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78|回复: 0

[其它] 《楞严经》五蕴解脱与金丹正道修证次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密宗的宝瓶气与道家胎息是同一次第。

密宗强调要观日轮观到真实明明了了的看见日轮月轮,放五色光的明点,显宗《观无量寿经》中强调要观日轮要观到开眼闭眼都明明了了,与道家的金丹显形是同一次第。这个金丹显形的阶段就是《楞严经》中的色蕴区宅。关于光明的显现的各种不同的层次,大成就者邱陵先生在《见着性光是功夫》一文中说得很清楚:



儒、释、道三教都承认性光的客观存在及其无上的功能。儒称之为“仁”;释称之为“珠”,亦称“圆明”;道谓之为“丹”,亦曰“灵光”。《易经》则叫它做“无极”。他们以○这个圈来代之,并认为,这个○是由先天真一之气所凝成。古人又称“不空”为灵光。他们说,观空不空为真道,观空而空是伪道;有灵光之虚空为“不空”(真空),无灵光之虚空为“顽空”。所以古人说,知此一窍,则金丹大道之能事尽矣!若练功久之,练不出性光,见不着性光,就是古人所说的“顽空”,也许是练不得其法,也许是功不精进,也许是功力未到,总之,比练功能见到性光者差一筹矣!

   那末,这个呈现在眼前的性光究竟是什么形象呢?历代佛经,丹经、道书、多谈得隐隐约约,不肯明言,因为这是道门、佛门的奥秘。虽然这个○也算是一种形象,但未免过于抽象,过于含糊。实际上,古人按练功节次、进程中性光的不同表现,把性光大致分为慧光和蟾光两种,中、下乘功夫所见的性光多属慧光;上乘功夫所见的性光属于蟾光。如以道门丹功来说,炼精化气至炼气化神阶段所见多为慧光。炼气化神至炼神还虚阶段所见为蟾光。看光的圆明程度和颜色可以察知练功的进度,可以测知精气神是否充足,可以知道舍利子或金丹炼得完足与否。古人用“金机飞电,虚室生白,圆圆陀陀”三者来形容性光的形象。这是笼统而言之,也是练功到高级层次之所见。尹真人《性命圭旨》一书有一首诗是描绘此景的,诗曰:“一颗金丹何赫赤,大似弹丸黄似橘,人人分上本圆明,夜夜灵光照神室。”这也是练功到最高层次所见之景。

   初见慧光,只是淡白一小点而恍惚游移不定。一用意识,即行散开,不知所之;或静极光现,色如眉月,由小渐大,又自大化小,复归于无;或光圈带虚,圈边亮圈内黑;或光圈不明也不圆。对这种慧光,均可认为是精气不足的表现。经过久久锻炼,慧光或现红光,或现白光;发红光的叫做“血玄关”,发白光的叫“正玄关”,而以光如月华之圆明像个大月亮般悬在眼前不动者,才是纯正的慧光,这是精气充足的表现。

   至于蟾光,则是金黄之光。如在慧光白光内发现金光,这是炼出了金丹之苗;蟾光金黄而圆明,即是舍利子已炼成。所以说,养足之慧光可以成为蟾光。古人说:“精不足,不能生慧光;舍利子不足,不能生蟾光。慧光如月光,蟾光如金光。”这可视为性光变化的总纲。传说中的金蟾乃稀有的三足动物,蟾光者借蟾名三足之意,喻精气神三宝合一,炼成金丹也。但练功能发现蟾光的人,实是世间少有。



佛在讲《楞严经》时,说到色阴区宇时云:“阿难 当知 汝坐道场 销落诸念 其念若尽 则诸离念 一切精明 动静不移 忆忘如一 当住此处 入三摩地 如明目人 处大幽暗 精性妙净 心末发光 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若目明朗 十方洞开 无复幽黯 名色阴尽 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观其所由 坚固妄想 以为其本”



佛己说得很清楚“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修证佛果,实修实证从内证光明开始。要“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才能破色蕴。



当佛讲完色蕴十种阴魔时,总结云:“阿难 如是十种禅那现境 皆是色阴 用心交互 故现斯事 众生顽迷 不自忖量 逢此因缘 迷不自识 谓言登圣 大妄语成 堕无间狱 汝等当依 如来灭後 於末法中 宣示斯义 无令天魔得其方便 保持覆护 成无上道”



这么光明何而来,佛云:“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什么叫“用心交互,故现斯事?”这些光明是“用心交互”所显。什么是“用心交互”?就是心气相交,水火相溶,铅汞和合,方现光明。光明显后,出十种幻境,皆不可执著,否则着魔。这是修证的第一步。显密道,在这方面,次是同样的,但文字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接下来,是破受蕴,证幻身、出阳神、出菩萨意生身。

密宗的到这步叫证净幻身,道家到这步叫出阳神,显教到这步叫得菩萨意生身(受蕴尽),幻身、出阳神、出菩萨意生身,同一次第。



当佛讲完色蕴后,又讲受蕴区蕴:“阿难 彼善男子 修三摩提奢摩他中 色阴尽者 见诸佛心 如明镜中 显现其像 若有所得 而未能用 犹如魇人 手足宛然 见闻不惑 心触客邪 而不能动 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若魇咎歇 其心离身 反观其面 去住自由 无复留碍 名受阴尽 是人则能超越见浊 观其所由 虚明妄想 为其本 ”



什么叫“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当用心交互,心气相交,水火相溶,铅汞和合,现光明后,色身阴精阴气化尽后,才会性光如金月轮,如如不动,十方世界,于心明了。这时便如十月怀胎之期,“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故名受蕴区宅。当十月怀胎期园满,便能“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当受蕴尽后,阳神出顶,此时精气化尽,得马阴藏相,顶髻隆起,两耳光洁圆满,眼白青如碧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得近一半。

当修至《楞严经》中所说的受行蕴时, 世尊如是说:“阿难 彼善男子 修三摩地 受阴尽者 虽末漏尽 心离其形 如鸟出笼 已能成就 从是凡身 上历菩萨六十圣位 得意生身 随往无碍 譬如有人 熟寐寱言 是人虽则无别所知 其言已成 音韵伦次 今不寐者 咸悟其语 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若动念尽 浮想销除 於觉明心 如去尘垢 一伦死生 首尾圆照 名想阴尽 是人则能超烦恼浊 观其所由 融通妄想 以为其本 ”



“受阴尽者,虽末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此是炼精气化尽,十月怀胎后,阳神出顶,便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证到此,“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

按密乘的说法,幻身成就,顶髻隆起开顶者,为七地以上肉身菩萨。按此说法,那心明见性、又成就阳神出顶,便是七地肉身菩萨。就算你不认可密宗的说法,那从显教《楞严经》中所说,至少也“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也是肉身菩萨。那么,诸位想想:“正统”佛教历来都把钟吕、全真七子、张紫阳等南五祖骂为“外道”,事实上他们的确是肉身菩萨,是正法眼藏教外别传的祖师,诽谤之罪非轻。

当修至《楞严经》中所说的想蕴时,佛云:“阿难 彼善男子 修三摩地 受阴尽者 虽末漏尽 心离其形 如鸟出笼 已能成就 从是凡身 上历菩萨六十圣位 得意生身 随往无碍 譬如有人 熟寐寱言 是人虽则无别所知 其言已成 音韵伦次 今不寐者 咸悟其语 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若动念尽 浮想销除 於觉明心 如去尘垢 一伦死生 首尾圆照 名想阴尽 是人则能超烦恼浊 观其所由 融通妄想 以为其本 ”

当炼精化气,十月怀胎,道胎成熟出顶,得阳神菩萨意生身后,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如果此人悟得不生不灭的道体,又得阳神菩萨意生身后,就是密乘地上肉身菩萨。这时,“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修至此,虽然未能梦中作主,但在梦中所见所闻,已十分清晰,原因是修至此时每夜都会阳神菩萨意生身游诸佛菩萨诸天诸仙圣境,或去听法,或入有缘者梦,开示佛法,引入正道,或去加持自己的弟子,或去采天地精华,养育道身。因修至此,阴精阴气阴血阴髓并未彻底化尽,无始无明习气也未磨尽,故浮想销除而习气根源尚在,所以只能梦中似醒非醒,似能做主又未能做主。

当修至《楞严经》中所说的灭行蕴时行阴区宇时,佛云:“阿难 彼善男子修三摩地 想阴尽者 是人平常 梦想销灭 寤寐恒一 觉明虚静 犹如晴空 无复 重前尘影事 观诸世间 大地河山 如镜监明 来无所粘 过无踪迹 虚受照应 了罔陈习 唯一精真 生灭根元 从此披露 见诸十方 十二众生 毕殚其类 虽末通其各命由绪 见同生基 犹如野马 熠熠清扰 为浮根尘 究竟枢穴 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若此清扰 熠熠元性 性入元澄 一澄元习 如波澜灭 化为澄水 名行阴尽 是人则能超众生浊 观其所由 幽隐妄想 以为其本 ”

当阳神成熟,出入自如,阴精阴气阴血阴髓化尽成纯阳,无始无明习气渐消,粗妄想已伏,这时候,便可“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 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监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修至此,无复象凡夫俗子一样贪嗔痴,对人间的钱财福禄,亲情友情爱情,早己看破,故“来无所粘,过无踪迹。”心如明镜故,“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监明。”此时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己得,故能“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监明。”能梦中知梦,梦醒如一,是因阳神出顶后三年唷乳,阳神完全成熟了,才能做到梦中知梦,梦醒如一。

为什么要阳神出顶后三年唷乳,阳神完全成熟了,才能做到梦中知梦,梦醒如一?

原因很简单:你记得你一岁二岁三岁的事吗?为什么你三岁前做什么事都不记得,意识也不清楚?因为你三岁前身体精气并未充足,一但开口讲话,元神转识神,你将来就会发育不良。阳神出顶,未满三年唷乳之期,阳神的精气也象一岁婴儿一样未充足,所以不能象成人一样意识成熟,所以梦中未能知梦。凡人神识属阴,故投胎后神识精气不充足故,不能保持前世今生记忆一样,但修成阳神完全成熟的人投胎,他就可以做到前世今生,记忆思维完全一样,完全没有已经死过再投胎的感觉,因为他的阳神的精气已经充足,故八地以上菩萨没有隔胎之迷。



当修至《楞严经》中所说的灭行蕴入识阴区宇时,佛云:“阿难 彼善男子 修三摩地 行阴尽者 诸世间性 幽清扰动 同分生机 倏然隳裂 沈细纲纽 补特伽罗 酬业深脉 感应悬绝 於涅盘天 将大明悟 如鸡後呜 瞻顾东方 已有精色 六根虚静 无复驰逸 内外湛明 入无所入 深达十方 十二种类 受命元由 观由执元 诸类不召 於十方界 已获其同 精色不沈 发现幽秘 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若於群召 已获同中 销磨六门 合开成就 见闻通邻 互用清净 十方世界及与身心 如吠*璃 内外明彻 名识阴尽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 观其所由 罔象虚无 颠倒妄想 以为其本 ”



“修三摩地 行阴尽者 诸世间性 幽清扰动 同分生机 倏然隳裂 沈细纲纽 补特伽罗 酬业深脉 感应悬绝 於涅盘天 将大明悟 如鸡後呜 瞻顾东方 已有精色 六根虚静 无复驰逸 内外湛明 入无所入 深达十方 十二种类 受命元由 观由执元 诸类不召 於十方界 已获其同 精色不沈 发现幽秘 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修至灭行蕴入识阴区宇时,阳神己经十分成熟,进入九年面壁的阶段,此阶段是要断尽一切见思惑无明惑的阶段,九年面壁只是一个比喻,不是绝对的定数。心有一切贪念嗔念痴念疑念慢念,有一丝牵挂,心都会动。心息不二,心动则息动,息动则心动,到此境,必须灭尽一切贪念嗔念痴念疑念慢念,一切牵挂,一切心灭尽故,可以做到气住脉停了,即佛云的“酬业深脉,感应悬绝”“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此时己心身如金刚,诸魔已不得其便,但如果未能破禅宗三关者,未悟得不生不灭的本性者,很容易堕入外道邪见,必须注意。到此境,必须熟读《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六祖坛经》,时时以般若智慧做指导,才不会堕入外道邪见。

显宗灭行蕴入识蕴区宇时,就是密宗的明点永远不再漏及道家所说的真胎息,可以几天乃至数月数年不用口鼻吸吸,显密道三家,到此本是同一次第。妄心灭尽而息止,故生死自己生主。妄对心,息对气,心息既止,故动象灭,动象灭而行蕴尽。故得真胎息者,即心风自在。心风自在而神通自在,故生死可自己做主,坐脱立亡,阳神飞升净土,已经非难事。



当修至色受想行识五蕴灭尽时,佛云:“阿难 如是十种禅那 中途成狂 因依迷惑 於末足中 生满足证 皆是识阴 用心交互 故生斯位 众生顽迷 不自忖量 逢此现前 各以所爱 先习迷心 而自休息 将为毕竟 所归宁地 自言满足 无上菩提 大妄语成 外道邪魔 所感业终 堕无间狱 声闻 缘觉 不成增进 汝等存心 秉如来道 将此法门 於我灭後 传示末世 普令众生 觉了斯义 无今见魔 自作沈孽 保绥哀救 消息邪缘 今其身心 入佛知见 从始成就 不遭岐路 如是法门 先过去世 恒沙劫中 微尘如来 乘此心开 得无上道 识阴若尽 则汝现前 诸根互用 从互用中 能入菩萨金刚乾慧 圆明精心 於中发化 如净*璃 内含宝月 如是乃超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四加行心 菩萨所行 金刚十地 等觉圆明 入於如来妙庄严海 圆满菩提 归无所得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 奢摩他中毗婆舍那 觉明分析 微细魔事 魔境现前 汝能谙识 心垢洗除 不落邪见 阴魔销灭 天魔摧碎 大力鬼神 褫魄逃逝 魑魅魍魉 无复出生 直至菩提 无诸少乏 下劣增进 於大涅盘 心不迷闷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 未识禅那 不知说法 乐修三昧 汝恐同邪 一心劝令 持我佛顶陀罗尼咒 若末能诵 写於禅堂 或带身上 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 究竟修进 最後垂范 ”



当修至色受想行识五蕴灭尽时,已经过四加行暖(炼精化气)、顶(十月怀胎后阳神出顶)、忍(一念不生,无生法忍,破尽无明习气)、世第一(大彻大悟,证不生不灭道体,此心即十方三世佛,天人合一)这四步次第,真正做到炼神还虚,真正做到大彻大悟,真正磨尽无明习气,故到此境地可以“诸根互用,从互用中”。(此二句是六根互用的意思)

“能入菩萨金刚乾慧,圆明精心,於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於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佛在这里说得很清楚:色受想行识五蕴灭尽时,即进入大菩萨金刚乾慧地,天台大师在《摩诃止观》第六卷上的破法篇说:“乾慧地、性地,乃至第六地,共声闻;至七地,共支佛;至八地、九地,共菩萨;菩萨地转入第十,名佛地。”

“圆明精心,於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就是识神消而元神显现,这四句话说白了就心中金色月轮已明明了了。你知道密宗为什么要教人观想金色月轮?观想金色月轮就是直接修菩萨十地,境界非凡。佛在《观无量寿经》开篇就教人要观金色日轮明明了了,此境界太高了,直接从十地中的初地开始修,所以凡夫俗子修不下去,所以只能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圆明精心,於中发化”就是心中金色月轮明明了了。圆明者,圆明似日月也,精心者,肉心团中不坏明者,也即金丹以。“如净琉璃,内含宝月”此境中,大千世界,净似琉璃,观山河大地,如梦幻泡影。内含宝月,即见心中金色月轮明明了了。

《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云:“此无量寿如来陀罗尼,才诵一遍,即灭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业障悉皆消灭。若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已,实时还得戒品清净。诵满一万遍,(指一座中诵满一万遍,非散念。非散念一万遍何能入三摩地?)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显现身中,皎洁圆明犹如净月。(识神消而元神显现,见心中金色月轮明明了了,即金丹成就。)临命终时,见无量寿如来与无量俱底菩萨众围绕来迎行者,安慰身心,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说得很清楚:入三摩地中,识神消而元神显现,见心中金色月轮明明了了。临命终时,便“见无量寿如来与无量俱底菩萨众围绕来迎行者,安慰身心,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观想这个“皎洁圆明犹如净月”,依我经验,这个“如净琉璃,内含宝月”“皎洁圆明犹如净月”的金色月轮,非实它即象日又似月,说似日,它没有太阳那么射眼,说似月,它又比月亮明亮一点点。近相似的是每月初一二三日的早晨刚离地平线的太阳及傍晚将入地平线的太阳。如果境界不好时,它比真实的旭日小一点点,如果境界好时,它比真实的旭日大一二倍。我修的不算好,我一位人间上师证到的比旭日要上百倍,此境界,我现在可以说是连幻想都幻不出来。你们观想取相,要在住周围找那个地方可以看到刚出地平线的太阳,那个地方可以看将入地平线的太阳。你们不要认为暮日即衰气,不能看。不要这么认为,地球这边的暮日就是地球另一边的旭日。旭日暮日,本是一日,只是观看的地方不同而已。

我所言论,不作圣解。是错或对,君自参悟。



永乐乡莲中持剑居士莫棂鹰,2012年7月14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7 18:33 , Processed in 7.38691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