是惟弗知,尔闻尔知,弗改厥度,亦惟艰哉。”“治乱信乎其行”,治乱,在于领导者的作为。 “古人求多闻以鉴戒”,古代人希望多听到一些谏言,以作为未知之事的借鉴。尧、舜、禹这些圣王,都鼓励大家多提意见。他们担心自己不知道社会的情况,不知道自己为政的得失。“弗闻是惟弗知”,古人担心不知道为政的得失,由于自己不知道,所以希望臣下能够谏言。“尔闻尔知,弗改厥度,亦惟艰哉”,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已经听说了,却不改变自己的做法,难道是由于很难吗?知道过失而不改正,这是最大的过。古人讲:“过而不改,实为过也。”
“夫后除民害,不惟民害,害民乃非后,惟其仇,后作类,后弗类,民不知后,惟其怨,民至亿兆,后一而已,寡弗敌众,后其殆哉!呜呼!”“后除民害”,君王要能为民除害。“不惟民害”,除去的不只是百姓之害,“害民乃非后,惟其仇”,如果君主祸害百姓,那就不是百姓的君主,而是百姓的仇人。“民至亿兆,后一而已”。百姓多达亿万,君王只有一个,寡不敌众,君王非常危险。做君主的不讲道义,不能为天下人着想,不能用道德仁义教导民众,就危险了。上下都不讲道义,大家争夺利益,互相抱怨,那人数少的就危险。没有人拥护你,那你做领导的就危险了。
“野禽驯服于人,家畜见人而奔,非禽畜之性,实惟人民亦如之。”野鸟、野禽被人们驯服。家畜见了生人会逃跑,这不单单是鸟兽的本性,百姓也是一样的。“今尔执政小子,惟以贪谀事王,不勤德以备难,下民胥怨,财力单竭,手足靡措,弗堪戴上,不其乱而。”现在这些执政的臣子,只知贪婪,阿谀奉承,而不是想方设法防备灾难。现在下面的百姓已经抱怨了,大家都抱怨财力枯竭,手足无措。不拥戴君主了,这不就是要作乱了吗?民众抱怨君主,君主加罪于民,这样双方的冲突会更大。民众不堪君主的统治,君王不能以仁义道德来对待人民,那民众必然会作乱。
“惟祸发于人之攸忽,于人之攸轻,心不存焉,变之攸伏。”灾祸起于人的疏忽,错误发生于人轻视。凡事不放在心上,就会埋下变乱的祸根。治国、治企、修身都是这样,凡事要小心谨慎。《周易》里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时时刻刻都要小心,才能够没有灾害。做领导要时刻为百姓着想;当老板要时刻为员工着想,因为员工一家老小可能都靠着企业来过生活,所以凡事都得要用心。
“尔执政小子,弗图大艰,偷生苟安,爵以贿成,贤智箝口,小人鼓舌,逃害要利,并得其求,唯曰:‘哀哉。’”现在你这些官员、执政者,不考虑国家艰难,苟且求生,贪图眼前的安逸,凭行贿来做官;有智慧的人闭口不言,奸邪的小人鼓唇弄舌。贤人为了躲避祸患,隐藏起来;小人贪财,贪利的人就设法取利。两者各得其求,有德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小人求利,这只能让人痛心。“我闻曰”,这是芮良夫自己讲。“我闻曰:‘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惟尔小子,饰言事王,实蕃有徒,尔自谓有余,予谓尔不足,敬思以明德,备乃祸难,难至而悔,悔将安及。’”
这是芮良夫对厉王的劝谏。他讲,现在这些官员都没德行,你自己不学习古圣先王的教诲,不爱护民众。我们知道周厉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这个人最是贪利,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讲到。芮良夫讲,“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言谈取人,人就会巧言令色。你用人只看他说得怎么样,那很多人能说,未必能做。“以行取人,人竭其行”。你要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做得怎么样。你用这个来求取人才,人会竭尽其能。这也是讲到用人。怎么样用人,不是看他能不能说,有的人说得好听,真正干起事来,干不好。所以,做领导要以行取人,“行”不光是他的所作所为,还有德行。你以人的德行来求取人,人才会努力修德。所以,用人最重要的是以德取人,你不仅要看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饰言无庸,竭行有成”。巧言令色没有用,只有努力把事情干成,才能取得成就。“惟尔小子,饰言事王”,你这些执政者、官员,都是用巧言令色来侍奉君王。“实蕃有徒”,他们确实有很多追随的人。“尔自谓有余”,你自己觉得很好,我认为这样不能治理好天下。
“敬思以明德”。敬思,凡事要慎重思考;明德,显明道德。“备乃祸难”,防备灾难的降临,做君主的时时刻刻要想到道德仁义。道德仁义能让你趋吉避凶。一个做领导人能趋吉避凶,就能够让一个团队趋吉避凶,大到让国家,甚至整个世界趋吉避凶。“难至而悔,悔将安及?”灾难发生了,再后悔来得及吗?古代帝王中确有人等到自己沦为阶下囚了,才知道后悔,但这时后悔已经没有用了。
第三十五讲  虚心纳谏,忠言直谏(二)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前面我们讲到芮良夫向周厉王直陈当时社会政治的问题。可惜,周厉王并没有听从芮良夫的这些建议。周厉王是一个特别贪图财利的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
周厉王不听谏言
《史记》里面讲到,“厉王即位,好利,近荣夷公。芮良夫谏曰:‘  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今王学专利,其可乎? 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
历史上说周厉王实行专利政策,把全国的山林、田野都垄断,老百姓干任何事都要交税。《大学》里讲:“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孟子说:“上下交征利益而国危矣。”做君主的和百姓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而且他亲近荣夷公,荣夷公也是一个好财利的人。所以君主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就会亲近什么样的人。做领导的希望有贤臣,自己就要有贤德。自己没有贤德,就感召不来贤臣。自己好利,感召来的也是好利之人。
所以芮良夫劝谏厉王,“王室其将卑乎”,周王室大概就要衰微了,“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荣公喜欢独占财利,而不知道会有大祸。好利必定有大祸。为什么呢?“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财利是百物所生的,是大自然赐予的。如果一个人独自占有它,就必然会有祸患。为什么占有财物会有祸患?那是因为人违背天道。这个财富难道真的是你的吗?都是天地宇宙创造出来的。古人教导人,学习伦理道德,学习道德仁义,根本是让人效法天地之道。你违背天道必然会有灾害。“皆将取焉,何可专也?”众人都希望得到一份财利,而财利是天下的,作为天子就要让利益天下人共享,怎么能够独占呢?“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独占财利,必然会招来怨怒。不懂得防备大祸,这样来教导君王,君王怎么能长久安宁?现在我们企业的领导一定要从中悟出点智慧,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根本在于领导者要有德行。不是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就永远不败了。
《大学》里面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财应该怎么用?用在德上。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组织越来越多,企业家聚集的财富也越来越多。企业家拥有财富也不能独占其利,要把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能用在个人独自享用上,这样企业才能长治久安。
“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今王学专利,其可乎? ”作为君王应该引导百姓开发土地,努力生产,让大家都能公平分配利益。使万物各得其分,大家都得到应该得的。财富不能由一小部分人来掌控,甚至掌握在君主的手里。即使做到这样,还要每天警惕,“惧怨之来”,害怕招来怨恨。
“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也。”你现在做帝王要独占财利,怎么能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还被称为强盗,如果你干这样的事,归附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做君王最重要的是要利益百姓,为百姓谋福利,为官的要为民众谋福利。同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你为自己谋福利,员工可能跟着你死心塌地干吗?所以芮良夫跟厉王讲,要是像荣公这样贪财贪利的人得到重用,周朝必定会衰败。当时还有很多贤臣也都劝阻厉王,但是厉王都没听,他还是我行我素,实行暴虐的统治,全国人都议论他的过失。最终还禁止百姓批评他的为政,导致周朝国事衰落,政事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于是百姓最终起义,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周厉王最后被迫逃出京城,客死他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看到历史上亡国昏君的事例,特别警醒。尤其看到隋炀帝不喜人进谏而亡国。让太宗明白兼听的重要性,明白偏听的危害。
唐太宗重视兼听,广泛听取臣下的谏言。这一点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早在贞观初期,太宗就让五品以上的官员在中书省轮流值宿,随时召见这些官员,每次召见都和他们交谈,力求掌握朝廷政事的得失,了解道德教化推行的效果。如果只听身边几个人的,身边人可能会蒙蔽君主。君主一定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企业也是,不能只听几个高级管理人员的意见,要多到员工中去。
在贞观二年有一天,太宗就跟魏征讲,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就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亲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至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君主要能够听取四方的意见,不能只听身边几个人的意见。尤其是不能偏信哪一个人,就很可能会有祸乱。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魏征举了两方面的例子,尧帝到百姓中去寻问意见。他能知道有苗违背道德仁义。尧帝广开言路,推行道德教化。舜帝时有苗叛乱,就让大禹去征讨。最后大禹用道德仁义来感化有苗。
相反,如果这个君主偏听偏信奸佞之臣,就会招来败身亡国的祸乱。秦二世偏信赵高,最后被赵高杀害,梁武帝偏信朱异,最终发生“侯景之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最终到处有农民起义,隋炀帝被诛杀,虞世基也被诛杀。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做君主的能够兼听广纳,臣子就不敢拥蔽君主,下情就能上达。经营公司也不能只听几个高管的意见,要了解最下面的真实情况,所以,做领导的要能虚心听取谏言。
亲近谏臣,远离谀臣
谏臣就是敢于直谏的臣子。谀臣就是谄媚、阿谀奉承的臣子。从理上讲做君主的要“远小人,近君子”。但是在现实中挺难做到。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君主当领导后都知道一定要远离这些拍马屁的人。但是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不喜欢听忠直的谏言,所以常常被奸佞的小人迷惑。
在《群书治要·后汉书》里面讲,“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谄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夫刑罪,人情之所甚恶,贵宠,人情之所甚欲。是以世俗为忠者少,而习谀者多。故令人主数闻其美,稀知其过,迷而不悟,至于危亡也。”
人君都喜欢忠诚的臣子,厌恶谄谀之人。不仅说做君主的懂得这个道理,一般常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历世的祸患,最终都是忠臣获罪,谄谀的人受到宠信?企业里面也是这样。很多时候懂得巴结、奉承领导的人得到重用。那些踏踏实实干事的,敢于冒犯领导直言己见的,却没有得到重用。原因是“盖听忠难,从谀易也”。听忠言不容易,而顺从谄谀的话容易。
在《群书治要·中论》里面就讲到,“先民有言,人之所难者二:乐知其恶者难,以恶告人者难。夫唯君子,然后能为己之所难,能致人之所难也。”一般人人最难做到的有两点,第一乐于知道自己的过失难。为什么听忠难?人都乐于听赞美的话,一心想掩盖自己的过失。第二,“以恶告人难”,把别人的错误告诉对方,也不容易。谁愿意讲别人的过失,当面提出别人的过失呢。因为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失不一定欢喜。只有自己成为君子之后,才能乐于知道自己的过失,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能为己之所难,能治人之所难”,也才能敢于指出别人的过失。所以只有道德品行很好的人才会做忠臣。
为什么谀臣在历史上一直能得到生存的空间?根本的原因就是一般人都喜欢听好话,听不得批评。所以“夫刑罪,人情之所甚恶,贵宠,人情之所甚欲。”获罪都是人不愿意的,谁愿意自己获罪,受到惩罚?而得到君主的宠信,都是人向往的。说漂亮话,别人高兴,说忠直的话,别人未必高兴。所以“世俗为忠正者少”,世俗的人,愿意忠言直谏的人少,而习惯说阿谀奉承话的人多。 “故令人主数闻其美”,做领导的常常听到赞扬的话,“稀知其过”,知道自己过失的很少。这赞美的话听得多了,就会自以为是,执迷不悟,不了解真正的自己,最终走向危亡。
现在我们也是这样,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习认识自己,不能别人称赞两句,就以为自己了不得。当领导也是,领导有权有势,常人都不敢去批评他,但是如果领导耳边常常听到赞美之言,不懂得时时反省自己,那就危险了。在《群书治要》里面就讲了很多听信谄谀之言,而导致灭国亡身的例子,里面反复提醒为君者要远离谄谀之人。秦二世信赵高,汉元帝偏听弘恭、石显,隋炀帝偏信虞世基,都导致国家走向衰亡。
为臣谏言之难
在《群书治要·申鉴》里面就讲到,“人臣之患,常立于二罪之间,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罪也。尽忠直之道焉,则必矫上拂下,罪也。”做臣子的常常处于两罪之间,如果是做官不行忠直中正之道,这是一条罪。做臣子的就要来匡正君主的过失。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又是一条罪。但是尽忠直之道,尽做臣子的本分,匡正君主,“则必矫上拂下”,必然会违背上意,得罪同僚。有的同僚是奸佞之人,天天阿谀奉承领导,图谋利益。如果君主没有智慧,听奸佞之人的话。忠臣直谏,违背上意,反而会获罪。“有罪之罪,邪臣由之,无罪之罪,忠臣致之”。“有罪之罪”,不尽忠直之道,是有罪的,只有奸臣才会这么做。真正的忠臣不怕罪及自身。忠直进谏把性命都豁出去了。所以按照常人、常理来讲,做一个敢于进谏的臣子是非常不容易的。
学习《群书治要》,我们非常感叹古人的德行,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了君主,为了道义,敢于冒生命危险进谏。正是古人所讲,国之将兴,在于有能进谏的臣子。一个家庭要兴旺,在于有能进谏的孩子。谏臣才能使国家兴盛,唐朝“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出现,关键在于唐太宗的这些臣子,个个都敢于直言进谏。像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等,都是敢于进谏的臣子。
赵简子与周舍
为什么臣子敢于进谏?最关键的是君主要能够纳谏,君主能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才能治理得好。
在《群书治要·韩诗外传》里面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简子有一个臣子叫做周舍。他在赵简子门下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就派人去问他,你想见我有什么事?周舍回答,我希望做一个能直言敢谏的臣子,手里拿一个笔墨竹简,跟在君主的后面,每天记录君主的过错。每月都汇集起来给你看。希望每年都能匡正你的过失。
赵简子于是就让周舍跟着他,赵简子到哪里,周舍就跟到哪里,把他的过失一条一条都记下来。当领导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过失就会越来越少。赵简子得到周舍,非常难得。但是过了没多久,周舍死了。赵简子失去周舍特别痛惜,有一天他跟大夫一起在洪波台饮酒,喝到高兴的时候,突然哭了起来。他的那些大夫都很慌张,准备要离开,就跟赵简子讲,我知道我们都有罪,但是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赵简子讲,各位大夫都没有罪,过去我朋友周舍讲;“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掖,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愕愕。”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匹狐掖珍贵,一群人对你唯唯诺诺,不如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士人在你身边,。所以当领导,要有智慧,不要以为身边的人都很听你的话,你就得意忘形,以为自己很有领导水平,没有人敢提出意见,认为自己很有威信,这是没智慧。
所以,最重要还是我们自己能反省自己的过失。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犯了过失自己并不知道,常常都是别人一说才明白。。因为坏的习气、毛病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可能是很久,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要改掉很不容易。
“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愕愕”。过去商纣王的臣子默默无言,结果商朝灭亡了。周武王的臣子敢于直言进谏,结果周朝兴盛。历史上“贞观之治”也是这样,因为臣子敢于直言进谏,才有大唐盛世。赵简子就讲到,自从周舍去世以后,我就再也没听到我的过失了。我的灭亡估计也没多久了,因此才伤心,痛哭。人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过失会越来越多。过失一积累,就会留下巨大的隐患,甚至给自己带来祸害。所以一个领导者身边最重要的是要有直言进谏的人,这样就能减少领导者的过失。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周围的人,都要真正关心、提醒别人。对朋友,能够提醒,对父母能够劝谏,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领导者身边如果没有直言进谏的人,阿谀奉承、谄媚巴结的人就会靠近,决策就容易错误,这样领导者不灭亡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所以在《群书治要·孙卿子》上就讲到,“谄谀者亲,谏争者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你亲近阿谀奉承的人,批评疏远直言进谏的人,正直的人被讥笑,忠诚的人被残害,历朝历代灭亡的时候,都是这样的。阿谀奉承、奸佞之人得势,直言进谏的人被疏远。正直的人被讥笑,忠诚的人被残害。像明朝严嵩当政的时候,杨继盛连上两道奏书,弹劾严嵩,最后被杀。这就是至忠被残。明朝从那个时候就埋下了灭亡的祸根,后来不断走向衰落,最终灭亡。如果是这样的话,做领导者的不想灭亡,能不灭亡吗?所以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臣子直言进谏。这不仅是治国之道,也是领导者保身之道。
第三十六讲  虚心纳谏,忠言直谏(三)
——体谅为臣进谏的不易
做臣子的要能向君主直言进谏,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做领导、做君主的要能虚心纳谏。向领导进谏,指出领导的过失,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所以,自古以来忠直进谏的人少,阿谀奉承的人多,就是因为做臣子的直言进谏要冒很大的风险。
臣子进谏的不易
《群书治要·晋书》里面傅玄就讲道:“凡关言于人主,人臣之所至难。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所慷慨也。其甚者,至使杜口结舌。”这是讲臣子进谏的危险。所以凡事关系到君子的过失、缺点、错误,这对做臣子的来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前面讲到一个人做人有两难,第一乐于知道自己的过失,第二敢于指出别人的过失。“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做领导的如果不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进谏,这对做臣子的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提意见领导听不进去,那他以后就不愿意再提,而且会对领导者失去信心。所以“自古忠臣直士所慷慨也”,忠诚正直的人为这件事伤怀感慨。“其甚者,至使杜口结舌”,更严重的后果是以后这个臣子就不会再提意见了。臣子不能进谏,那领导自身一旦有了过失,没有人匡扶改正,这不仅会危害领导者,而且会危害到整个国家。企业里面也是一样,企业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决策失误。老板的决策失误对企业伤害最大,要想决策不失误,就一定要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
《非有先生》的启示
《群书治要·汉书》里面,专门节录了东方朔的传记,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非有先生》。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臣子,他是一个能够直言进谏的人,常常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非有先生》,说明臣子谏言的不容易。
“非有先生仕吴,进不称往古以厉主意,退不扬君美以显其功,默然无言者三年矣。”这是讲非有先生在吴国做官,他不称颂往古之事,不用古圣先贤治国的这些事情来激励君主,也不传播君主的善行,不显扬君主的功绩,一直在朝廷默默无闻已经三年。
吴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你怎么不发表你的意见呢?怎么也不向我进谏呢?非有先生就跟吴王讲了一段话,这段话对做领导的,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单位的领导,都很有意义。非有先生说:
“有悖于目,咈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或有悦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非有先生对吴王讲,向领导提意见不容易。有时候你说了这个话,违背君主的所见,违背君主的主张,悖逆君主所闻,不符合君主的心意,让君主听了很难受,甚至会冒犯君主。但是这些话可能对君主有利益的。古人讲“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有些话君主听了会很喜悦,很顺耳,很舒畅,但是却会毁坏君主的品行。奸佞之臣说的就是这样的话。但是谁说的是忠言,谁说的是谄谀的话,要做君主的来判别。如果不是圣明的君主,怎么能判断这些话呢?
君主最重要的是能端正自己的视听。古人讲,“有所好恶则不得其正”。你如果都喜欢听好话,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个事,往往就会让那些奸佞的邪臣得利。如果臣子说的是忠言,但领导不能分别,就会被认为是臣下在侮辱领导,违背领导的意图。所以做臣子也并不容易,进谏是为领导好,反而可能获罪。
这篇文章又继续讲道:“何为其然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先生试言,寡人将听焉。”吴王也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他就问为什么认为必须要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够和他进言呢?因为不是圣明的君主,不能够辨别臣子的话是忠言还是谄谀的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是中等才智的人,才可以和他谈高深的道理。“先生试言,寡人将听焉”,先生你现在讲一讲,我一定会洗耳恭听。这位吴王看到臣子没有进言,就很难了解到真实原因。所以非有先生就讲了:“昔者,关龙逢深谏于桀,而王子比干直言于纣。此二臣皆极虑尽忠,闵主泽不下流,而万民骚动,故直言其失,切谏其邪者,将以为君之荣,除主之祸也。”非有先生举了两个例子。第一讲到关龙逢向夏桀进谏,结果被夏桀以妖言犯上的罪名处死。臣子直言进谏,遇到这种昏君,自会有杀身之祸。所以做臣子的要直谏确实不容易。“而王子比干直言于纣”,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纣王无道,比干向商纣王进谏,劝商纣王改正过失,结果他的心被纣王挖出来,家人也都被杀害。这个商纣王很烦比干,把比干的心给挖了出来,把他给处死了,把他的家人都杀掉。
“此二臣皆极虑尽忠,闵主泽不下流,而万民骚动,故直言其失,切谏其邪者,将以为君之荣,除主之祸也。”这两个人都是忠臣,念念想的是国家社稷,希望君主的恩泽能够惠及百姓;看到国家有危险,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直言君主的过失,希望君主不要听信那些奸佞的小人。为了匡正君主的过失,为君主除祸,让君主远离灾祸。一片忠心,都是为了国家社稷,但是结果遭遇的是什么呢?两个人都被处死了。
所以下面继续讲:“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今则不然”,今天就不是这样了,反而认为这是诽谤君主,违背做臣子的礼节,导致先人跟着受辱,被天下人耻笑。人家认为你很傻,冒着生命危险去进谏,天下人都知道保护自己的安全,为自己的家人谋利益。你做了官员,做为臣子直言进谏,那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可能还会祸及全家,有的臣子直言进谏甚至被株连九族。所以做忠臣难,故曰“谈何容易”。
“是以辅弼之臣瓦解,而邪谄之人并进,遂及飞廉、恶来革等。二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阴奉雕琢刻镂之好,以纳其心;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正是因为这样,忠臣直言进谏反而没得善终。导致辅助君主的重臣,权力被剥夺,反而使奸邪、谄媚的人都入朝为官,像飞廉、恶来这些人得到重用。他们巧言令色,阿谀奉承来求得自己的晋升;暗地里向领导者进献雕刻精细的玉器;向君主行贿,抓住君主的嗜好,使君主接纳自己;“务快耳目之欲”,满足君主的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以自己能苟且荣升为做事的法则。这样的人当政,国家会有危险。所以历朝历代国家衰亡的时候,朝廷都是这些奸佞之人。
下面继续讲道:“遂往不戒,身没被戮,宗庙崩驰,国家为墟。”对这种人,做君主的常常不能戒备。像商纣王不能够戒备这些奸佞之臣,最终导致自己身被杀戮,国家成为废墟,宗庙被毁,招致灭身亡国之灾。
“故卑身贱体,悦色微辞,愉愉呴呴,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则志士仁人不忍为也。”这是故做卑贱,面带喜色,说一些极尽奉承的话,语言温和动听。就像前面我们讲的,说话很中听,说到领导的心坎上去。但是“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对治国无益。当领导的都喜欢听这些好话,如果听多了就会飘飘然,以为自己什么都行,意识不到自己的过失。这对企业、对团队都会有很大的危害,最终是害了领导者,也害了自己。“故而志士仁人不能为也”。真正的志士仁人,君子贤人绝不会这么做。君臣其实是一体的,害君主等于害自己,甚至害所有的百姓。
“将俨然做矜言之色,深言直谏,上以拂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邪主之心,历于衰世之法。如果邪住之行,固足畏也,故曰谈何容易。”
志士仁人不会溜须拍马,会很认真严肃地直言进谏。这样上能够纠正领导者的过失,下能够减少百姓的灾害。如果臣子遇到昏庸的君主,则意见不被采纳,甚至被罢免官职,更有的被处以极刑,所以做臣子不容易。 “历于衰世之法,如果邪主之行,固足畏也”。如果臣子直言进谏,违背时势。如我们前面讲的关龙逢、比干,最后可能会被君主处死。昏暗的君主违逆伦理道德,导致天下人反叛。所以说臣子忠言直谏,如果遇到的主子、领导是昏暗的,自己就会有危险。因此非有先生讲,向领导者进言不容易。
听到这里,吴王很有感慨,于是“吴王惧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吴王非常有智慧,听到这个话,脸色都为之一变。“捐荐去几”,把草席都撤掉,靠近茶几,开始认真地听。
非有先生继续讲:“接舆避世,箕子阳狂。此二子者,皆避浊世以全其身者也。使遇明王圣主,得赐清燕之闲,宽和之色,发愤毕诚,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接舆,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隐士,当时不满楚国政治而隐居。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看到商纣王把比干都杀掉了,逃离商国,跑到朝鲜去了。这些人都是贤人,看到君主昏暗,要么隐居起来,要么装疯卖傻,都逃避乱世,保全自己。遇到昏庸的君主,有智慧的人就会隐居起来。“使遇明王圣主”,这样的人如果遇到圣明的君王,他们能为天下人谋福利。乱世的时候,往往都是君子贤人在野,小人在位。所以像接舆、箕子这样贤德的人遇到圣主,“得赐清燕之闲”,给他们一个安定舒适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为社会服务,他们就会“发愤毕诚,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君主能够用贤人,这些贤人就会努力为君主服务,为国家安定献计献策,考察国家政事的得失;上能使君主身心安泰,下能使百姓生活安乐。所以要想治理好国家,重要的是能任用贤人。一旦任用奸佞之人,这些有贤德的人,看透社会时势,就会隐居起来。
所以要想做好一个领导者,治理好一个地方,管理好一个企业,必须要得到贤德之人。得到贤德之人,在于能任用贤能。任用贤能,贤者就能够为社会服务,小人就会远离。“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五帝三王都是用有德行的人。
非有先生继续说:“故伊尹蒙耻辱、负鼎俎以干汤,太公钓于渭之阳以见文王,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计无不从。深念远虑,引义以正其身,推恩以广其下,本仁祖义,裒有德,禄贤能,诛恶乱,总远方,壹统类,美风俗。此帝王所由昌也。”伊尹是商朝时期的贤臣。他曾经是一个奴隶,后来成为商汤的臣子,告诉商汤如何灭掉夏朝,教给商汤治国之道。太公是周文王、武王的老师。当时他在渭水钓鱼,知道文王有德行,希望遇知文王,得到重用,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君主有德行,有德行的贤士也愿意出来为社会大众服务。如果在乱世,没有文王这样的贤德君主,太公也不可能去那里垂钓。古人讲“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如果有贤君有贤臣,君臣配合得好,能心合意同,就能谋无不成、计无不从;思考问题,能够深谋远虑。“引义以正其身”,君主能按照道德仁义来端正自己,把道德仁义作为自己修身的准绳。“推恩以广其下”,把自己的恩德拓展到天下,为天下人着想。“本仁祖义”,以仁义为根本。“裒有德”,把有德行的人聚集在一起。治国,需要聚集有德行的人。周朝兴起,文王、武王聚集了有德行的人。唐太宗成就“贞观之治”,汇聚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裒有德,禄贤能”。“诛恶乱”,对奸佞之臣进行诛伐;“总远方”,就是惠及远方之民;“壹统类”,统一法令、政令;“美风俗”,让民风淳朴起来,“此帝王所由昌也”,这是帝王之业得以昌盛的缘由。
“上不变天性,下不夺人伦,则天地和洽,远方怀之,故号圣王。于是裂地定封,爵为公侯,传国子孙,名显后世,民到于今称之,以遇汤与文王也。太公、伊尹以如此,龙逢比干独如彼,岂不哀哉!故曰谈何容易。”帝王要让天下昌盛,上不变天性,下不夺人伦。治国以天地为准绳。天地之道落实在人世就是道德仁义。“下不夺人伦”,人人都能够遵守伦理道德。“则天地和洽,远方怀之,故号圣王”。治政符合天道,人人穆德修义,天下和谐。“于是裂地定封,爵为公侯,传国子孙,明显后世,民到于今称之。”对功臣都封地,给他们公侯爵位,而且这个爵位还传给他们子孙后代,祖宗的德行、功绩受到后人的称颂。伊尹、姜太公被后人称颂,就是这样。
可是,关龙逢、比干这些贤德之人,却遇到杀身之祸。遇到的君主不一样,臣子人生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像关龙逢、比干这样的遭遇,难道让人不感到悲伤吗?所以臣子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
我们经营一个企业也一样,要把企业做好,如光靠领导者,就算领导者再有能力而下属不行,也很难经营好;下属很卖力,能直言进谏,有各种各样的点子,但是如果领导不听,这个企业也不能经营好,必须要上下配合,齐心协力,企业才能做好。
非有先生劝戒吴王,其实也是劝戒每一个领导者。所以做好一个领导,要时时刻刻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着想,要常想到做臣子的不易。
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被后人称为一代明君,就是因为他能够体恤臣下、虚心进谏。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太宗虚心纳谏的故事。
在贞观年间,太宗下令重修洛阳城乾元殿,以作为他的行宫。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批此事。
奏折中说,秦始皇修阿房宫,秦国灭了;楚国修章华台,楚国灭了;隋朝修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远远比不上当时的隋朝。现在大兴土木,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钱财,从这一点看,陛下你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张玄素把唐太宗比作隋炀帝,比隋炀帝还厉害。
在古代,张玄素这是冒犯天威,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了把汗。在历史上,一般而言,看到这种大不敬的奏折,肯定会立刻把这个人杀掉,甚至会株连九族。
然而,唐太宗真正有胸襟度量,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见到他时就问,我跟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他就讲,如果陛下真修了乾元殿,那你和夏桀、商纣没有两样,都是昏君。唐太宗深深被张玄素的冒死直谏感动,立刻收回谕旨,命令不要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
魏徵听到这个事之后,也是非常感慨,说张玄素有回天之力,冒死直谏,最后让皇帝停止修宫殿,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财富。大唐有盛世正是因为有大量这样敢于直谏的官员,同时也在于唐太宗虚心纳谏,广听谏言。
虚心纳谏、知过能改
做君主的除了能虚心纳谏,还要能够改过。古人讲,“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能改正自己的过失,这是最大的善,尤其是帝王。帝王改过,给万民做一个很好的表率;在公司里面,领导者能够改正自己的过失,也会鼓舞员工。所以史书上记载,唐太宗“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自己一坐下来就反省自己,上担心自己治国违背了天地之道,下担心百姓怨恨自己。
古代有贤德的君主,每天朝乾夕惕。贞观六年,有这样一件事,唐太宗想要封禅泰山。封禅,这是古代的一种祭天祭地的仪式,是只有在社会太平、社会繁荣安定的时候才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大礼。魏徵就跟太宗讲,现在百姓生活还不殷实,国家粮库里面粮食还不多,国力还不强。这个时候祭告天地,可能会有不好的影响。唐太宗能听得进意见,他听魏徵这么一讲,立刻就打消了封禅的念头。所以唐太宗能够成就“贞观之治”。
唐太宗能成就“贞观之治”,这和他知过能改、虚心纳谏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太宗虚心纳谏,所以群臣们都敢直言进谏,共商国事。后人提到“贞观之治”,立刻就会想到这些。这也是“贞观之治”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
第三十七讲  虚心纳谏,忠言直谏(四)
——国之将兴,贵在谏臣
古人讲,“为政之道,惟在得人”。治理国家、经营企业,主要在于得到人才。人才里面最可贵的是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
国之将兴,贵在谏臣;家之将盛,贵在谏子
《群书治要·政要论》里面就讲:“国之将兴,贵在谏臣;家之将盛,贵在谏子。”国家要兴盛,在于有敢于进谏的臣子;家庭要兴旺,最可贵的就是有敢于进谏的孩子。同样,一个企业要兴盛,也要有敢于进谏的下属。无论是治国、治企还是治家,敢于进谏的人都是最为难得的。
《弟子规》里面就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揉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亲有了过失要规劝父母;进谏要和言细语,如果不得以,甚至用号啕大哭的形式来劝戒父母。孝子看到父母有过失就会劝戒。忠臣见到君王有了过失,就去劝戒。《群书治要》里面就讲,敢于进谏的臣子是国之宝。
《群书治要·孙卿子》里面讲到了四种臣子,分别是谏臣、诤臣、辅臣、弼臣。这样的臣子是国君之宝。
“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陨社稷之具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君主有了过失,会危害到国家,甚至导致社稷毁灭,这个时候大臣或者是君主的父兄能向君主谏言,得到采纳的,他们就会留下;如果君主不用自己的建议,他们就会离去。这就叫“谏”。
“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向君主进言,如果被采纳就留下,不被采纳宁可一死,这叫做诤。《群书治要》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汉书》里面就节录了朱云折槛的故事。朱云向皇上进谏,你要不采纳我的建议,我就一头撞死。很多臣子向君王进谏都是写好遗嘱,跟家人讲,我准备说完这个话,上完这道奏疏就死。古人为臣忠诚,为国家社稷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有能比智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矫君,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比智同力”,这是讲臣子能亲近有智慧、有德行的人,领导群臣百吏一起说服君主,纠正君主的错误,化解国家的大患,消除国家的大害,完成尊重君主、安定国家的大业,这叫做辅。古代大臣辅佐帝王治国,都是这样,如过去的伊尹。伊尹做臣子把皇帝放逐,罚皇帝到太庙里思过。皇帝改过了,又把他重新迎回来,再让他做君主。这样的辅臣,真正是有智慧、有德行,而且有谋略。在历史上,做臣子的把君主放逐,这非常罕见,也很难有人做到。
“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谓之弼。”抗拒君命,甚至窃取君主的重权,回转君主之意,消除君主的耻辱,使国家转危为安,这叫做弼。前面我们讲的伊尹就是这样的。所以能够做到谏、诤、辅、弼的人是国家的重臣,君王的珍宝。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君主,就会特别尊重这些人;昏暗的君主会认为他们是叛贼,把他们杀掉。所以,做君主的要有心量。臣下直言进谏,可能实施种种行为,限制君主的权力,像伊尹把君主放逐,但是他念念为了国家、为了社稷。所以君主识别忠臣、奸臣,其实并不难,看他的存心和他的动机就知道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想的是道义,小人是为了自私自利。分辨忠奸,就从义、利来分。
一个国家要想兴盛,就要有敢于直谏的臣子。历史上任何一个兴盛的王朝,都有敢于进谏的臣子。像汉朝“文景之治”,文帝、景帝,都有一大批敢于直谏的臣子。武帝的时候也有很多敢于进谏的臣子,这是汉朝兴盛的原因。唐朝的“贞观之治”也是因为有很多敢直言进谏的臣子。
《群书治要·孝经》里边讲道:“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做君主的左右如有七位谏诤的臣子,即使君主无道也不至于丧失天下。这七个人古代是太师、太保、太傅、左辅、右弼、前疑、后承,这七个人能让帝王君主时刻不犯过失,他们敢于进谏,让君主时时刻刻依照道德仁义来行事,所以国家不会有危险。
做领导的位置要坐稳,身边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下属。“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诸侯国的国君要是有五位直言谏争的臣子,即使无道,也不至于失去国家。
大夫有三位谏臣,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去其家。像一个企业家,要是身边有几个敢直言进谏的下属,那么企业也不至于败掉。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读书人身边有直言不讳的朋友,就不会背离美好的名誉。现在人身边往往有不少酒肉朋友,不能直言规劝,做到朋友有信。对朋友真正讲道义,就要规劝他学习道德仁义。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做儿子的敢于在父母有了过失时直言进谏,就不会陷亲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面对不合礼仪的事情要直言相劝,一味听从父母的话怎么能够称作孝子呢?同样,面对领导者做一些不合礼仪的事情也要直言进谏。如果领导者明显违背伦理道德、违背社会法律,做下属的还一味听从,就不是合格的下属。
要想做合格的臣子,首先要做孝子。做孝子要敢于直言进谏,父母有了过错要劝戒。领导有了过错也要去劝戒。因为劝戒父母,父母因爱子女而不会对你怎么样。劝戒领导,领导一不高兴可能会远离、疏远你,甚至会把你开除。但还是得劝,不劝有失为臣之道。
同样反过来讲,做领导的要想得到敢于直谏的下属,自己要有度量,能够虚心纳谏。同样,经营企业也要能够集思广益、广听谏言。如果这个领导者不能虚心纳谏,做臣子的知道进谏无用,那就不会进言;即使进言,领导者不能够虚心听取的话,那和没人进谏也没有两样。所以,要想治理好天下,管理好企业、单位,不仅领导要能够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更需要有一批敢于进谏的下属。
敢于谏言的臣子才是贤臣
一味地顺从领导,不是真正的忠臣;真正敢于直谏的,才是贤臣。所以,那些听话的、一味听从领导的,未必是忠臣。做好一个臣子不容易,不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为臣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谏言,匡正君主的过失。
《群书治要·政要论》里面就曾说:“夫谏争者,所以纳君于道,矫枉正非,救上之谬也。上苟有谬而无救焉,则害于事。害于事则危道也。故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扶之之道,莫过于谏矣。故子从命者,不得为孝;臣苟顺者,不得为忠。”
进谏是为了什么?为了让君主的行为符合道德仁义。君主有了过失,做臣子的要把他拉回来;“矫枉正非”,纠正君主的过失,挽救君主的错误。如果君主犯了错误没有人去纠正,会危害国家,危害社会。
清朝雍正皇帝讲,为君为臣都是为了天下社稷而已。做领导、做臣子都不容易,要以道德仁义为标准。为君之道核心在于修身。做臣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匡正君主。所以夫子讲,“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君主有了危机你不去帮助,跌倒了你不去扶持,那什么时候用得着你的帮助?做下属的本就是来帮助领导、辅佐领导的。如不辅佐领导,那还要你这个下属干什么呢?所以奸臣,不但不是在辅助领导,反而会让领导一步一步走向危途。所以,君主用什么样的人非常重要。如果用非其人,很有可能这个臣子就会把君主拉向罪恶的深渊。做臣子辅助领导,就要敢于直言进谏,所谓“子从命者,不得为孝”。孝顺是让父母改正所犯的过失,而不是唯命是从;忠于领导,就是领导让你干什么马上就去做,对领导一味地顺从,这不是真正忠。所以,“臣苟顺者,不得为忠”,对领导的意思苟且顺从,不是真正的忠于领导。
历史上杰出的臣子都敢于进谏。盛世之所以兴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往往都是因为有直言进谏的臣子,像汉朝的“文景之治”之所以能实现,不仅是文帝、景帝开明贤能,治国有方,重要的是还有一批敢于直言的谏臣,帮助皇帝纠正错误。治世所做的事情大都是一样的,乱世犯的错误大体上也都是一样的。治世,注重伦理道德,任用贤人,臣子直言进谏,社会兴盛;乱世,道德败坏,君主昏庸,臣子阿谀奉承。盛世以道德仁义为中心,人人讲道德仁义;乱世,违背道德仁义。
敢于直谏的张释之
《汉书》里面记载了很多直言进谏的臣子,《群书治要》也节录了很多。例如张释之。张释之做廷尉,掌管司法,他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而且执法公正的人。有一次,汉文帝出行经过渭桥,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让皇帝坐的马车受到惊吓。汉文帝身边的人抓住了这个人。文帝就把他交给廷尉去处理。张释之就问,你为什么惊驾,这个人讲,我是从长安来的,听说今天皇上的车驾要从这经过,我就只好躲在桥下回避,躲了很长时间,本以为车驾已经过去,谁知道刚一出来就恰好碰到了皇上的车驾,我只好拼命逃跑。张释之听完,就回奏汉文帝。他说,这个人虽然冒犯了皇帝,但是按照我们的汉律,只能罚他四两黄金。皇帝一听就怒了,他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性情温顺;要是马厉害一点,就会把我给弄伤,这么大的罪过怎么能只判他交点罚金呢?张释之就回答文帝,国家的法律,这是天下人,包括天子和老百姓都要共同遵守的。皇上要是从重处罚这个人,那么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如果皇上亲自审问这个人,您可以立即处死他。但是,现在这个事情您交给了我,做廷尉最重要的就是要秉公执法,一旦执法不公,上行下效,那天下的执法者都会受到影响,百姓就会手足无措。听张释之这么一讲,汉文帝马上就改变了脸色,跟张释之讲,你这样判,判得很对。
过了不久有人去盗取汉高祖庙前的一个玉环,被官府抓住了。汉文帝听到这个事情非常愤怒,就把这个事又交给张释之处置。张释之按照汉律,盗窃宗庙器物的斩首示众,判决了这个案子,然后报告给汉文帝。汉文帝听到之后也是大怒,就跟张释之讲。我要你治他的罪,就是要你定他的灭族罪,你现在反而只判他死刑。张释之听了之后连忙磕头谢罪。但是他又讲,我们汉朝的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这样判已经足够了。要是按照皇上的意思来判,如果老百姓取了高祖陵墓的一点点土,应该怎么判这个人呢?汉文帝又把这个情况汇报薄太后,太后赞成张释之的判决。因此,天下的人都说张释之执法公正。
当然,张释之敢于直谏,是因为他遇到了贤明的君王。如果他遇到夏桀、商纣王,那可能早就被皇帝给处死了。所以说没有贤明的君王,要么是直言进谏的臣子被处死,要么是没有敢直言进谏的臣子。所以,作为君主,要开明,要有大度的胸怀。
虽然臣子直言进谏很危险,很多人往往因直言进谏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但是,很多古人明知有杀身之祸还会冒死进谏。这样的忠臣真正难得。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延续几千年?就是因为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把天下苍生、国家社稷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所以在《周易》上讲:“王臣蹇蹇,匪躬之故。王臣蹇蹇,终无尤也。”做臣子的为国忠直谏争。不是为自己,是为天下,为国家,为人民。 “王臣蹇蹇”,就是讲做臣子的为国家、为人民忠直进谏,虽然屡陷危难,但最终没有过失,“终无忧也”。做臣子的在艰难困苦的时候,还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历史上很多忠臣的家族都能够传家久远。像范仲淹,他的儿子后来也做到宰相,范家后代出了很多有德行的人。汉朝的杨震也是一位敢于进谏的大臣。他冒死进谏被皇帝诛杀。然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的儿子、孙子也秉承了他的风范,敢于直言进谏。
我们落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为臣之道,要做一个敢于进谏的人,念念为他人,为社会,为更多人谋利益。
臣子不敢言是国家最大的忧患
一个国家、组织、团队,最大的忧患是臣子不敢进谏。《后汉书》里面就讲到,臣子不能进言,这是国家最大的忧患。“国家之患,孰为大?对曰,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大臣只重视自己的利益,不能极谏;小臣害怕获罪,不能直言,下情不能上达,这是国家最大的祸患。同样,在一个公司里面,如果管理人员只看重自己的利益,不敢向领导直言得失,而下面的员工又害怕自己受到处罚,也不敢直言,那么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就很难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这是企业最大的危险。
治国、治企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群书治要·汉书》里面就讲:“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国家要衰落的时候,帝王做一件事情时,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却无人敢争辩。天下人以进言为禁戒,这是国家最大的忧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指鹿为马”,当时赵高指着一头鹿,跟秦二世说,这是马。身边的人都不敢说话。因为害怕一说话,被赵高杀害。所以,秦二世不久被杀,秦国很快就灭亡了。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却不敢说,都是因为君主听不进谏言,奸臣当道。隋炀帝也是这样的人,他不喜人进谏,所以他亡国了。
隋炀帝有一次抓获了两千盗贼,要把这两千人全部斩首。当时负责司法的大理丞张元济就觉得案情可疑。后来经调查发现这些人中只有九个人有重大嫌疑,而真正能定罪的只有五个人。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但是却没有人敢向隋炀帝汇报。最后两千人都被斩首了。后来,到处都有农民起义,隋炀帝还是处罚那些向他汇报真实情况的人,结果没有敢于冒死直谏的臣子,国家就灭亡了。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里面说:“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其无过者,未之有也。”商汤、武王,都是因为群臣能够直言进谏,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好。夏桀、商纣的臣子都唯命是从,最后导致国家灭亡。所以,做国君的没有敢于直谏的臣子,做父亲的没有直言进谏的孩子,兄长没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弟弟,世人、读书人没有直言规劝的朋友,要想没有过失,那是从来没有的。
我们学习《群书治要》,深深感受到魏徵等人编这部书用心良苦,每个地方都在劝戒唐太宗。正是因为唐太宗能接受劝戒,君主能虚心纳谏,臣子能忠言直谏,所以才成就了“贞观之治”。《群书治要》作为一部资政巨著,从头到尾都在提醒君主要懂得虚心纳谏。这些内容不管对我们修身、治家、管理企业,还是为人君、为人臣都非常重要,都应该学习。
第三十八讲  治国就是治吏(一)
——考功按绩,举贤任能
吏治,简单讲就是对官吏的治理,包括如何选拔官吏、任免官吏、考核官吏、监察奖惩等内容。
官吏是执行国家政策的人员,是治国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何管理官吏,使官员发挥管理的效能,是历代统治者、政治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要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于吏治。如果吏治清明,国家就兴盛;如果吏治腐败,就会有亡国的危险。
唐太宗的吏治思想
贞观时期,吏治清明,官员都勤政廉洁,社会安定繁荣。这和唐太宗完整的吏治思想有关。唐太宗非常清楚地认识到,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官吏贪求。而一个国家各种政治政策、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关键在于有清明的吏治。所以一个君主,爱护百姓,真正为百姓谋福利,还要讲究策略,要有好的吏治。
太宗登上帝位以后,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弊端,大力合并州县,以达到裁减官吏,节省国家开支,减轻百姓负担的目的。而且,太宗特别重视选拔廉洁的官吏,特别是对地方长官的任用。
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曾经把各地的都督、刺史们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把这些官员在任的时候做过的善恶行迹都记载下来,以便日后选拔、罢免官吏时参考。同时,唐太宗派朝中官员到全国进行巡视,提拔廉洁的官吏,惩治贪污腐败。太宗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凡是违法贪财的人,他从来都不赦免,加上他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推行惠民政策,所以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时期的清明吏治,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一定要革除官员的弊病。过去毛主席也讲过,要精兵简政。历代的圣主贤君,也都是实行这样的政策。唐太宗一上任就精简国家机构,裁减政府官员。他自己讲到,治国最重要的是选择官吏。官在得人,不在人多。古人常讲“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重要的是要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贞观初年的时候,唐太宗就让房玄龄精简中央机构,把文武官员由两千人减到了六百四十三人。那么大一个朝廷,文武官员只有六百多人。而且对地方政府也大力裁减。同时唐太宗特别注重选用廉吏,而且用法律制度来要求官员廉洁。唐代的法律有几种罪行,“主守盗”,是贪污;“以财行求”,是行贿;“受所监临财物”,收受属下的财物,包括送礼;“请求”是请托,收人钱给人办事;“乞索”,是勒索,非法役使属下和百姓,侵吞百姓田产的种种罪行。对于这些罪行,唐代的法律都有严格规定,而且特别规定官员不能经商,也不许通过代理人经商,而且家属不能在官员管辖的范围内经商,不能利用职权进行商贸活动。《群书治要·管子》里面讲到,“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一旦商人入掌朝政,或者朝中官员经商,国家的财富就会聚集在一小部分人手中,百姓就会变得穷困。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打击贪污腐败。
同时,唐太宗还采取一系列简政措施,精简机构,整饬吏治,大大提高国家机构的效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达到减轻百姓负担的目的。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乱世最严重的一个弊端:第一,这使得行政机构重叠,官员执政不满,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第二,官吏一多,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一般都特别重视精简官僚机构。在这些人里面,唐太宗是非常突出的。唐太宗的吏治思想,如精简机构、提倡廉洁、惩治腐败、考核百官等,在《群书治要》里面都可以找到依据。
《群书治要》里面的这些思想,对唐太宗在贞观时期的施政有非常大的影响,对现在经营企业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考核政绩进行奖罚
人人都修德后,还是要有奖罚、考核。《群书治要》里面就谈到要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要根据政绩进行提拔、奖励、罢免,有德行,也要拿出政绩来。
《群书治要·尚书》里面就讲到,舜帝时“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舜帝时对官员三年进行一次政绩考核;经过三次考核以后,根据政绩罢免昏官,提拔贤明,于是国家各种事业都得到兴盛。《群书治要·周礼》里面也有记载:“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年底,命令各级官府勘定今年的治理成绩,由太宰来负责统计;每三年对官员的政绩进行一次考核,根据政绩进行奖励或者处罚。古人讲“三载九考”是很有道理的。真正治理一个地方要想出成绩,起码要三年。我们经营一个事业也是这样的,不可能立马取得效果。古人实施三载九考有很深的治国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古人对官员的考核,在《汉书》里面就讲得比较详细,《群书治要·汉书》里面节录的杜恕给皇上的奏书里就讲到,“其欲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者,皆有事效,然后察举,试辟公府,为亲民长吏,转以功次补郡守者,或就增秩赐爵,是最考课之急务也”。州郡考察人才必须从四方面来考察。是哪四方面呢?就是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科都很优秀,然后再进行考察和举荐,由三公试用。“试辟公府”,这是讲为亲民长吏,先让他去基层锻练。
古人用人、任官,都是让他从基层干起,然后按照政绩排序,升任他为郡太守,转功次补郡守。 “或就增秩赐爵”,优秀的人可以给他增加品级,赐予爵位,“是最考课之急务也”,这是考核官员当中最重要的。第一个是要重视德行,第二个是要注重实践。所以,古人对官员的考核是很有智慧的。
精简机构,减少官吏
前面我们讲到,唐太宗减裁官员,合并州县,最终达到减少政府开支,减少百姓负担的目的。这些贤明的领导者,念念想的都是天下万民。官员少,国家的开支就少,国家向百姓征收的赋税就可以少一些,百姓日子就能够过得安定一些。
《群书治要·傅子》里面就讲到,“量时而置官,则吏省而民供。吏省则精,精则当才而不遗力”。设置官员要根据时势的需要,不要设立一些无用的官职,无用的职位只会浪费国家的财政。所以量时置官百姓就容易供给。而且官吏要少而精,真正选精干、德才兼备的人。人尽其才,大家就会努力干活。一旦人多了,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事就会多。经营企业也是这样,企业内部任用干部也要少而精。
《群书治要·袁子政书》里面讲:“夫有不急之官,则有不急之禄,国之蛑贼也。明主设官,使人当于事。人当于事,则吏少而民多。民多则归农者众,吏少则所奉者寡。”不急之官,就是讲不必要的官。如果设立一些虚职,那国家必须要拿出相应的财政开支,这对国家是很大的负担。这样的官员,侵吞国家的财富,是国家的害虫。
所以明主设官,“使人当于事”,人数和政事相当。根据百姓具体的需求来设立官员,人事相当的话,就会使“吏少而民多”,官少百姓多。百姓从事生产劳作的人就多了。“吏少则受奉者寡”,官吏少,百姓要奉养的人就少,百姓的负担就可以减轻。这处处都是体现君主的爱民之心。这个思想在贞观年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重视孝廉,依能授官
《群书治要》里面提出,一定要重用廉洁的官吏,根据官员的才能授予官职。中国古代选官用人最重视的就是德行。德行主要是孝和廉。汉朝时期,就推举孝廉,建立了举孝廉的查举制度。
《群书治要·汉书》里面就讲道:“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数路而已。”国家要想得到人才,首先要有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汉朝的举孝廉制度,实际上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科举制也特别重视官员的德行。古代学子读的都是古圣先贤的经典,和我们现在考公务员不一样,古代考试的内容都出自经、史、子、集,内容都是古圣先贤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古人考上科举,当县令、当太守,能够把一个地方治理得很好。
而我们现在,即使读完大学、读完博士,也不懂得为人处事之道。为人处事都有所欠缺,怎么可能治理好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呢?所以,《汉书》里面讲到,在汉武帝的时候全国推举孝廉,又推举贤良文学之士,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汉朝得到人才,仅此几种途径而已。
我们读《汉书》就知道,汉朝很多臣子都是通过举孝廉为官的,而且这些人都是忠君爱民的好官。所以,选人要有好的制度,好的制度才能够选出好的人才。相反,也必须要有好的人才,才能制定出好的制度;好的制度要有好的人才来执行才能起到效果。为什么中国古人这么重视道德伦理的教育?因为各方面都需要把道德伦理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
古人选拔官员注重孝廉,《群书治要·晋书》里面就讲到吴隐之从孝子到成为廉吏的例子。
能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忠于国家;能注重德行的人,才可能廉洁。
吴隐之早年丧父,非常孝顺母亲,奉养母亲真正做到了和颜悦色。母亲去世后,他差点悲伤得失掉性命。他家邻居是韩康伯是晋朝著名的学者,曾经和王弼共同注解《周易》。韩康伯的母亲每次听到吴隐之哭泣,吃饭时会停下筷子,织布时会放下梭子,她被吴隐之这种孝心所感动。古代为双亲服丧都是守孝三年。吴隐之的母亲去世三年后,吴隐之服丧期满才除掉孝服。
我们学习《弟子规》知道,“丧三年,常悲咽”。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的恩劳。夫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宜到太远的地方去。如果要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去处。古人父母在世时都不愿意入朝为官。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范仲淹的儿子,范仲淹去世以后,皇帝让他去朝中做官,他就讲,我先要给父亲守孝,孝满之后再为朝廷服务。可见,古人很重视孝道。
韩康伯的母亲见吴隐之特别孝顺,就对她儿子讲,你以后要是做了官,应该推举这样孝顺母亲的人。后来吴隐之通过韩康伯的举荐,被吏部选拔任命为官员,让他去担任广州的刺史。当时广州北面有一口井,叫做贪泉。当地有一个传说,说喝了这个泉水会使清廉的官员改变,成为贪污腐败的人。吴隐之到了广州地界之后,首先就到贪泉去舀泉水喝,并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讲:“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表明了自己清正廉洁为官的决心。他做官非常廉洁、清正。而且他廉洁的作风,促使当地官员也做到了廉洁。晋安帝司马德宗就表扬他,说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心过人,把自己俸禄都分给了九族;自己为官一方,但是清正廉洁,生活不讲求享受,家人穿着都很朴素;而且自己坚持革除奢靡之风,倡导百姓节俭,使得社会风气得到改善。当时皇帝嘉许他的做法,颁给他前将军称号,赐钱五十万,还送了大量的粮食给他。
一个人没有贪心,念念想的是百姓,最后自然能得善报。而那些贪官污吏,下场都不好,贪污腐败,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最后身败名裂。所以,我们为官也好,做人也好,最重要的是戒贪修德。而德行的根本,要从“孝”落实。
依据才能授予官职
在提出重视官员品德的同时,《群书治要》里面还谈到,要考核官员的才能,并且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所以,能力也很重要。《群书治要·典语》里面就讲到,“夫料才核能,治世之要也”,评估考核官员的才智和能力,是治理国家的要务。如果官员没有做事的能力,会给国家、给百姓带来很大的损失。尤其现在的社会,很多官员都需要有专业能力。发展经济,不宜让搞农业的人去负责;搞金融,更不能派其他行业的人去负责,所以要考核官员的才智和能力。
《群书治要·典语》里面还讲到,“若任得其才,才堪其任,而国不治者,未之有也。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者,既任之,不尽其才,不核其能,故功难成而世不治也”。一定要任用适合这个官位的人才,或者是任用的人确实有能力担当大任。如果这样做了,还不能把政事办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可能会出现,“用士而不能以治者”,用了合适的人,但是并没有把这个地方治理好。 “既任之,不尽其才,不核其能”。这都是因为在任用这人之后,却不能发挥他的才能、特长、强项,没对他最擅长的才能进行仔细考察。“故功难成而世不治”,所以很难把一个地方治理好。为君者确实不容易,要能识人、看人并合理地用人,要有这样的智慧。
人生有两难,第一个是认识自己难,第二认识别人难。我们要认识别人,首先得认识自己。我们为什么不能真正认识自己,就是我们的智慧被自己身上的习气毛病遮掩住了。没有智慧,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所以在《道德经》里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领导,最重要的是要有认识人才的智慧。要具备任用人才的能力,当然要有这个智慧,最重要的是从自己修德开始。为什么古人注重孝道?我们学习《孝经》才明白,“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能孝敬父母,就能明了天地之道,就会有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了解每一个人,如他有什么特长,适合干什么,如何任用等。所以,古人给我们的每条教诲都很有深意。修习德行,能使我们的孝道意识得到提高,使自己的贪、嗔、痴越来越少。现在的人常讲,烦恼轻,智慧长。你的各种贪欲减少,你就能认识自己。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就是因为各种贪欲、杂念太多,特别浮躁。这就好象一个湖面,如果湖面波涛汹涌,那我们照到的影像就是歪曲的,只有在湖面平静的时候,我们才能照到真实的自己。我们照到真实的自己,就能完全地认识自己。能认识自己,就能认识他人。为什么古代的圣君明主懂得任用贤才,铲除奸佞?他们有智慧分辨,因为他们有德行。我们要想增加自己的智慧,就得增加自己的德行。
第三十九讲  治国就是治吏(二)
——以德赐爵,依功施禄
亲民之吏的重要性
亲民之吏,是讲最基层的官员,因为最基层的官员时时刻刻直接都在和百姓打交道。基层官员如果腐败,傲慢,凌驾在百姓之上,百姓的利益就不能得到保障。国家就是有惠民的政策,如果基层官员没有爱民之心,百姓也未必能得到政策的实惠。所以,古人特别重视亲民之吏。
《群书治要·傅子》里面讲,“最亲民之吏,百姓之命也。国以民为本,亲民之吏,不可以不留意也”。最接近百姓的官吏,关系到百姓的身家性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他能体贴百姓、爱护百姓,百姓就有福;如果他苛刻百姓,百姓就会有祸。国家以百姓为根本,君主真正的爱民,就要重视最基层的官员。如果一个国家基层官员的作风好,这不仅是国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福。所以,国家对基层官员的选拔,一定要选拔那种能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谋福利的。中国古代选举孝廉,就是因为一个人如果孝敬父母,他就能把孝心扩展,把百姓也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古人常常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官员应该把爱民、教民、为百姓谋福利作为自己为官的天职。做官,重要的是要得到百姓的爱戴,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群书治要·鬻子》里面讲:“十人爱之,则十人之吏也;百人爱之,则百人之吏也;千人爱之,则千人之吏也;万人爱之,则万人之吏也。”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员,多少百姓的父母官,重要的不是你的官位有多高,而是你能得到多少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如果有十个人爱戴、拥护你,那你就是十个人的官吏;有一百个人爱戴、拥护你,你就是一百个人的官吏;有一千个人爱戴、拥护你,你就是一千个人的官吏;有一万个人爱戴、拥护你,那你是万人之吏。官员,最重要的是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不是你管辖多少百姓。官员,重要的是自己有德行,有德行才能够感召感化百姓,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真正替百姓着想是为官者应该做的。
《群书治要·贾子》里面就记载了一个基层官员宋就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宋就是梁国边境上的一个县的县令,这个地方和楚国交界。当时,楚国和梁国这两个国家的边境上都种了瓜。梁国守边亭的工作人员非常勤劳,经常灌溉瓜田,瓜长得很好。而楚国的边亭工作人员经常偷懒,很少浇灌瓜田,瓜长得很差。楚国县令对此很恼火,经常骂楚国边亭工作人员。楚国边亭的工作人员于是记恨梁国边亭的瓜种得比自己出色,于是趁着晚上去偷盗、破坏梁国边亭的瓜,导致很多瓜都枯死了。梁国的边亭人员发现之后就向县令汇报这个事情,说楚国边亭的人把我们的瓜给踩踏、破坏,导致很多瓜枯死了,提出要对楚国这些人员进行报复,把楚国这些瓜也给毁掉。宋就很有智慧,他听了之后摇了摇头。他说,与人结怨会招来祸害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说明我们心胸很狭隘。你们要以诚待人。于是宋就暗中派人,在夜晚偷偷地去给楚亭的人浇瓜,这样楚国的瓜也就越长越好。楚国边亭的人发现后,觉得很奇怪经过暗察才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19:20 , Processed in 0.19655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