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9|回复: 3

[大德开示]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大乘经之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4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第一节 部派佛教所传
 第一项 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缘?方广
  从佛法到大乘佛法,从声闻三藏到大乘藏,在演进过程中,有些中介性质的圣典。这些圣典,有的属于部派佛教,却流露出大乘的特征;有的属于原始大乘。这些圣典,可说是大乘佛教的序曲。

  部派佛教的圣典,「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如「本生」ja^taka,「甚希有法」 adbhuta-dharma,「譬喻」apada^na,「因缘」nida^na,「方广」vaipulya,其中一部分,就是大乘的胎藏、萌芽。「本生」:经中举印度民族的先贤德业,而说「即是我也」。律中从当前的事缘,说到过去生中早已如此,再归结说:过去的某某,就是现在的某人。律中所说的「本生」,通于佛及弟子,是或善或恶的(1)。早期的「本生」,已编入原始的经律。部 [P534] 派分化以后,「本生」不断的发展,着重于释尊的前生,传出了更多的菩萨因行。叙述的形式,采取律家的三段式(当前事缘,过去情形,归结到现在)。如铜鍱部Ta^mras/a^t!i^ya所传,『小部』(一0)『本生』,共五四七则;吴康僧会译出的『六度集经』;西晋竺法护所译的『生经』;传为支谦所译,僧伽斯那Sam!ghasena所集的『菩萨本缘经』等。这些「本生」,多数是部派时代所传出的。「甚希有法」:编入『阿含经』的,是赞说三宝的希有胜德。在部派的发展中,重于如来的希有功德。如『大智度论』说:「如佛现种种神力,众生怪未曾有」(2)。『大般涅槃经』举如来初生,自行七步;猕猴奉蜜等(3)。『长阿含经』的『游行经』等,已着重表扬佛的神力希有。释尊诞生的奇迹,是各部派所大同的,出于佛传,约与涅槃时的神力希有等同时。「譬喻」:梵语阿波陀那,本为光辉的伟大行业。如铜鍱部所传的『小部』(一三)『譬喻』,全部分『佛譬喻』,『辟支佛譬喻』,『长老譬喻』,『长老尼譬喻』,都是圣者光辉的行为。『佛譬喻』中说:「三十波罗蜜满」(4)。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有「菩萨阿波陀那」,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二到一五,共四卷,佛说往昔生中,求无上正觉的广大因行。文有二大段:先是长行,从顶生王Ma^ndha^tr!起,到陶轮师止。次是偈颂,与『小部』的『佛譬喻』相当(5)。在佛法通俗化中,引阿波陀那为例来证明,所以「譬喻」成为「与世间相似柔软浅语」(6),而带有举例的比喻意味。「因缘」:是制戒的因缘,说法的因缘,本来也是 [P535] 不限于佛的。但制戒与说法,释尊是根本,所以在部派佛教中,从释尊的成佛、说法、制戒,向前叙述到佛的诞生、出家、修行,或更前的叙述佛的发心、修行、授记,成为「因缘」中最重要的部分。「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缘」,都是事迹的传说。起初都不限于佛,而在部派佛教时代,都着重于佛。在流传中,这四部的事迹,是可以相通的。如佛的传记是「因缘」,也称为「譬喻」──「本起」(7):如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出的『修行本起经』;支谦所译的『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西晋聂道真所译的『异出菩萨本起经』。其中的希奇事,就是「甚希有法」。如追叙过去,归结到现在,就成为「本生」。关于释尊这部分事迹,是悠久、广大而希有的。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所传出来的,无疑是启发大乘,孕育大乘佛法的重要因素。

  「方广」:「九分教」之一的「方广」,从「记说」vya^karan!a的发展而来。「记说」的体裁,是问答、分别;内容是「所证、所生」,深秘而不显了的事理。佛法是解脱的宗教,在解脱宗教中,有太多的深秘而不显了的事理,要有明显决了的说明。「记说」就是「对于深秘隐密的事理,所作明显决了(无疑)的说明」。如佛与弟子证得的「记说」,甚深法义(主要是缘起、寂灭)的「记说」,三世业报的「记说」,未来与过去佛的「记说」。这不是「世论」,不是学问、辩论,而是肯定的表达深秘的事理,使听者当下断疑,转迷启悟的。充满宗教感化力的「记说」,在信众心目中,富有神秘感,如适应一般宗教的「诸天记说」,或说了而「一千世界 [P536] 震动」(8)。在文体上,「记说」的问答与分别,还很简略,等到文段长起来,成为广问答与广分别,就别立为「方广」,而「记说」渐被用于「众生九道中受记,所谓三乘道、六趣道」(9),更进而专重于菩萨的授记作佛了。广问答与广分别,体裁与风格略有不同,所以部派佛教中,传出了「毗陀罗」vedalla,译为「有明」)与「毗佛略」vaipulya,译为「方广」)──二类。广问答的「毗陀罗」,是法义的问答集,性质是说明的、了解的,学风与阿毗达磨(abhidharma)相近。「毗佛略」是广分别体,阐述种种甚深的法义,破斥、超越世间的种种妄执,归结于甚深寂灭的智证。然广问答体,在汉译经中,也归结于寂灭,如『法乐比丘尼经』说:「君欲问无穷事,然君问事,不能得穷我边也。涅槃者,无对也」(10)。『杂阿含经』也说:「摩诃拘絺罗!汝何为逐!汝终不能究竟诸论,得其边际。若圣弟子断除无明而生明,何须更求」(11)!广问答也是广分别那样的,从分别到无分别,引向深广无际,超越绝对的证境。(所以一般但立「方广」一分)。这是充满宗教意味,富有感化力的,以智证寂灭为究极的圣典(12)。这样的圣典,初期的多被编入『长阿含经』与『中阿含经』。部派佛教所传出的,如法藏部Dharmaguptaka 的『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说:

   「如是生经,本经,善因缘经,方等经,未曾有经,譬喻经,优婆提舍经,句义经,法句经,波罗延经,杂难经,圣偈经:如是集为杂藏」。 [P537]

  「杂藏」,是「经藏」以外的。法藏部说「杂藏」中有「方等经」,也就是说,在「四阿含经」以外,别有「方等(即「方广」)经」的存在。『毗尼母经』说:「从修妒路乃至优婆提舍,如是诸经与杂藏相应者,总为杂藏」(13)。『毗尼母经』所说,与『四分律』相近,「杂藏」中也是别有「方广」部类的。四阿含经以外的「方广」,虽不能确切的知道是什么,但性质与「九分教」中的「方广」相同,是可以确定的。『四分律』说:「有比丘诵六十种经,如梵动经」(14) 。说一切有部与之相当的,『十诵律』举「多识多知诸大经』十八种(15);『根有律』举『幻网』等「大经」(16)。这些都是被称为「方广」的,所以『四分律』所说「六十种经」,可能有些是没有编入「阿含经」的「方广」。又『增壹阿含经』卷一「序」(大正二?五五0上──下)说:

  「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诸法甚深论空理,难明难了不可观。……彼有牢信不狐疑,集此诸法为一分。……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

  『增壹阿含经』「序」,在说明了结集三藏,经藏分为四部分以后,又作了如上的说明。「集此诸法为一分」──「杂藏」,就是菩萨发心,六度,甚深空义等;「方等大乘」就在这「杂藏」中。经序所说,与『四分律』、『毗尼母经』所说相同。总之,部派佛教中的某些部派,「杂藏」中是有「方等经」的。『论事』一七?一八?二三章中,提到说大空宗Maha^sun~n~ata^va^din [P538] 的方广部Vetulyaka,应该是属于大众部系的。称为「方广」、「大空」,正与龙树 Na^ga^rjuna论所说:「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17)相合。部派佛教中,有(阿含以外的)称为「方广」的圣典,有以「方广」为名的部派。大 乘经兴起,多数称为「方广」(或译「方等」)、「大方广」(或译「大方等」),与部派佛教的「方广经」、「方广部」,有不容怀疑的密切关系。大乘方广经的传布,主要是继承这「决了深秘事理」的「方广」而来。

  
注【66-001】参阅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五九──五六一)。
注【66-002】『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八上)。
注【66-003】『大般涅槃经』卷一五(大正一二?四五二上)。
注【66-004】『小部』『譬喻』(南传二六?一)。
注【66-005】参阅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六0四──六0五)。
注【66-006】『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七中)。
注【66-007】『长阿含经』(一)『大本经』,经文自说为「大因缘」。「本起」与「因缘」相通,随各部派的取意而别。
注【66-008】参阅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二四──五三三)。 [P539]
注【66-009】『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六下──三0七上)。
注【66-010】『中阿含经』卷五八『法乐比丘尼经』(大正一?七九0上)。
注【66-011】『杂阿含经』卷一四(大正二?九五中)。此经又编为『中阿含经』的『大拘絺罗经』,『中部』的『正见经』。
注【66-012】参阅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五七三──五八四)。
注【66-013】『毗尼母经』卷四(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注【66-014】『四分律』卷三七(大正二二?八三三中)。
注【66-015】『十诵律』卷二四(大正二三?一七四中)。
注【66-016】『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七(大正二三?六六二上)。
注【66-017】『大智度论』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中)。

  

 第二项 三藏以外的部派圣典
  经二大结集所集成的部类,是佛教界公认的。此后一再分化,成立种种部派。凡经一次分化,都各自对圣典作一番审定与改编。经、律的彼此差别,代表了部派间的实质对立。部派分立后,圣典还在不断的传诵、集出,但没有编入固有的经、律中去,因为经、律已凝定而被(自部所)公认了。没有编入「经」、「律」、(「论」)──三藏的,就属于「杂藏」或「小部」。这 [P540] 类圣典,现在依据可以考见的,说到一部分。如『入大乘论』卷上(大正三二?三六下)说:

   「舍头罗经、胎经、谏王、本生、辟支佛因缘,如是八万四千法藏,尊者阿难从佛受持者,如是一切皆有非佛语过」!

  『入大乘论』说到的这几部,是声闻学者(某些部派)所承认是佛说的,却不属于三藏。其中,1.『舍头(谏)罗经』:在汉译大藏(『大正藏』「密教部」四)中,有吴支谦与竺律炎共译的『摩登伽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的『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或名『虎耳意经』)一卷,是同一部类的别诵本。摩登伽女Ma^tan%ga^以咒术惑乱阿难A^nanda的故事,『大毗婆沙论』也曾经说到(1)。现有安世高译的『佛说摩邓女经』一卷,东晋失译的『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一卷」『大正藏』「经集部」一),就是摩登伽女惑乱阿难的因缘。『舍头罗经』S/ardu^lakarn!a$vada^na ,是在摩登伽女惑乱阿难的事缘上,说过去生事,阐述种族平等外,编入咒语、二十八宿、占卜星宿、时分长短等。据『十诵律』说:「阿兰若比丘……应善知道径,善知日数,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读诵星宿经」。近聚落住比丘,也要知道这些(2)。『星宿经』是世俗的星宿历数,比丘们为了实用而学习,终于集成『舍头罗经』。这可能是说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诵本;或是同在北方的,法藏部Dharmaguptaka「咒藏」的一部。2. 『胎经』:在大藏经中,有二部:『佛为阿难说处胎经』,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译,编入 [P541] 『大宝积经』第十三会。唐义净所译的『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二卷,编入『大宝积经』第十四会。这二部的主体相同,说明胎儿的生长过程,并「四种入胎」的差别。义净所译的,与难陀Nanda「贪欲譬喻」相结合,并说难陀过去生中的因缘,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一──一二)所说相同。3.『谏王』:大藏经有刘宋沮渠京声所译的『佛说谏王经』,一卷。异译本有唐玄奘译的『如来示教胜军王经』;赵宋施护译的『佛说胜军王所问经』(『大正藏』编入「经集部」一)。4.『本生』:即各部派所传的『本生』谈。5.『辟支佛因缘』:传说的辟支佛因缘,出三藏以外而是佛所说的,藏经中(『大正藏』「本缘部」下)有传说为支谦所译的:『撰集百缘经』(第三卷)「授辟支佛品第三」;所说的辟支佛因缘,共十事。又有秦失译的『辟支佛因缘论』二卷,都是「昔从先师相传闻」(3),展转传说而来的。

  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中,发现有『集法经』、『筏第遮经』、『正法灭经』。『集法经』如『阿毗达磨显宗论』卷一﹙大正二九?七七八中──下)说:

   「又见集法契经中言:于我法中,当有异说。……诸如是等差别诤论,各述所执,数越多千。师弟相承,度百千众,为诸道俗解说称扬。我佛法中,于未来世,当有如是诤论不同。为利为名,恶说恶受,不证法实,颠倒显示」。

  这是部派纷争极盛的时代,作为佛的预记而编入『集法经』中。这是说一切有部的『集法经 [P542] 』;现存『结集三藏及杂藏传』,『迦叶结经』(编入『大正藏』「史传部」一);『大智度论』所说的『集法经』(4),都属于这一类,依原始五百结集的传说,而更为增广的编集。『筏第遮经』:是天神授与的(5)。『正法灭经』,『大正藏』「史传部」,有失译的『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长行;西晋失译的『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百二十章』──偈颂。这两部是同本异译,叙述末世比丘的衰乱,导致拘睒弥的法灭,策励比丘们精进修行。这是佛使迦旃延ka^tya^yani^putra 说的,「如佛所说」(6)。说一切有部的『正法灭经』,可能就是这一部。藏经中还有失译的『法灭尽经』一卷;竺法护所译的『当来变经』一卷(『大正藏』编入「涅槃部」),也是同性质的经典,但这两部已是大乘部类。『法灭尽经』更说到:「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7)。这些,都由于末世(西元前后)的政治混乱,僧伽衰敝,忧虑法灭,而用来策励比丘们精进的。「末法」思想,由此而增强起来。

  『瑜伽师地论』中,抉择声闻的伽陀,有「胜义伽陀」、「意趣义伽陀」、「体义伽陀」三类(8)。「意趣义伽陀」五一颂,是大梵天王请问而佛说的(9)。这部伽陀集,不知道名称,也没有相同的译本。「胜义伽陀」中,「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颂(10),依『成唯识论』说,出于『解脱经』(11)。这部『解脱经』,是不在三藏以内的。『瑜伽师地论』所引声闻伽陀,是说一切有部,或持经者所诵的。 [P543]

  南传铜鍱部Ta^mras/a^t!i^ya所传的巴利语Pa^li圣典,一般看作原始佛教圣典,其实有些部类的集成,也是很迟的。如『小部』的『譬喻』,分四部,『佛譬喻』共七七偈。首先问譬喻多少,三十波罗蜜,归依(一──二颂)。次叙述「诸佛国」土的庄严清净(三──一七)。佛与辟支佛、诸弟子,在佛国中受用法乐(一八──三0)。再举佛土的庄严──花香、池莲、鸟音、灯光、舞伎(三一──四二);诸天来问生天的善业,修种种的天供养;倾听法音,得到果证(四三──六八)。十波罗蜜满足,得无上的觉悟(六九──七二)。末了举「诸佛教」,而归结于三宝的不可思议(七三──七七颂)。从初问「佛譬喻有几」,「三十波罗蜜满」,及末后举十波罗蜜来说,『佛譬喻』的初形,是以佛的往昔修行为主的,但现存的『佛譬喻』,却成为清净佛土的庄严。『小部』的『佛种姓』,是释迦佛往昔的史传。序分名『宝珠经行处品』:佛以宝珠化作空中的经行处,诸天云集,五百比丘也来了。宝珠经行处的化现,为了说明释尊的广大功德──「四阿僧祇」以来,决意志求佛道,修行十波罗蜜的场所。这与『佛譬喻』的佛土庄严,意趣相同。『佛譬喻』的「诸佛土」,如『华严经』的佛土庄严;『佛种姓』的化作空中经行处,如『大集经』的空中化作「宝坊」一样。依觉音Buddhaghos!a的『长部注』 Suman%galavila^sini^说:长部师Di^ghabha^n!aka所传的『小部』,是没有『譬喻』与『佛种姓』的(12)。可见这二部是后起的,与大乘思想相呼应的作品。 [P544]

  此外,如『舍利弗问经』,是大众部Maha^sa^m!ghika的,说到了文殊师利Man~jus/ri^ (13)。『入大乘论』说:「僧祇中说:青眼如来等,为化菩萨故,在光音天,与诸声闻众,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住」(14)。这又是大众部的另一圣典。元魏瞿昙般若流支Prajn~a^ruci所译的『正法念处经』,七0卷,是说一切有部与正量部Sam!mati^ya所推重的。经中的天鸟,都说法警觉天众;「鹅王菩萨」、「鹅王善时菩萨」为诸天说法(15),更类似大乘经说。『法住经』,『入大乘论』曾提到他的内容:「尊者宾头卢,尊者罗!7亩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16),住世而护持佛法。唐玄奘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是依据『法住经』的。依所说的内容,与锡兰佛教,容认大乘的部派有关(17)。

  依上来(二项)所说,可见部派佛教中,出三藏以外的部类,而集出又迟一些的,着实不少。这些,或是大乘(佛菩萨)思想的孕育者,或是与大乘思潮相契应的,或已有了大乘的特征。那些保持声闻圣典形式的,也是融摄了当时的世俗学术,如天文历数(如『舍头罗经』),胎儿生育过程(如『处胎经』),国王治道(如『谏王经』),与部分大乘经的通俗、普及的倾向相合。现在依据的资料,虽是不完整的,但倾向于大乘的机运,已隐约的显露出来。这不是某一部派,而是佛教界的共同倾向,所以说:大乘佛法的兴起,代表了那个时代佛教界的共同心声。

  
注【67-00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八(大正二七?九0中)。 [P545]
注【67-002】『十诵律』卷五七(大正二三?四一九下──四二0上)。
注【67-003】『辟支佛因缘论』卷上(大正三二?四七三中)。
注【67-004】『大智度论』卷二(大正二五?六七上)。
注【67-005】『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五(大正二九?四一六中)。
注【67-006】『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大正四八?七上)。
注【67-007】『法灭尽经』(大正一二?一一一九中)。
注【67-008】『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三上)。
注【67-009】『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五下──三六七上)。
注【67-010】『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四上)。
注【67-011】『成唯识论』卷五(大正三一?二四下)。
注【67-012】Suman%galavila^sini^(I. P. 15)。
注【67-013】『舍利弗问经』(大正二四?九0二下)。
注【67-014】『入大乘论』卷下(大正三二?四六上)。
注【67-015】『正法念处经』卷四六(大正一七?二七一上)。又卷五二(大正一七?三0六中)。
注【67-016】『入大乘论』卷上(大正三二?三九中)。
注【67-017】本项,依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不断传出的部派佛教圣典」,略为补充而成。 [P546]

 第三项 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
  「声闻」s/ra^vaka,是「多闻圣弟子」,从佛听闻声教而修证的,所以称为声闻,与「弟子」的意义相近。佛与声闻,是师与弟子的关系。佛在成佛以前,经长期的修行,称为「菩萨」bodhisattva,菩萨是立志求菩提的众生。在声闻与菩萨间,有称为「独觉」的圣者。这三类行人,合称为「三乘」,这是部派佛教所公认的。Pratyeka-buddha,音译为辟支迦佛、辟支佛,译义为「独觉」(或译作「各佛」),是各自独悟的意思。或梵音小异,读为Prati^tyaka-buddha ,译义为「缘觉」。佛教有「独觉」一类,与大迦叶Maha^ka^s/yapa是不无关系的,如『杂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三0一下)说:

   「世尊告摩诃迦叶言:汝今已老,年耆根熟。粪扫衣重,我衣轻好。汝今可住僧中,着居士坏色轻衣!迦叶白佛言:世尊!我已长夜习阿练若,赞叹阿练若;(长夜习粪扫衣、乞食,赞叹)粪扫衣、乞食」(1)。

  迦叶年纪老大了,释尊觉得不用着粗重的粪扫衣,住阿兰若。劝他回到僧伽中来,着轻好一些的居士施衣。但大迦叶拒绝了佛的好意,因为「长夜」以来,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习惯了,「云何可舍」!此经,在『增壹阿含经』卷五(大正二?五七0中)这样说: [P547] 「世尊告曰:迦叶!汝今年高长大,志衰朽弊,汝今可舍乞食乃至诸头陀行,亦可受诸长者请,并受衣裳。迦叶对曰:我今不从如来教,所以然者,若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我则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尽行阿练若,……行头陀。如今不敢舍本所习,更学余行」。

  依经说,住阿兰若等头陀行,是辟支佛所行的。上面曾说到,释尊出家修行,以及初期的佛弟子,都是住阿兰若,着粪扫衣,常乞食的。这是当时一般沙门的生活方式。释尊「依法摄僧」,重视僧伽的集体生活;采取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使更多的人能依法修证。所以释尊劝大迦叶住到僧伽中来,不妨着居士施衣,正是释尊建立僧伽的精意所在。大迦叶习惯了当时一般的沙门生活,独住阿兰若处,不愿意住在僧中,暗示了大迦叶与释尊在精神上的差距。大迦叶是相当自豪的,特别是发起主持了结集大会,成为(佛涅槃后的)佛教权威,所以有佛请迦叶坐,分迦叶半座,受佛粪扫衣,是世尊法子,成就六神通(有佛那样的广大胜妙功德)(2);在佛弟子中,迦叶是不同于一般弟子的。『增壹阿含经』称大迦叶所行的,是「辟支佛所行」。除生活方式外,辟支佛的特性,大迦叶的确是具备的。一、无师自悟:「若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我则成辟支佛」。因为释尊出世成佛,所以才现弟子身,而其实是自己能觉证的。二、不说法教化:佛劝大迦叶为大众说法,迦叶不愿意说:「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若说法者,当有比丘不忍不喜」(3)。三、现神通:如『分别功德论』说:「夫辟支佛法,不说法教化,专以神足感动,三昧变现。大迦 [P548] 叶虽复罗汉取证,本识犹存」(4)。大迦叶的风格,就是辟支佛的风格,这是『杂阿含经』所暗示,『增壹阿含经』与『分别功德论』所明说的。『杂阿含经』的「记说」部分,一般分为「如来记说」与「弟子记说」,或「佛品」与「声闻品」。而『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分为「声闻乘相应语」、「独觉乘相应语」、「如来乘相应语」(5)。这是将「如来记说」中,有关摩诃迦叶的十一经,别立为独觉乘的相应教(6)。大迦叶与辟支佛──独觉有关,在北方是被公认了的。

  辟支佛」的名称,在佛教中是不太迟的。『中部』(一一六) 『仙吞经』,与『增壹阿含经』「力品」第七经相当,说到:王舍城Ra^jagr!ha五山中,惟有Isigili ──仙人山,名称是从来不变的。山中常有五百辟支佛住;并说辟支佛的名字(7)。『增壹阿含经』卷三二(大正二? 七二三中)说偈:

   「诸佛未出时,此处贤圣居;自悟辟支佛,恒居此山中。此名仙人山,辟支佛所居;仙人及罗汉,终无空缺时」。

  仙人山,与波罗奈Va^ra^n!asi^的仙人堕处R!s!ipatana一样,在释尊成佛以前,就是隐遁仙人们的住处。传说的古代仙人,也就是印度旧有的沙门。古佛、古胜者、古仙人,是印度一般所公认的,所以耆那教Jaina立二十三胜者,佛教有七佛(南传二十四佛,与耆那教更相近);十大仙人、五百仙人,也为佛教所传说。传说中的古仙人,就是住仙人山或仙人堕处(或 [P549] 译「仙人住处」)的。仙人的生活方式,与释尊弟子们的初期生活,没有太多的差别。释尊重视律制的集体生活,僧伽中心的佛教发展起来,成为声闻(出家)弟子的行仪。僧伽中心的声闻行,与大迦叶所代表的阿兰若头陀行,显然的不同。大迦叶的风格,与无师自悟的古仙人相近,渐被认为辟支佛一流。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大乘经之序

续-《●[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声闻、辟支佛、佛(菩萨)──三乘圣者,都有传说的事迹。佛的事迹,如诞生以来,及末后的『涅槃譬喻』;过去生中修行的事迹,就是「本生」与「譬喻」。声闻弟子的宿世因缘,如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大正藏』「本缘部」下)。佛弟子自说本起,共二九人。这一譬喻集,与『根有律药事』所说:佛与五百弟子,在阿耨达池Anavatapta 自说本起因缘相当;弟子自说的,共三十五人。『僧祇律』也说到『阿耨达池经』(8)。这是早期的『长老譬喻』;现存『小部』『譬喻』中的『长老譬喻』,共五四七人,是后来大大的补写了。由于佛世不可能有辟支佛,辟支根性的大迦叶,也成为佛的声闻弟子,所以佛世没有辟支佛因缘。但过去世中辟支佛的因缘,传出的也不少,如传说为支谦所译的『撰集百缘经』,第三『授记辟支佛品』。『增壹阿含经』也有爱念辟支佛、善目辟支佛等事缘(9)。大众部所传,『杂藏』中有「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10)。既有三乘圣者的事缘,也应有三乘法门。声闻弟子是闻佛声教而修证的,所传的教法,如『阿含经』,内容非常丰富。辟支佛呢?『僧祇律』说到『 [P550] 缘觉经』(11)。铜鍱部Ta^mras/a^t!i^ya所传,『小部』『譬喻』中,有『辟支佛譬喻』,共五八偈,是佛为阿难A^nanda说的。然依体裁,这是不能称为譬喻的。自九偈到四九偈──四一偈,实与『经集』『蛇品』的『犀角经』大体相合,每偈都以「应如犀角独游行」为结。说一切有部所传,名为『麟(角喻)颂』(12)。说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大事」,也有类似的一二偈(13)。这里虽有共传的古偈在内,但起初是可通于佛及声闻弟子的。如一一?一二偈,与『中阿含经』『长寿王本起经』,『中部』(一二八)『随烦恼经』,『四分律』 『拘睒弥犍度』偈相同(14),只是犀角与象的不同而已。在三乘的传说中,取古传的『犀角经』,附以说明辟支佛的偈颂,编为『辟支佛譬喻』。总之,辟支佛也有『缘觉经』与辟支佛偈了。如来往昔修菩萨行,也应该有菩萨法门,这就是「菩萨藏」。『四分律』立『杂藏』,『杂藏』中有本『生经』、『方等经』(15)。依真谛Parama$rtha所传,法藏(护)部Dharmaguptaka立五藏:「四、咒藏;五、菩萨本因即名菩萨藏」(16)。这是将有关菩萨的『本生』等,从『杂藏』中分离出来,独立为菩萨藏。菩萨本生等,大众部Maha^sa^m!ghika也是编入『杂藏』的。依『分别功德论』,也别立为「菩萨藏」了(17)。但这是释迦菩萨历劫修行的事缘,以此为(后人可以修学的)菩萨法门,当然是不能满足的。到底过去佛为菩萨说些什么?有什么菩萨法门流传下来?于是铜鍱部立『佛譬喻』,有清净「诸佛国」说(18);说出世部「大事」,有「十地」说(19);法藏部等, [P551] 有「百八法明门」说(20)。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也传说:「佛一时与慈氏菩萨论世俗谛,舍利子等诸大声闻,莫能解了」(21)。声闻弟子可以不知不解,但不能说没有。于是声闻藏、辟支佛藏以外的菩萨藏,大大流传起来。这不是少数人的事,是佛教界普遍的希求。所以大乘经出现,虽有人反对,而不断的传出,数量竟是那么庞大!这正是适应时机需要的最好说明。菩萨藏 ──大乘经的出现,对当时的佛教界来说,真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

  
注【68-001】『相应部』「迦叶相应」(南传一三?二九七)。
注【68-002】『杂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三0二中──三0三下)。『相应部』「迦叶相应」,缺佛请迦叶坐与分半座事(南传一三?三一七──三二四)。
注【68-003】『杂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三00下──三0一上)。『相应部』「迦叶相应」(南传一三?二九九── 三0八) 。
注【68-004】『分别功德论』卷上(大正二五?三0下)。
注【68-005】『瑜伽师地论』卷二五(大正三0?四一八中)。
注【68-006】『大正藏』编号一一三六──一一四四;九0五?九0六经。『相应部』「迦叶相应」。
注【68-007】『中部』(一一六)『仙吞经』(南传一一下?六六──七二)。『增壹阿含经』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三上 ──下)。
注【68-008】『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大正四?一九0上──二0二上)。『摩诃僧祇律』卷一三(大正二二?三三七 [P552] 上)。
注【68-009】『增壹阿含经』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七上──中、七二四上)。
注【68-010】『摩诃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
注【68-011】『摩诃僧祇律』卷一三(大正二二?三三七上)。
注【68-012】『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六0上)。
注【68-013】水野弘元『经集』『犀角经』注(南传二四?二五)。
注【68-014】『中部』(一二八)『随烦恼经』(南传一一下?一九五)。『铜鍱律』『大品』(南传三?九0七)。『四分律』卷四三(大正二二?八八二下)。 『中阿含经』卷一七『长寿王本起经』(大正一?五二五下)。
注【68-015】『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注【68-016】『三论玄义检幽集』卷六(大正七0?四六五中)。
注【68-017】『分别功德论』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注【68-018】『小部』『譬喻』(南传二六?一──一0)。
注【68-019】『大事」十地,如山田龙城『大乘佛教成立论序说』所引(二六八)。
注【68-020】『佛本行集经』卷六(大正三?六八0下──六八二中)。『方广大庄严经』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四五上)。『普曜经』卷一,误作「八百」(大正三?四八七上──下)。
注【68-02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一(大正二七?七七二上)。 [P553]

第二节 大乘佛教所传
 第一项 原始大乘与最古大乘
  在大乘经出现中,那些大乘经最先出现?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提出了「最古的大乘经」。以原始『般若经』与『阿!B粊佛国经』,及『般舟三昧经』与『大阿弥陀经』为二系,即般若法门与东方阿!B粊净土,西方阿弥陀净土与念佛的般舟三昧。次从古译大乘经中,所见的大乘经,推定为「先行大乘」。如『大阿弥陀经』所说的『道智大经』、『六波罗蜜经』;『遗曰摩尼宝经」所说的『六波罗蜜经』、『菩萨藏经』、『佛诸品』;其他古译经所说的『三品经』、『菩萨藏经』、『六波罗蜜经』。所以,『道智大经』、『六波罗蜜经』、『菩萨藏经』、『三品经』、『诸佛品』,是比较早出的大乘经(1)。博士的意见,着重于译出的先后。所说的二系及先行大乘,大体上是这样说的。

  静谷正雄所著『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分「原始大乘」与「初期大乘」。举『大阿弥陀经』,『阿!B粊佛国经』,『舍利弗悔过经』,『阿难四事经』,『月明菩萨经』,『龙施女经』,『七女经』,『老女人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梵志女首意经』,『佛说心明经』 [P554] ,『太子和(私?)休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十三部为「原始大乘经」。他以为:「本书分小品(般若)以前的原始大乘,小品(般若)以后的初期大乘」(2);也就是:「初期大乘佛教,(有)未受般若思想影响的原始大乘,般若以后的初期大乘二阶段」(3)。这二阶段的时代,推定为(4):

图片
           │  原始大乘              │ 初期大乘
   ────┼────────────┼────────────
   萌芽期  │  纪元前一00──一    │ 纪元后五0──一00
   发达期  │  纪元后一──一00    │ 纪元后一00──二五0

  「原始大乘」是未受般若思想影响的,所以「原始大乘」的教义,是(5):

  「原始大乘的教义,详细分别来说,以成佛为理想,四无量心,实践六波罗蜜。重誓愿,阿弥陀佛等他方佛的信仰。重佛塔供养,说若干三昧,安立菩萨阶位,礼佛忏悔法等」。

  重视塔寺与信愿的大乘,是一般的通俗的信行大乘;以此为原始,以法行的智证大乘为后起,是我们所不敢苟同的。在「初期大乘」中,列有『如来兴显经』,『大哀经』,似乎也没有考虑到「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的区别。

  关于大乘经出现的先后,有几点是应该注意的。一、「法」是在先的;无论是信仰,行仪,修行方法,深义的证悟;传说的、传布的、传授的,都是先有「法」的存在,孕育成熟而集出来 [P555] 的。一种信仰,仪制,修行的教授,不是凭个人编写而有,总是比经典的集出为早的。二、『华严』、『般若』、『涅槃』、『大集』、『法华』等大经,固然有先集出的,续集的,补充的,或重新组合等过程,不能以一概全而说古说今。就是不太长的经典,也可能有过变化、补充的;这大体可依经文的体裁,或前后关联而论证出来。三、大乘佛经的出现,是多方面的。以人来说,重信的,重智的,重悲的;重理想的,不忘现实的;住阿兰若的,住寺院的;阐扬深义的,通俗教化的;出家的,在家的;重法的,重律的:因各人所重不同,领受佛法也就差别。在大乘佛教孕育成熟而涌现时,这也是「百川竞注」,从不同的立场而倾向于大乘,化合于大乘,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侧面。而这又相互影响,相互对立,相互融摄,而形成大乘佛教的全体。如忽略这些,任何考据、推论,都不可能表达「初期大乘佛教」成立的全貌。

  在佛教的发展中,是从部派佛教,演进到大乘佛教,但在大乘兴起后,部派佛教所有的教典或传说,也可能受影响,染上大乘色彩,或改化为大乘的经典。如『四分律比丘戒本』说:「我今说戒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6)。『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也说:「我已说戒经,众僧长净[布萨]竟,福利诸有情,皆共成佛道」(7)。发愿回向,众生同成佛道,是大乘的立场。声闻部派的『戒本』,怎么会回向佛道呢?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旧律──『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说:「惭愧得具足,能得无为道,已说戒经竟,僧一心布萨」(8)。『 [P556] 十诵律』本,是愿大众得无为(涅槃)道的;其他部派的戒本,也是这样。可见『四分律』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是受到大乘的影响而有所修改了!又如尸利掘多S/ri^gupta,或音译「申日」,义译为「德护」等)请佛应供,设火坑毒饭来害佛的故事,『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增壹阿含经』,南传的『法句义释』,都说到这件事(9),这是部派佛教固有的传说。现存汉译经中,如晋竺法护所译『月光菩萨经』,传为竺法护译的『申日经』,宋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所译『申日儿本经』(10),叙事虽大致相同,却多了「申日」子月光 Candraprabha^,月光劝父──申日,切不可害佛。经说月光「慈悲愍世,……欲度众生」;「先世宿命,……志在大乘」;「过(去)世宿命学佛道」(11),是菩萨模样,但经义还是部派的旧传说。到了隋那连提耶舍Narendrayas/as所译『德护长者经』(12),赞月光童子菩萨的种种功德,已成为大乘经。月光童子菩萨末世护法的传说,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很大。传为支谦所译的『月明菩萨经』,说到「申日有子,字栴罗法(汉言月明),有清洁之行」(13)。不说申日害佛事,专为月光童子说菩萨行,也是大乘经,与高齐那连提耶舍所译的『月灯三昧经』有关(14),但『月灯三昧经』连篇偈颂,文字极为繁衍。申日及月光童子的传说,是在大乘开展中,部派旧传说的大乘化。受大乘影响而演化的例子,不在少数,如竺法护所译的『心明经』,梵志妇饭汁施佛,佛为梵志说尼拘陀树子的譬喻,故事见『根有律药事』(15)。『律』说:佛为梵志妇受辟支佛记,梵 [P557] 志闻佛说四谛而悟入。『心明经』说:「解深妙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影、响、野马,却三十劫当得作佛」;梵志也因佛说四谛而得悟(16),这是部派所传故事而大乘化的一例。如支谦所译的『老女人经』(异译有宋失译的『老母经』,求那跋陀罗所译『老母女六英经』):佛为老母说深法──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这位老女人,是佛过去生中的生母;为授记──往生阿弥陀佛国,将来成佛(17)。老女人是佛过去的生母,也出于『根有律药事』,但老母是闻四谛法,得预流果(18)。又如支谦所译的『七女经』:佛因婆罗门的七位女儿,说到过去迦叶Ka^s/yapa佛时,机惟尼王的七女事,为七女授记作佛(19)。七女事,与南传『本生』、『长老尼譬喻』所说相关 (20)。七女是Kiki(梵语Kr!kin)王女,Kiki王是迦叶佛的护持供养者。部派所传,七女是今七大比丘尼(阿罗汉)的夙世事,而『七女经』的七女,转化为发菩提心,将来成佛了。这类篇幅不太长的经典,是在大乘开展中,部派所传故事的大乘化,不是大乘佛教的先声。本书所要注意的,是部派佛教内容的大乘倾向,引发大乘,大乘佛法开展的历程。

  
注【69-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九八──一三三)。
注【69-002】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二九六)。
注【69-003】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二九三)。
注【69-004】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二七四)。 [P558]
注【69-005】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四八)。
注【69-006】『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二二?一0二三上)。
注【69-007】『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大正二四?五0八上)。
注【69-008】『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大正二三?四七九上)。
注【69-009】『十诵律』卷六一(大正二三?四六四中──下)。『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七?八(大正二四 ?四四三中──四四五中)。『增壹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七七三下──七七五中)。『法句释』,见『印度佛教固有名词辞典』(六二一)。
注【69-010】『月光童子经』(大正一四?八一五上以下)。『申日经』(大正一四?八一七下以下)。『申日儿本经』(大正一四?八一九下以下)。
注【69-011】『月光童子经』(大正一四?八一六上)。『申日经』(大正一四?八一八中)。 『申日儿本经』(大正一四 ?八一九下)。
注【69-012】『德护长者经』(大正一四?八四0中以下)。
注【69-013】『月光菩萨经』(大正三?四一一上)。注说「汉言」,本经可能不是支谦译的。『申日经』也说:「申日有子,名栴罗法(汉言月光)」(大正一四?八一八中),可能与『月明菩萨经』,出于同一人所译。
注【69-014】『月灯三昧经』卷八(大正一五?五九九下──六00下)。
注【69-015】『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八(大正二四?三六上──三七上)。 [P559]
注【69-016】『心明经』(大正一四?九四二下)。
注【69-017】『老女人经』(大正一四?九一一下──九一二中) 。
注【69-018】『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0(大正二四?四四中)。
注【69-019】『七女经』(大正一四?九0七下──九0九中)。
注【69-020】『小部』『本生』(南传三九?二六五)。『小部』『长老尼譬喻』(南传二七?四0五──四四六)。  

 第二项 六度集──重慈悲
  初期大乘经中所见的,被称为「先行大乘」的,试为分别的检讨。

  『大阿弥陀经』,『平等觉经』,说到『六波罗蜜经』。『遗曰摩尼宝经』及异译本,在「乐求经法」中,都有『六波罗蜜」。『佛说太子和(私?)休经』,与异译『佛说太子刷护经』,也说到『六波罗蜜经』。『月灯三昧经』说到「六波罗蜜」,梵本作S!at!pa^ramita^-sam!gi^ti 。sam!gi^ti,一般译作「结集」或「集」,所以是『六波罗蜜集』。这确是古代流行,早于大乘经,而被看作大乘经的圣典。在汉译的经典中,吴康僧会(西元二五一年)译出的『六度集』,或名『六度集经』,与大乘经所见的『六波罗蜜经』、『六波罗蜜集』相合。这部经,共八卷,以六度分类:布施度无极二十六事,持戒度无极十五事,忍辱度无极十三事,精进度无极十九事 [P560] ,禅度无极九事,明度无极九事,合共九十一事。然禅度初说(七四),「禅度无极者云何」一事,是禅度的解说(1);如除去这一事,全集实为九十事。所说的菩萨六度大行,都出于「本生」,惟有禅度所说,体例有些不合。如(七五──七六)「昔者比丘」下,是比丘们修禅的一般情形,却以「菩萨禅度无极一心如是」作结(2)。(七七──七九)三事,是释尊成佛以前的入禅故事。(八0)事,出于『长阿含经』的『游行经』(3),也是释尊的现生事。(八一)是『般若经』常悲(常啼Sada^prarudita)菩萨事;但说「众佑自说为菩萨时,名曰常悲」(4),作为释尊的「本生」,与『般若经』不合。(八二)事是释尊的「本生」。禅度的体例,与其他五度不同,又加入『般若经』常啼菩萨的求法故事。『六度集经』以外,『出三藏记集』「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中,有当时有本可据的『本行六波罗蜜经』一卷(5);又『六波罗蜜经』一卷,『六度六十行经』一卷(6),极可能是『六度集经』同性质的圣典。『六度六十行经』,应该是六十事的译本。六度,本从「本生」的内容分类而来。选择部分的「本生」谈,随类编集,称为『六度集』。或作『应六波罗蜜经』(7),应是相应sam!yukta,正是随类纂集的意思。这虽是部派佛教所传的,但是菩萨修行的模范,受到佛教界的尊重(古代每用为通俗教化的材料)。大乘菩萨道,依此而开展出来(在流传中,受到大乘佛教的影响)。

  六度,是从释尊菩萨时代的大行而类集所成的,所以充满人间的现实意味。禅度而属于「本 [P561] 生」的,仅有(八二)一事,可见菩萨道是不重禅定的。依『六度集经』对六度的解说,可见菩萨道是重于悲行的,如『六度集经』(8)说:

   「布施度无极者,厥则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贤成度,护济众生。………布施众生,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 「忍辱度无极者,厥则云何?……众生所以有亡国、破家、危身、灭族,生有斯患,死有三(恶)道之辜,皆由不能怀忍行慈,使其然矣。菩萨觉之,即自誓曰:吾宁就汤火之酷,菹醢之患,终不恚毒加于众生。……自觉之后,世世行慈」。 「精进度无极者,厥则云何?精存道奥,进之无怠。……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艰」。

  布施,忍辱,精进,充满了对众生的悲心悲行。布施度利济众生(并不重供养三宝),共二十六事,占全经百分之二十九,可见悲济众生的重要!大乘经说:「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说明了悲济在菩萨道中的地位。最足以表现大乘慈悲精神的,是释尊。释尊「本生」的重于悲济,如『六度集经』所说。释尊立愿在秽土成佛,所以从净土来听法的,都赞叹释尊的慈悲,在秽土修行的功德。如『持世经』说:「我常长夜庄严如是愿,如是精进忍辱行:为苦恼众生 [P562] 无救护者,无依止者,多堕恶道者,我于尔时(在五浊恶世)当成佛道,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 (9)。在秽土修行,在秽土成佛度众生,如释尊那样,正是悲增上菩萨的楷模!

  
注【70-001】『六度集经』卷七(大正三?三九上──中)。
注【70-002】『六度集经』卷七(大正三?三九下──四一上)。
注【70-003】『长阿含经』卷三『游行经』(大正一?一九上──下)。
注【70-004】『六度集经』卷七(大正三?四三上)。
注【70-005】『出三藏记集』卷四(大正五五?二九下)。
注【70-006】『出三藏记集』卷四(大正五五?三六中)。
注【70-007】『大宝积经』卷七七『富楼那会』(大正一一?四四一中)。
注【70-008】『六度集经』卷一(大正三?一上)。又卷五(大正三?二四上──中)。又卷六(大正三?三二上)。
注【70-009】『持世经』卷一(大正一四?六四四下)。

  

 第三项 道智大经──重智慧
  阿弥陀Amita^bha佛在西方净土中,为大众宣讲『六波罗蜜经』、『道智大经』,是『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简称『大阿弥陀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所说的。这二部经的译者,学者间虽有异说,但总是与支娄迦谶Lokaraks!a及支谦有关的。在『大阿弥 [P563] 陀经』中,有『道智大经』的名字,可见『道智大经』的传出,是比『大阿弥陀经』更早的。但在汉译的藏经中,没有『道智大经』,所以『道智大经』的部类与性质,不容易论定。『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为「道智」的原语,明显的是「悟的智慧」(1),这大概是不会错的。这是「先行大乘」,属于智慧的古典,有探究的必要。经的名称──『道智大经』,富有传统的古典意味。在『中部』中,有『毗陀罗大经』、『毗陀罗小经』;『空大经』、『空小经』(汉译为『大空经』、『小空经』);『苦蕴大经』、『苦蕴小经』;『牛角娑罗林大经』、『牛角娑罗林小经』等。如有两部经,是同一地区,或所说的内容相近,就分别为「大经」与「小经」。依古代的习惯用法,从『道智大经』的名称,可以推见还有『道智小经』的存在。

  道智的「道」,依古代译语,或是ma^rga,这是道路(方法)的道。或是bodhi──「菩提」的意译。译菩提为道,所以译菩提心为「道意」,译得菩提为「得道」等。然古译的「道」,至少还有另一原语,如支谶所译『道行般若波罗蜜经』、『道行品』的「道」。『道行品』的各种译本的译语如下:

图片
『道行品』────『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行品』─────『大明度经』
『道行品』────『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P564]   

『初品』─────『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妙行品』────『大般若经第四分』
『了知行相品』──『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行品』─────『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道行品』,『小品般若经』作『初品』,可说没有将品名译出。其他的各本,分为二类:一、『行品』。二、『道行品』、『妙行品』、『了知行相品』为一类;在「行」上,还有「道」、「妙」、「了知」一词。『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与『大般若经』第四分,及梵本『八千颂般若』──As!t!asa^hasrika^prajn~a^pa^ramita^相当。『八千颂般若』第一品,作 sarva^karajn~a^ta carya^ parivarta,应译为『一切相智(性)行品』。这可见『了知行相品』的「了知」,是「一切(相)智」的对译。「一切智」sarvajn~a^,是部派佛教固有的术语(2),孳生流演而分为四名:「一切智」,「一切相智」sarva^ka^rajn~ata^,「一切种智」sarvatha^jn~a^na ,「一切智智」sarvajn~a^na,这四名可说是同一内容。这是圣者的究竟智;『大毗婆沙论』的正义,是佛智(3)。『大般若经』后分,虽以一切智为声闻、辟支佛智(4),但在『道行般若经』──「小品」中,菩萨修学般若,是以「萨婆若」(一切智)、「萨婆若智」(一切智智)为理想的。「一切(相)智」与无上菩提的内容相同,所以支谶所译『道行般若经』,就译『 [P565] 一切(相)智行品』为『道行品』了。支谶,正是说到『道智大经』的『大阿弥陀经』的译者(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大乘经之序

续-《●[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进一步说,原始『般若经』的名称,可能是:「一切(相)智」是全经的总名;行(或「相」)是对其他而立的品名。因为「一切智」与「行」,是有区别而可以分离的。如『般若经』的释论──『现观庄严论』,是印度晚期的作品。传说该论依古本八千颂本,分全论(也就是全经)为八章),第一章名sarva^ka^rajn~ata^「一切相智性」),包括了『道行品』全部在内,没有说「行」。现存二万五千颂梵本Pan~cavim!s/atisa^ha^srika^prajn~a^pa^ramita^,与『大般若经』第二分相当,分二十四品,初品名Sarva^ka^rajn~ata^dhika^rah! Subhu^ti Parivartah!,虽只包括一小部分,还是先标「一切「相)智」。所以「一切(相)智」是全经的名称,「行」是对后而立的品名。如上列『道行般若经』系的各本,有的但说『行品』。而「大品」(『大般若经』前三分)系的各本,也有『行品』,如唐译初分(一0)『般若行相品』;二分(九)『行相品』;『放光般若经』(九)『行品』;『光赞经』(九)『行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0)『相行品』;「行」都指其中的一部分。『道行般若经』从『道行品』得名;『道行品』实为『一切相智行品』的古译。「道」是「一切(相)智」,与「行」是有区别的。支谶译「一切(相)智」为「道」,那末在他所译的『大阿弥陀经』中,说到『道智大经』,推断为「一切(相) [P566] 智经』,是原始『般若经』──『道行品』部分,是极有可能了。

  『道行品』是『道行般若经』的原始部分,古代是先出而流传的,名为『道行经』。『出三藏记集』载:『道行经一卷。右一部,凡一卷,汉桓帝时天竺沙门竺朔佛赍胡本至中夏,到灵帝时,于洛阳译出」(6)。这一卷本的『道行经』,就是『道行般若经』的『道行品』。道「安公为之注」,现附在『大明度经』卷一。!3鼍芳光运博士,对『般若经』各种异本,作详密的对比检讨,论断为:『道行般若经』──「小品般若」先出;『道行经』中『道行品』(一部分),是原始的『般若经』(7)。『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没有注意在『大阿弥陀经』成立以前,已有重智的『道智大经』;也不重视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道行般若经』的先后集出,『道行品』最先出的事实。竟以『小品般若经』为初期大乘,不是原始大乘,也就是迟于『大阿弥陀经』。该书所说原始大乘与初期大乘的区别(8),有些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现在且依该书所举的理由,来检讨『道行品』(古『道行经』)是否属于后起的。

  1.原始般若──『道行(品)经』,没有佛塔信仰,没有批评佛塔信仰,也没有说「经卷供养」。这是般若法门,在深智悟入的原始阶段,还没有开展为摄化大众的法门。 2.『道行品』说到了「摩诃衍」──大乘maha^ya^na,但这是后起的,增补的(如下一章说),不能因此而论证『道行经』为迟于『大阿弥陀经』的。 [P567] 3.「空」s//u^nya、「无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s!a^nti,是『小品般若经』所说的。但在『道行品』中,说「不可得」、「如虚空」a^ka^s/a,而没有说「空」。说一切法「无所生」、「无生」,没有说「无生法忍」。 4.「僧那僧涅」──「弘誓庄严」sanna^ha-sannaddha,早见于部派佛教『大事』所说;『道行品』说到「僧那僧涅」,不能证明为迟出。 5.「回向」parin!a^ma,『道行品』没有说。 6.「法师」dharma-bha^n!aka,『道行品』没有说,那是重在深修,而还没有用作普化人间的方便,与没有说「经卷供养」一样。 7.「声闻」s/ra^vaka,是『小品般若经』所说的,但『道行品』也说「阿罗汉法」,与『大阿弥陀经』一致。 8.「六波罗蜜」是部派佛教所成立的。在六波罗蜜中,菩萨特重于般若波罗蜜prajn~a^pa^ramita^ ,说一切有部的大德法救Dharmatra^ta,已经这样说了(9)。一般通俗的教化,泛说六度;利根深智的,阐扬般若。这那里能用六度与般若度,来分别经典成立的先后? 9.『道行(品)经』,没有说「发菩提心」,而说「心不当念是菩萨」(10)。其他的译本,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作「不念是菩萨心」(11);『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作「其心不当自念我是 [P568] 菩萨(12);『大般若经』第五分作「不执着是菩萨心」(13);『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作「不应生心我如是学」(14)。这都是「不自念是菩萨」,「不自念是菩萨心」的意思。说「菩萨心」而没有说「菩提心」,与『大阿弥陀经』一致,『大明度经』作「不当念是我知道意」(15);『大般若经』第四分作「菩提心」(16),那是受到了『般若经』后来的影响。『道行品』的原本,显然是「菩萨心」。

  依上来的分辨,可见『般若经』的原始部分──『道行(品)经』,虽重在智证,与重信的不同,多了「僧那僧涅」、「如虚空喻」,但在术语上,至少与『大阿弥陀经』同样的早出。何况『道行(品)经』还可能就是『道智大经』呢?所以,『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泛说『小品般若经』为初期大乘,不是原始大乘,论断是不免轻率了的!初期大乘的西方净土说,不一定如某些祖师、学者所说的。阿弥陀佛成就庄严的净土,用为摄化的方便;环境优异,来生者容易成就──不退菩提。然要得解脱,成就佛道,如说但凭信愿,不用深慧,那是非佛法的!岂不见阿弥陀佛在净土中,宣说『道智大经』?小本『阿弥陀经』,也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法音宣流吗?

  
注【71-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二一)。
注【71-002】『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卷九(大正二八?七九五下──七九六上)。『阿毗达磨大毗娑沙论』卷一五(大 [P569] 正二七?七四上) 。
注【71-00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大正二七?七四上)。
注【71-00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五中)。
注【71-005】一般作此说,然我以为支谶所译的,是称为『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的那本『大阿弥陀经』。
注【71-006】『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中)。
注【71-007】!3鼍芳光运『原始般若经之研究』(五五九──六五六)。
注【71-008】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四七──四九、六0──六四)。
注【71-009】『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0上)。
注【71-010】『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四二五下)。
注【71-01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
注【71-012】『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卷一(大正八?五0八下)。
注【71-01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六上)。
注【71-014】『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大正八?五八七中)。
注【71-015】『大明度经』卷一(大正八?四七八下)。
注【71-01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三下)。 [P570]

 第四项 三品经──重仰信
  佛法根源于释尊的正觉,所以佛法是以觉悟为核心、根本的。从「佛法」而发展到「大乘佛法」,代表法性深悟的,最先出现的是『道智大经』──「原始般若」。依「佛涅槃后对佛的永恒怀念」为原动力,引发佛与菩萨圣德的崇敬。释尊的菩萨大行,依「本生」而集成的,是『六度集经』,显示了菩萨的悲行。对于佛的信敬向往,开展出现在十方有佛、有国土的信仰,这是重信的。这个世界有佛出世,而我们却没有生在佛世;十方佛现在,而我们(不能生在净土)又见不到佛。「生不见佛」,在向往仰信中,直觉得自己的罪业深重,所以「十方佛现在」的信仰,与忏悔罪业说有关。『大正藏』「经集部」一,『千佛因缘经』以下,近三十部经,说「佛名」而都说到灭罪。念佛礼佛而忏除业障的,首先出现于佛教界的,是『三品经』,代表原始重信的法门。

  汉安玄所译的『法镜经』说:「昼三夜亦三,以诵三品经事;一切前世所施行恶,以自首悔,改往修来」(1)。『法镜经』的异译,竺法护所译『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也说『三品经』(2) 。『大宝积经』(一九)『郁伽长者会』,作「修行三分,诵三分法」(3)。西藏译的『郁伽长者会』,作『三蕴法门』(4)。此外,竺法护所译的『离垢施女经』,作诵习「三品诸佛经典」;「 [P571] 昼夜奉行三品法」(5)。异译本,瞿昙般若流支Prajn~a^ruci译的『得无垢女经』,作「三聚法门」(6)。『大宝积经』(三三)『无垢施菩萨应辩会』,作「三阴经」(7)。依藏译,可见『三品经』的原名,是『三蕴法门』tri-skandhaka-dharmaparya^ya,『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推定为「先行大乘」经(8)。『三品经』的内容,是「忏悔」、「随喜」、「劝请」。与『三品经』内容相当的,现存有:

图片
『舍利弗悔过经』     一卷    汉安世高译?
『菩萨藏经』         一卷    梁僧伽婆罗译
『大乘三聚忏悔经』   一卷    隋阇那崛多共笈多等译
『圣大乘灭业障经』           西藏智友等译

  汉译的三部经,『大正藏』编入「律部」三。『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大意说:『舍利弗悔过经』,是三品法门的初型,分「忏悔」、「随喜」、「劝请」── 三聚,没有说「理忏」,论断为成立于『小品般若经』以前。其他三部,分「忏悔」及「三聚」 ──「随喜功德聚」、「劝请功德聚」,「回向功德聚」;「忏悔」中说罪业随心,空不可得的「理忏」:是受到了『小品般若经』的影响(9)。现存的『舍利弗悔过经』,是以忏悔业障为主的,而不限于「忏悔」。后三部,分作二部分:「具足当净一切诸法诸障碍业,当得值遇一切善法 [P572] 成就具足」(10);也就是分为灭除业障──止恶,成就善法──生善。在分类的意义上,当然是后出的更为完善。

  『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引竺法护所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说:「我悔一切过,劝助(随喜的旧译)众道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及异译『大宝积经』(四二)『弥勒菩萨所问会』,也没有说到「劝请」,所以推论为:在三品行以前,有「忏悔」、「随喜」二品行的可能(11)。这一推论,是非常正确的!其实,在二品行以前,还有原始的「忏悔行」阶段。

  『舍利弗悔过经』发端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意欲求佛道,若前世为恶,当何用悔之乎」(12)?求成佛道,但为罪业所障碍,不容易成就,所以请说忏悔业障法门。这一说经的主要因缘,其他三部经是完全相同的。『舍利弗悔过经』末后说:「其供养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千岁,不如持悔过经,昼夜各三过读一日,其得福胜供养天下阿罗汉、辟支佛,百倍千倍万倍亿倍」(13) 。现存的『舍利弗悔过经』,虽已编入「随喜」、「劝请」,而末了的校量功德,还只说『悔过经』,与最初起问相呼应。如将「随喜」、「劝请」部分略去,不是始终一贯的悔过法门吗?『菩萨藏经』说:「此经名灭业障碍,汝当受持!亦名菩萨藏,汝当受持!亦名断一切疑,如是受持」(14)!虽说了三个经名,但「灭业障碍」(与「悔过」相同)是主名;其他的「菩萨藏」、「断一切众生疑」,是一部分大乘经的通称,如『富楼那经』、『华手经』等(15)。西藏所译的,直 [P573] 称为『大乘灭业障经』,所以,「忏悔业障」,是这部经的原始根本部分。

  这部经──「忏悔业障」成立的前提,是十方诸佛现在的信仰;业障极其深重而可以忏悔的信仰。佛法中,「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在僧伽中,只是忏悔现在所违犯的,以免障碍圣道的修行。忏悔是心生悔意,承认错误,接受僧伽的处分(一般称为「作法忏」)。如说:「沙门释子有灭罪法。……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16),这是通于在家众的灭罪法。「修善以灭除」,就是善业力大了,善业成熟感果而恶业不受报了。所以忏悔无始以来的业障(后来演变为忏悔无始以来的「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法门,是原始佛法所没有的。而大乘的忏悔法,却是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恶业。业──罪业,经律师(论师)的论究,业力是愈来愈重了!现有『犯戒罪报轻重经』说:「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天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17)。一念悔心就可以悔除的「众学戒」,竟然罪恶重到这样!罪业深重,可以使人反省悔改;但业力过重,也会使人失望,失去向上修道的勇气。一般说,业有「定业」与「不定业」。但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说:「一切业皆可转故,乃至无间业亦可令转」(18);大乘忏悔法,五无间等定业,是可以悔除的,与譬喻师的思想相通。

  出家众的忏悔,一向在僧伽中推行。在家弟子应怎样忏悔呢?在家弟子受八关斋戒的,依『增壹阿含经』,是在四部众中,由教授师教他忏悔。忏悔的词句,如十恶业,依贪瞋痴造,或由 [P574] 豪族、恶知识而造。不识佛、不识法,造破僧等逆罪(19),与『舍利弗悔过经』的前部分相合。在出家众为首的四部众中,还是部派佛教传统。『法镜经』(大正一二?一八下)说:

   「居家修道者,……时世无佛,无见经者,不与圣众相遭遇,是以当稽首十方诸佛。……… 诵三品经事,一切前世所施行恶,以自首悔,改往修来」。

  忏悔,是要向佛及(圣)僧前举行的。但释尊已涅槃了,塔寺的舍利或像设,只是象征而已。佛入涅槃,是究竟寂灭,是不再顾问什么的。『法镜经』所说的「时世无佛」、「不与圣众(僧)相遭遇」,正说明了忏悔的缺乏佛与圣僧的证明。在一般「四部众」中举行,对某些人是不能满足的(特别是不满僧制的)。在业力极重,可以忏悔而需要忏悔的要求下,十方诸佛现在的信仰,使忏悔开展出新的方式。『舍利弗悔过经』说:「所以从十方诸佛求哀者何?佛能洞视彻听,不敢于佛前欺;某等有过恶,不敢覆藏」(20)。现在十方诸佛,虽是没有看见的,但在信心中,与神教信仰的神,同样是存在的。比之涅槃了的佛。仅有舍利、形像,要具体得多。于是向塔寺、僧众(四部众)求忏悔的,转向十方诸佛礼拜忏悔了。

  向十方佛礼拜「忏悔」,是原始部分。加上「随喜」,就成为二品行了。在佛法中,「随喜」是通于善恶的,如说:「手自杀生,教人令杀,赞叹杀生,见人杀生心随欢喜。……如铁枪投水,身坏命终,下生恶趣泥犁中」。反之,「不杀生,教人不杀,口常赞叹不杀功德,见不杀者 [P575] 心随欢喜。……如铁鉾钻空,身坏命终,上生天上」(21)。「随喜」,是对别人所作的而起同情心;是从身口的行为而推究到内心。『舍利弗悔过经』在说明随喜后,接着说:「某等诸所得福,皆布施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飞蠕动之类,两足之类,四足之类,多足之类,皆令得佛福德」 (22)。以自己的福德,布施一切众生,「皆令得佛」。依经下文所说:「所得福德,皆集聚合会,以持好心施与天下十方」(23);「布施」就是「持好心施与」,为回向parin!a^ma的古译。『舍利弗悔过经』,随喜与回向相连,是以随喜福德回向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随喜与回向相关联,与『小品般若经』相同。所以忏悔、随喜(回向)二品行的成立,约与『小品般若经』「佐助品」、「回向品」成立的时代相近。虽然『舍利弗悔过经』是通俗的事相的行法,『小品般若经』是深智的「无相随回」,然随喜与迥向相关联,正是那个时代的意见。这一行法,与深智的般若法门相联合,也与重信的忏罪法门相联合。『弥勒菩萨所问经』,虽传出迟一些,却保存了二品行的古义。

  劝请──请佛住世,请佛转*轮,从梵天王请转*轮,阿难不请佛住世而佛入涅槃的传说而来。劝请而成为大乘行者的行法,可能是由于:西元前后,北方的政局混乱,佛法也不免受到些破坏。于是末法思想,法灭的思想兴起了。佛弟子对此土佛法失去了信心,信仰与护法的热诚,转而寄望于他方世界的现在诸佛,希望他方的佛法兴盛,普利众生(自己也愿意到他方去)。劝 [P576] 请十方诸佛,佛法长存,与忏悔、随喜相合而成为三品修行。到这时,「灭业障法门」,被称为「三聚法门」了。这三品修行,都是礼拜十方诸佛的,日三时、夜三时──六时修行的。灭除业障,本来是为了求佛道。但那时,大乘初兴,是三乘共学的,所以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罗汉道者,欲求辟支佛道者,欲求佛道者,欲知去来之事者,常……叉手礼拜十方,自在所向,当悔过言……」(24)。忏悔是三乘共学的,而随喜、回向,或随喜、劝请然后说回向,只是为了佛道。回向都是在末后的,所以形成了忏悔、随喜、劝请、回向──四法行。在安玄(西元一六八──一八八)所译的『法镜经』中,已说到『三品经』,可见西元二世纪初,『三品经』 ──「三聚法门」已经成立了。这是大乘法中,最通俗最一般的行法,许多大乘经都说到这样的行法。但说到原始的、先行的大乘,那是礼拜十方诸佛的「忏悔(灭业障)法门」。这一部分,比『阿弥陀佛经』等都要早些,约与『道智大经』的时代相近。

  
注【72-001】『法镜经』(大正一二?一八下)。
注【72-002】『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六下)。
注【72-003】『大宝积经』(一九)『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五下)。
注【72-004】『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经』卷二三(二六五)。
注【72-005】『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五下)。 [P577]
注【72-006】『得无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一0五上)。
注【72-007】『大宝积经』(三三)『无垢施菩萨应辩会』(大正一一?五六二中)。
注【72-008】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二四──一二七)。但以『私呵昧经』所说的『三箧经』为『三品经』,似乎不确!
注【72-009】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一一八──一三二)。
注【72-010】『大乘三聚忏悔经』(大正二四?一0九五中)。
注【72-011】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一三七──一三八)。
注【72-012】『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0上)。
注【72-013】『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一中)。
注【72-014】『菩萨藏经』(大正二四?一0八九下)。
注【72-015】『大宝积经』(一七)『富楼那会』(大正一一?四五0上)。『华手经』卷一0(大正一六?二0八下)。
注【72-016】『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九九(大正二七?五一一上)。
注【72-017】『犯戒罪报轻重经』(大正二四?九一0中)。又『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大正二四?九七二中)。
注【72-018】『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四(大正二七?五九三中)。
注【72-019】『增壹阿含经』卷一六(大正二?六二五中)。
注【72-020】『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0中)。 [P578]
注【72-021】『杂阿含经』卷三七(大正二?二七五下)。『增支部』「十集」(南传二二下?二七0──二七一)。
注【72-022】『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0下──一0九一上)。
注【72-023】『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一上)。
注【72-024】『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0上)。

第五项 佛本起经
  『佛本起经』,是与『六度集经』一样,出于部派佛教,而为「大乘佛法」的前奏,所以也附在这里来说。『大智度论』说:

   「广经者,名摩诃衍,所谓般若波罗蜜经,六波罗蜜经,华手经,法华经,佛本起因缘经 ……」。 「本起经,断一切众生疑经,华手经,法华经,……六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皆名摩诃衍」(1)。

  『智度论』所列举的大乘经,『六波罗蜜经』以外,提到了『本起经』或『佛本起因缘经』。「本起」是阿波陀那──譬喻;「因缘」是nida^na的义译。「本起」与「因缘」,本来是十二分教的二分,但在北方,「本起」(譬喻)与「因缘」,相互关涉,可以通称,所以『大智度 [P579] 论』,就称之为『佛本起因缘经』。这里所说的「佛本起因缘」,是佛的「本起因缘」,也就是佛传,但只是佛传的一部分。属于佛传的,汉译有很多不同的本子,如:

图片
『修行本起经』                     二卷    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
『太子瑞应本起经』                 二卷    吴支谦译
『异出菩萨本起经』                 一卷    晋聂道真译
『中本起经』                       二卷    汉昙果共康孟详译
『过去现在因果经』                 四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普曜经』                     八卷    晋竺法护译
『方广大庄严经』                   一二卷  唐地婆诃罗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前九卷  唐义净译
『众许摩诃帝经』                   一三卷  赵宋法贤译
『佛本行集经』                     六0卷  隋阇那崛多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大乘经之序

续-《●[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这些佛传,前四部都称为「本起」。此外,还有说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梵本『大事』Maha^vastu-avada^na,与铜鍱部Ta^mras/a^t!i^ya『小部』的『因缘谈』nida^nakatha^ 。据『佛本行集经』末说:「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诃僧祇师名为大事;萨婆多师名此经 [P580] 为大庄严;迦叶维师名为佛往因缘;昙无德师名为释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师名为毗尼藏根本」 (2)。尼沙塞Mahi^s/a^saka──化地部的佛传,是名为『毗尼藏根本』的;「根本」是依处,也有「因缘」的意义。梵本「大事」开端说:「(佛教)中国圣大众部中,说出世部所诵毗尼大事」。大众部Maha^sa^m!ghika中说出世部的佛传,名为『大事』,与『佛本行集经』所说相合。『毗尼大事』,与化地部的『毗尼藏根本』,都说明了佛传与「毗尼」vinaya──「律藏」的关系;佛传是依「律藏」所说,补充而单独编集出来的。有关释尊成佛、度众出家的事迹,「律藏」中说到的有二处:一、『铜鍱律』的『大品』「大犍度」,『五分律』的「受戒法」,『四分律』的「受戒犍度」,从如来(或从种族、诞生、出家、修行)成佛说起,到度舍利弗 S/a^riputra等出家止,为成立「十众受具」制的因缘(3)。二、『铜鍱律』的『小品』「破僧犍度」,『四分律』与『五分律』的「破僧违谏戒」,说到释尊回迦毗罗Kapilavastu,度释种提婆达多Devadatta等出家,这是「破僧」的因缘(4)。叙述释尊的成佛、度众出家,是为了说明成立僧伽,或破坏僧伽的因缘,所以称为「因缘」、「本起」的佛传,都只说到化度舍利弗等,或化度释种就结束了。依据这一点去考察,如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的前九卷,与『众许摩诃帝经』,是同本异译。这是根本说一切有部Mu^lasarva^stiva^din的佛传,叙述到化度释种为止(接着就说破僧)。依『佛本行集经』说:萨婆多Sarva^stiva^din [P581] ──说一切有部的佛传,是名为『大庄严』的。『佛说普曜经』与『方广大庄严经』,是同本异译,虽已大乘化了,但所叙佛传,直从菩萨在兜率天「四事观察」说起,到化度释种为止,与根本说一切有部的佛传,还是一致的。『中本起经』(约西元二00──二二0年译)上卷,从定光佛(然灯Di^pam!kara)授记起,回迦毗罗度释种止;五比丘中有十力迦叶Das/abalaka^s/yapa ,与『十诵律』相同,这是说一切有部初期的佛传。二、『过去现在因果经』(西元四五0顷译),从然灯佛授记起,到度舍利弗、目犍连Maha^maudgalya^yana、大迦叶Maha^ka^s/yapa 止。又『异出菩萨本起经』(西元三00顷译),『太子瑞应本起经』,也从然灯佛授记说起,到化三迦叶止。『五分律』说:「如瑞应本起中说」(5);现存的『太子瑞应本起经』,可能是化地部的佛传。『佛本行集经』说:「迦叶维师名为佛往因缘」与『过去(现在)因果经』,也可能是同名异译。这几部佛传,都说到度舍利弗等而止。在律藏中,接着就是成立「十众受具」,所以这几部都是成立僧制的因缘。渊源于「律藏」的佛传,本只是建僧因缘,破僧因缘,但佛传当然也可以作为其他的因缘。如竺大力与康孟详共译的『修行本起经』,从然灯佛授记起,到化二贾客止,这可说是「转*轮」的因缘。铜鍱部『小部』的『本生』前,有『因缘谈』:从然灯佛授记,到菩萨天寿将尽,为「远因缘」。从兜率降生到成佛,为「次远因缘」。从七七日受用法乐,到祇园精舍Jetavana$na^thapin!d!adasya$ra^ma的建立,是「近因缘」:这 [P582] 是说『本生』的因缘(6)。如『中本起经』,下注「次名四部僧始起」。全部说到三月食马麦而止;依「律藏」,这是「制戒」的因缘。如『佛本行集经』,当然是属于法藏部Dharmaguptaka 的佛传,但成立比较迟,受到说一切有部的影响,也以化度释种为止,与『四分律』的古说不合。『大事』也分为三编:初从然灯佛授记,到护明Jyotipa^la菩萨受记;次从生兜率天,到菩提树下成佛;后从初转*轮,到化度诸比丘止(7),与『佛本行集经』相近。总之,现存的佛传,称为「大事」、「因缘」(本起)、「本行」、「大庄严」,都只说到初期化度诸比丘的事迹;这是为了说明建僧、破僧、说法、制戒、说本生的因缘而叙述出来的。

  渊源于「律藏」的各部佛传──『本起经』,可说继承了『长阿含经』的意趣,极力宣扬释尊的崇高伟大,传有太多的「甚希有法」。如从右!6虎出生;生下来向四方各行七步,宣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都表显了释尊超越常人的特性。姑不论这些引起一般信仰的部分,就是修行上,也有了原始佛教──「经」、「律」、(「论」)藏所没有的新内容,如『修行本起经』(8) 说:

   「便逮清净不起法忍」。 「于九十一劫,修道德,学佛意,行六度无极。……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补处」 。 [P583] 「廓然大悟,得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得佛十八法,有十神力,四无所畏」。

  「不起法忍」,是无生法忍。「学佛意」,是发菩提心。「六度」是菩萨修行的法门;「十地」是菩萨修学的历程。「一生补处」,是生在兜率天,再一生就要成佛了。「佛十八法」,是十八佛不共法。这些,都是「三藏」所没有的新内容。『太子瑞应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缺「佛十八法」),都是这样说的。在『佛本行集经』,『佛说普曜经』,『方广大庄严经』中,说到菩萨在兜率天上,为天子们说「百八法明门」,依『方广大庄严经』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四五上)所说,列举如下:

图片
信?净心?喜?爱乐
身戒?语戒?意戒
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慈?悲?喜?舍
无常?苦?无我?寂灭
惭?愧?谛?实
法行?三归?知所作?解所作
自知?知众生?知法?知时
[P584]   

破坏憍慢?无障碍心?不恨?胜解
不净观?不瞋?无痴
求法?乐法?多闻?方便
遍知名色?拔除因见?断贪瞋
妙巧?界性平等?不取?无生忍
[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菩提心?大意乐?增上意乐?方便正行
六波罗蜜?方便善巧?四摄事
成熟众生?受持正法
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奢摩他?毗钵舍那
无碍解?抉择?陀罗尼?辩才
顺法忍?无生法忍?不退转地?诸地增进?灌顶

  上来列举的,意义都很明白。只有「妙巧」等四句,意思是:「妙巧」是蕴善巧,遍知苦;「界性平等」,是断一切集;「不取」,是六处不取着,修行正道;「无生忍」是证入寂灭:这四句是约四谛(也是蕴、界、处、灭)说的。「诸地增进」,别译作「从一地至一地」,就是「 [P585] 十地」。在这百八法门中,「菩提心」以前,是共三乘法;以下是独菩萨法。百八法门中,说到了「菩提心」、「六波罗蜜」、「方便善巧」、「无生法忍」、「陀罗尼」、「诸地」、「灌顶」;『大事』说到了「十地」。这些大乘重要的内容,都出现于佛传中,无怪乎『大智度论』要以『佛本起经』为大乘经了!比较的说,说一切有部与铜鍱部的佛传,虽极力表彰佛的伟大,但还少些大乘的气息。然说一切有部说四波罗蜜(9),铜鍱部说十波罗蜜圆满而成佛(10),波罗蜜的项目,部派间虽多少不同,而波罗蜜为成佛的因行,已成为一切部派共同的信仰。

  『佛本起因缘』──佛传,是依于「律藏」,经补充而集成的。『六度集』与『佛本起』,成为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中介。这是部派佛教所集出,却含有新的内容。在『佛本起』中,释尊过去世,为然灯佛所授记,当来成释迦牟尼佛S/a^kyamuni。这是各部「律藏」所没有的,『四分律』却例外(11)。说一切有部,也有然灯佛授记的传说(是一切部派所公认的),却没有编入「三藏」,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大正二七?九一六中)说:

   「然灯佛本事,当云何通?……答:此不必须通,所以者何?此非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所说,但是传说;诸传所说,或然不然」。

  然灯佛授记,是传说(属于「杂藏」),是不必尽然的。与说一切有部有关的佛传,如『众许摩诃帝经』、『佛说普曜经』等,也就没有编入然灯佛授记的事。然在大众部,分别说系 [P586] Vibhajyava^din中,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12);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都有了理论的根据。菩萨的种种本生,分别前后,才有发心、修行,不退转(得无生忍)、菩萨最后身的行位安立;有「从一地至一地」的「十地」说的成立(13)。如「陀罗尼」,『大智度论』说:「声闻法中何以无是陀罗尼名,但大乘(法)中有」(14)?可见声闻三藏,是没有陀罗尼的,可说陀罗尼是独菩萨法。然『智度论』又说:「阿毗昙法,陀罗尼义如是」(15)。可见部派佛教中,也有说陀罗尼的,并且以阿毗昙的法门分别,分别陀罗尼。属于法藏部的『佛本行集经』,的确已说到陀罗尼了。佛传,可能经过再补充,但这是部派佛教,主要是大众部与分别说部的新内容,引发了「大乘佛法」的开展。

  
注【73-001】『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八上)。又卷四六(大正二五?三九四中)。
注【73-002】『佛本行集经』卷六0(大正三?九三二上)。
注【73-003】『铜鍱律』『大品』(南传三?一──七九)。『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五?一六(大正二二?一0一上──一一0下)。『四分律』卷三一──三三(大正二二?七七九上──七九九中)。
注【73-004】『铜鍱律』『小品』(南传四?二七八──二八三)。『四分律』卷四(大正二二?五九0中──五九一下)。 『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三(大正二二?一六下──一七中)。 [P587]
注【73-005】『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五(大正二二?一0二下)。
注【73-006】『小部』『本生』(南传二八?一──二0四)。
注【73-007】『望月佛教大辞典』所述(四七五一中──四七五二中)。
注【73-008】『修行本起经』卷上(大正三?四六二中、四六三上)。又卷下(大正三?四七一下──四七二上)。
注【73-009】y『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大正二七?八九二上)。
注【73-010】『小部』『本生』(南传二八?九五──一00) 。
注【73-011】『四分律』卷三一(大正二二?七八二上──七八五下)。
注【73-012】『异部宗轮论』(大正四九?一五下) 。
注【73-013】『普曜经』卷一(大正三?四八七下),译作「从住至住法门,至阿惟颜」(灌顶),所说与「十住」说相合。
注【73-014】『大智度论』卷二八(大正二五?二六九中)。
注【73-015】『大智度论』卷五(大正二五?九五下)。  

 第六项 菩萨藏经与佛诸品
  如上文所说的,『六波罗蜜经』,『道智大经』,『三品经』以外,还有『菩萨藏经』,也见于『离垢施女经』、『遗曰摩尼宝经』、『月灯三昧经』等(1)。『菩萨藏』,的确是先行的大 [P588] 乘,法藏部Dharmaguptaka已立「菩萨本因即名菩萨藏」(2);大众部Maha^sa^m!ghika也立「菩萨藏」,如『分别功德论』所说(3)。依法藏部,「菩萨藏」是菩萨的本因──「本生」之类;依『分别功德论』,「菩萨藏」中是有「方等大乘」的。部派佛教的「菩萨藏」,是有关菩萨事的总集。在大乘经中,「菩萨藏」是一分大乘经的通称;然依『遗曰摩尼宝经』等,「菩萨藏」也是一部经的别名,但部类无法确定。在汉译的大乘经中,称为『菩萨藏经』的,有:

图片
『菩萨藏经』             一卷      梁僧伽婆罗译
『菩萨藏经』             三卷      秦鸠摩罗什译
『大菩萨藏经』           二0卷    唐玄奘译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四0卷    赵宋法护等译

  这四部经中,僧伽婆罗Sam!ghavarman所译的『菩萨藏经』,是『大乘三聚忏悔经』的异译。依『离垢施女经』,「菩萨藏」与「三品法」并列。而僧伽婆罗译本,以『三品法门』为『菩萨藏经』,是通称的「菩萨藏」,而不是一部的专称,与别有『菩萨藏经』不合。鸠摩罗什 Kuma^raji^va所译的『菩萨藏经』,就是编入『大宝积经』(一七)的『富楼那会』。经说持戒、头陀、忍辱、精进、智慧;智慧中说一切法空,明多闻求法的重要。这是初期大乘经,不是「先行大乘」。后二部,是同本异译。这部『大菩萨藏经』,第一「开化长者品」,说明出家的 [P589] 解脱法门。从第二品以下,是『密迹金刚力士经』、『陀罗尼自在王经』、『无尽意经』、『诸法无行经』等编集所成,这是可以比对而知的。这是后期大乘的纂集,所以部帙庞大,与初期大乘经所说的『菩萨藏经』,当然是不同了。总之,初期所传的『菩萨藏经』,还不能确切的知道是那一部。

  『遗曰摩尼宝经』说:「六波罗蜜,及菩萨毗罗(藏)经,及佛诸品」(4)。「佛诸品」,异译都缺。或以为:「佛诸品」是「佛语品」的误写。然『离垢施女经』说:「诵习三品诸佛经』 (5)。『大智度论』说:「菩萨礼佛有三品」(6)。「三品法」是与十方诸佛有关的,所以「佛诸品」,可能为「诸佛三品经」的旧译。

  原始的先行的大乘经,依上来的研考,主要为:重悲的『六度集经』;重智的『道智大经』 ──「原始般若」;重信的『三品经』──礼十方诸佛的「忏悔法门」。在大乘机运成熟声中,分头传出,奏起了大乘的序曲,一步步的进入「大乘佛法」的时代。

  
注【74-001】『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五下)。『遗曰摩尼宝经』(大正一二?一八九下)。『月灯三昧经』卷七(大正一五?五九八上)。
注【74-002】『三论玄义检幽集』卷六(大正七0?四六五中)。
注【74-003】『分别功德论』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P590]
注【74-004】『遗曰摩尼宝经』(大正一二?一八九下)。
注【74-005】『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五下)。
注【74-006】『大智度论』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五中)。  [P5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22:11 , Processed in 0.12866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