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93|回复: 0

[大德开示] 大正藏第24册No.1503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正藏第 24 册 No. 1503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No. 1503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

  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佛者众圣尊  神通应自在
 随类处身形  音声亦复尔
 见闻获安隐  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归命  愿普如世尊
 甚深菩萨戒  功德难思议
 受者获安隐  福慧日夜生
 诸佛常护念  万行渐满盈
 六度四等意  普度诸群盲
 手足初莫犯  节言顺所行
 常乐在定意  是名真比丘
 质直离谄曲  常与贤圣俱
 爱众犹养已  是名真菩萨

  诸大德。一心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欲说三世诸佛菩萨。成就利益一切众生功德戒。如是住菩萨戒者。有四波罗夷法。何等为四。若菩萨为利养故自赞毁他。是名菩萨波罗夷。若菩萨多饶财物。贫苦之人来从乞索菩萨悭贪无有慈心。乃至不施一钱之物。有求法者。乃至不为说于一偈。是名菩萨波罗夷。若菩萨瞋于前人恶言骂辱。加以手打及以杖石。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菩萨犹瞋。愤结不解。是名菩萨波罗夷。若菩萨自谤菩萨法藏。若见人谤善可其言。既自不信反助他言。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菩萨波罗夷。如是菩萨四波罗夷。菩萨于中不应犯一。何况具犯。若有犯者不名菩萨。现身不能庄严菩提。亦复不能令心寂静。是似菩萨非实菩萨。犯有三种有软中上。若软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数数乐犯。心无惭耻不自悔责。是名上犯。菩萨虽犯于上四事不即永失。如比丘犯四即为永弃。菩萨不尔。何以故。比丘犯四更无受路。菩萨虽犯脱可更受。是故不同。略有二事失菩萨戒。一舍菩提愿。二增上恶心。除是二事。若舍此身戒终不失。从是以后生生之处常有此戒。若不忆念更遇善友。而更受者不名新得。如是菩萨戒者应当识知犯不犯事轻重之相。软中上异。

  如是住菩萨戒者。日应供养诸佛若塔若像次供养法若行法人。及菩萨藏大乘经典。供养众僧及十方土住于大地诸菩萨等。于日夜中供养三宝随其力能。乃至一念一礼一四句诵信心供养勿令有废。若不恭敬慢堕心者。犯重垢罪。若忘误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有净心逮菩萨地。如须陀洹得不坏净心。常能供养三宝不绝。是名不犯。菩萨。不知厌足。贪着利养不制心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虽贪利养常生悔心。我当精进断除是意。极自制御贪心犹起。若取小利助断大贪。是名不犯。

  菩萨。见上座尊长耆宿德同师同学。生憍慢心及瞋恶心。不起承迎礼拜避座。设有言语余谈不听。若有所问不如实答者。犯重垢罪。若无慢瞋恚痴之意。直以懒惰无记散心。犯轻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时睡眠。若听法说法。若先共他人语。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有僧限护多人意。是名不犯。

  菩萨。檀越来请。若于自舍。若僧寺内给施所须。菩萨憍慢瞋恚轻贱不往受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往。犯轻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远若道险难。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失受请。若为修善。若听未闻。若知请主欲相恼故。若有僧限护多人意。是名不犯。

  菩萨。从他人边。得金银琉璃种种杂宝所须之物。及地中伏藏无主财物。皆应取之念当转施。若恶心瞋故不取者。犯重垢罪。若作是心。我不与人而作因缘。若懒惰心。犯轻垢罪。不犯者。若是狂心。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知受已必生爱着。若知施已生悔。若知施主施故发狂。若虑施主施已穷苦。若知施物三宝所有。若知施物劫盗所得。若知受已多得苦恼。所谓王难贼盗。死亡系闭。恶声流布。摈令出境界。是名不犯菩萨。他来求法。以瞋恶心憎嫉他故。不与说者。犯重垢罪。若懒惰心不与说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外道求法虑还讥刺。若病若狂。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知前人不解其义。若前人不敬不如法事。若前人钝根不解深法恐生邪见。若知闻已破失本心坏灭正法。若知闻已必向非器宣说其事。是名不犯。

  菩萨。见恶众生犯戒毁禁作众罪行。菩萨自知能化为善。若恶心瞋心舍不教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萨不于身口意净持戒人边起于悲心。若见恶人犯戒毁禁作众罪行。极生悲心。是故有犯。不犯者。若狂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有僧限护多人意。是名不犯。

  菩萨。如佛所制波罗提木叉。及结毗尼。欲使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此声闻戒及菩萨戒。等无有异。何以故。声闻之人顺常自为。犹欲学令不信者信已信者增。何况菩萨所修学。常为众生岂不能尔。是故名同不犯。

  如佛所制。声闻之人。应少欲作少因缘事。菩萨不尔。何以故。顺求自利不为他人是声闻好。菩萨若尔则不名菩萨。为他人故所可受衣。乃至百千从非亲里婆罗门居士尽力所求。如衣钵亦如是。为他人故。及应乞缕教织师织畜憍奢耶衣。受取金银乃至百千。如是之事与声闻异。若菩萨本为众生。而瞋恶心少作少因缘事。放舍众生独居其所者。犯重垢罪。若懒惰心少欲少事居其所者。犯轻垢罪。菩萨有五非法。一谄。二华。三相。四以利求利。五邪命。有此五事。以不为愧不制不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觉是非法常欲制之。是名不犯。

  菩萨戏笑散乱高声唱说。作非威仪令他人笑。为众所轻者。犯重垢罪。若是宿习忘误作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觉是非法常欲制之。若外人瞋恚欲调伏故。若人苦恼为令释故。若欲摄取戏笑故。若二人共诤为和合故。是名不犯。菩萨如是见如是语。菩萨不应乐于涅槃应背涅槃。不应畏烦恼。不应灭烦恼。何以故。菩萨三阿僧祇往来生死故。如是语者。犯重垢罪。何以故。如菩萨乐于涅槃畏于烦恼。比于声闻千万倍不可为喻。何以故。声闻之人顺自为己。菩萨常为一切众故。菩萨虽处有漏。于灭烦恼而得自在。过于罗汉处无漏者上。若菩萨起身口业应自防护。莫使他人慢惰罪。若故不自护使他惰罪者。犯重垢罪。若不作意自护。放散所作生他罪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外道。若随出家如法所作。若值多瞋恶人。是名不犯。

  菩萨。见前众生须加杖痛然后有利。自护不治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利少苦多。是名不犯。

  菩萨。以骂报骂以瞋报瞋。以打报打以牵挽者。犯重垢罪。

  菩萨与他共斗及共相嫌。恶心瞋心。若憍慢心不如法悔者。犯重垢罪。若懒惰放逸一不求悔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彼外道要作非法。若彼喜斗怨更增上。若知彼人终不受悔。若向彼悔起彼重慢。是名不犯。

  菩萨。共他嫌恨他如法求悔。菩萨恶心不受。为恼他者。犯重垢罪。若无瞋心不受他悔。犯轻垢罪。不犯者。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恶非法。是名不犯。

  菩萨。瞋他受者瞋事不休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常制之。瞋心犹起。是名不犯。

  菩萨。受畜徒众但为给事及与衣食。是名犯。

  菩萨。起懒惰意乐于非时食。贪着睡眠若倚若卧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无巧便。若道路行极。若常制之。是名不犯。

  菩萨。以染着心谈说世乐事者。犯重垢罪。若忘误说。犯轻垢罪。不犯者。若有人问正心少说。若谈异闻。若谈论法事。是名不犯菩萨。乐欲坐禅知他有法。以瞋慢心不能下意。从他求受法者。犯重垢罪。若懒惰心不求受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病若无巧便。若知彼人不顺法教。若自有巧便。多闻摄其心者。是名不犯。

  菩萨。起欲界欲。不观对治疾除灭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勤欲灭欲心犹起。是名不犯。如欲余盖亦尔。若菩萨贪味于禅着功德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欲舍着着心犹起。是名不犯菩萨。如是见如是语。菩萨不应听受诵学声闻法藏。菩萨之人用学是为。作是语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萨于外道书尚应当学。何况佛语。不犯者。为欲调伏声闻入大乘故。是名不犯。

  菩萨法藏一向舍置。贪学读诵声闻经者。犯轻垢罪。

  菩萨。有佛经藏不能勤学。乃更勤学外道俗典。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极根利一闻能持。同佛语者取用助化。以彼妙辞助明佛法。于佛法于佛经义意不倾动。是名不犯。

  菩萨。欲学外道经典。应如上学。若于中受乐生着心。不如服苦药者。犯重垢罪。菩萨若闻菩萨法藏甚深秘密。第一实义不思议事。纯是诸佛菩萨境界。于此义中生诬谤心言。此义无益非佛所说。不能祐利一切众生。作是谤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思惟定义。若方便说。是名不犯。

  菩萨。闻于甚深义时若不生信。以不谄心为生信故应作是念。我不应尔。我如盲者无有慧眼。佛口所说我云何谤。如是菩萨自愤由痴。是佛境界非我所及若能如是是为正行。若意不解不生诽谤。是名不犯。

  菩萨。为饮食故。以瞋恶心自赞毁他。犯重垢罪。不犯者。若为伏外道。若伏憍慢增长佛法。若为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是名不犯。

  菩萨。有说法家若说毗尼处。大法会处。瞋嫉慢心不往听者。犯重垢罪。若懒惰心不往听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自不闻又无人唤。若病若无巧便。若知彼说法不顺义理。若知说者于已有难。若知彼说更无异闻。若得总持自多闻。若勤修善根。是名不犯。

  菩萨。有人来倩我。有事缘当为营办。所谓共去共还营佐众事。有所营了守护财物。和合斗讼经办饮食。修福德业。若一二事不为作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为。犯轻垢罪。不犯者。若病若无巧便。若自有事。若彼能办若不相倩。若无益事。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无他倩。若报他作勤修善根。若自闇钝恐失业次。若有僧限护多人意。是名不犯若菩萨。见病众生。以恶心瞋心不瞻养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养。犯轻垢罪。不犯者。若自有病。若无巧便。若倩他看。若彼病者自有属眷。若知病者能自经给。若久病。若人犹能起止。若欲勤修增上善根。若极自闇钝恐失党次。若失看病如病余。贫穷苦恼亦复如是。是名不犯。

  菩萨。见前众生应有利宜。无有方便而能发起。菩萨恶心瞋心不教示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教。犯轻垢罪。不犯者。若无方便。若使他教。若彼自有善知识。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示彼方便更瞋反戾。无有敬爱心强得自用。是名不犯菩萨。众生给施所须。应念其恩。若恶心瞋心不念恩报恩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报。犯轻垢罪。不犯者。若自无力。若无巧便。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欲念报施主不受。是名不犯。

  菩萨。见人亲里死亡。若亡失财物种种忧苦。若恶心瞋心不往慰喻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如前倩菩萨中说。

  菩萨。有人从索饮食。所须不与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自无物。若索不净物。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王所制。若护僧限。是名不犯。

  菩萨。弟子应随时教诲。若弟子有乏。应从笃信人边劝索供给。若恶心瞋心不教诲不供给者。犯重垢罪。若懒惰心不教供给犯轻垢罪。不犯者。若为调伏灭恶增善。若护僧限。若病若无巧便。若倩人教。若弟子福德能致供养。若弟子本是外道无好善心。是名不犯菩萨。以瞋心恶心不护他意者。犯重垢罪。若懒惰放逸不护他意。犯轻垢罪。不犯者。若非法事若病。若有僧限护多人意若外道。若为调伏灭恶增善。是名不犯。

  菩萨。见他德行不能称赞。以恶心瞋心隐藏他善者。犯重垢罪。若懒惰放逸不称他善。犯轻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不乐赞叹。若病若无巧便。若为调伏灭恶增善护僧限。若知闻赞更生憍慢。若彼无实德。若言似善实无善义。若为外道。若赞时未到。是名不犯。

  菩萨。为多人头首。见诸眷属不如法事。应呵应摈。若瞋心恶心舍不呵治者。犯重垢罪。若懒惰放逸不教呵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恶性健瞋不受教呵。若待时教呵。若畏破僧。若知彼质直宿习少羞喜数犯悔。是名不犯。

  菩萨。有神通变化应为众生随时变现。或方便恐怖令生信心。若畏信施不现变化者。犯轻垢罪。不犯者。若人深着恶法邪见。若是外道。若骂贤圣。若着邪见。若狂若病。是名不犯。菩萨。戒聚成就具足无量妙果。以是戒聚因缘力故。具足尸波罗蜜。受者虽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得具足五事功德。一者常为诸佛菩萨所护念。二者受常净乐。三者临终无悔。四者舍身得生诸佛世界。五者庄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受持菩萨戒者。不自为身唯为利他。及庄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戒。悉是过去未来现在恒河沙等。诸佛菩萨之所成就。乃至十方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菩萨弘慈普恩及六道众生三涂八难苦恼。十方无不蒙益。

 功德不可计  福慧如虚空
 略说共要竟  欢喜礼奉行
 普发菩提心  福慧命得成
 慈悲男女长  喜舍次第生
 一切成佛道  永尽无有余
 十方同其愿  巍巍无极尊

  欲为菩萨优婆塞。放逸五戒威仪者。若无师从受处。尔时受者若无师。应向佛像前自誓受。菩萨优婆塞威仪应如是作礼。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住大地诸菩萨等。今于诸佛前欲受一切戒。学一切菩萨戒优婆塞五戒威仪。摄一切善法菩萨戒。为利众生戒。是戒过去诸菩萨已学。未来诸菩萨当学。现在诸菩萨今学。我亦如是学。第二第三亦如是说竟。其余诸事应如前广说。

  离欲优婆塞具行五戒。远离身四恶。一者杀。二者盗。三者淫。四者饮酒。远离口五恶。一者妄语。二者恶口。三者两舌。四者无义语。五者绮语。远离五邪命。一者卖肉。二者沽酒。三者卖毒。四者卖众生。五者卖兵仗。远离严饰五事。一者香。二者花。三者璎珞。四者香油涂身。五者香熏衣。远离放逸五事。一者歌。二者舞。三者作乐。四者严饰乐器。五者不往观听。此五戒随力所堪。若能终身具持五为上。若不能随持多少年月日夜。乃至须臾亦得暂持。不但如持全念。佛临涅槃敕四大声闻及六应真。吾灭度后如是真法之中。若出家二众净持禁戒。及在家二众随力多少。心次近持上戒者。若造房舍床褥衣服饮食。一切顺道资生之具。施四方僧及诸贤圣。汝等尽应受请。若不受者得罪。以此观之。贤圣不远感至则应。若作功德先当竭力受持上戒。然后至心请四方僧及诸贤圣。若不能终身。至一日一夕者善。若不能者。设供之时便受罢便止。此诸贤圣皆来受请。若有所犯即如法悔。此一切菩萨犯当突吉罗罪。当向大小乘人能解说。能受悔者如法忏悔。

  若菩萨。以增上烦恼犯波罗夷处法者。失律仪戒应当更受。若中烦恼犯波罗夷处法者。当向三人。若过三人长跪合掌。作突吉罗忏悔所犯罪多。作是说言。大德忆念。我某甲舍菩萨毗尼。如所称事犯突吉罗罪。余如比丘突吉罗罪忏悔法说。

  若下烦恼犯波罗夷处法。及余所犯。向一人忏三礼文。

  愿十方法界世性六道。三业罪障垢惑众生。崩颠倒山竭四流济。登平等道入无为国。归命敬礼七处八会卢舍那佛尽十方国诸妙觉尊。

  愿十方法界世性六道。沉沦诸有长没众生。摧破戒林殄灭邪照。归命敬礼七处八会佛华严藏。尽十方国修多罗海。愿十方法界世性六道。小心胶固颠倒众生。顿绝偏照须证住想。永附大乘尽未来际。归命敬礼七处八会普贤众等。尽十方国诸贤圣僧。

  若欲发心去时当立五愿。一者愿令我早弃此身。二者愿师僧父母使不愁恼。令我身命疾至菩提。三者愿至阿兰若处行。若有虎狼恶毒虫兽来欲啖我。我不恐怖犹如比丘得第三禅乐。四者若我至阿兰若处。若天雨风起。或有恶鬼毒龙来欲螫我。我心安隐亦不恐怖。犹如有人欲度大海。到水中央天忽风起。波浪甚大度者恐怖。天风即定度到彼岸心大欢喜。愿我亦尔。疾到菩提无上彼岸。五者愿我到阿兰若处。若当病时愿得诸天来至我所。教导我等使心不悔。我复念言。我此身中有四毒蛇同俱止中。犹如四蛇同共一窟。蛇欲出时。各相谓言我前去。诤窟不出死在窟中。犹瞋诤故四俱灭亡。我今身中有四毒蛇。斗诤瞋恚在我身中。作如是念。病得即除菩提心起。令心得安六识不乱。安心兰若四行具足。安心禅定制伏六情。是第五愿。发此愿已礼四方佛。乃有十拜作如是言。诸佛世尊。哀愍我等覆护我等。使我得无上道疾至菩提。我今忏悔。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十地菩萨辟支罗汉诸贤圣等。我从无数劫以来流转生死。百生千生无量亿生。或堕六趣受生异报。或作饿鬼畜生。受如此苦常不得乐。我自寻思过惑自缠。不睹圣道。障涅槃门闭甘露户。塞众善道不闻正法。沉没大海有如此苦罪。今悉忏悔五体投地。如此投地七遍亦然。当投地时发如此言。愿去我身无量众毒。拔出邪愚无量众毒。拔出邪愚无量尘惑。心意清净六念成就。使我到阿兰若处。心无恐怖疾到菩提。开涅槃门启甘露户。塞地狱门闭三恶道。拔三毒根出三界网。得三乐证三果真。超生死危当得智慧。离最后身疾至菩提。发此愿已从地而起。礼十方佛讫竟。合掌立住心怀欢喜。作如是念我罪永除受绳床法四种。一者请佛。二者请师。三脱革屣偏袒右肩清净。四右膝着地胡跪佛前。请师作如是白。十方诸佛及大迦叶。亲于佛前受阿兰若法。佛为作证明师。为作证知。若我四十五日。行于苦行志不退转。若生退心我即妄语。诳于诸天不到彼岸。大德当证。请师复作是言。长老一心念。今于佛前发此誓言。请大德为证。汝若退者诳于他人。自堕地狱不免苦也。

  汝当真成行阿兰若行。得兰若智。如是受持。答言如是。三说。

  受锡杖法。长跪大德前。如是三白。大德一心念。今请大德师。如是三白。大德作如是言。长老一心念。汝今发无上心。受持如法用。不得不净手捉入僧房。应当脱楼纂。不得近地。若入白衣舍。应纂在后若中前。须诣白衣舍。或受中食。种种因缘当三唤。三若不来者乃至五。五若不来者乃至七。七若不来更至余家。乃至七家。七家不得。于是中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舍法戒。

  长老一心念。比丘某甲。优婆塞五戒威仪者。何缘而生日满后不死。不堕地狱中间。白十方佛及大迦叶。皆当善听。某甲竖标如是。三白已讫捉标竖树竟。复作如是白。十方诸佛四方净行大德。悉为证知。某不欺诳于诸天。不到彼岸。今赍法床及如法杖。悉皆具足。今以结坐。一切行兰若比丘亦皆结坐。如是三白作礼六拜。合掌一心如是念。念十方诸佛及大迦叶。比丘某甲。优婆塞某甲众念成就。今解坐向余处还结。若欲捉绳床时。应作四念。第一念者。念我身中皆是无常。应当苦之。二者苦身修习空智自至。宜当修之。三者当起忍心莫生瞋怒。四生欢喜心。若生欢喜心疾至菩提。作此念已。向彼放牛虎狼大声小声。淫声及迫迮。悉皆远离。离此声已安心端念。欲去诸尘时。当作二念言。一者令我身中得安隐定。不生疲极疾到菩提。二者当得闲静。心无错乱。六识安隐得灭尽定。安详放床立住礼佛乃至十拜。立住合掌便作三念。一者念佛。二者念戒。三者念禅定。作此念已。便向绳床安详而坐。复作六念。一者念诸佛护念我念成就。二者念我戒身清净。戒者谓波罗提木叉。念者是名不犯。从序至偈四事思得至于十三。念此十三成就二不定。三十九十四波罗提舍尼。众多学法。七灭诤法。从上至下皆应实念。三者念报父母师僧之恩。四者念五欲。皆是无常。大患之根本。昏网之元首。五者念地狱之苦恼。当勤修善远离此苦。我已出家。宜应谨慎弃恶修善。六者念慧。若我有慧则应忆持。慧具足无事不办者。得无上道。六念具足安心而坐。依禅法观。优婆塞若欲移时。当作三念。一者念我行时。地上蠢蠢多有虫蚁。我若误杀时得何罪。死者生天。二者当念如法行。如法仰手捉杖在身。威仪齐整安详而行。三者行不反顾。亦不摇头动手。是名三念成就。如法行来优婆塞。威仪笃信持食来时。当净受之。受得讫已结加趺坐。复作四念。一者念我身中有八万户虫。虫得此食即皆安隐。二者念我得食当少食之。若少食者令我身轻。若身轻众欲亦少。若欲少者疾至菩提。三者我不为美故。但为活命者诸善成就。善若成就成无上智。四者我食时。十方饿者悉令饱满。皆悉奉行。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02:34 , Processed in 0.11867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