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0|回复: 0

[大德开示] 忏悔篇201803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弘一大师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




弘一大师著

第一门 略分化制通局
第二门 别时化教二忏

  南山律在家备览 略编(学者宜先详览卷首之例言及目表然后再阅正文)

  忏悔篇

  ▲资持云“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

  ▲事钞云“夫结成罪种、理须忏除、则形清心净。 故萨婆多云、无有一法疾于心者。不可以暂恶、便永弃之。故须忏悔。”    资持释云“初叙忏意、上句明造业。结业成因、必招来果、故如种焉。次句明须忏。以犯从妄起、罪假缘生。妄体本空、缘生无性。了知妄本则犯相何依、识达缘生则罪根叵得。是以忽追所犯、深恨前非。仰对胜缘、尽披肝胆。罪从心起、还逐心亡。既伏现因、不牵后果。犯而不悔、业苦穷。有智识非、义无隐覆故也。则下彰益。  故下二引劝。初引论、不下申劝。彼论问曰、何法重于地、何法高于空、何法多于草、何法疾于风。答曰、戒德重于地、我慢高于空、烦恼多于草、心念疾于风。今略引后句。以明昔心造恶、今忽追悔、刹那翻善、不待终日。意令有犯速须求忏。”

  ▲事钞云“涅槃云。犯四重者、生报即受。 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  若犯四重、心无怖畏惭愧发露。于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并名趣向一阐提道。  云何是业能得现报、不未来受。谓忏悔发露、供养三宝、常自呵南。以是善业、今世头目等痛横罹死殃鞭打饥饿。若不修身戒心慧、反上诸法、增长地狱。”    资持释云“初示罪报。  若下二时犯心有二、初约护法说破为不破。善业胜故、犯心轻故。亦欲进彼护法者。故未舍远者谓于佛法犹恋慕故。  若犯下次约坏法说为犯。言多过咎即说佛法中多过失故。一阐提此云无信。  云下三示悔法、初标问。谓下答释、初明忏者现报即受。所谓转重为轻也。横谓非横、罹犹堕也。若下明不忏者生报方受。彼经云。若不观身无常、名不修身。不观戒是善梯磴、名不修戒。不观心躁动制伏、名不修心。不观智慧有力能断、名不修慧。”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忏悔中分为二门┬一略分化制通局
       └二别明化教二忏

  第一门 略分化制通局

略分化制通局中分为二章┬一明化教
           └二明制教

  第一章 明化教

  ▲事钞云“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  资持释云“化教具兼两忏、通被二众、如文所叙。又复二忏通大小乘。又所犯罪通悔三世、总牒十业。”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上来略分化制通局中第一章明化教竟

  第二章 明制教

  ▲事钞云“若论律忏、唯局道众。 由犯托受生、污本须净。  还依初受、次第治之。”    资持释云“制中反成五局。言律忏者局小宗也、如文自述局道众也、托受生者局事行也、依初受者局现犯也、次第治者局名体也。上且分对、次释文相。初二句标局。言道众者总收出家五位。  由下释局所以。文叙犯忏皆依本受、受是禀制、于制顺违遂成持犯、则彰律忏与经天别矣。初句示犯起之本、次句明制忏之意。  还下示立忏之法。”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化制二教、通局互对。今依记文列表如下。

┌化教─二忏通大小乘─通被二众─具兼两忏-所犯罪通悔三世-总牒十业
└制教─局小宗────局道众──局事行──局理犯─────局名体

  上来略分化制通局中第二章明制教竟

  上来忏悔篇中第一门略分化制通局竟

  第二门 别时化教二忏

别明化教二忏中分为二章┬一对显二忏
           └二重广理忏

  第一章 对显二忏

  ▲事钞云“若据通忏、理事二别。”  资持释云“标云通忏者如上五对、通义可知。”

  △事钞续云“理据智利。 观彼罪性。  由妄覆心便结妄业、还须识妄本性无生。念念分心、业随迷遣。”    资持释云“理忏者。此约观慧推穷业性明见真理、罪得伏灭、故云忏也。文中初标根性。且望修事通明利根、若对三观智用浅深自分利钝如后可见。  观下二示观行、初句示所观境。  由下明能观智。上四句明达妄见理、下二句明行成罪灭。分谓分辨、即观照也。此中通示理观、无生之言总下大小三种之理。”

  △事钞续云“若论事忏属彼愚钝。 由未见理、我倒常行、妄业翳心随境缠附、动必起行行缠三有。为说真观、心昏智迷。  止得严净道场称叹虔仰或因礼拜或假诵持旋绕竭诚心缘胜境。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  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资持释云“次事忏中、初标机宜。  由下二示忏法又二、初叙不堪理观。  止下二正明事忏二、初明事行。  则下明成益、上二句示先业。言轻重者就过为言、五逆谤法用僧物等为重、余则为轻。又凡造罪、具足三时俱起猛心为重、或二时一时为轻。定不定者复简重业、定业极重纵不亡、不定犹轻或容转易。下二句彰益。转报谓易夺不受、对上轻及不定业也。轻受谓转重为轻、即上重中定业也。  并下指广。虚空藏经占察经等并明悔法。若准业疏须具五缘、一请佛菩萨为证即奉请众圣也二诵经咒即诵讽咒三说己罪名即说忏悔四立誓言即今发愿五如教明证。即今求相简择邪正”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今据上段资持释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钞文之义、并会通业疏四句、列表如下。其中依业疏增入者、上下用()记号

                              ┌或有轻受谓转重为轻
业有轻重┬就过轻重言┬五逆谤法用僧物等为重┬重业有定不定别┬定业极重纵忏不亡
    │     └余则为轻──────┼───┐   │(具足三时俱起猛心)
    │                │   │   └不定犹轻或容转易┐
    └就初中后┬具足三时俱起猛心为重─┘   │  (具足三时非俱起猛心) ├┐
     心轻重言│(具足三时非俱起猛心亦为重业)├────────────┘│
         └或二时一时俱起猛心为轻────┘   或有转报谓易夺不受─┘
          (二时一时非俱起猛心愈轻)
  初中后心三时者、谓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猛重心相者、谓方便举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随喜心。 其中轻重有无、列示句数。如前持犯篇、持犯总义、辨犯优劣章、单心辨犯及有心无心辨犯二节广明。宜检阅之。

  业疏释忏六聚法篇、引他解中、分列四句、至为明晰。今准其义、附列表如下以资参考。 文见业疏记卷二十二。

┌时报俱定 三时俱有心并俱重心─────────不可不受、则转重令轻。
├时定 三时俱有心 报不定 虽俱有心容有重轻──忏悔可转、则有相除。
├时不定 非三时俱有心 报定 有心者俱重心─┐
└时报俱不定 非三时俱有心有心者非俱重心──┴─此造业轻、易忏伏也。
  ▲济缘云“问、修理忏人须礼诵否。 答。愚智两分、事理无二。上智达理不碍修行、中下昧空故存渐诱。应为四句、总摄群机。一得理失事、一心禅观、外阙庄严、如有目无足不能前进。二逐事迷理、计功分课、不了缘生、如有足无目不知所从。三事理双运、目足相资、万行圆修、必至彼岸。四理事俱昧、盲而无足、愚痴惰慢、终无出期。是知理事各立未免偏邪、空有一如是真修习。故曰、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诸佛菩萨历劫熏修、华竺祖师终身苦行。此理深密、何可尽言。略示大途、粗分缁素耳。”见业疏记卷二十二    资持云“今时愚者、错解佛乘。皆谓理观寂尔无思、空然无境。取舍不得、能所俱亡。顽然寂住便是真如、放荡任情即为妙用。由是不礼圣像、不读真经。毁戒破斋、嗜酒啖肉。夸为大道、传化于人。恶业相投、率多承习。此乃虚妄臆度、颠倒论回。岂知达法皆真何妨泯净、了真即用岂碍修行。是知悟理则万行齐修、涉事则一毫不立。自非通鉴、余复何言。”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上来别明化教二忏中第一章对显二忏竟

  第二章 重广理忏

重广理忏中分为三节┬一标示用心
         ├二别列三观
         └三结示

  第一节 标示用心

  ▲事钞云“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 以无性故、妄我无托。事非我生、罪福无主。分见分思、分除分灭。  如人醒、则不眠醉。”    资持释云“初示所修观相。无性即空理。  以下明罪灭所以。诸世间业皆从我生、我为业主我既无托、故所造善恶不从我倒而生、妄业无依、故得除灭。见谓达理、断谓起修、除谓能观智、灭即所观业、破妄 显真而非顿证故皆云分。若约位判、分见分思即内凡人、分除分灭即初果已去。  如下喻显。眠醉喻迷醒觉喻悟眠觉醉醒相似法故。”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第二节 别列三观

  ▲事钞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  资持释云“理本是一、何有三者。若权实往分、前二是权、后一是实。若大小相对、前一是小、后二属大。若约开权会小、终归一理。若对三宗、性空局小、唯识局大、相空通小大如是分之。”

  △事钞续云“一者诸法 性空无我。  此理照心、名为小乘。”    资持释云“性空中分三、初示所观境即诸法二字。诸法之言总包一切。诸经论中或约依正因果、或世出世间、或有漏无漏、或色心非色心、或善恶无记、或阴界入等。若据通论总观诸法、今就忏悔且指罪业而为观境。  性空无我一句即能观智。罪从缘有、本无自性。缘即心境、虚妄心境和合成业。业性自空、非合之空。由存妄计故受轮转、但破妄计觅罪叵得、叵得之处强名空理。言性空者小机智劣、不能即法见空。必待推析、穷法体性、然后方空。  此下判位。小乘通收声闻缘觉。据所乘法谛缘虽殊、若论断证同见空理。”

  △事钞续云“二者诸法 本相是空、唯情妄见。  此理照用、属小菩萨。”    资持释云“相空中亦三、示境同前  能观中。言相空者了法无相。犹如幻化昧者谓真、亦如空华眼病谓实、故云唯情妄见。  判位中小菩萨者虽发大心、未穷心本、故设此观空诸尘境、如诸般若所被初心。者二乘住寂故但照心、菩萨涉事故云照用。  若对三宗、即当四分。同观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萨。”

  △事钞续云“三者诸法 外尘本无、实唯有识。  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故摄论云、唯识通四位等。”    资持释云“唯识中三科同上观境可解。  能观中。外尘谓一切境界也。言本无者有二义、一者境即心故、二者虚妄见故。实唯有识者言唯则遮于外境、言识则表于内心。  判位中。上二句彰胜。对前粗浅故云深妙。次二句正判。大菩萨者初地已去也。故下引证。彼以五十二位总为四位。论云。一切法以识为相、真如为境。境即是体依此境界、随心信乐、入信乐位。此收加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位如理通达、得入见位。即初地也能对治一切障、得入修位。二地至七地出离障垢、得入究竟位。八地至佛地初位所修名影像唯识、后三所修名真唯识。有人将前小菩萨对加行者不知观行不同也  问。有人云、唯识观、现山判位太高。又云、深位无罪、岂须忏悔。其意云何。答。论文自云唯识通四位、那责南山判耶。此盖特举深位以彰理妙、当知悔法正为下凡、故下劝令任智强弱随事观缘岂令果佛而悔罪耶。前修率尔不无小疵、后进狂简便生轻谤。寄言有识、详而慎之。”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第三节 结示

  ▲事钞云“以此三理、任智强弱、随事观缘、无罪不遣。”  资持释云“据理深浅、由机强弱、当量己分随力修之。然末世情昏、鲜逢利器。尚未堪事行、况克意于玄门。三观微言、于兹殆绝呜呼。”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上来别明化教二忏中 章重广理忏竟

  上来忏悔篇中第二门别明化教二忏竟

  上来第三忏悔篇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15:56 , Processed in 0.13908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