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88|回复: 0

[大德开示] 卍续藏第10册No.0259圆觉经近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9 圆觉经近释》

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9 圆觉经近释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近释卷四

  明二楞庵释通润 述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五性虽明阶差已辨。若认五性以为实。则儱侗真如慧不清净。故乘机发问。以明五性皆循一性而起。由彼伏断修证各各不同故有差别。先领前。不思议事等者。谓染净因果皆由不思议业力熏变。故不可得而见。即世尊寻常亦不易开演故亦不易闻。今蒙世尊循循善诱得闻此法。故身心皆安泰矣。下正请。言我虽知五性差别皆由二障深浅而立。然觉性圆满众生共证本无有二。则凡夫外道二乘菩萨及诸如来所证所得不应有二。云何而有五性差别。若了此义。便能随顺觉性渐次得入矣。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渐次差别者。谓断十种惑证十种如各各差别。故见五性有差别而所证亦有差别也。前章约断惑。此章约证真。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谓圆觉自性非有五性故曰非性性有。由圆觉不守自性循诸性起。诸性起时即随顺圆觉自性而起实无自性。故无众生所取幻化法。亦无菩萨所证寂灭法。若在第二门头世谛论。则能取所取能证所证容有差别。若在第一义谛实相论。实无众生为能取菩萨为能证。何以故。以菩萨众生是对待法皆是幻垢。幻垢既除则一切皆觉。云何复见彼为能取之众生彼为能证之菩萨乎。喻如眼根不见己眼。以彼所证觉性本来平等。故不见有能平等之人也。是知本有觉性生佛圆满实无差别。然而见有差别者。以众生住于昏迷颠倒法中。未能顿灭一切幻化。随其智力浅深渐断渐证。于此妄功用中便显五性差别之名。若证如来身心寂灭平等本际随顺不二之地。尚不见有所寂灭之法。亦不见有能寂灭之人。又何五性差别之有。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所谓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者。谓一切众生皆由意识妄想所执之我及七识所执之我。由此二识执我执法。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于五尘境耽着不舍而起五欲。故有三界生死轮回。若遇善友教令开悟不生不灭净圆觉性是寂灭法。复为发明念念生灭者是遍计性。由彼一闻此教。悟知此生尘劳思虑皆是自己狂痴乱想。然未能伏断二执。未能随顺觉性。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名未成佛。亦名异生性。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若修奢摩他断见思二惑永除事障。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故曰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劳虑者即尘劳思虑也。由彼断劳虑得净法已。即守此净解。复为自己作障作碍。故于圆满觉性不得自在。故先德云。神光不昧。万古徽猷。入此门来。莫存知解。以存知解是名二乘随顺觉性。以但断我执名相似觉。不曰二乘而曰凡夫者。以法执未除同凡夫故。先德云。得到法身。为法执未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亦是病。又云。骑驴不见鲈是病。骑驴不肯下亦是病。前病是异生所患。后病是二乘所患也。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此明菩萨见得守净解者是障碍。修习种种殊胜资粮。为有情故勤求解脱。以断解碍不住净境。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随眠。未能伏灭。令彼不起二取现行。犹见有能觉者在。故住见觉。即此见觉依然是障。所谓蟭蟟虽脱壳。犹自抱寒枝。故于圆觉不得自在。唯识论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识。此是资粮位中菩萨随顺觉性。由未断法执亦名相似觉。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教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谓三贤位中菩萨虽修三摩提。尚有能照之智及所觉之理。犹存能所未能忘相。所以俱名障碍。故修禅那以断照觉。照觉俱断。能所两忘。得入法性。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分证平等法身。始登初地。故得常觉不住。能照所照同时寂灭。故唯识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以初地用金刚智断分别法执。证遍行真如。不取种种戏论相。智与真如平等平等。譬如有人自断其首。以法执已断不见有能断之智。如首已断不见有能断之人。反显地前皆以碍心灭碍。有所伏之惑。有能伏之人。故有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初地已上断分别法执。证平等性智。非断而断。非证而证。非若地前以碍心灭碍。故不见有所灭之碍及灭碍之智。故曰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何以故。以地前菩萨皆是认化佛所说事六度而修行。未达圆觉体中具足万行。如不见真月但执指为月。至加行位观察名义自性差别。至初地而名义始空。断言语息思想。纯以智慧修六度行不生取着。故起信云。以知法性体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如见月而不认标指。从是菩萨得真见道入通达位。此名已入地者随顺觉性。由分断法执分证真理名随分觉。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故见一切烦恼无明诸障碍法同一圆融清净宝觉。由未见本觉时故有得有失。既见本觉则本自无失今亦无得。故法法皆真无非解脱。未觉之时谓有为之法有成有坏无为之法无成无坏。既觉之后即有为是无为即无为是有为。故成法破法皆是涅槃。未觉之先无明智慧定是两法。既觉之后无明实性即是佛性。故智慧愚痴皆名般若。未觉之前邪法正法迥然各异。既觉之后平等本际。故菩萨外道同是菩提。未觉之先无明真如元是两法。既觉之后无明边际即是真如边际。故无异境。未觉之先三学三毒是对待法。既觉之后三毒即是三学。故俱是梵行。未觉之前则有情无情成敌两立。既觉之后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故众生国土同一法性。未觉之先则苦乐二境宛然差别。既觉之后则苦乐本空。故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未觉之先五性差别。既觉之后五性元同一性三乘即是一乘。故有性三乘与无性阐提皆成佛道。未觉之前缚脱有二。既觉之后则知缚处即解解处即缚。故烦恼即是解脱。未觉之前对境生情。既觉之后则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故以法界海慧照了诸法犹如虚空。故曰。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此名如来随顺净觉。以断生相无明名究竟觉也。已上显示凡夫以至佛果渐断渐证竟。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念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此特举顿悟法门以示行人当修也。居一切时起妄念者。起即是病是狂心是异生。若一切时不起妄念。便超异生入觉性矣。故古德云莫妄想。厌劳虑而息妄心者。息即是病是狂心是钉桩摇橹汉是二乘。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便超二乘入觉性矣。住妄想境加了知而住见觉者。加即是病是狂心是头上安头是三贤菩萨。住妄想而不加了知。超三贤而入觉性矣。于无了知辨真实者。辨即是病是狂心是开口成双橛。地上菩萨也。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便超十地而入觉性矣。若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四病顿除四狂顿歇。歇即菩提。此圆顿根所修法门也。故先德云。才拟心尘劳满眼。若不拟心一一天真一一明妙。彼诸众生若闻此法。而深生信解决定受持永无忘失。而且不生惊恐直下承当者。此即名为随顺觉性。若善财龙女广额屠儿一生圆旷劫之果者是其伦也。故赞之曰。此等众生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佛所种诸善根。曾向河沙诸佛所种善根者方能荷担此事。佛说是人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言圆满觉性本无所证之差别亦无能证之渐次。但在觉与未觉之间而有渐次差别耳。故得法界净而为净解障碍者为二乘。去解碍而存见觉者为三贤。去照觉而证寂灭者为登地。至于觉性圆满无不随顺者为大觉。若于一切处不生心动念者。即名功德圆满。现世即为第二导师。已上虽分顿渐二门。至于随顺净觉实无二致。所谓方便多门随顺之智则一也。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弥勒章明所断惑。清净慧章明所证理。若不明所修观行。无从断惑证真。而威德不得自在。故次明所修观智而威德乘机发问也。觉心光明者。谓障尽而觉心明净也。承佛圆音等者。领前忘心顿证之旨。证心不生虚妄。即名成就一切种智。是不因修习而得善利。况复勤修习者乎。世尊下正请。大城喻圆觉。大城有四门门门可入。喻圆觉有三观观观可通故。一切方便渐次者。问所修之行也。并修行人者。问修观之人也。若知此二种则速得开悟便得游戏大寂灭海矣。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无上妙觉流出十方一切如来。故与诸佛同体平等。复流出一切染净诸法。故又与诸法同体平等。诸修行人虽张万行而求之无非一道。若以方便随顺众生根器利钝烦恼厚薄沉掉不等。则随机设教其数无量。若统摄所归皆能随顺觉性。而差别方便略有三种观行则摄尽无余。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悟谓解悟。以用也。取谓先知得身中有不生灭净圆觉性。因有散乱之习。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用此净觉取静为行销落诸念。故见分别意识烦乱扰动犹如沸鼎。而静慧渐渐发生。则向之妄认色身不住之客及缘影摇动之尘皆悉不起。便能内发寂静轻安。以去昏沉故身轻。去掉举故心安。由寂静故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如净镜之现影像。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如此方便名奢摩他。奢摩他此云止。能止一切劳虑故。此观若成即能断烦恼障证生空理入信心住。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心性根尘即十八界也。皆因无始无明迷真而起。本无自性。悉因幻人化出。良以根本无明背真而起而十八界复因无明而起。故根尘识三为幻所化。而根本无明业识为幻者。故即起幻智以除幻者。复变化种种缘生如幻之法。开导如幻之众生。由起幻行故能内发大悲轻安。由度生情切大悲心胜勇猛精进若无其身。故身心亦轻安也。一切菩萨从此起行者。谓凡修菩萨行者莫不皆从静觉心中起诸幻行渐次增进。如三资粮四加行是也。彼观幻者非同幻故者。言幻者虽是无明。而彼观察其为幻者是智非识故不同幻。以智识不同故也。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者。若究而言之。不但幻者是幻。即观察幻者之智犹然是幻。以真如体上不但不容立幻者亦且不容立幻智。故始而知幻者生幻化。次以幻智除幻者。终以觉心拂幻智。直至智识俱忘能所灭尽。方得幻相永离得入初地。是名菩萨所修妙圆加行也。如土长苗者。土喻因地觉心。苗喻幻智。谓依净觉而起幻智。从幻智而入觉心。是名称真之行。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三摩钵提此云等至。以等持之中能至圣位故。此观若成。即伏我法二执证相似觉。入三贤四加行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不取幻化及静相者。言前止观二法皆不取。直下观察觉心不动。了了常知。不起分别。如文殊章中所云者是也。由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故不取幻化。又了知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故不取静相。终日觉而未尝觉。终日明而未尝明。为无知觉明。以身心是依他起性。无知觉明是圆成实性。故直观觉性者永得超过碍无碍境。所谓坐断两头中间迥出者也。百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此即如来禅祖师禅也。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者。言既入此门寻常日用无所用心。但是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水边林下长养圣胎。形虽寓于尘域而无一毫世情。所谓神虽世表终日域中。喻如器中之锽声出于外也。锽作鐄大钟也。俗谚云。钟在寺里。声在外边。取无拘碍意。由彼不取二相迥然独出。了知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故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言寂灭者。不取静故寂。不取幻故灭。由纤尘不立故身心轻安。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此寂灭境惟是妙觉真心方能随顺。若存四相则不能随顺矣。故随顺妙觉者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也。自谓我相。他谓人相。言此寂灭境界非有我相人相者所能及。亦非有众生寿命相者所能至也。以地上菩萨断分别我法二执故我人证悟所不能及。断俱生我法二执故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禅那此云静虑。谓即静而虑即虑而静。定慧平等之通称。此观若成即断无明证随分觉。始从初地以至等觉所修者是也。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此上三种观行皆是亲近随顺之方便所谓因地法行也。十方如来依此为因而成正觉。三贤十圣所修一切同异方便亦皆依此三种而修。同方便者谓入地菩萨初得圣性证平等法故。异方便者谓地前菩萨未证圣性在异生性故。若约单修初观者断我执证相似觉。是二乘随顺觉性之方便。修次观者双伏我法二执证相似觉。是三贤菩萨随顺觉性之方便。修第三观者双断我法二执证随分觉。是入地菩萨随顺觉性。若此三观由渐而进。至于等觉后心。以金刚慧顿断生相无明入究竟觉。故曰若得圆证即成圆觉也。善男子下举劣以显胜也。据教中劝一人二人持五戒十戒者得福甚多。况令尔许人成就罗汉辟支具足六通八解永超三界十缠。而乃不如有人暂修圆觉唯一刹那者。岂况长时圆修妙观者哉。故圭峰云。闻五种名胜刹宝布施。说半偈义胜河沙小乘。实由无法不持无机不被者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惟寂灭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此三种观从次而入为渐修。超次而入为顿修。禅那即顿修法门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近释卷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16:43 , Processed in 0.15570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