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44|回复: 2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不孝不悌人,天阻儿孙身后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曾光磊曾光峰兄弟二人,哥哥是国家干部,弟弟在家务农。二人对父母的不孝,仅举几例,便可一斑全貌。母亲是旧时妇女,一双小脚犹如三寸金莲,平时走路都摇摇晃晃的,更不用说干重活了。两人与父母住一个院,多年来却从未给年近古稀的父母挑过一担水,父母的水缸常年干着,父母平日里吃水用水,都是用一个小盆,到后面邻居家去端。有一次,大雪封门好几天,地上结了一两寸厚的冰,母亲端着小盆一摇三晃地走在积满冰雪的路上,接水回来时正巧碰上曾光磊,此时的曾光磊不但不自责,不但不赶快上前扶住母亲,反而立即把头扭向一边,迅速回到自己屋里关上门。母亲病了,好几天不吃饭,这弟兄二人都装作不知道,后来母亲要求儿子给自己看病,曾光磊这个国家干部才在无奈中给母亲买了两块钱的止疼片,可就这两块钱,曾光磊还在账薄上记下来,要弟弟们共同分担。俗话说: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曾光磊作为长子,不给弟弟妹妹们带个好头,反而斤斤计较到如此地步,更何况他是国家干部,弟弟们都是农民。父母当初为了供他一人上学,让几个学习拔尖的弟弟都辍学作出了牺牲,可是作为长子的他参加工作后却对父母如此冷酷无情,对弟弟妹妹如此刻薄,可谓标准的不孝不悌之人。看他的哥哥这样对待父母,曾光峰这个做弟弟的对父母的态度就更没法提了。曾光峰的不仁不孝,在他的父亲去世时表现得淋漓尽致。辛辛苦苦把儿女拉扯大的父亲去世了,曾光峰不但不追忆和感念父亲的养育之恩,反而在老人的棺木前历数父亲的种种不是,指责父亲怎样对不起他。回到家里,又对他的几个孩子说他们的爷爷怎样偏心,怎样不疼爱他们,直说得他其中的一个儿子跳起来大骂:“不埋他个挨千刀的,让他臭到那儿化到那儿,让狗拉吃了算了。”如此对待父母,弟兄二人当然不会有好报。曾光磊不管论业务水平还是论工作能力,都远远高于周围同事,但他的一生却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不管调到哪个单位,都因他的极端自私而被上下左右所否定。他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小学和初中阶段一个比一个聪明伶俐,其中一个儿子在初中阶段就连续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几个奖项,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此子越来越不争气,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其中的三儿子干啥啥不成,有时还小偷小摸,非常不让人省心。二儿子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却不愿掏力干,整日里悠悠荡荡,喝酒赌博打牌,最后被单位除名。三个媳妇因分家时结下冤仇,经常互相攻讦,动不动就去找公爹评理,此时曾光磊一句话说不好,儿媳妇转脸就大骂。曾光峰所感召的果报还不如他哥哥,不仅他本人几乎浑身上下都是病,常年泡在药罐子里。而且他的两个儿子,好象商量好似的,轮番与他吵闹,隔不久就要生一场大气,他的两个儿媳妇更难缠,一点不合适就跑到他门口指桑骂槐,把曾光峰气得两次上吊自杀,幸被人及时发现救下。)
     诠释:
     兄弟二人所感招的恶果,可谓活灵活现矣!劝孝诗云:
                  乌鸦反哺尚有情,羔羊跪乳恩难报,
                  你为人身非禽兽,竟把爹娘一边抛!
                  你在前面踩出道儿,儿在后面照道儿跑,
                   莫埋怨来莫烦恼,对镜自照有分晓,
                  你不孝来儿不孝,房檐滴水走旧道儿!
     兄弟二人感招这样的果报,用因果之理观照,这是报应,用老百姓直观的说法,那就是:门前挂个罗,娶来的媳妇像公婆。公婆不孝长辈,儿媳妇也不会孝顺公婆。以前,老百姓中曾传唱一首民谣:
               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身,
               在生之时不孝敬,死后何劳敬鬼神?
     还有一首童谣,说得更直观:
               不问爹娘安不安,任他饥饿任他寒,
               你今也有儿孙在,只恐儿孙照样干。
    更有一个听起来有点像笑话的人人皆知的故事,但有悟性的人却从来都不把它当成笑话听:从前有一对夫妻,对年迈的母亲非常不孝,家里的脏活累活都让老人干。后来,母亲老了,干不动活了,这夫妻俩就找来一个筐,要把母亲抬到后山扔了。走到半道上,小儿子追上来询问,父母便撒谎说抬着奶奶去看戏。小儿子跟到山上,看见父母把奶奶扔到沟里了,于是就飞快地往山沟里跑。父母问他干什么去,小儿子说:不把筐捡回来,将来我和我媳妇用什么抬你们去看戏呀?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却蕴含着因果报应的大道理,它应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话——家风好坏犹如房檐滴水,一道照着一道落。世间人,凡对父母恪尽孝道的,他们的后代与同类人相比,不但总能“巧遇”人生道路上的好机缘,而且对父母也非常孝敬。反之,凡是那些打爹骂娘遗弃父母的,他们的儿女也大都忤逆不孝,而且往往扔财败家,若事生非,更不会有什么前程可言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儒家名言几乎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细细体味它,若把它置放在两代人的关系上思考,似与两首劝孝古训不谋而合。一曰:双亲年已高,赡养原是你本分;尽孝勿嫌烦,转眼你也做父母。二曰:好儿须知报亲恩,养子方懂父母心,自个爱儿深切时,应忆昔日受恩深。《文帝孝经》要求天下为人子者:“凡为人子,当以二亲,体我心者,还体亲心。”这个要求本是最低的标准,然而在孝风偃息的当今乱世,这个最低的标准却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孝悌者,开其智慧途;不孝者,塞其聪明路。《文帝孝经》警告世人:“不孝不悌人,求攀终莫有,变孝妄行道(即把本来应该力行的孝道变成了胡作妄为),有必夺其有。”曾光磊曾光峰的例子,就证实了这一点。
发表于 2012-4-1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报恩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将感恩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知恩、感恩,报恩做人的根本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 ... 4&fromuid=26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19 20:30 , Processed in 0.33307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