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31|回复: 1

[佛教文化] 元宵點燈的佛教典故——被淡忘的含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6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宵點燈的佛教典故——被淡忘的含义  (转)

2012年02月06日   壬辰年   佛历2556年正月十五

證嚴法師說故事 - 元宵點燈的典故

據言點燈的習俗由東漢明帝起始,明帝敬仰佛法,一心想將佛法引進中土,派出使節蔡愔西行求法。

佛法是教導、開啟人心向善的究竟法門,人民心中存有善念,才是國家之福。漢明帝接觸佛法之後,大力推廣佛法,也提倡每年元宵之時在寺院道場中點燈。就好像佛陀在世時,若是要在晚間說法,人人皆捧一盞油燈前來聽法,於佛前供燈,一片燈海光明。

漢明帝希望人人進入佛教道場,都能啟發求法之心,虔誠向道,所以他也引入佛前燃燈的光明景象,提倡人人在過年期間點燈,尤其元宵是每年的第一個月圓日,天上月圓,人間燈圓。

燈圓,期盼照亮人心,讓人人的心念都是善良而圓滿。點燈、供燈,是表達一念虔誠,也蘊含廣傳佛法的意義。時日既久,演變為家家戶戶在元宵節掛上大圓燈籠,也吃「元宵圓」,藉重過年過節,啟示家庭團圓,人人心靈光明善良。

傳燈、提燈籠的習俗,慢慢地變成了奢侈的風尚,喜好排場享受的隋煬帝,將原本虔誠純樸的點燈儀式變得奢侈靡爛。自正月十五日的白天,就開始「鬧元宵」,首都街道上搭起一座座大小戲臺,棚席上張燈結綵,熱鬧非凡;人人將元宵提燈變化造型,比賽鬥燈,燈海片片,讓夜晚如白晝,過度消耗奢侈。此時的點燈不是為了供佛,只為歌舞狂歡,喝酒逸樂,燈節的意義變質了。

隋朝敗亡之後,唐朝提升讀書風氣,人民都將孩子送到私塾、學堂去上學,入學時首先要「開燈」,將事先做好的精巧花燈帶到學校,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替孩子點亮,象徵前途光明。

老師為每一位學生點上這一盞燈,就是開「智慧燈」。這一層虔誠與尊重的心意與點智慧燈的意義,到現代都幾乎被淡忘了。

发表于 2012-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19:55 , Processed in 0.32245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