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龙泉日记“念法功德”系列之三十四:
佛法要义之管窥 ——2011年1月28日多语种法会带动研讨笔记 世间要成办一件事情,一般都要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若是理论正确,实践又得力的话,那么结果就会很圆满。佛法中也是如此。我们学修佛法,也包括这两个方面的要素:一个是见,一个是行。若是见正,而行又正的话,那么结果就能如愿以偿。既然如此,那么,佛法中要告诉我们的见是什么?行又是什么?这些见和行对应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佛法要告诉我们的见,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业果,二是缘起,三是空性。其中业果虽是共世间法,但佛教里特别强调无限生命的概念,以此而深究如是业感如是果的道理,这也使佛教业果中已含有不共世间的内涵。但是因为生命是无限的相续,若要追究下去,这业果的道理又岂单单起于前世,而止于后世。事实上,若要完全通达无限生命的业果,唯有佛才可以做到。业果道理的进一步深化,便是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只是这四谛中,苦谛和集谛是共世间的,而灭谛和道谛则是出世间的。其中集谛是因,苦谛是果;道谛是因,灭谛是果。那么这里的集谛与业果中的业是什么关系呢?所谓的集即为招集的意思。由谁招集谁呢?由惑和业来招集生死之苦。如果平常说的业果所指为:善业感人天福乐;恶业感三恶趣苦的话,那么这里的集谛所指的,就不单单是感得三恶趣苦的恶业了,还包括感得人天福乐的善业。而苦谛所指也不单单指三恶趣的苦苦,还包括人天善趣的坏苦,总之为生死轮回的苦所涵摄。由此可见,集谛与苦谛所蕴含的内涵,与平常所说业果的内涵相比,应当更加的深入,其关键的区别就在于对“惑”的强调。所谓的惑即为烦恼。就生死轮回这件事情来说,主要的束缚力量当来源于业力。但业力的形成与增强,则主要以烦恼为缘。若无烦恼,则决定不新造作生死轮回的业。但即便宿业忏悔干净,但因为烦恼的存在,一样会造作新的轮回生死的业。
就由惑到业,再由业到果的发生机制描述最为详细者,当为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分为流转门和还灭门。流转门为共世间的,而还灭门则为出世间的。由集谛到苦谛的产生,细化为十二个部分:以无明为缘而生行,以行为缘而生识,以识为缘而生名色,以名色为缘而生六入,以六入为缘而生触,以触为缘而生受,以受为缘而生爱,以爱为缘而生取,以取为缘而生有,以有为缘而生生,以生为缘为生老死。这十二个缘起涉及了三世两重因果。三世:无明、行、识(因位)是过去世;识(果位)、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是现在世;生、老死是未来世。两重因果:无明为惑,行为业,识、名色、六入、触、受为果,这是第一重;爱、取为惑,有为业,生、老死为果,这是第二重。由此可见,十二缘起将有情众生之所以会感生死的苦果,从最初的惑到过程的业惑相互辗转增上的机制给分析的淋漓尽致。当了解了这十二缘起之后,在学者的眼里,就不再是非常粗糙的业感果的现象,而是相当微细的缘起缘灭的现象。由对缘起的体认,更进一步,便是空性见解的树立。所谓的空性,便是诸法无自性。而诸法之所以无自性,正是因为诸法无时无刻不在缘起缘灭的生灭变化当中。
总的来看,从业果到四谛,再到十二缘起及空性,这在见解上是一个不断深入和细化的过程。那么与这样的见解相对应,佛法又告诉我们怎样的行持导向呢?
首先,我们来看和业果对应的行持导向。因为了知一切苦果都源自恶业,一切乐果都源自善业,而人们又通常有一种离苦得乐的内在本能,因此理智会指引我们选择做善业,即为善行。这样不断累积的结果,便是获得种种人天的福乐。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是善行呢?凡是所做的事情,能给对方带来福乐,那么这样的事情我们定义为善。这就相当于挣钱,并将钱存入银行,放进去多少,将来就可以取出多少,乃至于还要加上一些利息。现在我们做能给周围人带来福乐的事情,就相当于我们将福乐寄存到别人那里,将来我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获取相应的福乐。因此,在我们行善的时候,甚至需要心怀感恩,因为是他们成就了自己的善行,是他们给予了自己寄存福乐的机会。像佛法里所提到的十善业道,无不是以不损伤有情,乃至于饶益有情为目标的。不过,善行的时候,虽然是希望给对方带来快乐,但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不出自身对福乐的所求。
和业果对应的行如此,那么和四谛乃至十二缘起对应的行是什么呢?这个就是戒行。戒行与善行的重点,有所不同。善行在造作的时候,有一个作者——“我”;善行在感果的时候,有一个受者——“我”。总之,善行在造作的时候,是“我”在作;福乐在享受的时候,是“我”在享受。善行本身所增长的是“我”所享受的快乐的量,而对于“我”存在的状态本身,并没有过审慎的检点。当了知了苦谛集谛的内涵,乃至了解十二缘起的内涵之后,人们会发现,即便人们获得了福乐,但这种福乐也是无常,人根本没有这个确凿的把握去永恒地享有快乐。这种不确定性,会在内心深处影响人的幸福感,因此内心的不安乃至恐惧会一直存在。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集谛和十二缘起告诉我们,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惑的存在,这个惑就是烦恼,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对自我的执着,也就是这个“我”的存在。这个“我”不但是造业的主体,也是感果的主体,是一切苦乐的领纳者。如果这个“我”不存在了,那么一切苦乐也就失去了必然的基础。声闻和缘觉行者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根本,所以才对外在的得失或身心的苦乐失去了兴趣,而开始着力于烦恼的净化,或者说着力于对我执的破除。一旦我执破除了,也就从一切无常苦乐中解脱出来了。因此,这里戒行的主要目的,便是在调伏烦恼,乃至于最后破除我执。
与前面两者均有所不同,与空性见解所对应的行即为菩萨行。这是为什么呢?上面提到了,空性即为诸法无自性。实际上,空性也就是没有障碍的意思。没有障碍,就是通达。因此,证得空性境界的人,便是于诸法没有障碍,能够通达缘起、组合缘起、创造缘起。可是二乘行者证得了人无我,不也是证得了空性了吗?其实二乘行者所证得的空性也只是人我空,是粗分的空性,对于细分的空性——法我空尚未证得,也就是说尚没有达到诸法通达的境界。当年目犍连尊者证果之后,运用神通力得知母亲堕落进入了饿鬼道正在受苦,便前去救母。但尊者连给母亲解饥的愿望都无法达成,后来没有办法又请求佛陀帮忙,佛便告诉他救度的方法,因此而形成盂兰盆法会的传统。尊者虽然证得圣果,但要希望真正帮助到自己的亲人都显得很困难。佛不但让他母亲脱离了恶趣,而且借此因缘开启了饶益众生的一个法门。佛所证得的这个境界就是空性,就是无障碍,就是通达。
那么佛是如何达到这个境界的呢?通过菩萨行。菩萨行的重点,并不是一开始就把矛头对准人我执,实际上是善巧利用了人我执。这个“我”不是生死轮回中种种苦乐的载体吗?是。菩萨并不着急解决自己的苦乐问题,而是善巧利用了这个苦乐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不是有苦吗?人在苦的时候,往往容易怨天尤人,心情烦躁,乃至于生发嗔恨心。菩萨在面对自身苦的时候却不是。他因为体会到自身的苦,由此而联想到更多人的苦。如果自己的一点苦都没有办法忍受,那么众生还有那么多痛苦,他们又怎么去忍受呢?这样想的时候,就能够策发内在很深刻的同情心,这个也就是悲心。当悲心能遍及一切有情的时候,便是大悲心。当自己享受快乐的时候,想到很多人还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快乐,由此而生发出很强的慈悯心。当这样的心遍及一切有情的时候,便是大慈。因此,如果善巧利用自身所体验到的苦乐,便能成为生发大慈大悲的最好方便。因为不忍众生苦,因为希望给予众生所有的快乐,出于这样一种发心而推动的行为,即为菩萨行。
那么这里的菩萨行与上面所提到的善行,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有根本的区别。善行,虽然过程是利他的,希望给众生带来福乐,但结果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福乐的追求。这种所求有时在内心深处会埋藏很深,如果不深入检点,极不容易被发现。但菩萨行则不是,菩萨认识、体验自身的苦乐,无非是认识、体验众生苦乐的一种方便。他的目标是帮助一切众生解决问题,因此其生命的状态是无我利他的。也就是说,菩萨行的重点是发心。菩萨行者这种发心的结果就是,他并没有着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最后自己的问题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最圆满的解决——不但破除了人我的执着,而且也破除了法我的执着,达到了全然通达无碍的境界,这个就是菩提果。
总的来看,佛法里见有三种:业果、缘起、空性;与此三种见相对应的,有三种行:善行、戒行、菩萨行;而此三种行又对应了三种果:人天福乐、解脱;菩提。其中善行的重点在于抉择善恶业果;戒行的重点在于净化烦恼,破除我执;菩萨行的重点,则在于发菩提心,无我利他。尽管分了三个层次,但上面的层次需要以下面的层次为根基。就见分来说,若于粗分业果不能明了,细分的缘起便没有办法观待;细分的缘起不能察觉,那么对于空性的道理,也就失去了基础。就行分来说,若于善行不能认真行持,戒行必落入琐碎;戒行不能行持,菩萨行便失去了根基。
学诚法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学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北京龙泉寺网络佛学院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192280923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15179601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龙泉网络佛学院于直播教室网络教学授课。软件下载地址:http://show.sina.com.cn/down.html安装后,申请一个帐号,--点左上方“查找房间”--输入房间名:“龙泉网络学院一”或者搜索房间ID:447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