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佛教经典。全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1卷。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玄奘所译为通常流行本。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 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 本经文旨,原出于大部《般若经》内有关舍利子的各品,此即秦译《大品般若》的〈序〉、〈奉钵〉、〈习应〉、〈往生〉、〈叹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卷二),唐译《大般若经》第二分初〈缘起〉、〈欢喜〉、〈观照〉、〈无等等〉四品(《大般若经》卷四0一至卷四0五)。各品说佛和舍利子问答般若行的意义、功德,本经即从其中撮要单行,以故在先所出的译本都缺首尾二分。大经所说义理在发挥菩萨三三昧相应行中以空相应为第一,行空相应的菩萨即不堕二乘,而能严净佛土,成就有情,疾得无上正等正觉。本经依据此义,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更进而说由空无所得为方便,遣五蕴执,契证实相。全经文句简约而赅摄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为《心经》。至于全经结构,先明能观智,即深般若;次辨所观境,即显示诸法实相即空相,遮遣蕴、处、界,缘生、四谛、智,断诸法执;后显所得果,先之以得涅槃果,次之以得菩提果,阐明诸佛皆依甚深般若观慧相应无所得实相,而得一切智智之义。又本经首尾都说到般若能度苦厄,明般若之出现世间,乃为除世间一切苦,亦即大经所赞叹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心念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智智知一切法,度脱一切众生,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等等殊胜功德。经末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以之为大神咒、大明咒等,原来《大品般若》的〈大明品〉及〈劝持品〉,都直接以般若为明咒,别无咒文,本经所出咒文,亦见于《陀罗尼集经》卷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段,或系后世所加,总之显示般若妙慧有胜功用,能速疾成就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佛教电影
心经读诵 《心经》-慧平法师读诵
心经佛教音乐
心经-明谷法师唱诵
佛教歌曲:心经-郭家铭
唐山大地震片尾曲《心经》-王菲
王菲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现场演唱《心经》
王菲:法门寺《心经》唱诵
心经-敬善媛(张纪中版西游记片头曲)
心经讲座
佛教百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扩展阅读:佛经读诵 佛经大全 法师讲座字母列表 佛教音乐 佛教电影大全 佛教视频专题大全
来源 佛教视频网 :http://vod.fjdh.com/NewsDetail/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