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47|回复: 1

[戒手淫] [忏悔业障]佛教忏悔之浅谈(释华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忏悔业障]佛教忏悔之浅谈(释华藏)
佛教忏悔之浅谈
编辑:释华藏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摘要:忏悔是佛法修证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佛陀智慧与慈悲的集中体现。佛在大小乘经典中为我们宣说了种种的忏悔法门,历代祖师大德也都大力提倡阐扬忏悔法门,可见此法门对行者的修学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大乘般若空观正见,以《普贤行愿品》、《慈悲三昧水忏》及《菩提道次第略论》等诸部经论所言的忏悔法门为依据,糅合多家说法,从忏悔的含义、心态及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究忏悔法门的殊胜利益,力求阐明有关忏悔法门的一些常识性问题,指出行者在修此法门时应避免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忏悔理念。
  关键词:七心四力对首忏取相忏无生忏
  作者简介:释华藏,闽南佛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身为薄地凡夫,为人处世及起心动念难免会有错误和缺陷,正如《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1〕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有错还极力掩饰过非,覆藏罪恶,致使恶业不断滋蔓,而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流转不息,这就是六道轮回的症结所在。要想远离如此过非,就需以修习忏悔法门来对治。
  “忏悔”并不是佛教的专用名词,其他宗教也提倡忏悔,并对其作出不同的理论诠释。佛教的忏悔,是佛法中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不仅有详细的理论阐释,更有一套完整的实践方法。主张在身口二业痛改前非的基础上,更要深入于对意业的至诚忏悔,用般若真智来觉照日常之行,以达到三业清净、六根无染。从而彰显了佛教的智慧与慈悲,亦体现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大乘佛教思想精髓。本文基于此理念,综合前人成果,对忏悔进行探讨性的融合和总结,期望能正确的理解和阐释,以力求澄清一些常识性的观念。
  一、 忏悔之名义及其内涵
  忏悔又名“忏摩”,是梵语Ksama之音译,义为“忍”或“宽恕”。《南海寄归传》卷一云:“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口云忏悔,意是请恕,愿勿瞋责。”〔2〕即是至诚恳求他人忍受原谅自己的过错,是做错事后的一种后悔心理,因此忏悔又可译为“悔往”。《金光明经》云:“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3〕《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中亦言:“云忏悔者,忏是西音(梵语),悔是东语。”〔4〕可见,“忏悔”是在保留西音“忏”的基础上加入中文“悔”字而成,乃华梵并举之词,是中西文化的交融汇合。
  佛教传至中土,在中国历代祖师大德的诠释及弘扬下,使其意义变得更为深刻。《天台摩诃止观》卷七云:“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5〕《六祖坛经·忏悔品》亦云:
  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6〕
  可见,祖师大德在原来的“悔往”之义上,又赋予一层“修来”的深刻含义。总之,忏悔就是行者发愿从今直至无上菩提之间誓不更犯过错。
  龙树菩萨言,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以前的恶因所造成的。诸如我们现世的衣食不足,疾病短寿,常生忧患,多遭灾难,无一不是我们无始至今的造业所招感的果报。行者若想减轻痛苦,截断生死之流就应至诚发露、精勤忏悔。就近而言,忏悔是一种良知上的反省,它能使我们的灵魂得以复苏和升华,亦可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净化与完善,从而营造和乐安祥的生活环境;约远而论,两千五百多年前,悲智具足的世尊就为迷茫的众生指明了这条成佛的大道,让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从而达到究竟的解脱和自在。因此,忏悔是学佛成佛的根本,是成就完美人格的开端,是自信的再度确立,是一种积极进取,敢于承认错误,不甘堕落的勇猛向上精神。这就是忏悔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忏悔之原理
  众生轮回六道是由于业果的积聚,业果的积聚则来源于无明与三毒烦恼的炽盛。正如《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忏悔发愿偈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行者若想熄灭贪瞋痴三毒之火,必须得依赖于忏悔的力量。
  站在大乘空观角度而论,行者在忏悔之时,不应执著罪相的实在性,而应观罪相的空寂性。因为罪业本身就是缘起法,并无实在的自性可得,是俗谛上的方便言语施设,只是一种妄有,故没有实在的罪生与罪灭,也没有真实的体相可得。如《普贤行愿品》中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7〕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中亦云:
  一切诸法本来空寂,尚无有福,况复罪业?但众生不善思维,妄执为有,而起无明及与爱恚。从此三毒,广作无量无边一切重罪,皆从一念不了心生。若欲除灭,但当反观如此心者从何处起——如是观之,不见相貌,不在方所,当知此心毕竟空寂。既不见心,不见非心,尚无所观,况有能观?无能无所,颠倒想断,既颠倒断,则无无明及与爱恚,无此三毒,罪从何生?复次,一切万法,悉属于心,心性尚空,何况万法?若无万法,谁是罪业?若不得罪,不得不罪,观罪性空,破一切罪,以一切诸罪本性空,常清净故。〔8〕
  行者在忏悔过程中所见到的一些瑞相,这只是世尊慈悲的示现,是令众生生信欢喜的方便教化。因此行者行忏悔时应基于三轮体空为出发点,不执著一切事相,力求达到罪灭心亡的至极之境。因此“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句偈颂充分体现了真正的忏悔灭罪原理。
  由上可知,罪业如霜露,本无自性,虚幻不实,它只是众生心上一时的沾染滞缚而已。若以般若之智去观照破除,罪业就如日消冰般的消融无存,反之则为虚妄沉迷、徒劳无功。
  三、忏悔之前方便
  上述已从理论上介绍了忏悔的原理,可让行者竖立正确的知见,今从实践方面来浅谈行者行忏悔时应具足的心态与力量,让行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忏悔利益。
  (一)应具七种心
  《佛名经》云:
  欲灭此烦恼障,业障,果报障罪者,当与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心;二者恐怖心;三者厌离生死心;四者菩提悲智心;五者怨亲平等心;六者念报佛恩心;七者观罪性本空心。〔9〕
  这七种心,是每个行者修忏悔法门时不可逾越的七个修行次第,此七心虽是次第相生,但却是相辅相成。如惭愧心是由于恐怖堕落而发,而恐怖心是由于惭愧自己往昔造恶而生,两者乃是一体两面,厌离生死心是由于对恐怖心的深刻认知而有,菩提悲智心是由解脱生死牢狱心而坚定,怨亲平等心是由求佛悲智心力行而显发,报答佛恩心是由实践四无量心,亲证平等法性而表露,罪性本空心则由前六种心坚固显相而现前。因这七心在修行层次上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故而这七心是前前生于后后,后后胜于前前。
  行者若如实具此七心忏悔,则是往生净土之资粮,诚如经中所言:行忏悔时,行者若以这七种心向阿弥陀佛擎拳合掌,身心至诚恳切,惭愧发露罪业,并发愿誓不再犯,这样忏悔,何罪不灭?何障不消呢?
  (二)应依四种力
  行者若想勤求忏悔,不但要有正确的发心,而且还要靠四力的加持,方能使所行忏悔不受外界及魔境的干扰,使重业减轻,轻业转无,正如经言:
  如是于诸恶行,亟应努力无使有染,若因放逸及烦恼炽盛等缘而生罪业,亦不可任意置,当须励力于佛大悲所出罢方便。又彼堕罪还净之仪轨者,如三种戒中别别所说。罪还净者,当依四力。〔10〕
  何谓四力呢?即依止力、破恶力、对治力和还净力。以下针对这四力,一一加以略述。     
  1.依止力:即行者仰仗依靠虔诚的皈依力及菩提心力,恳请诸佛施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使自己的罪业得以消除,如人误服毒药后,须医治疗一样。依止力分内依止力和外依止力两种,内依止力指皈依三宝发菩提心,而外依止力则是如理观想诸佛菩萨的相好庄严及殊胜功德。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此二者中又以内依止力为根本,外依止力为辅助,方可使依止力圆满强盛。末法时代众生虽根机愚钝、烦恼深重,但只要皈依三宝,不舍菩提心,时常忆念三宝功德,诚心祈祷三宝与菩提心力的加持,就可消融罪业,正如《入菩萨行论》中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故行者在忏悔时,当为一切众生成就正等觉位而发起无伪广大之菩提心,观法界一切沉沦苦海的有情都能得大利益。
  2.破恶力:即行者通过对自己往昔所造恶业的深刻反省追悔,从而破除一切罪恶势力,能使心趋向于明净安详。此为四力中最关键的一力,若想生起此力,行者须多思维观察业果的道理,对己所造之恶业生怖畏之心,清楚明白自己错在哪里,错误的根源是什么?然后勇敢地向善知识及佛菩萨至诚发露,并发愿誓不更犯。若发露惭愧心越殷重,那么罪业就越容易忏除清净,若不以殷重惭愧心追悔者,则虽忏无益。正如《增一阿含经》云:“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怠,罪根永以拔。”〔11〕这譬如误服毒药者极想将毒药吐出一样。
  3.对治力:亦名“对治现行力”,即行者通过广修各种善法来对治以往所造的恶业,如误服毒药者,为了疗毒而需服药治疗。所修善法在经论中,大体可分为六种:(1)依止甚深经典: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及持诵真言密咒等;(2)依胜解空性:趣入无我空性,安住本来清净的空性见中,依空性见来灭除种种罪障;(3)依念诵:依金刚萨埵念诵百字名咒,或种种殊胜咒语;(4)依形象:指对佛菩萨像而生起坚固信心,以虔诚恭敬心来造佛形象;(5)依供养:指对佛像、菩萨像、佛塔及善知识等作香花灯种种虔诚供养;(6)依名号:指听闻及受持念诵诸佛菩萨名号,乃至受持一句一偈等,都能得无量灭罪功德。如《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12〕行者若依以上种种不同修法,使心法相互融契,明了通达法性,那么一切恶业就法尔清净了。
  4.还净力:又称 “恢复力”,即行者坚信自己通过种种方法忏悔而能得到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被力,可使罪业彻底忏除清净,并至诚发愿自己从今直至菩提间宁舍生命,决不再造恶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严持戒律,谨言慎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虽忏而无防护之心,那么所行忏悔只停滞于“悔往”,而不具 “修来”之义了。诚如《毗奈耶广释》中讲道:若无诚意防护之心,所行悔罪,唯有空言。此力犹如服毒之人,誓不再服毒药,身体恢复了健康一样。这是一种复本心源的真实功夫。
  综上所述,行者欲想清净罪业,须圆满具足以上四种对治力,并且要时刻警策护念,方可使罪业消融无存。
  四、忏悔之方法及其种类
  忏悔方法种类繁多,体系庞杂,各部经论所载不一,今从以下三个方面试述忏悔方法及其种类的差别:
  (一)三种忏悔法
  三种忏悔,即作法忏、取相忏及无生忏,是佛教最常用的忏悔方式。此三者是依据戒、定、慧三学渐次增上来安立,如作法忏是依戒而设立,故它能灭戒罪;取相忏是依定而设立,故他能灭烦恼性罪;无生忏是依慧而设立,故它能灭除罪根,消除无始无明。故天台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中言:
  今明忏悔方法,教门乃复众多。取要论之,不过三种:一、作法忏,此扶戒律,以明忏悔;二、观相忏悔,此扶定法,以明忏悔;三、观无生忏悔,此扶慧法,以明忏悔。〔13〕
  一者作法忏。是行者按照一定的方法,面对其他清净持戒者,发露自己所造之罪,籍着方法仪轨的运作,来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犯戒,内心痛苦不安,只要没有忏除罪业,这种痛苦将会从现在延续到将来乃至来世。为了消除犯戒者的痛苦,故佛陀慈悲令僧团每半个月行一次布萨,也就是举行僧伽自恣的会议,让犯戒者将这半月内所犯之戒一一向大众僧诚恳发露,并发愿誓不更犯,来得到僧众的原谅,解脱心灵的桎梏,从而消除业障。僧团的这种忏悔方式,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规定,它是根据罪业的大小、轻重、多少来确定你所犯的是哪一种罪,须要在多少人前求忏悔,其中有对一人、四人、十人、二十人乃至四十人前忏等不同。行者在行作法忏后,一定要坚信自己所犯之罪,已被大众僧所宽恕原谅,从而如释重负,身心得以清净。此种忏悔方式为持律者所重视,站在声闻戒角度来看,戒罪唯有通过如法的作法忏方能灭除。
  二者取相忏。就是行者在佛菩萨像前,返照自己的恶行,然后自负于心,不分昼夜,不计劳苦地礼拜佛菩萨形像,殷切恳求佛菩萨怜愍加被示现瑞相,由见瑞相来证明自己罪业已忏除清净,从而获得内心的清净安乐。
  为什么定要见瑞相呢?这具有一定的深刻含义。站在大乘般若空观角度而论,罪业空无自性,但站在修行角度而言,瑞相的出现是一个行者修行程度进展的标志。因为瑞相的出现,须以忏悔者的清净心为前提,这好比一潭浑浊的泉水,不能映彻出皎洁的明月,唯有平静清澈的水面方可映现朗月,忏悔亦复如是。行者在常年累月的礼佛过程中,实际就是对身定的训练,随着训练的加强,就可以对所造罪业慢慢淡化、减弱,使恶势力在身心中渐渐消尽融化。《梵网菩萨戒》中有明文规定说:
  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花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14〕
  可见,瑞相是取相忏灭除罪业的标准。古德所作的种种忏法,如《梁皇宝忏》《慈悲三昧水忏》等……皆属取相忏。
  三者无生忏。亦名“实相忏”,就是行者观察罪业的由来,了知业性本空,并不存在实在的作恶者及实在的罪法,一切都只是凡夫虚妄执著,并无实在自性可得,同时并追究罪业由来的不可得性。正如《慈悲三昧水忏》中云:
  罪无自性,无有实相,从因缘生,颠倒而有。既从因缘而生,亦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生者,狎近恶友,造作无端。从因缘而灭者,即是今日洗心忏悔。是故经言:“此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故知此罪,从本是空。”〔15〕
  天台智者大师从三个方面来论证罪性本空:1.一切诸法本来空寂,但是众生虚妄执著为有,从而生起无明贪爱等烦恼而广造无边罪业;2.心毕竟空寂,一切诸法都属于心,而心是不在内、外、中间,无有能所对待,故心性本无;3.罪性性本空,因为诸法与心是本来自性空寂,所以执著诸法在心中所生起的罪,也是性空的。所以佛在《普贤观经》中告诫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16〕另有经言:“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重罪,犹如大风吹猛火,能烧无量诸草木。”〔17〕
  由此可见,无生忏的力量不可思议,它超越了能所对待,是离四句绝百非的实相真如境界。五浊恶世众生业障深重、根钝智浅不易行持,但不是不能行持。
  (二)两种忏悔法
  两种忏悔指事忏和理忏。《法苑珠林》卷八十六云:“忏悔有二:一是迷心依事忏悔,谓佛像前行道礼敬发愿,要期断除事恶;二是智心依理忏悔,谓观身心断除结使。”〔18〕
  所谓事忏,即是行者依照佛教规定的有关修学事项来修习忏悔,如通过诵戒、读经、礼忏、作法、念佛、持咒、观想等方式来实现忏悔目的。前文所言之作法忏与取相忏都属于事忏范畴,但它力量薄弱,不能消灭罪业之种。如《法苑珠林》卷八十六中云:“事忏转重令轻,牵报不定,由不断结故。有漏力微,不尽故业,后必受报。”〔19〕可见,事忏是渐教的修法,初学者容易入手起修,适合于普通的凡夫众生。
  所谓理忏,即是行者通达佛法道理,运用智慧觉照罪业性空之理,从而达到心灭罪亡、能所双泯的真实至极境界。它是一种从根本上消除罪业的修法,力量极为强盛,能当下明心见性,转染污阿赖耶识为清净根本智,故《法苑珠林》卷八十六亦云:“观理断结,无惑润生,业不牵生,随所断处,故业永尽。”〔20〕因此,理忏是顿教的法门,行者须通达佛法之深奥义旨为前提,方能如法契入,较适合于上根利智者。
  中国历代祖师所提倡弘扬的忏悔法门,都是在事忏的基础上,再融入理忏的修持,力求达到圆满究竟。因为事理二者,相互依待,相互彰显,互为圆融,不可偏举。若只停留于事忏,则会滞于粗显事相,不能深契佛理,若能圆融二者,就可进一步对治妄心和执著,从根本上忏除罪业,达到穷根尽源复的真实利益。故唐朝圭峰宗密大师在《圆觉经修证了义》卷十六中言:“夫忏悔者,非惟灭恶生善,而乃翻染成净,去妄归真,故不但事忏,须靠理忏,事忏除罪,理忏除疑。”〔21〕据上可知,事理兼修方能水到渠成,达到消除罪障的目的,否则便为无根之木,终不究竟。
  (三)六根忏悔法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忏悔,即通过六根来忏悔我们无始来积聚的罪障,这种忏悔方法是智者大师所著《法华三昧》中的重要修法,故此法门又被称为“法华忏法”。为何要从六根来忏悔呢?佛在经典中对于六根造罪的描述甚为繁多,如《慈悲三昧水忏》中云:
  又复众等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眼为色惑,爱染玄黄,红绿朱紫,珍玩宝饰,或取男女长短黑白之相,姿态妖艳,起非法想;或耳贪好声,宫商弦管,伎乐歌唱,或取男女音声语言啼笑之相,起非法想;或鼻藉名香,沉檀龙麝,郁金苏合,起非法想;或舌贪好味,鲜美甘肥,众生血肉,滋养四大,更增苦本,起非法想;或身乐华绮,锦绣缯谷,一切细滑,七珍丽服,起非法想;或意多乱想,触向乖法,由此六根所造众罪无量无边。〔22〕
  可见,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攀缘外境,起惑造业,不断丧失自己的功德法财,如贼劫物一般。因此行者在修习过程中,应都摄六根如防护城墙一般,而且要随时随地忏悔六根所造之罪,才能从身到心、从外到内彻底根除罪业。如《观普贤菩萨所行经》中云:“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根情。”〔23〕
  今依《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而略明六根忏悔法门:
  第一忏悔眼:眼对色,生诸贪染,造诸业障,那么当虔诚诵大乘经典,思维第一义谛,以此忏悔由眼所生业障。
  第二忏悔耳:耳闻声,坏乱内心平和,起诸狂乱,犹如猿猴,时亦当诵大乘经典,谛观法空无相之理。从此永尽耳根之乱,得天耳便闻十方。
  第三忏悔鼻:鼻嗅香,随香起贪欲,更生触染,由此令鼻随香而染诸尘境,时应诵大乘经典,观法如实际观,以此远离诸恶,永解脱后世之果。
  第四忏悔舌:舌能说法亦能造恶,两舌、恶口诸不善业皆因之波动而起,若欲舌根调顺、应勤修慈心观,思维法之空寂义,无微许的分别相,以此忏悔。
  第五忏悔心:心为万灵之本,灵动非常,若无正念,则如猿猴,纵逸千里,无有停歇。若欲折服心,当勤诵大乘经典,念佛大觉力,一心谛观,则力无畏所成。
  第六忏悔身:身为机关主,是眼等六根所依,若欲身心清净,永离诸尘苦,则应诵大乘经典,依经加持力,歇六根,息六尘,以此令身常处涅槃城,安乐恬静。
  据上所知,六根忏悔的方法是行者通过诵习大乘经典,思惟中道第一义谛,来达到忏悔的目的。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佛赞叹此法门说:此忏悔者,十方诸佛,诸大菩萨所忏悔法。”然后又转教阿难言:“汝今持是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并为十方诸天世人,广为宣说,使凡欲想,能于一弹指顷,除去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重罪,是真佛子,从诸佛生,具足菩萨戒,应受人天供养。”〔24〕
  可见,忏悔六根的功德不可思议,能除去百万亿阿僧祇劫的生死重罪,他能让我们跳出生死的轮回,趋向于涅槃的彼岸。行者若坚持不懈地行此法门,必能感应道交。
  五、对忏悔之误解
  三业造非,恶业积累,必然障碍修道。要想清除修道之障碍,必须勤求忏悔,但有些行者认识不到忏悔的重要作用,对忏悔没有正确的理解,故会产生以下几种修行误区。
  误区一:有些行者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现在还是凡夫,还没达到圣人的思想境界,今日虽也行忏悔,却不敢保证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若这样的话,岂不是打妄语吗?所以还是不要忏悔了!
  持这种知见的行者,看似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其实已步入了修行的误区。首先,忏悔是一个人清洗自己过去心灵的污秽,是获得净化和再生的不间断过程,若不勤求忏悔,就无法在心灵上有所进展和改变,那就意味着心灵的停滞和继续的染污,意味着以前的错误认识没有消除,从而一错再错。这犹如脏衣服不洗,永远都不能消除臭味。若清洗了脏衣服,那么臭味也随之消失了,忏悔也是这样。小过不改,将导致不善之身、口、意三业继续蔓延,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业理也是如此,若不勤求忏悔,就会使罪业越积越重。正如《梵网经菩萨戒》序中所言:“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25〕若能发至诚心忏悔,就能水滴石穿,销镕罪业。
  再者,行者在佛前至诚恳切忏悔,是发心今后誓不更犯,但以后在不经意间受无始无明及贪瞋痴众习气推动而更犯过错,这不能说他的忏悔是打妄语。因为行者当时发心是恳切、真实不虚的。或许这心念只持续一刹那,但它所产生的善法力量不可限量,会使我们的身口意对恶境产生防微杜渐的功用,同时也能得到佛力的加持。何况现在忏悔过错并不是为了以后更犯过错。
  次者,行者若常生忏悔之心,随着修行层次的日益加深,善法力量就会不断增胜,恶法之念就会日渐薄弱,犯错的可能性就会日益变少,直至不犯错误。若因怕自己做不到而不求忏悔,那就说明内心根本就没生起改过向善之心,那么错误永远是错误,愚痴永远是愚痴,过错会越犯越大,最终不可救拔,这样就会与修行道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误区二:有些行者认为最初不造恶业之清净,与造恶后忏悔所得之清净是一样的,因为二者同属于清净所摄。
  此观点初看好像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已误入歧途。《菩萨地经》中云:如果犯了根本重罪,虽然可以忏除后重受,但无论如何努力,此生决定不能证得初地之位。《摄一切研磨经》中亦言:“如果造了谤法之业,设七年中,一日三时于罪忏悔,后乃清净,但至少须经十劫,始能证得忍位。”〔26〕
  这就说明忏悔虽然可以忏除招感异熟果的罪业,能令它不招感异熟果报,但在道证方面,两者却存在着日劫相倍的差距。因为二者之因本是大相径庭,所以所感之果亦有天壤之别。如人四肢受伤,虽可治愈,但毕竟与未伤时完全不同,这是警策行者在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间都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大小等戒都要均等护持。
  误区三:有些行者认为佛法主张罪业体性空寂,那么犯错也是犯而无犯,又何须忏悔呢?
  此观点更是大错特错。罪有罪性、罪相之分,罪性属理体,罪相属事法,理体与事法乃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站在大乘空观角度来看,事物体性本空,但它的事相是缘起存在,即真空不碍妙有,缘起体现性空。以此推之,从理而言,罪性本来空寂,无一法可得,但约事而论,若造作了恶业,必然有罪相的宛然存在,诚如俗言所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见,因果法则历然存在、丝毫不爽,声闻、菩萨尚不能逃脱因果网络,何况是薄地凡夫呢?
  由上可知,罪性本空是佛陀为破除世间众生对实有罪性的执著,而悲愍所设的权巧教法。因为许多行者对自己所造之罪坚执不舍,从而障碍修道,退失道心,故佛言罪性本空是为了谴除他们的自性见,并非是犯了过错,只须观空而能达到罪业消亡。或认为罪性本空就不存在于犯罪与不犯罪的区别,这就错解佛意,误入自欺欺人,拨无因果的谬见之中了。
  佛讲罪性本空,也是为了显示大乘般若空观正义。说明忏悔不只是内心的反省作意和行为的勇猛精进,更重要的是要透过事相,运用般若真智来觉了观照,以求达到复本心源的真正目的。因而行忏悔时,行者应将事理圆融结合运用来证悟罪性本空之理,这才是最圆满最究竟的解脱,这就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特色。
  六、忏悔之功德及回向发愿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忏悔业障]佛教忏悔之浅谈(释华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忏悔实际上就是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但一般世人都比较爱面子,怕向人承认错误,发露错误。佛教则主张不但要直下承担错误,而且要至诚发露忏悔,这是佛法的高深之处。
  佛教认为,忏悔不仅可以超度我们本身所具的种种贪瞋痴烦恼,而且可以化解外在的人事恩怨,达到化敌为友,自度度人的修学实益。《菜根谭》中言:“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噶当派大德亦云:“恶业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忏悔。”讳疾忌医只会让自己丧失法身慧命,在轮回的长河中流转不息。因此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道:如果人犯错不忏悔,罪恶就会越来越深重,就像海水一样深广,如果知错能改,则罪过就像生病出汗,渐渐痊愈。但《五分律》卷三中又道:“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27〕可见忏悔功德微妙难思,不但可以消除现业,而且还能增长无量善根。因此忏悔就像甘露,能洗涤众生的尘垢;忏悔就像明灯,能照破无明黑暗;忏悔就像璎珞,能庄严无上菩提。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所言:
  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恶皆除,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世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入常乐宫,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花,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28〕
  由上可知,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故行者在行忏悔时还须回向发愿,该如何回向发愿呢?《佛名经》中云:
  当礼忏至诚忏悔无始以来因贪、瞋、痴、慢、疑所造的杀、盗、淫、妄等无边罪业后,应当承此忏悔三毒罪障所生善心,发愿回向说:愿我生生世世皆能像今生一样保持这颗忏悔、发愿、随佛修行的心,爱水就此干枯,嗔火从此淡化,贪慢积习减轻,誓愿学诸佛一样,广度众生,修学圣人所行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誓愿断尽无明根源,精进不息地向涅槃圣道前进,誓修菩萨行愿,誓修菩萨十波罗蜜,誓成无上佛道,誓度无尽众生,并将此礼忏所发清净大愿,回施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均能和我一样生生世世力行忏悔、灭罪,发菩萨成佛行愿之法,未成佛道,永不休止。〔29〕
  业障的积累并非一时所成,故业障的消除亦非一日之功。所以,行者应以一种持之以恒、永不厌倦之心去对待,故佛在《普贤行愿品》中告诫道: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众,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30〕
  行者只有这样的发愿,才能契合佛陀设教的本怀,使所行忏悔圆满究竟,得到根除罪障的大利益。
  忏悔者不但自求忏悔,而且应教他人求忏悔,对所有忏悔起随喜心,更应扩大心量代为法界一切众生及历劫父母师长、六亲眷属乃至冤愆债主等至诚顶礼三宝求哀忏悔,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愿现在者三业冰销、福慧增长,过去者求生净土、莲生九品,并发愿情与无情同圆种智,龙华相会,同登觉岸,共证无为,这才是大乘菩萨道自利利人的精神实质,也是忏悔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忏悔是佛法的重要内容,是每个行者必行之法门,是众生去恶向善、了生脱死的良方,是转染成净、转凡成圣的起点。故经云:“业障如晨露,忏悔若朝阳。”无论我们的业有多深、障有多重,只要勤于真心忏悔,业障岂有不消之理?因此,我们要珍惜佛陀给予我们最慈悲的礼物,善用上苍赐予人类的无上良药——忏悔,这样我们的心才能永远保持恬淡快乐、洒脱自在。
  参考书目:
  1.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莆田广化寺2003年版。
  2.济群法师:《如何忏悔》,兰州五泉山嘛呢寺佛学书局出版。
  3.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版。
  4.妙莲法师:《百净其意真忏悔》,佛学通讯2000年第8期。
  5.《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6.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7.赖永海、王月清:《宗教与道德劝善》,江苏古籍出版社会安定2002年版。
  8.游祥州:《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蕴涵》,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版。
  9.傅伟勋:《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版。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日本]谦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台湾佛光山出版社1985年版。
  12.拙文法师:《论天台忏法的形成及其思想》,中国佛学院《法源》2002年,总第20期。
  13.幽城幻剑:《忏悔的真义》,2006.7.6,静心家园。
  14.圣严法师:《忏悔意义与功能》,2005.5.14,慈心有机农场。
  15.如心法师:《忏悔浅淡》,2005.9.28,圣域佛教菩提社区。
  16.觉之法师:《修佛心得·如何忏悔业障》,2006.8.15,般若空性。
  17.谢有顺:《忏悔已被滥用》,2005.5.4,天涯社区。
  18.张建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2005.10.22,解放心灵·回归当下。
  19.仁良:《忏悔业障》,2006.2.25,妙莲花论坛。
  20.《教你作忏悔》,2005.12.15,妙智学佛论坛。
  21.《忏悔的力量》,2004.6.10,自强人公益论坛。
  22.曲世宇:《忏悔之义及罪净之理》,2006.6.26,藏人文化网。
  23.道因法师:《忏悔之研究》,2006.8.2,戒幢佛学教育网。
  24.道因法师:《道次第之四力忏悔与汉地之三类忏法》,2006.5.20,戒幢佛学教育网。
  25.大寂法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2006.4.16,三学讲堂网。
  26.曹新春:《业果之理与忏悔》,2006.8.2,学员论文集网。
  27.妙音法师:《忏悔的真义》,2006.11.30,静心如斯。
  28.圣凯法师:《论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2006.11.25,生活禅·网上柏林。
  29.明一法师:《浅淡忏悔业障》,2001.11.7,佛教女性网。
  30.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关于忏悔的开示》,2004.4.18,西康色须寺。
  31.午夜莲心:《忏悔得安乐》,2005.2.17,戒邪淫篇。
  〔1〕《大正藏》第13册,第783页中。
  〔2〕《大正藏》第39册,第112页中。
  〔3〕《大正藏》第54册,第217页下。
  〔4〕《大正藏》第23册,第706页上。
  〔5〕《大正藏》第46册,第98页上。
  〔6〕《大正藏》第48册,第346页下。
  〔7〕《大正藏》第10册,第845页下。
  〔8〕《大正藏》第45册,第971页中。
  〔9〕《大正藏》第14册,第188页中。
  〔10〕昂旺朗吉堪布:《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470页上。
  〔11〕《大正藏》第2册,第764页上。
  〔12〕《大正藏》第9册,第9页下。
  〔13〕《大正藏》第46册,第485页下。
  〔14〕《大正藏》第24册,第1006页。
  〔15〕《大正藏》第45册,第969页中。
  〔16〕《大正藏》第9册,第393页中。
  〔17〕《大正藏》第3册,第304页中。
  〔18〕《大正藏》第53册,第916页上。
  〔19〕同上。
  〔20〕同上。
  〔21〕《大正藏》第128册,第964页下。
  〔22〕《大正藏》第45册,第975页中。
  〔23〕《大正藏》第9册,第393页中。
  〔24〕同上。
  〔25〕《大正藏》第40册,第215页下。
  〔26〕曲世宇著:《忏悔之义及罪净之理》,第3页下。
  〔27〕《大正藏》第22册,第22页上。
  〔28〕《大正藏》第3册,第303页下。
  〔29〕大寂法师著:《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第13页。
  〔30〕《大正藏》第10册,第845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3 06:33 , Processed in 0.14625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