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龙泉日记
2012年第一季度精品博文回顾 我们精选出2012年第一季度的十二篇博文推荐给大家,并把相关博文整理目录出来,方便大家回顾阅读。
推荐:《佛法要义管窥》
关键词:佛学基础 见与行 春节法会
核心提示:世间要成办一件事情,一般都要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若佛法中也是如此。我们学修佛法,也包括这两个方面的要素:一个是见,一个是行。若是见正,而行又正的话,那么结果就能如愿以偿。既然如此,那么,佛法中要告诉我们的见是什么?行又是什么?这些见和行对应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推荐:《北京外籍人士到佛教寺院体味中国年》
关键词:春晚 佛教文化 寺院体验
相关博文:法会系列开示及报道
法会期间,会有一些介绍佛法基本理念的开示,并一些法会的报道整理如下。
元旦法会
2012元旦龙泉寺多元文化论孝亲
北京龙泉寺龙年纪念贺卡封于元旦首次发行
北京龙泉寺举行“点和尚轻博,品龙泉漫画”活动
多元文化,和谐世界
春节法会
发心的意义与方法
如何亲近善知识
怎样具足弟子相
观功念恩是修行的入手处
佛门论“礼”
龙泉寺里过龙年,新春祈福护国安
小漫画屋里的大超越——记多语种分会场“感受龙泉漫画”活动
元宵节法会
圆满日 包汤圆话团圆
“二·一九”观音菩萨圣诞 法华法会
慈悲行愿力,佛光普照心——“二·一九”观音菩萨圣诞法华法会
二一九法会法师与外地学佛小组交流会
特色小剧场亮相多语种法会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多元文化中的慈悲
推荐:《腾讯微博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学诚法师》
关键词:两会 学诚法师 佛教文化 网络 和尚微博 八语微博书
核心提示:社会和谐既是我们大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佛教来到中国已经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早已完全适应了中国本土的文化,适应了中国的社会,成为中华民族所有子孙后代血液里面不可缺少的成分。佛教如何让它的精神及其外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我想讲五个层面:第一,佛教在促进人类间的稳定、亲近、交流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关博文:两会系列报道
中国第一本八语微博书问世
学诚:学贵意诚菩提心灯
能传播出去的佛教才是好的佛教——学诚法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
学诚法师:佛教增进两岸四地民族认同感
宗教界委员呼吁:整治承包之乱还佛门清净
宗教界委员驳斥“中国官办宗教”论
两会中国聚焦:中国信教者与全球化和谐互动
宗教人士积极投身公益 以建设“人间净土为己任”
推荐:《月亮王子度化食人罗刹》
关键词:念佛功德 佛陀本生故事 戏剧
核心提示:在一个善良而富强的国度里,佛陀的前世,月亮王子,与他的父母和臣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在他正式成为太子的那一天,食人罗刹的突然到来,将这一切撕得粉碎。一幕父子舍身相救的场景上演,却没有阻止罗刹将月亮王子带走。在罗刹的洞窟里,月亮王子的关爱温暖了三位王子的心,“我明白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就是尽可能的去帮助我所遇到的人,解除他们的痛苦,给寒冷的心带去温暖,给躁动的心带去清凉。”但这一切能阻止死亡的逼近吗…
这是一个佛陀的本生故事,也就是在成佛之前世,修行、度化众生的故事。我们将它改编成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话剧,将皈依、听闻、依师等内涵包含其中。
相关博文:念佛功德系列
佛教首先是一种信仰,对智慧的信仰,对觉悟者的信仰。其实信仰并不复杂,信仰也是世上最美的事物。普贤十大愿王,第二就是称赞如来,常常皈依、称赞、忆念,我们内心就充盈着虔诚、力量、光耀。
“念佛功德”系列之八:佛陀在我身边…
“念佛功德”系列之六:月亮王子度化食人罗刹(二)
“念佛功德”系列之七:月亮王子度化食人罗刹(三)
推荐:《“道次第”的特点与时代文化》
关键词:念法功德 道次第 时代文化 伦理
核心提示:当代人类社会所有的新问题,从历史上来看几乎都是各种文化相互解构的结果。在现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面临两三种以上不同价值的取舍。道次第中“共道”的概念,把下、中、上三种不同价值和伦理(广说则更多种不同的价值观),按照次第排列起来,前者的实践和落实能正好成为后者的基础,而后者则能帮助在前者的实践时把握方向,使不断深进而不局限在某一个价值和伦理层面上,对我们重建时代的普世价值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关博文:道次第学习系列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五:道次第的特点与时代文化(二)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六:道次第的特点与时代文化(三)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八:学会学习——听闻轨理的启示(一)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一:信与疑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六:向法师请教“通达一切圣教无违”
推荐:《受戒日记》
关键词:念法功德 戒律 法喜
核心提示:今天念知力明显比以往没受戒强,总是从脑海中跳出“我今天受戒了”这样的念头。心里自然很高兴、很放松。有种心境很开阔的感觉,也比较清净没有什么恶的念头。下午看到佛像时,心里从未有过的清净,好像那一刻我与佛陀无二无别,什么念头都没有,一种淡淡的欢喜,身心安详。
相关博文:戒律学习系列
在这个注重自由、民主的社会中,仔细思量,人生依然有许多的无奈、迷茫。古老的佛教戒律,并不是一种束缚,它是在训练我们的身心,不为习气所转,让我们作自己生命的主人。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九:日记两篇
“念法功德”系列之二十八:戒律学习的意义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三:受戒日记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八:第一次受八关斋戒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八:戒持的过程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二:持戒即是修心
推荐:《天空中扑动的翅膀》
关键词:念僧功德 护生 环保
编者按:一位净人同学因为看到工地上的灯会烫死虫子,从而开始了护生的努力,要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
相关博文:念僧功德系列
僧,意为一个团结齐心的修行人团队。师父说,出家有两件事,一是读书,二是吃苦。出家不是追求清闲安逸的生活,恰恰是要远离对个人物质生活的眷念,把集中精力用于内心的升华和服务大众的事业。这个系列的博文,可以帮我们了解僧团的生活,拉近与龙泉道场的距离。
“旧话新提”系列之五十二:天空中扑动的翅膀(二)
“旧话新提”系列之五十五:“大地心”农场的春天
“念僧功德”系列之五十六:行堂中的用心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八:互 作 加 持
“念僧功德”系列之五十七:一位出家人给父亲的信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六:站在道德的废墟上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七:成长来自于身边的小事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六:出家了,谁来安顿我们的父母
推荐:《净人班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念僧功德 教制建设 沙弥净人教育
编者按:净人班在组织制度的建设上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有前面班级探索的经验总结,也有班导法师和净人同学们的集思广益、开拓创新。所做虽小,意义却可以很大,因为大家的发心是在龙泉寺这个新兴道场,探索这个时代佛教的教制建设。很多经验是可以向别的僧团、佛教团体乃至世间团体推广的。其中的点滴用心都弥足珍贵,以此文将这些点滴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相关博文:教制建设系列
龙泉寺熔铸着佛教传统与现代气息,如何找到一种符合佛陀本怀有适应时代特点的学修、管理模式,师父带领弟子们作着各种探索和尝试。
“念僧功德”系列之五十二:净人班的管理制度(下)
“念僧功德”系列之五十三:丛林教育的特点
“念僧功德”系列之四十四:龙泉寺的管理理念
“念法功德”系列之二十九:座谈佛教的教制建设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 :关于教制的讨论
“念僧功德”系列之五十四:建设兄弟文化(一)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四:建设兄弟文化(二)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九:兄弟文化的实践方法——互作加持(一)
“念僧功德”系列之五十 :轮流带动学习模式的探索
“旧话新提”系列之五十一:巡寮总结座谈会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八:在把握现实缘起中学修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六:教理学习的思路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一:上下位互动的伦理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九:如何学习佛教史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 :“善用法门趣正法城”的研讨
推荐:“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六:关爱,生命的奇迹
关键词:旧话新提 念佛 僧团 同行善友
编者按:这是一个由祈求治好绝症的感应故事,从中不仅看到佛菩萨的功德,也看到师法友团队的力量。
相关博文:念僧功德系列
一次次回顾自己的生命,反观、沉淀,我们会看清那些深深影响我们的人和事,看到成长和留下的遗憾、所犯的过错,从而随喜和忏悔。一次次地洗涤,留下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会发现最美的时刻是在三宝慈光的照耀下,在追寻信仰的路上。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一:我的Thanksgiving
“念僧功德”之四十三 :又是一年盘点时
“旧话新提”系列之五十三:与妈妈一起学修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九:老人与小孩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 :一名佛子的心路历程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三 :年终总结(一)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四:年终总结(二)
“旧话新提”系列之三十八:俄罗斯小的佛缘
“旧话新提”系列之三十七:一对母女成双佛缘
推荐:《发愿请法——<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六》
关键词:阿底峡尊者 道次第 建立教法
核心提示:面对衰败、混乱的教法状况,智光王和菩提光王祖孙两代,历经七十年世间,终于迎请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将佛法振兴起来,智光王还因此被外道王抓住,献出了生命。他说:“我从无始时来,从来没有为法舍身过,现在我能为法而死,我非常高兴。我的心愿就是尊者能来弘扬佛法,现在我把生命布施给这个外道王,希望一切生中尊者都能慈悲摄受我……”
相关博文:《阿底峡尊者传》导读系列
道次第思想的源头是阿底峡尊者,他集成了当时印度佛教的精华,同时他一生的修学经历又是这样的圆满无误,将当时重要的佛教传承都完整传下来,归宗合流。这些部分也都不是他的独创,可以代表印度佛教所形成的一个特色,最后由他整理而传下来。所以我们现在学习,可以说是追根溯源,发心去复兴整个佛教、恢复整个正法内在的精神和传统。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四:《<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一》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四:《<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二》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五:《种下圆满的成佛之因——<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三》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七:《菩提心教授的重要——<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四》
“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九:《<现观庄严论>与道次第之教授——<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五》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一:《<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七》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二:《<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八》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三:《<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九》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四:《尊师重教——<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十》
“念法功德”系列之四十五:《恭敬供养——<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十一》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二:《<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十二》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七:《<阿底峡尊者传>导读之十三》
推荐:《发心与宗旨》
关键词:发菩提心 生命宗旨 人生目标
核心提示:菩提心教授也是《广论》的中心,前面所有的法类以菩提心为归趣,后面所有的法类以菩提心为前提。师父也特别注重发菩提心,在道场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体现菩提心的内涵。师长反复强调“生命宗旨”,通过闻思经论、抉择相续、实践善行、广发正愿,形成一种一以贯之的力量,任运地体现在我们所做的每件善行之中,把这些善行串在一起,指向同一个目标,就是成佛。宗旨的建立要配合人生目标的建立,目标是宗旨的落实,各种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是宗旨的体现,也能加强宗旨的力量。
推荐:《师法友团在无限生命中的意义》
关键词:讲师班 学佛小组 师法友团队
核心提示:前一天的大风吹散了天空的阴霾,在这个清朗的早晨一天的讲师课又开始了。今天讲师课的主题是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队,班导悟光法师在课程中安排了很多实际的喻让大家加深体会。本节课依旧是讲师班正式学习广论的前行课程,法师强调说,广论是一本实修手册,不是学个皮毛,所以前行非常重要。很多概念如果建立不起来,就会很麻烦。在正式学习广论前还会有三到四节前行课程。
相关博文:学员来稿系列
欢迎学佛小组的同学踊跃投稿。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七:心生种种法生
“旧话新提”系列之五十四:一位讲师的生命回顾
“旧话新提”系列之四十八:成佛路上您和我
本文转自学诚法师博客,有问题的同修,请到学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5404259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