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6|回复: 0

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八十七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87


  请掀开经本二百零八面,倒数第三行,请看注解第二条。
  【施者、受施、施物,约此三方面之因缘,已千差万别,说之无尽。何况三方面倘不聚会於一时一处,仍无此一法施之事发生也。而聚会又非缘不可,由此可知,一切事莫非因缘所生者。】
  世尊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世出世间一切法,大而世界,小而微尘,无不是无量因缘。这桩事情实在讲,我们平常没有去留意它,没有细心去观察它。甚至於说,我们心念太粗,根本就没有想到这回事情,不知道因缘是如此的复杂,它复杂的程度可以说跟虚空法界是相等的,跟我们一个人八识心中妄想分别是无异的。然后我们读这一段文,才能体会到它一点意思。施者是布施的人,修布施的这个人。受施是接受布施的人。我们修布施,诸位总得要记住,本经上所讲的布施,包括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要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施物,你所布施之物。为了怕有新来的同修前面没有听到,这不能不多说几句。譬如家庭主妇,我们讲修布施波罗蜜,你早晨起来,把家里面打扫干净,准备早点,这就是布施。你用你的劳力在工作,你用你的头脑在思惟,这个事情要怎么做,今天早点要准备些什么?你一家人是受施者,你是一个施者,你的家人是接受你布施者。有一个很清爽的环境,干净的环境,美好的点心,这就是你施物。所以布施包含著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在做布施。世间人虽做,他并不知道;不知道不能说没有果报,不知道也有果报。
  总而言之,十法界依正庄严都离不开因缘果报。佛在《法华经》里面跟我们讲「十如是」,一点都不错,十如是实在讲就是解释《金刚经》上的一句话:诸法如义。诸法如义细说就是十如是;再展开,天台大师说的百界千如,岂不是把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包括在其中?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如不如是?法法皆如,无有一法不如,一切法都是我们一生生活的全部。诸位向这个地方去体会,向这个地方去理解,你才能够明了佛在经上所说的义趣,我们才会得到受用。这是通常把它归纳为这三方面,施者、受施、施物,这三方面。
  这三方面的因缘就很复杂很复杂,千差万别,说之无尽,真的,说不尽的。不但我们凡夫说不尽,诸佛菩萨统统来给我们解说,无量劫中也说不尽,才晓得因缘不是偶然的,非常复杂。何况三方面,三方面要不能在同时同处聚会,这个布施行为就不可能产生。必须这三方面一定在同时同处遇到,於是布施这个事,我们讲修布施行,这个行才能够发生。聚会绝非偶然,聚会是缘,人与人的聚会是缘分,人与一切物的聚会也是缘分,没有缘分不行。正因为这个事实,所以佛才教给我们,无住后面要生心,生心才有这个缘分,要不生心,哪来的缘分?所以诸佛菩萨在因地里面没有不发大愿的,发大愿度一切众生,这就与一切众生都有缘了。由此可知,一切事,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是因缘所生的。我们接著看底下一段。因,有因当然遇著缘就会结果,就有果。
  【果复成因,因又成果,果因因果,自此以往,千差万别,永永无尽。】
  这桩事情往深处讲很难懂,太深太广了;从浅处看,我们不难体会。譬如我们种瓜,瓜子是因,将来结成瓜是果;结的那个瓜,它又是因,里面的子又是果,所以因果是循环的。因不是永远是因,它会变成果,果也不是永远是果,它又会变成底下一个因,因果循环,无有穷尽,这是因果果因的道理。因此佛常说这桩事情,把因与果两边都离开了,而讲它当中的一个条件:缘。佛法讲一切万法的生缘,他不讲因生,他也不讲果生,他讲缘生,他取因果当中的缘。为什么?没有缘,因也不会变成果,果也不会变成因,一定要靠缘。
  缘,我们今天讲就是条件,不是一个条件,很多条件,这个条件就非常复杂。譬如我们种瓜子,瓜子是因,结成瓜是果;这当中的缘,我们讲粗说,不能细说,细说说不尽。这个瓜子一定要种在泥土里,如果这个瓜子放在玻璃杯里面,放一百年它也不会结瓜。为什么?没有缘,缘断了,所以土壤是缘。有土壤还要有水分,如果没有水分,这个地是个干地,那个种子也不能够结瓜。一定要有水分,要有阳光,要有肥料,要有人工去照顾它、培养它,它才能长得好,这些都是缘。这个说法说得很粗、很浅,如果细说,每一样缘里面又有无量缘。以土壤来说,那就不简单,科学家的眼光一看,那里面是无量的原子、电子、粒子,那个麻烦就大了。可见得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每一个粗的缘细分都是无量因缘,才能凑合凑齐它的变化,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所以说千差万别,永永无尽。
  【可见世出世间种种事相,所谓诸法者,更无他物,只是不断之因果果因,於众生心目间显现变幻而已。】
  这一句的确把世出世间,或者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一语道破。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是什么?就是这一句。我们平常讲「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相」,跟这个是一个意思,就是讲这个东西。所以,哪里有真实的?哪里有实在的?在这一切万相当中,你还想执著,还想得到,那简直是妄想,没有这回事。真正要记住,能得的三心不可得,所得的诸法不可得,内外俱不可得,我们的心清净。万缘放下,一个妄念都没有,身心清净,这才能入诸佛菩萨所证的境界。凡夫修行,不要说不能证果,开悟也没几个。再不必说开悟,功夫稍稍得力的就不多,这个原因在哪里?毛病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实,以为这些假相都是真有,在这里面起了妄想。妄想是什么?贪瞋痴慢,这是妄想。在见思烦恼里,是思惑。起了烦恼,烦恼是什么?患得患失。顺著自己意思的,一定想求得;不顺自己意思,一定要想把它踢开,这就生烦恼,烦恼是这么来的,哪里晓得全是一场空!诸佛菩萨眼睛里面看到这些事实,说这些人叫可怜悯者,真可怜!如果是事实,那并不可怜,不是事实,全都在作梦,把梦境当作真的,这才叫可怜悯。这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我们再念一遍:「世出世间种种事相,所谓诸法者,更无他物,只是不断之因果果因」。这个不断就是相续相。但是诸位要晓得,是刹那九百生灭的相续相,你了解这个事实,你才会放下,你才肯放下。「於众生心目间显现变幻而已」,这真的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
  【深观其趣】
  你往深处看,往细处看,往极微之处观察,你看它的义趣,义是你观察它的道理,趣是趣向,就是观察它的变化,观察它的因果。
  【因是前因之果,前面一个因的果;果又是后面果之因。】」
  「既不固定,便非实在」,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因果也不是个实在的。何况「刹那之间,皆成陈迹。」这个刹那就是平常经上讲的,一刹那九百生灭。刹那已经是极短的时间,极短时间里面还可以分。佛为我们说的这个,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实在讲是随顺我们世间人说的,再说微细了,真的我们就不可思议!实际上的真相,是不是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不止,比这个数量还要多,不晓得要多多少倍!佛讲到这些数字,都讲得很委曲、很婉转,要是真正说出来,怕我们听了迷惑,听了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因此佛为我们说这些话,略略而说,概略而说,不详细的说。譬如我们常讲,凡夫修行成佛要经过多少时间?如果佛要是给你讲无量无边大劫,我们听了不学了。没指望,太长了,这还能学吗?所以佛略略而说,三大阿僧只劫;实际上三大阿僧只劫也很长,听说三个不多,这个我们就点头可以接受了。所以给我们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实际呢?实际不止,还要细,还要短暂。这里说了,刹那之间皆成陈迹。《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那个当处,此地讲刹那,刹那已经相当长的时间。哪里是刹那?刹那早已经没有了,早已经不存在了,这是真相。
  不明真相的人,底下一句话就说明了,我们世间芸芸众生不明真相,「苦苦分别,牢牢执著」,这是我们世间人,干的这个事情,「岂非痴乎」,愚痴!佛说我们愚痴,我们听了还很不高兴,我哪一点愚痴?觉得我很聪明,我不愚痴,我哪一点愚痴?我们在外面说不学佛的人愚痴,人家会跟我们打架,这话说不得的;你赞叹他聪明很能干,他就很高兴,你说他愚痴那还得了!《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跟你说愚痴,也许你不至於反对,虽然不高兴,但是它讲得有道理,不能反驳了,这是真相,事实的真相。
  【一切法不过因因果果,次第演变,眩人心目。不能刹那停住,乃执为有实。】
  我们就看到这个地方。这几句要是用现代的科技来做比喻,很好懂!就像我们看电影、像我们看电视,电影、电视就是这个样子。电视的画面是怎么组成的?我想每天看电视的同修很多,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大概还不多。电视的画面是颗粒组成的,非常微细的颗粒排成线,由线组成面,如果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看电视就开智慧。不懂的人看电视的画面,懂得的人不是看电视的画面,是看电子光波在那里活动。不会看的人,画面是假相;会看的人,那个电子波动的现象,那是真相。同样两个人在看电视,一个看的是真相,一个看的是幻相、假相,那怎么会一样?你懂得这个道理,怎么不生智慧?所以会看电视的人修般若 波罗蜜,不会看电视的人在那里生烦恼,那个心随著画面动,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那是烦恼现前。会看的人,心里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在那里修般若 波罗蜜,你说事哪有碍?真的是事事无碍。因为,这个波动的现象,现在科学家也知道,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波动的现象,它不会停,它刹那刹那相续,从来它不间断。把这个东西执著当作实有,
  【自生缠缚,不得自在。】
  这是你看错、你想错,你被外面虚幻的假相欺骗了。就像我们看电视、看电影一样,被境界相欺骗了。「其为痴绝,固不待言。」这不但是愚痴,绝顶的愚痴,愚痴到极处了,这还要说吗?
  【法虽非实,却是自无始来,遇缘即起。】
  这个「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所谓大而世界,小而微尘,都包在这一个字里面。确实它不是实在的,它没有实体,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实实在在的。可是它从无始以来,并没有消逝过,所以诸位要记住,相不会灭的,永远不会灭。这个道理前面都曾经报告过,相不会灭的,相会改变,相会变。它不会灭,它会变,它为什么会变?遇缘就变了,前面讲因果果因当中这个缘,缘能够改变它。
  【因果果因,刹那相续,曾不断绝。】
  这完全讲的事实真相。其实,佛在一切大乘经论里头,处处都说,我们听得也耳熟,虽听得耳熟,实在讲,佛所讲的真实义,我们并不能了解。《般若 经》里面讲得详细,讲得透彻。《般若 经》在整个佛经里面部头最大,全部的《般若 》是六百卷,《金刚经》是六百卷里面的一卷,这是说纲要,细说有六百卷,这才讲得清楚,讲明白了。
  【乃一味执空,不知随缘之理。】
  前面说著有,前面这一条是执以为实,自生缠缚,不得自在。六道里凡夫所干的,实在我们讲凡夫,也要说清楚。欲界、色界的凡夫执以为实。无色界的天人,他执著空,他就是一味执空,他执著空;超越三界之外的,像辟支佛、阿罗汉,他们也执著空,这都错了。这些人不知随缘之理,随缘这个道理、这个事实,他不清楚。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可见得这些大菩萨,一切诸佛如来,知道随缘的道理,知道随喜的功德。
  【托胜缘,获胜果。】
  托是依靠的意思,胜是殊胜。在佛法里面说,十法界,四圣法界的缘就是殊胜的胜缘,六道的缘那就劣,就差一等。四圣法界跟法身大士相比,法身大士的缘殊胜,十法界的缘就劣,这是有差等的。由此可知,最殊胜的缘无过於念佛求生净土,这个缘是无比的殊胜。我们要知道,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补处菩萨、等觉菩萨,他们还要发愿求生西方净土,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到,西方净土的缘是无比的殊胜。平常我们劝人种善因、得善果,第一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个缘是无比殊胜。
  【证本非缘生之性,超然於一切缘生法之外,解缠缚之苦,得自在之乐。】
  这几句话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就刚才讲了,是无比殊胜的缘。我们凡夫要在一生当中证得,除了念佛往生净土之外,可以说绝对不可能。真如本性不是缘生的,所有一切万法是缘生的,缘生性空,了不可得。性不是缘生的,它不是空的,决定可以证得,这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我们念佛人讲的理一心不乱,我们要证得这个。见了性之后,就超然於一切缘生法之外,超越了。六道是缘生法,十法界是缘生法,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了?这不得已给它起个名字,叫一真法界。诸位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末后这两句,离苦得乐,「解缠缚之苦」,这一句就是我们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些苦统统都解除了,都解脱了。「得自在之乐」,这是大自在,像《般若 心经》里面,我们赞叹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得大自在。
  【善学者,以缘生之理,随机感缘,示种种法,以拔众生之苦,予众生之乐。】
  般若 关键就在你会不会学,也就是此处讲的善学不善学。果然善学,善是善巧方便,你真懂得,你的成就非常之快速,确实能够契入华严境界。这一次讲席当中,也跟诸位多次的报告过,《金刚经》讲的是原理原则,《华严经》所讲的是我们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就是把《金刚般若 》的理论如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那是《华严》。《华严》讲事,本经讲理。善学者,那就是善财童子,他善学。善财童子不是专指一个人,这个诸位要知道。凡是善学的人,都称之为善财童子,所以善财童子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只要你善学,你能够把《金刚般若 》的理论、方法,应用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你就是善财童子。如果你再能够老实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不是专指某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是普贤菩萨,那就修的普贤行。
  「以缘生之理」,这就是说,时时刻刻、在在处处,我们六根缘六尘境界,能提起观照的功夫。怎么个提起法?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这个时候,知道内里三心不可得,外面缘生性空,了不可得,这就是缘生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所皆空,俱不可得。不可得里面,这就是《金刚经》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这一条你就做到;知道内外俱不可得,就无所住。虽然无所住,可是这个事相现前,我的身体在,你们大家一切事都在,「而生其心」,生什么心?「随机感缘」,生这个心。这个心我再把它说明白一点:我明白了,我自在了,我放下了,看看这一切众生还在迷惑,他没有放下,他还执著,他对於事实真相还一无所知,我要想方法帮助他觉悟,要想方法让他知道事实真相,这就叫度众生,这就叫修布施。这里面,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统统具足。
  「示种种法」,示是示现,不但我们要教给他,而且要做给他看,你不做给他看,他怎么会相信?要做给他看,做什么样子给他?做他心目当中最羡慕、最向往的大自在。这个自在,给诸位说,不是有钱,不是有势力,有钱有势力并不自在。一天到晚忙得那么苦,实实在在讲,为谁忙的?这就是迷惑。今天世间人忙得不得了,像没头的苍蝇,你问他为谁忙的?他答不出来。糊里糊涂忙。生,糊里糊涂,死也糊里糊涂,这个糟糕不糟糕!这个就错了。一个很清楚、很明白的人,生活得悠闲自在,快乐无比,这是真正的令人羡慕。表现在外面的,这个大家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人不羡慕的,永远年轻,永远不老,这是连世间迷在富贵里面的人他也羡慕。看看自己老了,自己病了,学佛的人不病不老,这就令人羡慕。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心中只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说这多快乐!你问他,他为什么不老?他为什么不病?就是因为他只生智慧,不生烦恼。人为什么会衰老?为什么会害病?烦恼太多了。示种种法,要学诸佛菩萨,这个我们也常说,佛菩萨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生活榜样,我们学佛的人也要学佛菩萨,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可见得佛法不消极。
  「以拔众生之苦,予众生之乐。」一切众生,无论他是什么身分,无论他是哪一个行业,无论他是怎样生活的方式,都能离苦得乐。不必要改变他生活方式,不必要改变他的行业,就在他现前本分上,离一切苦,得一切乐。这是佛菩萨为我们示现的,佛菩萨教导我们的,这是真正善学的,会学的。「其不能者」,这个不能就是不善,学般若 学偏差了,学走了样子,这样的人在现代佛教里大有人在。所谓学邪了,正法他去修学,变成邪法了。邪法怎么样?依靠著佛法的修学,去搞名闻利养去了,这个就是,
  【其不能者,势必堕落。何以故?恶取空故。】
  他听了《般若 经》上讲这些道理,一切法空,能所都不可得,他就以为没有因果,因果也是缘生的,也是了不可得,於是随心所欲,无恶不作。前面说得很清楚,什么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因果不空。你要是造作恶业,将来必定要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是真的是假的?阿鼻地狱也是当体即空,虽然当体即空,罪还得要受。就好比说作梦是假的,这大家都知道,作梦不是真的。你要是做一个恶梦,梦到老虎吃你,要赶你,你不是吓得一身冷汗吗?那种恐怖,你说你有没有?堕阿鼻地狱就是这样的,就等於做恶梦一样,你不好受。你没有智慧。在那里,这是假的,老虎也是假的,我让它吃吃也好,跟它结个缘,供养它一顿,那你就变成菩萨,你就是善学的了。你还要有恐怖,那你是不善。可见得十法界因因果果,都是那个缘在变。但是迷的时候很不容易觉悟,你在梦中遇到苦难的境界,你什么时候能觉:「我在作梦,梦是假的!」你要有这一念,那就觉悟,那个境界完全就变过来了。所以地狱就变成天堂,这一念之间!但是那一念起不来,别人帮助你也没用;换句话说,迷得太深,迷得太重,唤都唤不醒,这个道理在此地。古大德为什么不愿意讲《般若 经》?尤其是《金刚般若 》,怕讲这部经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怕听众听了之后恶取空,那个麻烦就大了。他要没有听到这个,还好一点,对因果还有点顾忌;听了之后,他错会了意思,无所顾忌,那个罪过就很重。
  【二乘人,但偏於空,虽能超出缘生,而不能利用缘生,则沉空滞寂,成自了汉。世尊呵之曰:焦芽败种,堕无为坑。此两种执之病,虽苦乐不同,升沉迥别,然无智慧则一。】
  这是说,一个是学般若 堕阿鼻地狱的,这个事,实在讲是很麻烦很麻烦的。实在讲,我们不忍心去讲,要在诸位会听,你能够会得其中之意就好,你就能生智慧。学佛学走了样子的人太多太多了,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如佛在《楞严经》上所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把佛经错讲了,讲错了,贻误无量众生。眼前虽然得名闻利养,一口气不来就到阿鼻地狱去了,这是很悲哀的一桩事情。
  二乘人是指声闻、缘觉,阿罗汉与辟支佛这两种人,「但偏於空」,他们出了三界,断了见思烦恼,有他放下了,空有两边,有放下了,但是他执著空。执著空,所以他们的境界虽能超出缘生,这个缘生是指六道,超越六道轮回,超越三界,而不能利用缘生。他不像佛、不像菩萨,菩萨能够利用缘生,度六道众生,他不离开六道,在六道里头游戏神通,做种种示现,利益众生,这是二乘人做不到的,佛菩萨是这么做的。於是他们沉空滞寂,这就是我们常讲,小乘阿罗汉证偏真涅盘,偏是偏在一边,真就是空,他住在空里面。沉空,佛用这个字来形容,就是他沉没於空寂的性中。滞是滞留,停止在那个地方,不起作用。他是在一个很寂静的境界里面,他不动,这叫自了汉。自己虽然是烦恼、妄想、执著都断了,很清净、很自在了,不能利益众生,佛在经上常常呵斥这些人,说他叫「焦芽败种,堕无为坑」,无为就是空,他住在空里头。诸位要晓得,六道里面,四空天人也是住在空里头,阿罗汉也住在空里面,但是这个空,有一点不相同,一个是三界之内,一个是三界之外,这一点不一样。
  实在说,佛在楞严会上把他们的境界给我们说出来了,在其他经上我们没看过。佛说二乘人所证得的偏真涅盘,实际上是什么?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个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这就是告诉我们,小乘人的偏真涅盘,实际上它是定,它是很深的禅定,《楞严经》上讲九次第定,这个定的功夫等级,它是第九等的,这么深的定。前面八定是世间定,叫四禅八定;八定是包括四禅,四禅天是四种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再往上去是四空定,合起来八定;这个八定是世间禅定,没有超越世间。到第九定,功夫再增上,超越六道轮回,他们的功夫是第九定,佛说还是法尘分别影事;换句话说,小乘人妄想并没有断。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要利用缘生广度众生,破妄想分别执著,要破得彻底;小乘人不彻底,不究竟。
  「此两种执之病」,这就是一个学般若 学偏差了,变成恶取空,执著空,拨无因果,他连因果报应都不相信,他认为没有这个东西,这是假的,这是执著空。二乘人也执著空,可是他们的果报苦乐不相同。声闻、缘觉住偏真涅盘,对自己是乐;那个恶取空的人,错解般若 的人,堕阿鼻地狱,苦!这两种人,两种执著之病,那个结果不同。升沉迥别,一个是超越六道轮回,一个是堕到六道轮回最底下的阿鼻地狱。讲它的因,然则无智慧则一,两种人都没有智慧。声闻、缘觉没有智慧,错学般若 堕阿鼻地狱的人当然没有智慧,有智慧怎么会堕阿鼻地狱?怕有些同修听了这个话,阿罗汉、辟支佛怎么会没有智慧?真没有智慧,这是实实在在的。佛在大乘经上讲,真如本性的三德密藏,三德是法身、般若 、解脱,小乘人所证得的,这三种当中只是解脱里面得一小部分。法身他没有证得,小乘人没有见性,没有证得法身。般若 ,小乘人没有,小乘人所证的只是半个解脱而已,还不是真的解脱。三德里面他只得少分,一点点,这个我们必须要晓得。大乘圆教七信位的菩萨,论断证功夫跟阿罗汉、辟支佛相等,都是断见思烦恼,相等的;但是智慧完全不相同,不能比!阿罗汉、辟支佛没智慧,圆教七信位的菩萨那个智慧就了不起,不相同!
  后面这一段为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佛说此一大段文」,这一大段文我们还没有讲到,还在后面,这都是要讲这一大段文前面交代的话,罗哩罗嗦说了这么多。
  【意在使人洞知缘生事理】
  洞是彻底明白,真正把它搞清楚了。对於一切法缘生的事相,缘生的道理,要搞清楚。为什么?清楚了,你就不执著,不执著就没事了,就怕执著。般若 里头教给我们,空有两边都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以免执有执空之病。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
  【不执有,则人我空。不执空,则法我空。我法双空,便是洞彻三空之般若 正智。】
  由此可知,世尊苦口婆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7 10:09 , Processed in 0.12753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