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三十五:
2011工程部及大地心农场年终茶话会 2011年转眼就要过去了,按照往年惯例,北京龙泉寺每个部组都会进行一次年终茶话会,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的体会。
工程部、大地心农场也不例外,2011年12月27日下午14时,在东配楼501教室召开了茶话会。贤立法师、贤然法师和部门的沙弥、净人、大部分义工同学70余人参加了茶话会。茶话会在贤然法师的主持下开始。
贤然法师:在工程部和大地心农场承担,一方面是为寺院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是给我们学修佛法提供历事炼心的环境。贤立法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讲过,06年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贤立法师一个人负责承担,现在几年过去了,今天看到有这么多同学,说明工程部的人也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人这么多,多到可能有的同学互相之间都不认识,那就请同学们先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
法师同学们次第自我介绍以后,一起观看了工程部贤愿师制作的纪录片《土木年华——2011年工程部大事回顾》。
纪录片时长大约半个小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工程部今年的主要工作。非常丰富的视频图片资料,带领大家回忆了今年建设围墙、艺术岩洞和教学楼的建设过程,看了这部纪录片,大家都很感动。
贤立法师:一年下来,事情大大小小,才组成这个片子。以后我们每年都拍一个纪录片,一个是记录下来,另外以后再给别人介绍工程部时,展现现代佛教的风貌,对佛教也是有很大的正面的影响。大家边吃边聊,人比较多,可以轮流发言。
贤晓师:我今年在工地上承担的不多。感觉挺惭愧,我是专业负责的弱电这一块,贤立法师在弱电上是外行,懂的却比我多。通过承担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就是承担中面对的人非常多,遇到的境界比较复杂,烦恼会现前,这样就有机会对治烦恼。
贤谦师:我是在设计组承担,真正看到法师付出非常大的心力。法师经常半夜很晚才休息,一个人解决很多问题。并且我感受到,贤立法师承担工程建设,对他来说,建筑不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贤颂师:回顾这一年,感觉非常充实。每天都有事情做,不会空虚,不会浪费生命。这么多事情,其实是推动自己往前走,内心慢慢就能提升。师父说过,有承担就有成长。这一年我看到突击队员们,从准净人,再到净人,他们的变化非常大。我自己也很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有时候有境界,我觉得就像吹气球,每天都吹气,慢慢气量就变大了,心胸就变大了。
贤识师:我也是设计,每天画图纸,这对我是一种考验。需要有经验很用心,才能把图画好。贤立法师有时候在设计工程上加班到很晚,半夜一两点才回去,四点多还要起床,还坚持随众上殿,很佩服他。
贤大师:平时看到很多三宝的功德,各部门都勇猛精进,法师工作细致认真,对我有很大的策励作用。
张厚生:来山上做义工这几年,今年是情况最复杂的一年,干活最多,法师对我的拉拔最大。有句话说“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我就是比较笨的,刚开始跟工作环境较劲、跟儿子较劲,各方面怎么都不顺利。然后我每天都会给贤然法师汇报自己的情况,有时候我都觉得没什么新的内容好汇报了,但还是每天坚持。在我心里最难过的时候,法师对我一直不断的关心,同行善友对我的温暖的关怀,陪着我走过来。如果没有法师和师兄们陪着我,我肯定就坚持不下去了。
张仍贤:非常感恩法师给我在工程部承担的机会。我这一辈子没什么成就,学佛以后,就想着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承担。来工程部以后,就想着自己多干一点,别人就能少干一点,这样不管是吃饭、睡觉,都觉得踏实。对于上位的安排,都服从,不要求别人,把好干的工作留给别人,不好干的留给自己。一年过来,感觉非常好。
苏清现:这一年来,我得到的远远大于我付出的。贤立法师一天从早忙到晚,非常用心,有一次我跟法师在一块,法师说听到那里漏水的声音,我怎么都听不见,到最后果然找到了。上次有师兄跟我说,即使你在黑影里,也会有人在关怀你。后来有一次半夜加班,我开着铲车,半夜很黑,师父就走过来关心我。
谷利民:我负责采购这一块,经常出车。以前就有居士说我,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学习也看不到他,在工地也看不到他,吃饭也不准时,人家都搞不清楚我是哪个部门的。这一段时间我慢慢感受到,佛法真的是到处都可以学习。贤然法师讲过,面对境界的时候,应该多用心,现在知道要提策意乐。比如每次不想干的时候,想想护持三宝的意义,慢慢意乐就推动自己去承担。现在明显感受到自己变得更包容了,看别人不顺眼的时候,都是自己心眼小。
尹梅:我来工程部时间不长,感触也不深。听说贤立法师负责工程部非常用心,以前为了工程受过两次伤,感觉法师为三宝事业付出的精神很让人感动。还有张仍贤师兄,看他用废弃泡沫板拼保温层的时候,非常用心,真的是把边角废料当作宝贝,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大家真的是把龙泉寺当成自己的家。
赵斌:在突击队也有半年了,刚来的时候,干体力活确实是个很大的考验。后来慢慢被师父感动、被前面出家的法师感动,觉得那种慈悲、对众生的付出确实不是一般社会上的人能有的,真的是接近圣人的境界。再一个就是通过对佛法智慧的学习,慢慢从心理上真的超越了这些痛苦,感受到对痛苦消除的可能。也增长了对出家、学佛的信心。
李继业:以前在山下时非常浮躁,经常会失眠,后来上山常住之后,一直在跟着大家在突击队出坡,每天都很欢喜,每天都睡得很安稳。在山上还从来没有失眠过。总之就是吃得多了,睡得香了。现在发心出家了,很愿意接受僧团的引导,跟着师法友团队,一步步走下去。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各位法师一样,承担师父的悲心愿力。
孙大鹏:最大的感触是自己内心成长的很快。跟在社会上不一样,感觉在山上,大家不是在山上,而是在抢工作。上山以后,觉得每一件事都很有意义,都可以为三宝提供一点力量。最后读一段我在自己年终总结上写的一首诗:
晨钟暮鼓起居,素斋清淡无比。 安住当下生活,堪悟自性不迷。 出坡锻炼身心,提高自身能力。 护持三宝积福,发心利他自利。 工作生活学习,修身修语修意。 时刻都是修行,处处皆有佛力。 戒贪戒嗔戒痴,认识自身恶习。 树立坚定正信,增上自身法喜。 大家边吃边聊,几位净人同学时不时给大家倒饮料、倒开水,气氛非常温馨,各位法师同学的发言都很真诚。茶话会在贤立法师的总结后,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贤立法师:两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回忆,2009年盖见行堂,2010年北配楼投入使用,今年又盖教学楼。6月份建设岩洞的时候,就有人问师父,岩洞上面盖不盖楼房,盖什么样的楼房。师父想盖大的讲堂,但是地形条件不允许,讨论完之后就决定盖居士宿舍、教室,建设过程中工程部、甚至僧团,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山上做事情,是有一种和合的精神,有共同的理想,一起调心,还需要有智慧去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往往事情的结果是很美好的,过程中就要面临很多体力的付出、内心的苦恼和困扰,这是很不容易的。师父说过,事非经过不知难。工程部的事情就是,依靠着对三宝的信心,用佛法的智慧调伏内心的烦恼,最后组成一个有形有相的东西,一个建筑,这就很实在。想想楼房盖好,寺里空间变大了,居士吃饭、法师用功的场地都越来越大,就可以接引更多的人,这么想想人就会觉得快乐。
人,活多久,活的累不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活的有意义。师父对佛教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师父的心愿没有人承担的话,那就是空的。我们希望善知识长久住世,如果善知识想做的事情我们拖了半年再完成,那不就等于浪费了善知识半年时间。承事师长就是这个意思,做他想做的事情,就能满足他的心愿。
历事炼心就是修行,不碰到境界没办法。就像烧陶器,捏好之后放在火里面烧,才能成器。烧的时候挺难受的,并且当时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器,学习佛法真的就是这样的。要能吃苦,敢吃苦,才能出得了家。龙泉寺的生活水平其实也不低,饮食水平生活环境都还很不错。圣人是克服困难,才步步增上的,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走大乘道就要发广大心。就像飞机,再飞早晚还要落地,火箭就不一样,火箭必须动力十足,燃料必须充分。因为火箭的目标搞清楚之后,才能再设计发动机,涉及一节一节的燃料。我们现在发心就是在做发动机。我们要珍惜现在善知识给我们营造的大乘团队,好好努力。
最后贤立法师给大家展示了2012年工程部的愿景,并展示了东配楼东侧、教学楼北侧建立新北楼的效果图,大家看到新的楼房设计图后,内心充满力量,明年又有一座崭新的楼房矗立在人们面前。
本文转载在学诚法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学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北京龙泉寺网络佛学院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192280923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15179601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龙泉网络佛学院于直播教室网络教学授课。软件下载地址:http://show.sina.com.cn/down.html安装后,申请一个帐号,--点左上方“查找房间”--输入房间名:“龙泉网络学院一”或者搜索房间ID:447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