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6|回复: 3

佛说身见诸经集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6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尊敬的净公上人说过:“今天,现在的人接受西方教育,中国传统教育丢掉了,传统教育的根就是孝道。不学《弟子规》,不要孝顺父母,中国文化的根毁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会跟著消失。历史上,地球上出现四个古文明,三个都消灭了,唯独中国还存在。中国在我们这一代如果救不起来,肯定会消灭,这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遇到头一桩大事。我们能够把佛法救住了,传统文化救住了,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会让这个世界往后出现千年盛世,肯定的。”“一切要从教育著手,要从教育上下手。”当今,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灭绝危险。所以急需延续、拯救中华文化。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说“仁者爱人”, 又讲「仁者无敌」,一个仁慈的人他心里没有冤家对头。佛家说对人要慈悲。佛法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尊敬的净公上人说:“今天我们这个三昧为什么不能现前?为什么得不到?前面这七条我们反省一下,原因就找到。我们的知见不正,思想有错误,念念想自己,我们的语、业、命、精进,全部都有问题,你怎么能得到正定?要想得到正定,入菩萨的境界,实在讲不难。打佛七的主七师父,常常有句口头话说「放下身心世界」。你果然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前面七条自然具足,你的正念、正定就得到。我们的病根在哪里?我们没有正见,我们是邪见。怎么是邪见?我们念念都为自己,这是基本的邪见。念念为自己,念念增长我见。见思烦恼里面,见惑头一个是身见,念念增长身见,身见破不了。念念增长我执,我见、我执没有法子断,天天在增长,这个麻烦就大。如果我见、我执依然这样强、这样重,我们佛号念得再好,都没有法子往生,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凡是往生的人,对这个身体执著一定要看开,为什么?神识才离得了,这才能走得了。对这个身体看得太重,阿弥陀佛来接引,「我这个身体还不想丢」,身体带不去!由此可知,这个障碍是要在现前逐渐把它看淡,我们念佛的功夫就容易相应。所谓是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才真正能够达到。对人、对事大致上能过得去就行,不要太认真,不要太计较,认真计较也是属於我见,都是麻烦事。《金刚经》前面半部讲破四相,「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著相,即非菩萨。」后半部的境界比前半部要深,后半部是讲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四种见统统叫成见,我们常说「某人成见很深」,这都是邪见。具足这么多邪见怎么能叫菩萨?当然不能叫菩萨。菩萨是正知正见,必须把这些邪见统统舍掉,这才能称为菩萨。这是《华严经》上讲的八正道,圆教菩萨的八正道。”“修清净心,要那么多经典吗?不需要。这么多经典,统统是修清净心的方法。为什么佛说这么多方法?因为每个众生根性不一样。「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门里面,不管是哪部经、哪部论,你只选择一门,用我讲的方法去修学,统统都得清净心。既然「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随便念什么经就好,你为什么偏偏叫我念《无量寿经》?平等无有高下是从理上讲的,真正念到清净心,真的没有高下。问题就是你去念,念个五年、十年,是不是真的念到清净心?如果五年、十年清净心还得不到,怎么办?那你就不如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心虽然不到真正的清净,有个一、二分相似的清净你就能往生。其他的法门、其他的经典,一定要得到真正清净心,你才能成就。清净心的等级,在佛法里大分为三等,最下等的是把见思烦恼念掉。见烦恼: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个没有了;思烦恼:贪心、瞋恚心、愚痴心、傲慢心、对圣教的怀疑心,这五条也没有了,这是得到下品清净,超越三界,小乘里面讲证阿罗汉果。你有没有能力得到这样清净心的标准?中等的标准是要把尘沙烦恼断掉,证得菩萨的果位,上品的清净心是要把无明烦恼断掉。无明烦恼断掉成佛,尘沙烦恼断掉成菩萨,见思烦恼断掉成阿罗汉。你自己试著办,看你能达到哪个标准?最下的标准达不到,换句话说,你还是六道轮回,你不能超越。不如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帮助你。没有清净还能往生?行!长期清净不容易,一、二分钟清净可以,一、二分钟没有贪瞋痴慢可以,长久了不行,烦恼会发作,我把它短时间压住,这是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临命终时,二、三分钟当中你压住了,那不就往生了吗?这个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首先佛光照注,得到加持的力量,使你的清净心得到真正的清净。罗什大师译《阿弥陀经 》,译「一心不乱」是有道理的,梵文原文是「一心系念」,罗什是义译。什么时候得一心不乱?佛来接引你的时候,你本来是一心系念,佛光一照就变成一心不乱,把你的功夫加一倍提升,这样往生的。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净缘。”有感于此,笔者敬集乾隆大藏经中关于“身见”的文字于一编,以飨读者。

惭愧佛弟子:妙音
2017年10月6日



...。云何菩萨了知化身。善男子。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如是修习至修行满。修行力故。得大自在。自在力故。随众生意。随众生行。随众生界。悉皆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相应。时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种种身。是名化身。善男子。云何菩萨了知应身。谓诸如来。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为除身见众生怖畏欢喜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是名应身。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了知法身。为除诸烦恼等障。为具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实有。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故。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一切诸...(第0122部~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法得是住处。谓住慈住悲住喜住舍。那罗延。是为菩萨住四住处。那罗延。菩萨若住村邑聚落。若住空处。若住是四梵行住处。名正住处。若离是四梵行住处。虽正殿堂楼阁中住。不名住处。那罗延。是人名为欺诳一切人天阿修罗虚食供养。那罗延。菩萨若住余诸梵行。皆摄在此四梵行中。何以故。那罗延是梵行住处甚难得故。若有不见是四梵行缘圣禅者。是世身见不断于慢。那罗延言。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名住此慈悲喜舍。文殊师利言。那罗延。若有菩萨作如是念。我要当度一切众生。是名住慈。我要当脱一切众生。是名住悲。我要当令一切众生得住佛法。是名住喜。我要当以出世间法寂静一切诸众生等。是名住舍。复次那罗延。菩萨若解诸法界空。是名住慈。菩萨若解诸法界寂。是名住悲。菩萨若解一切法界无...(第0125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三藐三菩提。  
  云何菩萨了别化身。善男子。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是诸修法至修行满。修行力故而得自在。自在力故随众生心。随众生行。随众生界。多种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所相应。时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种种身。是名化身。  
  善男子。是诸佛如来。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为通达生死涅槃一味故。身见众生怖畏欢喜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来相应如如如如智愿力故。是身得现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是名应身。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了别法身。为欲灭除一切诸烦恼等障。为欲具足一切诸善法故。惟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是第三身名为真有。为前二身而作本故。何以故。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第0126部~合部金光明经八卷)


...无明邪行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相状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有二种相。一者微细自相殊胜。二者遍于可爱非爱俱非境界共相殊胜。所以者何。缠缚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随眠无明。相应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不共无明。遍于一切可爱非爱。俱非境界。覆真实相显虚妄相。共相而转非余烦恼有如是相。是故殊胜。余身见等共相烦恼。亦用无明为依而转。是名无明相状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作业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略有二种所作事业。一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流转所依事业。二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寂止能障事业。复言世尊。何等名为一切流转。世尊告曰。若是处转。若是事转。若如是转。我总说为一切流转。复言世尊。是何处转。世尊告曰。于三世处...(第0136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卷)


...颠倒殊胜。  
  比丘白佛。大德。何者是无明相貌殊胜。佛言。比丘。彼有二种可见。一者微细自相差别。二者爱不爱及俱二颠倒境界同相差别。比丘。如是所有起处无明。微细难知及难见故。何况复顺眠者。所有相应无明。微细难知及难见故。何况复不共者。诸爱不爱及俱二颠倒境界之中。覆真实相。及见颠倒相。同等转行。其余烦恼则不如此。若余身见等同相烦恼。亦复以彼无明而作依止乃得转生。比丘。此是无明相貌殊胜。  
  比丘白佛。大德。何者是无明作业殊胜。佛言。比丘。略说无明有二种业应知。一者一切诸种发转。与作依止业者无明。二者一切诸种背转。与作障碍业者无明。  
  比丘白佛。大德。何者是一切诸种发转。佛言。比丘。若处转生若转生如转生。是为一切诸种发...(第0137部~佛说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二卷)


...飞鸟依偟王宫。术士至。龙王化为五头。适欲出舞而见其母兄妹。羞鄙逆缩不复出舞。术士呼之五六。龙遂顿伏。母复为人形。与王相见。陈其本末。王及臣民莫不兴哀。王欲杀术士。龙请之曰。吾宿行所种今当受报。无宜杀之以益后怨。从其所求以施与之。弘慈如斯。佛道可得也。王即以异国为例。具其所好悉以赐之。术士得斯重宝喜以出国。于他国界逢贼。身见葅醢。财物索尽。龙母子与王诀别。若大王念我呼名。吾则来。无憔悴矣。王逮臣民临渚送之。一国哀恸靡不躃踊者也。佛告诸比丘。槃达龙王者吾身是也。抑迦达国王者阿难是也。母者今吾母是也。男弟者鹙鹭子是也。女妹者青莲华除馑女是也。时酷龙人者调达是也。菩萨弘慈度无极行忍辱如是。  
(五一)雀王经  
  昔者菩萨身为雀王。...(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之盛莫大于色。若妖蛊臻。道德丧矣。吾不遁迈。将为狼吞乎。于是遂之异国力赁自供。时有田翁。老而无嗣。草行获一女焉。颜华绝国欣育为嗣。求男为偶。遍国无可。翁赁菩萨积有五年。观其操行。自微至着。中心嘉焉曰。童子。吾居有足。以女妻尔。为吾嗣矣。女有神德。惑菩萨心。纳之无几。即自觉曰。吾睹诸佛明化。以色为火。人为飞蛾。蛾贪火色。身见烧煮。斯翁以色火烧吾躬。财饵钓吾口。家秽丧吾德矣。夜默遁迈。行百余里。依空亭宿。宿亭人曰。子何人乎。曰吾寄宿。亭人将入。睹妙床蓐众珍光目。有妇人颜似己妻。惑菩萨心。令与之居积有五年。明心觉焉。曰淫为蠾虫残身危命者也。吾故驰隐衰又逢焉。默而疾迈。又睹宫宝妇人如前。复惑厥心与居十年。明心觉焉曰。吾殃重矣。奔而不免。深自...(第0139部~六度集经八卷)


...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卑湿污田乃生此华。如是不从虚无无数出生佛法。尘劳之中乃得众生而起道意。以有道意则生佛法。从自见身积若须弥。乃能兼见而起道意故生佛法。依如是要。可知一切尘劳之畴为如来种。又譬如人不下巨海。能举夜光宝耶。如是不入尘劳事者。岂其能发一切智意。  
  贤者大迦叶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言诚如之意尘劳之畴为如来种奚但身见能发无上正真道乎。虽以五无间具。犹能发斯大道意而具佛法矣。已得罗汉为应真者。终不能复起道意而具佛法也。如根败之士其于五乐不能复利。如是弟子杂行已断。其于佛法不乐不利无复志愿。是以凡夫于佛法为有反复。如弟子无有。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大道不断三宝。使夫弟子终身闻佛法力无所畏。非复有意起大道也。于是众中有坐菩萨字众像...(第0143部~维摩诘经三卷)


...钵罗花钵特摩花拘母陀花奔荼利花。要于卑湿秽淤泥中。乃得生此四种花。如是声闻独觉种性。已见无为。已入正性离生位者。终不能发一切智心。要于烦恼诸行卑湿秽淤泥中。方能发起一切智心。于中生长诸佛法故。又善男子。譬如植种置于空中终不生长。要植卑湿粪壤之地乃得生长。如是声闻独觉种性。已见无为已入正性离生位者。不能生长一切佛法。虽起身见如妙高山。而能发起大菩提愿。于中生长诸佛法故。又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入大海终不能得吠琉璃等无价珍宝。不入生死烦恼大海。终不能发无价珍宝一切智心。是故当知。一切生死烦恼种性。是如来种性。  
  尔时尊者大迦叶波。叹妙吉祥。善哉善哉极为善说实语如语诚无异言。一切生死烦恼种性。是如来种性。所以者何。我等今者心相续中。生...(第0145部~说无垢称经六卷)


...所
  虽奉禁戒  不自憍恣  则能顺入
  深妙法藏  所行礼节  为不妄想
  善修安详  将顺谨慎  其禁戒者
  无有异着  不倚吾我  亦不依戒
  已无吾我  则无禁戒  不念己身
  及与禁戒  如是乃谓  为法器耳
  无吾我者  不依倚戒  不计身者
  不想念法  无身见者  无有戒心
  不犯戒者  无有脱禁  亦不建立
  于禁戒中  不计有身  则无戒想
  深妙之戒  谓无所犯  假使勇猛
  奉戒如是  彼则未曾  有所毁犯
  如是戒者  圣贤所叹  于一切法
  而无所著  愚騃之夫  住吾我想
  将护禁戒  言我畏慎  则失戒宝
 ...(第0149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三卷)


...切觉观斗诤境界。以是义故。应知实相过觉观境。法上。譬如有人尽一期寿恒食苦味。复能觉观比度忆持蜜等甜味。无有是处。复次譬如有人恒乐欲尘尘欲焦热之所烧然。复能觉观比度忆持。不缘尘相依内离乐。无有是处。复次譬如有人恒乐言诤邪谈话戏。复能觉观比度忆持圣默然定。无有是处。复次譬如有人恒乐恒行见闻觉知。复能觉观比度忆持绝四事处灭离身见是般涅槃。无有是处。复次法上。譬如有人由恒蓄财乐行征伐。复能觉观比度忆持北郁单越。无有我所无所积蓄。不相斗诤是现法乐。无有是处。法上。如是诸人在于觉观。复能思量比度忆持。非觉观境无有是处。佛说经竟重说偈言。  
  自证无相法  离言绝四事
  无诤法通相  过诸觉观境  
过一异品第三  
  尔时净慧...(第0152部~佛说解节经一卷)


...。一切法无处。一切法无缘。一切法无住。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不成就。菩萨摩诃萨。若到是道得坚精进坚势力坚智坚慧不生懈怠。安住寂灭乘如实道。救护众生最胜无上。不取是道亦复不住。修如是道求一切法。而无所得不没不动。无住想无道想无世间想无佛想。悉皆平等无诸盖障。智行境界无所挂碍。于一切法及诸邪见住平等相。开佛知见示深法门。分别身见出过我想。是名须陀洹。不取佛道究竟无碍。乐求佛道不著有戒。亦不取佛戒。非戒取戒。非取相戒。三结已离不住三界。如佛所学修行圣道。离一切想不取于缘。无诸障碍入于佛道。心得寂灭。不着寿命我人等见。诸根清净。远离烦恼。为修菩提而行于施。悉舍一切。救苦众生。使度四流令立涅槃。尽诸有相显示无相。若见四众不生怖畏。志求寂灭净菩提...(第0153部~不退转法轮经四卷)


...力。尔时波旬白佛言。唯愿世尊。重见慰喻令我欢喜。如佛言曰。若得闻佛称其名号。皆得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如来。默然莫作是说。若有闻者是诸众生。当勤精进修于菩提。唯愿世尊。如是慰喻。尔时佛告波旬。勿生愁恼。欢喜而去。我今当令无一众生发菩提心。亦无众生而能动于众生界者。乃至无一众生于色动。及受想行识动。乃至无一众生于身见疑戒取等动。亦无众生于过去未来现在想动。无有众生于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动。乃至不见众生于诸邪有而能动者。我亦不见众生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见众生。于众生想。寿命想。父母想。兄弟想。妻子男女想。昼夜想。一月想。半月想。岁数想。劫想。施想。戒想。忍辱想。精进想。禅定想。智慧想。力无畏想。五根想...(第0153部~不退转法轮经四卷)


...疑惑不。佛言。复有十亿众生。心生疑惑。我等今者。无谬闻乎。各皆迷乱。不识四方。从何而来。以痴冥故。悉不相见。尔时阿难白佛言。唯愿世尊。当疾哀愍为彼众生作大照明令离疑惑。如来所说假名法相。若不可知悉堕地狱。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何故令此魔王心得少恼欢喜而去。都无一人住于菩提。亦无众生能动众生界。于色受想行识亦无能动。乃至身见一切取相六十二见。过去未来现在种种相动者。亦无众生于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嗔恚邪见等动者。何故如来作如是慰喻魔王波旬言。无众生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智。乃至无众生寿命父母兄弟妻子男女昼夜等想。亦无一月半月岁数时节诸劫之想。如来何故作如是说。慰喻波旬少恼而去。亦无众生于菩提心想动。于根力无畏想动。根觉意道想动。无佛...(第0153部~不退转法轮经四卷)


...动相
  阴即是众生  无二无住相
  阴以空为体  性相即不动
  若无相可取  云何有动者
  是故知诸阴  亦无有动相
  言说永寂灭  无相亦无体
  身即是阴相  阴即名行处
  非行处而行  说阴名为空
  所说空界者  不生亦不起
  如是同于阴  是名不可动
  身见相无体  亦无法可得
  不得故无动  我今如是说
  不取众生相  究竟无所住
  亦无有心相  形处不可得
  若说于诸见  现示六十二
  如是众生等  亦如水中像
  诸见同水像  六十二亦然
  无我无所有  其性不可动
  过去及未来  现在亦复尔
  无相无所有  ...(第0153部~不退转法轮经四卷)


...不可思议佛道名须陀洹。菩萨摩诃萨住无所住近于佛道。不受诸法无所依倚亦无所缘。不住诸法毕竟无生。菩萨摩诃萨为得是道故。坚固精进坚固思惟无有懈怠。终不违逆心无所依。诸佛所乘无上最胜出要之道。不着此道亦不住中。以如是道推求诸法。虽复推求而无所得。而于彼道不动不住。于道想生死想佛想能生平等。于结障法平等诸法。平等诸佛平等。远离身见能生佛见开悟诸见。修对治想已过我想。阿难。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不着佛道逮无染道。不疑佛菩提。不选择戒。乃至不见佛戒。以不见故。不选择戒不分别戒。永断三结不住三界。已逮佛道离众生想。无所依止离依止法。专求佛道得安隐寂静道不惜身命。以欢喜心能舍一切物。颜貌和悦无有嚬蹙。为菩提故而行布施。无有少物而不能舍。为济...(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
  诸佛导世者  无上出要道
  不染着此道  亦复不住中
  以此道推求  不见一切法
  此道无动摇  亦复无住中
  不懈怠如佛  不逆无所畏
  所说生死相  佛想亦复然
  能于此平等  知是须陀洹
  诸结及与障  能覆佛道者
  皆悉能远离  是名须陀洹
  能断于身见  而生于佛见
  开悟诸邪见  善修对治想
  善修自身想  知我想过患
  是名须陀洹  不着于佛道
  设生此犹豫  我不得菩提
  即得无染着  而求于佛道
  亦不选择戒  不愿佛尸罗
  已断于戒想  不分别尸罗
  永断于三结  不住于三界
  已逮得佛道  善修众...(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菩提不动。以众生界不动故。应令百千万亿众生住菩提道。住菩提道故名阿罗汉。一切众生及与菩提。从无分别生。应以是平等法教诸众生。此平等法。于一切法中无与等者。此平等菩提从无分别生。应知如是法。知是法已。为众生说无有增减。成就无增减法故名阿罗汉。应说如是离音声法故名阿罗汉。应解如是多众生着。所谓众生不可得着。众生断常着。众生身见着。不能过着。见诸法不生不灭无为无作着。不坏色着。不坏受想识行着。离凡夫法着。建立诸佛法着。须陀洹果想着。斯陀含果想着。阿那含果想着。阿罗汉果想着。辟支佛果想着。如来等正觉想着。菩提心想着。为菩提故行施着。为菩提故护戒着。取嗔恚想行忍着。取懈怠想行精进着。取乱心想生禅定着。取恶慧想修智慧着。于父母妻子男女眷属兄弟姊...(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波旬复白佛言。唯愿世尊。重安慰我令我欢喜而得还去。佛自说言。若有众生闻我名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从今已往更莫复说。所以者何。若有众生闻此语已。勤行精进求佛菩提。尔时世尊告波旬言。汝安意去。我当令诸众生乃至无有住菩提者。亦复无有出众生界者。无有众生离色阴者。离受想行识阴者。波旬且安意去。我常令诸众生。无有离身见者。离戒取见取者。离有所得者。离六十二见者。离过去未来现在想者。离杀生者。离不与取邪淫者。离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者。离贪恚邪见者。波旬且安意去。我不教众生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不教众生行四摄法。不令众生离众生想。离悭着想。离父母想。离兄弟姊妹男女想。离昼夜想。离半月一月一年想。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想。菩...(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能离
  此阴与众生  无异常寂灭
  已知阴是空  而不离其性
  说其体是一  不可取而离
  已能知诸阴  不取不可离
  无我无自性  毕竟无所依
  诸阴如虚空  阴所行亦尔
  行无所行故  说阴如虚空
  如说虚空界  非生非能生
  阴性亦如是  无有能离者
  身见自性相  无法而可得
  以不可得故  我说不可离
  疑无有自性  毕竟不可得
  以不得疑故  众生无能离
  无有诸众生  能持选择戒
  见取诸众生  亦复不可得
  计有得法者  众生不可得
  有得法无心  不离于自性
  如所说诸见  凡有六十二
  如是等诸见  ...(第0154部~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


...此鸡罗句。世尊。诸佛嗔恶具足是鸡罗句。佛言。曼殊尸利。何因是鸡罗句。曼殊尸利言。世尊。佛说诸有为行过恶者。诸佛安住嗔恶平等。顺觉嗔恶自性故。说名嗔恶具足。彼是此鸡罗句。世尊。诸佛愚痴具足是鸡罗句。佛言。曼殊尸利。何因是鸡罗句。曼殊尸利言。世尊。诸佛能脱愚痴诸名诸着。安住愚痴平等。顺觉愚痴自性故。彼是此鸡罗句。世尊。诸佛身见具足是鸡罗句。佛言。曼殊尸利。何因是鸡罗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第0186部~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


...有神我
  即语无我汝非佛  以智了达诸法空
  知已不与烦恼俱  以戏论故言说有
  见已寂灭行世间  譬如世人所生子
  随即为其立名字  诸方推名不可得
  当知此字无所来  为立菩萨如是名
  菩萨诸方不可求  乃至实际求不得
  如是知者名菩萨  假使海中炽火然
  菩萨终不起身见  菩萨得住初发心
  悉断恶见烦恼尽  不见有其生灭法
  所谓众生及寿命  诸法体空犹如幻
  非彼外道所能知  若于饮食生贪着
  于衣钵中起爱吝  及其掉戏轻躁者
  是则不知佛菩提  多喜睡眠及懈怠
  奸伪凶暴不摄敛  于诸佛所无净信
  是则不知佛菩提  毁破禁戒无惭愧  ...(第0187部~月灯三昧经十一卷)


...
  广与众生分别说, 举目即见阿弥陀。
  佛身色相显光明, 阎浮檀金无与等,
  其高无比由旬数, 六十万亿那由他,
  眉间白毫五须弥, 绀眼弘澄四大海,
  光明演出诸毛孔, 一孔遍含诸大千,
  一界中有一河沙, 沙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复如是, 作者观者随现前。
  以观佛身见佛心, 众生忆想见化佛,
  从相入得无生忍, 以三昧受无边慈。
  佛身无量广无边, 化导以彼宿愿力,
  有忆想者得成就, 神通如意满虚空。
  众生三种具三心, 精进勇猛无退转,
  即得如来手接引, 七宝宫殿大光明。
  其身踊跃金刚台, 随从佛后弹指顷,
  行大乘解第一义, ...(第0194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


...则有悔过。若无嗔无缠无忿无诤不起结使。如是等人不应悔过。大德须菩提。犹如火炽是故有灭。无炽则无灭。如是大德须菩提。若结炽然则有悔过。若灭诸结则无悔过。尔时须菩提复语女言姊。汝何求趣。能如是吼师子吼也。女言。大德须菩提。若有所求则不能吼师子吼也。大德须菩提。若无所求能师子吼。何以故。若有所求即便是有。若有所有无师子吼。有身见者则有所求。有见作者无师子吼。大德须菩提。汝向所言姊汝何所趣。大德须菩提。若有问汝汝何所趣。漏尽无生心得解脱耶。须菩提言。姊。若有所求无有解脱。女言。大德须菩提。汝如是求。则尽诸漏得无漏心。若如是趣是趣解脱是趣法性。尔时大德须菩提言。姊。汝趣大乘无有疑也。如行相貌必定趣向无上大乘。女言。大德须菩提。汝知大乘耶。说行...(第0211部~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


...尔时是女即入家中持百味食来。语大德须菩提。大德须菩提。汝非离欲非不离欲。非离于嗔非不离嗔非离于痴非不离痴。非离结使非不离结使。汝受此食。大德须菩提。汝不知苦不断于集。不证于灭不修道者。受于此食。大德须菩提。汝若不修于四念处。不修四正勤。不修四如意足。不修五根。不修五力。不修七觉。不修八圣道。汝受此食。大德须菩提。汝不起身见得一道心。受于此食。大德须菩提。汝灭无明证明解脱。进于诸行。证于无为。不行于识。更无有生。得于解脱。不增长名色。过于三界。六入非入。知空解脱。不受于触。修无相解脱。不见受故。证无愿解脱。无有爱故。知解于如取不动故。知于无生。知有非集。知生无生知老死无去。知十二缘无生无食。汝受此食。大德须菩提。汝不见佛不闻于法不亲近...(第0211部~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


...我所无使者。如幻无相内寂静。内寂静者即是寂灭。寂灭者即是自性清净。自性清净者即是不可得。不可得者即是无处。无处者即是实。实者即是虚空。何以故。文殊师利。无有一法若生若灭。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法如是。云何如来得菩提。佛告文殊师利言。文殊师利。无根无住。如来如是得菩提。文殊师利言。世尊。何者是根何者是住。佛告文殊师利。身见名为根。不实分别名为住。彼菩提平等。如来知一切法平等。是故说如来无根无住得菩提。文殊师利。言菩提者名为净亦名寂静。何者为净何者寂静。文殊师利。我我所眼空。何以故。自性空故。如是耳鼻舌身意我我所空。何以故。自性空故。是故知眼空不着色。是故说净。如是知耳空不着声是寂静。知鼻空不着香是寂静。知舌空不着味是寂静。知身空不着...(第0241部~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


...。计自体相。依因邪见而言有我。所谓我能见能闻能嗅能味能触。我能知我能食我染我净。生如是等诸邪见行。若人如是如实能知离烦恼身。彼人能得离诸烦恼断诸戏论。毕竟清净得无为身。无有一切诸有为行。文殊师利。是名略说陀罗尼义。应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诸法本无染  后时不清净
  染及于清净  是诸法无我
  染身见有我  生于我所相
  我染及清净  我见及以食
  若能如是知  彼人离烦恼
  能得无染身  是故名无为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如来心生有何等相。愿为我说。佛告文殊师利。文殊师利如来非心意意识得名。而无诸行心生得名。依应化身说名为生。文殊师利言。世尊。若法身离于诸行。云何离作心行而...(第0242部~深密解脱经五卷)


...知尔所世界众生种种烦恼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悉分别了知一切众生种种烦恼故。发菩提心。所谓欲悉知轻烦恼。重烦恼。结使烦恼。缠烦恼。一一众生无量烦恼。一切众生种种觉观烦恼。依无明烦恼。爱相应烦恼。贪欲不善根烦恼。嗔恚不善根烦恼。愚痴不善根烦恼。等分烦恼。一切烦恼。根本烦恼。我我所烦恼。我慢烦恼。邪忆念虚妄生烦恼。因身见生六十二见等诸烦恼。盖烦恼。障碍烦恼。欲悉了知一切众生烦恼惑网。具足大慈悲大一切种智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子。复置此谕。假使有人。于一念中。悉见东方无量无边世界现在诸佛及彼一切众生。此人悉能恭敬礼拜。尊重赞叹一心观察种种供养无量上味。肴膳饮食香华璎珞。缯彩幢盖上妙宫殿。严饰帐幔宝网罗覆。众宝庄严师子之座。此...(第0083-01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萨。如是观已。敬心谛视来乞求者。复作是念。我若不施。不得不坚固中坚固。无常中常。不净中净。菩萨摩诃萨。如是正念。则能开发清净直心。解真实法。于来乞者。生善知识心能教化。我不坚固中而取坚固。菩萨摩诃萨。作是念已。以此善根回向众生。令一切众生。得内外清净智慧藏身。令一切众生。得智慧藏腹。悉能受持一切智愿。令一切众生。得清净身见者无厌。演放坚固妙香光明。普熏十方。令一切众生。逮得如来腹不现相。身宜相称肢节具足。令一切众生。得法味食长养智身。具佛法爱柔软充满。令一切众生。得无尽身安住法身。令一切众生。得内清净总持藏身。一切辩明普照诸法。令一切众生。得清净身。内外悉净。令一切众生。得如来智修习行身。普雨甘露智慧法雨。令一切众生。悉得内身清净寂...(第0083-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故。非法为法而亦不壤一切业迹。具修菩萨行不退一切智。解知业缘如梦如响。如镜中像。一切法如幻。而亦不违因缘业报。入甚深业。解法真实。无行无作。亦复不违业行之道。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如是回向一切种智。普游十方教化众生。回向者何义。永度世间生死彼岸故说回向。度诸阴彼岸故说回向。度语言道彼岸故说回向。度众生相彼岸故说回向。度身见彼岸故说回向。度不坚固彼岸故说回向。度诸行彼岸故说回向。度诸有彼岸故说回向。度诸取彼岸故说回向。度诸世间法彼岸故说回向。菩萨摩诃萨。若能以此善根回向。则皆随顺一切诸佛。随顺法。随顺智。随顺菩提。随顺义。随顺回向。随顺行。随顺真实。随顺清净。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已。令一切众生。得如来法。诸佛欢喜。无佛不值。无法不了。...(第0083-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止厌离灭。回向涅槃。是菩萨修行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止厌离灭。回向涅槃。是菩萨以不舍众生心故。行以本愿助故。大悲为首故。大慈合行故。为摄一切智。为庄严佛国。为具佛诸力。无畏。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具足音声。为随顺佛深解脱。为思惟大智慧方便故行。  
  诸佛子。菩萨住焰地。所有身见等。着我。着众生。着人。寿者。知者。见者。着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所起屈伸。卷舒出没。推求心所行爱着。宝重所见。为归为洲。皆悉断灭。是菩萨转倍精进。智慧方便所生助道法。随所修行。心转柔和。堪任有用。无有疲倦。转求上法。增益智慧。救一切世间。随顺诸师。恭敬受教。如所说行。是菩萨尔时。知恩知报恩。心转和善。同止安乐。直...(第0083-03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长
  习行四正法  修四如意足
  习行于五根  及以修五力
  修习七觉意  行于八圣道
  修习如是法  皆为众生故
  本愿之所助  慈悲心为首
  为摄一切智  庄严诸佛土
  成就十种力  无畏不共法
  诸音声言说  甚深妙道法
  及无碍解脱  大智慧方便
  从身见为首  六十二见等
  众生及我人  寿命知见者
  于诸阴界入  之所贪着处
  得是第四地  皆悉已灭离
  断诸烦恼业  其心转明净
  诸所作善业  皆为救世间
  菩萨柔软心  常不为放逸
  堪用正直意  求利于众生
  如此所求事  皆为无上道
  大智慧职位  利...(第0083-03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上净禅。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慧。何等为十。所谓知因净慧。不坏果报故。解一切缘净慧。不坏和合故。解一切法不常不断净慧。了缘起如如故。拔出一切邪见净慧。不取众生相故。解一切众生心心所行净慧。观一切法皆如幻故。诸辩胜智净慧。随问能答无挂碍故。降伏众魔及诸外道出过声闻缘觉净慧。深入如来方便智故。见一切佛清净法身见一切众生皆悉清净见一切法皆悉寂灭见一切世界皆悉虚空净慧。于一切相智慧无碍故。摄取一切陀罗尼辩诸波罗蜜巧方便净慧。得一切胜智故。一念相应金刚智觉一切法平等净慧。具足成就无上智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净慧。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慧。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慈。何等为十。所谓等心净慈。不选择众生...(第0083-05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萨摩诃萨十种法摄持。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持。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法持。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有十种业。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为欲界诸天说离欲法。纵逸自在皆悉无常。一切快乐皆悉苦恼。劝发开导彼诸天子发菩提心。是为住兜率天第一所行事业。菩萨摩诃萨。为色界诸天。说诸禅解脱三昧。相续起彼诸禅支。有味著者。因味起身见邪见无明烦恼。为说实智。于一切妙色起颠倒心。妄想取净。为说不净观察无常。劝发开导彼诸天子发菩提心。是为住兜率天第二所行事业。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正受三昧名光明庄严。于自身中。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随其所应以种种音声而为说法。彼诸众生闻说法已皆大欢喜。起恭敬心。命终之后生兜率天。复为说法皆悉令发菩提之心。...(第0083-05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即发十大悲语。何等为十。所谓呜呼痛哉。一切众生。坠于无底生死深坑。无所归依。我当为彼作归依者。悉令逮得如来之地。哀哉众生。为烦恼乱无有救济。我当为彼作救护者。悉令安立一切善业。哀哉众生。生老病死无有救护。我当为彼作救护者。除灭一切身心苦痛。哀哉众生。有诸恐怖无有救护。我当为彼作救护者。令住一切智安隐之处。哀哉众生。为身见疑之所覆蔽。我当为彼作明净灯。普照一切现明净智。哀哉众生。为愚痴覆。我当为彼作大明炬。现一切智正法之城。哀哉众生。为诸悭嫉谄曲幻伪。浊乱其心。我当令彼悉得无上清净法身。哀哉众生。为生死长流之所漂溺。我当令彼度生死海到佛彼岸。哀哉众生。从生盲瞽。我当令彼见真实义同一切佛。哀哉众生。根不调伏。我当令彼调伏诸根。除灭障碍...(第0083-06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一僧伽蓝。起广大塔。一切众宝以为庄严。香华缯盖而供养之。一一王城。次第请佛。以不思议众妙供具。供养如来。时佛入城。无量众生皆大欢喜。长养善根发菩提心。以广大悲饶益众生。正求佛法知真实义。平等观察三世诸法。明净智慧普照三世。知三世佛次第出世。摄取众生向菩萨道。行菩萨行。安住菩萨平等正法。逮得如来法轮智光。深入法海。能于己身见一切刹。善知诸根弘誓愿海。得一切智。尔时如来。次第受彼诸王请时。如是饶益无量众生。佛子。尔时太子增上功德主。岂异人乎。今释迦牟尼佛是也。尔时王宝主。宝华佛是也。宝华如来。今在东方过世界海微尘等世界海。有一世界海。名法界虚空光云。中有世界。名佛圆满光妙德灯。彼有道场。名曰一切天王光幢。彼佛始成正觉。与不可说佛刹微尘等...(第0083-06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珠。除灭无量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则为水珠。净诸心垢烦恼浊故。菩提心者。则为如意珠。具足一切功德利故。菩提心者。则为天德瓶。满足一切所欲乐故。菩提心者。则为劫初树。出生一切庄严具故。菩提心者。则为恒娑衣。不受一切诸尘垢故。菩提心者。则为正业。本性净故。菩提心者。则为利犁。修治一切众生田故。菩提心者。则为那罗延箭。悉能鉴彻身见铠故。菩提心者。则为厌离。决定了知苦患相故。菩提心者。则为利槊。能刺一切烦恼贼故。菩提心者。则为甘露雨。能灭一切烦恼火故。菩提心者。则为利剑。斩除一切烦恼恶故。菩提心者。则为金椎。坏散一切憍慢山故。菩提心者。则为利刀。斩截七使烦恼铠故。菩提心者。则为勇健幢。倾倒一切诸魔幢故。菩提心者。则为釿斧。斫伐无知诸苦树故。菩...(第0083-06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椎。坏散一切憍慢山故。菩提心者。则为利刀。斩截七使烦恼铠故。菩提心者。则为勇健幢。倾倒一切诸魔幢故。菩提心者。则为釿斧。斫伐无知诸苦树故。菩提心者。则为器仗。防护一切诸艰难故。菩提心者。则为善手。防护一切诸度身故。菩提心者。则为妙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菩提心者。则为眼药。除灭一切无明曀故。菩提心者。则为善拔刺。悉能拔出身见刺故。菩提心者。则为安隐床。除灭一切生死苦床故。菩提心者。则为善友。度脱无量生死难故。菩提心者。则为善利。远离一切衰耗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天人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则为宝藏。无量功德不可尽故。菩提心者。则为涌泉。清冷智慧无穷尽故。菩提心者。则为净镜。显现一切诸法门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池。洗濯一切诸垢秽故。...(第0083-06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藐三菩提心。所谓:欲尽知轻烦恼、重烦恼、眠烦恼、起烦恼,一一众生无量烦恼种种差别、种种觉观,净治一切诸杂染故;欲尽知依无明烦恼、爱相应烦恼,断一切诸有趣烦恼结故;欲尽知贪分烦恼、瞋分烦恼、痴分烦恼、等分烦恼,断一切烦恼根本故;欲悉知我烦恼、我所烦恼、我慢烦恼,觉悟一切烦恼尽无余故;欲悉知从颠倒分别生根本烦恼、随烦恼,因身见生六十二见,调伏一切烦恼故;欲悉知盖烦恼、障烦恼,发大悲救护心,断一切烦恼网,令一切智性清净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复置此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以诸种种上味饮食、香华、衣服、幢幡、伞盖,及僧伽蓝、上妙宫殿、宝帐、网幔,种种庄严师子之座及众妙宝,供养东方无数诸佛,及无数世界所有众生,恭敬尊重,...(第0084-02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如影,诸法如幻,而亦不坏因缘业力;了知诸业其用广大,解一切法皆无所作,行无作道未尝暂废。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智,若处、非处,普皆回向一切智性;于一切处皆悉回向,无有退转。以何义故说名回向?永度世间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诸蕴至于彼岸,故名回向;度言语道至于彼岸,故名回向;离种种想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断身见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离依处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绝所作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诸有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舍诸取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世法至于彼岸,故名回向。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则为随顺佛住,随顺法住,随顺智住,随顺菩提住,随顺义住,随顺回向住,随顺境界住,随顺行住,随顺真实住,随顺清净住。佛子,菩萨摩诃...(第0084-03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于所贪爱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系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第0084-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菩萨修行如是功德,为不舍一切众生故,本愿所持故,大悲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庄严佛土故,成就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声悉具足故,求于上上殊胜道故,随顺所闻甚深佛解脱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
  “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见为首,我、人、众生、寿命、蕴、界、处所起执著,出没思惟;观察治故,我所故,财物故,著处故,于如是等一切皆离。此菩萨若见业是如来所诃、烦恼所染,皆悉舍离;若见业是顺菩萨道、如来所赞,皆悉修行。
  “佛子,此菩萨随所起方便慧,修习于道及助道分,如是而得润泽心、柔软心、调顺心、利益安乐心、无杂染心、求上上胜法心、求...(第0084-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地所有善根,下地善根所不能及。如摩尼宝清净光轮能放光明,非诸余宝之所能及,风雨等缘悉不能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于此地,下地菩萨所不能及,众魔烦恼悉不能坏。此菩萨于四摄中,同事偏多;十波罗蜜中,精进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四焰慧地。菩萨住此地,多作须夜摩天王,以善方便能除众生身见等惑,令住正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萨若发勤精进,于一念顷,得入亿数三昧,得见亿数佛,得知亿数佛神力,能动亿数世界,乃至能示...(第0084-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家。
   得是法已增慈愍,转更勤修四念处,身受心法内外观,世间贪爱皆除遣。
   菩萨修治四勤行,恶法除灭善增长,神足根力悉善修,七觉八道亦如是。
   为度众生修彼行,本愿所护慈悲首,求一切智及佛土,亦念如来十种力,
   四无所畏不共法,殊特相好深美音;亦求妙道解脱处,及大方便修行彼。
   身见为首六十二,我及我所无量种,蕴界处等诸取著,此四地中一切离。
   如来所诃烦恼行,以无义利皆除断;智者修行清净业,为度众生无不作。
   菩萨勤修不懈怠,即得十心皆具足,专求佛道无厌倦,志期受职度众生。
   恭敬尊德修行法,知恩易诲无愠暴,舍慢离谄心调柔,转更精勤不退转。
   菩萨住此焰慧地,...(第0084-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切念,舍一切取,离前后际,随顺涅槃,法所摄持。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法所摄持。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有十种所作业。何等为十?所谓:为欲界诸天子说厌离法言:‘一切自在皆是无常,一切快乐悉当衰谢。’劝彼诸天发菩提心。是为第一所作业。为色界诸天说入出诸禅解脱三昧,若于其中而生爱著,因爱复起身见、邪见、无明等者,则为其说如实智慧;若于一切色、非色法起颠倒想,以为清净,为说不净皆是无常,劝其令发菩提之心。是为第二所作业。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入三昧,名光明庄严,身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心,以种种音而为说法;众生闻已,信心清净,命终生于兜率天中,劝其令发菩提之心。是为第三所作业。菩萨摩诃萨在兜率天,以...(第0084-06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心思惟,发十种大悲语。其十者何?所谓:‘哀哉众生!堕于无底生死大坑;我当云何而速勉济,令其得住一切智地?哀哉众生!为诸烦恼之所逼迫;我当云何而作救护,令其安住一切善业?哀哉众生!生老病死之所恐怖;我当云何为作归依,令其永得身心安隐?哀哉众生!常为世间众怖所逼;我当云何而为祐助,令其得住一切智道?哀哉众生!无有智眼,常为身见疑惑所覆;我当云何为作方便,令其得决疑见翳膜?哀哉众生!常为痴暗之所迷惑;我当云何为作明炬,令其照见一切智城?哀哉众生!常为悭嫉谄诳所浊;我当云何而为开晓,令其证得清净法身?哀哉众生!长时漂没生死大海;我当云何而普运度,令其得上菩提彼岸?哀哉众生!诸根刚强,难可调伏;我当云何而为调御,令其具足诸佛神力?哀哉众生!犹...(第0084-08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如利剑,能断一切憍慢铠故;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兵仗,能防一切诸苦难故;菩提心者,犹如善手,防护一切诸度身故;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翳故;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菩提心...(第0084-08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观察三世如来境界。而说偈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汝今之所问  诸佛无边深境界
  难思刹海微尘劫  具足演说无能尽
  非诸弊恶贪恚痴  憍慢无明惑所覆
  垢心缠缚众生等  能知诸佛寂静法
  非诸谄诳浊乱心  常随悭嫉情无舍
  烦恼业绳之所系  而能了知佛境界
  非是执着蕴界处  心恒不舍于身见
  心倒想倒见倒人  能入如来寂灭地
  寂静甚深诸佛境  本性真常离分别
  非着诸有生死人  入此平等无依法
  生于诸佛种姓家  一切如来恒守护
  能持法王教藏者  此仙智眼之境界
  亲近真实善知识  爱乐白法无厌足
  专求佛力受法云  彼闻此法生欢喜
  心恒清净无分...(第0085-03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无底生死深坑。我当云何而速免济。令其得出。安住如来一切智地。哀哉众生为诸烦恼。逼迫身心。我当云何而作救护。安住种种善业道中。哀哉众生恒为种种生老病死之所恐怖。我当云何为作归依。令离缚着。永得一切身心安隐。哀哉众生常为世间。种种恐怖。逼害其身。我当云何。而为救护。令其得免一切厄难。安住如来一切智道。哀哉众生无有智眼。常为身见疑惑所覆。我当云何为作方便。令其得决疑见翳瞙。哀哉众生。常为痴暗之所迷惑。远离善法。我当云何。为作慧炬。照彼无明。令其显见。一切智城究竟解脱。哀哉众生常为种种悭嫉谄诳。浊乱其心。我当云何。而为开晓。令其证得清净法身。哀哉众生长时漂溺一切世界生死大海。我当云何。为作船筏。而普运度。令其得入一切智海。哀哉众生诸根刚强。...(第0085-03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铠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镰。能翦随眠微细惑故。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器仗。能防一切诸厄难故。菩提心者犹如善手。防护一切智度身故。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功德身故。菩提心者犹如金錍。能除一切无明翳故。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息除生死诸劳苦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菩提心者犹如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菩提心者犹如涌泉。出智慧水无穷尽故。菩提心者犹如明镜。普现一切法门像故。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第0085-04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生。亦复如是。本来无有我我所性。又如渴鹿。于阳焰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当知亦尔。又如阳焰。水不可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我性。又如梦中见种种物。梦心分别。谓为实事。及至觉时。了无所在。应知诸法皆亦复然。如翳目者。于净公上人中。见种种物。谓之为有。其人后得阿伽陀药。治眼翳尽。所见之物。悉皆随灭。如是众生。以有身见及边见故。而有我想。若得智慧药。灭除此见。所有我想。亦随止息。是故我应如是修慈。如从梦觉。离我我所。  
  佛子当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离于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常得六种梵天之福。若舍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已来。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佛子。一切菩萨。皆应如是修习慈心。汝以修慈。...(第0090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


...众生。常无功用。自然示现诸佛事故。虽闻此法。更无所进。如满瓶水置于雨中不容一渧。斯诸菩萨。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在三昧中。放眉间光名大显发。所有一切有功用行。未证十地诸菩萨等。遇斯光已。悉见空中诸毛端处及微尘中无量佛刹。如琉璃瓶盛白芥子。观者悉见彼诸菩萨。见微尘中一切佛刹。亦复如是。及见彼刹一切诸佛。于一一佛身见一切佛身。一一诸佛有无量名。皆为利益一一众生。念念常于一一佛刹。自然应现。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譬于高幢。置如意珠。自然普雨种种珍宝。随众生意。悉令满足。如来亦尔。现正等觉。自然度脱无量众生。是诸刹中。众生各异。而不相碍。如神力者。游行虚空。山河石壁。无所挂碍。何以故。一切诸趣。皆如幻焰。无坚实故。诸菩萨众。既睹是...(第0093部~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逐虚妄邪道迳路。常为愚痴之所盲冥。远离有智导师。非是出道。谓为出要。堕恶魔道。随顺魔意。远离佛意。我等应令是众生。度于生死险道艰难。安处令住一切智人无畏大城。无诸衰恼。是诸众生为诸烦恼暴水所没。常为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所漂。常随生死。相续不绝。入大爱河。为诸烦恼势力所食。不能得求出要之道。常为欲觉嗔觉恼觉恶虫所害。又为身见水虫罗刹所执。入于五欲深流洄澓诸难之中。为喜爱淤泥之所染污。我慢陆地之所焦枯。无所归趣。于十二入怨贼聚落。不能得出。不遇导师能正度者。我等应于是众生。生大慈悲。以大善根力。而拔济之。得安隐处。离诸惊怖隐没。住一切智慧宝洲。是诸众生。深心贪着。多有忧悲苦恼患难。憎爱所缚。欲械所系。入于三界无明稠林。我等应令是众生。远...(第0101部~十住经六卷)


...。是菩萨。修行正见。依止厌离灭。回向于舍。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修行正定。依止厌离灭。回向于舍。是菩萨。以不舍众生心故行。以本愿力故。大悲为首。大慈合行。为摄一切智。为庄严佛国。为具佛诸力无畏。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音声。为随顺佛深解脱。为思惟大智慧方便故行。诸佛子。诸菩萨摩诃萨。住菩萨焰地。所有身见着等。着我。着众生。着人寿者。知者见者。着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所起屈伸卷舒出没。推求心所行。爱着宝重所见。为归为洲。皆悉断灭。是菩萨。转倍精进。慧方便所生助道法。随所修行。心转柔和。堪任有用。心无疲惓。转求上法。增益智慧。救一切世间。随顺诸师。恭敬受教。如所说行。是菩萨。尔时知恩知报恩。心转和善。同止安乐。直心软心。...(第0101部~十住经六卷)


...长
  习行四正法  修四如意分
  习行于五根  及以修五力
  修习七觉意  行于八圣道
  修习如是法  皆为众生故
  本愿之所助  慈悲心为首
  求觅一切智  为净诸佛土
  成十力功德  无畏不共法
  诸音声言说  甚深妙道法
  及无碍解脱  大智慧方便
  从身见为首  六十二见等
  众生见人见  命者知者见
  于诸阴界入  之所贪着处
  得是第四地  皆悉已除断
  随断烦恼业  其心亦随净
  诸所作善业  皆为救世间
  菩萨柔软心  常不为放逸
  堪用心直心  求利众生心
  如此所求事  皆为无上道
  大智慧职位  利...(第0101部~十住经六卷)


...曰进度无极。心不兴念起于乱想。寂怕自守意识永定。是故名曰禅度无极。解色相空败毁色空。亦不自高不怀自大。诸法之相达知为一亦非有一。是故名曰智度无极。复以权道应适众生。随缘拔济使不漏失。是故最胜。发意菩萨以苦圣智治初地行。便能具足诸三昧门陀邻尼门智慧自在。复次菩萨得是十千三昧住于欲界。当以苦智等智果报。分别十法欲恚慢痴狐疑身见耶见内见戒见盗见法。已知已了不除不尽亦不令生。复以苦智等智。于有形无形晓了十八结母。虽分别结不尽不赐。最胜当知。初学发意。复以习义等义。于三昧定。住于欲界形无形界。思惟十九怨对之灾疮痍之患。渗漏无首尽灭等义。复于三界观察十九迷误之法。道在三处有二十二。亦当思惟三十四无漏圣意具诸功德悉为成办。观于无常苦空非身解知无二...(第0372-01部~十住断结经十四卷(第一卷~第七卷))


...是。以贤圣印而印生死。随器成办终不谬误。复当审谛思惟此义。印非泥本泥非印原。然能示现名号姓字。菩萨圣慧亦复如是。执慧宝印印可众生。随器布现使成名号。便能出生三乘道教。如于良田种于谷子。茎节萌芽展转成长。谷败芽生无复本体。深自思惟芽非本子亦不离本。菩萨大士亦复如是。因缘合会乃应法律。观诸众生所兴瑕秽三患六碍十二因缘。邪疑身见颠倒之想。便为演说苦空非身无常之法。然后乃说如尔法性。分别苦谛习尽道谛。离于重担永获寂灭。复当思惟原究本末因其所生乃有斯患。悉由无明无黠慧法。致于老病生死苦恼。我当方便煎消其病。渐渐令入贤圣法律。以灭无明生老病死永无有余。讲演空观寂然之法。皆使有归令得恃怙。广其慧明至于解脱。悉共崇习微妙之智。了淫怒痴等无差特。寻其...(第0372-01部~十住断结经十四卷(第一卷~第七卷))


...多宝佛塔。十方分身无量诸佛。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恭敬法故。持诸妙华住立空中。赞叹恭敬行持法者。但诵大乘方等经故。诸佛菩萨。昼夜供养是持法者。佛告阿难。我与贤劫诸菩萨及十方诸佛。因思大乘真实义故。除却百万亿亿劫阿僧祇数生死之罪。因此胜妙忏悔法故。今于十方各得为佛。若欲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若欲现身见十方佛及普贤菩萨。当净澡浴着净洁衣。烧众名香。在空闲处。应当诵读大乘经典思大乘义。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欲观普贤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是名正观。若他观者是名邪观。佛灭度后佛诸弟子。随顺佛语行忏悔者。当知是人行普贤行。行普贤行者。不见恶相及恶业报。其有众生。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第0390部~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佛言。梵天。我亦不为诸比丘等作此说也。梵天复言。世尊。若我所说四念处法非随顺者。比丘何缘观身不净。佛告梵天。如是比丘见有身相。由取身故彼非正想。何以故。梵天。若四大聚合成一相者。即是假想。若有假想即非正想若非正想。是则名为福伽罗想。梵天。是故我此四念处义不如是说。今我说者。说苦无边四大非有若见四大和合一处共成此身是亦身见。彼必不得如实想见。梵天。若有比丘。见身念身觉身是身。以见念故。彼不能得解脱世间及有顶处。是故若观身念处者。见身非身也。梵天如来亦说。汝诸比丘观察此身。即是随顺涅槃之道。是名观身正念处者。梵天。夫念处者。有二种义。何等为二。一者念义。二住处义。云何念义。当知是念无有违诤。随顺如法趣向平等。远离邪念无有移转及诸别异。...(第0418-01部~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间光明大方便行大善境界毕竟大解脱毕竟大身。以大众生为眷属。大身众生围绕无障碍。见闻供养修行亲近。远离自乐爱乐灭他苦。爱乐正法。以法为钱财。以法为食。以法为衣粮。以法为根本。以法为自在。为大法王。为法施主。常乐舍法。常不放逸。常乐寂静。一切众生以为桥梁。如大王道平坦无障。大日光明破诸闇冥。如大梵王大智金刚是大法箭。清净色身见无厌足。诸佛如来。有如是等无量功德。菩萨念彼诸功德已。为成就彼功德故修行。为成就彼功德故正念。是故名为念佛。是名菩萨摩诃萨念佛处。善男子。何者菩萨摩诃萨念法处。善男子。菩萨作是思惟。诸佛如是无量功德皆从法生。从法化。从法得。从法增上。从法有。从法境界。从法依。从法成就。复作是思惟。诸佛如来有相好庄严。彼亦从法生。从...(第0422部~法集经六卷)


...何境从有  
  尔时地藏菩萨言。法相如是内外俱空。境智二众本来寂灭。如来所说实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佛言。如是。如实之法。无色无住。非所集。非能集。非义非大。一本利法。深功德聚。地藏菩萨言。不可思议。不思议聚。七五不生。八六寂灭。九相空无。有空无有。无空无有。如尊者所说法义皆空。入空无行不失诸业。无我我所。能所身见。内外结使。悉皆寂静故愿亦息。如是理观。慧定真如。尊者常说。寔如空法。即良药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法性空故。空性无生心常无生。空性无灭。心常无灭。空性无住心亦无住。空性无为心亦无为。空无出入离诸得失。界阴入等皆悉亦无。心如不着。亦复如是。菩萨。我说空法破诸有故。地藏菩萨言。尊者。知有非实如阳焰水。知实非无如火性生...(第0425部~金刚三昧经二卷)


...通
  应速愿觉入  如是难调伏
  名为害人者  还得利智根
  故彼得不难  
  尔时众中。无烦天子。即以诸天曼陀罗花而散佛上。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是恶心难调杀害人者。如是利根智慧微妙。乃能如是速疾决了。说是语已。尔时佛告无烦天子言。天子谛听是恶心难调杀害人者。于过去世曾五百生。受毒蛇身见即害物。受彼身已于日夜中。多有众生为彼所害。以饥恼故皆食彼尽犹不能足。食已消灭皆成灰烬。彼以求食不得眠睡。身不安隐恶心更增。或经日夜半月一月。或经年岁。因恶心故而取命终。即便堕于阿鼻地狱。生彼处已受大苦恼。百千俱致那由他岁。若舍彼身还复生于见毒蛇中。如是次第经五百世。常当受于见毒蛇身。若舍彼身还复生于阿鼻地狱。以彼...(第0435部~无所有菩萨经四卷)


...。从坐而去。彼十方来声闻缘觉初业菩萨。百千万亿阿僧祇分。余一分住。谓彼菩萨摩诃萨信解法身常住不变者。尔乃安住受持一切如来藏经。亦能解说安慰世间解知一切隐覆之说。善观一切了义不了义经。悉能降伏毁禁众生。尊敬承顺清净有德。于摩诃衍得大净信。不于二乘起奇特想。除如是等方广大经。不说余经。唯说如来常住及有如来藏。而不舍空。亦非身见空。空彼一切有为自性。  
  佛告迦叶。汝更问大众。咸欲得闻此大法鼓方广一乘。所谓大乘难信经不。如是至三。迦叶白佛言。善哉世尊。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已。告诸大众。咸欲闻此大法鼓经不。如来今当普为汝等演说一乘。所谓大乘。过一切声闻缘觉境界。如是三说。彼悉答言。愿乐欲闻。唯大迦叶。我等悉...(第0436部~大法鼓经二卷)


...俗说有是解脱。为坏彼故。说言解脱悉无所有。若不如是说。云何令彼受大师法。是故百千因缘。为说解脱灭尽无我。然后我复见彼众生。见毕竟灭以为解脱。彼无慧人趣向灭尽。然后我复百千因缘。说解脱是有。  
  迦叶白佛言。世尊。得解脱自在者。当知众生必应有常。譬如见烟必知有火。若有我者必有解脱。若说有我。则为已说解脱有色。非世俗身见。亦非说断常。  
  迦叶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般涅槃示般涅槃。不生示生。佛告迦叶。为坏众生计常想故。如来不般涅槃示般涅槃。不生示生。所以者何。众生谓佛尚有终没不得自在。何况我等有我我所。譬如有王。为邻国所执。系缚枷锁。作是思惟。我今复是王是主耶。我今非王非主。何缘乃致如是诸难。由放逸故。如是众生。乃至生...(第0436部~大法鼓经二卷)


...死无忧悲苦恼。色者虚空等。受想行识亦如是。过去已没未来未至现在不停。此谓虚空等诸法声。  
  深法声者。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忧悲苦恼灭。彼理真实是名为深。深者。是十二因缘一切语言。道断。无边无处无时节。断丈夫断世性。入平等破自他执。此谓深法声。  
  除坚重无明痴闇冥声者。坚者。身见等五见。重者五阴。无明者。不知前后际及有罪无罪。不识佛法僧。不知施戒天。不知阴界入。此谓无明。痴者。忘失觉念。此谓痴。闇者入胎苦恼一切不净。而生乐受迷惑去来。此谓闇。冥者。于三世无知。无方便不明了。此谓冥。除者。真实谛开示光明。除自果除烦恼。除非烦恼除余习。入平等不可思议为主。此谓除义。此谓除坚重无明痴闇冥声。  ...(第0438部~文殊师利问经二卷)


...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不喜。何等四。不喜称誉不实功德得诸利养。不喜得诸释梵护世人天富乐。不喜一切声闻缘觉。不喜一切外道所得胜供养事。是为四法不喜。而说颂曰。  
  不喜名称大利养  于身命财亦如是
  不喜释梵及护世  是诸邪有悉无常
  不喜声闻及缘觉  唯除起何胜乘心
  不喜世禅及外道  不喜身见及边见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护一切智心。何等四。如说如住如作而说。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生极欲心。谓于善法。是为四。而说颂曰。  
  如说如住如作说  等心众生极欲道
  善住于是四胜法  常护道心不忘失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是所应作。何等四。修集多闻。思念多闻。说于所闻。不退寂静。是为四。...(第0439部~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


...相向。颂曰。  
  是名为胜愿  吉祥法轮印
  世依救世者  悉皆转此轮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伐折啰(引二合)呾么(二合)句痕(二)  
  复舒定慧二手。作归命合掌。风轮相捻。以二空轮加于上。形如朅伽。颂曰。  
  此大慧刀印  一切佛所说
  能断于诸见  谓俱生身见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摩诃朅伽微啰阇(二)达么珊捺啰奢(二合)迦娑诃阇(三)萨迦耶捺[口*栗](二合)瑟致(上二合)掣(叱曳反)诺(入)迦(四)怛他(引)蘖多(引)地目讫底(丁以反二合)儞(入)社多(五)微啰(引)伽达摩儞(入)社多吽(六)  
  复以定慧二手。作虚心合掌。屈二风...(第0526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


...槃句,总摄一切佛法,以一切佛法同于涅槃故。如佛法,一切法亦然。梵天,是为一句总摄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以如是等句皆非句故。一切佛法非句,假名为句。复次,梵天,欲是离欲句。所以者何?离欲性即是欲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瞋恚是离瞋句。所以者何?离瞋恚性即是瞋恚故。愚痴是离愚痴句。所以者何?离愚痴性即是愚痴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身见是实际句。所以者何?实际性即是身见,一切佛法亦同是性。无明是明句。所以者何?明性即是无明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乃至苦恼是离苦恼句。所以者何?离苦恼性即是苦恼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色是虚空句。所以者何?虚空性即是色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受、想、行、识是无作句。所以者何?无作性即是识故,一切佛法亦同是性。地大是虚空句。所以者何?虚空即是地大故,一切佛法亦同...(第0057-02部~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摄心非灭法摄心。云何缘摄心非思惟摄心?若比丘能观出息不观入息,是名缘摄心非思惟摄心。云何名为思惟摄心非缘摄心?若比丘观于入息,是名思惟摄心非缘摄心。云何名为非缘摄心非思惟摄心?若比丘观于心性、眼性乃至意性,是名非缘摄非思惟摄。
  “憍陈如,若比丘能摄心者,则得八十诸三昧门,及修三解脱门。若比丘观过去身,及修庄严观身见身,是名修无愿解脱门。若比丘观过去身已,唯见于心而不见身,及修庄严观身见身,是名修无相解脱门。若比丘观过去身已,亦不见作及以作者,作者无身,身无作者,修庄严道观身见身,是名修空解脱门。观受、心、法亦如是。
  “复次,憍陈如,三解脱门修庄严观,观一切行不出不灭,出已则灭,灭无所至,不至去来,是名庄严无愿解脱门。复次,观未来世诸行未出,若行未出则无有灭,是名庄严无愿解脱门。不毕竟尽,毕竟尽者则无生灭,若无生灭即毕竟尽,若毕竟尽即空因缘,若如是观毕竟尽者,是名庄严空解脱门。若观诸...(第0057-03部~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财,苦身求索亦不能得。菩萨若不修行戒施,则不成熟彼诸众生,是故菩萨摩诃萨于计常众生起大悲心,复作是念:‘我当化彼计常众生。我以如是持戒铠筏,欲度生死大海,乃至得受灌顶法王之位。’是诸菩萨以持戒福事行及十善道,成熟众生令入无上诸佛大海,乃至安置灌顶法王之位。
  “世尊,此复有众生行十善道而不清净,于杀盗淫乃至贪嗔等身见众生,福德智慧减少故,赀财乏短,勤苦追求亦不能得。彼诸众生若不以出家清净戒,无以成熟。是故菩萨摩诃萨,于彼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等身见恶行众生所,起大悲心,以无常方便令诸众生入佛法中,以出家戒成熟众生:‘此即是我忍进钾胄,是出家戒即为船筏渡生死海。’以是缘故,菩萨摩诃萨以持戒福德及无常方便,教化成熟出家律仪戒众生。彼菩萨以是业故,乃至令入无上诸佛大海,乃至安置灌顶法王之位,菩萨摩诃萨便自能入无上诸佛大海。”
  尔时,功德天白佛言:“大德婆伽婆,...(第0062部~大集须弥藏经二卷)


...是戒定相一向不共故。是戒分别相方便缘一切法故。是戒空相得无相际不杂三界故。是戒不作无生忍故。是净戒中无有已作今作当作。是清净戒过去不灭未来不来现在不住。又舍利弗。是净戒中心净无垢识不止住思不亲近。是清净戒不依欲界不近色界不住无色界。是清净戒舍离欲尘除嗔恚碍灭无明障。是清净戒不断不常不逆因缘。是清净戒无有我相舍我所相不住身见。是清净戒不取假名不住色相不杂名色。是清净戒不系于因不起诸见不住疑悔。是清净戒不住贪嗔痴不着善根。是清净戒不恼不热寂灭离相。是清净戒不断佛种求正法故。不断法种不分别法性故。不断僧种修无为故。  
  舍利弗。持净戒者相续不断故不尽。所以者何。凡夫戒者在所受生是故有尽。人中十善尽故有尽。欲界诸天福报功德尽故有尽。色...(第0073部~无尽意菩萨经四卷)


...二性平等无有差别。是名勤进善入思惟。若观诸枙及以无枙不动不恃。是名勤进善入思惟。若菩萨起善思惟。为诸众生而不舍离。于诸法相亦不分别。是名菩萨发善思惟。舍利弗。如闻行者。如是得入报善思惟是名为慧。  
  舍利弗。菩萨慧者。有十六法不于中住。云何十六。不住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乃至不住无明灭至生死灭。不住根本身见乃至不住六十二见。不住高下乃至不住世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住慢慢增上慢胜慢我慢下慢憍慢邪慢乃至不住二十烦恼。不住因贪所起诸结。若粗若细若上中下。乃至不住贪欲所起一切诸结。不住痴闇覆盖诸碍。乃至不住因痴所起一切诸结。不住淫欲爱浊。不住阴死烦恼天魔乃至不住因魔所起诸魔事等。不住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乃至不住取众生相。不...(第0073部~无尽意菩萨经四卷)


...。色是尽相。性无生故。能见色如是。是名见如来。受想行色是尽相。性无生故。能见识如是。是名见如来。戒是无为无作无起相。能见戒如是。是名见如来。定慧解脱知见等亦如是。是名见如来。自在王。我于过去燃灯佛时。得见佛净。我于尔时。见缘生法故见法。以见法故见如来。自在王言。于燃灯佛已前。云何见诸佛。佛言。以色身相见故见。不以不二法身见故见。今为汝说。我从初发心未曾见佛何以故。不以色相见故。名为见佛。是故自在王。若菩萨欲得见佛应如我见燃灯佛。以诸法一相故。云何一相。如我身燃灯佛身亦如是。如燃灯佛身。亦如是。一身故以不二不别入一法相。是名见缘生法。以见缘生法名为见法。以见法故名为见佛。若菩萨能于一切念中。证灭而不实灭。生死不可得。而以方便智故示是名...(第0078部~自在王菩萨经二卷)


...离慢故名正修行。正修行者无所得法。言正修者则无所修  
  尔时遮魔问金刚齐菩萨比丘。作如是言。此戒具足为何所求。比丘答言。我住此戒。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觉。得不灭法得不生法。魔言。菩提为何所觉。比丘答言。色平等觉是菩提觉。受想行识悉平等觉。一切诸法悉平等觉。是菩提觉。魔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比丘彼菩提者于何处求。答言。大仙言菩提者身见中求。魔又问言。云何而求。比丘答言。菩提非起身见非起。如求身见菩提亦尔。我如是求  
  尔时遮魔问金刚齐菩萨比丘。作如是言。汝师是谁。何人教汝如是辩才。答言。大仙不嗔自身得菩提者。彼是我师。若不住染不住净者。彼是我师。若何等人。识不住常不住无常。彼是我师。若有人来从其闻法。谓不住法不分别法。如是闻已得度痴海。彼是我师。若智能知一切诸法非次第知。彼是我师。若能遍知一切言语。非次...(第0079部~奋迅王问经二卷)


...量无数众生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而得受记。  
  普请一切。诸佛世尊说大法故。彼诸佛等默受请已。即时于彼莲华台上端身正坐。即入如诸佛境界入平等愿三昧。入三昧已。欲令一切诸佛刹内。诸来会众一切众生。一切诸苦皆悉销灭。一切善根皆得圆满。及得信净念解成就。诸佛世尊即见如是。此佛刹内诸来众生。贪嗔痴等见慢醉高。身见疑取有爱沉下等过。诸心心数皆悉销灭。一一众生皆如是解。唯我一人于如来前正身听法。不为余人。唯我一人如来以一切思。观我一切心。一切热恼皆得销灭。更无余人为听法故请如来说。  
  尔时所有此佛刹内。一切众生普来会者诸根猛利。合掌同声白佛言。世尊。为我等说法。大德善逝。为我等说法。我等当共随顺成就佛世尊法。尔时释迦如...(第0080部~宝星陀罗尼经八卷)


...一时并除,永无有树。行者如是,以消贪身,便无诸见六十二疑;以无贪身,皆去一切诸所受法、五阴、六入尘劳之患;以无贪身,无有五阴尘劳诸患。”
  “唯然!大圣,不断贪身故有吾我。”
  佛告寂意:“住吾我故不断贪身,住人、寿命故不断贪著。其所见者不住内外,诸见无处,一切所至永无所见,以无所住见慧无所住,是则名曰断贪身见。贪身悉空以能解空,柔顺法忍不受彼见,己身无想悉无所行,无生无起亦无所兴,乃名之曰柔顺法忍,不受诸见是断贪身。
  “寂意,欲知若不贪身,解脱身无身。何谓无身?身四大成,本亦无名,以了是者意解虚伪,故曰不真而不可得,皆由不真妄想而兴。若无所求,不怀妄想,不迷不惑,不作不住;若无所住,则无瞋诤;其无瞋诤乃曰寂然,...(第0020-02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此是菩萨见初地、五地处处地。是前少行檀波罗蜜,觉已忆念此相,生长施心,此说是初地相;生长戒心,说是二地;生长忍,说是三地;生长精进,是见四地;生长禅,是见五地;生长无碍心,疾遍一切不退转地。
  “复次,金刚摧,菩萨梦中见如来著垢腻衣,此菩萨多法障,是初地处处。见一向憎疾回向缘,是见初地;离憎爱回向,是见二地;若身见,第三地;若心见,是第四地;若梦中见,是第五地;若成就菩萨,梦中少梦见受报。
  “复次,金刚摧,菩萨梦闻未曾闻法,此菩萨曾供养多佛,多世中作说法师,此说见初地处处乃至七地。此如说修行,此疾觉菩提。若闻种种说,是见初地;若有疑心,犹欲更听,是见第二地;若闻已断疑,是见第三地;若闻说陀罗尼,是见第四地;若闻说佛相...(第0020-02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为际断,如是名为此乘际断。际无所有说为中际,际无所有说为边际,际无所有以际说之,于彼际中际不可得,不可得故边际、中际无际无断入于际门,入际门故此乘超过,于彼超过亦无所得。无边慧,何者为际?谓断常际。入语言故际则非际,彼断常际无有边际;以彼际相相无边故,所言际者无有分别,分别断故超过于际,远离断常。
  “无边慧,有身见者,则于际门有所依止。若无身见,则于际门无所执著;无执著故,于断常际乃能超过。无边慧,断常际者而无有实,但诳语言,于三有中分别二际!于彼二际,若不摄取、若不相应,乃能超过,断身见故,于二际门而无所执。无边慧,若诸菩萨摩诃萨,未离身见,则不名为被大甲胄、乘于大乘,于彼际门则为执著;设欲断际起断际想,于前后际而有分别。若诸菩萨摩诃萨,已离身见,是则名为被大甲胄、乘于大乘,于彼际门则无所执,过二际已,以安乐乘,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以大慧力,能于一切住际之法不断不破,善巧方便摄取止观,修习无相得无相证,则为诸佛授...(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依止。若无身见,则于际门无所执著;无执著故,于断常际乃能超过。无边慧,断常际者而无有实,但诳语言,于三有中分别二际!于彼二际,若不摄取、若不相应,乃能超过,断身见故,于二际门而无所执。无边慧,若诸菩萨摩诃萨,未离身见,则不名为被大甲胄、乘于大乘,于彼际门则为执著;设欲断际起断际想,于前后际而有分别。若诸菩萨摩诃萨,已离身见,是则名为被大甲胄、乘于大乘,于彼际门则无所执,过二际已,以安乐乘,而发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以大慧力,能于一切住际之法不断不破,善巧方便摄取止观,修习无相得无相证,则为诸佛授法光明;法光明故一切际断,于彼际断亦无所执,无有少际。于彼际门,若相应、若不相应,若忆念、若不忆念,于一...(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
   非际说际门, 此乘已超过,
   于彼所过量, 相应不可得。
   我说断常际, 有边无边际,
   如是一切际, 彼际悉非际。
   一切际无边, 际相无所有,
   一切际自性, 于中不分别。
   如是诸际中, 以断于分别,
   边际无边际, 一切悉能断。
   若有有身见, 则说诸际门,
   执著此诸际, 为无依怙者。
   若无有身见, 不著诸际门,
   不执一切际, 为能照明者。
   一切际非际, 诸际非真实,
   一切际性相, 彼皆无所有;
   不受一切际, 于际悉超过,
   不著诸际门, 能断有身见。
   若于有身见, 不断不远离,
   不被大甲胄, 不乘于大乘;
   以受于诸际, 分别诸际相,
   前际及后际, 一切皆分别。
   若于有身见, 一切已能断,
   乃被无边甲, 乘于无上乘。
   不著诸际门, 为世智慧者,
   能于种种际, 一切悉超过,
   由是佛法中, 安乐而发趣。...(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
   一切际非际, 诸际非真实,
   一切际性相, 彼皆无所有;
   不受一切际, 于际悉超过,
   不著诸际门, 能断有身见。
   若于有身见, 不断不远离,
   不被大甲胄, 不乘于大乘;
   以受于诸际, 分别诸际相,
   前际及后际, 一切皆分别。
   若于有身见, 一切已能断,
   乃被无边甲, 乘于无上乘。
   不著诸际门, 为世智慧者,
   能于种种际, 一切悉超过,
   由是佛法中, 安乐而发趣。
   菩萨善观察, 能以大慧力,
   不得少有法, 可断可除灭。
   常以善方便, 善摄于止观,
   一相了知故, 诸相皆了...(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二  
  “复次,无边慧,我念往昔修菩萨行时,被如是甲胄,乘如是大乘,超过诸际,能灭黑闇,能除怖畏,以大精进,乃于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所,闻此菩萨摩诃萨甲胄庄严、大乘庄严,踊跃欢喜。观此法时,于佛世尊恭敬尊重,不作是念:‘我被如是甲胄,我有如是甲胄,我得如是法,我有如是法,我有如是种类之法。’我于尔时无有我想,远离身见,远离我慢,心无高下亦无分别,为欲摄受一切众生,护持诸佛如来法藏,成熟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众生,曾无一念劳倦之心。我于尔时,不舍甲胄乘无边乘,世世生中能破魔军,魔诸眷属退败消灭,魔之使者怖畏驰散;一切异道诸遮罗迦、路伽耶陀、波利婆罗遮伽,及此外道相应之辈,我皆降伏为作安隐。一切异论悉已摧殄,一切外道悉已降伏,邪趣众生...(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云何言因法界演说于法?”
  佛言:“文殊师利,憍慢众生若闻此法生于惊怪。”
  文殊师利言:“世尊,法界体性无有惊怪。世尊,是惊怪者即法界体性。”  
  尔时,大德舍利弗,问于文殊师利童子:“文殊师利,若一切法皆法界体性,众生何处有污染净?法界体性无污净故。”
  文殊师利言:“大德舍利弗,是诸众生身见颠倒,安住我胜、我所胜。是凡夫人发起我想,是众生等执著我想,及著他想,起心心数法。是心心数法,造作诸业若善不善,是诸众生行业因故获得果报。大德舍利弗,若已有生即有染污,是污染者法界体性。大德舍利弗,若知污染是法界体性,是名白净。然第一义,无有污净,若污染法、若白净法。”
  文殊师利说是法时,五百比丘悉断诸漏,...(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如是调伏者正是调伏。若不解如是调伏者,当知名为增上慢者。”
  尔时,大德阿难问于文殊师利童子:“文殊师利,是增上慢比丘可识知也?”
  文殊师利言:“大德阿难,戒聚清净即是动摇,当知此即是增上慢;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清净即是动摇,当知此即是增上慢;我得我证,如是思惟动摇妄想,当知此即是增上慢;惊畏身见,亦空如空,入一道亦空,此说是正说,当知此即是增上慢。复次,大德阿难,若比丘云:‘身见是空,乃至入一道空,如是之空是平等空。’当知此即是增上慢。何以故?大德阿难,身见异空,异故身见即是空,空与异道不异,道者即是空。复次,大德阿难,若有惊畏无明,有爱喜明解脱,当知此即是增上慢。何以故?若有二相,非是解脱。
  “复次,大德阿难,若有比丘,畏贪瞋痴,喜三解脱;惊畏四倒,喜于四相;惊畏五盖,喜于五根;惊畏六入,喜于六通;惊畏七识住,喜七助道法;惊畏八邪,喜八圣道;惊畏九众生居,喜九次第定;惊畏十不...(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尊亦不分别体性而说法也。无生无灭,无因无缘,无去无来,无有众生非无众生,无污染无白净,无生死无涅槃。天子,诸佛世尊如是说法。”
  天子问文殊师利言:“诸佛世尊不为涅槃而说法者,何以故名为佛出世耶?”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七 梁三藏法师曼陀罗奉诏译
法界体性无分别会第八之二  
  文殊师利言:“天子,觉了身见之体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现无明有爱体性,名佛出世;觉了贪瞋痴体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现颠倒体性平等,名佛出世。天子,觉了诸见之体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阴、界、入法界体性,名佛出世。天子,佛出世者,诸法无生,是名演说无生法也。是无生法,都无生死,亦无涅槃。”
  天子言:“文殊师利,当为众生说庄严无上正真...(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尊菩提。”
  波旬问言:“大德舍利弗,诸佛如来住于何处?”
  舍利弗言:“住生死中平等,住涅槃不动,住一切诸见如实之性,住于一切众生结使,亦住一切诸法根本,住于有为、无为二法,诸住不住无有住故。波旬,诸佛如来如是住也。”
  时,舍利弗问波旬言:“菩提者,当何处求?”
  波旬答言:“大德舍利弗,从身见根本求于菩提,无明有爱求于菩提,颠倒起结求于菩提,障碍覆盖求于菩提。”
  舍利弗言:“波旬,何因缘故如是说也?”
  波旬答言:“大德舍利弗,如实觉知如是诸法,是名菩提。”
  说是法时,八百比丘悉断诸漏,得无漏心。诸天子等信舍利弗、魔波旬故,三万二千诸天子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调伏诸天子故,...(第0020-03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舍置。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愍此有情作利益故,被弘誓铠,入邪见军教化摧伏。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三种贪行,或净美相起于贪行,或爱恋相起于贪行,或先世因起于贪行。又能了知三种瞋行,或损害相起于瞋行,委练观察起于瞋行,先世随眠起于瞋行。又观了知三种痴行,或有痴行因无明生,或有痴行因妄有身见生,或有痴行因疑而生。如是一切,如来如实皆能了知。
  “复次,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诸行。苦乐二行俱能速通,诸根利故;苦乐二行俱是迟通,诸根钝故。又如实知,迟行迟通舍所缘故,迟行速通道不息故,速行迟通勇决进故,速行速通非彼性故。又如实知,或有诸行简择力满,非修习力;或有诸行修习力满,非简择力;或有诸行简择、修习...(第0020-04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必以大悲而为导首。童子,如转轮王所有众宝,要以金轮而为前导;如是,童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所有一切诸佛正法,皆以大悲而为导首。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度诸众生行于大悲,毕竟不舍一切众生。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众生所发起大悲?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虚伪身见之所缠缚,为诸恶见之所藏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永断虚伪身见、种种缠缚诸恶见等。”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安住不实虚伪颠倒,于无常中妄起常想,于诸苦中妄起乐想,于无我中妄起我想,于不净中妄起净想。童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于诸众生发起大悲:“我当为彼说微妙法,令其永断虚妄不实诸颠倒故。”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愚痴颠倒...(第0020-05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所识,非耳所识,非鼻、舌、身、意所识。何以故?舍利子,由于此业非能生、非所生、非己生,不可执受,都无有能了别此业。菩萨摩诃萨如是了知,此尸罗性不可为作;若不可为作,则不可建立;若不可建立,我等于中不应执著。如是菩萨摩诃萨,由观解力故,不见妙行及以尸罗,亦不见有具尸罗者,不见尸罗所回向处。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毕竟不起妄有身见。何以故?舍利子,有身见故可有观察,此是持戒、此是犯戒;如是观已,于彼守护及以仪则,若行若境皆悉具足,正知而行;正知行故,名持戒者。菩萨摩诃萨,不取著自、不取著他,而行于行;不毁尸罗、不取尸罗,而行于行。若取著我即取尸罗,若不著我不取尸罗。若知尸罗是不可得,即不毁犯所有律仪;若于律仪无毁犯者,即不名为毁犯尸罗,又亦不名执取尸罗。舍利子,以何因...(第0020-05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形有显故, 未曾可得而建立。
   尸罗无为亦无作, 非眼能见非耳闻,
   非鼻非舌亦非身, 又非心意所能识。
   若非六根之所识, 则无有能施设者,
   如是观察尸罗净, 曾未依执住尸罗。
   不恃持戒生憍慢, 不计我想护尸罗,
   善护尸罗无戒想, 具足尸罗行觉行。
   妄有身见已除遣, 见与见者曾无有,
   无有能见无彼处, 不观持戒犯戒者。
   善入无护法理趣, 威仪具足不思议,
   妙善正知能守护, 除斯更无具戒者。
   无我想者无尸罗, 无所依我能依戒,
   我说究竟常无畏, 不执身我与尸罗。
   说无我者不取戒, 说无我者戒无依,
   说...(第0020-05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等流,是名菩萨如理正慧。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修行正行,皆为成满般若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有般若自性清净不与一切有为行法而共同止。舍利子,何等诸法不与同止?舍利子,所谓如是般若不与无明而共同止,不与诸行而共同止,如是广说,乃至不与老死而共同止。舍利子,如是般若不与身见而共同止,乃至不与身见为本六十二见趣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与高慢而共同止,不与下劣而共同止,不与世间八法而共同止。舍利子,如是般若不与蕴、界、处法而共同止,乃至不与一切所缘作意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与慢同止,不与下慢、邪慢同止,乃至不与随烦恼等二十一法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与微细下劣中上品贪同止,乃至不与一切烦恼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与愚暗翳膜障盖...(第0020-06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五十一卷~第六十卷))


...。
   灭除诸烦恼, 解脱一切缚,
   断除诸结使, 出离诸愦闹。
   空及无相法, 是佛之所行,
   一切诸有中, 其心无愿乐。
   除断渴爱根, 弃舍无明闇,
   于诸四颠倒, 悉皆能远离。
   佛能知实际, 世间无知者,
   凡夫闻生惧, 如鹿怖猎师。
   堕身见众生, 于空不能知,
   无明所覆蔽, 著世间系缚。
   如实见真如, 观世犹空拳,
   为世显实智, 由彼获净眼。
   显示诸阴空, 名色亦复然,
   界法体非有, 诸入亦如是。
   此法及余法, 以名字而说,
   此名字诸法, 佛说悉皆空。
   譬如大幻师, 化作...(第0020-07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六十一卷~第七十卷))


...
   住我相法相, 故生怖畏没。
   散坏一切法, 名为菩提道,
   勤心发精进, 疾成多闻海。”  
  “复次,富楼那,菩萨善知五阴,善知十二入,善知十八界,善知十二因缘;善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故,则能成就无依止智;得无依止智故,则于一切法不念不分别;以不念不分别为众生说法,破一切见令拔身见。菩萨成就此第三法,则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菩萨知五阴, 十二入皆空,
   分别十八界, 通达十二缘。
   不随于五阴, 知身是虚诳,
   于诸内外入, 悉知其性空。
   如是知诸法, 知已为人说,
   是故此菩萨, 智慧转高大。  ...(第0020-08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须臾不住,非我非彼。但以虚妄忆想分别,说言是苦、是乐、不苦不乐,我今不应生此虚妄忆想分别。我今应观平等实相,我当修习贤圣所作,不应随逐凡夫所作。何等为是贤圣所作?谓于诸法远离解脱。我为远离故学,不为和合故学。如是虚妄忆想分别,是皆和合。为谁和合?为是贪欲和合,为是瞋恚、愚痴和合。云何名为贪欲、瞋恚、愚痴和合?以身痴故,身见痴故,贪身见故,身受苦时瞋恚他人,是名瞋恚和合。有以身见痴故,贪身见故,不随意故瞋恚他人,是名愚痴和合。若人如是三毒所缚,或起如是罪业因缘,诸佛不救,何况余人?我应善观诸因缘法,观于空法。’菩萨如是随顺,正观诸因缘法,不见有法,谁与谁受,以何物与。尔时,菩萨当作是念:‘一切诸法从众缘生,自性本空,定不可得。我当云何于无所得虚妄法中,得法作业而生瞋恚起行因缘?我今应生无瞋恨心,修行无作无...(第0020-08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七十一卷~第八十卷))


...非舌味界,无障碍相非身触界,入于平等非意法界,云何可得供养如来?又如来者名为法界,名曰如如入于实际,住于大空,不动本性,断诸戏论,无所攀缘,不住于识,不依三界,亦不住于今世后世,常寂极寂,离身口意,无形无相,无毁无誉,无漏无失,犹如虚空遍一切处,云何可得供养如来?
  “复次,舍利弗,如汝所说种诸善根。此善根者,非身见根,非贪瞋根,非颠倒根,非五蕴、六入、七识住根,非八邪、九恼、十不善根。彼善根者,非戒学根,非心学根,非慧学根,非正趣道根,非明解脱根,非四谛、六通根,非九次第定、十无学根,非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根。又善根者,非结使根,非障碍根,非恶作根,非生灭见根,非断常见根,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根,非蕴魔、烦恼...(第0020-09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八十一卷~第九十卷))


...来。无过去想,未来、现在想不可得,无依无著,无所求想,亦不分别,是则名曰供养如来。无佛想,无法想,无僧想,无人、无自、无他想,是则名曰供养如来。真如来身,无生无相,不可以生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无作相,不以作相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无二相,不应二相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无漏相,不以有漏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曰空相,不以身见、命见、断见、常见、我见、我所见、有见、无见供养如来。真如来身,名无相相,不可以相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无愿相,不可以愿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无有相,不可以有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不动相,不可动相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无行相,不可以行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离贪相,不可以贪而修供养。真如来身名,离瞋相,不可以瞋而修供...(第0020-09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八十一卷~第九十卷))


...色多,我异色多;我是常,我是无常,我是常无常,我是非常非无常;我是有边,我是无边,我是有边无边,我是非有边非无边;死后如去,死后不如去,死后亦如去亦不如去,死后非如去非不如去;命即是身,身即是命;此众生从何处来,去至何处;此诸众生,即是断灭非有相续;自作自受,他作他受。计有我者即有我所,有我所者即是有我,如是摄取我见、身见,若结若使,若我我所、我受贪恚痴本,若总身口意业,若福业若罪业,若欲界业、若色无色界业,是名集圣谛。云何灭圣谛?若贪恚痴尽,我我所尽,受取有尽,是名灭圣谛。云何道圣谛?若见苦集尽,思惟一切有为过患,见涅槃寂静,所作已办,住如是法时,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名道圣谛。如是知四圣谛。是菩萨...(第0020-10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九十一卷~第一百卷))


...痴凡夫,非佛世尊及诸菩萨得陀罗尼。所以者何?世尊,彼诸凡夫痴众生等,有取著故得陀罗尼。取著何等?所谓取著我故得陀罗尼,取著人故得陀罗尼,取著寿命故得陀罗尼,取著丈夫故得陀罗尼,取著断灭故得陀罗尼,取著常恒故得陀罗尼,取著贪欲故得陀罗尼,取著瞋恚故得陀罗尼,取著愚痴故得陀罗尼,取著无明故得陀罗尼,取著有爱故得陀罗尼,取著身见故得陀罗尼,取著五阴故得陀罗尼,取著十二入故得陀罗尼,取著十八界故得陀罗尼,取著忆念故得陀罗尼,取著分别故得陀罗尼,取著六十二见故得陀罗尼,如是乃至取著一切诸行故得陀罗尼,是故凡夫得陀罗尼。所以者何?若法为彼愚痴取著,是则凡夫所得,非谓佛得,非声闻得,非辟支佛得,非菩萨得。以是义故,唯彼凡夫得陀罗尼。何以故?彼诸凡...(第0020-11部~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一百卷~第一百一十卷))


...性柔软。”
  “犹如梦为触者安药;如是,如是,彼识本体柔软,能破大身即得出去。”
  尔时,大药复问佛言:“世尊,凡有众生从众生界,舍身命终之后,云何受诸天之身?云何复受诸趣之身?”
  佛告大药言:“大药,汝谛听!我当为汝解说此事。大药,凡有众生舍众生体,命终之后,以行福业之事,以受身还舍彼身。其识舍人身见,得天身见。彼既得天眼已,即见六欲诸天,又见六欲天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17:43 , Processed in 0.14838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