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32|回复: 0

[禅修] 识产生的那一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要为你们解释法尘、意门和意识。法尘是思惟的目标,它没有形象,不能以眼、耳、鼻、舌和身来分别,只有精神能分别法尘。


根据《阿毗达摩论藏》的解释,一共有六种法尘,它们即是十六种精细的物质、八十九种识、五十二种心所、概念和涅槃。


在修习观禅的时候,涅槃不能成为观察的目标,在此我们不谈它。在八十九种识当中,四种道智与四种果智也不能成为观察的目标;


因此我们也把它撇开不谈。概念或观念,也是我们所要弃除的。若撇开涅槃、道果智、概念,剩下的只有十六种精细的物质、八十一种识和五十二种心所。


如果概述以上的各种法,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成两大类,即是精神和物质而已。所以在修习观禅时,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两大类。


熟睡无梦时所呈现的意识,叫有分心,又称为意门,其作用是维持这一世的生命。有分心、结生心、死亡心都是同一种心。


意识的范围很广,除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它包括其他所有的心识。当法尘和意门接触时,意识便产生。


三者当中的法尘,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物质和精神。意门和意识当做精神,所以在思惟的那一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质。三者当中,意识比较显著,


所以我们把意识当做禅修的目标。意识和意门的产生是受物质的支配,亚洲人相信思想来自心脏,西方学者却相信思想来自脑。


当他们问我哪一种说法才是对的,我没有直接答复他们,我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其实,我们的身体是三十二种物质组成的。


其中二十种物质包含脑和心,如果说脑是意识的单位,那么请你考虑,是否心脏也能够成为意识单位。


依照世俗的说法,你可以把物质当做是心脏或脑。但是真理告诉我们,没有脑或心脏的存在,脑和心脏是由八种物质和性质组成的,


包括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气味、味道、食素。既然脑和心脏也由这八种物质和性质组成,那么请你考虑:这组合体能不能成为意识的单位?


我这样问他们:“当你在计划某件事时,心在那里?”


他们这样答:“我们的心在脑里。”


我又问:“当你感到快乐或悲伤时,你的心在那里?”


他们会说:“在心脏里。”


因此我告诉他们,心在脑里或心脏里,并不重要,因为真理告诉我们,根本没有心脏和脑。依世俗的说法,心脏和脑是存在的。


但是在修行观禅时,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这些,只要知道那一些是意识的现象,那一些是无意识的现象。每当法尘和意门接触时,便产生意识。


这意识和意门的产生,是以物质为基础。每当意识产生时,如不把它当做纯粹是意识而已,你将以为是‘我’在思惟,这是不正见。


当思惟产生时,如果不能认清它是意识而已,即是愚痴;如果喜爱这思惟的产生,即起贪心;如果讨厌这思惟不断地产生,即起嗔念。


因此在思惟产生的那一刻,如果不能了了分明,很多不清净的心念将会产生。但每当意识产生时,你认清它是思想、妄念、记忆或是幻想。


如果这样观察,这‘思惟’变成我们观察的目标,而注意的心,便成为我们内观的知识。所以观察这思惟的变化,也可以使我们得到内观智识。


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这‘思惟’时,没有不清净的心念可以产生,所以每当思考、回忆、幻想时,必须心念分明地知道。


佛陀告知出家众:“比丘们!物质是无常的,无常是痛苦的根源。这无常的物质没有自主性,不能被我们控制。”


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涅槃,即是消灭苦因,这里所谓的苦,是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苦,涅槃即是消灭这精神与物质所产生的苦因。


如果我们在观察每一种现象发生时,感到快乐和贪恋,我们已经开始远离涅槃的目标。因为涅槃是要断除这精神与物质的交互作用,而快乐与贪念又是精神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对每一种发生的现象感到厌恶,我们已经接近涅槃。所以每当我们对现象的发生感到厌恶的时候,不应该失望,因为已经快接近涅槃了,必须继续观察下去。


当我们还没有坐下时,念头先指使我们坐下。这念头是精神,这精神支配身体内的风界。因为有了这风界,我们才能够坐着,


身体上部份能够直立,而下部能保持平衡;因为有了这风界,身体才能保持平衡直立,而不单靠我们身体本身就能支配。


当我们坐着的时候,注意这身体的姿势,有时会发觉身体向前或向后倾,这是因为使身体僵硬的风界开始转弱。


当我们坐着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到这僵硬的性质慢慢消失,这种智慧我们称为明了无常的知识。


当身体倾向前面,我们把它拉直回来,这样它又回到原来的姿态。但是过了一回儿,它又再倾向前面或后面,我们又重新把它挺直。


我们会注意到,坐的姿势并不能保持永久不变,发觉到它时常在改变。因此我们明了不断改变的现象是苦,而得到苦谛的知识。


当我们注意僵硬的性质时,会发现这性质在消失后便无影无踪。它告诉我们僵硬的性质没有自性。


当我们观察坐的姿态时,也会察觉到这姿势并不能持久不变,它在消失后便没有痕迹,所以从观察坐姿的训练中,我们可以证悟‘没有自性’的知识。


从观察坐的姿式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明了无常、苦和没有自性的智慧。


如果我们这个智慧成熟,对坐的姿势产生厌恶,就会认定自己的定力薄弱或注意力分散,这是错误的观念,其实我们是在进步当中。


如果改变主意想要站起来,必须先观察这‘要站起来’的念头,然后才站起来。在要站起来的时候,观察这慢慢站起来的姿势。


这上升的姿势只是动作,它不断地在改变。站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站的姿势了。站着时这种姿势会摇动,是因为身体内僵硬的风界开始消失。


这身体内的风界支配着站的姿势,而这风界是由我们的念头去控制。我们站起来的时候,念头控制着风界进行站起来的动作,而保持身体的直立。


在站立时,僵硬的风界如果消失,身体就会开始摇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明了物质无常的知识。如果发觉这姿势不停地在改变,


我们也同样能够明了,无常的物质会带给我们苦。因此得到苦的知识。又,当我们觉察这僵硬的性质消失后没有痕迹,


就能明了支配这体内的风界没有自性。如果我们能够观察站立的姿势,也可以得到以上三种知识,就如同观察坐的姿势一样。


所以,我们对每一种现象的呈现都要保持注意。如果这注意力成熟,你对每一种现象的发生都会感到厌恶,这样你己经快接近涅槃的道路了。
缅甸Venerable禅师开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10 01:00 , Processed in 0.13813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