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512|回复: 35

[佛化生活] 五台山受戒体会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3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3 编辑

五台山受戒体会报告2二〇〇九年受戒体会报告 ◎释亲无比丘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上妙下祥恩师 顶礼得戒坛上十师及开堂师父,引礼、引赞师父 师父慈悲,常住慈悲,给我师兄弟六人选择了碧山寺戒场,去参加了一个月的受戒培训,如理如法地受了具足戒,得了清净戒体回来。这是当今出家人的一件值得珍惜的喜事,为此,亲无以无比感激的心情至诚恭敬地感谢师父慈悲,感谢常住关怀。并且也感到很惭愧,我这把年纪,业障深重,出家太晚,习气毛病又多,在庙里当一个沙弥就不错了。师父慈悲,常住慈悲,也叫我去受了具足戒,亲无受之有愧呀! 等回来一看,寺院里变化可大了。一个月的时间变化这么大,看师父晒黑了,当家师父晒黑了——他们整日在工地操劳。再看大众师父及沙弥师们都晒黑了,他们的衣服背脊都被汗水浸得变了颜色。亲无看了心里确实很感动,更是惭愧,今天在报告里首先表示诚挚的敬意! 那天天气格外晴朗,过斋后悦众师父叫我们快点洗漱。之后,都集合在楼下亲顿师父的寮房里。稍等片刻,亲顿师父洗漱完回来了,看见我们六名去受戒的沙弥,他可高兴了,那兴奋的比他自己去受戒还高兴,一遍又一遍叮嘱:“多带点衣服,五台山早晚凉。” 护持我们去受戒的张居士早就等在车里。我们都没带太多东西,每人一个朝山包。我跟亲指师对了一下表,正好十一点整,车缓缓地驰过了二道门到客堂。到祖师殿礼祖师,感恩老师,告假出去求受具足戒。师父这时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出去后要有礼貌,要让路,别抢路走,要多发心,要无私无我。”师父千叮咛万嘱咐,就像世间父亲叮嘱要出远门的儿子一样。又说:“我对你们几个是很放心的。”虽然说放心,还是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出去后你们六人就是一个整体,就是大悲寺的代表,有事要到一块儿好好商量。”当时亲无这心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很不好受。 转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3 编辑

车缓缓地驰过水库,又过了小桥,顿时感觉到了另外一个天了。这个天就不像咱庙里那个天了,人也不像大悲寺的人了,什么都没有了,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路边的庄稼都长起来了,玉米幼苗期已过,还没拔节,都很茂盛,黑黝黝的大叶片随着微风在灿烂的阳光下此起彼伏,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此时正是侍弄庄稼的最佳时节,农谚语:有钱难置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庄稼长势好,再加上农民辛勤耕耘,到秋天,一定有好收成。 此时虽然长势很茂盛,可是秋苗这时正是最脆的、最嫩的时节,经不起风吹雨打,来一阵大风带雨,秧苗就会折断。我们六名沙弥就像这又脆又嫩的秧苗一样脆弱,没见过世面,没经过考验。自从05年来大悲寺,还是第一次离开师父。去年行脚跟师父出来了。跟着行脚的心情也不一样,跟着行脚省心,一根肠子,就跟着走就完事了,不操心,不摊事。这就不行了,这心里觉得孤苦伶仃的,空荡荡的。 这次坐张居士开的车,不紧不慢,给人一种无比舒适的感觉。心里慢慢地轻松下来,眼望着绿色的山,绿色的田野,公路边绿色的花草树木。车行驰在一片绿色之中,绿色庄严,绿色象征着通顺,绿色象征着吉祥。我们师兄弟六个肩负着常住和众师父的期盼,在两位居士的护持照顾下,日夜兼程,一直奔向祖国佛教圣地五台山。这是中外佛门弟子们向往的神圣之地。 凌晨三点,张居士把车停在碧山寺山门外。当时天色很黑,我们都没看出来是到了什么地方,以为是车在等着加油呢。在车里等到天亮,一下车才知道到了,一千二百公里,十六个小时。我说:“张居士,你都憔悴了,一定要好好休息下再干别的。”张居士说:“我没事,咱们太太平平的到了,就很知足了。”话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张居士对高速公路特别了解,从北京过来后由于车辆多,最容易发生交通堵塞,如果遇上高速堵塞,那一天走不了多远路。这我才明白张居士为啥夜间不停地赶路,因为他对这方面熟,了如指掌,夜间行车少,避免了交通堵塞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3 编辑

快到五台山那段路,在哪个道口该拐弯都得下车去打听准才能走,不能冒失地走。我说:“张居士,这打听路也很不容易呀!”张居士每次下车打听路,对人家都是双手合十满脸微笑,至于说什么,我们在车上就听不见了。有一次那是在往回走的路上,我们的车是往下坡走,有很多重型车辆往上坡开。前面有一辆小轿车为了抢路走,与一辆大重型车顶住了,谁也不让谁,就这样在那僵住了。车辆这么多,一会儿就排成很长的大车队了。其实这辆小轿车不抢路或者倒一步,这车就很容易通过。但这辆小车司机胡搅蛮缠不讲理,这又没有公安交警,事情要恶化。这时张居士毫不犹豫下车,跑到那辆小轿车的车门风挡前,双手合十,满脸微笑,与那司机说着什么。我在车上听不着,看着他用手比划,那小轿车就往后倒了几米,这大重型车开过去了,一场交通堵塞避免了。 张居士回来了很高兴,驾驶车顺利地往前走。“多亏你啦,你真有办法。”“从南京到北京,人生话不生,多说几句好话就解决问题。”张居士是位好居士,多年来一直护持常住,任劳任怨,这次他息事宁人,化解了一场争端和交通堵塞。 我们首先去客堂,拜了观音菩萨圣像,又拜客堂师父,说:“大悲寺六名沙弥前来求忏悔。”客堂师父很好,笑盈盈地接待了我们。客堂师父说话口齿流利清晰,和蔼可亲:“把手续拿来。”亲空师父递过去,客堂师父自言自语:“大悲寺的得照顾照顾呀!”就跟照客师说:“安排寮房和本堂戒子在一块。”客堂师父又说:“你们日中一食是吧,安排你们过二堂吧。”“啊,我们过了十一点四十五分就不再进食了。”客堂师父说:“有三十分钟够了吧?”“够了。”客堂师父补充说:“五台山测经纬度十二点二十六分过午。客堂的确是照顾我们,后来张居士又和师父联系请示,师父同意。这回张居士可高兴了,说:“这样师父们都能吃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3 编辑

在我们交递手续时,有一个人跟我岁数差不多,双手捏着红包,露着红边,在客堂师父一出门那片刻,递过去了。客堂师父很严肃地说:“别来这一套,出去。”那人不甘心,双手捏红包挤进客堂,客堂几位师父都大声说:“出去,出去。”那人无可奈何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戒场有斋堂两处,戒子们在大斋堂过斋,老戒师们在老斋堂过斋。常住安排我们在老斋堂这边过斋,等老戒师们过完斋,我们过二堂。 照客师父义观来了,领着我们去过斋,停在斋堂外面等候。照客师父是真忙,有事情被叫走了。一会儿回来对我们身边一位师父说:“你要照顾他们。”又对我说:“这位是典座师父。”“阿弥陀佛!”典座师父说:“你去忙吧,我知道了。”照客师父走了,典座师父问:“你们是不是天天二堂?”我说:“客堂是这样安排的。”他说:“那好了。”典座师父把我们领进斋堂,比划让我们坐在第一排的桌凳。师兄弟相继而坐。 过二堂不念供,亲空师告诉念三皈依就可以过斋了。坐下片刻,行堂的就过来了,过二堂的人很多,有老戒师父,有护持居士,还有外来办事的人也不少,座位差不多也坐满了。行堂的有师父,也有居士,他们都知道大悲寺的日中一食,所以行堂非常注意,不断地行,唯恐我们吃不饱。他们行堂的方式有的和大悲寺不一样,但是不管什么样也是一个目的,希望我们能吃饱。面对碧山寺上下各位师父的关照,心里真是很惭愧。当然,谁认识我们几名沙弥?他们这样尽心尽力,既恭而敬,其实恭敬的是大悲寺的戒律,是恭敬师父他老人家的德行。 我们所见的老戒师父都搭衣持钵过斋,新戒子哪有搭衣持钵的?我们都吃饱了,亲指师看了表,才用十二分钟。典座师父过来告诉:“明天过斋还坐在这位置。”“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3 编辑

张居士和马居士,被客堂安排去斋堂干活。两位居士在发心居士中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带头作用,每天凌晨二点进斋堂,很晚才休息。张居士组织居士每天诵七、八遍楞严咒,再加《阿弥陀经》和《大忏悔文》各一遍,真是福慧双修,功德无量。张居士、马居士也是大悲寺居士的代表,日中一食,身体力行,护戒又守戒,对外结缘大悲寺的溯源法宝,弘扬了佛法,给咱师父增了光。 七月六日,普化寺打供斋,所有的戒子都去了,老戒师父们都去了。亲空师去客堂请假:“我们持不捉金钱戒就不去了。”客堂师父慈悲答应了。不去正好咱们在家贴对联,挂灯笼,挂大横幅标语等,有很多活需要做,要做好,要远近适当,高低得所,横平竖直,对比鲜明。 正好今天“高僧”也没去打供斋,我们在一块出坡。高僧法号叫义崇,称他高僧是因他个子长得高,足有一米八八,所有的戒子没有比他高的了,人们都跟他叫高僧。因为我记不住他的法号,所以也跟着叫高僧。他干活有很多窍门,还很认真,也很能够吃苦,很发心,就像干自己家的活那样,不含糊。他每天都在斋堂里行堂,所有的活都抢在前头。 今天又遇到在一块干活,他很谦虚,平易近人,说话很幽默,慢条斯理,笑眯眯的很有意思。他心地慈悲、善良,具备了出家人的本色。谁要有个头疼脑热了、感冒发烧了、闹个肚子了,那没问题,他预备了特效药,是中药制成粉面,做了细致的包装——是用胶囊包装的,吃了就好。首先他声明:“这是免费的,用没了我再去购。”他俗家是沈阳的,06年夏天来大悲寺发心干活,那时我还没剃度,跟他在一块干活。07年九月因缘成熟在五台山大圣竹林寺礼上妙下江和尚剃度出家,在客堂任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3 编辑

这不是也来受具足戒来了,分在同寮,一见面就跟我打招呼,那个近乎劲啊。我心里很纳闷,这位大个子师父对我这般热情,他叫我俗家姓名总也不错,我的脑袋瓜太糟糕,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他是谁。他说认识我,我也不好意思说不认识他,就含含糊糊地应付着。他对大悲寺很了解,很熟悉,也很赞叹。他说他们竹林寺集众师父组织学习了大悲寺修持的课程,师父讲法的光盘,他们都组织学习了。他很认可,很拥护,他们称大悲寺为样板寺院。他说:“可惜就是没像大悲寺那样做。”说起话来就表示惭愧,以后见到了就表示惭愧,明明知道大悲寺的修持正确,可就是没照着做。 竹林寺离碧山寺有二十里路,他告诉我,也是上妙下江大和尚一手建起来的,现在正在扩建。据他说竹林寺不接纳游客,师父们每天就是修行学戒,经常考试,常住没有事都不出门,也很少见到外人。我们挂灯笼,在大殿门前香炉上有广济茅棚的字样,我就问了一句:“广济茅棚的香炉怎么拿到碧山寺来了呢?”高僧乐了,经过他一讲才明白,我也后悔,说话不加考虑,没有分寸。原来是这样,碧山寺创建于北魏,重修于明代,曾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乾隆年间改名为碧山寺,宣统年间又称广济茅棚。不用问,那香炉就是宣统年间翻砂制作的了,现在全称是碧山十方普济禅寺。 碧山寺位于五台山一山脚下。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是祖国四大名山之首,护国戒坛前石碑上刻有碑文,记载:清凉山者出佛金口,经曰东北有山名清凉,文殊居之。《大华严经》中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名魁四海,功浴十方,五顶耸出,上无林木,有如土台,故曰五台山。”一般经典都有记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之区,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名扬四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我太祖父在世时就发心上五台山出家,因缘不具足,未能如愿,这是他最大的一个遗憾。今天的亲无虽未在五台山出家,但来此宝刹求受具足戒,也是一大幸事,祖辈的遗愿也就实现了。五台山风光秀美,景色独特。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到处有景致,到处又隐伏着神奇的秘密。据义崇师介绍,碧山寺在动乱年间也没有逃脱厄运,被破四旧了。改革开放后,上妙下江大和尚千辛万苦修建了碧山寺,又复兴了碧山竹林寺。上妙下江大和尚亲手扶助重新修建的庵院寺庙有十多座。义崇师说:“上妙下江大和尚是五台山佛协会会长。”碧山寺人杰地灵,高僧辈出。 听义崇师说了才了解碧山寺的历史,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历尽沧桑。妙江大和尚德高望重,厚德博学,有修有为,仪表非凡。礼上妙下江大和尚剃度出家众不计其数,就这次受具足戒的就有三十五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僧才,为祈正法久住,毗尼昌明,故尽僧伽本分,结界净坛,开演戒法,接引后学。通过义崇师介绍,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碧山寺及上妙下江大和尚的认识。 这天中午,义崇师提着两兜子东西放在我的床位上并且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大悲寺几位师父收下。”原来他去台怀镇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件长衫。我说:“这可不行,我们不能收你的东西。”亲指师当时也说:“我们没有权利收你的东西。”我说:“我们的规矩是一切供养归常住,常住统一分配。”义崇师说:“这不是供养,这是结缘。”我说:“那就更不行了。”他说:“我没有别的意思,这几天啦,我看你们几位师父威仪,守戒修持方面特别值得我恭敬学习,所以就表示一下心意。”“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东西你收回去吧。”说着我就把包退到他的床位上。这给东西不纳受在同寮戒子心中很不平静,按照他们的看法,我是不应该退回去的。 有的说:“给他补上几块补丁他们就收了。”有的说:“在家听师父的,出来还……”七言八语都来了,冷嘲热讽,嘻嘻哈哈。我心想听师父的话,师父就在面前;不听师父的话,师父在对面也没用。至于义崇的心意和态度是很诚恳的,也确实很恭敬的,口气非常谦虚平静地说:“大悲寺师父们不摸钱,我置点东西,我想能收下呢。”后来我了解义崇师是按进价赊来的,估计是退回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有一次上殿有的戒子放逸习惯了,说悄悄话,还有的威仪不够,打瞌睡等等。开堂师父最辛苦,教导戒子,说得最多,管得也最全面,这次在学习之前特别又设了一个栏目,说:“上殿不威仪,说话。任搅千江水,不扰道人心。闲言碎语,东张西望,懒惰苦相,沙门释子威德高中,出家人上殿有多荣耀,有多好的福气。如来亲眷属不懂尊贵,随缘度日,不求上进,甘愿下流,太可惜了!身在宝山不知道哇!修行人没有白天晚上,戒期中,戒子求受所受,得到戒体才是扬眉吐气。好自为之啊,要珍惜时间,别干无意义的事情,制心一处,多看祖师的传记,《弘一大师全集》、《高僧传》,名言警句。要奋发图强,精进持戒,念偈子提醒自己。”他说话非常有力度,口齿流利清晰,当时课堂非常的静,“明白点,干净点,勤快点,如法点。”开堂和尚苦口婆心,语重心长,悲心切切,认真负责,谆谆教导。 我回到寮房里写在日记上,天天看开堂师父发自悲心的教诲,深受感触。俗语说严师出高徒,我又在开堂师父强调的四点上加了几点:觉生死苦明白点;舍离五欲干净点;常进行道勤快点;注重戒律如法点;求受具足认真点;习气毛病改着点;起心动念看着点;师父的话记着点;恼辱冤屈忍着点;二六时中精进点。 看习气改习气要对自己不客气,无惭无愧是恶法的根源,临行时师父嘱咐我们要为佛法住世而受戒。《楞严经》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师父叮嘱的话不能当耳边风。师父叮嘱说:“要尊师重道,要听常住安排,主要要坚持戒律。不能给常住丢脸。不自私。自私就是不真实,也得不到真实利益。要无我。”义永律师讲:“新学戒子回去后,要珍惜如此无比的真谛正法。有的戒子回去后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因缘了。”义永律师又说:“傲慢贪染心都是堕落的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我们所学这些,都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求自己。为什么要学戒?就是要我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开堂师父特别注重威仪,他说:“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是佛的弟子,威仪一定要讲究,不然怎么能称为佛弟子呢?”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教:合掌要当胸、高低得所,昂首挺胸。又教穿袍搭衣,怎样站立,怎样走路,怎样跪拜。出家人就得像个出家人的样子,别给咱的本师丢脸,是一项很重要的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龙天欢喜,护法拥护,慈光摄照,证盟受戒。 有一位戒子开门进来问:“大悲寺的在这儿住吗?”我说:“请问您有什么事?”他说:“看你们守戒修行很受感动,你们离家远,带不那么齐整,牙膏、牙刷、手纸等,收下用吧。”我说:“心意收下了,东西你要带回去,我们不收,都有用的呢。我们一切供养归常住,即使收了也要交常住统一分配。”那人没说别的,把东西拿走了。亲空师回来了,我们向他汇报了刚才的事。亲空师说:“不应该说有,应该说我们还行。” 今天早殿唱宝鼎赞,戒子们唱得可真好,声音洪亮高亢。虽然是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来到一起的,可是唱得这个齐呀,就像排练已久的一样。他们都很年青,很有活力,殿内殿外唱得一致。雄壮高亢,响彻山谷,在碧山寺上空回荡,由此看到佛法的希望和光明。九点五十分到客堂站班,开堂师父教戒子们怎样到客堂讨单,给戒子们正式挂单,求受具足戒。知客师教诲众戒子,叮嘱所有戒子:改习气,去毛病,清净身心,得受清净戒体。并且要求众戒子听招呼,听招呼也就是大悲寺的“听话干活”。 交大供时,戒子们都站在自己的位置,等候开堂师父和维那师父来。有的戒子说悄悄话,僧值师父说:“摄住六根,别随境界走,看住念头,念佛,慢慢地就知道境界是假的啦。”楞严经讲:“一根回收,六根寂灭。”僧值师父提醒戒子摄住六根,并且告诉念佛,用念佛来控制妄想杂念,目的是达到心无念。师父就经常给咱开示说:“六根就是六个家贼。”常言家贼难防,它不断盗窃我们的家珍,使我们不能成佛。它使我们不断地轮回,使我们在这里受苦。摄住六根也是我们修行不可缺少的、必须通过的课程。心无念是我们成就的关键。师父说:“一念不生,万法庄严。”僧值师父短短的一句话体现出悲心切切,希望每位戒子把每分每秒的时间都利用在修道上,心不外驰。僧值师父对戒子认真负责,无私无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14 编辑

下午,为受戒做一切准备工作,打好受戒的基础。为使戒子们得到清净的戒体,开堂师父和陪堂、引礼、引赞师父共同努力,一心把戒传好。开始洒净,维那师父起腔:“杨枝净水遍洒三千……”唱完后念大悲咒。起腔:“教有谨当持诵……”起完腔的那一刹那,哗哗的大雨点洒下来。全体戒子好几百人站在殿前,黑压压一大片,整个殿前全站满了,这大雨点唰唰地下来真是时候,一秒钟都不差。引礼师叫戒子赶快躲雨,到房檐下。有的戒子知道这不是一般的雨,这是甘露,这是菩萨洒的甘露啊,这是广济龙王在护持戒场。戒场洒净喜降甘露,象征着佛法的兴盛,象征着碧山堂上的清净与庄严。据老戒师父说:“广济龙王是这里的护法龙王,有很神奇的灵验。” 这些戒子不去躲,不去房檐下避雨,站在原地让甘露洒遍身心,来洗刷自己的罪业污垢,重新开始作一个合格的佛门弟子。今年闰五月,这六月天气正是酷热的时候,可是现在天气凉爽,真是龙天照顾。监坛护戒神王的护佑,使整个戒场呈现出一片祥瑞、生机勃勃的景象。传戒程序表贴在每个寮房的墙上,每天每日几点几分是哪门课,很详细的填在表里面,每天戒子一看表,就不用问都知道今天的活动范围。 十七点,戒子们都上斋堂去用药石去了。利用这个时间,亲空师领我们诵戒,诵戒地点在咱们开去的那辆车上。也再好不过了,车在寺内一墙角处,地方不显眼,又很肃静,很干净。结界诵戒,半月半月一诵。诵戒是佛制,是师父领我们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项。常住发了罗汉衫和海青,罗汉衫没穿。咱们就单说这长衫,也叫大褂,当时义崇师给买了长衫来供养或是结缘,咱没收,今天常住又发下来了,怎么办?穿上呗,常住规定统一。每次开堂师父讲课前后都一直强调众戒子听招呼,依教奉行又是大悲寺师父们的传家宝,所以咱不能例外。 至于罗汉衫没穿,这是咱几位师兄弟心有惭愧,还是惜点福吧,所以就没穿。有一天亲通师回来说:“咱出屋就把大褂穿上吧,要不然咱带补丁的衣服太扎眼了,人们都观看。”所以我们出寮房就把大褂穿上,进厕所再脱下来,费点事就是了。可是就这样在外一走,还是说:“大悲寺的。”说是大悲寺的也没啥,本来咱就是大悲寺的,服装咱们依教奉行是统一了,毕竟大悲寺的有好多地方与众戒子不同。可是常住慈悲,师父们关怀和照顾,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方便,这我们是很感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08:02 , Processed in 2.37817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