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我相信 于 2011-12-19 10:05 编辑
由于阿赖耶识心体能执持一切法的种子,复能执持业报身故,始能遍在三界六道中随处受生;若不能执持一切法种,就不可能执持业报身,就不可能在三界六道中随业到处受生。既然阿赖耶识是执持一切法种的心体,当然阿赖耶识即是实相心体,所以在《佛地经论》中曾云:【如是三身,云何形量?法身,清净真如为体,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法无边际,法身亦尔,遍一切法无处不有;犹如虚空,不可说其形量大小;就相而言,遍一切处。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诸法无形质故,亦不可说形量大小;若就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说言遍一切处。色有二种:一者实色,二者化色。言实色者,三无数劫修感色身相好等业,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无漏五根等色,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于生死中业有分限,阿赖耶识所变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瞻部洲人善业最劣,所得色身极长四肘;东胜身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乃至色界色究竟天,感色业中最殊胜故,所得色身一万六千瑜膳那量。十地菩萨无漏善根所资熏故,身形转大,如经广说。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灭一切障善根势力、量无边故,所得色身充满法界遍实净土;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变身土无限量故。】 我们逐段来解释一下论中的意思。《佛地经论》云:“如是三身,云何形量?法身,清净真如为体,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法无边际,法身亦尔,遍一切法无处不有;犹如虚空,不可说其形量大小;就相而言,遍一切处。”阿赖耶识能够执持一切法,而且能够执持这个业报身,祂能使我们普遍的在三界中随著业种而到处受生,到处现起业报身及所知的一切法:有时可以出生在天上,有时可以出生在地狱里,所以说第八阿赖耶识就是众生的法身。因为因地众生以执藏生死业种及无明、习气种子为身,故众生之法身即是阿赖耶识,不离阿赖耶性故。但是佛地则不然,所以《佛地经论》说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这三身有什么样的形量呢?先说法身;法身是以清净真如为体,清净真如即是诸法的实性,而诸法的实性就是阿赖耶识在诸法上面所显示出来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清净真如以阿赖耶识心体为其法体,故说真如是“识之实性”。佛地法身以五法为性,其中一法即是清净法界──佛地真如,而佛地真如则是无垢识心体的真实自性;也就是佛地的无垢识,借著诸法、借著佛色身等十八界展转所生诸法,而显示出佛地无垢识的真如性。这也就是“识之实性”的真正意思。所以,识上所显的真如,假使离开了有为法,就不可能显示出来了;所以真如必须是在有为法上存在,才能显示出来,所以也是无漏有为法的所显性,所以说真如即是诸法实性。
但是因为诸法无边际──诸法一直出生不断的缘故──所以能生诸法的法身当然也是没有边际的,因此说“法身遍一切法,无处不有”。你既然悟了,证到阿赖耶识心体了,不妨找找看:在世间的贪染诸法及净业诸法里,看看哪一个法里没有你的如来藏存在和合运作呢?哪里没有阿赖耶识在运作呢?都有啊!所以说真如遍一切处、法身遍一切处──遍十二处,无一处不有。法身无垢识以五法为性故名法身,而此法身无垢识心体,祂既然无形无色就像虚空一样,所以不能说祂有形量、有大小;所以阿赖耶识大到可以持色究竟天的一万六千由旬的广大天身,也可以小到持细菌身,乃至执持比细菌还要小的滤过性病毒(注),所以不可以说阿赖耶识的形量有大小。从相上来说,才能说祂遍一切处,因为祂在三界中示现,就有种种法相出现,因此可以观察得到:遍我们十八界里的十二处,乃至遍三界九地众生的一切处,祂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示现,所以祂叫作“遍一切处”。(注:滤过性病毒虽然没有记忆,没有爱憎,似非有情;但那是因为果报而使它们看来似乎无法产生记忆,似乎无爱憎,似非有情。但其实仍然有最原始的记忆,仍然有最原始的爱憎,仍是最原始的有情众生类,否则祂们如何能变种而对抗人类新发明的医药呢?只有不会变种、不会滋生新种下一代的病毒,才可能是真正的无情─即是一般人所说的无机物的毒药。)
“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诸法无形质故,亦不可说形量大小。”受用身就是佛的自受用身。佛的自受用身,就是讲 毘卢遮那佛的境界。 毘卢遮那佛是什么境界呢?我们这个娑婆三千大千世界──这个银河系──只是莲华藏世界海的十九层里,其中一层里的一个极小一点而已。这个莲华藏世界海有多大?诸位就无法想象,“过西方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都只是这个莲华藏世界海十九层中的一层里的这边一小点、那边一小点罢了;上面还有好多层,下面还有好多层,每一层里面都有无量的世界。 毘卢遮那佛坐在这个莲华藏世界海上面,那么广大,你怎么看得见?看不见的!这就是 毗卢遮那佛的自受用身。但是,这个自受用身,如果修到佛地,你就可以看得见了;可是祂不是色法,不是物质的法,是一种类似影像的“非色法”,因为祂没有形质,所以佛的自受用身,也不可以说祂有形量大小,如果从“依身”(就是依报的庄严报身)以及所知境来看,也可以说遍一切处,因为最大心的有情(佛),就可以看得见。
又说:“色有二种:一者实色,二者化色。言实色者,三无数劫修感色身相好等业,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无漏五根等色,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于生死中业有分限,阿赖耶识所变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瞻部洲人善业最劣,所得色身极长四肘;东胜身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乃至色界色究竟天,感色业中最殊胜故,所得色身一万六千瑜膳那量。十地菩萨无漏善根所资熏故,身形转大,如经广说。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灭一切障善根势力、量无边故,所得色身充满法界遍实净土;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变身土无限量故。”
色法有两种:一为实色,二为化色。实色是什么?实色就是三大无量数劫修行福慧感应而获得色身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以及无量相好;修了这些福业而转变佛的庄严五根,成为有为法上的色身,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到佛的无漏五根,也就是无漏有为法,在世间可以有“有为法上的受用”,但这些有为法却是纯无漏性的。此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此即诸地菩萨所见的诸佛的“他受用身”;诸地菩萨所见的诸佛的他受用身,那就地地所见各不相同了。
“于生死中业有分限”,由于生死业里有分段生死界限的关系,所以阿赖耶识在众生生死过程中所变的身形大小不定。如果你今天证得道种智了,成为初地菩萨,发愿要生色究竟天,你舍报去到那边,就是一万六千由旬,无法想象的高大。可是如果造作了恶业,下了地狱,如果过去世又一点儿福都没有修过,回来人间时很可能只当细菌,眼睛都看不见,所以说阿赖耶识所变的这个身形大小不定。
而且我们这个阎浮提──南瞻部洲的人,善业是最差的,因为大部份的人都是贪瞋痴具足的,所以所得的色身“极长四肘”,四肘就是从指尖到手后肘算是一肘,人的色身大约是这个距离的四倍,你站在地上量一量,大约是这四倍,人最多就这么高大而已。“东胜身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是我们的八肘,比我们高一倍。“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乃至色界色究竟天,感色业中最殊胜故,所得色身一万六千瑜缮那量。”就是一万六千由旬,所以说阿赖耶识所变现的色身,大小不定。
十地菩萨的无漏善根熏习所资的缘故,身形又比一般色究竟天人更大,所以 佛在色究竟天示现的时候,跟菩萨的身量也不一样,如经所广说。如果金刚喻定现在前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灭一切障的善根势力,所以产生了他的身量无边,所得色身充满法界遍实净土;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变身与自受用土,没有办法限量,他随时要怎么大都可以,无量大也可以,这种无漏有为法上的功德,是由于大圆镜智的受用而从无垢识中出生的。
摘自 平实居士 著【真假开悟】
第二章 法身即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如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