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龙泉日记
如何亲近善知识 ——2012年1月24日华严法会带动研讨备课笔记 昨天讨论的主题是“发心的意义和方法”,涉及到对发心的认识以及如何发心。总的来说,发心与人生的宗旨紧密相关,而人生宗旨的树立则需要树立起无限生命的概念。无限生命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凡夫轮转的无限与圣者增上的无限。我们修学佛法,实际上就是将凡夫的无限轮转转化为圣者的无限增上,而这个转变的核心即为业力的转向,从凡夫不能做主的业力,到圣者可以做主的业力。要想完成这样的转变,内在宗旨的力量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但内在的宗旨,这也只是内因,除了这个内因,还需要外缘,我们业力改变最重要的外缘便是善知识。今天我们就接着探讨“如何亲近善知识”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善知识
“知识”在今天大体是指学问的意思。我们说这个人知识很渊博,也就是指他的学问很好。但若考究学问来源的途径,大都不离开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耳闻,一个是目睹。天台宗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中说:“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我们要了解一个事物,总是要闻其名,见其形,这个是最基本的。以这个为基础,还需要更进一步详细了解其他的一些特征。随着这种了解的不断深入,逐渐就成了这方面的专家。如果我们能对很多领域的事物都有很深入和独到的见解,又能融会贯通,那就逐渐成了大师。这样一来,知识就逐渐成了这个人最主要的特征,因此而成为这个人的代名词。如果拥有这些知识的人,还能更进一步引导他人不断走向觉悟,我们就称他为“善知识”。所以智者大师接着说:“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能够启迪帮助我们走向菩提之道的人,就是善知识。反过来,拥有知识而坏人善根,让人走向轮回迷茫之道的,那就是恶知识。古来的大德在翻译经典的时候,没有翻译为善老师或者好老师,现在看来也有其中的用意。这个“老”字,体现的是论资排辈,指年长者或辈尊者。而这个“师”字,则是指德才之超越者。所以能严格称为老师的,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如果是“善知识”,那所要传递的讯息就不一样了。凡是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和觉悟的人,都可以称为我们的善知识。这一点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此处也说明,师的作用即为启迪我们对道的追求。
一般来说,随着我们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或者内在境界的不断提升,能够给我们带来启迪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善知识会越来越多。或许我们可能会觉得,一个人层次越高,对老师的要求应该是越高。其实不完全如此。2008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动画片——《功夫熊猫》,这是美国人拍摄的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电影,可以说这部影片对中国文化研究还是有一定的深度。主人翁阿波除了拥有强烈的功夫梦之外,与当时浣熊师父门下的五侠客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可是就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功夫梦,却阴差阳错地成就了他作为龙斗士的资格,并因此成为师父功夫的法定继承人。之后师父为了教导他功夫,可以说是费劲了千辛万苦。即便如此,随着阿波功夫不断提升,他仍旧没有办法获得最后的突破,领悟到武术的最高境界,尤其是看到本来寄于希望的龙之卷上面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更是失去了信心。这个时候,是谁给他带来了启发,有了这样的突破呢?就是他的鸭子父亲,一位只知道卖面条维持生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乡巴佬。本来他们是面条世家,他父亲也曾告诉他有经营的秘方。在阿波情绪最低落的时候,父亲神秘地告诉他秘方就是:nothing——什么也没有。可以说这句话让阿波得到极大的觉悟,唤回了他的信心,最终完成了保卫和平谷的使命。难道鸭子父亲的境界一定很高吗?从刚一开始他对阿波千方百计的打击和阻碍来看,并不见得。但阿波却从他父亲这里得到了觉悟,也可以说他父亲成了他最好的善知识之一。韩愈在《师说》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自己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在我们所诵读的《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所重点描述的善财童子一生五十五参(有说五十三参)就更是这样。这些老师里面,有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有比丘、比丘尼,还有在家居士、童男童女,乃至于外道、仙人、医师、船师等等。这些无不告诉我们,善知识无处不在。但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常听一句话: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生活并不是缺少善知识,而是缺少发现。即便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不断这样提醒自己,是不是就可以扭转这种局面呢?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就如何发现善知识,如何培养我们那种学习的心态本身,也需要向善知识去学习。所以,今天我们才找到了大家公认的善知识,他的功德都在被人们所广为称赞。我们也希望通过与这样善知识的接触,来具足这些美好的品德。那么检点我们是否学得好的标准何在呢?是不是说要和师父一样,有很多人来称赞你、肯定你呢?当然不是。或者说,这只是外在的表象。内在的标准,就是我们越来越能发现周围人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周遭的人都在以各种方式在帮助自己、成就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幸福的竟然被善知识给包围了。
简单总结一下。刚才提到善知识,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以圣者的眼光来看,因圣者内心已得到净化,此时再看外在事物时,总能将其中清静的内涵给展现出来,所以在他们眼里,善知识无处不在;一类是以凡夫的眼光来看,因凡夫内在的心续尚未得到净化,所以需要外在清净的对象来开启内在光明的本性,因此对他们来说,善知识通常是稀有难得。因为我们尚在初学,内在的心续正在等待被净化,因此这里说的善知识,就是特指第二类,也就是具有大家所公认功德的善知识。那么这样的善知识,对于我们生命的成长,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呢?
二、善知识对我们生命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昨天我们探讨了建立人生宗旨的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对经论的熏染和学习,逐步构建起内在生命成长的人生典范。大家知道,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而流传千古,就是因为经典里有确实的内涵,而这些内涵都是圣人内证的境界。因此,研读这些经论,实际上也就是在不断体认这些圣人的境界,或者说是一个不断明确靶子的过程。那么单单如此就够了吗?如果我们宿生善根深厚,遇到这些经论,一读就能够恍然大悟,无师自通,那也很好。但一般说来,这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大家想想看,六祖慧能大师听到别人诵读《金刚经》,心即开悟,即便如此,他是不是自己就开始弘化一方了呢?不是。第一件事,他就问诵经的人:您所持诵的这部经典从何而来?那人就告诉他,是从湖北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来。慧能得知之后便做了一个决定,将家中老母安顿好之后,便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出发前往湖北黄梅去做长期义工,一做就是八个月的苦力活,不是砍柴,就是舂米。除了刚到东禅寺时见过五祖一面,期间竟然未曾再见过五祖。那么他有没有觉得冤屈呢?没有!干起活来很安心。大家会不会有疑问?他本来是要到寺院来亲近善知识的,结果善知识也不见他,原来在家里是靠砍柴、卖柴度日,现在来到寺院里还是要干这个,不过多了一项,还要舂米。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大家想想看,原来在家里砍柴、卖柴,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养活老母,维持生计。但现在到了寺院,再去砍柴、舂米,为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养活当时东禅寺的出家人呢?那就不是了。当初,慧能大师来东禅寺,五祖就问他:“欲求何物?”他答:“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这个就是他的发心,而且是以一贯之的发心。以这样一种发心,那么砍柴也好,舂米也好,都成了成佛作佛的资粮。原来在家时,有没有这样的发心呢?那就很难讲。没有这样的发心,同样辛苦做事情,那结果就会绝然不同。慧能大师这个例子,比较明显地告诉我们一点:无限生命中,我们曾有的发心,或者说一度建立的人生宗旨,经过一生一生的流转,经常会忘记。如果希望重新回忆起来的话,就需要一个很强大的外缘。这个外缘,就是善知识。
一般来说,遇到宿生有缘的善知识,我们的心情都会感到莫名的亲切和温暖,自己的生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好像被重新塑造了一样,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通常会觉得自己的进步很大。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进步很大,而是宿生带来的潜质被重新唤醒、被开发出来而已。这样美好的时光,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紧接着就会进入重重的考验,在学佛路上好像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觉得很挣扎,很痛苦。这个时候,大家不要觉得是自己退步了,而是真正进步的开始。世上有一件事情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那就是心灵的提升,或者生命的成长。这个成长的路,充满了艰辛,但一旦突破,又会收获其他事情成功所无法换来的快乐。在困难的时候,让自己很痛苦的时候,怎么才能继续往前走,而不是放弃呢?
大家知道,众生之所以轮转,主要的原因就是业力的推动。而这个业力的形成,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人们的第六意识。在生命所具有的八识里面,造业功能最强大的,就是第六意识。之所以意识造业功能最强大,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了别的作用,还具有强大的思维的功能。困境的出现、痛苦的产生,都根源于错误的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理作意。一件事情出现了,我们不能正确地去解读它,而是错误地去执取它。这样执取的结果是越来越烦恼,越来越超脱不出来。最后,就完全被困死了,而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发心或宗旨。如果不以发心或宗旨作为我们行为取舍的标准,我们就会以烦恼和邪见作为我们行为取舍的标准。这个时候,怎么唤起我们的发心和宗旨的力量,而不是被自己的业的力量所束缚呢?那就是靠皈依、靠祈求,靠三宝的力量,同时也要靠善知识的力量。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种力量是外来的,事实上这种力量也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也是内心深处力量的一种外现。也就是说,这种力量来自于第八识。第八识的这种潜力,需要靠信仰的力量而加以开启。而这种信仰的集中体现,就是具足功德的善知识。善知识与弟子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具有明确的宗旨和发心。当弟子在面临困境,摇摆不定的时候,善知识并没有失去初衷,而是一如既往地往前走。皈依善知识,就能帮助我们走过这段艰辛的历程,让我们生命的方向牢固地树立起来。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或体验,就不难意识到,善知识对于我们未来无限生命的意义。因为我们不能保证自己在未来的生命旅途中,能够始终不忘记我们的宗旨,因此对善知识的皈依和祈求,并不断加深和善知识的业缘,就是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之一。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讨论。通常说,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唯识、中观、天台、华严、律宗、禅宗、净土、密宗,这个宗派主要都是在唐朝成型。但自从唐武宗灭佛之后,很多宗派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随后形成了禅宗一枝独秀的局面,乃至于后来到了明清净土宗的兴盛和传播。直到今天,大部分汉地的学佛人,不是崇尚净土,就是偏好禅宗。对于其他六个宗派,尽管也有人学习,但在广大的信众中大都不成气候。禅宗追求当下即悟,净土追求往生极乐,可以说是对两个极端的追求,一个是急于了脱生死,一个是追求无量寿。从刚才我们所谈的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两种追求的心理也不难理解。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下一生去往何处,即便能生为人身,也没办法保证自己有一个很好的修学环境,没办法保证自己继续遇到善知识、遇到团队,如果是沦落世间,很可能又忙了一辈子的世间法,到头来两手空空的,一无所获,岂不是很可惜?既然这样,当然不愿意在人间继续轮转,要么当生解决问题,要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那里就能够长命无量寿,一直跟着阿弥陀佛,跟着诸大菩萨学习,那该多好!或者去不了极乐世界,能够去弥勒净土——兜率内院,那也很好。到那里去看望弥勒菩萨,看望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玄奘大师还有太虚大师等,跟随这些菩萨和大师学习佛法,下一生再跟着弥勒菩萨投生人世间,那也很好。大家会不会这样想呢?若是了解了这些好处,当然会。如果大家认为条件够、资粮够,有信心,事实上也不是不可以趣入禅宗,了脱生死;或者也可以往生极乐,一生取办。但如果心里不踏实,认为自己还需要老老实实地打基础,那就可以依着团体,累积资粮,用心回向,等将来条件因缘具足,再继续修持。除了这两条路之外,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吗?事实上,还是有的,这个就是生生增上的路子,或者说叫做大乘增上生。这个路子,并不是善知识新开创的路子。大家想想看,我们在学佛,是不是要了解佛在因地上是如何努力的?当然要了解。当我们了解之后,就不难发现,佛走的路子,其实就是大乘增上生。佛自从发菩提心开始,便一生一生的累积成佛的资粮,累积了多长时间呢?三大阿僧祇劫。在这期间,我们看看佛的本生故事就知道,他什么角色都扮演过,乃至于畜生道也去过。在进入畜生道时,经典里的描述通常是:大菩萨虽然身处恶道,但心不堕落,大悲心常在。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发心没有退,宗旨一直有。因此,虽然看似沦落世间,实际上一直在累积成佛的资粮,一直在与众生结缘。而这些有缘的众生,在佛成佛时都纷纷证果。就佛的这种成就经历来看,无限生命的轮回,因为有了菩提发心,有了宗旨,而充满了意义和价值。请问,我们学佛,要不要也像佛在因地上的努力一样?当然也要。如果我们也希望这样在无限的生命里,与无限的有情生命去结缘的话,那么除了策励我们无限的发心之外,就是要与善知识去结缘。让我们与善知识的缘分越来越深,靠着这个,每一生都能得到善知识的摄受,而启发我们内在无限发心的相续。
三、如何与善知识结缘
这次分享的主题本来是“如何亲近善知识”,这里我们改换了一种说法“如何与善知识结缘”。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亲近善知识很形象,但也往往容易给人很局限的理解。比如,大家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到北京,是不是亲近善知识?在没有来的同修看来,当然是。更进一步,大家来到龙泉寺之后,今天师父给大家传授皈依,还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相对那些今天没能见到的同修来说,是不是也是亲近了善知识?这样说应该也没有错。如果再更进一步,师父因为某些特殊的因缘,还特别召见了一些同修,并给大家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开示。后来了解这些情况的同修,会不会觉得这些同学很有福报,竟然有这么好的机会能亲近善知识?当然更会。可是对这些受到接见的同修会不会满足,或许会,也或许不会。之所以这么说,那就要和自己的期待相比。如果来之前,大家的期待只是希望能见师父一面,那就感到非常的满足。如果期待是师父每天能为大家做早斋开示,每天能与大家一起上早殿,这样就可以一天若干次见到师父,那心里就不会太满足,这些同修还会进一步羡慕山上的长住义工,羡慕出家的法师们。那么即便是出家的法师,在亲近师父上是不是还有远近的不同?当然也有。书记法师与普通的法师就不同,身边的侍者与书记法师也不同。这样比较下去,实际上就会没头没尾,最后就会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什么。这个就是不能正确理解“亲近善知识”所带来的过患。实际上,“亲近善知识”就是不断地和善知识加深业缘。
那么怎样才能不断地和善知识加深业缘呢?如果我们不来龙泉寺,能不能加深?如果我们来了,但没有见到善知识,能不能加深?如果我们见到了,但没有得到师父的开示,能不能加深?如果我们得到师父的开示了,但不能每天见到善知识,能不能加深?当然都可以。刚才不是提到六祖慧能的故事了吗?他到了东禅寺之后,一干就是八个月的体力活,尽管没有亲近五祖的机会,但他是否在加深与善知识的业缘呢?当然是在加深。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能领会善知识的心意。当初他来寺院的时候,出语惊人,给五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五祖担心他的光芒太过耀眼而引起嫉妒和伤害,就故意冷落他。八个月之后,五祖再次遇到他,就告诉他的用意,问他是否能体会。六祖怎么回答?“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他说,师父啊,我怎么不知道您的用意呢?正是因此,我才不敢到堂前,以免周遭的人发觉。大家看看,这个地方,六祖没有多少机会见到善知识,却与善知识结下了最深的业缘。为什么?心心相映,一心想善知识所想,说善知识所说,做善知识所做。这个就是在造与善知识相应的业,也就在加深业缘。因此,要想加深与善知识的业缘,就不能单纯以空间的距离来衡量,而应以心里距离来衡量。
可是这里还是有疑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六祖一定要在寺院打工呢?见了五祖之后,不是可以再回到母亲身边,一边照顾母亲吗?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就是因为当时科技不发达的缘故。当时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也没有视频,善知识的事业开展还只是局限在寺院里。顶多有些信众在寺院接受学佛的熏陶之后,自己一个人回家后做定课。六祖是幸运,在路过这居士家门口的时候,听到了诵经的声音。如果错过了,那一代大师就被淹没了。现在科技发达了,为了不错失这么多有缘、有善根的弟子,师父及时开了博客,办了龙泉之声网站,还创办了慈善基金会,当然还在各地开设学佛小组,让这些事业遍及全国各地,乃至遍及全球,这个也是整个龙泉道场在空间上的拓展。对很多同修来说,虽然没有来到寺院,就如同身在道场。虽然不能为寺院劈柴、做饭,但可以为博客、为网站、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加学佛小组的学习。这样尽力的付出,是不是在和善知识加深业缘呢?当然是。当业缘不断加深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亲近善知识呢?自然也是在亲近。这就是因地上的努力。因上这样努力的结果,果上呈现的时候,那就成了师父将来成佛时的常随众,一天到晚跟师父在一起,听经、闻法、修行、证果。这个就是愿景。
学诚法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学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北京龙泉寺网络佛学院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192280923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15179601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龙泉网络佛学院于直播教室网络教学授课。软件下载地址:http://show.sina.com.cn/down.html安装后,申请一个帐号,--点左上方“查找房间”--输入房间名:“龙泉网络学院一”或者搜索房间ID:447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