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50|回复: 0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卍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50 册 No. 2061 宋高僧传》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破迷启悟,离苦得乐。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七情情执、怀疑嫉妒、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


大正藏第 50 册 No. 2061 宋高僧传






  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考讳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德则诸父也。唐书有传。基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及乎盈月诞。弥与群儿弗类。数方诵习神晤精爽。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疏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吾法有寄矣。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就尼犍子边。占得卦甚吉。师但东归哲资生矣。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父曰。伊类粗悍那胜教诏。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今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师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解纷开结统综条然。闻见者无不叹伏。凡百犍度跋渠。一览无差。宁劳再忆。年二十五应诏译经。讲通大小乘教三十余本。创意留心勤勤著述。盖切问而近思。其则不远矣。造疏计可百本。奘所译唯识论。初与昉尚光四人同受润色执笔捡文纂义。数朝之后基求退焉。奘问之。对曰。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玄源之醇粹。某不愿立功于参糅。若意成一本。受责则有所归。奘遂许之。以理遣三贤独委于基。此乃量材授任也。时随受撰录所闻。讲周疏毕。无何西明寺测法师亦俊朗之器。于唯识论讲场得计于阍者赂之以金。潜隐厥形。听寻联缀亦疏通论旨。犹数座方毕测于西明寺鸣椎集僧称讲此论。基闻之惭居其后不胜怅怏。奘勉之曰。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遂为讲陈那之论。基大善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又云。请奘师唯为己讲瑜伽论。还被测公同前盗听先讲。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徙步陟彼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与剑一镡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见无数人受其极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投之。捧得而去。及旦惊异未已。过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灭。寻视之数轴发光者。探之得弥勒上生经。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遂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红色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一云。行至太原传法。三车自随。前乘经论箱帙。中乘自御。后乘家妓女仆食馔。于路间遇一老父。问乘何人。对曰。家属。父曰。知法甚精。携家属偕。恐不称教基闻之顿悔前非。翛然独往。老父则文殊菩萨也。此亦卮语矣。随奘在玉华宫。参译之际三车何处安置乎。基随处化徒。获益者众。东行博陵有请讲法华经。遂造大疏焉。及归本寺恒与翻译旧人往还。屡谒宣律师。宣每有诸天王使者执事。或冥告杂务。尔日基去方来。宣怪其迟暮。对曰。适者大乘菩萨在此。善神翼从者多。我曹神通为他所制。故尔。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至十一月十三日。长往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法腊无闻。葬于樊村北渠。祔三藏奘师茔陇焉。弟子哀恸。余外执绋。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乃发通身光瑞。烂然可观。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经毕。亦发神光焉。弟子相继取基为折中。视之如奘在焉。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迁塔于平原。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徙棺见基齿。有四十根不断玉如。众弹指言。是佛之一相焉。凡今天下佛寺图形。号曰百本疏主真高宗大帝制赞。一云玄宗。然基魁梧堂堂。有桓赳之气。而慈济之心。诲人不倦。自天然也。其符彩则项负玉枕。面部宏伟交手十指若印契焉。名讳上字多出没不同者。为以慈恩传中云。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请御制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冯义宣。由此云。灵基开元录为窥基。或言乘基非也。彼曰大乘基。盖慧立彦悰。不全斥故云大乘基。如言不听泰耳。犹谨遣大乘光奉表同也。今海内呼慈恩法师焉。

  系曰。性相义门至唐方见大备也。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唯祖与宗百世不除之祀也。盖功德被物。广矣。大矣。奘苟无基则何祖张其学乎。开天下人眼目乎。二师立功与言。俱不朽也。然则基也。鄂公犹子。奘师门生。所谓将家来为法将。千载一人而已。故书有之。厥父灾厥子乃肯播。矧能肯获。其百本疏主之谓欤。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9 07:34 , Processed in 0.12699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