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04|回复: 1

[其它] [净公上人]自了法师:念佛的方法——摄耳谛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净公上人]自了法师:念佛的方法——摄耳谛听(必看)




时间:2014-10-30 7:17:59  作者:自了法师  来源:学佛社区网15803  查看:515  评论:0




(图片来源:江浙佛教网 )《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 第95集 2014年10月27日 讲于 香港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
  不肖弟子冒昧报告的题目是——摄耳谛听。
  上次谈了——念佛的秘诀:时时作临终想。接下来应该谈谈念佛的方法。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专心在字上,精力集中脑海里要清晰地浮现“阿弥陀佛”四个字。
  念佛的方法,我们请民国三位大德来开示,他们都是念佛的过来人:夏莲居老居士,律航老法师,印光大师。律航老法师是夏老的学生,是我们的大恩人,他把《无量寿经》会集本从大陆带到台湾,李老居士遇到了后来交给师父上人,我们今天才能看到。
  祖师大德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是“摄耳谛听”,用耳朵认认真真地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一、夏莲居老居士《听佛轩记》(一)原文
  法门无量,要在明心,功高易进,无如念佛。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成三昧,先修耳根。一切时中,佛号历然,声不越窍,耳听常满,随缘自在,闻性内薰,思专想寂,滞情融朗,佛是本觉,念是始觉。以念启闻,以闻修念,闻即是念,念成于闻,有念必闻,无闻非念,有念念息,无闻闻尽,从闻入流,返闻自性,但能声声唤醒自己,即是念念常觉,但能不随颠倒,即是翻破无明,初则背尘向觉,继则始觉合本,久则始本相泯,自然能所两忘。
(二)略释
  引用夏老居士《净语》的原文,连贯起来,略释他上面的《听佛轩记》,即是用夏老的话来解释他自己的话:
  “此方真教体,大要在心听,圆通先从耳根证。念来字句用心听,自唤自醒还自应。妄想千般都莫管,声声佛号要分明。一句六字真经,循环莫教暂停,无论苦乐动静,耳边历历佛声。防被境缘牵转,如护生鸟风灯。互融互摄以心听,听久转凡能入圣。闻熏闻修闻自性,一根还原诸根净。听时更比念时真。都摄六根学势至,返闻自性奉观音。自呼自醒还自知,念佛见佛成佛时。声合乎心,心应乎声。心声相依,妄念自清。始觉究竟即本觉。果能心口,字字相应,净宗功夫,十得八九。果能念到,心境如一,方知真空不离妙有。一声佛号一声心,念念弥陀摄六根。字句分明耳应口,凡情消处见慈尊。此是莲宗真途径,纯以音声续慧命。二、律航老法师《并耳念佛法》  念佛宗旨,本为摄心专注一境,令散乱心,渐成片段,乃至一心不乱。若欲达此目的,必须将阿弥陀佛四字宏名,字字都念的清清楚楚,听的明明白白,但耳根对声尘,须由听力强锐,方能格外清晰。并耳者,即合并两个耳根的听力,用在一个耳根上,试看古人射箭,今人放枪,当他瞄准时,皆闭一眼,用一眼,视力格外分明,而听力亦复如是。律航初学此法时,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并在右耳听一百声,然后两耳平均听一百声,或者摄心记数,初三声注入左耳,次三声注入右耳,再四声二耳一起听,总为十声。
  如是回圈练习,不过一月,大见功效,一往妄念纷驰,现因听力特别增强,渐受约束,偶起妄念,随即觉知,日久自成习惯,不必作意并耳,而自然并耳矣,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则持名念佛者,诚不可不加强听力。三、印光大师开示“都摄六根”  (一)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今人若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绝无实证之希望。
  (二) 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 ,唯反闻最为第一。
  (三) 念佛下气,最要莫过于听。听则心沉而一,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
  (四) 当时常自念自听!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注重于听之一法耳。
  (五) 念佛之要,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只长听自念之佛声,则得之矣。
  (六)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
  (七)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心念、耳听,字字句句,念得分明,听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
(八) 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切须注意!
(九) 听即都摄六根之法。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用之皆有益而弊。凡一切人皆以谛听为告之。
  (十) 念佛一法,理极高深,事甚平常。欲求心佛相应,第一是志诚恳切,第二是听,反闻念佛声,诚、听兼到,昏散自除。
  (十一)摄心方法,种种不一。随其人之根器用之,自得其益。若夫最为切要之法,总不过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字。
  (十二) 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从朝至暮念,从朝至暮听。比贪多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悬殊也。
  (十三) 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
(十四) 《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即是摄耳谛听之法。当依此而念,不至仍旧妄想纷飞。
  (十五)所言心、口、耳悉令清楚者,即都摄六根之法则也。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而耳听,眼鼻决不至向外驰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认真,故无效耳。
  (十六) 须心口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默念,亦须常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固明明了了也。
  (十七) 无论声默,均须摄耳谛听。能常听见念佛的声,则心自归一。此法最稳当。无论上、中、下根,均可得益,绝无受病之虞。
  (十八) 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十九)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和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二十) 当念佛时,或声或默,均须摄耳谛听。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过。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即此随念随听之一法也。果依此说,决定往生。若或讨巧,定成大拙。自误误人,害岂有极。
  (二十一) 须知都摄,注重在听。即心中默念,也要听。以心中起念,即有声相。自己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则六根通归于一。校彼修别种观法,为最稳当,最省力,最契理契机也。
  (二十二)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声或默,皆须听己念佛之声。倘能如是,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所作为,皆悉顺遂。
  (二十三) 吾人果能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
  (二十四) 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大势至所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者,亦即此是也。
  (二十五) 念时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听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不开口,心中默念,亦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以心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朗朗。能常听得清楚,则心归一处,神不外驰。故眼也不他视,鼻也不他齅,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摄六根。如此念佛,名为净念。以摄心于佛号,则杂念虽尚未全无,然已轻减多多矣。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矣。
  (二十六) 无论行、住、坐、卧、声、默 ,都要字字句句,心中、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默念不开口,心中仍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与开口朗念无异。此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且不吃力。《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耳能听得明白,则六根都摄无遗矣。如此而念,名为净念。净念能常相继,则可得念佛三昧矣。
  (二十七)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 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
  (二十八)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方知此宝,遍满法界。复以此宝,普施一切。  摄耳谛听,并不只是印光大师提倡,古来大德都是这样教人。随举一例,蕅益大师,我们看《弥陀要解》几段话:“唯以信愿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声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祖师这里都用“声”,“一声阿弥陀佛”、“声声阿弥陀佛”,他不用“句”,通常我们说“一句阿弥陀佛”。大师的措辞不是无的放矢、不是随随便便,这是有他含藏的意思:提醒我们念佛的方法:听声音!摄耳谛听。
  今天就报告到这里,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
  不肖弟子 释自了 叩呈净公上人开示  我们听了自了法师的报告,也看到这篇的文字,确实是他对我们大家最好的供养。他这些年来修行,没有白费功夫、没有浪费光阴,确实有心得,这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为什么他有成就,我们的成就比不上他,原因何在?经论上说的,祖师大德教导我们的,他认真去做了,硬实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做到了。我们懂得,也会说,但是自己没有做到,所以他确确实实是给我们心得报告。
  这篇东西对念佛人,尤其是念佛功夫不得力的人,长时间的念佛念了几年、念了几十年,功夫依然不得力,原因在哪里?听了这份报告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念佛不如法。
  他举出这三个例子,夏莲居老居士;律航老法师;《印光大师文钞》,他用的功夫最深,他的根底,是从《文钞》上奠定的。印光大师一生教人,他就记得很清楚,重要的开示,他随手可以拈来,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我们知道,没真干,尤其是念佛,念佛最重要的,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念从心生。念佛这个念头从心生的,从口里头念出来,从耳朵听进去,这样就能够摄心。许多人念佛时间很长,不能摄心,就是杂念很多,用念佛的方法杂念去除不掉,于是怎么?另外想别的办法,觉得自己业障很重,用其他的方法消业障。殊不知,念佛是最好消业障的方法。我们不懂这个方法,或者听了不相信这个方法,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学习的时候功夫不够,不是几句就能摄心,要养成习惯才能摄心,还没有养成习惯就想换别的方法,这就坏了,而不能够一个方法坚持到底。
  这里说的三个人,夏莲老、律航、印祖,随便哪个人的方法都行,都把这个重点说到了。他今天在此地提醒我们,把这些重要的开示都写在此地,我们多看看、多念念,自己再试试看。
  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世缘放不下,这才是真正功夫不得力真正原因所在。我们对于这六根对六尘境界,太在意了,不肯放下,不知道六根六尘六识,都是虚妄不实,都应该放下。
  尤其是年岁大的人,中国古人是以六十岁为老人,六十是花甲老人了,六十是一甲子。李老师以前常常告诉我们,人到六十岁就要为来生打算,为什么?这一生差不多过完了,六十到八十,人生的冬天。
  把人生分为春、夏、秋、冬,从你出生到二十岁,春天,这二十年;二十到四十,夏天,成长了,成熟了;四十到六十,秋天,该收敛了;六十到八十,冬天,要准备走路了。换句话说,聪明人要准备来生。人死了并不是就了了,有来生,六十岁以后认真为来生着想。
  念佛法门就是为来生,来生到哪里去?心里头向往的是极乐世界。怎么去?“信、愿、持名”。真信、切愿没问题,问题在“持名”。蕅益大师说得好,能不能往生全在信愿之有无。可见得“真信切愿”是能不能往生最重要的关键。真信切愿的人,肯定把世法佛法都放下了。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得放干净,然后修一向专念。
  他这篇东西完全着重在“念的方法”。这个“念”怎样消业障?“摄心”就是业障消了。业障没有消,你一面念佛,还是一面有妄想杂念,妄想杂念很多,止不住,这就是业障现前。
  业障现前有没有方法对付?念佛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注重这个“念”是心生,口“念”耳听,特别把这个心放在耳上,为什么?你专心在听着。听自己念佛的声,不是听外头的,容易摄心。不出声念,我们心里默念,有没有声音?有,别人听不到,自己清楚,还是要听别人听不到自己起心动念那个音声,这样它“都摄六根”。为什么?眼不是不看、耳不是不听,眼也看、耳也听,没有放在心上,心里头专听自己念佛的佛号,这重要。一切时、一切处都要这样用功。
  这样用功,我在此地特别给诸位声明,你在走路的时候、在外面走路,不可以!你要注意交通状况,这样下去,车撞到你你还不晓得,那就错了。这时要注意路况,尤其如果是自己驾车,驾车的时候决定不能用这个功夫,用这个功夫会出车祸。
  什么时候?在你平常绕佛的时候,佛堂用这个功夫;你自己家里院子,用这个功夫;清净场所用这个功夫就对了;特别是早起、睡觉之前,用这个功夫最好。
  这是我们非常感谢自了法师,感谢他提供我们这份资料,帮助我们知道念佛的方法。
  念佛的秘诀,念佛真消业障,比什么方法都快,你要用上你就知道了。我们自己功夫得力了,就是劝告别人,“自利利他”,“自、他”是一不是二,能接受的人就要帮助他。这份资料我们可以多印一些放在二楼,跟人家结缘的那些文件里面。标签:自了法师 2014净土大经科注
发表于 2016-10-2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21 04:29 , Processed in 0.17007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