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26|回复: 0

[事迹传记] 鸠摩罗什 其在中国佛教史上 功不可没的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摘自《南山梵音》2011年第16期 作者:天香

  鸠摩罗什大师(公元344—413年)是东晋后秦时期著名的高僧。他与真谛(公元499—569年)、玄奘(公元602—664年)、不空(公元743—774年)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师。鸠摩罗什出生于富贵之家,他一生传奇,对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有成就的翻译家之一。下面就简要介绍鸠摩罗什大师的生平与事业。

  鸠摩罗什是梵语音译,汉译为“童寿”,天竺(印度)人,出生于相国世家。鸠摩罗什的祖父叫达多,以倜傥不群名闻于国内。父亲鸠摩罗炎,为人聪明有气节。在将要继承相位的时候,为躲避相位离家出走。后东度葱岭于龟兹,国王听说鸠摩罗炎放弃尊荣之位而出家,对他非常仰慕,亲自到郊外迎接,礼请其为国师。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耆婆,聪敏才高,过目不忘且能解悟其中妙义。其身体有红痣,依命相之法来说,正是必生贵子的特征。耆婆二十岁时,虽有各国显贵竞相提亲,但她却不肯答应。等一见到鸠摩罗炎,十分倾心,决意嫁他。于是逼迫鸠摩罗炎与其成婚,不久怀有身孕。

  当鸠摩罗什的母亲怀孕时,不论记忆或理解,都倍增于从前,甚至能无师自通天竺语,众人都感到非常的讶异。有位阿罗汉达摩瞿沙说:“这种现象,必定是怀有智慧的孩子。舍利弗在母胎时,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等到鸠摩罗什出生时,其母便顿时忘却天竺语。

  不久,鸠摩罗什的母亲想要出家,但丈夫不允许,后来又生下一个男孩,名叫弗沙提婆。当她出城游览,看到荒冢间枯骨散乱各处,于是深深思惟色身是苦本,就立誓要出家修行。但是丈夫鸠摩罗炎坚决不答应,于是她绝食抗议,经过六天,气力衰竭,命若悬丝。她的丈夫,只好忍痛答应。然而她在尚未落发前,坚决不吃任何食物,于是即刻命人剃除头发,方才进食。隔天,正式受戒,进而修习禅法,专精不懈,终于证得须陀洹初果。

  鸠摩罗什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他依谛,不须逐句指导。

  当时,龟兹国的人给予鸠摩罗什的母亲很多供养,大师的母亲深怕丰厚的利养影响修行,所以带着儿子走避他国。此时,鸠摩罗什才九岁,他跟随母亲渡过辛头河到罽宾国,遇见了德高望重的高僧盘头达多,大师依止他学《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共四百万言。盘头达多每每称赞鸠摩罗什为神慧俊才,罽宾国王听到了赞誉,即延请鸠摩罗什进宫,同时召集许多外道论师一同向他问难,结果外道全被折服。由此,罽宾国王更加敬重大师,并以上宾之礼供养他。

  鸠摩罗什十二岁时,母亲又携带他返回龟兹国。鸠摩罗什高名远播,有许多国家争相延聘他,但鸠摩罗什都丝毫不动心。当时,罗什的母亲带领著他到月氏北山,有一位阿罗汉见到鸠摩罗什,非常惊异地告诉他的母亲:“应当常守护这位小沙弥,假如他能到三十五岁而不破戒,那么将会大兴佛法,度无数众生。”

  不久,他们母子到达沙勒国,小小年纪的鸠摩罗什,竟然轻而易举地把巨大的佛钵放在头顶上。此刻,他心中暗自忖道:“佛钵的形体非常大,为什么这么轻呢?”才有这种念头,马上感到佛钵的重量太大,力气不够,不觉失手,佛钵立即掉下来。他的母亲问什么缘故,他回答:“孩儿心有分别执著,所以佛钵有轻重的差别。”他们在沙勒国停留一年。这年冬天诵《阿毗昙经》、《二门》、《修智》、《六足》等,无师自通,不用咨询法师,即能深解其妙理。对其他各种经典都能通达无碍。在沙勒国有位名叫喜见的三藏沙门,对国王说:“这个沙弥不可轻视。国王您应当请他说法,会有两种利益:一是国内沙门自愧不如,必定会努力用功办道;二是龟兹王一定认为鸠摩罗什出在我国,就会尊敬他,其实也是在尊敬大王。这样,他们就会来缔结友好。”国王很高兴,就设大型法会恭请鸠摩罗什升座说法。龟兹王果然派遣使者来示友好。鸠摩罗什在说法之余,就寻访外道经书加以钻研,同时还博览四吠陀典及五明等诸种论述。经过学习探究,罗什对阴阳星算之术烂熟于心,测验吉凶无不契合。法师性格豁达,不计小节。修行之人见到大师的学习外典的这些行为都怀疑他的道心,然而大师并没有介意。

  不久,大师跟随母亲到温宿国。此国位于龟兹国的北边,当时温宿国有一道士,神辩英秀名振诸国。他手击王鼓发誓说:“若有人论辩胜过我者,我以人头来答谢他。”大师就以佛教哲理来度化他,道士大为叹服,随即稽首皈依。大师由此声名响遍葱岭以东,宣河以外。龟兹王亲自到温宿,迎请大师回国宣扬诸经,四方慕名前来求法者数不胜数。

  大师二十岁时在王宫中受戒,跟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过了不久,鸠摩罗什的母亲告辞龟兹国王回天竺国。临行前她对龟兹王说:“你的国运不久就会衰微了。”她只身前往天竺,勇猛精进,证得阿那含三果。当她要到天竺时,曾经对鸠摩罗什说:“大乘方等甚深的教法,要传扬到东土(中国),全得仰赖你的力量。但是这件宏伟的事,对你而言,却没有丝毫的利益,要怎么办呢?”鸠摩罗什回答说:“大乘菩萨之道,要利益别人而忘却自己。假如我能够使佛陀的教化流传,使迷蒙的众生醒悟,即使会受到火炉汤镬的苦楚,我也没有丝毫的怨恨。”于是,大师留住于龟兹新寺。后来在寺院旁边的宫殿中,得到《放光般若经》,开始阅读。

  大师在新寺住了两年,广泛阅读大乘经论,洞晓其中的奥秘。龟兹国王为鸠摩罗什造金狮子座,用大秦的锦绣被褥铺盖于座位之上,让大师升座说法。大师说:“我的师父还没有了悟大乘深意,我想要亲自前往为他解说,所以我不能久留此地。”大师说过此话不久,盘头达多不远而至。国王问达多:“大师为何能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达多说:“一是听说我的弟子所悟道非常人所能及,二是大王您支持并大力弘扬佛法,所以,我才冒着各种危险从远方来到贵国。”鸠摩罗什大师见到师父的到来非常高兴,先为师父说《德女问经》,向他讲说无常苦空的道理。达多对大师说:“你对大乘佛法见到了何种殊胜之处,竟然如此崇尚。”大师说:“大乘佛法明确诸法皆空之理,而小乘却偏于局部,多有疏漏。”达多说:“你所说的一切皆空令人畏惧,难道让人舍弃有法而爱空法吗?就像过去狂人让织线师织极细的线。织线师特意将线织得细如微尘。狂人还恨其织得太粗。织布师大怒指着空中说:这是细线。狂人说:为何见不到。织布师说:此线很细,做工很精细的良匠尚且见不到,何况他人。狂人大喜,给予织布师傅上等的赏赐,其实什么东西都没有。你的空也是这样吗?”鸠摩罗什大师接连向他陈述空的道理,“空”并非一无所有的断灭空,而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诸法不能实有独立永恒存在,它的体性是空不可得。经过一个多月的讲说,他的师父才真正信服。鸠摩罗什的师父于是礼拜大师为师,并说:“和尚是我的大乘师,我是和尚的小乘师。”

  西域诸国因此更加信服鸠摩罗什大师的神俊才思。每当讲经,西域各位大王都长跪在其法座旁边,让大师踩着他们登上法座。大师被人尊重以至于此,也因此传法西域,名扬汉地。

  当时苻坚据守关中。至苻坚建元十三年,太史上奏说:“有星见于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苻坚说:“朕听说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释道安,是不是这两个人,我马上派遣使者请他们。”不久,苻坚派兵七万西伐龟兹和乌耆诸国。出发前苻坚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苍生为本。并不是贪图其土地财富才讨伐他们,而是为了去邀请有道之大德的缘故。我听说西域国有个鸠摩罗什法师,深解佛法,娴熟阴阳,是后学者的宗师,我很思念他。贤者之人是国家之大宝,如果攻下龟兹就尽快将鸠摩罗什大师送回来。”吕光的军队还没有到,鸠摩罗什大师对龟兹王白纯说:“国运将衰,会有劲敌这几天从东方来。应当恭敬地迎接他们,不能抵抗其锋锐。”白纯不从而战,吕光随即攻破龟兹杀掉了白纯,立白纯弟弟白震为国王。吕光得到大师,见他年岁尚少,就把他当凡夫俗子来戏弄。强迫他取龟兹王之女为妻,大师坚辞不受。吕光说:“你这和尚的操守不会超过先父,为什么要坚持推辞呢?”吕光让人强迫大师饮酒昏迷,与龟兹王女同住一室。大师被逼成婚。吕光还令大师骑牛和乘恶马,想使大师从牛背和马背上坠落下来以取乐。鸠摩罗什慈悲忍辱,并没呈现出异样的颜色。吕光见大师有如此忍辱之行,深感惭愧,便不再羞辱大师。在回归的途中,吕光不采纳大师的劝阻,将军队扎营于山下。到夜晚,果然大雨洪水暴起,水深数丈,死者数千。经历此难,吕光才对大师刮目相看。大师对吕光说:“这个凶亡之地,不宜停留,应当尽快回去。众军必有福地可以安居。”吕光听从了大师的建议,到凉州听说苻坚已经被姚苌杀害。吕光三军缟素于城南祭奠苻坚。于是自立国位,年号太安。

  吕光亡后,儿子吕绍继位,几天后吕光庶子吕纂杀了吕绍自立为王,改年号为咸宁。吕光弟弟吕保有个儿子叫吕超,后来杀吕纂,立他的兄长吕隆为主。大师在凉州多年,吕光父子不弘佛道,所以,大师的教化无从弘扬。而苻坚又被姚苌所杀,连面也没能见到。

  姚苌杀苻坚继位之后,慕大师高名虚心邀请,吕隆不准。姚苌死后,其子姚兴继位,再次迎请,仍不被允许。姚兴出兵讨伐,大败吕隆军,才迎大师入关,此时,他已五十八岁了。姚兴以国师之礼相待,忧崇倍加。经常终日言谈,不觉疲倦。姚兴请大师入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众经。大师对众多经典都烂熟于心,还能以精炼的汉语翻译流通。姚兴派了八百余僧人跟从大师翻译经典。

  鸠摩罗什译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严经》、《成实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经》、《坐禅三昧经》、《弥勒成佛经》、《法华经》、《弥勒下生经》、《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佛藏、菩萨藏等等。有关翻译的总数,依《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从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典而言,可知他致力弘扬的,主要是根据般若经类而建立的龙树一系的大乘中观思想。他所译出的经论,在我国佛教史上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由道生法师弘扬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三论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为四论学派。此外,《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重要典籍。

  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出各类佛经辞喻委婉,流畅通达。在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庐山慧远法师经常遇到各种疑难问题,自己无从决断之时,就以书信请教于大师。

  鸠摩罗什为人深情清朗,傲岸出群。应机领会少有与其匹敌之人。大师性格仁厚,对人仁爱守信,对徒众循循善诱,终日无倦。姚兴常对大师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没有第二人能够相比。若一旦去世,怎能使法种无后。”姚兴便以十个漂亮女子逼迫大师接受。从此,不让大师住寺院,另立馆舍供给丰盈的生活所需。鸠摩罗什苦不堪言,但为了译经大业,只得忍辱。每逢升座讲说经义,时常语重心长地说:“譬如臭泥中生长莲花,只须采撷莲花,不必沾取臭泥啊!”

  有人对于鸠摩罗什生起轻慢心,也妄想仿效。鸠摩罗什便集合大众,来到盛满铁针的钵前,他面色凝然说:“如果各位能学我将这一钵的针吞下,就可以学我的行为。否则,希望大家各自安心办道,谨守戒律,切莫再滋生妄想!”说完话,立刻把那满钵的铁针吞下,宛如吃饭般轻松。大众看见这稀有的示现,都目瞪口呆,感到非常地惭愧。

  以前,鸠摩罗什跟从卑摩罗叉律师受律,卑摩罗叉后来入关中,大师闻听以师父之礼节相待。卑摩罗叉不知道被逼之事,问大师说:“你对汉地很有因缘,受法弟子有多少人?”大师回答说:“汉地经律未备,新经及诸论都是我所传出。三千徒众跟从我学法。只是我累世业障深重,没有听从师父的教诲。”

  鸠摩罗什年老之后,忽然一天觉得四大不调,预知即将圆寂。于是与众僧告别:“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所译经论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没有删改,其中意旨没有差错。希望我所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后世,发扬光大。我现在于众人前发愿:如果所翻译经典没有错误之处,圆寂后火化舌头不焦烂。”大师于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圆寂于长安。在逍遥园中火化后,薪灭形碎,唯有舌根不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8 05:12 , Processed in 0.34163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