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1|回复: 11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绪 论     
   
        《弟子规》是一部讲如何落实德行教育的教材。人人都希望能够在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学佛的人,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学习《弟子规》便是实现这一切的入门根基。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还会有一点轻视的心理,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成人、父母更应该学。不仅是普通人学,念佛的人这一生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学佛有所成就,更要扎好这个根基。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从成人的角度来学习《弟子规》,从一个学佛人如何来落实佛法的根基这个角度来探讨《弟子规》。     
   
        我们今天的讨论就以修德立业的根基为题。     
   
        “修德”,这一生我们想成就正人君子的品德,想要学佛,成就佛菩萨的大德,必须从《弟子规》入手。“立业”也是如此,世间人希望得到成功事业、幸福人生,没有《弟子规》的落实,也是达不到的。学佛的人想成就道业,也要从《弟子规》入手。     
   
        恩师目前在香港讲《华严经》,他说绝对不能小看《弟子规》,它是入《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量寿经》都是无二无别的,这证明学习《弟子规》非常重要。     
   
        可能你听了这句话会想:《弟子规》孩子学尚可,所谓童蒙养正。小孩子用《弟子规》来端正自己的品德,打好道德学问的根基,这能说得过去。《华严经》是佛教里高级的佛法,是一乘法门,等于是佛法里的最高峰,怎么能跟《弟子规》同日而语呢?恩师讲话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这也是从华严境界里谈的,华严境界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弟子规》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修为,可是同样含有《华严经》深奥的学问。只是我们学者不懂得去深入,不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悟这个理,不懂得善用其心,所以才会轻视《弟子规》。     
   
        《华严经》里讲的有十玄门,十玄门里有个叫同时具足相应门,换句话说,《弟子规》所讲的义理同时也具足一乘佛法。比如说,《弟子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代表谁呢?他是代表一切众生的。佛法里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一切众生的呼唤我们都要“应勿缓”,这谁能做到呢?等觉菩萨才能做到。所以,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众生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立即现身,令众生得到解脱,这才是“应勿缓”。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弟子规》与《华严经》的理是相通的。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哪一法不是华严呢?更何况《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义理,都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自性是人人都具足的,性德也是人人都本有的,所以《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道德品行,人人本来都有,因为迷惑颠倒才迷失了。所以,必须通过修持性德,把性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这样才能够恢复自性。     
   
        今天讨论、学习《弟子规》,和一般的学习讨论方式有所不同,我们作为成人,作为父母,作为修道之人,作为在世间想立大业,甚至想在出世法上能够得到道业成就的人,从这些角度来探讨《弟子规》。     
   
        既然《弟子规》与《华严经》无二无别,那么为了大家理解这句话,我们一起学习、讨论,看看《弟子规》是否具有《华严经》的大格局。末学不揣冒昧,虽然学问道德很浅,但是也愿意把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指正。     
   
        所以,我们今天用华严宗法,来诠释《弟子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恩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经》无二无别,同时,能够令大家对《弟子规》产生足够的重视。如果《弟子规》没有落实,学《华严经》也是很难入境界。     
   
        莲池大师曾经注释《阿弥陀经》,他所用的注释方法就是《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近代的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也是用华严十门开启的方法。这十门开启也就是用十个方面来诠释这部经典,所以古来大德所说的《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从两位大德——莲池大师和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具有《华严经》的架势。     
   
        恩师今天说,《弟子规》是《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二无别,现在我们效法古来大德,用华严十门开启来学习《弟子规》。     
   
        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是哪十门开启:     
   
        第一,教起因缘;第二,本文体性;第三,本文宗趣;第四,方便力用;第五,所被根器;第六,藏教所摄;第七,部类差别;第八,传会讲释;第九,总释名题;第十,正释文义。那么我们就试着从这十个方面来开解《弟子规》。     
   
        十门开启第一:教起因缘。所谓教起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学《弟子规》有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刚才讲到,很多的父母会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但是,往往让自己的孩子学《弟子规》、背《弟子规》,孩子都能够背得烂熟,可是在生活中却时时会违犯《弟子规》。比如说他能背诵《弟子规》的“入则孝”,但是对父母却不讲礼貌,很傲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孩子们学了《弟子规》,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没有为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样子。如果父母做出了好样子,孩子看到父母都能够做到,他自然就有样学样,就能做到。所以孔老夫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己身正,所说的自己都能做到,比如说“孝顺父母”,就表演给孩子看“我是这样孝顺老人家的”,那么孩子看到好的榜样,他就能理解,也能够做到“入则孝”,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呢!这是大人先要学《弟子规》的道理。首先得让大人学,大人学了以后,把《弟子规》一条一条地做给孩子看,孩子是这么学最有效,身教胜于言教。     
   
        《弟子规》所讲的每一条,都是让我们修德立业。一个人只要有优良的品德,他就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被人所尊敬。所以,不管你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想有所成就,都得要修学《弟子规》。当年孔老夫子教学生,孔门四科里有四门教育:第一个先讲的德行;第二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讲文学,就是一些文艺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头两条德行和言语就是在《弟子规》上来落实的。     
   
        所以,有些总经理招募员工,他首先是看你这个人人品如何,值不值得信赖,对工作负不负责任,都是通过用这些方面来考核的。所以我们就明白,《弟子规》能做到,你的事业就有成功的根基了。     
   
        那么对于学佛的人来讲,希望功夫能够迅速地得力,那么基本的德行修养必须先得做到,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烦恼习气压伏不住,老是起现行。正如恩师常说的,这是因为我们基本的德行没有基础,佛家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没有根基了。所以恩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是基础的德行修养课程,得先做到,然后再谈入佛境界,念佛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得建立在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所以学《弟子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事情,都是浅深相通的,《弟子规》上所讲的虽然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表面上看好像是给孩子学的日常生活小事,但是这里有很深的道理。古人讲“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出自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这个大海水里。所以,从这看出,《弟子规》的每一条,都含有很深的玄义。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去学习《弟子规》,一样能体会到《华严经》的味道。     
   
        很多深的理从哪里领悟?就是从生活小事上悟,从基本的品行、德行基础来悟入。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人叫杨黻,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早日修成正果。他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拜访无际大师学道,然后就背上背包,辞别了他的老母亲,去找无际大师。走着走着,遇到一位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好像在等他,迎面而来说:“阿弥陀佛,施主啊,你要去哪里呢?”杨黻就说:“我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找无际大师学道。”这个老和尚就笑了,说:“你找无际大师,不如找佛啊。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往回走就能见到,你不如跟他学道啊。”杨黻一听:“是吗?还有佛在世?在哪里啊?”这位老和尚就说:“你现在就回去,注意有一位披着一条毯子,脚上倒穿着拖鞋的人,就是你应该拜的佛。”杨黻一听,很高兴,立即辞别了老和尚,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天色已晚,夜深人静,这个时候,杨黻就敲门。都到家了,一路上还没有见到这样一个披着毛毯、倒穿着拖鞋的人,心里正在纳闷。他的老母亲在家里听到了儿子叫门的声音,非常的高兴,因为老母亲想念儿子,一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的赶紧去开门,但是她已经躺下了,又马上起床,随手就抓起了一条毛毯披在身上,因为匆忙的缘故,把鞋穿反了,倒穿着拖鞋,急急忙忙地来开门。门一打开,杨黻一看,哎呀!他马上就醒悟了,原来活佛是谁呢?就是这堂中的老母亲啊。从此以后杨黻就觉悟了,不再去出外寻师访道了,就在家里注解《孝经》。他的悟处就是:深妙的道,全在日常生活和孝顺父母这些基本的德行中。所以他注解《孝经》的时候,很有感应,当他把墨汁用完了以后,去水池里挑一点水磨墨,结果池水里就自然地涌起墨汁来给他用,池水里墨汁都是现成的。     
   
        道在哪里?道原来就在我们应该尽的义务中,孝就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以古人总是说,道在哪里?日常生活就是道,会学的就学成,不会学的你出外找什么样的道,也是很难成就的。     
   
        孔老夫子曾经也讲过,要从最近的这些事情中,去学习仁的方法。他把仁作为最高的德行标准,仁在哪里学呢?就在日常生活中学。     
   
        对于孩子,如果能够让他从小就去落实这些德行的根基,那么他长大以后,学什么都学得快,他的品格、德行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污染。当年,恩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就非常重视孩子的童蒙养正教育。恩师也继承了李老师这种遗风,现在大力地提倡《弟子规》,可见得大德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这些做到了,才能有入道的根基。     
   
        《弟子规》是依从《论语·学而》第六条编成的,它以孔老夫子的教导为纲目。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很显然,《弟子规》就是以这一条作为纲目加以开解的。所以,从这一条可以看到,《弟子规》的规是规矩,《弟子规》是谁的规矩呢?是孔门弟子的规矩,孔老夫子当年教导学生,就是用这条规矩来要求自己的弟子。     
   
        孔门弟子以此能够成就世间圣贤。那么佛门弟子呢?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做佛做菩萨,这本《弟子规》也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恩师要求我们大家从《弟子规》入手来学习的原因。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的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先生,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训蒙文》,训导童蒙的。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后,改名为《弟子规》。整篇文章不长,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以三个字作为条目,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     
   
        佛门里也有《弟子规》,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的人,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就说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你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小乘声闻缘觉要修的,第三福是大乘菩萨要修的。《弟子规》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德目,不正是第一福的头两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吗?     
   
        那么“慈心不杀”,具体落实在道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佛门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这是第一福。第一福做到了,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所以,为什么恩师这么强调《弟子规》,原来真正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条要好好地落实,这一条不落实,哪怕是一天能念十万声佛号,但是心行跟《弟子规》不相应,那也是很难往生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弟子规》的教起因缘。所以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因为它对我们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都非常的重要。     
   
        十门开启第二:本文体性。所谓体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一种基本的原理原则。《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弟子规》所讲的这些条目,每一条都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德行。儒家也讲“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具体体现就是《弟子规》讲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所以,《弟子规》不是孔老夫子非得让我们遵守他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是!他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本性具有的性德。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具体的说,性德体现在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可以说是五伦的关系,就是每个人必须有的这种人群之间的关系。人呱呱坠地以后,就离不开人群了,他就具有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关系。这五伦的关系也不是哪一个人制定的,它是自然就具备的。比如说哪个人没有父母?父母不是人规定的,一生出来就一定有父母。所以既然有这种关系,人就必须要在这些关系中去尽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就叫做十义,五伦十义。具体讲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十种义务。那么道德呢?具体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讲八德。八德有两种说法,普遍的说法是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把这个一归纳,去除相同的,可以说有十二个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这些都属于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品行。     
   
        心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相同,它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通常,我们讲心性,也称它为实相,即宇宙真实的面目,这种自性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它是有,但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可以接触得到的。老子也知道有个自性,他把自性称为“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说不出来,无法去名状的,没有办法讲得出来。不仅讲不出来,连我们的思想、意识都想不出来。但是,它又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老子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个道,虽然很难理解,但是孔老夫子说“志于道”,就是要立志证这个道。佛也讲,这是我们的自性,也叫佛性,每个人本来具足,只要证到了这个佛性,我们就成佛了。     
   
        “道”或者说“佛性”如何去证得呢?我们首先要了解,“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按照这些表现的形象去修,就有一天能够证“道”,虽然“道”说不出来,但是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德”。所以“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我们虽然不能够用我们的六根接触“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德”。我们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忠,什么是礼,什么是义,一个证道的人自然就会表现出这些德。我们没证道,叫做凡夫。凡夫没有成佛,没有见性,如何见性成佛呢?就要通过修这些德。凡是顺着性德的我们就做,凡是违背性德的我们就不做,这样才能证入自性。我们也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证自性,一定能恢复自性,为什么呢?自性是本来就有的。我们现在有了这些烦恼习气,障碍我们的自性,这些烦恼习性,我们本来没有,没有的我们当然能够去除掉,本来有的,当然能够恢复了。     
   
        孔老夫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志一定要在道上。而怎样去证道呢?要“据于德”。据就是以德为依靠,依靠德来修养自己,就能入道。从这里我们看到,《弟子规》是帮助我们修性德、证道的一门学问。从体性来看,它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书,不能够小看它。《中庸》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想要证道,学君子,成圣贤,那就得一步一步来。我们要远行,就要从近处开始走,一步一个脚印这么走下去,最终有一天会达到目的。你要登高爬山,万丈的高山,也是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爬的,自己先要谦卑下来,慢慢地爬。《弟子规》就是我们要远行的第一步,登高的第一步,我们要相信,一直这么走下去,一定能达到终点。达到终点了,我们就能恢复自性,圆满的恢复,跟佛一样,就成佛了,成就我们本来具有的圆满的德行、佛性。     
   
        《弟子规》教导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如果你以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我们就不用学了,那么你不学它,你就没有办法真正打好恢复性德的根基,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你明明可以恢复性德,恢复本性,你不去恢复,这不就是自暴自弃吗?所以,立志要成圣成贤,就得从低的开始,而低的必定通高的,浅的一定达深的,浅深不二,高低平等,无有高下,这样才是《华严经》所说的境界。     
   
        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增强我们大家学习《弟子规》的信心,不能够忽视这一门德行学问。     
   
        十门开启第三:本文宗趣。如果大家真正明了《弟子规》的体性,是讲自性性德。谈到宗趣,就比较好讲了。宗就是宗旨,趣就是趣向。《弟子规》以什么为宗旨呢?它是以“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论语》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六个部分就是讲的修行、力行。后面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我们能够理解,就是学习圣贤之道,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更帮助我们力行。这个学文并不完全指学一般的文学、才艺,更重要的是指圣贤的学问。为什么要学圣贤的学问呢?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力行!所谓学文和力行要合一并重。佛法也讲解行并重,解帮助行,行帮助解。整条纲目就是我们的宗旨。进德和学文,进德就是指力行,再学文,进德是行,学文是知,知行要合一,处处都知行合一,成圣成贤就快了。     
   
        那以什么为趣呢?宗和趣就有因果关系了。如果我们能够进德修业,学习圣贤,最后我们达到什么果报呢?必定能有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成圣成贤我们都能够达到。所以我们说以幸福人生、成圣成贤为趣。     
   
        十门开启第四:方便力用。方便,便是指便宜,就是合适,最合适的方法就叫方便。《弟子规》教导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圣贤呢?它讲的都是日常的生活小事,所以正是在平常生活里,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与性德相应,这是《弟子规》所教导的方法。你不用向外求道,就在当下,在自己的角色里,在自己的生活里,学习圣贤的克己功夫,这方不方便?合不合适?很合适很方便,谁都能做!     
   
        那么它的力用是什么?就是我们学《弟子规》有什么用呢?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就能够从这些生活小事上面去悟圣贤之理。我们说《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这个体怎么悟入呢?就是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去悟,就像《华严经》里的净行品,讲的就是菩萨的生活小事,从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穿衣吃饭,讲的都是生活小事,但是华严菩萨就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发大菩提心,就证入佛性。能够从这些小事中达圣贤之理,这是它的用途。     
   
        圣贤之道,印祖讲的就是两个字:“明”与“诚”。“明”就是觉悟,“诚”就是你达到的真诚心,真诚心确实不容易学,有的人天生就真诚,有的人非得靠学习,他明白道理了,才能真正有真诚心。恩师讲了,真诚心就是菩提心。往生净土也得发菩提心,加上一向专念才能成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真诚心、这种圣贤之心呢?先得学,才能“明”。所以学《弟子规》就是要明白这些圣贤之理,然后才能达到真诚心,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有没有用呢?太有用了!所以要从这个角度学《弟子规》,不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只给孩子学。我们是从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高度来学《弟子规》。我们在学习中,着重在每一条要从哪些方面来落实,不是就学这条死死板板的文字义理,它是多方面的,可以引申的。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里面的理是什么?我们着重这样去学习,达到知行合一,做起来真的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十门开启第五:所被根器。也就是说哪些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适合学《弟子规》呢?所谓根性,有上中下三种,孔老夫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中根的人,学而知之,次也;下根的人,困而知之。你天生就懂得,叫一闻千悟,这种叫上根,一般人很难达到。像六祖惠能大师,听一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了,这个真不容易,我们学不来。大部分人属于中下根人,怎么办?学而知之。通过学习,才能够知圣贤之道。再下根是困而知之,我学佛也学了十多年了,功夫就是不得力,就是困,受困了以后才去学,困而学之是下根,所以我自己是属于中下根人。要知道,《弟子规》上中下三根都得学,上根的人学《弟子规》,叫一闻千悟,一听“父母呼,应勿缓”,他就马上彻悟,连佛菩萨也是“父母呼,应勿缓”。刚才我们讲了观世音菩萨,“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观世音菩萨不也是做到了“应勿缓”吗?看众生犹如父母,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是他所修行的,观世音菩萨是上根人,他来学这个,马上就悟透了。上根人是什么呢?证悟自性,然后性德启用,成为了修德,把《弟子规》条条都做到了,这是上根人。我们中根人没证入自性,就要通过学习,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以恢复性德,这叫修德,然后希望有一天能够证入自性。所以中根得学。下根就更得学了,基础都没有,那怎么能够成就呢?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弟子规》也是三根普被、利顿全收。     
   
        恩师经常提到,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不修学小乘的,直接入大乘,那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呢?因为这叫空中楼阁,没有基础。而中国没有流传小乘,不是因为中国的修行人不要小乘,是中国有儒和道的基础。儒和道是古人都在修学的,他学了儒和道之后,可以直接入大乘,因此《弟子规》作为儒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可以说是小乘的修学根基,真正做圆满了,直接进入修学大乘就有基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恩师现在讲《华严经》,已经契入华严境界了,他也带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蔡礼旭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一共四十个小时的讲解,恩师就听了十遍,用四百个小时来学习。难道恩师还没有做到《弟子规》吗?都做到了!为什么还要学呢?证明了上中下根都得学,哪怕你是证入华严境界。他是学什么呢?是把《弟子规》作为表演的教材、演戏的剧本演出来给我们看,这是示现,叫我们这些中下根人更应该努力学习。     
   
        十门开启第六:藏教所摄。一般的经典属于三藏之一,三藏通常是指“经、律、论”。经是指佛的圣言量,直接讲出来的就为经;律是指生活规范,佛所制定的戒律,都是佛弟子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论就是那些祖师大德读经,有一些心得体会了,写出的论著。经、律、论通常就是作为分别是佛经或者是佛论所用的大致分法。那么《弟子规》在这种经论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呢?“藏教所摄”就是指在经论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当然,《弟子规》不属于佛经,不可以把它归为佛教的经律论,但是如果说它有跟经律论有相通类似之处,是可以把《弟子规》归为律这方面。因为所谓律就是佛所制定的生活规范,《弟子规》也是圣人给我们制定的生活规范,是我们应该遵守的。     
   
        佛制定戒律,是让修行人通过戒律的修持,能够回归圣人、佛的自性。所以,戒律是一个证入佛性的人自然做出来的。没有证入佛性的人,用戒律来修学,也能够证入佛性。同理可知,《弟子规》也是这样,“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训导,是圣人的生活规范,所以我们凡人通过修持《弟子规》,也有一天能成为圣人。     
   
        在判教方面,贤首大师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华严学者,他通常判有五教,所谓“小、使、终、顿、圆”。佛所讲的这些经典,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区分。“小”是小乘的这些经教,最后是“圆”教,像《华严经》、《法华经》是属于圆教。“圆”就是一生圆成佛道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是属于圆教。如果把《弟子规》放到这五教中来看,实际上它是五教的基础,最初的小乘。小乘的目标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那必须要以《弟子规》作为基础规范,阿罗汉证果了,一定是把《弟子规》做好了,做圆满了。最后的圆教菩萨、等觉菩萨马上就成佛了,他们也是把《弟子规》做得圆圆满满,百分之百落实了,所以,把修学《弟子规》作为修学佛道的入门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在经教里应居什么地位呢?它属于五教的基础,它所讲的这些生活事理也是通五教的,既是基础,又通五教,所以,是入佛门的必修课程。     
   
        十门开启第七:部类差别。部类就是指这部《弟子规》,有没有跟它同部的,相类似的这些经典。恩师讲经常常提到,真实希望求生净土,一生能够圆成佛道的人,就必须要把儒释道三家的基础奠定好,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德行。     
   
        儒家的基础德行是《弟子规》,道家的基础德行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找出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是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当然《弟子规》是基础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弟子规》做到了,然后再晋升到《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讲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十善业道经》让我们成就圆满的善行,这是悟入心性的基础,成佛的基础。所以同类的教材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在儒家的经典里,跟《弟子规》可以说是同部类的,可以看陈弘谋先生的著作,这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编了一部《五种遗规》,有五部分,第一部讲的是《养正遗规》;第二部是《训俗遗规》;第三是《教女遗规》;第四、第五部分是讲做官的人如何来修持自己。第一部《养正遗规》,就是《弟子规》的详细解释,其中有《朱子童蒙须知》、《朱子论定程董学则》,还有真西山的《教子斋规》,陈北溪的《小学诗礼》,方正学的《幼仪杂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童蒙养正不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是我们大人都没有做到,所以现在要补习。这些都属于部类差别。     
   
        十门开启第八:传会讲释。其实《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讲的是译会校释,译就是翻译,会就是会集,校是校正,释是解释注释。因为经典是从古印度传过来的,它有翻译,要讲这些因缘。《弟子规》是中国本有的,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字,就是传,不是译,不是翻译来的,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训。谁传的呢?从《论语》中我们看到的是孔老夫子的训示,所以是孔老夫子的心传,是圣人的训导。     
   
        那么会集方面,是由清朝李毓秀夫子会集,贾存仁改编重订。恩师把《弟子规》列入学佛人、净宗学人的基础修学科目,他把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进行了分段,大分七则: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类一百一十三个细则,讲了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恩师又从中挑选了七十句作为精要,让我们重点学习。恩师把它编成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弟子规节要七十句》,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很好资料。     
   
        在讲释方面,蔡礼旭老师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了一部《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幸福人生讲座。把《弟子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了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了《弟子规与佛法修学》,也是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他讲的是结合佛法的,主要是对我们学佛人讲的,在香港讲的是对一切社会大众所讲的。     
   
        还有杨淑芬老师,早几年曾经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过《弟子规》。另外台湾成功大学的张有恒教授,为《弟子规》做了一部详细的注解,题目叫做《幸福人生之经营》,他在序文里写道,他是汇集了杨老师、蔡老师讲的《弟子规》,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参考。     
   
        十门开启第九:总释名题。就是解释名题了。这篇文章名题就三个字:弟子规。顾名思义,规就是规矩,弟子就是学生,谁的学生呢?从狭义上讲,是孔门弟子,跟孔老夫子学习圣贤之道的学生,他们应该遵守的,所以很多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这种说法是比较偏颇了。《弟子规》原本是孔老夫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门人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弟子都不是小孩,都是大人了,他们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老夫子要求的。     
   
        广义的讲,《弟子规》是一切圣贤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我们学佛,也是学圣贤之道,佛是圣,大圣,菩萨是大贤。要成佛成菩萨,也得从《弟子规》开始学习。从《弟子规》这个名字来看,是所有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优良人品、修德立业的人,想要作佛作菩萨、成圣成贤的人必须学习的规范,所以非常重要。     
   
        十门开启第十:正释文义。就是讲解经文,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总叙,后面有一个结劝,所以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七大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是结劝,劝导大家要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是一百一十三则事情,我们认真地一句一句来学习,并立志效法圣贤弟子,扎好修德立业的根基,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为和谐世界略尽绵薄。     
   
        ——钟茂森敬述     
   
  第一章   弟子规     
   
        (清) 李毓秀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第一章    总 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个总叙出自《论语·学而》第六条,孔老夫子教导弟子的科目。《论语》是孔老夫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都是孔老夫子这位至圣先师每日的生活行持,所以《弟子规》是圣人训,是孔老夫子这位圣人对我们的训导。《弟子规》不是规定这些我们必须得做,它是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把它说出来。     
   
        佛在《金刚经》里经常提到,“如来无有法可说”,意思就是佛没有说什么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为什么佛却说自己没有说法呢?这是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我们本来具有的,没有给我们再加一个新的法,所以他无有说法。《弟子规》也是这样,圣人虽然说了《弟子规》,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有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弟子规》我们就应该有信心了,相信自己,《弟子规》所说的每一条都能做到,因为是本有的,所以当然就能做到。本有的性德无量无边,说起来可是无量劫也说不尽,但是圣人用归纳的方法归纳了七条。     
   
        “首孝弟,次谨信”。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孔老夫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的起点。所以,《弟子规》就得先说孝。     
   
        孝是一种什么观念呢?就是父母跟我一体,父子有亲。有了这种孝的观念,自然就能做出孝行来。当然了,这个孝要扩而展之,不仅父母跟儿女是一体,老师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跟我也是一体。佛经里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一样看待。你有这种观念,这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这么看待的,他认为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的父母,他供养众生如同供养诸佛如来。修普贤行就能成佛道。所以,恩师曾经说,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孝道的落实。既是涵盖圆满的佛道,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那么教学又得从这里开始教起,所以这个孝非常重要。     
   
        悌就是恭敬的观念。由于孝心表现出来就是恭敬,首先对父母恭敬,扩展出来,一切长辈我们也要恭敬,一切众生我们也要恭敬。所以悌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这是悌的本意,这也是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所以悌从哪里来?礼敬就是悌,悌是从孝而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体会到,《弟子规》所说的,其实可以通华严境界了。     
   
        谨是一种生活态度,恭谨、谨慎。那么事事物物我们都小心谨慎,从谨慎中蓄养自己这种圣贤的品德。因为人有谨慎才能够留心自己的毛病习气有没有起现行,如果妄失或迷失了这种圣贤的品德,自己的烦恼起现行了,起现行迷而不知,这就不谨了。所以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一定是在细节上,哪怕是动一个念头,都非常的谨慎,如果是一个恶念,就不能让它继续,要当下把它化解,把它去除,所以要谨到这样的地步。这都是圣贤的克己功夫,克念作圣,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成就圣贤的品格。     
   
        信是讲做人必须有信用。如果人没有了信用,那谁都不相信你,你就不能立于社会。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信用度,信用一破坏,这一辈子就不容易成功。信也包括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人生必须要有一个志向,一个目标,以什么为目标呢?就是以成圣成贤为目标。假如一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么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即使吃得饱,穿得暖,那跟没有灵魂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信念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天,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讨论,子贡问孔老夫子,说一个国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不败呢?孔老夫子说,具备三个方面:第一,要兵,兵器的兵,就是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第二,要食,就是粮食,让人们能够生存;第三是信,就是人的信念。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信念了,那怎么行?结果子贡就问,假如这三者必须去其一,去哪一条?孔老夫子说先去其兵,一个国家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军队警察,但是如果大家有食,衣食温饱,民族有信念,也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子贡继续问,假如再去除一条是什么呢?孔老夫子说再去除一条就是食。人可以没有防卫的工具,可以没有粮食,但是不能没有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注定要灭亡。所以孔老夫子说“人无信,则不立”,没有信念,就立不起来了,人如是,民族、国家亦复如是,所以信是很重要的。     
   
        “泛爱众,而亲仁”。泛就是广泛,爱就是仁爱,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泛爱众的意思。爱心从哪里出来的?还是从孝悌出来的。孔老夫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爱,那怎么会爱别人呢?你去爱别人,看外表好像你很有爱心,其实你不是真正有爱心。为什么?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别人。你只是装个样子,其中必有所图,不是真心的爱。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首先要亲亲,对父母亲要孝敬,然后才能谈到仁民,对于一切民众才有仁爱之心,这是有顺序的。所以泛爱众这种广大的爱心,也是我们孝心的拓展,也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就是对于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够提升。这六条,都是我们作为弟子的,不管孔门弟子还是佛门弟子都应该修学的,而且我们还应该用这些德行教导我们的后代子孙。     
   
        这六条做好了,力行的功夫我们就做到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是就的意思。做好了这六条,有余力了,就得马上学文。学文也很重要,你行有力了,就非得学文不可,不学文,你的修行想要提升就比较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偏差。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补注》,就讲到这条,他说不是让你先做前面六条,然后才学文,不是指这个意思,应该怎么解释呢?应该是力行和学文要同时,注重在力行,但是学文不可忽视,学文是什么意思呢?学习圣贤之教,用这些经典的教训来导引我们的行为。     
   
        《弟子规》上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你只有力行,而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育,那就变得自以为是了,用自己的见解去力行,行到最后,南辕北辙了都不知道。所以“昧理真”,真理都违背了。力行和学文要同时,要合一,所谓知行合一,解行并重,这样进步才快,才相应。     
   
        第一章 入则孝     
   
        根据恩师的分类,“入则孝”可以分为二十四则。顾名思义,第一章是讲孝道的,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也是圣人德行的根本,为什么呢?因为佛法讲宇宙万物是一体,这是事实真相,一体的观念,就是孝道,当我们真正入佛知见的时候,我们看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的。我们怎样去入佛知见呢?从哪里入手呢?“入”我们可以解释为入手。从哪里入手?从孝道入手,所以“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从这里入手。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有一体的观念,你才能有爱心,对待一切众生,爱他们就像爱自己一样,爱心的原点在哪里呢?恩师讲过,爱心的原点在父子有亲。就是父母跟子女的亲爱,是爱心的原点,因为这让我们最容易体会一体是什么观念。我们跟父母是一体,这谁都晓得,我们从哪来的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父母那里得来的。我们每一个细胞,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细胞原点,渐渐长大慢慢衍生出来的,所以我们跟父母本来就是一体,这比较容易体会。然后再慢慢扩展,一体的观念涵盖宇宙万物,这就是圣人的心量。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要证入圣人的知见,要看到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这是圣人的知见。从哪里入手呢?就是从每一件生活小事慢慢去做、去落实,然后悟出这里心性的道理,这些事情是什么呢?     
   
        【父母呼,应勿缓。】     
   
        直接的字面解释就是,作为一个小孩,父母一叫,他马上就得答应,这是字面的意思。为什么要“应勿缓”呢?“应勿缓”就是表示一种恭敬。假如父母叫到我们了,我们拖拖拉拉,迟迟疑疑,慢慢腾腾,这样的话,就没有恭敬心了。而孝一定要体现在敬字上,“孝敬孝敬”,没有敬父母的这种心,怎么能说有孝心呢?所以“应勿缓”是一种孝敬。     
   
        “父母”,广义的来看,对待老人、对待长辈也应该像对父母那样来对待他们。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对我们自己家的老人,自己家的父母这种心扩展到对一切父母,一切老人,所以,所有长辈呼,我们也得“应勿缓”,长辈有需要的,我们马上要帮助。“呼”不一定是语言上呼唤这种呼,心灵的呼声也得“应勿缓”。老人家心里有需要的,不待他说出来,我们就要去帮忙,就要去照顾,这就是“应勿缓”。     
   
        佛法里讲的众生皆是我们的父母,哪怕是蚊虫蚂蚁,哪怕是这些看不见的生灵,过去生中就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他们,他们有需要,我们也得“应勿缓”。正如观世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观世音菩萨所落实的不正是《弟子规》这一条吗?就是等觉菩萨,做的还是《弟子规》!从这里可以看到,《弟子规》如果要做的圆满,可以成佛道。     
   
        “父母”可以引申。在世间,“父母”可以引申为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呼,我们也“应勿缓”。那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呼声是什么呢?他们希望我们做什么呢?希望我们修德立业,做一个正人君子。所以《孝经》上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三个层次,就是奉侍双亲为第一层;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这是第二层,为人民服务;第三层,立身行道,成就圣贤的品格。这才是孝道的落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教我们也是这样,他们的要求我们有没有切实地去做呢?如果没有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弟子规》第一条就没做好。所以你从这些角度来思维,就知道这一条涵盖了无量无边的义理。所以《弟子规》里也体现了《华严经》的精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父母呼,应勿缓”这一条,就涵盖了《弟子规》的全部,也可以说涵盖了一切圣贤之道,这一条没做到,其他都没做到,其他都做到了,这一条才能做圆满,你看这不是一即一切吗!在具体的生活小事上面,父母叫我们,我们马上跑到跟前,给父母应答,修养自己的礼敬之心。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有求于我的,我马上尽力地去帮助他们,这就是“应勿缓”。学教、学文关键是有悟性,虽然不能像菩萨一闻千悟,也得学举一反三。这样我们学圣教,运用起来才能够灵活自如,不至于死死板板。“父母呼,应勿缓”,只限于父母叫我的时候,我才“应勿缓”,那就学呆了,局限的范围就太小了。     
   
        【父母命,行勿懒。】     
   
        这是讲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希望我们做什么事,命令我们,我们马上得做,不能懒惰。这一条的意思当然也可以用前面所说的原理来进行延伸,父母指的是涵盖一切众生的,他们希望我们做到的我们不能懒惰,必须赶紧去做到,心心念念为利益一切众生。从哪里做起呢?也得从自己家里的父母开始做起,父母是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我们报恩必须从报父母恩开始。现在很多人,父母让他做的事情,推辞很多,借口很多,连父母让他吃一顿饭,他也总是会千推托、万推托,总是以忙为借口,把忙作为懒的借口,这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那他到底在忙什么呢?     
   
        在二〇〇六年五月份母亲节的时候,《广州日报》的记者对一些儿女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谈谈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如何尽孝。结果儿女们都说:“我现在希望赚大钱,赚多多的钱可以让父母花,买洋房,买汽车,让他们享受生活。”然后记者又去采访这些儿女的母亲,“您希望儿女如何来孝顺?”这些母亲没有人说“我希望我儿女给我买洋房、买名车”,真没有,倒是很多母亲说,希望自己的儿女别太忙,能在母亲节一起吃顿饭。父母对我们的希望我们能不能去体恤?我们能不能做到“行勿懒”、“应勿缓”?所以,常常把忙作为懒的借口,这就是没有把父母放在首位,是把赚钱放在首位了。这些虽然是生活小事,却往往表现出我们有没有真实孝心,在这些方面应常常检讨自己。     
   
        【父母教,须敬听。】     
   
        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的教诲我们要恭恭敬敬地听取。父母都是年长我们几十年的人,有一句俗话说,“父母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走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他们的教诲一定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应该虚心恭敬地去听取,这样往往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俗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建议,一定有好处。     
   
        所以“父母教”,需要恭恭敬敬地去接受,养自己的谦虚之德。对的,我们应该听取,不对的,我们也得听,还得恭恭敬敬地听,这是养自己的谦德,然后观察机缘,慢慢劝谏。     
   
        扩而展之,一切人,他对我们哪怕是提一点点意见,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都要很欢喜地去学习听取,这样就养成自己虚怀若谷的圣贤品格。     
   
        【父母责,须顺承。】     
   
        字面上的解释,父母对我们的责备,我们要能够忍受,能够好好地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这种态度对待父母的批评、责备,那就是一种孝心的体现。     
   
        假如说,父母责备我们,但我们心里有不服,甚至还对父母有怨恨之心,这就跟孝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假如是对的,当然应该顺承,应该自己反省改过,因为父母年长我们几十年,人生阅历非常多,他们的责备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一定要虚心地接受。如果父母的责备有偏差,不正确,我们还是先要顺承。如果是父母讲的不对,我们知道父母讲错了,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后要注意防范,不能够犯这种过失;虽然我自己没有错误,也不能够对父母不服,甚至怨恨父母。我母亲常常跟我讲,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这样真心地对你批评指正,因为父母爱儿女,所以才会对我们严格的要求,我的母亲非常地有智慧,知道教导我不可以用溺爱,不仅她对我严格要求,而且大凡有老师,或者是外人对我有批评,有严格的要求,我母亲心里不会有任何的不服气,而且还会随顺,并赞成他们的意见。     
   
        母亲告诉我,小的时候上周托的幼儿园,每个周末她去幼儿园接我回家的时候,老师往往会跟我母亲抱怨说:“你这个小孩很调皮捣蛋,不守纪律。”因为我小时候爱玩、好动,所以老师们都非常伤脑筋。结果我妈妈就对这位老师说:“如果是茂森违反纪律,请您认真对待、严厉要求,甚至骂他、打他都没有关系。”我妈妈授予了老师这一份权力以后,老师对我严格的要求,我也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后路已经给断绝了。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老师稍微批评一下,孩子回到家里跟父母一讲,父母会到学校去跟老师论理,甚至要告老师,我还听说过有威胁老师的。这样,老师怎么可能教好这个学生呢?所以,我母亲对我的这种教导就很有智慧,尽管我是独生子,但是她确实从来没有溺爱我。     
   
        人受了冤枉,受了错误的批评,如果能够顺承,能够接受,能够心平气和,就能够消业障,能够增福报。我母亲常常告诉我一句话:“福是逆着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批评、责难,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一些人对我们非常严厉,很不客气,我们还能够逆来顺受的话,福报就能够增加。每一个人一生中难免会有一些磨难,不可能一生都会一帆风顺,妈妈经常提醒我:“你想想祖辈、前辈在这一生中经历的坎坷。”母亲也曾告诫我说:“你到现在三十多年来都是一帆风顺的,要常常想到你能不能够经历挫折?假如有困境坎坷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还能够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吗?”所以我们常常要反思,我们年轻的这一代,有很大的福报,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一切都好像一帆风顺。而且像我母亲说的,我们的努力都会有结果:你努力读书,就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你所追求的目标都能够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达到。但是像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我们的前辈,即使是努力,也未必能够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要经常地反思,我们到底享的福多,还是修的福多。怎样修福呢?有人给我们逆境,给我们责备,给我们苦吃,这是我们修福的时候,因为“福是逆着来的”,顺着来的不是福。     
   
        明朝的进士袁了凡,给他的儿子写了一篇训子文——《了凡四训》,他教导孩子说,“即命当荣显,常做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做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做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做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做浅陋想”。常常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即使你现在很荣显,很富贵,要想想,万一我贫困的时候怎么办?即使是今天做事,事事顺心如意,也要想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万一我不如意的时候,在不如意面前,我会不会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呢?会不会自暴自弃呢?即使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也要想想,如果我遇到贫穷的时候,甚至吃不上饭的时候,还能够捱下去吗?即使是人家对我们尊敬、爱护、恭敬,要想到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德行值得人家恭敬,应该谦虚、卑下。     
   
        所以,常常这样想,就是修福,这种思维往往是在“父母责,须顺承”中养成的心态。所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被人家责备,甚至打骂,要知道吃亏是福,学会恒顺。普贤菩萨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一切的境缘中都要懂得顺承。这种人就有福了,因为他有德,有德者就有福。     
   
        【冬则温,夏则凊。】     
   
        字面上的意思,子女对父母尽孝,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在古代,冬天没有暖气机,所以孝子会先用自己的体温把床铺温暖起来,然后再请父母入睡。夏天很热,父母睡觉的时候,小孩能够给父母扇扇子让父母安然入睡。这些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孝子的那种纯孝之心,纯孝之心处处表现在生活细节上对父母的关心,对父母的爱护,这样久而久之,这种纯孝的人自然就变成纯净纯善的人了。那么当他的纯净纯善的心养成以后,他对一切的人都是那样地爱护,这种爱护绝对是无私无求的,不是求名,不是求利,也不是图报,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纯孝之心的流露。     
   
        汉代有一个小孩叫黄香,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所以他对父亲就非常地孝顺,九岁的时候,他就能做到“冬则温,夏则凊”,那真是纯孝之心的自然流露。     
   
        学这一句,我们要联想到,学孝顺父母关键是懂得活学活用,“冬则温,夏则凊”,现在的条件,我们大可不必冬天睡在父母的床上,用体温来温被了,夏天也不一定要扇扇子,但是这种心是什么呢?是对父母的照顾无微不至,冬天给父母买一台暖气机,或者是暖手炉,这就是“冬则温”;在家里买一个空调,夏天好过,这是“夏则凊”。尽我们所能,处处想到给父母一些照顾,让父母的生活能够多一些安稳。     
   
        像我的爷爷奶奶八十多岁了,家里住的祖屋已经年久失修。去年春节前夕,我给爷爷奶奶买了一套房子,让爷爷奶奶能在过年前入住新居,老人家很高兴。我还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让老人家能够在比较如意的环境下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这就是在生活上对爷爷奶奶的照顾。     
   
        所以,这一条关键在于让我们养成对父母照顾的心。当我们有照顾父母的心,自然就能够懂得照顾别人了,而一个懂得照顾别人的人,他能够处处受欢迎,处处都能够得到大家的爱护,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真正孝心养成了,自己也得到别人爱敬的一种果报。     
   
        【晨则省,昏则定。】     
   
        这一条也是生活上的小事。早上起来必定要去父母床前问安,晚上父母要歇息的时候,必定给父母铺床安枕,能够让父母在安定中入睡,这都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呱呱坠地以后,什么人对我们日夜的照顾呢?什么人能够为了我们,晚上都不睡觉啊?我们小时候把床铺尿湿了,父母就把我们安放在干燥的地方,自己睡在湿的地方。从这些细节上我们能够思维,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真的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现在父母年纪大了,正是我们回馈父母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去尽这份心。     
   
        “晨则省,昏则定”。这个例子是周朝初年周文王开的,他在侍奉父亲的时候,就非常地尽孝,每天必定三次去问候自己的父母,当父亲有病的时候,文王知道了,心里就非常不安,照顾父亲,衣不解带,等到父亲病好了,文王的心才能安下来,所以这是有名的“文王三省”。     
   
        这些小节的事情我们不可以忽略,如果父母在身边,应该学着,用这些小节去落实。我自己就感觉得到,父母都非常喜欢儿女在身边,这是一种安慰。我跟我母亲住在澳洲的时候,每天晚上我都会陪母亲说一会儿话,母亲躺在床上,我就坐在她身边,跟她聊天,有时候聊着聊着,就发现母亲睡着了,脸上还带有微笑,我想:母亲在这种非常安心的环境里,一定入睡得很安稳。所以“晨则省,昏则定”我们是可以去力行的。特别是当父母年纪大了以后,都希望儿女能够承欢膝下。将心比心,当我们有苦闷的时候,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是不是很希望有一个人在我们身边安慰安慰呢?我们有这样的希望,为什么我们不用这种方法来换位思考我们自己的父母呢?孝心就是从这些细节上养成的。     
   
        很多人忽略这些小事,认为我对父母有孝心就行了,事上大可不必注意细节,小事不做也无所谓。但是要知道,如果小事都不能做好,你怎么可能在大事上尽心尽力呢?《道德经》中老子给我们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楼大厦都是用土石慢慢垒起来的,一沙一石都是九层高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能够忽略它呢?千里之行,也要一步步地走,不可能一下跳过去。所以,不要认为,这是小事就不做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出必告,反必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出家门了,儿女必须得向父母禀告一声,说爸爸妈妈我先走了,回家以后,也必须向父母禀告一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这些不仅是对父母的礼貌,而且是孝心的体现。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教导我们,心里要常常存着父母,只有心里存着父母,行为上才能自动做出这种“出必告,反必面”的行为,假如心里没有了父母,只想着自己的事,那他怎么可能会记得临出门前还跟父母打个招呼,或者回到家里跟父母问个安呢?     
   
        这句话引申下去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心里存着父母的话,就应该常常去问候父母,让父母安心。特别是没有跟父母在一起,你可能是出国留学、工作、出差、旅游等等,你离开家门,父母总是惦记着,父母惦记儿女的心是一种天性,这是一种自然的爱,天性的爱,我们也应该对父母有同样的回馈。假如身在外地,应该常常给父母打个电话,给父母问候,向父母报告自己生活、工作、身体的状况,让父母能够安心。     
   
        我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就离开父母,去美国留学了,真是远隔重洋,而父母就我这么一个独生子。所以在留学期间,我必定是每个礼拜都给父母打一次长途电话,每两个礼拜都给父母写一封长信,向父母报告自己的学习、生活,让父母安心。特别是打电话,和父母聊起来会忘了时间,一个电话打下去,一两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情,写的信也是洋洋洒洒,写五六页、六七页不在话下,让父母知道我们在海外留学积极进取,他们也就很安心。     
   
        在海外留学的很多同学都知道一句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忘了爹和娘”。中国留学生去美国留学,第一年还是土土的,很多东西都不会,第二年全学会了,第三年就把父母都忘掉了,这样道德就有亏损,那么,他的学业和事业怎么可能顺利呢?     
   
        这句话可以引申到许多方面,不仅我们对父母要有这种“出必告,反必面”的心态,在工作单位,跟领导也得有这种心态。领导跟我们是君臣关系,古人讲君臣就是指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君臣之间要君仁臣忠,我们对领导要有忠心,忠心从哪里来?我们在家就养成对父母的孝心,所以忠和孝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能够在家里孝顺父母,自然能够在单位忠于自己的领导和自己的职业,负责任。所以古人都讲,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是古代选拔人才、选拔官员的标准,除了孝以外,还有廉,举孝廉,就是这个意思。他能够对父母孝顺,就能够对祖国忠心,就能够爱护人民,再加上自己的廉洁,奉公守法,不贪污、不受贿,那么他这一生就真正能为国家人民做出好事情。     
   
        所以我们对领导的忠心应该表现在具体问题上,是时时要跟领导请示汇报。因为有些事情,我们不一定了解领导的计划,往往在做的时候,凭着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做出偏差,所以常常跟领导交流沟通,做的事情自然就合乎整个单位团体的大方向。     
   
        我舅父退休前在政府部门工作,他就给我们讲,做事情一个关键点在于对领导要“事前请示,事后汇报”。事前请示能够保证做的事情合乎领导的方向,事后汇报也是能够让领导安心。当然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讨好领导,而是真正希望这个单位能够团结一致的把要做的事情做好,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一种忠心。     
   
        所以,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和谐,往往也需要多沟通、多交流,这也是“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当我们经常沟通、交流,很多的障碍和心里很多的猜忌自然就化解了。我们的恩师,对于新加坡宗教团结做了很大的贡献,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在对新闻媒体的讲话中,都特别地赞叹恩师对于新加坡宗教和谐所做的贡献。因为自从恩师到了新加坡以后,三年之内,就帮助新加坡九大宗教团结地像一家人一样。他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跟九大宗教多交流、多沟通、多布施、多供养,让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那些隔阂、猜疑、不理解都能够化解,自然就达到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甚至能够团结合作。     
   
        【居有常,业无变。】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我们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老搬家。“业无变”,就是我们的事业、职业也不要老更换。     
   
        “居有常”不仅是说居家不要老变动,因为居家一变动,人心就不安定。我以前在美国的时候,很多美国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最怕搬家,为什么?一搬家真的像剥了一层皮,太辛苦了,因为一搬家就涉及到卖房子、买房子。搬新地方首先要买新房子,联系搬家公司搬东西,然后自己要打包整理,到了新的地方又重新开拓,真的很累,很多时间精力都耗费在这上面。而且你真正想要进德修业,在学问德行上下工夫,老变动就造成困难,因为家居的安定能使人心安定。很多事情,人能够安定的时候,自然就容易成功。     
   
        所以,我们搞学问的,一定要懂得修定心。安居在一个地方不动,学问增长就很快,老是变动,老是走来走去,学问就很难成就。除非你是再来人,已经是修成就了,心遇到种种的境界都不分别,不执著,境界对你没有影响,那就无所谓,因为你已经常常居在定中,不会为外界的变化而心动,这可以。一般初学者,刚入门哪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必定要通过居处的安定来达到心的安定,心安定,自然你该做的事情就会做到。像父母老了,你想要对父母尽孝,你也不能老搬家,你得常常地守候在父母的身边。     
   
        “居有常”也可以解释为我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规律的生活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早起早睡,不要过那么多夜生活。香港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不夜城,很多人晚上不睡觉,到早上也不起床,这样,确实很多事情就做不来了。清朝的高官曾国藩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汉族官员。在满清,汉人能做到他这么高的官,做到四省的总督,这是很了不起的。他在训导子女的文章中写到:人必须要早起,有早起的习惯,这个家就有正气。一个人能够早起早睡,精神就会特别好,如果像夜猫子一样晚上不睡觉,脸色青黄就不好看。早起早睡吸收的是阳气,我们说“与天同步”,跟天时一起运作,那他吸收的是阳气,自然精神就非常好,精力旺盛,做事情他都能够做得有效率。逆天时而动作,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阴气重,我们看脸色就可以看出一股阴气出来,这样,他的精神就不足。古人讲,精神足则智慧生,一个人有足够的精神体力,他的智慧就容易生出来,如果一个人很疲惫,精神不够,那智慧就不足。     
   
        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母亲对我的生活起居要求非常的严格,要求我规律生活,早起早睡,为什么呢?因为我母亲本身已经这样做了,她得到了益处。所以要求我也这样做。早上一爬起来,就到户外去锻炼身体。直到现在我的母亲还保持着早起锻炼的习惯,她早上通常四点钟起床,做一个早课,念经拜佛结束以后,就上公园散步,一般是锻炼一个多小时,再回来吃点早餐,吃完早餐还不到八点钟,所以她的时间很充裕,精力也特别好,精神体力真的像年轻人一样,这是得利于平常规律有序的生活。我从小就跟着母亲,自然养成了这种有序规律的生活习惯。     
   
        后来念中学的时候,我念的是广州华南师大附中。那个中学是全省一流的中学,每年的高考成绩是全省最好的,中学之所以这么成功,原因在哪里?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生活的规律。因为我们念书的学生在学校里住,只是周末回家,平时都在学校,学校规定,早上不到六点起床,然后在操场锻炼身体,做早操,吃早餐,然后去上课,中午回来休息,下午又上课,上完课之后,规定做体育锻炼,打球、游泳等等,晚上还有晚自习,当然不可能看电视,十点钟必须熄灯睡觉,不睡觉的话,老师抓出来,会处罚的。所以,逼着你今天的功课必须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也不能“开夜车”,逼着你提高效率。华师附中出来的学生,每个人都是身体好、精神好、学习好,这个成功的因素很重要在于“居有常”,起居有规律。     
   
        《易经》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效仿天,天时运作非常地有规律。白天该天亮的时候就天亮,太阳该起来的时候,他就要起来,该下山的时候,他就要下山,这个时刻表非常准确。所以君子学习天行有常,以规律的起居来修学,养成一种恒常的心态,自然他就能够自强不息了。自强不息并不是指非得让你好像精进得晚上都不睡觉,也不吃饭,过分刻苦。佛也不鼓励过分的苦行,这样的话,不能长久,真正长久的是什么呢?有中庸的思想,中是不偏,庸是恒常,持之以恒,这就是进步最快的。欲速则不达,修行,学佛也要有这种心态。     
   
        像念佛的时候,不可以急躁。很多人念佛非得要见佛,非得急着要往生,当然这种愿心让我们敬佩,但是如果太急躁,心里就不清净。念阿弥陀佛,关键是要念到清净心,佛什么时候来接引,你也不要急,你就耐心地去念,到时到点阿弥陀佛自然就会来接引。你千万别慌张!如果你还慌张,证明你对阿弥陀佛信心不足。信心足的,好好念,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那是阿弥陀佛的事情,我现在就是好好的念佛,千万不要着急。     
   
        “业无变”,就是讲自己的职业、事业不要老变化,因为我们守住自己的本分事业,往往心就很定,心定就智慧生,佛家讲“戒、定、慧”,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所以如果事业、职业老是更换,如现在的人老是跳槽,那他的心就不定。他为什么老跳槽呢?一般是因为追求名利。追求名利这种心自然跟道就不相应了,我们选择职业,选择事业,选好了尽量就不要更换,所以选择的时候必须要慎重。选择的职业也应该以正当职业为标准,绝对不能做损害社会大众和众生利益的事情,佛法里称为正业,那些不正业就不能去做,比如说杀生的职业,卖猪、羊、牛肉的职业都跟杀生是有关的。这种职业就不好,那是造业。凡是跟十善业不相应的,比如说杀生、偷盗这些职业都不要选择。现在偷盗的职业很严重,常常有盗版,盗版属于偷盗行为。还有邪淫、绮语、妄语的职业,妄语职业是什么呢?常常以欺骗来谋利益,这些职业有很多。假如一个律师在法庭,不是真正地奉公,为法律、为清白的人辩驳,而是把没理的变成有理的,图的就是律师费,这就是妄语。因为律师是维护法律的一个职业,是神圣的,如果是以私心、以图利之心去做这个行当,就是妄语,就会造成很重的罪业。绮语是什么呢?很多新闻媒体里,怂恿人起邪思,起恶念,起冲突,这些都属于不正业,所以选择职业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一旦选择了固定的职业以后,就要“业无变”。因为真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真正要立家立业,一定要选择正道,加上持之以恒,这一生必定有成就。世间、出世间的事业,都是这样的。比如说搞科学的,科学家持之以恒下去,他一定有重大的科学发现,老是变换,换行当,换科目,这样子就很难成就。我在大学里,是教金融的,我带博士生,我给他们讲,我说你要想真正迅速地在学术上有所造诣的话,你选择的科研项目必须要持之以恒下去,导师能够帮助你的只是选择很好的课题,选择好了之后,你就得一门深入钻研下去,不要改变,不要气馁,最终你就能够有所建树。     
   
        世间的行业尚且如此,学佛是立道业,更是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恩师常常用这八个字来劝导我们。学教的人要选一部经,在我们基本德行的基础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三个基本的德行都做到了,再选择一部一门深入下去,反复讲,反复学,你在这部经上就能开悟。念佛的人,念一句佛号,那就要一心一意念下去,断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不分别、不夹杂、不间断,念佛也一定能成就。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字面的意思是为人子,哪怕是小事,都应该常常地去请示父母,不能够自己擅做主张,因为当我们擅做主张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做错事情,对不起父母,这样为人子之道就有了亏损。所以,不论什么事情,如果是没有想到大局,没有顾及到父母,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擅自做些事情,而做这个事情,目的无非就是带着私心,为着自己的名闻利养、自私自利的企图,这样做的话,就失去孝道了。     
   
        老师跟我们的父母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违背了老师的教诲,不正像做事情擅自主张,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一样吗?因此,我们从这一条可以引申出去,看到凡是因为自己自私自利的念头而擅自做的事情,违背了父母意愿,违背了老师的教诲,这么做就是亏损了孝道。     
   
        父母和老师都是希望我们能够做一个正人君子,甚至希望我们这一生能够成圣成贤。如果我们不是以这样的一个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反而凭着自己的私欲来行事,那真的是失了孝道,亏损了道德。事情无论大小,都应该谨慎。     
   
        儒家学者,修身有四勿的原则,这四勿是孔老夫子的弟子颜回一生所奉持的,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仪规范,不道德的这些事情,这些行为,我们不看不听,更不能说和做。哪怕是事情再小,细节问题,我们都要谨慎小心,不可以违背了礼仪规范,真正在这样的一些细节,在日常生活中来修持自己,功夫日久天长,就出来了。《华严经·净行品》里,菩萨每天就在这些日常生活中养自己的菩提心。从早上起来,盥洗漱口,穿衣吃饭甚至上厕所,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他都能够修养自己的菩提心,大慈大悲。事事、心心、念念都是当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所以大德怎么修出来的呢?真正的大德都是从这些小事中不擅为而养成的。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个意思是说,作为儿女,不应该私藏物品。在没有长大成人之前,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这是跟父母一体,怎么能够起私心,自己私藏物品呢?尽管物品再小,假如是起一个私心,想要藏起来,不让父母知道,这种心就已经跟父母有了隔阂,所以孝道就已经被破坏了。物件虽小,事情虽小,可是问题却不小。当我们的私心一起来的时候,孝道就受了亏损了,父母如果知道我们私藏东西,就很伤心,不是因为你把那个东西拿走了,而是因为你有私心,没有把父母看成一体,所以他才会伤心、难过。我们做儿女的,自己身从何来?那是父母生养而来的。我们本来都是父母的一部分,现在居然起心私藏物品,把父母看作是外人,这怎么会不让父母伤心呢?所以从小应该养成一种处处跟父母有一体的观念,那么父母教导小孩也要从这里开始教。     
   
        我记得小的时候,过年过节,大人经常会给我们压岁钱。我都把这个钱交给父母,绝对不会自己私自藏起来,因为养成了这种习惯,所以从小到大,就有一种想要供养父母的心态,这种情况父母也要有智慧,当小孩愿意把自己得到的压岁钱供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应该接纳。很多父母会对小孩说,这钱留着你自己用吧。这么一说,就养成了孩子积累私财的习惯,当积累私财的行为时间长了,私心自然就起来了。那么他处处就会给自己敛财,而忘记供养父母。所以父母教孩子应该处处用《弟子规》的原则,不能够去溺爱孩子。     
   
        “物虽小,勿私藏”,这里关键我们要戒一个私心。假如说没有私心,那么你藏物品其实也无伤大雅,甚至有些情况还值得人赞叹。比如东汉时期,有一个小孩叫陆绩,他很孝顺,而且很聪明伶俐。他六岁的时候,到江西九江的太守袁术家里去做客,袁术拿出一些橘子招待他,小孩觉得很好吃,就偷偷地把几个橘子藏到了他的袖子里。告辞的时候,橘子滚了出来,袁太守看到了,就逗他说:“你怎么可以私藏物品呢?这不是贪心吗?”然后陆绩就说了:“太守您给我的橘子非常好吃,我想拿几个回去也让我妈妈品尝一下,所以才把它藏到袖子里头。”太守看到小孩能够念念想到父母,非常地难能可贵,因而表扬他,称赞他的孝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陆绩怀橘”的故事。陆绩藏橘子不是用私心,是怀着孝心,所以即使是藏物品,也成为了历史上的美谈。     
   
        这句话我们要懂得,关键是要懂得护住自己的孝心,不能起私欲。所以人在道场修学,这一点更是重要。我们知道,如果是在一个真修的道场里修学,私藏物品,特别是常住物,我们私藏的话就是犯了大盗戒,哪怕物再小,你起心据为己有,就是犯了不可恕的罪业,因为这个物品是十方常住所有,你等于偷盗了常住的物品,那可不得了。恩师常常教导我们,来道场修行的人,假如在这边得到了供养,或者是来这个道场讲经、讲课,得到了供养之后,也必须交给常住,不能够私藏,一私藏的话,你的私心起来了,那就是很大的毛病。恩师就为我们做了好样子,他每到一个道场讲经的时候,信徒很多,供养也不少。上次我跟恩师去澳门,他讲开示,道场的很多信众都呈上红包供养。我们拿了一个袋子装得满满的,结果恩师把整个袋子的红包都转供给常住,自己一个红包都不拿。真是做到了“勿私藏”,这是恩师尊重常住,也是做出了一个好的表率,没有一点的贪心。     
   
        我们把信徒的供养转供给常住,使他们的福报变得无限大了。对我们这些学讲经的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绝对不能在一个道场里拿这个道场的供养,除非是你在这边工作,道场有固定的这种制度,可以分配给你生活费,这样的供养你才可以接受,信众的供养一律转交给常住。     
   
        【亲所好,力为具。】     
   
        这是讲父母喜欢的东西,为人子必定是尽心尽力去帮助父母得到,或者父母希望儿女成就某种目标,儿女尽力达到。在衣食住行中,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来供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可是,这种对父母身体的供养,还不足以称为至孝。真正对父母的孝顺,应该让父母生欢喜心,父母所喜好的我们能够帮父母得到或做到。那父母到底喜欢什么呢?我们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有成就,或者是在世间有很好的事业,有很好的品德学问,觉悟的父母,学佛的父母也希望儿女能成圣成贤,我们时常把父母的愿望记在心里,去努力地达到。     
   
        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家里并不富裕,我在念书的时候,就常常希望能够早日把学业完成,早点工作,得到了收入来供养他们,也供养父母。学习还算很顺利,在四年中,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业,我们知道,在美国念书,通常硕士要两到三年,博士要四到五年,一般要七年的时间。因为心里总想着早日报恩,所以学习比较用功,四年就完成了七年的学业。工作以后,就能够如愿以偿,负担起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赡养了。     
   
        我在读中学时,母亲就已经给我定了一个志向,她希望我将来从事学术的工作,在大学里教书,做教授。我就按照母亲指示的道路去走,确实在学习上面自己也算用功,其他影响学业的事情我都没有去做,比如说母亲告诫我说,读书的时候不可以谈恋爱,学业没有念完之前,不能成家,我谨记着母亲的教诲,现在这一点还算能做到。     
   
        我做到了大学教授以后,母亲的希望又提升了,她希望我什么呢?成圣成贤,要效仿圣贤,把这一生贡献给圣贤教育,所以我自己也受到了恩师的鼓励,立志从事圣贤教育工作,也是教书,但不是教世间书,不是在大学的商学院里教书,而是好好地在圣贤的学问上下功夫,从事圣贤教育工作。我母亲非常地高兴,她给恩师写了一封信表态,说她非常支持我全身心投入圣贤教学的工作。因此,二〇〇七年一月一日开始,我就舍弃了大学教授的职位,专门从事儒释道三家的教学,现在我希望能够用十年的时间好好地安下心来打基础,在圣贤的学问上扎下深厚的根基,希望将来能够把圣贤教育发扬光大,以此来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栽培。“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和老师希望我们做到的,要努力地去做到。     
   
        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佛真的是像我们的慈父一样,佛的无限的悲心就是希望让我们这一生了脱生死,离苦得乐。所以我们也要常常地去思维,去努力做到。佛是希望我们这一生了脱生死,出三界,证佛道,佛在经里告诉我们,净土法门修学比较保险。在《阿弥陀经》里,释迦牟尼佛三次不厌其烦地劝导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有没有去努力奉行呢?如果不努力奉行,没有听佛的话,《弟子规》这一条,“亲所好,力为具”就没有做到。所以真佛弟子应该随顺世尊的教诲,做学佛人的好榜样,为世间人树立一个真佛弟子的好榜样,这样才能够真正光复佛教。所以要常常有报恩的心,努力去修学。     
   
        【亲所恶,谨为去。】     
   
        这条是讲,父母双亲不喜欢的,甚至很厌恶的东西,我们要恭恭敬敬地把它去除掉。假如我们道德上有亏欠,犯了错误,有过失,父母当然就不喜欢了。我们有没有“谨为去”呢?“谨”是要小心谨慎,很留心、很注意,既然父母不喜欢我们犯过失,他喜欢我们尽孝道,不喜欢我们不孝,那我们常常要小心谨慎,要去做符合孝道的行为,不孝的行为要把它去除。谨慎到什么程度?甚至在念头的起动处,我们都要小心谨慎。起一个念头的时候,想想,这个念头是为私的,还是为父母的,如果是为私的,就是不孝。所以,真正修行的落脚处就在我们的念头,能够谨慎小心地去防范自己的过失,那功夫很快就能得力。     
   
        我们学习《弟子规》,从开头讲到现在,都已经了解了,“亲”,这里讲的是父母,绝对不是单指我们的父母两个人,还包括老师,包括善知识,包括世尊释迦牟尼佛,他们不喜欢我们做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做,因为我们不能犯戒,所以我们应该修十善,断十恶,这是“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这里讲为人子如果身体有损伤,父母一定很忧虑。《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的开始。所以孝从哪里开始呢?首先得做到爱惜自己,从这里开始。因为我们讲孝道,这是一个观念,父母跟我是一体这个观念,所以损害自己的身体,就如同损害父母的身体一样。有这样的一种观念,自然懂得爱惜身体,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爱惜父母,能够让父母免去多少忧虑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保护身体,也要勤于锻炼身体,有了健康的体魄,父母看了就高兴,假如是因为不注意,或者是太劳累了,身体受到了亏损,父母就很忧虑了。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替众生做好事,那么身体也是本钱,如果你不注意身体,不注意爱惜它,本来可以做更多的好事,结果呢,你也做不来。比如说,我们学经教的,精力很重要,你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身体就好,精力充沛,你才能够长久地深入经藏,就能够持之以恒,这也是恩师希望我们做到的。     
   
        【德有伤,贻亲羞。】     
   
        假如道德上有亏欠,做了不好的事情,让父母蒙羞,我们怎么能对得起父母呢?所以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不会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他知道对不起良心就是对不起父母。那么时时要想到不能让父母蒙羞,行为举止就会处处留心、谨慎,这个德就这样养成了。     
   
        做学生的对老师也应该有这种心态,假如我们“德有伤”,品行学问没有给世人做个好样子,甚至做了坏样子,这就有辱师门,让老师都蒙羞。这个人是谁教出来的,是某某某教出来的,把指责、批评都归到了老师头上,这是作为学生最对不起老师的事情。我们身为佛弟子,要处处想到为佛门增光,做一个好榜样,让世间人看到。学佛的人真好,这样一赞叹的话,连释迦牟尼佛都赞到。假如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品行学问受人批评,这样的话连释迦牟尼佛都被批评了,让别人也造了罪业,这个罪业里一定有我们一份。     
   
        【亲爱我,孝何难。】     
   
        这是讲,父母双亲疼爱我们,我们孝顺父母双亲这就不算难事了,为什么呢?父子有亲,这是一种天性,天性能够自然流露,父母跟儿女心连着心,孝顺父母就不难了。但是你要知道,虽然说不难,我们还要认真努力去做,不要认为这是简单的事情你就忽略了,在细节上不去注意,不难就不做,那叫做自暴自弃,自甘堕落,那简直不成人子。     
   
        【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如果憎恨我,我还不改我孝的初衷,这个孝是最贤德的。四千五百年前,大舜的父母虐待他,憎恨他,甚至时时要把他置于死地,可是舜从没有去看父母的过失,他常常想到,我自己没有做好,才让父母这样怨恨我。所以,常常改过,处处都小心谨慎,不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这种孝就是大贤。当时的尧王听到这样的事情,非常地赞叹,就请他出来,为国家效力,做他的助手,帮助他治理国家。尧王有智慧,他懂得请一个大孝子出来,因为他能够对父母至孝,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尽忠,为人民谋福利,所以尧把女儿也嫁给他了。后来还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他。舜的父母憎恨舜,他还能够去行孝,这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心行所招感的就是难得的果报。     
   
        “福就是逆着加的”。如果你能够承受这种福分,那你的福就大了,要是不能承受,那福就小了,就是无福薄福之人。     
   
        当然这个憎也是广义的,它包括父母可能对我们的不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真心为父母好的,真心为父母增光,但是父母也并不一定理解我们。这是因为可能父母以前没有学过圣贤之道,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他可能不理解,不理解怎么办?不理解我们还是要去尽孝。对父母绝对不可以有丝毫的不服和埋怨,只有更加地努力去进德修业。《孝经》上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孔老夫子讲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事亲,就是孝顺父母,奉侍双亲;第二层是事君,就是真正为祖国、为人民、为世界做一番事业,这是忠诚;那么最高,孝的终极是什么呢?立身!行道!可以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让父母真正得到光显。所以,我们了解这个情况要知道,现在我们学佛觉悟了,明白了,看到众生苦,这个苦是因为没有圣贤教育,芸芸众生不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凭着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态,造无量罪业,这是苦的根源。所以我们看到这一点,要怎么做呢?立身行道,做好样子,按照圣贤的教诲去修行,然后同时教化众生,这是对社会莫大的贡献。     
   
        真是让众生能够觉悟,觉悟了就能离苦得乐。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让大家能够明白和谐之道,这是圣贤之道,所以我们从事圣贤教育,哪怕是父母可能不理解,我们也要努力去做,当然,处理起来一定尽量让父母能够理解、能够支持我们,但是绝不会因为父母的不理解,改变我们行大孝之心。这样做才是“孝方贤”,才是真正的贤德之人。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里是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难免会有犯过失的时候,如果看见父母有过失,我们要存什么样的心态呢?不能够袖手旁观,看见父母犯过失,甚至造罪业,堕落了,他就会受报,我们怎么忍心看到父母堕落呢?所以,要劝谏他们,劝谏父母改过,要三番五次地去劝谏,重复地劝谏,不厌其烦。当然劝谏父母,要懂得艺术性。“怡吾色,柔吾声”,就是让我们的面色、声音都非常柔和、和蔼,也要用柔软的语言,不能看见父母犯过失之后,厉声批评,严词厉色,父母怎么能接受呢?我们很多学佛的人,不学佛则已,一学佛,家里关系就搞得很紧张,为什么呢?因为他学佛了,就把佛经的道理拿来衡量父母,衡量家里人,说:“你怎么造杀业啊,天天吃海鲜;你怎么这样子造罪业!”一天到晚很多的批评,那怎么能够让家人生欢喜心呢?他不能欢喜,就不可能听你的,那就更不可能去改过了。     
   
        改正过失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们学佛这么多年了,还是发现自己每天犯很多的过失,怎么能要求别人一下子把过失都改正过来呢?所以我们对人要多宽容一点,对自己要严厉一点,律己要严,待人要宽,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和谐的关系。那么你让父母生欢喜心,这是第一步。他生了欢喜心,才能听你的。我劝说我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学佛,那也真是不容易啊,一开始马上讲这些佛教的道理,他们不能接受。我就想尽一切办法,带他们去旅游,朝一些道场、名山,像九华山、东天目山。让他们在这种秀美的自然风景中去体验一下,原来学道也有学道的快乐。慢慢地引导,创造机会,让他们见到恩师,听恩师讲经。好多年才能让他们理解学佛是好,才不至于反对,然后才慢慢进门,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谏使更”,“更”是多次,可能要多少年,耐心地去引导,这才能够让父母真正地改过,真正地从善。有时候我们劝谏父母,父母不听,这是常有的事情,怎么办呢?     
   
        当我们劝谏父母亲,我们自己要知道,人能改过,这不是件容易事,一劝就能改,那不是普通人,一定是圣贤人了。所以他“谏不入”,他不能听从你的劝谏,不能改过,不能改变他的执著,你得有耐心等待,等到他喜悦的时候,重新欢喜了,再去劝谏他们,去诱导他们,总之让他们在欢喜心中接受你的劝告。如果真的事情紧急,关系重大,你力谏的时候,不可能等待了,那怎么办呢?“号泣随,挞无怨”,看到父母真正不听劝谏的时候,那真是痛哭流涕,去劝谏父母,力图让父母感动。     
   
        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跟他父亲一起打天下,有一次打仗的时候,父亲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知道这么做很可能会全军覆没,所以力谏父亲。父亲不听,想“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不听他的劝告,结果李世民就在军帐外面整夜地哭泣,哭得很大声,哭声很凄厉、很感人。父亲听到儿子这样的哭泣,冷静下来,重新做思考,最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主张,才不至于全军覆没,这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行动,真诚的行动来感动父母。所以这个号泣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当我们劝导别人,父母也好,同事也好,不管劝谁,你不能感动人,他不听你的,那是什么原因呢?是你真诚心不够。所以,诚没有到,感动就没有到。一定要诚心做到圆满,才能感动人,处处应该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对了。     
   
        “挞无怨”,父母不听我们的劝告,甚至误会、生气了打我们,我们心里都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为什么不能有怨恨之心呢?你想想,你劝谏父母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父母好。那你既然为了父母好,不是为自己,那你怎么可以怨恨呢?你如果是怨恨,这个心一定不够真诚,所以遇到这些挫折了,你就起烦恼。所以“挞无怨”,你可以想办法感动父母,心里绝对不能起怨恨。     
   
        所以,父母打我们,我们都不能起怨恨心,如果偶尔骂我们或者批评几句,就更要“敬听”、“顺承”。现在很多小孩,父母稍微严厉一点,批评他两句,他甚至都离家出走了,心里有怨,这就真是不孝了。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这是讲,当父母亲生病了,做儿女的,一定是心里非常地难过,他日夜所思考的就是如何替父母医治,这些都是从行为上看一个人的孝心。怎么做呢?父母有病了,熬好的药,自己先尝一尝,看这个药是不是太苦,或者是熬的火候到不到?很细心地侍奉父母。心里念念期望着父母亲早日康复,父母病重,他昼夜侍奉在床前,可以不解衣带。像古时候,汉文帝侍奉母亲薄太后就是如此,母亲病在床上三年,他为了侍奉母亲,三年都不解衣带,就这样去尽孝!     
   
        现在,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因为父母病痛,能够全心全力去侍奉父母的孝子。像山东菏泽市牡丹区有一位农民叫戴永胜,二十七岁,他母亲患了晚期癌症,医生说他母亲已经没救了,劝他把母亲带回家,准备办理后事。结果这位孝子,就到处找医生,找药方,帮他母亲去治疗。从民间的医生那里,收集了很多治癌的良方,每天要煎药给他母亲喝,结果半年以后,他母亲的病况明显好转。去医院复查,医生都大为惊奇,说癌症晚期现在怎么都转好了,她的癌细胞萎缩了百分之七十,真是叹为医学史上的奇迹。奇迹从哪里来?孝心的感召。孝心能够治病,也有科学根据,日本江本胜博士,这位科学家,十年来,通过对水结晶的研究,发现人的心态、心念能够对水结晶的结构产生影响。善良的心态,比如说爱、感恩这些意念,让水的结晶非常美丽。如果是恶的心态,厌恶、憎恨、怨恨,这些意念让水结晶很丑陋。戴永胜这颗孝心纯净、纯善,他煎出药让他母亲喝,那个药水的结晶是多么的美丽啊!所以他母亲喝了儿子用至诚孝心煎的药汤,癌细胞的成份都改变了,病也好了大半。大家知道,人的身体里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所以这个病就好了。这是孝心创造了医学奇迹,至诚感通!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这是讲,父母亲如果离开我们了,去世了,孝子心里当然非常悲痛,三年里,心里因为记挂父母,叹息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报恩,父母就离我们而去了,所以常常悲叹,常常哭泣。“居处变”,就是居住的地方都变了,古人是守孝,在父母陵墓那里守墓,守三年,不在家里居住。夫妇分房,一切的享乐全部都停止,“酒肉绝”,就是吃的酒肉全部断绝,开始吃素。记得我的外婆往生以后,我母亲带我就开始吃素,以纪念外婆,这是学习孝道。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这一条是讲父母亲走了,走的时候要“丧尽礼”,要举行哀悼仪式,竭尽自己的真诚心。祭祀父母,这是我们孝道的一种落实。所以一到春秋祭祀的时候,清明节或者冬至节,我们一定要诚心祭祀父母,常常思维自己能不能做到一个正人君子,对不对得起父母?就仿佛父母在世一样,“事死者,如事生”,以此缅怀父母的恩德。     
   
        祭祀父母,祭祀祖先,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孝道的落实。我在讲演中提倡,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把清明、冬至这些祭祀的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鼓励祭祀父母,真正落实孝道,和谐社会是不难实现的。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说祭祀父母是一种孝道的培养,能够使民风淳厚,所以提倡孝道,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孝”,确实是所有德目的根本。当一个人有了孝心的时候,所有的道德都能够展开,所以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个根都是在孝道。因此,孔老夫子在《孝经》里,极力地赞叹孝的德用,他说孝道能使天下和顺,能够上下无怨,也就是我们说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因此,在教育中,首先要教孝道。孔老夫子在《孝经》里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那么教孝,让普天下的人民都懂得孝顺父母,这就是对天下父母最好的恭敬,所以教孝道就是恭敬天下之人。     
   
        第二章 出则弟     
   
        孔老夫子讲,教以悌是恭敬天下的兄长,也就是说,悌道就是恭敬兄长,恭敬长辈。它的德用也是无量无边的。佛家讲,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对一切众生都要以一种孝顺心、恭敬心来对待,孝是一种心态,表现出来的必定是恭敬,这就是悌道。普贤菩萨在《华严经》讲的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包括礼敬一切众生。     
   
        “出则弟”总共包含十三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这一条是讲,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做到互相友爱,互相恭敬,所谓兄友弟恭。那么当兄弟姐妹能够和睦的时候,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女都能够和谐团结,是最开心的,兄弟和睦这就是孝顺父母。所以悌道正是孝道的展开。     
   
        在唐朝,有一位官员叫做崔沔,他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母亲患了眼病,崔沔就想方设法为母亲医治,但是很可惜,最后他母亲还是双目失明了。这是人的业力,没有办法,于是崔沔对母亲就更加的孝顺。母亲看不到东西,他就常常想尽办法让母亲开心,比如逢年过节,他就让兄弟姐妹团结到母亲的膝下,让母亲感受这种天伦之乐。每逢良辰美景,他就带母亲去外面散心,然后给母亲讲外面的风景多么的美好,母亲虽然看不到,但也能体验到那种快乐。后来,母亲去世了,崔沔非常地难过,并为母亲终身吃素。他做了官,俸禄分给所有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儿女,因为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一天到晚所想的就是这些儿女们和他们的孩子,现在自己能够帮助大家,帮助家里的这些亲戚,也是对母亲的报答。母亲过世了,崔沔的孝心,就又表现在对自己兄弟姐妹的关爱上了。因为崔沔有这样的孝德,后来官做到了侍郎,他的孩子也一直做到了宰相。从这里看出,真正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善之本就是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     
   
        刚才第一条讲总论,兄弟的和睦就是孝道,怎么做呢?下来跟大家一条一条的来学习,首先第一条就是:     
   
        【财物轻,怨何生。】     
   
        我们看到当今社会,兄弟之间为了争财产,上法庭,打官司,反目成仇,父母的尸骸还未冷,兄弟之间为了争财产,闹得没有宁日,怎么能够让九泉之下的父母安心呢?要知道,假如人有贪念,这种不善的念头积聚在心中,孝道就没有了。当兄弟之间为了财产而争夺的时候,他们就会忘记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兄弟的友爱,这是重财轻义。     
   
        兄弟之间应该多多地互相帮助,互相贡献,不可以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伤了天伦。在汉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对兄弟,他们非常的友爱。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天,弟弟被一群土匪给抓住了,当时经济不景气,民不聊生,所以土匪群起作乱,他们抓了人就要把这个人吃掉,赵礼被土匪抓住以后,他的哥哥知道了就赶来,哀求这些强盗,说:“弟弟身体比较瘦,他身上没有肉,你们要吃就吃我吧,我身体比较胖。”弟弟一听,就争着跟强盗说:“不要不要,你们吃我吧,我被你们抓住了,就应该给你们吃。”兄弟俩就在强盗面前争着献死。看到兄弟俩这么和睦、这么友爱,能够互相献身,强盗们生起不忍之心,就把这兄弟俩放了。人都有一种恻隐之心,盗贼也有良心,正如《三字经》所云:“人之初,性本善。”     
   
        当本性被一些烦恼习性覆盖的时候,人才可能做坏事,当一个人的本性显露出来之后,他也是一个善人,所以兄弟俩有这样的悌道,让强盗们良心发现,当下就转恶修善。这件事情后来传到了朝廷,朝廷就表彰兄弟俩,分别给兄弟俩授予官职。兄弟俩不仅不争财物,还能够争着为对方着想、甚至代替对方去死,这是把悌道做到淋漓尽致了。     
   
        《大学》里头有一句话说:“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就是说,兄弟之间能够和睦,就能够教导国人,教导百姓,进而实现社会和谐。所以和谐从哪里开始做呢?必须从孝道开始做,必须从家庭里的互相友爱,团结兄弟姐妹开始,当每个家庭都能够和谐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和谐了。每逢我们听到这些孝道故事的时候,心里都很振奋,都有一种希望效仿的心。     
   
        二〇〇五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评选了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其中有一位为母亲换肾的孝子。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孝子的母亲患了尿毒症,医生说要换肾,家里人都在想办法,这个孝子毅然决定要把自己的肾捐给母亲,还不能让母亲知道,因为母亲如果知道了这件事情,死活都不会同意的。他的兄弟姐妹也都想把自己的肾献出来,因为他是老大,所以他说了算,后来就把自己的肾捐给母亲,母子俩的手术都很成功,很快就康复出院了。这个家庭真是孝悌之家,兄弟姐妹都这样的尽孝,他们所争的不是财物,而是为母亲捐肾,听到他们的孝行,大家都非常感动。当一个社会能够普遍的宣扬孝道,把孝子的行为加以宣传,让大家效法,这个社会自然就能够得到和谐。     
   
        我们知道,兄弟之间争财物,都是因为贪心的结果。有了贪念,有了私心,就坏了人的天伦。孝悌都是性德,是每个人本来就具有的,自性自然流露的这些品德。而私心起来的时候,执著这个我,执著我所有的,自然就会障碍住性德。所以,真正希望家庭和睦,能够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必须要从压服自己的贪心开始做起,多一念想到别人,少一念想到自己。学佛的人更是如此,要知道,贪是生死的根本,一切的苦难都是从贪来的,我们生生世世流转于六道轮回中,就是这个贪字害了我们,忘记自己的本性,跟众生一起迷惑颠倒,执著这么一个小小的身体是我,不知道整个大宇宙才是真我,所以我们真正希望这一生学佛得到成就,必须在断贪上面下功夫。一般来说,财色名食睡,都是所贪的对象,都得放下,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人对这个世界假如还有一念没放下,那一念就成为了障碍。     
   
        古时候有一位叫金碧峰的禅师,他修行非常地好,都已经到了开悟的边缘了,当然还差一点没有开悟。有一天阎王爷看到禅师的寿命到了,于是就派了两个小鬼去抓他,但是因为禅师禅定功夫非常深,当他在禅定中的时候,小鬼是没有办法抓他的,为什么?因为他在定中的时候,我们说是超越阴阳之外的,不是在六道里有形象的这个人。如果有形象才能抓到他,没有形象,小鬼抓什么呢?所以,虽然禅师常常都在定中,但是他有一念还没有放下,就是他有一个钵,是用玉做的,他最喜欢的就是这样东西,小鬼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就来到了禅师的寮房里,去动那个玉钵,一动就有声音。禅师正在定中,他听到有人在动他的玉钵,因为心里有一念贪著,所以就出定了,想要看“谁拿我的玉钵”,一出定,好了,小鬼就把他抓住了。禅师知道上当了,因为这一念的贪着,导致这一生又要去六道轮回,所以他非常地懊悔,就一下子举起那个玉钵,往地下一摔,玉钵被摔得粉碎,随着“咔嚓”一声,他的贪念也全都放下了,这个禅师也就开悟了。开悟之后,就随口念了一首偈子,他说:“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这开悟的人心如虚空,心中没有一物,所以要知道出六道轮回一定是要把贪念放下,有一丝毫贪染世间东西的念头都不行,因为这一点点的贪染就是我们往生净土的障碍。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虽然不要求你开悟,但是对世间确实不能够贪染,真愿意求生净土的人,世间一切都要放得下。     
   
        【言语忍,忿自泯。】     
   
        这是讲兄弟之间讲话也要留心,不要讲得太过火,因为讲话不谨慎往往会无意中伤了人心,当我们讲话不留神的时候,可能讲了一句话,刺痛了对方的心,使对方起了怨恨,我们自己还不知道,所以言语方面要非常注意。     
   
        古人讲,言语这三寸之舌正是祸福之门。假如不留意,就会种下祸根,对方记在心里,甚至有一天报复,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兄弟之间言语要互相恭敬,尽量容忍对方的过错。兄弟之间看到对方的过失,也不要口无遮拦,一下子就指出对方的过失,批评的很严重,这容易起怨恨,所以言语要谨慎。     
   
        兄弟之间如此,五伦关系中都应该如此。比如说父子关系,父子之间的言语也要注意,不能出语伤害这份感情。君臣关系就是讲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之间,也要注意讲话方式,领导对下级要和蔼,下级对领导要恭敬,有和蔼之心、有恭敬之心,言语上自然就懂得善用词汇,互相之间不至于有不妥当的言语了。     
   
        还有夫妻关系,现在社会夫妻之间发生口角的现象非常普遍,可能很难见到一辈子没有吵过架的夫妻。大多数的口角都是起于言语不能容忍,不能够小心,导致刺痛了对方,结果吵架,引出很多的悲剧。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所以古人讲,对人要宽容,要能够宽恕。《论语》中子贡问孔老夫子说,有没有一个字能够一生奉行呢?孔老夫子就教给他一个字,“恕”,宽恕,对人要多一份宽恕,少一份苛求。所以,古人常常提醒我们,责人不能够过严,应该怎么样?用责人之心责己,用恕己之心恕人。把批评别人的心调换过来,批评自己要严厉,一般人对自己往往很宽恕,很纵容,把这个心调回来,对待别人要多宽恕,自然就不会有怨恨了。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这里讲的是长幼要有序,他们互相要懂得这种礼,长辈当然在饮食、坐走,都是要先,晚辈在后,这种先后不能够打乱,一打乱就不符合礼了。不符合礼的时候,很多的不愉快就会从此产生。     
   
        对于长幼,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家里长幼之分,是以年龄辈分来分,父子之间,当然父亲走在先,儿女走在后。在一个团体、一个公司、单位里,长幼之序应该用级别来分。比如说总经理走在先,职员走在后,那就不能够以年龄来分了,即使是总经理年轻,职员年纪大,在公司里,还是应该用级别来分,这样的话,就不违礼了。     
   
        在佛教的道场里,往往我们称四众同修,这四众包括男众出家人,女众出家人,男众在家人,女众在家人。这种分法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这样也是符合佛教的传统,有的人说,为什么要男的走在先,女的走在后,佛制定的传统制度是不是有点男女不平等呢?当然这是一种传统,我们知道,不管谁先谁后,我们都要讲求一种秩序。《大学》里讲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个人懂得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什么是先,什么是后,有条不紊,这种秩序就近于道,道也就是一种自然的法则,符合自然的。所以次序是符合自然的。天体的运动,很有次序,很有规律,火星走火星的轨道,它不会走到木星那里去,木星不会撞到火星的轨道上来,都很有序。所以,这种礼节称为天地之序,所以,按照这种礼节,是符合自然的,并不是不平等。如果是为了所谓的平等,把这个序打乱的话,反而造成了混乱。比如说人的手有五个指头,五个指头伸出来就不等,有高有低,有长有短,你非得要平等,就把指头削得平平的,是不是这样就好呢?正因为它有不平等,表面上不平等,它才能够分工合作,所以手能制造出很多很好的工艺品,也能够弹奏出美妙的乐曲,那是因为五个手指不等,它才能够合作得非常和谐。所以,在有序中就看出平等。反过来观,你看到这些现象心有不平,那是因为你自己心里起了不平等,跟外在的境界无关,外在的境界是“法尔如是”,本来平等的。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里所说的是我们晚辈应该如何对待长辈,当长辈呼叫人的时候,我们要马上帮助长辈去呼叫,可能是因为长辈的年纪比较大,也可能身体不是那么好,所以他的声音就没有那么高,被叫的人可能就听不见,因为你年轻,声音大,所以你就帮着叫,这是对长辈的一种礼貌和恭敬。当长辈叫那个人,那个人不在,他刚好出去了,你就赶紧回来报告,说那个人现在不在,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忙吗?这体现的是对长辈恭敬的一种心理,也是对长辈一种服务的态度。当我们养成这种对父母、长兄、长辈恭敬和常常服务的心,到了社会里,就自然能够常常恭敬人,常常服务于他人,这种人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称尊长,勿呼名。】     
   
        这是对长辈的称呼方面,要注意不能够直呼其名,那对长辈怎么称呼呢?通常他如果有一个头衔,或者是有一种尊号,那么你称他的头衔、尊号,前面当然也可以加个姓,比如说“刘省长”,或者是“胡总干事”,这是在他的头衔或地位前面加个姓。我们称恩师为“老法师”、“老教授”、“恩师”这些都是恭敬,不可以直呼其名。如果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但是看出他是个长者,我们对他也要用很恭敬的称呼。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都是称“先生”、“小姐”;在佛门里,称“菩萨”、“师兄”,这些都是恭敬。在这些小事上面,要常常懂得培养自己的恭敬心,所以不要看这些小事好像没什么,但是如果忽略的话,恭敬心就很难养成。     
   
        【对尊长,勿见能。】     
   
        这是对长辈、或比自己地位高、年长的这些人,在他们的面前不要随便表现自己的才华、能力,我们爱表现,反而会显得自己很浅薄。实际上,尊长会有更多的阅历,更高的人生智慧,他们看我们其实看得很清楚,我们真的有这种学问能力的话,不用表现,尊长都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常常韬光养晦,处处谦卑自己,养自己的一种谦德,谦虚之德,谦虚对人很重要。     
   
        在《易经》上讲,天道、地道、人道,乃至鬼神道都是对谦虚的人有加持,让谦虚的人得福。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是讲如果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长辈,应该赶紧走上前去作揖、鞠躬,表示对尊长的恭敬。这里讲的“疾趋揖”,疾是快速的意思,趋是走上前,这种快步走上前,表现自己的恭敬心,不能够见到长辈慢慢腾腾,走得很慢,看起来就好像有些傲慢了。我们行礼之后,长辈没有说什么,我们就应该退避到一边,恭恭敬敬地站好,随时听命长辈的吩咐。所以在长辈面前,我们为了培养自己的恭敬心,就时时要留心,要善于察言观色,看到长辈如果不想说话,你就千万不要用很多话来影响长辈,特别是看到长辈如果面色比较疲倦,那我们这个时候更应该沉默,恭立在旁边,等候吩咐,这都是培养自己的谦敬之心。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这条字面上的解释是说,我们走在路上,看到长辈过来了,如果自己骑在马上,古人的交通工具是骑马或坐车,都应该从马上、车上下来,向长辈行礼。如果我们送长辈离开,也应该站在路边看着长辈,马也好、车也好,等长辈离开百步之遥后,我们才能够回去。     
   
        这一点,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就做得很好,恩师每次到协会来讲经,我们的代表必定是恭迎在路旁,等待恩师下车,当恩师讲完经了,要回自己住的地方,大家必定是一直送到路边,等到把恩师送上车,目送车子一直到看不见了,我们才回家。这都是培养自己作为弟子、作为学生对老师的恭敬心。     
   
        因为印祖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就得十分利益。所以我们能不能够真正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对老师有十足的恭敬心,真正有十足的恭敬心,你就得到十足的利益。     
   
        有的人觉得,这一条是不是太繁琐了。其实不是,因为我们知道礼节就是用来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一种规定,它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的最好的距离。这种所谓自然的秩序,我们能够遵守的话,人和人之间就能够非常和谐。假如这个礼,你觉得繁琐,把它废除掉了,往往就会产生很多的不愉快和误会。所以真正懂得学道的人,不会认为这些是繁琐的事情,而是用这些细节,来修炼自己耐烦的心、细腻的心,养成这种习惯之后,这个人反而有一种雍容大度之气。即使是在事情很忙乱的时候,他的礼节都分寸不乱,这才是真正的大德之人。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这是跟长辈在一起的时候,长辈当然包括父母、兄长、领导,凡是年龄高过我们的,或者是地位高过我们的,学识、道德高过我们的,还有我们的老师,这些都是长者的范畴。我们跟他们在一起时,要很恭敬,当他们站立的时候,我们晚辈就不能够坐下来,因为如果长者站着,你坐着,就显得很没有教养。长者坐下来了,他说你也来坐,这时候你再坐下来。当然,如果长者吩咐我们坐下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够执著,说我们非得要站着,古人讲:恭敬不如从命。对长者的吩咐,我们照着做,这才是真正的恭敬人。所以我们跟恩师在一起,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远来的居士对恩师非常地恭敬,一见恩师,倒地就三拜,有时候可能场地不太适合拜,比如太拥挤了,或者东西太多,你拜下去,往往不小心会碰翻东西。在很多场合里,比如恩师在吃饭的时候等等,也是不太适合礼拜的,恩师有时候会说:“不拜不拜,”这个时候,就应该不拜,不能够执著,见到恩师一定拜,不分场合,也不听恩师的吩咐,这样反而达不到恭敬的效果。一般来说,应该向恩师三拜,但恩师说一拜的时候,我们就一拜,这些都是基本的尊师之道。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这是讲跟长辈在一起,我们讲话不能讲太大声,讲得太大声,声音非常刺耳,还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让长辈很难受,这是对长辈没有礼貌。我们声音要放得柔和,可是也要清晰,声音不能放得太低,要是“低不闻”,低得已经听不到了,这也不对,“却非宜”,这也不应该。所以我们讲话要一字一句讲清楚,特别是在长辈面前,我们一定注意调整自己声音音量的大小,另外,讲话的速度也不能太快,要让长辈听着觉得比较舒适。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这是讲跟长辈行礼或者是去向长辈问安,总是要快步走上前去,这是“进必趋”;“退必迟”就是要离开长辈,告辞的时候,要慢慢地退下。如果你做得相反的话,就显得很不合礼度。假如我们见到长辈,慢慢腾腾地挪上来,长辈看到会觉得你有点傲慢。我们走的时候,一下子走掉了,长辈看到你一阵风地就溜走了的话,会给人感觉你跟长辈在一起可能不太愉快,或者是不耐烦。     
   
        在协会,恩师讲经的道场里,很多的义工同修在恩师来之前,就做好了会场的准备,架设好这些机器准备录影,然后大家都站立好,恭迎恩师。在恩师讲完之后,送恩师走了,再回到会场里,把这些机器收好,把会场整理好,这些都是“进必趋,退必迟”的含义。如果恩师一走,我们也一溜烟就走掉了,很多事情都没有人做,这样,道场就很难维持下去了。     
   
        “问起对”就是当长辈问我们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站起来回答,在回答的时候,眼睛要稳定,视线不要到处移动,你如果左顾右盼地讲话,会让长辈觉得你心不在焉,或显得你很不耐烦,这都是不恭敬的表现,所以当一个人从这些细节方面来修炼自己的话,就是养这颗恭敬之心。     
   
        孟子提醒我们,要养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我们的心常常要保持纯正,不要装很多事情,心里装很多事情,就容易心不在焉。更不能够心里存着诡诈,或者是一些狡猾的念头,有这些念头在心里,外表形态上往往就会有不定的表现,所以真正有学问的人一看你的表现,他就明白你的心境。     
   
        所以我们要常常注意去养自己的真诚心,所谓“诚于中,形于外”,真诚地恭敬、主敬存诚,那么语言态度就自然镇定、稳重,祥和、欢喜,跟人相处,便会觉得很舒服。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这一条讲的是总结,悌道就是一种恭敬心,由对自己家里长辈的恭敬心,扩展到对社会上一切的长辈、一切的父母。都用奉侍父母的那颗心来对待一切的长辈,这就叫做“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也是如此,我们的孝悌之心养成之后,就是无分别的、平等地对待社会一切大众,正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对待自己家里老人那颗心来对待社会上的一切老人,让他们都能够过上愉快安定的生活,对待社会上的小孩都是用对待自己家小孩的那颗心,这就是爱心,所以爱心的原点就在于孝心,孝悌养成以后,他就能够广泛地仁爱社会大众。真正成圣成贤之道也是爱心的成就,所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能够对父母尽孝,在家里行孝悌之道的,他也能够对社会大众、对百姓有一种仁爱之心,再进而言之,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对一切的众生他都会爱,无所不爱,这就是佛法里讲的慈悲一切,我们看到孟子说的:“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就是圣贤人,圣贤人的存心就是孝悌,孝悌做到圆满,这就成圣成贤了,也如同佛法里讲的,成佛成菩萨了。     
   
        第三章 谨     
   
        这一章总共有二十四则,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衣食住行,生活的小事。圣人就是从日常生活中修炼自己的诚敬之心。《中庸》里提倡的诚和明,印祖把圣贤之道归纳为这两个字。一个人的真诚心,一个人的明,就是觉悟心,都要从这些日常小事中来养成。我们看这一章讲的衣食住行,穿衣要“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饮食要“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居住包括“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等等。行为就讲得更多了,“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这些都是生活的点滴,让我们来一条一条看,如何在这些生活点滴中来养我们的诚敬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小事古人都是从小开始教起,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都没有学过,所以现在我们来补课,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要知道学最基础的,它就是通圆满的大德。就是《华严经》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大德之人圆满了大智慧,他表现出来的就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把《弟子规》上讲的全部都落实而已。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这是讲一个人的作息要有规律,还要勤奋。我们知道人的光阴有限,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假如浪费时间,把大好的青春错过了,该有的品德、学问都没有学到,没有成就。那么真的就是“老大徒伤悲”了。为人子,要懂得抓住机会来孝顺父母。父母比我们年长几十年,他终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哪一天离开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有一天的光阴,就要竭尽全力来侍奉父母一天,这样就不会给将来留下遗憾。     
   
        为人子,早上起床,也应该比父母要早,最好起来做早餐,让父母起来之后就可以用。晚上睡觉也比父母睡得迟,听候于父母,父母有需要,我们也能够满足。     
   
        求学的人更是要早起,晚上也不能睡得太早,应该尽一切的能力,抓住所有的时间来进德修业。当然这里主要是讲勤奋,所以说“老易至,惜此时”。提醒我们在青春的时候,要加紧用功。     
   
        我们现在遇到佛法了,更应该珍惜这千载难逢、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努力用功来成就道业。因为人的生命很短暂,佛在世的时候,跟子弟们就讨论过。佛问弟子,你们说说,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呢?有一个弟子就说了:“人的生命在一昼夜之间。”佛听了摇头,看来不太对。有一个弟子又说了:“人的寿命在一饭食之间,”饭食之间很短暂,吃一顿饭的工夫可能生命就失去了。结果佛听了还是不赞成。最后有一个弟子就说了:“人的寿命在呼吸之间!”这时候佛才点头。所以说,一口气上不来,这人的生命就结束了,那就到了来世,来世还能不能遇到佛法呢?真是太难太难了。所以真的要懂得珍惜当下的时光,好好进德修业。     
   
        这里讲的是勉励我们勤奋,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条解释偏了,看到第一条“朝起早,夜眠迟”。不能够“朝起早”,但是他能够晚上睡得很晚,然后他就说“夜眠迟”。看香港有很多人,作息都非常晚,晚上一两点睡觉的人很多,甚至两三点,三四点才睡觉,那不是《弟子规》所讲的“夜眠迟”。古时七、八点钟天就黑了,就是入夜了,晚上九、十点钟睡觉,这也就可以称得上是“夜眠迟”了,所以不能睡得太晚。睡得太晚的话,对身体不好,特别是孩子,如果睡得太晚,熬夜了,对身体亏损是很大的。     
   
        晚上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九到十一点钟之间睡觉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在恢复,在排毒的时间,你这时候就安静下来,人在睡眠状态下排毒是最好的。根据医学的报告,晚上十一点前睡觉这是最有利健康的。因为这时候我们的五脏开始排毒了,胆囊是在晚上十一点钟到凌晨一点钟排毒,我们称这个时间叫子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排毒,三点到五点是肺排毒,假如这个时候我们不休息的话,身体里的毒就排不掉,毒素积在身体里,对身体就是很大的亏损。所以熬夜的人,我们看他的脸色,都是面黄肌瘦,一脸的灰色,是因为他的夜生活太多,作息不正常。一个人如果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早,早起早睡,这个人就有朝气,脸色就非常好,正所谓跟天同步。晚上如果不睡觉,早上又不起床,那就是夜猫子,我们看看他脸上就没有阳气,全都是阴气了。这样的坏习惯对身体没有利,对修行也不利。对一个家庭也是不利的,因为一个起早的家庭,这个家庭是有朝气的。古人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你能够早睡就能够早起,早起了之后,很多事情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就能把它规划好。清朝的曾国藩,他给自己的子弟写的信函中,就特别勉励子弟早起。所以这是一种良好的家风。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当早上起床了,必定是先洗脸、刷牙、漱口,上完洗手间也必定要洗手,这就是卫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健康就非常有益。身体健康了,就能够更好地侍奉父母,更好地工作,为社会做贡献。     
   
        从这些小事里,我们常常要悟人生的哲理。比如说“晨必盥”,就是早上起来盥洗,懂得学道之人,做每一样生活的小事,他都会悟其中的理。《华严经》上讲,浅深相即,生活中的小事看起来很浅,可是里面都含有很深刻的道理。     
   
        《华严经》里有一篇《净行品》。这《净行品》里讲的都是菩萨生活中的小事,有早上起来盥洗的,有刷牙漱口的,也有上洗手间的。早上起来是盥洗:“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所以真正会用心的人,他洗脸的时候就想到众生,包括自己在内,都能够得清净的法门,能够脱离尘垢,能够脱离污染。所以洗脸也是洗心,把烦恼能够放下,这个人洗脸都能够开悟。漱口:“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古人用杨枝来当刷牙的物品,杨枝能够清洁口腔,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刷牙漱口,用心做事情就能想到众生,众生怎么样呢?心能够调净。当你净牙齿的时候,就是净自己的心,能够把自己的烦恼放下,把心恢复到清净。     
   
        《净行品》里还讲到:“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所以有几个人大小便的时候,能想到这样?一般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在很急的时候去洗手间,解完之后就觉得很放松。当我们完事的时候洗洗手,有没有想到:大小便的时候你放下了,还是得到了?好像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想过,大小便放下的是污秽,得到的是轻松自在!所以从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人身体如此,心也是如此。当我们放下贪嗔痴这些污染和臭秽的时候,心就得到轻松自在了。所以当我们的心不住在这些五欲六尘中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尝到法味,就能够得到那些自在解脱的感受。所以我们体会到,假如说学习《弟子规》像学习《华严经·净行品》一样,《弟子规》也能让人开悟。正如恩师讲的,《弟子规》与《华严经》是一不是二,你这样去学习,当然就得到《华严经》的利益,所以学什么东西都好,完全是所学的人用心不同。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这是讲我们要注重仪容,我们戴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不要上下对不齐,自己的袜子、鞋子都要穿得整齐,鞋带要系上。这都是基本的仪容。从一个人的仪容,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如果他的仪容都邋邋遢遢,扭扭歪歪,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需要修正。因为一切法是心想生,我们的身体、仪容、包括衣着,那也是心想而生的。当我们的心是正的,存着恭敬,存着真诚,自然我们的衣着、仪容就会正。反过来,会修行的人,也必定是从这些仪容、衣着来修自己的恭敬之心,这些都是谨的范畴。在生活中都要谨慎,养成一种恭敬、真诚,自然表现出来的就是端庄大方。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是讲我们在家里生活起居都要讲求整洁,衣服、帽子都放在该放的地方。衣物、鞋袜如果脏了,必定要拿去洗,不能够堆成一堆,否则时间一长,就会长毛,不卫生,就污秽了。这些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古人讲,对自己的房间能够整理得很好,才能够去治理国家。所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自己家里的房间都没有打理好,你怎么可以去治理天下、国家。换句话说要治理天下国家,必须在整理自己和房间这些生活小事上面来养成。我们现在看很多学生住校的时候,袜子脱了随手一扔,就很不整齐了。要知道,当我们把袜子扔出去的时候,同时扔出去的也是我们的恭敬之心,谨慎之心。所以我们很好地把袜子放在该放的地方,这就是培养恭敬、谨慎之心。     
   
        恩师真是处处为我们做好样子,我到恩师的房间里,看到他的房间样样东西都摆得整整齐齐,笔墨纸砚、衣服物品都放得很整齐,很端正。当恩师在办公室里,如果看到有一些摆得不正的东西,就把它扶正,这是他自然的行为,养成的习惯。像他洗手间里的洗脸盆,是陶瓷的,如果有一些水溅出来了,他总是拿块布把水池边擦干净,而且擦得很亮。他还告诉我说,这样去保养水池,用十年都像新的一样,这些都是在教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要从日常生活小节中养成恭谨的态度。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是讲穿衣服,不能追求时髦,赶潮流,追求一些华丽的、妖艳的服装,这样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无益。穿衣服贵在整洁,并且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家境。比如说家里比较贫寒的人,衣服就没有必要穿得很华美,因为跟自己的家境不相称,如果是身份高的,就可以穿一些比较庄严的衣服,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果是一般的学生,还没有走进社会,我们穿得朴素大方就很好了。所以处处讲究符合身份。当然了,一个人的身份比较重要,出席不同的场合,就可能穿不同的衣服,这就显得有教养。符合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以为自己家里比较贫穷,穿的衣服很朴素,走出去会很丢人,有这种想法就是跟道德相违背了。古时候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出身很贫寒,他穿衣服虽然并不华美,很朴素,但是非常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家境,他绝对不会因为穿得很朴素,甚至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站在别人面前,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很多学生都追求服装的华美,穿的都是名牌,好像不穿名牌的话,跟人在一起,就会低一等,没有把真正该追求的东西放在心里,反而追求外在的、表面浮华的东西。     
   
        符合身份有一个引申的意思就是教导我们处处要懂得尽自己本分。印祖劝学佛的人要敦伦尽分。我们在家里,做父亲的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做孩子的要像个孩子,当老师的要像个老师,当弟子的要像个弟子,这都是尽我们的本分。如果家里的本分大家都不尽,这样家庭就不能和谐。比如说做先生的不像先生,做太太的不像太太,父不父,子不子,这样的家庭怎么能够和谐呢?所以真正修养我们的品德要从穿衣吃饭中,想到如何修养圣贤人的品德。往往圣贤人的品德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而成,所以老子所说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些德行慢慢地累积久了,就成为大德了。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吃饭时,特别是孩子,注意不要挑食。挑食的结果,一个可能营养不能均衡,第二个会养成自己傲慢、浮华的态度,所以对身体不利,对心更不利。做父母要懂得这一条,在吃饭桌上千万不可以怂恿孩子挑食的坏毛病。应该有什么就吃什么。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往往溺爱,他们在一些生活小节上面,没有注意到,结果无形中就培养起了小孩子骄横的态度。     
   
        我也是独生子,但是我父母从不会娇惯我。他们有智慧,懂得这一点,所以从来都是小饭桌上摆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我们看到,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这个你喜欢不喜欢吃啊?那个喜欢不喜欢吃啊?”还要问孩子。我妈妈就说:“这些还用问孩子?你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不吃,那就饿着!”这样久久养成一种什么都好,不挑剔的心态以后,可以说在任何的境缘中,都过得很好。他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好而影响到自己,因为他从小就已经不挑剔了,可以说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这种心态养成之后,终身受用。     
   
        学佛的人更要懂得随缘。弘一大师到寺院里讲经的时候,别人把他当作上宾来接待,可是弘一大师绝对禁止寺院里的人对他,跟对大众不一样地接待,给大众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假如说给他吃很好的,跟大众吃的不一样,那么弘一大师就不吃,这就看出祖师的风范。     
   
        “食适可,勿过则”,就是说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吃得过饱,吃饭最好是吃到七八分饱,不可以吃得饱胀饱胀的,这样对肠胃不好。如果是吃得很饱,就马上工作,这更加影响身体。我舅父有一条人生经验,跟我们讲,因为年轻时经济并不宽裕,吃都不能吃饱,所以他现在到老了,身体都很好,眼不花,耳不聋,走路也很轻快,将近七十岁的人了,身体都还很好,得益于什么呢?这一辈子就没吃饱过!所以他的身体反而好,吃得饱胀饱胀,反而会多病。所以我们看到,外面那些野生的动物,它们都没有办法吃得很饱,反而它的身体很好,就没见它们生病;家里饲养的宠物,那些什么狗儿、猫儿的,你把它喂得很饱,反而会多病,常常要去宠物医院看病。可见,吃得过饱对身体并不好。     
   
        从这一条我们可以引申到,做事情也应该这样,不能够过分,凡事懂得留有余地,这样才能长久。但凡看到那些偏激的人,他做事做得绝的,说话说得很过分的,不能够给人留有情面,不能留余地的,往往都不能长久。所以吃饭要懂得这些养生的学问。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这里讲做孩子的就不能饮酒,因为从小正在发育的时候,一饮酒就会刺激身体,对于自己的血液循环系统会带来不良影响。酒精会伤脑,正在发育的时候,喝酒往往会造成发育不良,影响到将来。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避免饮酒,比如说开车的时候是不能饮酒的,如果饮酒的话,往往会发生很多危险。孕妇也不能饮酒,对胎儿不好。吃饭的时候,朋友之间好像必须饮酒才有很多话说,才有那种热情,其实大可不必,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一定要通过酒来增加友谊,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酒肉的基础上,建立在酒肉基础上的朋友叫“酒肉朋友”,那怎么能够长久呢?     
   
        “饮酒醉,最为丑”,喝醉了,他往往会迷失智慧,他昏沉,在意识不清醒的时候,往往会做错事情,做错事情了,比如说错话了,或者是仪容不整,甚至造罪业,这都是一种丑态。哪怕是平时有操持的人,喝醉了也常常不能把持自己。所以你看佛制定五戒,前面四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叫性戒,人必须要遵守,哪怕你不学佛也要遵守这个戒,你要是违反了,那就有很重的因果。最后一条不饮酒叫遮戒,就是帮助防止不违反前面四条。因为人喝了酒之后,头脑不清醒,他就容易造前面的四种罪业。我们不仅不能沉迷于酒,其它的包括吸烟、玩游戏机,这也都是要戒除的,尤其现在街边有很多的游戏机厅,都会让青年人沉迷其中,玩物丧志。更严重的还有吸毒、赌博,一些不健康的色情娱乐都是要戒除掉的。     
   
        【步从容,立端正。】     
   
        这是讲一个人的威仪,迈步不慌不忙,从容大方,走路就显得很有信心,就是我们说的潇洒自如。站立的时候要端端正正,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挺胸抬头,精神饱满,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如果弯腰驼背,看起来年纪不大,却老气横秋,这就不太好。佛门讲究的四威仪,所谓“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这是讲人的一种威仪,站就像一棵松树那样挺拔;坐就坐得像钟一样,给人以稳重的印象;走路就像一阵风一样,轻快自在;睡觉右侧卧,身体稍微弯曲,像弓的样子,这种叫吉祥卧。这些都是一种仪表,从修持身体仪表的庄严来帮助修自己心的庄严。大家可能都会有这种经历,当我们穿得很庄严的时候,自然心里就会整齐庄严,有一种正气。如果自己身上衣服穿得不整洁,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吊儿郎当的样子,心里就不端正、会懈怠,就不能够诚敬。     
   
        【揖深圆,拜恭敬。】     
   
        这是讲对人行礼,古代一般是作揖,或者是拜,像学佛的人拜佛,拜老师,不管礼节是什么样的形式,关键在于有一颗恭敬之心。人有恭敬心的时候,形体自然就有一种恭敬的样子。作揖要深圆,深深一鞠躬,动作比较圆,比较缓,不要太急促,急促会给人一种棱角的感觉。拜的时候也是恭恭敬敬,不慌不乱,体现一种诚敬。     
   
        《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所以一个人的吉凶祸福,从哪里来看呢?往往这个念头就是吉凶祸福初起的地方。当一个人念头一起的时候,他的身体自然就会表现出来,四肢所表现的往往是心里的所想所念。所以古人看人,真正有学问的,不用你讲话,看你的行为举止,他就知道你是厚道的,还是浅薄的。一个人心存恭敬,动作举止,自然表现出一种恭敬的仪表。我们知道厚道的人,恭敬的人就有福,浅薄的人自然表现得轻狂,这种人就没有福,不但没福,严重的可能祸患就要来临了。我们要懂得通过学这些理,来修自己一颗心。孔老夫子都说过,礼是敬而已矣,为什么呢?为了恭敬。所以礼不可废,废了礼,恭敬心就修不成了。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这也是讲人的一种举止威仪,践阈是指踩在门槛上。古人家里,一进门,门口地上有一个横木,那个就是门槛。你要跨过去,不能踩在门槛上跳下去,这显得不庄重。俗话说,门槛不能踩,你踩着人家的门槛就好像踩在人家的头上一样,对人是极度的不恭敬。现在寺院的传统建筑都建有很大的门槛,过的时候要跨过去。寺院的门槛比家里的门槛要高,这说明什么呢?佛门的门槛很高,你要进佛门那不是容易的事。进到佛门里头,必须有恭敬之心,所以要跨过门槛,不能踩在门槛上面,好像踩到了佛祖头上,这就很不恭敬了。     
   
        这个“勿跛倚”就是说站立的时候不能东歪西倒,身体也不能倚靠在墙上,否则身体就不正,有时候甚至独脚站着,这些都很不庄重。“勿箕踞”就是说坐的时候要有样子,坐要有坐相,这个箕就是簸箕,坐的时候两脚岔开,就像簸箕一样,就很难看了。特别是女孩子,坐的时候两腿要并拢,显示一种庄重。坐的时候也不能把腿摇摇晃晃,这个髀就是大腿,摇着大腿,显得这个人很浮躁,心不安定,大家看到这样的人,心里一定感受不到恭敬。所以我们懂得从这些威仪中修持自己,养好自己的恭敬心。     
   
        【缓揭帘,勿有声。】     
   
        这是指在家里,门帘、窗帘要轻轻地揭起来,不要有很大声音。比如百叶窗你要把它拉起来,动作要慢,不要拉出声音来,你拉得急了,可能窗帘的绳子就断了,那生活上就有很多不便了,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宜缓不宜急,动作要安定有序。如果你的心很急,那么你做事就急,做事急躁,往往就不容易做成功。所以古人提醒我们事缓则圆,做事缓一步往往能够做得圆满。急于求成那往往容易败事,这都是我们从揭帘悟到的人生学问。看一个人能不能做大事,首先看他的心是不是安定,往往从动作,生活中就能看得出来。慌慌张张,忙忙乱乱地怎么可能担负起大业呢?所以古人讲“每临大事有静气”,安定的人,越是大事来的时候,他心越静,这样子就能成功。     
   
        宋朝有一个大将叫宗泽。他出兵的时候,心总是放得很宁静,行军时他一言不发。宗泽写了一首诗叫《早发》:“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这是讲他行军的时候,一步一步地走,看到这些山势、水势,听到马踏沙的声音,胸中已经有了计策,这样的将领出征就必胜,因为他的心是安定的。     
   
        佛法里也讲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智慧从哪里生的呢?从一个人的定,就是清净心产生的。而清净心怎么养成的呢?是从这些生活小事中养成,这是守戒,包括“缓揭帘,勿有声”,这都是持戒。从持戒而能得定,做事就能够有条不紊,定力就能产生。产生定力了,他就有智慧。比如说我们讲课的人也是,讲课要慢慢讲,吐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吐,千万不能着急。我们讲课往往会有这样一种经验,一开腔就急着讲,往往讲不好。所以你看恩师讲课、讲经都是慢慢讲出来的,先缓,然后速度才慢慢加快。一开腔速度就很快的话,讲到最后很容易混乱。     
   
        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学佛的人要懂得,学佛是大事,这种大事让我们这一生了生脱死,跳出六道轮回。可能生生世世都没有办成的事情,这一生要努力办成,这要引起重视!所以我们懂得了道理,对学佛这件事情一定要看重,纵然不能把它看成唯一的一桩事情,也得把它看成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情。那么心里有了这种主宰,做事情就懂得分主次先后,心里就有了定力。所以在所有的事情中,要选择最重要的事情。     
   
        【宽转弯,勿触棱。】     
   
        虽然看起来是一件生活小事:桌子有个棱角,转弯的时候怕撞到棱角上了,就得宽着转,你转得太急,靠得太近,就碰到身体上了,往往就会撞伤。有时候我们会有这种经验,比如说在厨房炒菜的时候,可能动作太快了,一下子,头就碰到了油烟机的角上,或者是一转身碰到门上,把身体撞得很痛,甚至受伤。我们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所以爱护身体就是尊重父母。对小孩来讲,要从这些小事上养成爱惜身体的态度。     
   
        “棱”,我们引申之后,也可以解释为痛处,是非之地,人家的痛处不要碰,你碰了之后,触了“棱”,往往就会产生很多不愉快。所以要“宽宽地转弯”,特别是当讲话讲得激烈的时候,要稍缓一点。我们学佛的人总有一种热心去弘法,弘法的时候,跟人家讲佛法,也要懂得不要刺伤人家的心。当年佛的弟子出去弘法,也有不顺利的时候,回来就跟佛说,我今天弘法不顺利,别人都不理我,都不欢迎我。佛就问弟子:“是不是你今天讲到人家痛的地方了?所以别人见你不能够欢喜啊。”我们学佛的人,确实有时候学佛了,看到人家就说:“你不能杀生!吃海鲜造杀业啊!”到处批评,看到家里人做了不如法的事情,也训斥家人。这都是触了“棱”,那怎么能让人生欢喜心呢?所以我们要懂得,对人要宽一点,这样就避免产生不愉快。学佛的人要懂得处处都不跟人家结怨,这都属于“勿触棱”的意思。     
   
        【执虚器,如执盈。】     
   
        字面上的意思是我们教导小孩子:拿东西的时候要怎么拿呢,要恭恭敬敬的拿。哪怕是你拿一个空杯子,一个空碗,也要好像里面装着水一样,这个盈就是满的意思,它装满了水,你拿起来自然会小心翼翼,不会莽撞,以免这个水会流出来。从这里我们要知道,执虚器的时候都能够恭恭敬敬,小心翼翼,那么当他拿着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或者碗,自然就会更加小心谨慎了。所以真正“谨”的功夫,都是在平常拿空杯子的时候,已经练就了拿满水杯子的功夫。     
   
        就好像军人打仗一样,所谓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练兵的时候,就好像真的在打仗。有一位元帅曾经讲过,在打仗的时候,要当作平时来看;平时的时候却要当作打仗来看。这种功夫练就出来之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认真谨慎地去对待。古人存养自己的品德,也是懂得在这种日常生活中去练功,要知道,惊天动地的品格从哪里练出来的?就是在平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情况下练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话我们可以再引申一下,这里执虚器就是拿着空的碗,和拿着装满水的碗,假如让你去拿,你是喜欢拿空的碗,还是喜欢拿装满水的碗,哪个比较容易拿?大家肯定会说,空的碗当然比较好拿了,装满水的碗即使很小心,水也会溅出来。这么一个小小的道理,我们可以知道,人都是喜欢拿空心的,拿虚的这些器物。在《易经》上,就有一段这样的话:“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所以《易经》中告诉我们,在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这一卦有六爻,每一爻都是吉的。其它卦的六爻都是有吉有凶的。从这种自然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如果能够谦虚,这样的人就有福了。正如刚才问大家,你喜欢拿虚器,还是喜欢拿盈器,那么大家自然就会喜欢拿虚器。这就是人道恶盈而好谦。大家都喜欢谦虚的人,讨厌那些傲慢的人、骄横的人,天地鬼神也都是这样。很明显,从一个月的周期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当月亮到了满月的时候,我们说是盈月,明天开始月就要亏损了。所以当一个人达到盛极的时候,我们知道他亏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大地上的道理也是如此,江河湖海,假如一个湖满了,水就要溢出来,就要流到其他地方去。而水呢,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流到那些谦虚卑下的地方。所以懂得这个道理的话,就知道谦敬的人就是有福的人了。     
   
        【入虚室,如有人。】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进到某个房间里,即使那个房间是空的,你知道里面没有人,但是你走进去,也要像有人在房间里一样。进去之前必定是先敲敲门,万一有人的话,也不至于让人家吓一跳,弄得很尴尬。在房间里,我们知道哪怕是独处的时候,都不可以放肆,都好像有人在旁边。这就是古人所提倡的“慎独”的功夫。     
   
        在《中庸》里讲,君子哪怕是独处的时候,没人见到他,他也会戒慎恐惧,不敢放肆,依然是恭恭敬敬,所以“君子慎其独也”。而这个慎独的功夫是最养自己的诚敬之心了。在人前一套,自己独处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套,那这个心就不诚了。因为真诚的人,他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人家看没看到他,也不管人家知不知道他,他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慎独的功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真诚心就是从这里养成的。《菜根谭》里就讲到“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所以在暗室屋漏,就是黑暗的房间里,没人看见你,正是修养自己青天白日节义的时候,不可以造次的。     
   
        【事勿忙,忙多错。】     
   
        现代人都很忙,天天忙来忙去,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事情不需要这么忙。为什么忙呢?其实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于自己没有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没有预先筹划好,所以临急临忙,就不知所措。《大学》里告诉我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都有一个开头结尾,都有一个先后顺序,当你懂得先后顺序的时候,什么事现在做,什么事将来做,自然就有条不紊了。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领导人,或者是商业巨子,他们的生活往往并不很忙,还有时间打高尔夫球,有时间做一些娱乐活动,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忙得不可开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有智慧,懂得做事的先后,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临事自然能够从容不迫。当我们很忙的时候,往往会做错事情。我自己曾经有这样的体会,在大学里做研究的时候,每一个研究项目,都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做一些运算,搞一些统计的检验,事先没有很好的规划,临急临忙上阵,往往都会出错,一出错就要从头开始,所以时间就浪费了。越错就越忙,越忙就越错,简直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我们要懂得,做事情先要把心静下来,看好了该怎么做,然后再动手,古人所说的三思而后行,往往出错的机率会小,当然效率就会高了。     
   
        经常会听到很多人抱怨,很无奈地说:我这一生都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小的时候,看到别人长大了,自己心里就很羡慕,老是急着想赶快长大,长大了,上了中学,又看着别人都上大学了,很羡慕,于是就一天到晚想着上大学,结果上了大学,又想着赶快毕业,然后找个好工作,大学一毕业,找到工作了,于是就想着赶快要结婚,看到别人都娶妻生子了,心里也很羡慕,然后就又急着成家,成了家又想着要孩子,结果有了孩子之后,觉得孩子又很难养,很难带,就想着孩子赶快长大,长大了我好轻松一点,孩子长大以后,就难教了,也很难对付,反而更烦恼,就想着,工作又劳累,家务又多,希望赶快退休,能够过几天清闲生活,那么退休之后,想着现在没有事做了,又觉得很无奈,经常还会有一些病痛,就想着什么时候会死,有一天突然真的要死了的时候,就又想,我这一生到底急着干什么呢?     
   
        所以人生也不可以太忙,当我们忙着手上的一些俗务的时候,往往心里就变得茫然了。茫然了之后,对生活的目标就变得盲目了,不知道人生真正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所以像《无量寿经》讲的,“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他所忙的真的叫不急之务。该忙的没有忙,不该忙的拼命地忙,忙到最后就真的茫然了。所以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这一生只是一个过渡,每一生每一世都这样过,其实是很苦的。假如不了脱生死,跳出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就在这一种忙忙乱乱中度过,真的是可怜。佛叹息地告诉我们,这是生死疲劳啊。所以我们要真正从这些“不急之务”中觉悟,懂得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就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生真正了脱生死轮回,才算有意义。     
   
        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净土,还是搞六道轮回,有什么意义呢?你赚再多的钱,有再高的地位,哪怕你的家庭再如意,最后还是一场空啊。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思维,然后才能真正发起往生净土的真实信愿。     
   
        【勿畏难,勿轻略。】     
   
        我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修道也好,不管做什么,只要立定目标,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在坚持不懈中,又要懂得小心谨慎,不可以轻忽,不可以轻视。所以往往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有两个大障碍。一个是畏难,一个是轻略。学习是件辛苦的事,孩子现在上学,天天背着大书包,从小学开始就很辛苦,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将来可能要读研究生,读博士,起码二十年就花在了念书上,我本人就读了二十年,还算读得快,确实是不容易。求学的路也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是不可以把它想得太难。我以前在美国留学,我母亲在中国,她写信告诉我:“书你就慢慢读吧,反正读书也是这么过,做事、工作也是这么过。”清清静静地读书,反而没有做事、工作那么烦恼。所以不能把读书这件事情看得太难,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它。慢慢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完成你的学业。     
   
        当然做事、工作也是如此。其实事情本身并不是很难,问题在于什么呢?自己觉得难,就自设障碍了。我们学佛也要知道,常常看到经上讲,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好难啊,这是漫长岁月,什么时候才能成佛?这个我们也不要去想太多,因为成佛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为什么呢?成佛在一念之间。问题在于我们在这三大阿僧祇劫里头,一念都没有修成,所以难就难在我们自己不肯修,不是说成佛之道有多难,就难在我们自设障碍。像《阿弥陀经》告诉我们,要往生成佛也不难,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所以你能够念一天一夜,能够念到一心不乱,你就往生成佛了。《无量寿经》里也告诉我们,往生成佛的条件在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出真实的、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来,深信切愿求生净土。再加上一向专念,就是每天念,天天别间断,这就成就了。所以不要想得太难,你想得太难,反而心里就不清净了,成为念佛的一个障碍。     
   
        学经教,弘法利生的人,也应该知道弘法利生的道路难,但是不能够畏难。恩师常常提醒我们,他把李老师当年对他说的话讲出来告诫我们,说真正弘法的人,是世法、出世法都通达的人,是明心见性的人,这样的人才真正有弘法的资格。我们现在还早着呢,那是不是就不干了呢?不干也不行,我们不干,这世间就没有人干了。我们只好硬着头皮上。那怎么做呢?既然不能够通达世出世法,恩师告诉我们,就要用自己的真诚心,至诚感通,用我们的至诚去感通。上台了,就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佛菩萨,等于佛菩萨用我们的身体来讲圣贤之道,这样也能够达到弘法的效果。所以难就难在我们不能发出这种至诚心,心里还有很多的顾虑,有很多的牵挂,还有畏难的情绪,这些都障碍我们的至诚之心。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好好地想想,做任何事情,包括道场里护法的,做义工的,什么事情都好,我们要耐心去做,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去做就好了,千万不要畏难而退缩。     
   
        “勿轻略”也是很重要的,你要忽视它,掉以轻心也不行。像念佛的人,如果掉以轻心,“反正我临终的时候念上十句,《无量寿经》讲的,临终时能念十句佛号,就能往生了”,因此他平时不肯用功,这种轻略的态度是不能往生的。为什么?他有投机取巧的心,把《无量寿经》所讲的至诚心用来作为偷懒的一个借口,这样就没有真诚心,心就不清净了,当然念佛就不能感应道交。     
   
        弘法利生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们说有至诚心,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上台了,这个身体不是我的,是佛菩萨的了,代佛宣法,但是在台下还得努力去准备,稿子一沓一沓还得写。如果不认真努力准备自己的讲稿,想着上了台有佛加持就行了,这种心又是投机取巧的心,这就没办法跟佛有感应,因为没有至诚心。所以至诚心表现在哪儿呢?平时在台下用功努力,上了台哪怕你讲的都不是你准备的东西,那是佛力加持你,准备工作还是必须要做。假如你不肯准备,是没有诚心,上了台佛就不会加持你了。所以至诚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灶神爷就提醒俞净意公,做事要做善事,要怎么做呢?“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时时处处,耐心行去”。这样是真正做到了真诚。所以“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我们断恶行善的功夫下去之后,不久就不知不觉地发现自己跟圣贤越来越近了。念佛也是如此,我们耐心地去念,每天功课做好,老老实实,也不要问什么时候佛来接引我,也不要问什么时候念到一心不乱?那些都放下,不图名,不图报,也不管大小难易,耐心行去。念久了,不知不觉地就念到功夫成片了。这样的话修行就算成功了。这些都是我们从《弟子规》、圣贤教诲中,得到的对事业、道业的启示。     
   
        【斗闹场,绝勿近。】     
   
        这是讲如果是一个小孩,要注意不能让他到那些不好的地方,不健康的场所,包括现在的赌博场所、吸毒的场所、色情场所,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都叫斗闹场。斗闹场也包括打架斗殴的地方。你要是接近斗闹场了,可能就会把你连累进去,所以看到这些不应该去的地方,赶紧要远避,不要让这些场所的东西污染了自己纯善纯净的心,这都是自己维护心地清净的一些做法。当我们常常这么做,把它当作戒律来做,时间久了,自然就与善相应。凡是善的地方,我们自然就跟它感应到一起,那些善人就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善的地方比如说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可以说是一片净土,在这样的一个功利社会中,居然有这么一块地方,大家能够共同听经闻法,研讨、学习圣贤之道,此地就是善地,就是净土。我们能够靠近这些地方,亲近这些好的地方,自然对自己的身心、品德学问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看到那些不好的地方、斗闹场等,我们自然就不愿意进入,不知不觉就成善人了。就像古人讲的“入芝兰之室”,进入一个充满兰花的房间里头,“久而不闻其香”。久了之后自己好像都闻不到花香了,但实际上你自己身上都带有香气了。“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果常常在那些不好的地方,比如斗闹场,就像在一个市场里头,那些卖鱼的,鱼腥的味道很难闻,他在那儿呆久了,身上都有臭气了,他自己却闻不出来。所以要懂得,自己所去的地方都要谨慎选择。     
   
        【邪僻事,绝勿问。】     
   
        邪就是不正当的,僻就是怪僻、奇怪,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千万别去问,甚至听都不要听,不闻不问。这样才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养自己纯净纯善之心。孔老夫子,他从来都不讲那些怪力神变的事,那些奇奇怪怪的,什么装神弄鬼的事情,他都不讲,也不问。现在这种怪力乱神、妖魔鬼怪等等,引起好奇之心的事情特别多,新闻报道对这些也“情有独钟”,报道了很多。还有包括新闻里一些偏激的言论,这些都属于邪僻之事,我们采用什么态度呢?不闻不问。事实上说,现在媒体里所报道的,所播放的内容,说句不好听的,正当的,让人向善的少之又少。所以恩师就建议大家,真正要修清净心,至少不能看电视,故事片也不能看,甚至新闻都不看。我就不看了,报纸、杂志、网络和所有媒体上那些无聊的东西也都不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心地就清净。清净心生智慧,问题真正要来了,你就有解决的方法。虽然你不是懂得很多,因为你听的少,可能那些新闻你不一定知道,当别人跟你一讲,你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个来龙去脉你会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了然于胸,这就是智慧。     
   
        老子告诉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学东西学得越多越好,每天增加,可是你修道,真正念佛的人希望得一心,则要日损,天天要减少,减少这些外缘,才能达到心地清净。恩师讲经为什么能够摄受人心?并不是他讲很多现在的新闻、案例,他的案例都重复讲,但是大家越听越有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恩师讲出来的完全是自性流露。他并不需要借助很多的新闻报道、案例这些内容,知道的多了,反而会污染自己的心。     
   
        【将入门,问孰存。】     
   
        这也是小孩子从小就应该学的礼节,当我们要进一个房间,那么通常应该先敲敲门,问一下里面的主人,说:“我可以进来吗?”或者说:“这里有人吗?”这都是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你到了那个人的房间敲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这是对他的尊重,如果他真的有事或者是不方便,他会请你等一等,如果你不敲门就进去,看到人家正在做一些事情,比如换衣服,那就很尴尬了。即使是到了一个空的房间,也要敲敲门再进,万一有人了,那也不至于你突然进去,把人家吓一跳,这些都是尊重人的表现。     
   
        【将上堂,声必扬。】     
   
        这条跟上一条也是类似,你要登堂入室一定要出声,把声音抬高:“有人吗?”或者是说:“我来了。”先报个名,让人家有心理准备,不至于失礼。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是讲人家问我们的名字,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应该报出自己的名字,通常在电话里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况,比如你打一个人的电话,他会问:“你是哪一位啊?”如果说:“是我啊,难道你听不出来了?”对方真的听不出来就显得很尴尬,他怎么回答你呢?所以你就干脆把名字报上去,对方马上就知道你是谁了。“吾与我,不分明”,如果你说:“是我。”那么对方还是不知道你是谁。所以从说话中我们要样样都分明。应对需要分明,你讲话,讲课,或者报告事情都得分明,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让听者听得明明白白。     
   
        对于讲课的人,像我们现在学习讲经,也是懂得要把课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目的是为了让听众能够听得明白,如果人家都听不明白,那何必要说呢。所以这都是一种尊重,一种爱心,给对方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这也是一条戒律,在佛门里称为“盗戒”。人家的东西你要用的话,必须明明白白地跟人家讲清楚,说借用一下,如果你没有讲明白跟人家借用,就拿来使用,那就等于是偷盗了。因为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你就取用,在佛门里叫“不予取”,属于偷盗。其实偷盗戒犯的人非常多,因为很容易犯。比如说我们在公司里,用公家的东西,办自己的私事,没有经过领导的同意,甚至打个电话讲的是私事,这都是犯了盗戒。恩师的老师雪庐老人,过去也在政府做过公务员,当他用一些公家的纸张临时急着要写一些东西,如果写的这些东西是自己的私事,雪庐老人必定都要请示领导,说“我想借用一张公家的纸张,可不可以”,领导都同意,没什么不可以,一张纸嘛。那么说多了呢,领导都厌烦了,说不用问了,你用就好了。但是雪庐老人说:“不行啊,我们学佛持五戒,这偷盗戒不能犯,假如您不同意我就用了,这就属于犯盗戒了。”所以真正的大德,在这么细微的地方都非常谨慎小心,不会犯戒。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这是指向人家借东西,借钱,借物,要及时地归还,如果你没有及时归还,万一他要用,却没有办法用,那他心里会起烦恼,将来你要再借,恐怕他就不答应了。所以你要真正尊重人,借人家的东西,要按时还,到你要用的时候,他会再借给你。借人的财物不可以有一念贪心,甚至不想还,就犯了盗戒。     
   
        这里我们基本把第三章“谨”简单地介绍完毕。这一章关键是告诉我们,从这些生活小事,洒扫应对,人情交往中,学习一种谨慎恭敬,从小如果能养成这种态度,那么他将来不管做什么大事,都不会有失误,那么他的人品也就这样造就出来了。     
   
        第四章 信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章“信”,这章分十五则,也是我们恩师分的。从章名可以看到,这章是教我们如何守信用。信用也可以引申为一种信念,当人有信念,有追求高尚的、伟大的信念,这个人也就能够每天向圣贤之道迈进了。     
   
        我们来看《弟子规》是如何教导我们学诚信的。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是讲如何说话,说话关键在于要有信用,孔老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讲话不守信用,承诺以后,到时候又违反,不守诺言,这个人慢慢就会遭到大家的不信任,大家不信任他,他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诈与妄”就是讲话要注意,不能有狡诈、虚伪,妄就是妄语,不能说大话,不能骗人。“奚可焉”意思就是怎么可以呢。所以凡是讲话都是本着诚信的态度,丝毫没有虚伪和隐瞒。像司马光曾经就讲,他这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可见真正大德的修养都是从诚信来落实的。     
   
        古代有把诚信做到非常高尚的一个例子,是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位吴国的公子叫做季札,有一天他奉命出使鲁国,路上碰到了徐国的国君,这位国君看到季札身上佩带着的剑,很喜欢,季札也看出这位国君的意思,心里就想到要把剑送给他,但是因为急着出使,所以就没有马上送。等回来的时候,他又经过徐国,就想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但是很不幸,这位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就到徐国国君的陵墓前,对着陵墓讲:“当时我的心已经许下诺言,把我的宝剑送给你,虽然你现在不在了,但是我还是要把宝剑送给你。”于是把宝剑挂到了陵墓的树枝上,就走了,这就是有名的“季札挂剑”。     
   
        古人对自己的一个念头都这么守诺,这么诚信,我们如果讲话不守信用,就非常惭愧。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讲话关键是在于说得到位就行,千万不要说太多话,多的话很可能都是废话,还不如少说几句,既省气又避免了可能的过失。往往说话太多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听的人可能被你某句话刺痛心了,甚至对你会有怨恨,和人家都结怨了自己还不晓得。古人讲,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如果不留意,往往会招致祸殃,所以孔老夫子提醒我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表面看他,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说话不多,寡言沉默,可是往往这种人有大智慧,他的心能集中,所以他做事行动会很敏捷迅速。往往说话多的人做事不一定得力,所以讲话就要注意“惟其是,勿佞巧”。说话到位,实事求是就好。千万不要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饰或者是欺瞒,这些都不好。不仅对人讲话如此,哪怕是自己对自己也不能够用佞巧之心,用这种虚伪、花言巧语骗自己,那叫自欺。     
   
        人不可以自欺,更不能欺天地鬼神。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赵阅道,他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每天晚上都必定穿戴整齐,在家里的庭院当中烧上一柱香,把自己一天的事情都向上天报告,假如今天做了一件事情不敢向上天祷告,那么他自己就知道这件事情不对,是违背天理、违背良心的,他以后就不会再做这个事情。他为人很正直,做官也非常清廉,曾经在一个地方,很多人死于一种传染病,还有很多人因为这些瘟疫无家可归。于是他就造了一百艘船,并且发文书给其他的州府各地,说如果家里死了人,一家老小没有办法还乡的,就请大家到他所管辖的地方,他以这种仁民爱物之心救了很多人。当时是宋仁宗的时候,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对一些贪赃枉法的人进行弹劾,所以别人都称他“铁面御史”,他后来也做了大官。这就是善有善报,他对天说话都非常实事求是,绝对不欺天,不自欺。因为他不欺,所以天对他特别有善报。他最后临终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说起话来言词不乱,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一生都奉行“惟其是,勿佞巧”,因此他到临终时说话非常安定,一点都不乱,最后得了善终。所以真正说话不欺良心,不欺天理,他能够得善终。     
   
        我们念佛人都求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意不颠倒,心不贪恋,能够自在往生。想要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品行的修持就非常重要。在念佛堂里往往会挂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我们这个讲堂的外面就有,提醒我们,话说得多不如少,最好是不说话,止语念佛好处很多。在深圳有一个道场,有一位年轻人三十多岁,叫黄忠昌,念了三年佛就念成功了,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他所用的功夫就是止语念佛,不说话,心就能安住在佛号上,你多说一句话就多浪费念一句佛的时间。所以要多念佛、少说话,多念一句就多得一句,为什么不好好念佛呢?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讲,说话要注意戒掉一些不好的语言,“奸巧语”属于虚伪狡诈的话,也是《十善业道经》里讲的“绮语”。“秽污词”是属于“恶口”。恶习一定要把它戒掉。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话一讲出去,首先自己的心就感觉不舒服,本来我们的心是纯善纯净的,结果老是沾染这种不良的讲话习气,慢慢心也变得虚伪了。所以那种无理的巧辩,花言巧语,或者讲一些无聊的、恭维的话,不符合实际的阿谀奉承话,或者讲一些粗口话,粗言乱语,污浊难听的话,这些都要戒掉。“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指那些粗鲁的讲话方式,甚至一些脏话,让人感觉很没有教养,我们做一个正人君子,说话、行为举止都是要正的。学佛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一条,因为学佛了,要懂得维护佛教的形象。“奸巧语,秽污词”,讲话非常难听、粗鲁,甚至很污秽,这些都有损于佛教的形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是讲我们说话要很谨慎,如果是所见到的事情不是很可靠,不可以随便乱说,知道的事情不是很确定,也不能乱传,不能够轻传。如果是一些是非,说他怎么好,或者怎么不好,这些就更不能传。讲了对自己的德行学问并没有长进,何必呢?若因此跟人家结怨就不值得了。特别是一些谣言,到我们这里就停止,不能再传下去了,“谣言止于智者”。我们把心放在道上,不要被这些风吹草动,是是非非所动摇。     
   
        如果在一个道场里说是非,那是罪加一等,这是破坏道场的和合,我们说僧团,就是真正在一起共修,志同道合的,修六和敬的学佛团体,叫僧团。如果在里面讲是非,造谣生事,破坏了和合僧团,那个罪非常重,是要堕阿鼻地狱的。《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位出家的法师,他们讲法讲得很好,结果有一群比丘因为生了嫉妒心,就造谣生事,讲一些是非,说这两个讲法的法师行淫逸事,听众一听,法师的人品怎么这么差,就不听了。结果众生闻法的因缘就断了,断了之后,没想到这一群比丘,他们那一生就堕地狱了,首先在阿鼻地狱,然后一个地狱一个地狱这么过,经上记载,过了一千八百万年,出来之后,得了人身,还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所以从这里看到,说话造的恶业很重,我们不可以不小心!     
   
        有时候我们学佛的人,修学中有一些体会,比如说得到一些轻安,有一些法喜,或者念佛念得不错,他会误认为自己证得了一些什么果位,觉得是不是得阿罗汉果了?念佛是不是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了?这些可能是他不熟悉经教,又不是很明确,误把自己的这些境界当作很高,就跟人家讲,这么一讲,也会有因果。因为在经上讲“未证言证”这属于大妄语。自己没有得到那个功夫,那种境界,说自己得到了,那是一种大妄语。那个因果是很厉害的。所以自己不是很明白,最好不要说。修行自在,自己用功,何必要让人家知道呢。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里是讲凡事要懂得留有余地,你不应该承诺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因为一承诺,可能到时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苟轻诺”就是说如果你轻诺,常常进退都是错的,就变成两难,骑虎难下了。所以人讲话要非常注意,总之少说话就会少出错,多说话可能就多出错。古人讲一言可以兴邦,当然一言也可以丧邦。所以说话不谨慎,不注意,影响可能都会很大。特别是在高位的人,影响力很大的人,说话尤其要谨慎。     
   
        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比如说在一个道场里,分工不同,一个事情当然有它的负责人,负责人是做决策的,如果你不是负责人,就不可以替代负责人来做任何的承诺,要不然到时候就会“进退错”了。古人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懂得的生活学问。你要是不在那个位置上,却代替那个位置上的人做了某项决定,往往会导致很多的麻烦。总之,一个窍门就是少说话,那么就少错。常常轻易承诺的人,他的信用就低,如果是常常少说话,少承诺的,他的信用反而可能会好一些。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讲话时吐字要清楚,最好每字每句都清晰有度。虽然强调话要讲得清清楚楚,也不能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听起来很难受,要懂得放松,自然地把字吐出来,听的人也觉得舒服。人讲话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急疾,就是讲话讲得很快;另外一种是模糊,讲得模糊不清,听不到他在说什么。这些都是在说话方式上要注意的。讲话要讲得缓急有度,在不同的场合讲话的速度要控制得比较适合。比如说在讲课的时候,面对广大的听众,讲话不能讲得太急,讲得太急,台下的听众就听不清楚。在私下聊天的时候,讲话也不要讲得太刻板、讲得太慢,否则就影响了互相之间聊天的气氛。说话要懂得刚柔相济,还要有一种浩然之气,这个人就会显得雍容大方。     
   
        这里特别要提到,念佛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阿弥陀佛,耳朵里也要听得清楚,佛号从耳朵灌进来,入到自己的心里,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去念好每一句佛号,不要随口溜过。随口溜过心就不集中,那个效果当然就没有了。念佛法门,我们是修持名念佛,要懂得口念心里听,这是夏莲居老居士劝导我们的念佛方法。口念出声音,可以小声一点,但是要念得清清楚楚,然后用心去听,耳朵就摄住了,你用心去听,心也摄住了,口也摄住了,所以心口耳这三个器官一摄住,六根也摄住了,这就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就容易得力。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长”、“短”就是“是”、“非”,他说长,你说短,张家长李家短,这都是属于是非。要懂得,是非千万不能去讲,哪怕你看到人家做的不对,不是适当的场合,我们都不应该去乱讲。不关自己的事情,不要闲管,不要多事,心里清清净净的,什么事都没有,多快乐,多自在呢!何必把这些是非人我都装到自己心里头,让自己得不到清净。更何况我们去说人长短,说人是非,往往会跟人结怨。可能你以为结怨并不算是很严重,可是没想到他心里可能对你怀恨在心。古人都讲“利刀割体痕易合”,你拿刀来割自己的肉,这个伤痕最终会好;“恶口伤人恨难消”,你如果骂了别人,他跟你可能就会没完没了。     
   
        明朝杨椒山先生,他在遗嘱里讲到:“人言,某人恼你谤你,”意思就是说人家跟你讲,说某某人对你有怨恨,还诽谤你,那你怎么说呢?你应该说:“他与我平日相好,岂有恼谤之理?”你就这样回答他,那个某某人跟我平日很好,他怎么可能对我有怨恨,怎么可能诽谤我呢?硬是把这个是非放下,把这个长短给摆平了,不让这些是非长短传下去,这样多好。     
   
        所以古德有言“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这些都是智慧之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也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行的人,不应该去看世间人的过失,看到了都不放在心上,不看,也不去想别人的过失,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我们学佛非常重要的一点。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是说我们见人家善的地方,看到人家有优点,要懂得见贤思齐,懂得向他效仿,向他学习,哪怕是跟他差距很远,也要努力去慢慢地追赶,向他看齐。见善思齐,愿意学习,愿意效仿,正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法。圣人无非就是每日改过迁善,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是夫子最赞赏的学生,夫子赞叹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说他看到人有一善,看到有一个优点,他心里就挂着,总想着要把这个优点学到自己身上,他不会放弃对这种善的追求。     
   
        佛经里都劝导我们大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一切恶的不干,都不要作,一切善都要去奉行,那么这种人就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他就有往生的基础了。我们要知道,其实人本性都是本善的,每个人原来都没有区别,我们学佛的人更了解。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跟如来没有两样,诸佛有的这种如来智慧德相,众生都有,你也有,我也有,既然有,为什么比不上诸佛如来呢?为什么我们跟圣贤相距这么远呢?那不是因为我们本性上有什么区别,本性上没有区别,是因为我们的习气,后天所染的这些毛病习气。     
   
        《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气、毛病让我们跟圣贤人,跟佛菩萨就离得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习气、毛病本来是没有的,本来没有的,我们就有信心把它去除掉。本来有的这些本善,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是可以恢复的,所以“纵去远,以渐跻”。慢慢地我们也能够成为圣贤人。孟子都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贤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人。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条是讲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恶的地方,我们采取什么态度呢?是不是批评人家,甚至到处说是非呢?不是的。要回观返照,看自己有没有,自己反省一下。因为我们看自己的毛病不容易,看人家的毛病却很容易,当我们看到人家的毛病时,马上就想到自己有没有,“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有,马上要改过来,有则改之。如果自己没有,更要努力向上,要警觉,将来不能再犯这些毛病。所以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个人是哪三人?一个是善人,他有优点,一个是不善之人,他有很多缺点,另外一个就是我。这三个人走在一起,必有我师,他们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教我见贤思齐,努力向上。恶人教我反观内省,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缺点?有的话,赶紧改过来;没有的话,加以勉励,提醒自己不能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三人行,不是说随便找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就是我的老师,那就理解得浅了。这三个人中,善者和不善者,都是我们的老师。     
   
        所以见善不懂得思齐,这就叫做自暴自弃;见恶,看到自己有同样的恶处、缺点,不肯去改,那叫自欺。这些都要把它戒除掉。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这里讲的是我们跟同学在一起,看到人家在德、学、才、艺,这四个方面比我好,那么自己要加把劲,向他们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迎头赶上。这个“德”,就是道德,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是做人基本的八德。孔老夫子也有五德,是夫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说夫子有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都是我们应该很好地去修养的,也是圣贤的品德。“学”是学问,包括知识,对于这些圣贤教育,我们要努力去学习。“才”就是指才华、才艺、才能。“艺”是这种技艺,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地去努力提升的,所以人要懂得好学,因为“好学近乎知”,意思是好学的人就跟智者相类似了。如果不好学,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强,还不肯自我勉励,不肯提升,那是自甘堕落。“知耻近乎勇”,懂得我们不如人,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应该迎头赶上,这是真正的勇猛。所以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看到古来祖师大德,他们成就了,也看看我们的恩师和身边的同学都很努力,他们都上去了,而我们还在底下打转,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不如人,当自励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是讲在衣服和饮食方面,如果不如人家的好,不要悲哀难过,为什么呢?因为真正学道的人,真正有品格的正人君子,他所羡慕的不是这些衣服饮食,他所羡慕的是人的德学才艺,羡慕的是道。所以古人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假如自己没有道,没有德行,没有学问,这才令人堪忧,不会因为衣服不够华美,饮食不够好而难过。我们现在走上圣贤教育道路,谋的是道,哪怕是贫穷,哪怕是衣服、饮食不如以前了,心里绝对不能起丝毫的难过,真正把心放在道上,一切都交给佛菩萨,让佛菩萨来安排我们的前程。不但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佛菩萨,连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佛菩萨,那将来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是读书人,想要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立志求道,还会以衣服饮食不好为耻吗?如果这样,就不要跟他讲话了,这种人根本没有把心放在道上。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如何来摆正自己的心。当我们把心放在道上的时候,我们从正法里,从圣贤的典籍里,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叫“法乐”。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真实的喜悦,内心里涌出来真正的快乐。衣服、饮食不好,不足以为忧也。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他用“菜根谭”三个字就很有意思,他咬的是菜根,但是他讲的都是智慧的话,乐在其中。他说世人、凡夫俗子“只知名位为乐”,意思是只知道名闻利养乐,不知道“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当我们没有名闻利养的时候,穿得很朴素,吃得也很简单,这里有真乐,是一般世人所不知道的。世人“只知饥寒为忧”,他只为饥饿、寒冷、没衣服、没饮食而忧,可是他“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当一个人他不懂得饥寒的时候,可能他挥霍无度,生活不检点,就在这种腐败中迷惑颠倒“造业”,这是最令人忧虑的。这种忧虑,他自己不明白,但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看得很清楚,将来他要堕恶道,这是真忧啊!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讲与朋友交往,要存一个什么样的信念呢?我们都希望跟善友在一起,能够提升自己。可是你要想有真正的善友,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为什么呢?假如我们心里没有正确的态度,往往善友在面前,也会当面错过。问题出在哪儿呢?“闻过怒,闻誉乐”。听到人家说我们的过失,就发怒了,有时候可能为了表现有修养,听到别人劝戒,表面上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已经恼怒了。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修道很有功夫啊,念佛能够念上一天一夜不睡觉,你好厉害;你讲经说法讲得很好……”你就沾沾自喜,这样的话,有德行的人谁还会来靠近你呢?当然,那些阿谀奉承你的,让你沾沾自喜的人,他们可能就会跟你聚在一起。但那些真正对你直言相劝的朋友,帮助你提升道德学问的益友,他们就退却了,不会跟你在一起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劝戒,你不能接受,而他们也不会去奉承你,所以就离开你了。那谁最后受害了呢?还是自己受害了。古人讲“闻过则喜”非常重要,听到自己的过失,正是我应该改的时候,别人如果不是挚交,不是真正的慈悲,他不可能告诉你,说你有过失。谁愿意去得罪你呢?所以当人家说我们有过失的时候,我们感恩戴德还来不及,怎么可以发怒呢?     
   
        何况发怒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美国一个生理学家叫做艾尔玛,这位科学家研究人在发怒时的生理状况,是怎样研究的呢?他拿了一个试管的水,冰水混合在一起,正好是零度。让一个刚发完脾气的人,向这个试管里吹气,结果水里出现紫色的沉淀物,很可怕。我们知道,人身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这些水都变成紫色的沉淀,身体怎么会健康呢?发一次脾气,对身体的亏损非常大,吃多少营养也补不回来,是因为身体带上了毒素。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就讲,发了脾气的妇女不可以给孩子喂奶,因为她发了脾气,身上的奶汁都带有毒素,小孩吃了以后,严重的会死掉。这位生理学家艾尔玛,他就是把生气的人吹过气的水,注射到小白鼠身上,几分钟之后,小白鼠就死掉了。可见生气有多大的害处!     
   
        所以当我们闻过发怒,那对身心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时候往往那些小人,那些损友,都聚集起来了。什么是损友呢?《论语》上对损友有个定义,说三种人是损友。第一种“友便辟”,就是指善于奉承、巴结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友善柔”,就是他善于献媚,讨好你,说一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你。第三种“友便佞”,就是他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甚至把是非都说颠倒了,把假的说成真的那种人,这些都属于小人,损友,他绝对会把你拖下水。所以应该交益友,益友是什么呢?也有三种: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就是正直的人,为人正直的人才是君子,他来做你的朋友,那你的道德学问就提升了。“友谅”是他诚实、讲信用,还能够宽容,这就是下面讲的“直谅士”的这个“谅”。“友多闻”,博学多闻,很有学问的朋友,这些都属于益友。     
   
        我们在菩提道上,能否一帆风顺,善友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些善友?当听到他们直言相劝的时候,应该闻过则喜,能够马上去改进自己。那么听到赞誉,就是闻誉则恐,别人赞叹怕什么呢?怕名不符实,有一种戒慎恐惧的心理,受宠若惊。这样的人自然良师益友就多了,那么道业长进就会特别快。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的。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句话讲的是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誉,反而觉得很恐慌,受宠若惊。就是生怕自己德行学问不够,担负不起这样的赞誉。这都是圣德君子的反应。我们听到别人批评,说我们过失的时候反而很欢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在人生中,真正能够批评我们,敢于说我们过失的人,都非常少见。我们的父母、老师能说我们的过失,亲人乃至真正的善友,那些正直、真心为我们好的人,他们才敢跟我们讲过失。当我们知道自己过失的时候,就能够改过自新,人生就能少走弯路,所以这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吗!     
   
        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说,自己听到过失就欢喜。这是圣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真正的大德,能够做大事的人,往往有涵养和度量。他听到别人讲他过失的时候,会反观自己到底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过来,还要感恩别人敢于提出。假如这个过失没有,我们也不要去反驳人家。为什么呢?你一反驳,他将来就不敢跟你说过失了。我们应该感恩他,这样,常常就会有一些对我们直言相谏的善友在一起,所以叫“直谅士,渐相亲”。直就是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士就是读书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他们慢慢就跟我们亲近了。为什么呢?看见我们还能够受教。假如我们听到自己的过失不肯接受,反而跟人家对抗,这种人没有办法受教,那么他的福就薄了。所以真正有福之人,才能够受谏。     
   
        苏东坡是宋朝一位非常知名的文人,他也学佛,年轻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佛印禅师,跟着他一起学佛。这位东坡居士当过官,而且很有文才,我们都知道,他的古文可以说是精彩绝伦的。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是赞叹佛的,他想用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学佛心得,送给佛印禅师,还可以炫耀一下自己学佛的水平。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中国佛教协会的前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曾用这首诗来赞叹香港大屿山的大佛。这首诗也很浅显,赞叹天中天就是佛,毫光遍照大千世界,八风都吹不动,端坐在紫金莲上,大家去看看大屿山的佛像,真有那种气势。     
   
        苏东坡写这首诗貌似是赞叹佛,但是佛印禅师知道,是苏东坡居士自己有点洋洋自得,他是在赞叹自己。于是就给他一个改过的机缘,在诗的上面题了一个字“屁”,然后把这首诗让人回送给了苏东坡。苏东坡开始很高兴,不知道佛印禅师对他有什么赞叹,打开一看只看到一个“屁”字,心里就很不痛快,坐不住了。他跟佛印禅师隔一条江,就赶快坐船渡江来跟禅师论理:“我这么好的诗,你怎么敢说一个‘屁’字,你这不仅是诋毁我,而且还是诋毁佛。”这时候禅师已经等候在江边,看见苏东坡从对岸过来,一下船就面红耳赤地冲上来了。佛印禅师就哈哈大笑,说了一句话:“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时候苏东坡知道上当了,他自己写八风吹不动,没想到这一个字就把他吹过江来了。所以他就非常惭愧,自己确实功夫不到,远远不及八风吹不动的地位。     
   
        八风是哪八风呢?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风。这八种东西最容易动摇人,所以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学佛的功夫就很了不起了,他能够伏得住烦恼。显然东坡居士还没有达到,但这个人也很了不起,他回去之后就很好地检点,把自己的心放谦虚了。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找佛印禅师,跟禅师很谦虚地说:“前些日子弟子有点洋洋自得,后来虚心检讨,过了一段修行的日子,现在真的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了。”佛印禅师一听这个话就知道,他还是傲气没有放下。于是给他旁边一个侍者递了一个眼色。他的侍者是个小沙弥,很聪明,很伶俐,马上就领会了师父的意思。于是这个小沙弥跟苏东坡讲:“东坡居士啊,我们师父经常对我们赞叹你,说你真的不愧是大学士,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经提醒就能够悟到玄理,真是一闻千悟啊。今天见到您这么气虚意下,果然不同凡响,使我们大开眼界。”这几句赞叹苏东坡的话一递过去,东坡居士又开始洋洋自得起来,喜形于色。这时候佛印禅师说:“东坡居士啊,我们小沙弥这么几句赞美你的话,就把你捧得像上了天一样,洋洋自得起来了,怎么还能说八风吹不动呢?”东坡居士知道自己又失态了。所以我们要知道真正八风吹不动的功夫,那就是“功夫成片”,毁誉来了,名闻利养来了,或者是贫贱环境都使我们的心如如不动,因为我们的心常在道上。     
   
        像苏东坡这样学佛,懂得佛法也不少,广学多闻,但是在学佛的功夫上没有真正落实,往往是佛学知识很丰富,但是没有真正落实佛的教诲,这就是恩师常常提到“佛学”和“学佛”不同。     
   
        恩师去年十月到英国,在伦敦剑桥大学跟他们的教授、学生在一起研讨,就谈到这个问题。那些教授带的博士生做的论文,有写《无量寿经》的,有写王维思想的,都是佛学家、儒学家,恩师就跟他们讲:“你们是在搞佛学、搞儒学、搞道学,而我跟你们相反,我是学佛、学儒、学道,所以我这一生活在快乐中,而你们还活在烦恼痛苦中。”那些教授、学生们一听,真有道理,自己还经常会发脾气,会生气,儒家讲的宽恕,佛家讲的忍辱都没有用上,所以确实搞的是佛学和儒学。     
   
        古人不能学苏东坡,今人不能学梁启超,这些人都是佛学家,但是他们没有了脱生死,没有能够伏得住烦恼。所以真正从哪里修起呢?《弟子规》这句话是最好的起修方法,“闻誉恐,闻过欣”,就能够帮助我们慢慢做到毁誉都不动心。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犯过失,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累积到今天,非常深厚,这些习气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犯过失了。比如刚才说到的苏东坡居士,听到人家赞美他,他就很高兴,洋洋自得了,听到人家批评他,他就很恼怒,这些都是习气。所以犯了过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那什么叫真正行善呢?改过就是行善,每天能够改一过,那么三年下来,这个人也就接近圣贤了。     
   
        当然犯过失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所以过失的大小程度就因此而不同了。那么“无心非”,不是存心犯的过失,他是不小心,或者不警觉,这也是一种错。要知道无心所做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是“有心非”,有心非就是故意做,那是心里真正起了贪或嗔,造成大的恶业,这种叫恶。无心所做的是因为痴,愚痴,所以贪嗔痴就是过失的根源。而无心犯了过失、造了罪业,总有因果报应。比如说一句话不慎,出口伤人,对方就怀恨在心,他将来会寻机报复你,当他报复的时候,就是果报现前了。有时候这种果报也很冤枉,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这么怨恨。更何况人有三世,前生所造的恶业,自己忘掉了,对方也可能忘掉了,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阿赖耶识”在心田里的业习种子就现行了,他的怨恨现行后就会报复。所以无心犯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有心犯过失,那种恶报就更惨烈了。     
   
        犯了过失怎么办呢?犯了过失最关键是要懂得忏悔。下面讲了“过能改,归于无”,能够改过,把过失都改掉,将来不再犯了,就没有了。《菜根谭》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如果我们犯了过失懂得后悔,懂得忏悔,那么这种弥天的过失,都可以补救。怕的是不肯改,也不以为自己有过失,还要掩饰,文过饰非,那“倘掩饰,增一辜”。本来你可能是无心所做的过失,但是你不肯承认错误,这一掩饰,“无心非”都变成“有心非”了,恶业就更重了,“辜”就是过失。所以文过饰非的人,都是薄福之人。     
   
        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了过失,而觉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反而会觉得有过失不肯改,是最可耻的,那叫自暴自弃。圣人跟我们其实是平等的,在心境上是无二无别的,不管是世间的圣人,还是出世间的圣人——佛,跟我们也是无二无别的,所区别的是他们把过失都改过来了,所以称圣人、称佛。而我们有了过失不肯改,也没有改过来,那就叫凡夫。《了凡四训》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如果这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非就是过失,那么等于你这一天都安于自是、自以为是,那就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了。     
   
        谁不会有过失呢?谁都会有过失。恩师经常说,两种人看不到过失,第一种,成佛了,佛没有过失,他是完全究竟圆满的善现前;另外一种人就是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没救了,必定是要堕落地狱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满身的过失,他自己看不出来,还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反而天天说人家的过失,这种人叫一阐提。所以我们学《弟子规》,关键要常常反省自己,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子,那不也就是一阐提吗?所以“一日无过可改”,一日看不到过失,就“一日无步可进”了,那就没有办法进步了。《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我们这世间聪明的人很多,资质不错的人很多,为什么他这一生却好像没有什么建树,道德学问也并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平平常常,为什么呢?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他一生。因循就是苟且一生,不肯努力向上,所以本来可以成为圣贤君子,而他没有能成就,这很可惜。特别是我们今天闻到圣教,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到,假如当面错过,不肯用功学习,就叫做“甘于自是”,就是自甘堕落了。     
   
        别人说到我们的过失,不要去掩饰,一掩饰的话,就显得自己虚伪了,以后他也不会再说你的过失了。不是说你没有过失,而是他看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就是不说,因为你这个人没救了,他还说你干嘛?过去章太炎就不说袁世凯的过失,袁世凯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不值得我们去说他的过失。袁世凯做人做到这个样子,就真的是可怜了。所以不但对我们的过失不能掩饰,甚至还要做到凡是有过失都要归于自己,虽然有些过失不是自己一个人导致的,比如说我们团体的工作,一起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因一些条件不具足,失败了,不完美,那么这个时候,我要怎么做呢?要归过于己,说这件事情是因为我没有做好,所以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是我的过失,我向大家道歉。归过于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他有这样的心量,自然就受人恭敬,也会被选作领导。所以我们晓得在一个单位里,做领导的人要想想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心量,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修养?不能够因一件工作不成功,而责备你的下级,自己干干净净,一个过失都没有,那不可能的。起码你的过失在于你用错人了,至少这条过错是归于你的。     
   
        古代的圣王,像商朝的汤王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是看到平民百姓谁有过失,汤王会想到,那个过失不是百姓的,是他自己的。恩师的老师雪公老人,当时他在台中教导大家,开经学班,恩师也是经学班的一位学员,在他门下学习经教。雪公老人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有一次学生们因为讲学没有认真努力,讲得不好,还讲错了,就向老师来请罪。拿着一根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我们没有好好用功,辜负了您老人家,我们来向您老人家请罪,请老师用教鞭责打我们。”老师看到这种情形,一句话都没说,拿起教鞭就往自己身上打。在场的同学们看了之后都流眼泪了,老师就说:“是我自己没有教好你们,你们没有过失。”雪公老人的这种圣德,确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     
   
        所以真正懂得过归于己,这是培养自己大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把过归于自己,让别人看了好像是吃亏了,其实没有吃亏。假如你真没有过,你把别人的过失归给自己,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讥嫌,别人的嘲笑,正好帮我消业障,是求之不得的。每天还用去拜佛消业障吗?在这个当下业障就能消掉,所以吃亏是福。过归于己,功归于人。一件事情做顺利了,事情办好了,有功了,这时候要赞叹别人,说这事你做得好,我都没有帮什么。这样跟大家合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恭敬和爱戴。     
   
        当人诚信到了极处的时候,他的品德修养就跟圣贤人一样。印祖讲,其实圣贤之道就两个字,非常简单,“诚”与“明”,“诚”就是真诚,“明”就是事事不迷,能够觉悟,这就是圣贤。从哪里修呢?从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洒扫应对,待人接物,修自己的诚信之心。所以《弟子规》的目标和宗旨就是培养圣贤,一个小孩从小在家里和学校,落实德行教育,在德行上扎下根,他长大以后,确实就是圣贤人,就是正人君子。所以如果我们家里有小孩,要懂得在德行上给他扎好根,扎了根之后,将来教什么都好教,这个根没有扎好,出去之后,很容易受社会的污染。     
   
        第五章 泛爱众     
   
        这一章总共分二十一条。我们一开头就讲到,《弟子规》总共讲七桩事情,“入则孝”、“出则弟”、“谨”、“信”,这是“泛爱众”,下面还有“亲仁”、“学文”,这都是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教诲自己弟子的规矩。前面的孝悌谨信这些德行主要是修养自身的,都是养自己的厚德,是自利,这一章的“泛爱众”是利他。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就是广泛地对大众要有仁爱。这里讲的爱是泛爱,就是广大的爱,也就是博爱,心量是很广阔的,绝对不是指情人之间的爱,那是很小很小的爱,并不广大,甚至爱父母,爱兄长,爱家里的人,这种爱还是小爱,要把这种爱拓展开来,“凡是人,皆须爱”,这样的爱心就大了。     
   
        其实圣贤的存心也就是这种“泛爱众”的存心,这种存心的根在于孝悌。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他就能拓展自己的心量,对一切人的父母、长辈,都如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他们,对一切人的兄弟都如对自己的兄弟那样敬爱,这就是“泛爱众”。     
   
        繁体字的“爱”字中间是个“心”,放在“受”字中,这表明爱是什么呢?爱是从“心”从“受”,也就是说要用心去感受,感受什么呢?感受对方的需要,对方需要什么,我就尽力地满足、帮助他,这就是爱心的流露。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那就是一种爱。这种爱绝对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假如说我对他好,那是希望将来他对我好;或者是我对领导好,希望将来领导提升我;甚至我对这个女朋友好,希望她将来跟我结婚……这些爱都是有所图的爱,不是真爱。因为他有私心在,有这个私心,爱就小了,就偏了。《弟子规》要我们做到的爱,是无私的爱心,完全为人,绝不为己的这种爱心,它是无条件的,正如父母爱我们一样,父母爱我们是无条件的奉献,他们并不要求我们将来报答,那是一种无私的爱。     
   
        佛菩萨对我们众生的爱就是真正无条件的爱。佛教里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无条件,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原因,就爱我们,就对我们慈悲,他把我们看成是一体的,就如我们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个人都爱自己的身体,左手痛了,右手去抚摸它,还要讲什么条件呢?右手和左手讲什么条件呢?不用啊!为什么?因为是一体嘛。所以真正的贤人君子,他能够存心爱人,他把一切的众生看成自己的同胞,看成自己的一体,所以他能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教典,它主要是对人而言,但是我们也要把心量扩开,人是众生之一,还有不是人的众生你要不要爱呢?一切众生皆须爱!你的爱心扩展到花草树木,然后再扩展到对一切的动物。孟子都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自己对父母亲的爱心,扩展到仁民,对民众的仁爱,由对民众的仁爱,又扩展到对一切物的爱心。     
   
        佛家讲的一切众生皆须爱,这些众生也包括我们看不到的众生,以及其他法界里的众生。佛家讲六道:天道、修罗道、人道,还有畜生、饿鬼、地狱,这是凡夫有六道;圣人还有四圣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我们都得爱。所以有这样一种存心,这就是真正的佛菩萨。实际上世间很多的宗教,有一定历史传统的宗教,像基督教,像天主教这些宗教,他们都提倡爱。《圣经·新约》里就说“神爱世人”,甚至把独生子都献给他们,爱世人就是“凡是人,皆须爱”,是没有条件的,并不是说是基督教徒,神才会爱的,不是基督教徒,神就不爱了,人可能有这种心态,神绝对没有。所以懂得这个了,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徒也能够和睦相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在神的大爱之中,为什么不能团结友好呢?     
   
        其他宗教也都是讲仁慈,这个仁慈是对一切的人都是仁慈的,所以恩师曾经写过一个墨宝,他说“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其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说“凡是人,皆须爱”,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恶人也要爱吗?有人问过恩师,像希特勒这种人,残害多少无辜,杀了五百万的犹太人,这种恶贯满盈的人难道还要爱他吗?恩师说:“对啊,也要爱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本性本善,《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性都是相同的。释迦牟尼佛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我们现在又不同了?跟圣贤,跟佛菩萨相去甚远呢?那是因为“性相近,习相远”,习气让我们跟圣贤人远离了。所以他造罪业,做恶事,都是他的习性使然,无始劫来养成的自私自利,追求名利、五欲六尘的享受,养成的贪嗔痴慢这些习气,让他这么做了。其实他本来不想这么做的,只是被习气逼的,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本有的纯善的本性。所以我们要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就要爱他。不能看他的习性,看他的习性当然就有善恶的区别了。诸佛看一切众生,就如同诸佛,为什么呢?因为他看的是众生的性,那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就懂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所有的众生都是被天所覆盖的,头顶着青天,脚踩着大地,是跟我们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爱他们。     
   
        这里引申的意义是,我们要效仿天和地,天覆盖一切众生,它并没有分别,没有区分善恶。地也是一样,它没有说你是恶人我就不载你了,是善人才载你,它也一切平等,不分智愚贤不肖,都是“天同覆,地同载”。圣人效仿天地之心,效仿天的仁爱,地的厚道,厚德载物,能够容纳一切善与不善。要知道那些不善是他的习气,他本来不是这样的,他一定会变好的。     
   
        马鸣菩萨给我们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就是本性纯善,本来有的。《弟子规》里所讲的自性的性德我们本来就有,每个人都能做到,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不觉”,这是习气,不觉本无。本来没有的为什么不能把它剔除呢?所以可以剔除。本有的可以恢复,所以恶人可以变成善人。     
   
        我们这次学《弟子规》,着重从学佛人的角度来学习。因为恩师也是看到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包括我在内,功夫都不得力,就连断恶修善最基本的一层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基础。《弟子规》没有做好,没有做到,所以大力提倡学习《弟子规》,这一次,我们就有必要站在学佛人的立场上,来学习《弟子规》。     
   
        学佛的人,特别是听恩师讲经多年的,都愿意求生净土。对求生净土的人,《无量寿经》里讲了两个条件:第一条是发菩提心;第二条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条缺一不可。很多人一向专念做得不错,每天都念阿弥陀佛,念好几万,念经也念不少,一向专念还能做到,但是发菩提心没有做到。功夫不得力,往往就是缺少菩提心。那么菩提心怎么发呢?《弟子规》这一条就教我们发菩提心,“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广大平等的菩提心。要懂得“人”是代表一切众生,不仅是地球上的众生,还有其他星球,广袤的宇宙中,所有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爱的对象。发这种心就是发菩提心,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     
   
        在理上讲得通,在事上也很有可能,一切众生可能就是我的父母,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打转。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科学家们都证实有因果轮回,很多案例,轮回真有啊。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史蒂芬森教授一个人就收集了三千多个案例,证实真有轮回。既然有轮回,我们就要知道我们每一生中都有父母,这些父母也都还在轮回,可能这一生我变成人,他可能变成一只鸡,一条狗,都未可知。所以我们要是用刀宰杀这只鸡,你怎么知道那不是你过去的父母呢?你怎么知道他将来不能成佛呢?他现在就是未来诸佛,更何况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由于没有闻到佛法,在六道里,特别是在三恶道里受苦。在地狱里正在受上刀山、下油锅的煎熬,正在声嘶力竭的叫喊,我们有没有听到?看到那些鸡鸭,就知道它们可能就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兄弟,家亲眷属。现在他们正在被宰割、烹煮,痛苦万分,我们有没有感受到?想到这里真是要发菩提心,要度生生世世的父母。所以《弟子规》我们真正要做到,第一条就讲“孝”,孝是根本,发菩提心也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真正爱父母,就想救父母,看到过去生中这么多父母,在地狱里受煎熬,受无量的痛苦,于心不忍,所以我们发心要成佛道,要广度众生,要帮助他们。这时候菩提心就真正发出来了,发出大心要为一切众生,努力去修行,这是报恩。那么求生净土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成就,得发心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具足神通智慧,才能帮助过去生中的父母。常常这样去思维,菩提心就发出来了。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我们真正培养爱众的那种仁心,对一切的众生都仁爱、慈悲、关怀、帮助,这种行就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仁爱之心越大,他的品行就越高。真正品行高的人,他就会逐渐为人所知,为人所恭敬、爱戴,那么他的名望就自自然然高起来了。这叫做实至名归,他不是去求的,是自自然然的,因为他的道德学问,他的这种仁爱,这种心行很高,所以名望也非常高。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是不是真的品行学问高,还是只有这个名气,名不符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不是真的德行高,只是名高,就是名不符实,慢慢地大家看出来了,也就疏远你了,“人所重,非貌高”。貌似很高,这种高包括什么呢?比如说你有高的学位,你有很多的资产,可能地位很高,名气很大,这一些都属于貌高,不是真正的高,真正的高我们要看道德、品行、学问。     
   
        “才大者,望自大”也是如此。名望一定是跟着一个人的才华、学问相配,才华大的当然名望就大,人所佩服的并不是他的这种名望或是他说得怎么好,要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古来的大德,都是因为有真实的道德学问,才为世人所敬仰。比如说孔老夫子,他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但是由于他一生不辍地追求圣贤之道,养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所以被后世所敬仰。孔老夫子的弟子们也是因为佩服他真实的道德学问才跟他学习,并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大,也不是他说得好听。所以我们要知道,看人要懂得看他的实质,什么是实质呢?德行学问,是他的实质,有的人他可能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这种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应该亲近他,向他学习。在古代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东晋时代,有一位道安法师,这是一位佛门大德。他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长得很矮小,很丑陋,所以被人看不起,可是这个人真有德行,真有才华。他出家以后,还是个小沙弥,他的师父就让他扫地去,有一天他就跟师父说:“师父,我在这儿扫地扫了很久了,你能不能给我一部经,我想学习一下。”师父就随手拿了一部《辨意经》给他,说你拿去看吧。第二天,道安法师回来见师父说:“师父,这本经我已经会背了,你能不能再给我一部?”师父觉得很吃惊:“什么?你能背了?”因为《辨意经》有五千多字,所以,一个晚上能背下来那是天才啊!于是师父又给他一本《成具光明经》,这本经有一万多字。结果第二天道安法师又回来:“师父,这本经我也会背了。”师父看着他,皱着眉头说:“出家人不能打妄语!”道安法师说:“我没有打妄语啊,不信我背给你听。”于是他就把这两部经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他的师父知道自己小看这位小沙弥了,这位小沙弥确实有过人的天赋,就对他说:“你不必在这里了,我已经没有能力来教你了。”就劝他另投明师。道安法师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他有真实的道德学问。后来他学佛很用功,博闻强记,而且依教奉行,成为了一代祖师大德。他对佛教的贡献也很大,因为他才华出众,知识渊博,道行很高,所以名望也很高。真的行高之后,名望就跟着高了。因为他的名望大,办了很多佛教的事业,比如建很多译经场,很多梵文的经典被翻译成中文。而且道安法师还礼请了印度的一些高僧大德来中国传法,翻译经典。我们知道当时很有名的一位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就是道安法师劝当时的皇帝符坚去西域龟兹国邀请来的。道安法师门下有很多高徒,很多大师级的出家人,最有名的慧远大师,我们净土宗的初祖,就是他的高足之一。而且道安法师还制定了很多佛教的制度,包括僧尼的戒律,从他那时候开始,他把所有出家人的姓改成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这是“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最好的一个例子,这是中国所说的“丑僧俊道”。这个出家人长得丑,但是他的道行却是很高的。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一条是讲真存仁爱之心的人,他看别人就如同看自己一样,众生跟我是一体的,他有这个观念。所以当看到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有道德、有学问,他总是会赞叹,而自己有能力有学问总是跟大家分享。所以他绝对不会有私心。如果觉得“我这个学问道德不可以传授别人,或者传给别人的时候得留一手”,那么这就是私心。有这种私心表明他还没有跟大众一体的仁爱之心。当人家有比我们高的能力、学问、道德,我们对他要更加尊重,千万不可以觉得他高过我了,我不是将来就没有名望了吗?这是嫉妒的心,嫉妒心起来之后往往就会想方设法批评人。当然假如那个人不是佛,难免是有过失的,菩萨都有过失,这个过失被他找出来之后,他就大加批评、指责,目的就是为了他人的名闻利养不要超过自己,所以这些都属于私心,要知道私心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佛告诉我们,众生的苦难就是执著而来的。执著什么呢?执著我,有我就有人,人我就对立起来了,有我就有自私,自私就造成了我们在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地受苦难。所以要懂得,凡是起了私心之后,马上要警觉到,这个是我痛苦的根源所在,要把它放下。     
   
        那怎么放下呢?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方面来学习。看到人家好的,一定要随喜。别人好,就如同我好一样,由衷的高兴,并不是表面上的,虚伪的恭维、虚伪的赞叹,那个不管用,心里还是自私,还是嫉妒,有这种业因将来就会有恶的果报。所以因果就在你的用心,如果你的心恶,哪怕你的行为是善的,将来都会有恶的果。《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就是看到人家有喜庆,不能够生妒嫉,他有喜庆我就有喜庆,是一样的,因为他跟我一体;别人有祸患了,不可以生喜幸心,看到别人遭殃了,心里还偷偷笑,那就不善到极点了。我们如果能够帮助他,那就要帮助他,纵然不能帮助他,也要生起怜悯之心,看到他遭殃了,受祸害了,跟他同样地难过,这是仁爱心。     
   
        【勿谄富,勿骄贫。】     
   
        我们要把那些阻碍我们爱心的习气毛病去掉。人往往有一种高下之心,看到富贵之人,就生起一种阿谀奉承、巴结的心理;看到贫贱,就生骄慢,这两种都是不好的,都是烦恼。《朱子治家格言》上讲:“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看见这些富贵的人,就满脸笑容,对他们非常地客气,阿谀奉承,一种巴结谄媚的态度,君子觉得这是很可耻的。对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总之,对一切人,我们都要恭敬。不可以只对富贵的人恭敬,甚至巴结,那就是谄富了。骄贫就是看到贫穷的理都不理,有时还故做骄态,那么是谁贫贱呢?是自己贫贱了,成为一个心灵贫贱的人了,所以真正有涵养、有道德品行的人,绝对不会做这个事情,他会守住自己的本分,见到富贵之人不会巴结,见到贫贱之人他也不会起骄慢之心。安分守己,这个心就合乎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里都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就是他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安分守己,不会攀缘。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自己是个富贵的人,他就做富贵人本分的事情,如果是贫贱的人,就做贫贱人本分的事情。富贵的人能够好礼,讲究礼貌、恭敬,懂得判断是非善恶,能够择善而行,那么这种人就是圣贤君子。再贫贱的人他也懂得好学,而不以贫贱为耻,安分守己,在自己的位置上进德修业,这都是可以成圣成贤的。所以圣贤不分贫富贵贱,就在你自己的地位上面,尽自己应尽的本分,就可以成就完美的品德。     
   
        【勿厌故,勿喜新。】     
   
        这是讲,人不可以喜新厌旧,如果是把喜新厌旧表现在对自己的生活物品上面,这就造成了奢侈浪费,我们的衣服、鞋帽这些物品,小心地、爱惜地用,能够用很久,不能说衣服旧了,鞋旧了,就不穿了,穿出去怕人笑话。你心有个主宰,常常把心思放在道上,就不会以衣食为忧,就不会喜新厌旧,更不会去赶潮流,追时髦。养自己的谦德,养自己的俭朴。李炳南老居士,他一生就守住俭,对自己生活要求降到最低的程度,一天只吃一顿饭,穿的衣服,外衣因为要穿出去见人,所以没有打补丁。内衣都是补了又补,袜子破了,也是补了又补。我去年到台中莲社,去参拜雪庐老人当时讲经说法的地方,看到老人家当年用的物品,真的是非常感动,衣服都是破的,补了很多补丁,床上所用的物品都是非常破旧的,从来不愿意去换新的,这是惜福,懂得惜福就有福,如果不懂得珍惜福报,甚至奢侈浪费,那这个人就没有福。为什么呢?因为骄奢淫逸的家庭,往往没几年就败掉了,我们说的丧家子,就是骄奢淫逸的人,这样的人他就会败家。     
   
        所以看一个家庭能不能长久,从他的生活态度就能看到。喜新厌旧,在社会上已成为一种潮流了,不仅衣着上,用的物品上追求潮流,每年都是追求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就连找对象都要喜新厌旧!现在为什么离婚率这么高,而且每年都在攀升,正是因为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没有道义、没有情义、没有恩义,所以这种家庭怎么能够长久呢?二00四年的统计,说台湾地区每年有十三万对新人结婚,可是同年离婚的有六点二万对,十三万里面就有六点二万,基本是一半。结婚有一半是离婚,这还得了啊!所以喜新厌旧是很大的罪业。一个家庭破裂了,直接影响到孩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破裂对社会和谐就有很大伤害。     
   
        古人那种道义,我们应该学习。东汉光武帝时期有一位大臣叫宋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看中了宋弘,希望能够嫁给他,可是宋弘已经有妻室了。于是光武帝就想给姐姐做媒,来到宋弘家很巧妙地给宋弘讲:“听说一个人富贵了,就要换朋友、**室了,这对不对啊?”宋弘马上就了解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就说了一句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的朋友那是以道义相交的朋友,怎么能够忘记他们呢?糟糠之妻是过去同甘苦、共患难的人,怎么可以离弃、可以喜新厌旧呢?光武帝一听很钦佩,宋弘的品德,整个朝廷上下也都很赞叹。为了道义,皇亲国戚他都不做,他不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所以满朝文武受他影响都很讲道义。宋弘一个人持身严谨,就能够影响到一个社会,正所谓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人不闲,勿事搅。】     
   
        这是讲你对人家的仁爱之心,具体表现在哪呢?你不可以骚扰人家,特别是在人家没空的时候,你不可以拿事情去打扰人家。让人家得到充分休息之后,你再看机会跟人家谈事情。有时候我们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对方接了,你要先问对方:“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如果方便,他会继续跟你讲,假如他正好有事,我们就应该下次再打过去,所以生活点滴都体现爱心。     
   
        【人不安,勿话扰。】     
   
        人如果是心神不安的时候,可能是不顺心或者因为一些事情难过,这时候注意不要再用话去打扰他,那会让他更加不安。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安慰别人,安慰人用动作要比语言更好。有时候你告诉他:“你别那么烦躁了!”对方听到你这句话,也不见得马上就不烦躁了,如果这时你沏一杯茶给他送过去,用一种温柔的态度,在他面前也不说话,反而让他体会到一种温暖。这也属于一种无畏布施,让人家心神慢慢安宁,不至于恐慌、烦躁不安。这种无畏布施会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所以常常安慰别人,你自己的心神都比较安定,你也会比较快乐。当你真正有不安情绪的时候,别人也能同样地安慰你、报答你,你不安的时候也会越来越少,当然就能够得到健康长寿。     
   
        人不安的时候可能不想听你讲话,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知趣,不要继续讲下去。特别是我们学佛的人都有一种爱心,想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看到别人很苦,也不闻佛法,就想好好跟他介绍佛法。可是对方能不能接受佛法呢?我们要观机,看到他能接受了,我们才能够给他介绍佛法。讲也要恰到好处,不可以让他心生厌烦,要很善巧,观机说法,假如他不愿意听,你就不能说。他愿意听的时候,你再说,这才有用。所以让他生欢喜心,他才能接受佛法。传播佛法第一是让人生欢喜心,你笑脸迎人,就容易让人接纳了。     
   
        我跟我母亲第一次到寺院去,当时我们是到广州光孝寺,本焕老和尚在那里做住持,我们经过方丈室,因为是游客,所以就在外面张望,结果本焕老和尚对我们莞尔一笑,向我们点头招手,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走进去了,老和尚还留我们吃了一顿饭。当时我们觉得佛门很温暖,他还给我们一些佛书,我们回去就好好看了。慢慢地就进入了佛门,这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因缘。大善知识懂得观机,先让你生欢喜心,然后再布施法。千万不要对方都已经不愿意听了,你还在那里讲,让他觉得你很吵,很厌烦,这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当听众不听我们讲课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退而独善其身。因为法缘不成熟,我们就只好离开。等他什么时候尊重法了,苦也受够了,真想求解脱了,这个时候你再来。所以即使是普天之下的人,都不听我们讲,我们也能独善其身,自得其乐,我们从圣贤的典籍中,得到真正的法味,人家知不知道我们的道德学问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正是《论语》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会因此而感伤,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就有“愠”了,你也很难过,那不符合孔老夫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     
   
        【人有短,切莫揭。】     
   
        当看到人有短处的时候,你要懂得爱护他,人都有自尊,都有面子,不可以揭他的短,让他很难过,要包容他。包容他的话,会让他觉得你对他很慈悲,也很有爱心,他才能够反省,才能够改过。你要是把他的短处揭出来,他对你怀恨在心,不但不能改过,还跟你结怨,那何苦呢!所以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懂得护着人家的自尊和面子。六祖惠能大师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他不看世间人的过失,怎么可能去揭人家的短呢?人家有短,虽然我们看到了,也不要放在心上,还是对他那么和乐,那么宽容,这是一种大慈悲的表现。     
   
        【人有私,切莫说。】     
   
        这是指如果人有隐私,你千万别说,他的隐私被揭露出来,往往会觉得很烦恼。而且有时候把人家的隐私揭出来了,就伤了和气,伤了厚道。所以古人所讲,凡事关人家终身的大事不可以去说,不可以乱说,会坏了人家的终身,比如,不能说人家的男女关系,那关乎人家的清白。凡一语而伤我厚道的,那也不能说,都不能随口讪笑说出来,这都是造罪业。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的地方,有优点、有好处,我们必定要称赞,为什么要称赞?因为当我们称赞他的优点、他的长处,这是对他的勉励,当他知道你在赞叹、勉励他的时候,“人知之,愈思勉”,他听到你的赞叹,就会更加的努力向上,把他的善处、优点更加发扬下去。所以,这是对他一个鼓励。     
   
        对自己也是劝勉,看到人的善,我们见贤思齐,同时也是勉励大众,让大家看到这个人有善处,有优点,得到这么多人的赞叹、恭敬,使大众都生起一种向往、羡慕之心,从而加以效仿。     
   
        佛教里也提倡“称赞如来”,这里的“如来”讲的是自性的性德。自性每个人都具足,不会说我多一点,你少一点,那么既然每个人都具足,而性德又是每个人都有,那为什么还要赞叹性德?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的性德是本有的,但是被我们的习气、烦恼障覆住了,显露不出来,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用修德才能够显发我们的性德,因此赞叹性德很有必要。通过赞叹,才使大家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把善的增加,把恶的去除,逐渐用修德来恢复性德。为什么普贤菩萨让我们称赞如来,就是鼓励我们修德。     
   
        我们要懂得,所赞叹的必须要跟自性相应,也就是说,顺着这种德一直修下去,可以见到性。“道人善”,这个善当然有多种,我们看到佛法里说的“五戒十善”。佛法的定义有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上面不造作这些恶业,就是善。十善是顺着性德的,人顺着十善修下去,就能够恢复自性。所以恩师非常重视《十善业道经》,让我们认真努力地落实,因为我们虽然是学大乘,学净土,但是如果在十善上面没有落实,那我们的大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了。     
   
        我们所赞叹的除了十善以外,还要赞叹普贤行。恩师讲经弘法今年进入五十年了,一生孜孜不倦,不疲不厌来弘扬佛法,自己守着清净的戒行,一心就是为佛法、为众生,没有自私自利,他所做的,就是普贤行。我们称赞、宣扬恩师一生的功绩,这就叫“道人善”,我们这样赞叹,我们也是善。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学习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这就是善,让大家都能够向恩师学习。     
   
        我们讲经弘法,这些佛法都是与性德相应的,所以,讲佛法以及世间孔孟的典籍、道家的典籍都是与善相应,我们这么讲即是善。而且我们这么讲,是善中之善,为什么呢?因为在佛法里讲,三种布施里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中功德最殊胜的就是法布施。要认准了哪个善是善中之善,最善的我们要去做,这样,不仅这一生果报很殊胜,而且这种善成为我们往生、出世的资粮。     
   
        因此恩师鼓励年轻人,要发心学习弘法利生,现在佛法衰微到极处了,不仅佛法,儒释道三家,都可以说衰微到极处。为什么呢?因为很少人学了,很少人讲了,孔老夫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必须要有人学,有人讲,才能够弘扬起来,不是道去弘扬人,是人来弘扬道,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恩师鼓励我,在这么多行业中,选择圣贤教育这个行业,最殊胜,利益社会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我也是做了一番思维,才认准了这条路,就辞掉了大学的教职,发心专门从事圣贤教育的工作。     
   
        首先自己学,学了之后,复讲恩师所讲过的经典,通过复讲,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没有做到,讲出去了,那就很不好意思。可是,恩师“拉鸭子上架”,把我们拉到讲台上来了,所以不讲不行,我们非常理解恩师的苦心,要用讲坛锻炼年轻人,一开始讲的,自己没做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得讲,讲到最后,自己逼着自己得做到。恩师笑曰:“你说到做不到,那叫骗人,说到做到那才是贤人,做到再说是圣人。”我们现在说到但是没做到,怎么办呢?也得说,说到最后,逼着自己做到,一开始是骗人,骗到最后,不能再骗了,逼着自己往圣贤道路上走。所以这个法子是什么呢?成圣成贤是逼出来的,我们确实体会到恩师的良苦用心,所以硬着头皮上。在这里学讲,其实自己才是学生,台下你们诸位都是老师,老师监督学生,看看做到没有?如果没做到,请大家提醒。因为“过不规,道两亏”,所以看到我做的不够,就请大家直言相谏。     
   
        除了上台讲经说法以外,“道人善”也包括帮助护法的人,因为真正要使儒释道三教在世界上发扬光大,普度众生,我们有这个愿,必须同心同德来共同配合,分工合作,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弘法必须靠护法。护法非常重要,没有护法根本不可能有弘法。像今天上台来讲,这里有多少人的努力,多少人在幕后的工作!所以恩师常跟我们讲,弘法的是菩萨,护法的是佛,由佛护菩萨,才能让菩萨进步。     
   
        我们也很希望,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发心。如果有演讲才华的,应该发心讲经说法。假如不愿意上台讲经,应该发心做护法。一弘一护互相配合,圣贤教育一定能够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报答老师的恩德。过年的时候,恩师跟我们谈到,一生办的三件事,两件都做圆满了。第一件事,是证明宗教是可以团结的;第二件事,是证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最后一件事是他最后的希望,希望真正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真正普度众生,我们一定要把恩师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这是说假如我们讲人家的过失,人家的恶,这么一讲,自己就犯了恶,造了罪业了。为什么呢?造口业,这叫两舌。为什么不能讲人家的过失呢?因为讲人家的过失,就可能跟被你讲的那个人结了怨,你不是在私下里跟他讲,你是“扬”,是宣扬,就是到处去讲,张扬人家的恶,这种居心通常都是自私自利的,所造的恶业也很严重。     
   
        古来朝廷上,假如大臣之间互相说了某个人的过失,可能因为这个过失,皇上把那个人全家满门抄斩,那不就结了大怨了吗?古代的悟达国师,长了一个人面疮,就是他前世在汉代的时候,跟同朝大臣晁错结了怨,晁错跟了他十世,最后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晁错为什么对他这样的恨呢?就是因为他给皇上说,要把晁错杀掉,说晁错影响了朝廷,把晁错的恶要张扬出来,其实晁错有没有恶呢?当然有历史的结论,但是这么一张扬,两个人就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不可以跟人家结怨,不跟人家结怨,防口就非常的重要。     
   
        再者,我扬人家的恶,不光是对他一个人的问题,我向大众宣扬他的恶事,让大家看到这个人很坏,有些人可能就会想:他都这么坏了,我坏点又有什么关系呢?社会大众就不以恶为耻了,为什么?因为有比他更恶的人。现在的新闻媒体每天登的,大家说善事多还是恶事多?善事多很好,“道人善,即是善”,可是要是恶事多,“扬人恶,即是恶”。现在为什么社会这么乱,每天看到的,报纸登的,媒体播的……都是恶人恶事,别人都犯了,我犯了又有什么关系吗?所以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恩师让我去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媒体的一个世界性的论坛,认识到现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媒体。本来没那么冲突的,媒体却过分的渲染这些冲突,在会上有一位伊拉克的参会者,他就说,伊拉克其实挺好的,不像媒体所说的暴乱、杀人、恐怖的事件这么多。媒体过分地渲染了冲突,所以导致整个世界人心惶惶。真正要和平,真正要制止冲突,从哪里做?就是媒体要宣传善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你说这个国家善,赞叹这个国家好,那个国家就更加努力做好,别的国家也能效仿。对恶的,对不好的事情就少报道,甚至不报道,这样的话,世界慢慢就太平了。     
   
        【善相劝,德皆建。】     
   
        这里讲的跟上面类似。我们要懂得劝善,看到人家特别是对自己的同修、道友,要多多以善来劝勉,你劝他行善,“德皆建”,我的德行可以提升,他的德行也能够提升,两个人都获得好处,所以善友之间常常以五戒十善,以因果报应,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目来相劝,这样的话互相之间在菩提道上就能够修德进业。     
   
        我们每天讲课,讲儒家、道家的这些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讲佛家的智慧教育,这都是“善相劝”。大家能够来听课,本身对讲课的人也是一种鼓励,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互相地劝,讲课的人用语言劝,听课的人用行动劝,所以听课的人比讲课的人功夫更高,身教重于言教。     
   
        谈到“善相劝”,我们知道,善以孝为先,一个国家希望构建和谐社会,从哪里开始做起呢?孔老夫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和谐社会的至德要道,《孝经》讲了,孝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就有如此殊胜的功德。媒体应该常常用这些孝道的事例来劝导大众,例如山东电视台有一个《天下父母》的专栏节目,他们每次都是播放一些现代的孝子孝女、父母亲情的感人事例,我记得他们曾经评出“感天动地父母情”这十大人物,还评出演艺界的十大孝子。我们看了里面的事例,都非常地感动,这是在展现孝的光辉。所以当每个人看了这样的例子,自己就能生起孝顺父母之心,父母跟子女能够和谐,家庭就有了和谐的根,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能够和谐,社会也能够和谐,这都是“善相劝”很好的例子。我讲课的时候常常提,我有个梦想,很希望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能够每年评十大孝子,把孝子的事例向世人展示。相信肯定有很多感天动地的例子,先把它挖掘出来,真正地大力去宣扬这些善,不出几年,社会就呈现一派新的和谐气象。     
   
        恩师在国际上,对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团体、组织都倡导,包括政府组织,倡导什么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通过网络卫星来播放这些教育的课程。我曾经跟恩师会见印尼的副总统,总统一开始就说,我们这个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不景气,有没有办法让我们的经济复苏?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的秩序比较混乱,不安定因素很多,请教恩师怎么办。恩师说,其实经济问题是次要的,关键是什么呢?社会不安定的问题才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社会不安定呢?因为我们没有教化,人民如果受了教化,懂得了伦理道德,社会怎么会不安定呢?所以,恩师建议他们,可以请不同宗教人士讲课,请那些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每天上课。在哪里上?在摄影棚里上,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印尼播放,印尼总共一万三千多个岛屿,每个岛上都有居民,去那边办学校不方便,但是用广播电视,效果就很大。恩师告诉他,你要真的这么做,不出三年,整个社会就有明显的改观,这是真的。在安徽庐江有一个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教学一段时间以后,庐江汤池镇的社会风气就有明显的改观,证明了教育的功效非常大,所以“善相劝”,劝善的功德不可思议。     
   
        【过不规,道两亏。】     
   
        朋友之间,互相看到了对方的过失,一定会规劝他改过。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朋友、益友,绝对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朋友犯错误、堕落,所以如果看到朋友有过失,而不去劝告,那么“道两亏”,不仅我们的朋友因为犯过失,人品道德会下降,我们自己的道德也会下降。见朋友有了过失不肯规劝,袖手旁观,就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自己也亏损了为人朋友之道。所以我们交朋友,要交一些能够帮助我们道德学问长进的朋友,以及正直、诚信、有正知正见的朋友,我们有过失了,这样的朋友就能够规劝我们。     
   
        《孝经》上讲:“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士,是读书人,是明辨善恶、懂得向善的人。我们现在都是读书人,很少有没读过书的人,哪怕真的是没有读过书,现在听经闻法,那也叫“士人”了。我们如果有一个真正规过劝善的朋友,就可以“身不离于令名”,令名就是名节,我们的名节不会受到污损。善友非常的重要。祖师大德说,真正这一生要了脱生死证菩提,要有四个条件:“持戒为本,观心为要,净土为归,善友为依。”这也说明,善友在我们的修学路上,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     
   
        我们冷静下来想想看,我们周围有几个善友呢?我们有时候会说,“哎呀,怎么没有一个人肯说我的过失啊?难道我没有善友吗?真是没有福报”。对,你没有福报。为什么呢?你没有善友,是因为你没有具备有善友的心态。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得到敢于对我们规过劝善的善友呢?首先自己要闻过则喜,别人讲我的过失,我一听到就欢喜,感恩:如果不是他提醒,我下次又会犯了。他这么一提醒,我下次再也不会犯了,真的做到像颜回所说的,不二过,不会犯第二次过失。善友看到你真的想学习,真的想向上提升,那么他就会诚心诚意地帮助你。     
   
        假如你对善友的规劝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过又不改,他劝你一次不改,劝你两次还不改,第三次他就不劝了,事不过三,从此你就失掉了善友。我们怎么才能有善友的福报呢?自己的心态要摆正,真正希望自己这一生要成就圣贤品德,善友一定会出现。反过来,当我们看到朋友有过失,我们对他的劝告也要懂得艺术,不能说我看到他有过失就批评,因为“过不规,道两亏”,所以批评的还很严厉,希望他下次不再造了。这样的批评,有时候他不一定能接受。批评一个人,首先要看看这个人能不能接受?如果他是一个法器,就能接受批评,也能够挨骂。恩师对每个人都不一样,对有的人笑脸相迎,很客气,对有的人却很不客气,甚至会怒目圆睁,会骂他。恩师有智慧,他看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承受量小的,不能给他太多,给他太多、太严厉了,他反而会起怨恨心,这样就不好了。那个人能够承受,你使劲批评他,他都不会走的,那个人就可以批评,他提升得就快。所以,观机很重要。     
   
        一般的原则,特别是我们初学的人,自己的道德品行没有成就。不像恩师,他成就了,就能批评我们,因为他做到了,我们还没有做到,所以,说人家就不能太严格。《菜根谭》讲为人处事的艺术,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毋太严”,你讲人的恶、讲人的过失不可以说得太严厉,“要思其堪受”,看能不能接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善不可以有过高的标准,教得太高了,他未必能做到,“当使其可从”才行,他能够真正把这个善做到你再跟他讲。     
   
        佛有圆满的智慧,他讲经说法,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能接受的,他才会说,如果我们接受不了的,佛就不会说。换句话说,只要是佛经里讲的,我们都能做得到。为什么呢?因为佛绝对不讲做不到的,做不到还讲,那不成了戏论了?佛没有戏论。所以我们有信心,佛说我们这一生可以了脱生死,可以出轮回,可以成佛道,我们要有信心。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这里讲,跟人交往,互相的馈赠要分明,要晓得别人给我多少,将来一定要回报他。如果是别人给我的,我都不分晓,不明白,没有往心里去,把别人的恩德忘在了脑后,这样的话,德业就不能够长进。所以别人施与我们的恩不能忘,我们给别人的,不求回报,而且我们给别人的一定要比别人给我们的多,要有这种存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7:47 , Processed in 0.20868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