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48|回复: 3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三位大师树风范——细微处的慈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备当年对托孤宰相诸葛亮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古人之语,深谋远虑,不但在当时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即便是在今天,也影响深远。
其实,这句话,主要是 在心性上论自己的修养工夫与境界,以格除与天理良心不合之种种物欲,从而真正地做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所以,哪怕是 滴水之微善,必尽力而为之;刹那之小恶,亦须尽力而不为。
因为, 惟有如是,才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个世出世间的“好人”。
再细究起来,这句话更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慈悲心。
人若有了慈悲心,则“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自然不会干杀、盗、淫、妄等恶事,这样则定会是世界和乐,人民安康,凤调雨顺,五谷丰登,呈现出一种美好的大自然风光。
究其实际, 要培养一个人的慈悲心,并非是一朝一日之事,而是尽未来际的事。
而最初下手的方便,则应从生活细微处,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今就列举 三位高僧细微处的慈悲 ,以作抛砖引玉之记。
其一、近代佛学泰斗 印光大师 。
他贯通内典,博览群书,却专宗于净土法门。从不谈论玄妙之旨,只劝行人深信因果,敦伦尽分而已。
他在平日的修持上,极其注重细节。
他住普陀山法雨寺的时候.洗手的净盆,都是有盖子的,以防蚊虫落水而溺死。
他佛前的油灯,也是有灯罩的,以防飞蛾扑火而烧死。
后来,他移锡苏州灵岩山寺,他的这种作风影响了后世的灵岩山寺僧众,至今,灵岩山寺佛前的油灯,都有灯罩的。
其二、持律行者 弘一法师 。
他幼年时,就特别喜欢养猫,懂得爱惜物命,出家后更如是。
他曾在上海丰子恺家暂住了几日,每次要坐藤椅前,都要先将藤椅左右摇晃几下。
后经丰君的询问才知,原来,法师是为了避免伤害藤椅夹缝中的微细昆虫,故在坐之前,先打个招呼,好让小生命搬家逃生。
法师并且在临终前,嘱咐随身侍者妙莲法师说,他殁后,其木龛之四个木脚下,须用四个碗垫着,并且,碗里须斟满水,以防火化时,伤害生灵之命。
其三、习密之 能海上师 。
他从西藏学密回来后,大弘黄教。在上海金刚道场时,据他的学生道安法师说,上师每次剃头时,不许头发落地,须使头发全落在膝盖前铺好的报纸上。剃好头后,则用报纸把头发包起来,塞在瓦当里或墙缝里。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防止头发落地,捅伤虫类而已。
观三位高僧之微细处的慈悲举动,实在是令人感动不已。
慈悲心,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当你有了慈悲心时,才能尽心尽分,恪守天职。
但愿人人能以三位高僧为榜样,在寻常中,微不足道处,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上以孝顺父母,下以规范子孙。
发表于 2012-5-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15:46 , Processed in 0.38194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