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059|回复: 66

[大德开示] 西方极乐是君家----宣化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极乐是君家

宣化上人讲述

为什么要念佛
老实念佛
念佛如同打电话
移民到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大法王
四种念佛的方法
信愿行三资粮
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
念佛三昧
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到西方了生死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花开见佛悟无生
念佛的人就是佛
平时念佛得善终
口念心念打成一片
放下染缘即佛缘
朵朵霞光照美加
又冷又饿是考验
红莲遍地开
不假怎能显真
念到心身放下
要善念不要空念
念佛法门到彼岸
识本愿力扬正法
求生净土勤念佛
一念光明就是佛
念佛问答

《第一单元》万人修万人去的念佛法门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呢?平时念佛就是为临终时做准备。为什么不等到临终时才念呢?因为习惯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你平时没有念佛的习惯,等到临命终时,就不会想到要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时要学著念佛、修净土法门,等到临命终时才不会惊慌失措,而得以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比丘时,曾发四十八大愿,其中说:‘我成佛之后,十方所有的众生,若有念我“阿弥陀佛”名号,我一定接引他到我的世界,将来成佛;在我的世界里,众生都是由莲华化生,所以身体清净无染。’因为阿弥陀佛这种大愿,因此一切众生都应该修‘念佛法门’,这是很对机、很容易修的一个法门。

在《大集经》上又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这就是说亿亿人修行,却一个得道的都没有,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而得度。尤其现在是末法时代,念佛正与一般人的根机相应。

但在西方,现在不是末法时代,可以说是正法时代;为什么说是正法时代?因为佛法刚刚传到西方国家来,正要兴旺,所以现在美国有很多人欢喜参禅打坐,这也是正法的表现。在正法时期也可修念佛法门,末法时期也可修念佛法门,什么时代都可以修行;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永明延寿禅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又参禅又念佛,好像老虎有犄角;现世可以为人的师表,将来可以成佛作祖。

所以真正参禅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的人;真正念佛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再深一层说,真正持戒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真正参禅的人,也就是真正持戒的人。那么真正讲经说法的人,他是为讲经而讲经,也就是真正参禅。《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又会参禅,又会讲经,这是宗说兼通。再进一层说,真正持咒的人、真正修密宗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

禅、教、律、密、净,虽说五种,归根究底地说都是一个,没有两个;其实再深一层说,连一个也没有,怎么说会有五个呢?真正学佛的人,在这一点上应该明白。

所以有的人有门户之见,认为念佛法门最高,参禅不对;或者有人说参禅最高,念佛错误;这都是没有明白佛法的人。应知一切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既无法可得,何必又在头上安头?何必无事找事做呢?你若真明白法了,是无法可得的。可是对一些不明白法的人,你对他说根本什么也没有,他就会失望;所以佛施权法,就是为了说实法;佛说权智,为的是说实智。实智是什么呢?实智是一个‘归无所得’,实相无相,无所无相,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念佛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我们很不幸生在这个魔强法弱、去佛甚远的末法时代,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幸遇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既省钱,又不费精神,很容易而且方便,因为念佛就能成佛。为什么念佛会成佛呢?这是因为藉著阿弥陀佛在无量劫以前发的四十八大愿;在四十八愿中,有一愿说:‘若有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极乐世界,我誓不成正觉。’

阿弥陀佛发此愿力,愿愿皆是摄受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只是众生要有一个信心,相信真有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做阿弥陀佛的弟子,和切实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必生西方。

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虽然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但这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是一种变化现出的境界,并不是真有畜生。极乐世界没有娑婆世界万苦交煎、万恶充满的烦恼,它昼夜六时皆演说妙法──念佛、念法、念僧。可是,我们若要生到极乐世界,就要老实念佛,不要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专一其心在念佛,不管成佛不成佛,也不管往生不往生,一心只管念佛的工作。念佛念得专一纯熟,一心不乱,等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你去成佛。

为什么我们一个普通人,能劳动阿弥陀佛来接我们呢?这是很难相信的道理。不错,这就是难信之法,所以《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因为没有人懂,也没有人相信这个法,所以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地把这种末法修行之捷径,告诉我们这些末法的众生。

老实念佛就是口念佛、心也念佛,行住坐卧都是念阿弥陀佛;口中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身上行持阿弥陀佛的行。什么叫行?好像我们现在打佛七,无论如何都要百忙放下,来参加打佛七,要念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兹在兹,不是念一阵子就觉得辛苦,要回去休息了,躲懒偷安,这样不会得到念佛三昧的,这就叫做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一心一意念佛,连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

本来吃饭、穿衣、睡觉是人生离不了的事情,每个人天天都不能缺少的;念佛时能把这三件事忘了,不知吃饭、穿衣、饥寒、睡觉否,这就是老实念佛。若到时间便知道吃饭,这是不老实念佛;或冷了要穿衣,这是不老实念佛;或睡不够要回去休息,这也是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无论行、住、坐、卧,只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你念得打成一片,绵绵不断,乃至水流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风吹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小鸟叫的声音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念得‘南无阿弥陀佛’和我自己分不开,念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无一个我,我之外又无一个‘南无阿弥陀佛’,我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和自己合而为一。这时,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得到念佛三昧;水流风动都是演说妙法──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老实念佛。

假若水流知是水流,风动知是风动,或东张西望看各处有什么动静,这就是不老实念佛。若一边念佛,又前瞻后顾地好像要偷东西,这也叫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念兹在兹,什么妄想也没有,也不想吃东西或喝茶,什么都忘了,这才是老实念佛。没有什么秘诀,只要能把心管住,不打妄想,这就是老实念佛;你管不住这个心,尽打妄想,那就是不老实念佛。你提起正念,那就是老实念佛;你尽胡思乱想、打邪念,那就是不老实念佛。所以老实念佛是妙不可言,你要是真会念佛,便会得大自在,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说的是法,行的是道,单说不行是说食数宝,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今天所讲的道理,你们明白了,就要老老实实念佛,老老实实打佛七,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切莫空过,希望大家努力念佛,拿出‘坚、诚、恒’这三心来打佛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如同打电话
◎六月十六日下午开示  

念念真诚念念通 默默感应默默中
直至山穷水尽处 逍遥法界任西东

刚才所说偈颂,大家能不能了悟其中的真义?第一个‘念’字是心中所发出的念,第二个‘念’是从口中发出的,有之于心而形之于口。若只存有第二个念──口念的‘念’,便不能算是真诚的念了,所以念佛或念菩萨,心、口都要真诚。我们要念到心口合一,一而无二,不可随便地念,也不可散乱地念,又不可以夹杂其他的妄想而念,如能做到这几点,便可以称为‘真诚’了。

有真诚的意念,就一定会有所感应。这感应是什么?就是凡夫的心与佛菩萨的光相通,所谓‘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应呢?譬如打电话,号码打通了,对方一声:‘喂!’于是便可以畅所欲言,互相有了连络。念菩萨也好像拨电话,到时菩萨也会问你:‘善男子(善女人),你想求些什么呢?’于是你便可以有求必应了。

假若没有诚心,譬如五个字的号码,你只拨了三个便住手,那又怎能把电话打通?念菩萨也是这样。假如你念一会儿又不念,缺乏诚意,那是一定不会通的。这种光光相照的感应,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感觉到的;譬如打电话,也只有拿起听筒收听的人,才能清楚对方的话,凡夫肉眼是无法看到声波的去来,所以说:‘默默感应默默中’。

‘山穷水尽’是‘百尺竿头重进步,撒手天空另有天’的境界;念至山穷水尽时,简直是念而不念,打成一团,念成一片了,那时便可以‘逍遥法界任西东’。假若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可以应念而往;要想倒驾慈航,回来广度众生,也可应念而回到极乐世界之东的娑婆世界,乃至一切法界,也无不可以应念而往,所以说:‘任西东’,所谓‘一如意一切如意,一自在一切自在’了。

因此我们学佛,处处要真诚,不然便是虚伪,虚伪便会‘开空花,不结果’,所以学佛切记不要自己骗自己。其次,古人也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不可有依赖心,应知感应是自己所招,并非从外得来的。

有人说:‘念佛得生净土,是仗佛力所接引。’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为什么?因为接引之说只是对机而言。而贪念的众生,都是希望能用力少而收效大,就如放高利贷,放出的少而收入的多,所以圣人随机应变,说出了佛力接引的话,目的是叫一切众生努力去念。

其实他们念佛菩萨的名号而能往生净土,也是全凭自己的力量,为什么?想想念佛是佛替你念的吗?念菩萨的这一念是菩萨生的吗?如果不是,又岂能说是仗他力?譬如佛菩萨放光加被你,这也是你自己念佛或菩萨的功德所感。再拿打电话作一个例子,如果你自己不打电话,又有谁来接你的电话呢?所以念佛也是这个道理。这种希望仗佛力的接引而能生净土的心,其实就是贪心,就是依赖,是要不得的;我们修行要仗自力,打起精神,鼓起勇气,勇猛精进,应知果报并不是人家能够赐与的,所以念佛也可以说不是仗佛力所接引的。

古人又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们学佛的人,也要挺起胸膛这样说:‘佛陀本无种,众生当自强。’假如不是这样,整日依赖佛力接引,犹如富家子弟依赖父兄遗业,终会把自己害了,大家猛醒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移民到极乐世界

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我们特别有缘,欢迎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永住,不需要办移民的手续。只要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则一切通过,绝不会找麻烦;如果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那么,一念真心的证明怎能得到?方法非常简单,容而易得,只要真心诚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大势至菩萨’就可以了。因为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他左右二胁士,这是西方三圣;无论念哪一位的名号,念到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境界,就能带业往生,花开见佛或见菩萨。

若不想移民到极乐世界去,那就不必念三圣的名号;若想移民到极乐世界住,必须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生时可以免三灾七难,死时可以往生净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念到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分不开家,到那时候,不想去极乐世界也办不到。为什么?因为根已经扎下去了,将来就会生枝长叶,开花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阿弥陀佛大法王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就是他没有成佛以前,是一个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要度众生成佛的;其中有一愿是这样说的:‘等我成佛的时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若念我的名号,一定要成佛;如果他们不成佛,我也不成佛。’

阿弥陀佛这愿力,好像吸铁石那种吸铁的力量,而十方所有的众生都好像这一块铁,所以把十方的众生都吸到极乐世界去。如果吸不到呢?阿弥陀佛也不成佛。所以我们一切众生,若有称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就都有成佛的机会。

《阿弥陀经》是佛不问自说的。为什么不问自说呢?因为没有人懂这个法门,所以就没有人问;大智舍利弗尊者虽然当机,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样问。佛可以说是在忍不住之中,把这个最方便、最直接、最了当、最省事又省钱的念佛法门告诉大家;只要每一个人能专心念佛,念得‘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就来接引你。

所以这个法门是一般人所不能相信的,可是这却是最直接、最了当的法门;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不论你是聪明的人,或是愚痴的人,一样都可以成佛。

生到极乐世界,那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从莲华化生,不像我们人要经过胎藏,极乐世界那儿是以莲华为胎,在莲华里住一个时期,将来就成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弥陀万法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念 定入如来不动堂

‘一句弥陀万法王’,这一句弥陀,就是万法之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五时是:(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八教是:(一)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五)顿教、(六)渐教、(七)秘密教、(八)不定教。这五时八教合起来,都在这一句弥陀里头包含了。

‘行人但能专持念’,我们无论哪一个人,能专心念佛,‘定入如来不动堂’,一定到常寂光净土,到极乐世界去。

我们末法众生就是以念佛得度,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说一句话 多念一声佛
打得念头死 许汝法身活

我们大家不要忽略这个念佛法门。

四种念佛的方法

念佛法门,有四种的念法:

(一)持名念佛。闻说佛名,一心称念,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二)观想念佛。观想,就是观看,这么想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三)观相念佛。观相,对著阿弥陀佛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观相念佛。每一声佛,口里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要听得清清楚楚的,心里要想得清清楚楚的,这叫观相念佛。

(四)实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真佛,就是参禅;你参禅,参‘念佛是谁?’找这个念佛的是谁?

等这个佛七圆满,我们就要找这个‘念佛的是谁?’ 一定把它找著,不要丢了;你若丢了,那就是迷失路径,回不了家了!回不了家,就见不著阿弥陀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愿行三资粮

信、愿、行,这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什么叫资粮呢?就好像你要到一个地方去旅行,先要预备一点吃的东西,这叫粮;又要预备一点钱,这叫资。资粮,就是你所吃的和你所需要用的钱。你想到极乐世界去,也要有三资粮;这三资粮,就是信、愿、行。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

信,什么叫信自己?你要信自己决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你有资格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没信自己。

你造的罪业多,是吗?这回你就遇到好机会了,什么好机会?可以带业往生;你造的什么罪业都可以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可是你又要知道,带业是带宿业,不带新业。宿,就是宿世,前生的、未学佛前的罪业可以带去;新业,就是将来的罪业;带宿业不带新业,就是带过去的罪业,不带将来的罪业。你以前所造所行所作,无论造了什么罪业,现在你改过自新、改恶向善,那么以前你所造的罪业,可以带到极乐世界去,但不带将来的业。

信他,你要相信西方确实有一个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世界有十万亿佛土这么远。这是当初阿弥陀佛在没成佛以前,做法藏比丘时,发愿将来造成一个极乐世界,十方的众生若愿意生到他的国土,不用旁的,只念他的名号,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上,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费心──这是又容易、又简单、又方便、又圆融,既不费钱,又不费力,可以说这是最高的法门,最无上的法门,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信他。

又要信因、要信果。信什么因?要信你自己在往昔有善根,才能遇到这种法门;你若没有善根,就遇不著这念佛法门,也遇不著佛一切的法门。因为你有善根,在往昔种这个善因,所以今生遇到这个净土法门,而能信、愿、持名。你若不继续来栽培你这种的善根,你就不会成就将来的菩提果,所以你必须要信因、信果,信你自己在往昔种下这个菩提之因,将来一定会结菩提的果。好像种田,这个种子种到地里头,必须要栽培灌溉,它才能生长。

信事、信理。什么叫信事?什么叫信理?你要知道阿弥陀佛和我们有大因缘,他一定会接我们去成佛,这是事。信理,为什么说我们和阿弥陀佛有大因缘?若没有因缘,我们就遇不著这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也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也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念佛而成的阿弥陀佛,我们众生如果能念佛,也可以成阿弥陀佛,这是个理。

有这种理,有这种事,那么我们依照这个事理去修行,如同《华严经》讲的‘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在自性里边来讲,我们和阿弥陀佛根本是一个的,所以我们都有成佛的资格。阿弥陀佛,是众生心里边的阿弥陀佛;那么众生,也是阿弥陀佛心里头的众生。因为这种关系,也就有事有理。但是这个道理,你必须要相信,也必须要去实行,不能懒惰;譬如念佛,一天比一天要增加,不是一天比一天要减少。

‘信’已经讲完了,再讲‘愿’。什么叫愿?愿就是你愿意的;你所愿意的,你意念所趋,你的心想要怎样,就发一个愿。这个愿,就是四弘誓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过去诸佛和过去的菩萨,都依照这四弘誓愿,而证得佛的果位,而行菩萨道;现在的佛菩萨和未来的佛,也都是依照这四弘誓愿而修行证果。但是发愿,你要先有这个信心,首先必须要信‘有极乐世界’,第二要信‘有阿弥陀佛’,第三要信‘我和阿弥陀佛一定是有大因缘的,我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因为有这三种‘信’,然后就可以发愿一定要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才说‘愿生西方净土中’,我愿意生到极乐世界去,不是人家勉强叫我去的,不是有人来把我牵著去的。

虽然说阿弥陀佛来接我,还是要我自己愿意去亲近阿弥陀佛,愿意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愿意到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要有这种的‘愿’,然后又要‘行’。怎么样行?就是念佛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噢!好像救头然,好像头要丢了,有人想要把我的头割去了,就要那么著急地保护自己的头,不敢懈怠。

念佛就是实行信、愿、行,这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旅费、资粮;资粮就是旅费,就是所用的钱。到极乐世界,这也好像旅行似的,但是你要有支票,要有钱;这‘信、愿、行’三资粮,就是旅行支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02:26 , Processed in 0.331482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