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0|回复: 0

君子修身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锺茂森博士: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四集)  2011/4/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0-0014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刚才我们讲到《弟子规》里面「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这是属于「信」这一篇里面的。

  在《论语.子路篇》里面有这么一章经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贡问老师,说一乡之人,乡里的人都很喜欢一个人,这个人是怎么样一个人,他得到大家的喜爱?夫子说未可也,这个不可以定论。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大家都讨厌这个人,这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孔子也说未可也,都不能说定。然后孔子说,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乡里面的善人如果都喜欢这个人,乡里面的恶人都讨厌这个人,这个人才叫做好人。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人是不是好人,不能只从片面的言语上给他下定论,要看看说这话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他是善人,他赞叹这个人,这个人大概是好人;如果本来就不太善,本来就爱讲是非,很自私自利,他要是说这个人是很讨厌的,你也不能够马上信,反而很可能这个人是善人,因为善人自然会被不善的人讨厌。所以「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确实要这样。

  人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只是因为他觉悟了他就能行善,他胡涂的时候他就作恶。在「卫灵公第十五篇」,孔子说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是说君子不能因为一个人说话好就推举他。因为这个人说得好,未必是做得好,说得明白,未必是真明白,要听其言观其行。也不能够以人废言,如果这个人没有品德,不能够对他所说的话都一概否定,可能有时候他说的也会有道理。我们听话要很客观的听,要能够辨清是非、真妄,这是君子听言语的道理。

  在「卫灵公第十五篇」又说,「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跟刚才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如果大家都说这个人好,或者是都说这个人不好,我们都要查实真相才下定论,不可以听信一面之词,这就客观了。况且说话的人本身是什么样的存心,什么样的意图,我们也没弄明白,怎么可以轻易的下定论,认为大家喜欢的就一定是好,大家不喜欢的就一定是不好?

  孔子又说,这在「阳货第十七篇」,「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我们讲话,如果是道听而涂说的,从道路上听来的,又沿途说出去,这就是德之弃也,道德就没有了,弃就是抛弃掉了。所以君子慎言多么重要,这是养自己品德的一个关键。

  《弟子规》上又说:「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这是讲不要随便的答应人,特别是事情要是不适宜,更不可以轻易的许诺。如果许诺了之后进退都错,就进退两难了。

  在「雍也篇」里面有这么一章经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这个经文,当时是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闵子骞也就跟随着老师一起做了费邑的宰官。后来孔子辞去了大司寇的职位去周游,闵子骞也跟着老师去周游,也把费宰这个职位辞掉了。费邑,这个不念费(音废),念费(音必)。费邑这个地方是属于季氏家的一个地方,像我们现在讲的小县城。当时,季氏就请人去聘请闵子骞出来继续做费邑的宰官,等于现在我们说的做县长。但是闵子骞就不愿答应季氏的要求,所以把它辞退了。他对使者这样说,闵子骞告诉使者,说善为我辞焉,你回家去,给我好好的推辞掉这个聘请,我不想去做费邑的宰官。当时因为季氏家专权、越礼,孔子非常看不惯,所以才会出游。老师看不惯,学生当然会跟着老师,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而背师叛道。纵然季氏下重礼来聘请闵子骞,闵子骞仍然坚决推辞,说话非常坚决。他说,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就是如果你要再来请我的话,我必在汶河之上,汶河是在齐国和鲁国交界的那个地方的一条河流。闵子骞这个意思是说,如果季氏再来请他,他就会避到齐国去。意思说,反正我是坚决不会出来了。

  蕅益大师在评论当中这样评价闵子骞,「有志气,有节操」,确实闵子骞当之无愧。闵子骞是一位大孝子,二十四孝里面有他,「闵损芦衣」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正因为他有孝心,所以能够尊师重道,而且非常有德行,对那种不义的富贵看得像浮云一样,一点都不在乎。这就是不轻诺,不答应那些不义的事。事非宜,这个宜跟义字是一样的意思,非宜就是不义。有些事可能未必是不义,但是有时候答应了,如果不去做好,也是等于失信于人。真正的儒者、真正的君子不会随便的答应人。

  在《论语》当中就讲到,「子路无宿诺」。子路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来不会预先答应你,而最后又做不到。这个宿是指过一个晚上,过一个晚上了,第二天都未必一定能够做得到。因为因缘不断的在变化,第二天我能不能还活着都未可知,怎么可以承诺?所以子路是不会承诺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事。当然从这里可以看到,子路是一个非常讲求信用的人,不承诺则已,一承诺必定做到,这也是「言忠信,行笃敬」之人。

  在《弟子规》上又讲到,「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讲话要讲得稳重而舒畅,不要发言轻佻、不稳重,也不要吞吞吐吐,都显得不从容、不淡定。急疾就是讲话太快了,这是心浮气躁的表现,要缓缓道来;模糊是不清楚,别人听不明白。这就是讲话的学问,一定是要讲得清楚、明白。

  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子曰:辞达而已矣」。讲话,包括写文章,用词标准在一个达字,这个达字是通达,意思周详、不模糊,也没有错漏,所谓是简要详明,这是中国言语的学问。

  《弟子规》上又说,「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别人说三道四,说长论短,我们不要参与这些是非,不关自己的事都不要去搭理。甚至说自己的是非,如果对社会公众没有什么大的害处,也可以不搭理。

  在「宪问第十四篇」有这么一章经文,「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公伯寮,他是跟子路同为季氏的家臣,实际上他也跟随孔子学习过,可是在《孔子家语.弟子解》这部分没有列他的名字。大概是因为他曾经毁谤过子路,说过子路的坏话。这个愬就是说某人坏话,进谗言来毁谤的意思。子路当时在季氏家做家臣,就是这个季孙氏。公伯寮就说子路的坏话,向领导去提某人的这些是非。「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服景伯也算是孔子的弟子,当时他知道公伯寮在毁谤子路,所以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孔子,并且说,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这个夫子不是孔子,是指季孙。他说季孙大夫固然已经听信了公伯寮的谗言,可能有惑志于公伯寮,被他所迷惑了,所以可能会疑惑子路。但是,子服景伯说,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服景伯自认为他还有这个能力为子路来辩护,来澄清事实真相,并且使季孙氏诛杀公伯寮。这个肆是陈尸于市朝这个意思,市是市场,朝是朝廷。换句话说,等于公众把他砍头,大概是这个意思。子服景伯很猛,结果孔子跟他讲,「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能不能够行于世间是天命。「道之将废也与」,也是天命。无论大道能不能行,都是有它的天命,有它的因缘时节。「公伯寮其如命何」,公伯寮又怎么能够左右天命?意思是说,您不必去报复公伯寮,他能够将子路怎么办?子路代表能行道,如果公伯寮能够毁谤子路成功,说明道不将行,是天命;如果子路能行道,天命能够让子路行道,公伯寮又能够怎么办?他也不可能下谗言打倒子路。所以不必去报复,甚至不用放在心上。这里头看到孔子那种豁达。

  在《弟子规》上又讲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到别人的优点、善处,我们要立刻想到跟他看齐,要学习他、效法他。纵然离他很远,也要慢慢的跟他相齐等,赶上他。

  《论语》当中这些话有很多,我们举几条。在「里仁篇」里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告诉我们,见到贤人,见到好人好事,我们要思齐,要想到跟他学习、效法,跟他一样;见不贤的,自己应该反过来反省自己,不要去批评、毁谤别人,这就是好学。孔子是一个很好学的人,他也能做到见贤思齐。虽然当时的社会没有贤人,他向周公学习,向尧舜禹汤这些古圣先王学习,也能学得出来。孔子在「述而篇」里面说,「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说,我并不是一个生下来就知道大道的人,我只是什么?好古,我很爱好向古圣先贤学习,并且能够敏以求之,我力行很敏捷,真干,来求古圣先王的大道。孔子在这里不只是谦虚,他就是真的这样示现的,他的德行、学问不是生下来就有,而是学到的。

  在「季氏篇」有这么一章,孔子说有四等人,「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四等人,第一等人最高的,生而知之者,是最上等。这些人是什么?真的是再来人,他生下来不学就能够通达道。「生而知之者,上也」,这是最上等人。孔子说,他不是这种人,他自己说非生而知之,他只是学而知之。第二种学而知之,次一等的,但是能够知之就一样了。这个知之是什么?通达了自性。我们能够好学,敏而求之,最后也能通达自性。这个好学,最重要的是将古圣先贤的教诲落实到自己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这才叫好学。再下一等,困而学之,就是遇到困境了,根据孔安国的批注,说这个困字「谓有所不通」。这个不通,可能是行事不通,遇到挫折了,或者是心智不开,也叫不通。能够发愤求学,也不错,这种人根性比较低,但是他能够发愤努力,苦学成就。《中庸》所谓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能够一次做到的,我十次做到、我一百次做到,总能做到;人十次能做到的,我一千次,用一百倍的努力也能够成功。「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果然你这样努力精进的求学,虽然是愚钝的根性,最后也能够变得有智慧;虽然可能很柔弱,这是讲能力很低,最后也变得会很有能力。这是说明什么?人困学也一样成功。为什么?因为人自性当中本来具有圆满的智慧和能力,现在只是被烦恼习气障碍了,把这障碍去除,愚也能变成明,柔也能变成强。最怕的是什么?困而不学,不通还不肯学,这天资本来就已经不够聪利,又不肯学习,不能够学习圣道,这样的人是最下等了。这是孔子在激励我们,要有求学上进的心,「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下面《弟子规》又讲到,「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见到别人有过错,犯了错误,我们不是去指责别人,应该反回来想想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有就得改,没有,要保持警觉心,不能够犯。

  在《论语.述而篇》里面,孔子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个人在一起行路,这个是做个比喻,有这么三个人,这三个人实际上是指谁?一个是自己,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善人,一个是不善的人。必有我师,是讲不管是善人还是不善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是我的老师,我要向他学习,所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善人的优点,我们选择来学习、来效法。不善的怎么会是我们的老师?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不善,我们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没有。如果自己身上有,当然要改,我改了,我就能够感化他,他也会改;我不肯改,他肯定也不能改。如果我没有这个不善,我要继续保持我的善,不要犯同样的不善,这样也能感化对方,让对方改正。君子只是修己以敬,他不去要求别人,自己做到了,他自然能感化别人。

  孔子在《论语.公冶长篇》里面有这样的感叹,「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已矣乎就是罢了,这是很感叹的说,我没有见过能见自己的过失而内心责备自己的人,自讼就是自责。人往往都是喜欢看别人的过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喜欢责备别人,不能责备自己,这就是凡人。君子反之,君子就是能够自责,自见其过。

  蕅益大师在这段评论当中是这么说,「千古同慨」,这个感慨,千古同样的感慨。「盖自讼,正是圣贤心学真血脉」,我们想得到圣贤心学吗,孔老夫子的心法我们想得到吗?这里说的就是「自讼」两个字。自讼就是反求诸己,自己责备自己,凡事不去责怪别人。像商汤,在《论语.尧曰第二十篇》特别讲到他的事迹。汤王是圣人,他推翻夏桀建立商朝。当时天下大旱达七年之久,结果大家以为是老百姓行为不善,「人以恶感,天以灾应」,天灾人祸是人心感来的,我们现在冒犯了天,应该把活人拿去祭祀,用活人做牺牲,希望能够让天回瞋作喜,能够回心转意,降下甘露。汤王听到这话,说不能够用百姓来做牺牲。他说了一句话,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是天下老百姓,老百姓即使有罪,谁的罪?是我自己的罪。朕躬,朕是天子自己自称,是我身上的罪。我自己身上的罪,不能够牵连到老百姓。说完,他命人架起一堆柴,自己去做牺牲,坐在柴火上叫人点火。结果刚下令点火的时候,天下大雨,干旱就解除了。这是什么?至诚感天。这就是自讼,能够自责,就能感格天地,这是圣贤的心学,这就是往圣的绝学,真血脉。我们希望能够传承正法的法脉,什么是法脉?就指这条,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一味的反求诸己,到最后你能够觉悟,原来整个宇宙就是一个自己,自己以外没有人,没有物了。所以自讼、反求诸己,到最后你能够证得自性,所有圣贤人都是这样修成的。如果责备别人,是严重的人我对立,是永远不能证得一体的自性。

  在《弟子规》上又说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我们要跟人比的话,不要比衣服、饮食,应该比德学、才艺。道德、学问跟别人比起来能不能赶得上,才能、技艺能不能赶得上?如果赶不上别人,要自己勉励自己,要发愤图强。

  在「八佾第三篇」里面,「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与人无争。如果说一定要有所争,就是讲射箭,孔子用射箭来做为这个说明。在儒家里面有六艺,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射箭是六艺之一,因为儒者不只是读书做学问,他如果需要上战场,他也能打仗,所以他要懂得驾车、懂得射箭。平常有射礼,射箭要学礼,符合礼才行。射箭的时候,揖让而升,互相先作揖行礼,互相礼让。升是升堂,大概射箭的时候,要登一个台,升堂,上了台之后才开始比射箭。不管是胜、负都要饮酒,下而饮,下堂的时候也是互相礼让,互相行礼,互相谦让。下来之后,胜负的人都要饮,而且输的人要先饮,赢的人后饮,陪着他饮,这都是尊重输的人,让他心里不要难受,这射礼很讲究。所以讲,其争也君子,实际上射礼还是讲礼让,没有争。只是什么?在互相显示自己技能的时候,射箭看谁射得中靶心。每个人功夫不同,当然有胜有负,但是虽然胜、负,依然是互相礼让,尤其是赢方更要礼让,更要谦卑。这就是所谓君子之争,他无争,要争就是争德行、学问、才艺的提升。

  在「公冶长篇」,子贡和孔子有这么一段对话,「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孔子问子贡,你跟颜回比起来,谁更优胜?子贡就回答,「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贡也很谦虚,他说我怎么敢?赐就是子贡的名,他叫端木赐,他自己说自己的名,自称。「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他不讲我,他讲自己的名,很谦虚。他说,我何敢跟回比?比不上颜回。颜回是闻一知十,听到一,他就自动能够领悟到十分,听到一分领悟十分。我呢?赐也,闻一知二,我只是闻一分知道两分。也不错了,一般人闻一分只懂一分,甚至可能闻一还不知一。当然子贡在这讲,也有点小小傲慢心在里头夹杂着。所以孔子在这说,「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同意子贡的话,说对,你确实不如颜回。然后后面又说,我与汝都不如颜回。孔子在这里也显示谦虚,也是教导子贡。颜回优胜之处在哪?颜回处处都谦让,处处不敢为人先,反而孔子最赞叹他。

  在「为政第二篇」里面讲,「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赞叹颜回大智若愚。他说我跟颜回讲一天的话,从早讲到晚,颜回就是在那听,在那点头,不违如愚,好像他是一个傻傻的人,从来都没有反对意见,也不会提什么问题,老老实实。不违,就不会违反,他听了绝对没有反对意见,完全赞同,完全接受,好像很愚笨。但是退而省其私,颜回退出去之后,孔子暗暗的观察他,从他私生活里面看他有没有真正听懂老师的教诲。亦足以发,看到颜回竟然能够把老师的教诲完全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落实到他自己待人处事生活当中,说明他也入了老师的境界。所以回也不愚,颜回并不是愚,他是大智若愚。这一点子贡确实比不上,孔子说他自己也比不上。他不违如愚,说白了就是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对老师的教诲不打折扣,他能入境界。我们要学习圣贤之道,最重要的一个修学原则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不能搞假的,就是不违如愚,像颜回一样,这一生一定能够得道。

  《弟子规》上又说,「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衣服、饮食,身外之物,这些享受比不上别人,心里不要有忧患。在「子罕篇第九」,「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子在这赞叹子路,子路叫仲由。他说子路,衣,这个衣是穿着,动词。穿着敝缊袍,敝就是那种很粗糙的衣服,缊袍就是用乱麻做的衣服。冬天的时候穿着这些衣袍,与衣狐貉者立,狐是狐皮,貉是貉皮,貉跟狐很相似,牠们的皮都是非常昂贵的。用狐皮、貉皮做衣服的人,当然是富贵人才能穿得起这些衣服。是讲子路(因为子路出身很贫寒)穿着破旧的衣服,跟穿着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耻者,不感觉到羞耻。能够这样做到的,其由也与,只有仲由,只有子路做得到,这是孔子赞叹。所以子路是君子,他不为衣服、饮食、享受不如人而觉得羞耻。君子,德行不如人才会羞耻。

  孔子在「里仁篇」里面讲,「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讲富与贵,这都是人之所欲,谁不想要富贵?唯有君子看到富贵,如果不以其道得之,得到的是不合理的,不处也,就是他不会去取这个富贵。贫与贱,贫贱是人之所恶,大家都厌恶贫贱,都想富贵。可是君子行道,如果行道反而得到贫贱,这叫不以其道得之。为什么?因为行道、修善是得到福报的,善有善报的,如果得不到富贵的福报,说明是什么?自有天命,还有前生因果。不去也,君子不会离弃这个贫贱,他会安于贫贱。

  下面说君子去仁,君子如果舍弃了仁,恶乎成名,这个恶乎是疑问助词,就是怎么能成名?成名,就是成君子之名,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君子。下面的话是最精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是吃一顿饭的时间,表示很短,这么短的时间里都不会违反仁,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力行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是说仓卒的时候,赶着、急忙的时候;颠沛是讲颠沛流离,遭遇到困境,甚至是面临死亡的时候,必于是,就是心也必在仁上,不会离开仁。君子无须臾之间离开仁,他对于其它的都能放得下。

  我们再看《弟子规》上讲,「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如果听到别人讲我们的过错,我们就发怒,听到别人赞誉我们,我们就快乐,这就招来损友,益友就退却,就离开了。

  孔子在「季氏篇」里面说,「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这个朋友,益友有三种,损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里是帮我们观察谁是益友、谁是损友。益友,第一个是直,正直,我们要交正直的朋友;第二个友谅,谅应当做宽恕来解,宽以待人;多闻,是博学多闻。我们要跟这三种人做朋友,这是益友,对我们身心、道德、学问都有帮助的。友便辟,这是讲善于周旋而没有正直心的人,便辟;第二个是善柔,这是很能够阿谀奉承;第三个便佞,是很善于言辞,但是没有真实的学问。这三种人都是损友,我们要离开。益友也好,损友也好,实际上都是自己感召的。如果我们能够虚心向人学习请教,我们乐于听过失,像子路能做到闻过则喜,这样益友就来了;如果我们反之,闻过怒、闻誉乐,损友就来了。

  今天第二堂课时间到了,我们「信」这部分还没讲完,等明天再跟大家一起分享。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3:05 , Processed in 0.10927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